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doc0524131225706
醉翁亭记习题含答案.doc

醉翁亭记习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9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州()__________________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潺()__________________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__提携()()山__________________()野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húwèi láng yáchán niàng zhémíng huìhān yìyìgōng yǔlǚyáo sù难度:偏难知识点:字音2.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岩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饮少__________________醉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之者谁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6)杂然而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溪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在山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其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昏暗(3)就(4)命名(5)酒杯(6)摆放,陈列(7)靠近;捕鱼(8)不久(9)以……为乐;乐趣难度:偏难知识点:字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醉翁亭记》试卷及答案

《醉翁亭记》试卷及答案一、解释下列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而深秀的意思是?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的意思是?3. 饮少辄醉,辄醉的意思是?4.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的意思是?5. 佳木秀而繁阴,繁阴的意思是?二、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请将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请将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请将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请将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请将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也。
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也。
3.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______。
4. 山水之乐,______之酒也。
5. 佳木秀而______,风霜高洁。
四、内容理解概括(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要概括作者在《醉翁亭记》中表达的政治理想。
2. 请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描绘四季景色来表现醉翁亭的美景的。
3.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醉”与“醒”的独特见解。
4. 请从文中找出至少三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5. 请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所表现出的情感。
五、句子赏析(每题5分,共25分)1. 请赏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这句话。
2. 请赏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
3. 请赏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这句话。
4. 请赏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句话。
5. 请赏析“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这句话。
六、人物环境情感分析(每题5分,共15分)1. 请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所表现出的情感。
2. 请分析文中对滁州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3. 请分析文中对醉翁亭周围环境的描写,如何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完整word版)《醉翁亭记》中考复习练习及参考答案.doc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练习及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醉翁之意不在酒(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临溪而渔()(5)杂然而前陈者()(6)苍颜白发()(7)太守谓谁()(8)环滁皆山也()(9)林壑尤美()(10)山行六七里()(11)饮少辄醉()(12)颓然乎其间者()(1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4)树林阴翳()(15)翼然临于泉上者()(16)觥筹交错()(17)名之者谁()(18)云归而岩穴暝()(19)至于负者歌于滁()(20)野芳发而幽香()(21)弈者胜()(22)晦明变化者()(23)觥筹交错()(2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6)临溪而渔()二、判断选择。
1。
下列词语中的“错”字与“觥筹交错”中的“错”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错愕良久 B 。
铸成大错 C。
承蒙错爱 D。
错落有致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名:命名B.得之心而寓之酒寓:寄托C.佳木秀而繁阴秀:繁茂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快乐3。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负 / 者歌于途 B .已而夕阳 / 在山C.游人 / 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 / 欧阳修也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6)野芳发而幽香。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四、内容理解。
1。
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他是(朝代)著名文学家。
2。
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
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
2. 醉翁亭位于______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
3. 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下一句是______。
4. 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怀。
5. 文章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绘了______的景象。
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中“醉翁”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答案:A2. 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所表达的情感是?A. 悲伤B. 喜悦C. 愤怒D. 无奈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景色?A. 林霏开B. 岩穴暝C. 江水绿D. 风雪交加答案:D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
答:此句意在表达作者欧阳修虽然饮酒,但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酒本身,而在于欣赏和体验山水之间的自然之美,以及与民同乐的愉悦心情。
2. 《醉翁亭记》中,作者如何描绘滁州的山水之美?答: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滁州的山水之美,如“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等,展现了滁州山水的秀丽和深邃,以及四季变化的景色。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答: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山间朝暮和四时的变化,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
2.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一句中,“高洁”一词用来形容什么?答:“高洁”一词用来形容风霜的清冷和纯洁,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五、论述题请结合《醉翁亭记》全文,谈谈你对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理解。
答:《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通过描绘滁州的山水之美和与民同乐的场景,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他认为,真正的快乐不仅来源于个人的享受,更在于与民共享。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要成功就得努力,初三的同学们在初三语文的考试中要加油努力。
以下是给你介绍的初三语文醉翁亭记复习题及参照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15 分)(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但是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别有用心不在酒,在意山川之间也。
山川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一样,而乐亦无量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拔,来往而不停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 山肴野蔌,杂但是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织,坐起而吵闹者,众宾欢也。
苍然鹤发,颓乎此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斜阳在山,人影凌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但是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解说以下加点字词。
(4 分)(1)苍颜鹤发 ( ) (2) 别有用心 ( )(3)树林阴翳 ( ) (4) 述以文者 ( )2、将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山川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 、第 (3) 段描述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4、《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同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情之作。
请依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要旨或许光景特色有关的词语。
(2 分)《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睦之音。
《小石潭记》洋溢着悄怆幽深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俊逸着的理想之风。
醉翁亭记复习题答案

《醉翁亭记》复习题答案一、1.填空。
(1)陶渊明文学家。
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著有《欧阳修散文选集》(2)滁州知州,它的姊妹篇是《丰乐亭记》(3)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C 3.D 4.(1) A (2) A(3) A 5.(1)比喻(2)设问(3)对偶(4)设问二、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
3、山,泉。
4、以美景寄寓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醉翁亭记》课外自测一、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4)临溪而渔……山肴野蔌。
(5)射者中……起坐而喧哗者。
(6)醉能同其乐。
(7)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略3.(1) 环绕(2) (草木繁茂的样子)(3) 寄托(4)天气高爽,霜色洁白(5)尽兴地喝酒(6) 弦乐器、管乐器(7) 脸色苍白(8)醉醺醺的样子(9) 遮盖补充练习题一1.(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四季不同景色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
(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
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2.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
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
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①表示判断的语气:(A、G)②表示解释的语气:(B、F)③表示肯定的语气:(C、D)④表示结住一层意思:(E)4.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
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介绍醉翁亭的环境和得名2、简述醉翁亭的环境和得名2分醉翁亭环绕着滁州山水,景色优美。
得名是因为亭子建在泉水旁边,醉翁常常来这里饮酒。
第二段:8分1、太守和客人来到醉翁亭的目的是什么?2分来这里饮酒。
2、为什么太守自称醉翁?2分因为他年纪最大,饮酒后容易醉,所以自称醉翁。
3、醉翁之意在哪里?2分在于山水之间,而不是酒。
4、山水之乐是怎么得到的?2分是通过感受山水之美,然后用酒来表达出来的。
第三段:9分1、山肴野蔌是什么?2分在山中采集的食材。
2、太守宴的场景是怎样的?2分XXX杂然摆放着,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3、太守为什么会醉倒?2分因为他已经老了,喝酒容易醉。
4、人们对太守的看法是怎样的?3分人们认为太守很享受这种宴乐,但并不知道他内心的感受。
第四段:9分1、太守在醉酒时有什么表现?2分他感到很陶醉,颓然乎其中。
2、为什么人们不知道太守的内心感受?2分因为他们只看到太守的表面,不了解他的内心。
3、太守在醒来时会怎么做?2分他会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4、太守认为自己的乐趣与众不同吗?3分是的,太守认为他的乐趣与众不同,但人们并不了解他的感受。
总分:66分二、改错第一段:删除第二段第二段改写:作者从远处到近处,按照顺序观察了醉翁亭的环境。
首先是环滁之山,然后是林壑、XXX、亭阁、花木和人物。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色,春天有翠竹、夏天有莲花、秋天有菊花、冬天有松柏。
作者抓住了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描绘它们。
在这段中,作者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具体化了山水之乐的概念。
第三段改写:本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描写滁人游,他们兴高采烈地出游,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然后是太守宴,他与宾客们一起欢聚,享受美食美酒。
最后是XXX,大家一起欢笑,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在这段中,作者通过描写生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同时,“醉能同其乐”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在快乐中可以忘却烦恼的思想。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醉翁亭记》是哪位文学家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欧阳修D. 苏轼答案:C2.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下一句是什么?A. 而在乎山水之间也B. 而在乎山水之间乎C. 而在乎山水之间乎D. 而在乎山水之间矣答案:A3.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观?A. 山、水、亭B. 亭、湖、林C. 湖、山、亭D. 林、湖、山答案:A4. 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是如何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的?A. 通过饮酒B. 通过写诗C. 通过绘画D. 通过游历答案:A5.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提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A. 饮酒作乐B. 寄情山水C. 逃避现实D. 享受生活答案:B二、填空题6.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描述了“_________”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
答案:环滁皆山也7.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提到“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酒的依赖。
答案:饮少辄醉8. 文中“_________”,是欧阳修对醉翁亭的直接描述。
答案: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9. 欧阳修在文中提到“_________”,形容自己饮酒后的心情。
答案:颓然乎其间者10. 文中“_________”,是欧阳修对醉翁亭周围环境的赞美。
答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三、简答题1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对醉翁亭的描写。
答案:《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对醉翁亭的描写充满了诗意和赞美。
他首先描述了亭子的地理位置,位于山水之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形象地描绘了亭子的优美环境。
接着,他通过自己的饮酒体验,表达了对亭子周围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
1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答案: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达了一种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人生观。
他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物质的享受,而在于心灵的满足。
通过欣赏自然美景,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愉悦,这种愉悦是超越物质的,是通过心灵与自然的交流而获得的。
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描述醉翁亭的环境和得名,表现山水之乐。
描述山间朝暮和四时景色,强调山水之乐的美妙。
2、解释“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分)这句话是在描述醉翁亭的位置和特点,指出它位于山间,环绕着山峰,而且亭子建在泉水旁边,形态优美。
第二段:6分1、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2分)描述太守和客人在醉翁亭饮酒,太守因年事已高,饮少即醉,自称为醉翁。
2、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分)这句话表达了醉翁亭的主题不在于酒,而在于山水之间的乐趣和美景,酒只是一种表达方式。
第三段:8分1、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2分)描述太守在醉翁亭宴会,享用山野美食,与众宾欢聚,觥筹交错,表现宴乐之乐。
2、解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分)这句话表达了太守在醉翁亭的宴会上同样感受到了山水之乐和XXX之乐,但众人只看到他的欢乐,却不知道他内心的感受。
第四段:12分1、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2分)描述太守在醉翁亭醉倒,表现酒之乐和自我陶醉之乐。
2、解释“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分)这句话表达了太守不仅能在醉酒时感受到乐趣,而且在清醒时还能用文学表达出这种乐趣,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鉴赏能力。
3、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4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山水之乐”,通过描绘醉翁亭的环境和得名、山间四时景色、宴乐之乐和酒之乐等多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于山水之间的美妙和乐趣的感受和赞赏,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在山水之间所感受到的快乐和享受。
二、改错和改写第一段: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始见水。
而诸水尽潜藏于山中,自出琅琊山下,又经九曲,而后得出。
翼然泉出于两峰之间,飞泄而下,二十丈余,大如斗,声闻数里。
落之潭野,下绕四周,皆为石濑,飞泉如排卒注之奔腾而下,其勢甚猛,溅得周围皆湿,雾蒙蒙而下十余步,瀑布在前,谿壑悉聞。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的散文作品。
2. 醉翁亭位于______,是作者在任知州时所建。
3. 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怀。
4.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______”,形容亭子周围的景色。
5. 文中“______”是作者对亭子命名的由来。
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谁?A. 王安石B. 苏轼C. 欧阳修D. 范仲淹2. 醉翁亭位于哪个地方?A. 杭州B. 苏州C. 滁州D. 扬州3. 下面哪一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提到的四时之景?A. 春山如笑B. 夏水如镜C. 秋月如钩D. 冬雪如被4. 文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意思是:A. 酒是山水之乐的寄托B. 山水之乐只能通过心去感受C. 山水之乐可以通过饮酒来表达D. 饮酒是山水之乐的来源5. “醉翁之意不在酒”中的“醉翁”指的是:A. 一个醉酒的老人B. 作者自己C. 一个喜欢喝酒的人D. 一个喜欢山水的人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2. 《醉翁亭记》中,作者如何通过醉翁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四、翻译题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1.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五、论述题请结合《醉翁亭记》的内容,论述作者欧阳修的人文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答案1. 填空题答案:1. 欧阳修2. 滁州3. 寄情山水,超脱世俗4. 环滁皆山也5.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2. 选择题答案:1. C2. C3. D4. C5. B3. 简答题答案:1. 作者通过对山水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他将山水之乐与饮酒相结合,认为山水之美能够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2. 作者通过醉翁亭的建设,表达了自己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
他希望人们能够像醉翁一样,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与和谐。
4. 翻译题答案:1. The hills surround Chuzhou, and the peaks to the southwest, with their forests and valleys, are especially beautiful.2. The drunkard's intent is not in the wine, but i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5. 论述题答案: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思想,他提倡回归自然,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醉翁亭记考试题目及答案

醉翁亭记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_的散文作品。
答案:欧阳修2. 文章开篇即以“环滁皆山也”五字,勾勒出滁州的地理环境,其后用“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山与城的关系。
答案:其西南诸峰3.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___也。
”这句话描述的是琅琊山的景色。
答案:琅琊也4.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中的“翼然”形容的是亭子的__________。
答案:形状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__________之间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志趣所在。
答案:山水6.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__________。
”这句话强调了欣赏山水之美的主观体验。
答案:寓之酒7. “朝而往,__________,暮而归。
”描述的是作者与宾客的游玩时间。
答案:暮而归8. “苍颜白发,__________,太守醉也。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醉酒后的形象。
答案:颓然乎其间9.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答案:其乐无穷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中“醉翁”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四季景色?A. 野芳发而幽香B. 佳木秀而繁阴C. 风霜高洁D. 水落而石出答案:C3.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A. 作者喜欢喝酒B. 作者的志趣不在于饮酒C. 作者喜欢醉酒的感觉D. 作者喜欢与朋友饮酒答案:B4. 《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的“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悲伤B. 愤怒C. 快乐D. 恐惧答案:C5.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这句话中“太守”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答案:A三、简答题1.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如何理解?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欧阳修的志趣并不在于饮酒本身,而是在于欣赏山水之美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醉翁亭记》期末复习练习题.docx

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7.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答:[
】
A. 《岳阳搂记 ) 表达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 { 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
句是记太守”。
C 两文都体现了 “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
美 多变。
17、表现了作者不因被贬而苦闷,寄情于山水的旷达 胸
3 . 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
4 ?归纳第②自然段的段意。 5?第③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 :
________; 其中核
心为 ________ 6、《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
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
者山间之朝暮也
③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
应佢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 宋 欧阳修 3. (1)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
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 2)太守之乐其乐
4. 写山间早晚和四季的景色及其带给游人的无穷乐
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字, 并以 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 ___ ”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
14、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
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复习题及答案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段:1.滁州的地理特点:环滁皆山也。
西南诸峰的特点:林壑尤美琅琊山的特点:蔚然而深秀2.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3.自号醉翁的原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4.直抒胸臆的句子;奠定文章抒情基调的句子:醉翁之间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概括第一段内容:介绍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由来二段:1.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去归而岩穴暝。
2.春天的景色:野芳发而幽香。
夏季的景色:佳木秀而繁阴。
秋季的景色:风霜高洁。
冬季的景色:水落而石出3.“水落石出”后来用作成语,比喻:真相完全显露4.概括本段内容: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三段1.语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四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句,依次是。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醉翁亭记》是谁写的?答:《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所写。
2.《醉翁亭记》是唐代哪位文学家的代表作?答:《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
3.《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醉翁亭记》是一篇描写欧阳修自述游玩醉翁亭的游记,以豪放不羁的游览态度,展示了作者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态度。
4.《醉翁亭记》在文学史上有何意义?答:《醉翁亭记》揭示了作者对逸闻趣事的追求和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成为唐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判断题1.欧阳修是唐代文学家。
(√/×)答:√2.《醉翁亭记》是一首诗歌作品。
(√/×)答:×3.《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自传。
(√/×)答:×4.《醉翁亭记》对后世影响不大。
(√/×)答:×三、填空题1.《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2.欧阳修生活在(唐代)。
3.《醉翁亭记》描写了欧阳修自述游玩(醉翁亭)的游记。
4.《醉翁亭记》以豪放不羁的态度展示了作者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态度。
四、问答题1.简述《醉翁亭记》的写作背景。
答:《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写于他被贬官时的作品。
当时,欧阳修因得罪权贵被贬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他以游玩醉翁亭为题材,通过描写亭子环境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愤懑。
2.《醉翁亭记》中的“醉翁”指的是谁?答:《醉翁亭记》中的“醉翁”指的是欧阳修自己。
3.《醉翁亭记》中的“亭”是一个象征什么的意象?答:《醉翁亭记》中的“亭”象征的是欧阳修对陶渊明的怀念和对逸闻趣事的追求。
4.简述《醉翁亭记》的主题。
答:《醉翁亭记》的主题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对逸闻趣事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等。
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同时也倡导了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的观念。
以上是关于《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醉翁亭记练习题(有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醉翁亭记练习题(有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八年级下《醉翁亭记》小测练习题班级姓名(答案)一,完成填空1,本文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旷达情怀。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名之者谁(命名)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 6.临溪而渔(到)(捕鱼)⑦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⑧树林阴翳(遮蔽)⑨觥筹交错。
(交相错杂)⑩已而夕阳在ft (不久)11.林壑尤美(特别)12.泉香而酒冽。
(清)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 14、得之心而寓之酒。
(寄托)15、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繁茂)16、伛偻提携。
(驼背这里指代老人搀扶指小孩)17、杂然而前陈者。
(杂乱的样子)(在面前)(摆开)18、宴酣之乐。
(尽兴地喝酒)19、苍颜白发。
(脸色苍白) 20、颓然乎其间者。
(醉醺醺的样子)(在)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云归而岩穴暝。
(凝聚)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①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② 若夫霪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吾谁与归。
(归依)临溪而渔(到)④ 把酒临风。
(面对)③ 太守自谓(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太守谓谁(是)颓然乎其间(在)ft 水之乐乐其乐(乐趣、以…为乐、快乐)⑥⑤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语气词吧)潺潺而泻出于(表修饰)朝而往(表修饰))泄出于两峰之间者(从泉香而酒冽(表并列)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⑦游人去而禽鸟乐(表顺承)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转折)佳木秀(茂盛)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⑨蔚然而深秀者(秀丽)得之心而寓之酒(表并列)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一)环滁皆山也。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_所著。
2. 文章中“_________”一词,形容了作者欧阳修在醉翁亭的心境。
3. “_________”是文章中描述醉翁亭周围景色的词句。
4. “_________”是文章中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词句。
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欧阳修C. 王安石D. 范仲淹2.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中,“醉翁”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3. 文章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A. 欣赏山水之美B. 饮酒作乐C. 与民同乐D. 抒发个人情感4. 下列哪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景色?A. 峰回路转B. 溪流潺潺C. 古木参天D. 碧波荡漾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
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是如何表达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怀的?四、论述题1. 论述《醉翁亭记》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翻译题1. 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答案1. 欧阳修2. 醉翁之意不在酒3.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4.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二、选择题答案1. B2. A3. C4. D三、简答题答案1. 《醉翁亭记》主要描绘了作者欧阳修在滁州任太守期间,常到醉翁亭游玩,欣赏山水之美,与民同乐的情景。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通过描述自己与民同游醉翁亭,共享山水之乐,以及自己作为太守,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生活,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论述题答案《醉翁亭记》中体现了作者欧阳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主张“乐在山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与民同乐”,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同时,文章还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醉翁亭记练习题与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欧阳修D. 苏轼2.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所表达的意境是:A. 作者饮酒时的豪放B. 作者对山水的热爱C. 作者对酒的痴迷D. 作者对人生的感慨3.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观?A. 只有山B. 只有水C. 山水兼有D. 只有亭子4. 下列哪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景象?A. 林壑尤美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C. 泉水激石D. 满山的野花5. 《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这句话所表达的意境是:A. 作者在溪边钓鱼B. 描述溪水的清澈C. 表达对鱼的赞美D. 表达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二、填空题1. 《醉翁亭记》中“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2. 作者在《醉翁亭记》中提到“______”,意味着他不以饮酒为乐,而是以欣赏山水为乐。
3.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描述了“______”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
4. “______”是《醉翁亭记》中描述的亭子的名字,它位于山水之间,成为作者欣赏自然之美的地方。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醉翁”的寓意是什么?2. 《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表达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3. 描述一下《醉翁亭记》中所描绘的醉翁亭的景色。
四、翻译题1. 将《醉翁亭记》中的“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翻译成现代汉语。
2. 翻译《醉翁亭记》中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五、论述题1. 论述《醉翁亭记》中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 D5. D二、填空题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 醉翁之意不在酒3. 林壑尤美4. 醉翁亭三、简答题1. “醉翁”在《醉翁亭记》中寓意着作者欧阳修自己,他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通过欣赏自然来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学情检测
一、生字词
滁()琅琊()潺()霏()暝()晦()颓()然
伛偻()酒洌()野蔌()觥()筹阴翳()弈()
二、解释字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翼然临于泉上
③饮少辄醉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⑤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名之者谁
⑦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⑧野芳发而幽香
⑨杂然而前陈者⑩伛偻提携
(11)树林阴翳(12)太守自谓也
三、一词多义
归:云归而岩穴暝秀:佳木秀而繁阴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乐:山水之乐而:日出而林霏开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溪深而鱼肥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不知人之乐
四、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加以解释
1、山行六七里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名之者谁
4、故自号醉翁也
5、酿泉为酒
6、杂然而前陈者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A.判断句 B.倒装句 C.省略句 D.被动句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帝感其诚()
6、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六、填空
1、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引出人和事。
其中描写琅琊山的是,描写酿泉的是,描写醉翁亭的是。
点明主要人物、事件和“醉翁”由来的句子是,,,。
交代全文核心命意的句子是。
将“醉”与“乐”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2、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和出游之乐。
其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
3、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依次写了、、、。
4、第四段日暮醉归,从写到,进而写到并用点明全文主旨。
5、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用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再用游人之乐衬托之
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七、选择题
1、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
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
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C环滁皆山也。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E而乐亦无穷也。
F故自号曰醉翁也。
G庐陵欧阳修也。
①表示判断的语气:()②表示解释的语气:()
②示肯定的语气:()④表示结住一层意思:()
八、分段分析本文
一段:
1.滁州的地理特点:西南诸峰的特点:琅琊山的特点:亭的位置:
2.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是:,现在常用来比喻:
3.自号醉翁的原因:
4.直抒胸臆的句子;奠定文章抒情基调的句子:
5.概括第一段内容:
二段:
1.写朝暮之景的句子:
2.春天的景色:夏季的景色:
秋季的景色:冬季的景色:
3.“水落石出”后来用作成语,比喻:
4.概括本段内容:
三段
1.语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四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句,依次是:,,,。
核心是。
2.滁人兴高采烈的出游,和太守有何关系?
3.联系全文,可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四段:
1.分别写出“禽鸟”“人”“太守”之乐的具体内容:禽鸟:
人:太守: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综合
1.文章的主旨句(醉和乐相统一的句子):。
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作者乐什么?①②③三乐归一,
都是。
2.作者:字:号:,又号:
朝代称谓:
2.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4.醉和乐的关系如何?
5.欧阳修与范仲淹有何共同之处?与其他的迁客骚人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生字词
Chú láng yá chán fēi míng huì颓 yǔ lǚ洌 sù gōng yì yì
二、解释字词
①茂盛的样子②靠近③就④情趣⑤寄托⑥命名⑦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近似于“像那”“要说那”。
⑧香花⑨摆开⑩腰背弯曲(11)形容枝叶茂密成阴⑿命名
三、一词多义
归:①聚拢②回;秀:①茂盛、繁茂②秀丽;
乐:①乐趣②乐趣③以……为乐
而: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并列③连词,表转折
四、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加以解释
1、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那样
3、名词作动词,命名
4、名词作动词,起别号
5、名词作状语,用酿泉水
6、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五、1、A 2、B 3、B 4、C 5、D 6、A
六、1、望之蔚然而深秀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醉翁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野草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4、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太守之乐其乐
5、禽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鸟太守与民同乐自得其乐
七、①A、G②B、F③C、D、G④E
一段:
1.滁州的地理特点:环滁皆山也。
西南诸峰的特点:林壑尤美琅琊山的特点:蔚然而深秀
亭的位置:临于泉上
2.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3.自号醉翁的原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直抒胸臆的句子;奠定文章抒情基调的句子:醉翁之间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概括第一段内容:介绍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由来
二段:
1.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去归而岩穴暝。
2.春天的景色:野芳发而幽香。
夏季的景色:佳木秀而繁阴。
秋季的景色:风霜高洁。
冬季的景色:水落而石出
3.“水落石出”后来用作成语,比喻:真相完全显露
4.概括本段内容: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三段
1.语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四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句,依次是。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核心是太守醉
2.滁人兴高采烈的出游,和太守有何关系?滁人兴高采烈的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是太守励精图治的结果。
3.联系全文,可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四段:
1.分别写出“禽鸟”“人”“太守”之乐的具体内容:禽鸟:山林之乐人:从太守游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综合
1.文章的主旨句(醉和乐相统一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
2.写景的作用是什么?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为山水之乐做铺垫,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作者乐什么?①山水之乐②宴饮之乐③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3.醉和乐的关系如何?
①醉和乐是统一的②醉是表象,乐是实质③写醉是为了写乐,二者互为表里,④突出太守与民同乐。
4.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朝代称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5.欧阳修与范仲淹有何共同之处?与其他的迁客骚人有何不同?
欧阳修与范仲淹都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他们都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以天下为己任,都有旷达的胸襟和政治报复。
而其他的迁客骚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他们的胸襟没有欧阳修与范仲淹的胸襟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