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颜色词“红”的发展综述

颜色词“红”的发展综述

颜色词“红”的发展综述作者:杨奉庆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17期摘要:对颜色词的研究可以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字修养,在教学中自如运用可为语文教学增色。

汉语颜色词众多,本文从繁多的颜色词中选取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红”作为研究对象,溯本求源,比较辨析随时代而变的词义。

关键词:红颜色词综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颜色词的使用非常广泛。

这些词的使用,不仅为文章增色,也被作者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和内涵。

一、“红”的本义1.《说文》的“红”字释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提到“红,帛赤白色,从糸工声,户工切”。

段注曰:“《春秋释例》曰‘金畏于火,以白入于赤,故南方色红也。

’《论语》曰:‘红紫不以为亵服。

’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朱熹《论语集注》:“红紫,间色不正,且近于妇人女子之服也。

”由此解释可以看出,“红”的造字之初的本义即为一种颜色词,只是它所表示的颜色和现代汉语中的“红”有所不同。

“红”最初表示的是“粉红”,不属于正色,“间色不正”。

而现代汉语中的“红”指称的却不是“粉红”,而是比“粉红”颜色更深的正红色。

现代汉语中的“红”为基本颜色词,而上古汉语的“红”如今日所讲的“粉红”。

根据段注可以推知,在上古汉语中,存在着“赤”和“红”两种颜色。

“赤”和“红”指称的是两种不同且又有关联的颜色。

从人们的日常使用及认知来看,“赤”在使用和认知上,应该比“红”要更加普遍。

2.“赤”与“红”的区别《说文解字》对“赤”字的释义为:“南方色也,从大从火。

凡赤之属皆从赤,昌石切。

”“赤”本为会意字,“从大从火”,即为大火的颜色,也就是大火燃烧时红通通的颜色。

我们现在所讲的“火红”一词,大约就是“赤”字表示的颜色。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赤”字的创造应该是早于“红”字的。

二者表示的意义也有差别,“赤”比“红”的颜色更深,而上古汉语中的“红”指的是在“赤”中加入了白的帛色,颜色应该是比较浅的。

“赤”特指大火的颜色,而“红”从字形上来看,从系工声,所指为丝织品“帛”的颜色。

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综述

12海外文摘2017.011 引言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色彩词是一类特殊词群,它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还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汉语中,色彩词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汉语色彩词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学者们分别从传统训诂学、现代语义学、修辞与文化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基本色彩词的构成与发展,色彩词的特性以及单个色彩词的词义演变以及色彩词的“文化义”、“象征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汉语色彩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出现了从多个角度对现代汉语色彩词进行研究的论著。

2 色彩词的定义色彩词,有学者称之为“颜色词”,还有学者称其为“色泽词”。

目前,学者对色彩词的名称观点不一致,对色彩词的定义也尚无定论,只有少数几位学者尝试对色彩词下定义。

李红印认为:“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综述王瑜琴(天津外国语大学 孔子学院工作处,天津 300204)摘要:色彩词是从词义角度划分出来的词类,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色彩词的定义,汉语基本的色彩词,色彩词的构成及语法功能,色彩词与修辞,色彩词与民族文化六个方面对现代汉语色彩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现代汉语色彩词的研究重点与不足。

关键词:现代汉语;色彩词;综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1-0012-06和固定下来就是自然语言中的各类颜色词语。

”[1]李尧则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对色彩词进行定义:“色彩词是表示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印象的词。

”[2]周延云从色彩词的客观性方面对色彩词进行定义:“色彩词是指反映客观事物颜色的词,也可称作“颜色词”[3]。

叶军对色彩词的定义较为全面,他指出:“所谓的‘色彩词’就是指那些反应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真实色彩以及人们主观意识中后天形成的抽象色彩印象的词。

”[4]这一界定与以往对色彩词的定义显然不同,它将客观与主观两个领域结合起来,更好的体现了色彩词的系统性,为色彩词的定义提供了一个全面、重要的参考。

颜色词相关研究综述

颜色词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颜色词相关研究综述有关色彩感知及颜色范畴的探索历史悠久,与之相关的哲学思辨解释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

斯多葛哲学家曾指出,“色彩是物质最初的现象形式”(转引自叶军)。

柏拉图认为人类色彩感知过程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光源反光物体具有接受反光功能的眼目。

他进一步指出:“白的东西导致眼的开放,黑的东西导致眼的收缩。

”亚里士多德则注重色彩成分的类型学研究。

在他看来,色彩类属可划分为两类:简单色彩和复合色彩。

简单色彩通过“黑白”两种颜色搭配调和而成。

复合色彩是简单色彩通过进一步复合、衍生而来的产物。

这些有关色彩感知的哲学意义的见解,为后来学界的研究及新兴理论学派的创立奠定了哲学基础。

德国文学家歌德继承亚里士多德传统,在其《色彩原理》一书中,从色彩美学角度入手,研究不同色调与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

他将全部色彩概括为三类:一是“属于眼睛”的色,称为生理学色;二是“属于各种物质”的色,命名为化学色;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通过镜片、棱镜等媒介手段所看到的色”,是为物理学色。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1666)开始了真正具有科学意义的色彩研究。

他借助三棱镜对色彩属性进行了物理光学实验,分离出光谱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并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即物质的色彩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

自此,牛顿的色彩光学理论替代了传统的哲学思辨式推论,丰富了色彩认识论,使色彩研究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

此后,色彩感知与色彩表达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有关色彩概念的语言表达—颜色词的研究从人类学、民族学、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相继展开,研究内容涉及颜色词的习得顺序、特性、指称内容、语义结构、联想意义等,相关论著频出。

据Maclaury (1997)统计,自,158年以来,关于颜色词的研究论著超过3000部,仅1970年至1990年20年间关于颜色范畴化的研究著述超过200余种。

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颜色词汇系统的理解,也为颜色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颜色词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献综述

颜色词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献综述

颜色词的发展演变文献综述2011级对外汉语学号:201105121068王海湾摘要:颜色词是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的结果,一直以来,人们对颜色词的研究充满浓厚的兴趣。

古今中外,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对人的色彩感知和颜色词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

目前,关于颜色研究方向很多,涉及很多方面。

现将近日查阅的各类研究性论文和学术期刊稍作梳理,给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颜色词文化国内外都不乏对于颜色词的探讨,最具影响力的当数美国民族学家Berlin 和Kay, 他们曾在1969年发表《基本色彩词语: 普遍性与进化论研究》, 在这部巨著中就近百种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进行了深入有趣的研究。

国内也有不少语言学家对颜色词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如伍铁平先生“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伍铁平, 1986)对颜色词的模糊语义展开了研究; 张旺熹“色彩词联想初论”(张旺熹, 1988)就颜色词的联想义进行了研究, 较为全面地揭示出颜色词意义复杂性的深层原因。

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周一农《词汇的文汇内涵》等书都对部分颜色词进行了研究。

章银泉《色彩描写词典》(银川人民出版社,1988)就收有古今汉语颜色词1200个。

尹泳龙《中国颜色名称》(地质出版社,1997)共搜集古今流传的颜色名称2500个,同色异名归并后为1867个。

颜色词在语言中应用相当广泛,它内涵丰富,色彩鲜明,使众多的研究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人类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 对于颜色词认知和使用也随着发生着变化, 对英汉颜色词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无疑是发展的需要, 也有利于增进彼此合作与交流。

按照研究对象的大的范围,可以将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和英汉颜色词的对比研究。

一方面是对汉语颜色词进行研究。

主要从颜色词的发展、语义和文化内涵角度分析,相关论文如:《说文糸部颜色词同源发展认知分析》《释白》《颜色字白及其文化阐释》《语素白的结合能力分析》《说文解字颜色词探究》《色彩文化地理透视》《颜色的文化内涵》《色彩词的文化内涵》《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超常组合》《汉语色彩词衍生法之探究》《论黑色词》《绿的文化内涵及构词》《色彩词及其分类》等等。

【免费下载】 颜色词研究综述

【免费下载】 颜色词研究综述

颜色词研究综述-----浅析近年来中外颜色词的横向研究成果0998112021 黄喜梅【摘要】颜色词是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的结果,一直以来,人们对颜色词的研究充满浓厚的兴趣。

古今中外,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对人的色彩感知和颜色词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改进,颜色词这方面研究成果倍出。

这里笔者检索了2008年以来颜色词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对在横向上做相应的对比,希望能对相关颜色词的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字】颜色词横向引言:人们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固定下来就是自然语言中的各类颜色词语,翻阅相关的颜色词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颜色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不同语言颜色词的多少、自然语言基本颜色词的数量、不同颜色词色彩义文化义对比研究等等。

下面将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出较为细致的分析探究。

因为人们的色彩感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里颜色词占有很大的比重。

而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于颜色词的研究成果更是汗牛充栋,这里我主要检索了2008年以来有关汉语和其他外语中颜色词的分析研究成果,我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大体上包括:汉语和其他外语颜色词在结构组成和语境运用这两个方面,下面就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

一、从结构组成上中外颜色词的对比研究成果总体上对比而言,中外学者对颜色词在结构组成这方面的研究比语境运用上的研究少,这主要是因为每一种语言的词汇组成在结构上各有特性,除了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以外,大多语言词汇的横向结构组成没有统一的分析研究标准,作为一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词更是如此。

所以,颜色词的横向对比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中外颜色词结构组成的对比研究上,发表在2009年5月第7卷第3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上的《汉语与越南语颜色词结构特点比较》这篇论文有较为全面而又中肯的研究。

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文献综述】

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英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能够的译语文本。

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翻译使得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从翻译的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译必须化解客观存在的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载体,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烙印,反映了该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道德价值、政治观念和文化传统等。

不过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不同,个民族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颜色和颜色词所代表的文化涵义也各有异同。

个民族语言对于颜色词的分类,理解和实际使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作为古老而又被世界广泛应用的语言,颜色词所反映的颜色和它们本身可以让人产生许多联想意义,因此我们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应特别注意他们的文化差异。

当代社会跨语言交流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做好对跨语言的文化认识和翻译显得十分重要。

而颜色词作为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跨语言交流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准确表达,已经成为翻译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了。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1. 翻译的概念和特点翻译是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也是翻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石和逻辑起点。

通过历时比较和共时对照中外各种有代表性的翻译定义,可以针对它们的缺点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期对译学大厦的构建提出坚实的理论基础。

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外已经存在,“在西方,更多的人现在已经逐渐接受把翻译学看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国内,“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经存在并在迅速发展。

”从翻译定义的历时比较与共时对照研究,可以得知翻译研究经历了传统语文学研究阶段、现代语言学研究阶段和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

而鉴于以上三个阶段的分析,翻译的定义可以尝试着重新界定为:翻译是译者通过其思维或信息科技手段将源语文本中表达原作者意图的各种信息转换到风格极似的译语中以满足读者特定需要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最新颜色词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献综述

最新颜色词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献综述

颜色词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献综述颜色词的发展演变文献综述2011级对外汉语学号:201105121068王海湾摘要:颜色词是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的结果,一直以来,人们对颜色词的研究充满浓厚的兴趣。

古今中外,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对人的色彩感知和颜色词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

目前,关于颜色研究方向很多,涉及很多方面。

现将近日查阅的各类研究性论文和学术期刊稍作梳理,给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颜色词文化国内外都不乏对于颜色词的探讨,最具影响力的当数美国民族学家Berlin 和Kay, 他们曾在1969年发表《基本色彩词语: 普遍性与进化论研究》, 在这部巨著中就近百种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进行了深入有趣的研究。

国内也有不少语言学家对颜色词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如伍铁平先生“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伍铁平, 1986)对颜色词的模糊语义展开了研究; 张旺熹“色彩词联想初论”(张旺熹, 1988)就颜色词的联想义进行了研究, 较为全面地揭示出颜色词意义复杂性的深层原因。

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周一农《词汇的文汇内涵》等书都对部分颜色词进行了研究。

章银泉《色彩描写词典》(银川人民出版社,1988)就收有古今汉语颜色词1200个。

尹泳龙《中国颜色名称》(地质出版社,1997)共搜集古今流传的颜色名称2500个,同色异名归并后为1867个。

颜色词在语言中应用相当广泛,它内涵丰富,色彩鲜明,使众多的研究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人类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 对于颜色词认知和使用也随着发生着变化, 对英汉颜色词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无疑是发展的需要, 也有利于增进彼此合作与交流。

按照研究对象的大的范围,可以将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和英汉颜色词的对比研究。

一方面是对汉语颜色词进行研究。

主要从颜色词的发展、语义和文化内涵角度分析,相关论文如:《说文糸部颜色词同源发展认知分析》《释白》《颜色字白及其文化阐释》《语素白的结合能力分析》《说文解字颜色词探究》《色彩文化地理透视》《颜色的文化内涵》《色彩词的文化内涵》《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超常组合》《汉语色彩词衍生法之探究》《论黑色词》《绿的文化内涵及构词》《色彩词及其分类》等等。

试论古今颜色词的词汇演化——以“青、黄”为例

试论古今颜色词的词汇演化——以“青、黄”为例

收稿日期:2019-11-16作者简介:李慧(1996—),女,黑龙江黑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学。

试论古今颜色词的词汇演化——以“青、黄”为例李慧(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136)摘要:颜色词“青”从《甲骨文字典》到《说文解字》时期全方位繁荣并发展,到《类篇》时增长速度减缓,但仍稳定增长,到《康熙字典》与《现代汉语词典》时逐渐弱化。

“黄”从《甲骨文字典》到《说文解字》时期也是全方位繁荣并发展的,到《类篇》《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时期新生速率逐渐减慢,许多异体字已不复存在,呈现整体弱化趋势。

“青、黄”颜色词呈现如此变化的趋势可以从内因与外因两个层面来解析,此外“青”和“蓝、黑”的特殊关系也会影响颜色词“青”的发展。

关键词:“青”;“黄”;颜色词;演化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30(2020)02-0039-05颜色词是人们用语言符号对事物颜色这一具有具象特征的客观概念,进行抽象的概括与总结而得出的一类词。

颜色词是有关人类视觉对万物颜色进行定义识别的词汇。

颜色词在我国古代甲骨文时期就已产生,一直使用至今,还将持续运用于未来。

在近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有的颜色词产生,有的颜色词消失,有的颜色词从甲骨文时期一直稳定沿用至今日。

这些变化可以说明每个颜色词在古今发展过程中都拥有自己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找出颜色词的古今发展变化规律将对词汇学,对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青、黄”的特殊性(一)“青”的特殊性从《甲骨文字典》《说文解字》《类篇》《康熙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中看颜色词“青”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颜色词“青”从甲骨文时期的不存在,到《说文解字》时期对纯色名称“青”的释义以及与纯色“青”区分的各种程度色、特指色的繁多出现,再到《类篇》时期有关“青”程度色、混合色、特指色的新生数量减少,再到《康熙字典》对纯色“青”释义的消失,再到《现代汉语词典》对“青”深绿色或浅蓝色的现代释义,它的词义变化是最多的,最频繁的。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汉语颜色词传承了“美感中最大众化”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了汉语颜色词的“文化义”。

“所谓文化义,指的是词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所获得的反映一个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的隐含义。

”[1](p3)汉语颜色词的文化义包括固定义、临时义。

“固定义是指一个稳定存在,与词形结合得相当紧密的意义。

当词独立存在时,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

有的学者将它称为‘储存义’,即主要以词典中的义项形式存在的意义。

”“随时因境藏匿无定、在具体的上下文中临时获得的词义称之为临时义。

”[2](p62)例如:(1)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玻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

(《水浒传》第一回)例文中“红”表层是色彩义,而深层是“喜庆”义,是一种临时义,也是言语义,是一种“文化义”,也是一种“国俗语义”[3](p1)。

本文研究的范畴是汉语红色文化义的词义、词素义和言语义。

迄今为止,研究汉语红色文化义学者不少,时间上主要集中在现代,成果主要是论文,专著较少。

胡朴安(1941)、伍铁平(1986)、张旺熹(1988)、张清常(1991)、汪涛(1998)、于逢春(1999)、徐朝华(1999)、谢耀基(2000)、陈良煜(2002)、李春玲(2003)、闫亚平(2005)等先生的期刊论文,对红色文化词义、词素义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成因,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常敬宇(1995)、王国安等(2003)、骆峰(2004)、李红印(2007)和潘峰(2008)等先生的专著对红色文化词义、词素义也作了初步探讨。

金福年(2003)、韩秋菊(2006)、朱洁(2006)、王成晶(2007)、余慧婧(2007)、刘小红(2008)、应利(2008)等的学位论文用成语、世界民俗、汉语方言等作为语料对红色文化的词素义、言语义等作了初步探讨。

这些研究成果,从社会学角度看,主要是民俗文化义的探讨;从文献学角度看,主要是词义、言语义的研究;从文化视角看,主要是发掘和阐释中西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异同,都没有系统研究红色文化义。

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

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

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在色彩理解和实践中,基础颜色都是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色彩调节中,色彩和色彩调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的。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色彩调节理论角度,探讨汉语基本色彩词的演变史,并对基础色彩调节理论进行论述评价。

中国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诗经》。

据考证,《诗经》中有许多色彩词,并且有一定的类型分类。

其中,最基本、最原始的色彩词有朱红、黑色、白色、青色,以及淡黄色。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色彩调节理论中的基本色彩。

随着时代的进步,汉语基本色彩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比如,在唐朝时期,就用蓝灰色、棕色和绿黄色来代表某些色彩,例如用蓝灰色来描述空气,棕色来描述根源,绿黄色来描述木头,在宋朝时期,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变化更加明显,出现了新的色彩词,比如:绿色、紫色、褐色、橙色等。

在国家一统南朝以前,我国传统色彩调节理论以《黄帝内经素问五行》、《彩色图谱》为两个主要理论核心,它以五行学说为基础,认为颜色的性质是由行气所决定的,并以五行颜色为色彩调节理论的基础,认为五行颜色可以完美地表达五行元素的性质。

结合传统的色彩调节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基本色彩词有助于人们在表示颜色的性质时有比较清晰的概念框架。

另一方面,汉语中基本色彩词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比如,欧洲文化在18世纪传入我国,随着西方文化的普及,日渐有了对不同颜色的丰富认知,越来越多的外来色彩词开始融入汉语中,这也使得汉语中的基础色彩词变得更加丰富。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中国汉语中的基础色彩词,从传统的色彩调节理论中可以看出,丰富的概念框架为人们准确表达色彩性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还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断发展壮大,丰富了汉语中的色彩词汇。

总之,汉语基本色彩词是中国色彩调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准确表达色彩性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从历史发展来看,汉语中的基础色彩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且仍在持续发展中,因此,应详细讨论和评估这类色彩的发展史,以便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中国传统色彩调节理论,进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

中英文中颜色词的联想意义的对比以及颜色词的翻译【文献综述】

中英文中颜色词的联想意义的对比以及颜色词的翻译【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英语中英文中颜色词的联想意义的对比以及颜色词的翻译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1.写作目的:众所周知,颜色词在人们的生活与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响红色联想意义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历史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宗教因素等等。

本文主要研究红色在中英文中联想意义的对比及其翻译手段。

通过阅读文献,列出常见的一些引起红色联想意义不同的因素,同时分析红色在不同情境下应使用的翻译手段,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外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及外语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启迪。

2.相关概念:徐芳(2008)在《汉英“红色”词汇的语义对比研究》中说,颜色词是人类的色彩认知能力对客观世界中颜色认知、范畴化和编码的结果。

杰弗里.利奇(leech)认为,语义只是意义的一部分,是词或词组的认识意义或者概念意义,也就是他们最基本的核心意义。

陈强(2003)在《汉英动、植物词和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其原因》中说,联想意义是人们语言使用过程中,在特定的语用环境下对某一个词产生的附加意义。

这种附加意义体现词汇的感情色彩意义、搭配意义和内涵意义等。

章志光写的《社会心理学》(2008)中提出:社会心理是指一定社会生活状况下形成的、互有影响的多数人共有的心理现象。

王松兰(2010)在《谈英语习语翻译中的直译法》中指出,采用直译法翻译英语习语,是在不违背汉语译文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将英语习语按照英文的字面意思直译过来。

平丽芳(2006)在《从“lose one's shirt”谈英语习语翻译的意译法》中,她强调了所谓意译法就是用不同于原文的表达形式来表达与原文相同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3.争论焦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颜色词研究的重点一直集中在大致研究上,虽然基本上都有文献对每种颜色在中英文中的对应意义进行解释,但对各个颜色的深入探讨并没有与时俱进并且提高。

人们逐渐认识到颜色词出现在生活中的频率增加,与自己的生活与交流息息相关。

汉语颜色词研究文献综述

汉语颜色词研究文献综述
展 兴旺而造 成的 。
许 嘉璐 (95 《 “ 色 ” — 《 文 》 色词 考 察 》 文 中 , 细介 绍 了古 人 关 于 19 ) 说 正 — 说 颜 一 详
“ 色 ” “ 色和问色 ” 五 、正 的提法 , 以及与 “ 五方 ” “ 、 五行 ” 之说 的关 系 。因此 , 了解古 人色 要 分正 、 的缘故 , 间 需要考 察上古 使用颜 色词 的实际情况 。
训诂学 的特色 。对于 “ , 白” 作者 列举 了各种 造 字来 源 的假 说 , 一 一 给予训 诂 学 的考 证 并
分析 。并根据现 代汉语语 义特 征 , 结合各 种 辞书 对 “ 的释义 , “ 的各种 语 源所 派 白” 把 白” 生 、 串的语义 , 出了较 为全 面 的归纳 ; 于 “ ” 作 者结 合 古 文 字形 进行 了复 杂细 致 引 作 现代汉 语基本 色彩词 词形 的非 原生性一 兼谈 其与 汉字 的关 系》 一文 , 通过考 察现代 汉语 中表 示基本 色 的单音 词汇成 分 , 白 、 、 、 、 、 、 、 将 红 绿 蓝 黄 紫 灰 黑确定 为现
代汉语 基本色 彩词 。
潘峰(04 20 , 0 ) 20 , 52 6 连续三篇的个案研究, 释“ 》 《 黄” 、 释“ 》 0 0 《 白” 、 释“ 》 《 青” 颇具
《 海外华文教育} o9年第 4期( 2o 总第 5 3期)
汉语 颜 色 词研究 文 献 综述
董 佳
提 要 目前 , 有关颜 色词 的研 究数 量很 多, 而且 涉及 诸 多方 面, 包括 人 类语 言颜
色词 的共 性理论 、 汉外颜 色词的 对比研 究、 汉语颜 色词研 究等 。众 多论 文研 究的对 象 和视 角也 不尽 相 同, 的以某一历 史 时期 的封 闭语料 为研 究对 象, 有 有的 则不 分 古今 ,

汉语颜色词研究综述

汉语颜色词研究综述

汉语颜色词研究综述作者:张小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1期摘要:颜色词是指那些语言文字中用来描写各种各样色彩的词,在中国人类语言的发展史中,颜色词的运用非常广泛,是汉语词汇的重要一部分。

关键词:颜色词[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2颜色词是指那些语言文字中用来描写各种各样色彩的词,在中国人类语言的发展史中,颜色词的运用非常广泛,是汉语词汇的重要一部分,色彩是绘画中特别重视的东西,但也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联,色彩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从古至今,承载了强大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语义和情感表达功能,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研究者们就已经注意到颜色词的运用问题,刘勰曾经就在他的著作《文心雕龙?物色四十六》篇中就汉语颜色词提出了“贵在时见”说,这是颜色词最基本的运用原则;而“颜色字”的提出就到了宋代,王安石的著名诗歌《泊船瓜洲》中有一句众人皆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对“绿”字进行了巧妙运用,绿本身是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而在这首诗里却运用为动词,把江南的秀美感形象地表达出来,并且给人视觉的冲突。

到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卷八中用了“彩色字”这一名称,他在一篇词中运用多个彩色字,他的诗词如《咏枫叶》说明了诗词运用彩色词量多并不影响诗词的古雅。

这些例子体现了从明代我国的古代诗人已经开始使用颜色词表现他们内心特殊的感情,而不仅仅是为了描述日常所见事物的颜色,明代开始使用颜色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绿”从纯表颜色的词用作动词,就是颜色辞格转变的根源,通过春光无限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这些反映出古人对颜色词的理解和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在理论上具有了一定的深度。

从新中国成立到六十年代,许多学者开始重视修辞学和颜色词的使用问题,这时候“中国处于现代修辞学的大普及和深入时期”。

最新中英文化下颜色词的不同涵义-文献综述

最新中英文化下颜色词的不同涵义-文献综述

精品资料中英文化下颜色词的不同涵义-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C10英语(1)张威We are living in a colorful world where there is a variety of colors permeating every area of our daily life. Color itself is an abstract concept and Color terms are the labels and basic color terms are the prototypes in the different color categories. Basic color terms, magic in expression, are the cultural carriers ofdifferent languages. It is clear that each progress of research is closely linked with human civilization. Color terms form a special group of glossary and the special quality of color term has been attracting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Research on color terms in foreign countries can go back to the ancient Greece and mainly centered in philosophy. In the 17th century, with the emerge of natural science, people studied color and color terms in physics and optics.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gave rise to the aesthetic study of color words.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rise of cultural studylaid solid foundation for contrasting and comparing color terms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From the last century until now, the linguists’ participation made the notions of the universality of language principles highly valued and accepted in the system of color terms. In the recent thirty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logy, biogenetics, cognitive science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people are unveiling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in the color terms’system, which contributes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ystems of color words and to further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color terms.1. Studies on Color in Different Fields in Western Countries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 by Berlin and Kay suggest that the expression of “basic col or terms” does not have a uniqu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yet they lay out four basic criteria to judge whether a color word is basic or no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E.Sapir and B.L. Wholf put forword LanguageRelative Theory, then Bloomfield carried out Culture Contact Theory, both of which offered a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color terms in the frameof language and culture. Influenced by Berlin and Kay’s publication, basic color terms theory has resulted in great achievements in cross-discipline researches. Berlin and Kay argue that basic color terms in all languages are drawn from a universal inventory of just 11 color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theory, every language has between 2and 11 basic color terms and theypresent a hierarchy which specifies a limited number of evolutionary paths that a language can take when adding new color categories.It points out that among so many color words, we need to find out basic color terms and do research on these color terms. The crucial thing for us to do is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asic color te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The Study of Colors by Goethe, the noted literary giant, believes that shades of color innature are related to the sensory attitudes of human beings. Then, he finds that color categories are processed by the human mind (learned, remembered, denoted and evolved in languages) in terms of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and relevant studies, he claims that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states of feeling can be activated by different colors in terms of warmness and coldness. He thinks the colors on the plus side are yellow, red-yellow (orange), yellow-red (minimum, cinnabar). The feelings they excite are quickly, lively. The colors on the minus side are blue, red-blue and blue-red.It is showing that knowing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tend to be knowledgeable in other field. It makes us concern things in full perspectives which attribute to make the paper convectively.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Color Terms by Magnus in 1880, states that color terms from informant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cultures inmany parts of the world. He holds an assumption that color terms are linguistically relative and semantically culture-specific. The evidence for this assumption in linguistics or semantics is the fact that there is only a few number of basic color terms, which are believed to represent a higher degree of abstraction and generality. The new theoretical disputes about color terminology, and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an evolutionary feature in color words by suggesting that primitive people, being in a less developed stages of their color vocabulary, and industrialized people do not have an identical color-sense.It changes people’s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 terminologies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some how predicted the possibility of linguistic universality in color terms.The Study of the Color Lexicon by Lakoff in 1973, claims that women are more likely than men to use “fancy” or elaborated color words suchas mauve, lavender, and beige in English. The sociolinguistic study of the color lexicon can be feasibly taken as being in a complimentary distribution with the completely examined in the sense that both basic and elaborated color terms are studied, and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ubjects’ language performance and possible social implications are taken into account.Color words can not only describe the obje ctive view and the thing, it also has the very strong moral effect, gives the abstr act things and character, color, make expre ssion added image of the figurative meaning . The color of simple to admire the order s of the characters of sublimation to cond uct image expression is the language of th e unique function of color words. Especiall 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aus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life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 ical activities, emotion, in different degree, was given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conno tation.All mention above about color abroa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y. Meanwhile, they also give significant suggestions and insights to our relative research at home.2. Studies on Color in Different Fields in Chinese CultureOnomatopoeia Words & Color Terms and Their Translation by Zhang Peiji in 1964, mak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usage of almost all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and their translation. In China, people perceived several colors and produced as many color terms as possible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ying and pottery industries. Since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more and more Chinese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the studies on color terms but in the early time the study still focused on the Chinese color terms. As early as in the 1940s, literature and exegesis experts have already analyzed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ive color words in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white, vermilion, yellow, black, green. He mak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usage of almost all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and their translation.All in all, it lets me know the study ofcolor terms in China, and makes me clearly to compare with these different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Probing Into Fuzzy Language and Re-probing Into Fuzzy Language by Wu Tieping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fuzzy language, in which color terms as a phenomenon of fuzzy language drew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Later, many scholars conducted researches by comparing the color terms between Chinese and other languages, aiming at finding th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on color terms went further and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1990s. the relationship of color terms and culture can be said that culture and language are connected and interwoven with each other. On one hand, colorterms function a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culture is loaded in color terms, through which the material developments, institutional systems, conceptual features and the like of a certain society are recorded, expressed and transmitted. On the other hand, color terms is considerably got influenced and therefore, formed by culture while it also fully reflects culture.It provides me some useful mastery in color words, which helps me a lot in my paper writing. With large materiel, the paper can be a sense of fulfillment.On the Theories of Basic Color Term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Basic Color Terms (1988)by Yao Xiaoping shows a summary of the theories of basic color terms, giving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color terms. He studies of color word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conducted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reas: (1) color terms in philosophy; (2) the quantity of basic color words and its order in different languages; (3) semantic study on color words; (4) the study ofgrammar, rhetoric and cultural meaning on color words; (5)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meaning of color words. He puts forward three conditions that must be satisfied in perceiving colors—a light source, an object that reflects the light, and a functional eye that can receive the reflected light. In his opinion, simple colors related to some basic elements in the physical world and the nature of colors is assumed that simple colors were mixtures of “black” and “white” (or darkness and light).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gives connotation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an idea suggested by a word in addition to its main meaning”. The definition shows that connotation of a word is different from its main meaning. A word includes not only its main meaning but also its connotation. Therefor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means the general meaning and connotative meaning of culture, it’s related to many circumstance,including the social background, emotions and attitudes of people which exist in one culture. Comparison of color terms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their connotations, functions,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or words and culture: for instance, Shao Zhihong’s The Contrast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lor Terms lays emphasis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Zhang Peiji’s The Use and Translation of Color Ter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which translates color te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It argues that there’s no thorough study on basic color terms from the aspe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it’s significant to make a contrast of basic color terms in cultural connot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ith which we can get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conquer obstaclesexisting in cross-culture. At first, it may benefit those beginners who are learning some idioms and expressions about color terms a lotwith cultural connotation. Furthermore, when taking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of basic color terms into consideration, translators can live up to the criterion of translation—faithfulness, smoothness and gracefulness in a better way. Last but not at least, with the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asic color words, cross-communication can be furthered in a smooth way.Having read the abov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at though in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color terminologies are brought about to identify different colors, it is similar for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e to perceive color more or less the same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physiology of human eyes is basically identical. Human beings are all aware of the differences if the ways of dividing up the spectrum of visible light are changing and fully comprehend the consequences. Of cours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umber of color terms usually increases so as to keep up with the“complexity” of those changes. To reflect the interests and concerns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of color terminologies us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In order to make the contrast more clearly, at first, an overview of color and culture has been made to find out the definition of color, color terms and culture. Then, make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 terms and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 terms and culture explains why English and Chinese basic color terms share quite a few semantic meanings in comm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some distinctive peculiarities. The expressions of color terms reflect the religious psychology and the values held by different people, social background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hey live in, which are the specific reasons fo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olor ter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The study on contrasting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olor terms can will not only help beginners how to learn English in ancomparative way, but also enlighten teachers in English teaching with the emphasis of cultural influence. In addition,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overcome obstacle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explanation of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However, there is still much space to develop in this thesis. For one thing, although many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examples in makingthis comparison have been analyzed, there arestill many color expression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hat cannot be covered and wait to be searched. So studies on color terms still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from people working in various fields. For another,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olor words always change with the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fore, there are a lot in this field waiting to be expanded and explored, which requires more updated study on color words done by in-sighted scholars in the future.ReferencesBerlin, Brent & Kay, Paul.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Goethe, L. The Study of Colors[M]. New York: Holt. 1933.Lakoff, P.The Study of the Color Lexicon [M].New York: Design Press. 1973.Magnus, C.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Color Terms [M]. New York: Design Press. 1880.Sapir, E. and Whorf, B. Selected Writings in Culture, Language and Personality[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49.Taylor, John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常宗林.《英汉语言文化学》[M].北京: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邵志洪. 英汉颜色词使用的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4 (9):22-25.王逢鑫. 论色彩词——英汉色彩词语义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 1991 (2):19-23.王军.颜色词语在英汉语言中意义上的异同[J].《西安外国语学》. 1996 (6):21-24.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姚小平.《基本颜色词理论评述——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汉语言文学-浅析《中国谚语大辞典》中的基本颜色词论文

汉语言文学-浅析《中国谚语大辞典》中的基本颜色词论文

摘要颜色词是根据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词类,是语言词汇系统中非常特殊的一员,主要是指描写事物色彩的词。

本文以《中国谚语大辞典》为语料,选取《中国谚语大辞典》中含有“黄、白、青、红、黑”共五种基本颜色词的谚语,采用统计、文献研究、归纳整理和例证说明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谚语中基本颜色词数量特点、构成方式和语法性质三个方面的研究,归纳总结谚语中基本颜色词的使用概况;同时,结合具体谚语分析“黄、白、黑、青、红”等五种基本颜色词的词义引申特点,把握基本颜色词的象征义;最后,从人们的心理情绪体验和社会传统文化等层面探析谚语中基本颜色词除了作为物体本身固有颜色的表述外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国谚语大辞典》;基本颜色词;词义引申;文化内涵AbstractColor word is a part of speech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ual meaning, which is a very special member of the language vocabulary system. It mainly refers to the words describing various colors of things.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prover dictionary as the corpus, select "Chinese proverb dictionary contains" yellow, white, black, green and red ", a total of five basic color words saying,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statistical method, induction, illustr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basic color words quantit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orms and grammat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aspects: sum up the use of the basic color words In proverb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proverbs analysis of the five basic color words " yellow, white, black, green, red" extend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ning of the basic color words, grasp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basic color words;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social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basic color words in proverbs besid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inherent color of the object itself.Key words: dictionary of Chinese proverbs ;Basic color words;The meaning is extended ; The cultural connotati.目录一、引言 (1)二、《中国谚语大辞典》中基本颜色词的使用概况 (1)(一)基本颜色词的界定 (1)(二)谚语中基本颜色词的数量特点 (3)(三)谚语中基本颜色词的构成方式 (4)(四)谚语中基本颜色词的语法性质 (5)三、《中国谚语大辞典》中基本颜色词的词义引申 (7)(一)基本颜色词“红”的引申义 (7)(二)基本颜色词“白”的引申义 (7)(三)基本颜色词“黄”的引申义 (8)(四)基本颜色词“黑”的引申义 (9)(五)基本颜色词“青”的引申义 (9)四、《中国谚语大辞典》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研究 (10)(一)颜色词与情绪情感 (10)1. 带喜欢色彩的颜色词:红 (11)2. 好恶模糊的颜色词:黄、白、青 (11)3. 带厌恶色彩的颜色词:黑 (11)(二)颜色词与社会文化 (12)1. 颜色与民俗风情 (12)2. 颜色与农事活动 (13)3. 颜色与等级尊卑 (14)五、结语 (14)注文 (15)参考文献 (15)致谢 (17)浅析《中国谚语大辞典》中的基本颜色词一、引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色彩文化和审美品味。

颜色词研究综述

颜色词研究综述

颜色词研究综述-----浅析近年来中外颜色词的横向研究成果21黄喜梅【摘要】颜色词是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的结果,一直以来,人们对颜色词的研究充满浓厚的兴趣。

古今中外,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对人的色彩感知和颜色词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改进,颜色词这方面研究成果倍出。

这里笔者检索了2008年以来颜色词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对在横向上做相应的对比,希望能对相关颜色词的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字】颜色词横向引言:人们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固定下来就是自然语言中的各类颜色词语,翻阅相关的颜色词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颜色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不同语言颜色词的多少、自然语言基本颜色词的数量、不同颜色词色彩义文化义对比研究等等。

下面将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出较为细致的分析探究。

因为人们的色彩感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里颜色词占有很大的比重。

而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于颜色词的研究成果更是汗牛充栋,这里我主要检索了2008年以来有关汉语和其他外语中颜色词的分析研究成果,我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大体上包括:汉语和其他外语颜色词在结构组成和语境运用这两个方面,下面就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

一、"从结构组成上中外颜色词的对比研究成果总体上对比而言,中外学者对颜色词在结构组成这方面的研究比语境运用上的研究少,这主要是因为每一种语言的词汇组成在结构上各有特性,除了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以外,大多语言词汇的横向结构组成没有统一的分析研究标准,作为一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词更是如此。

所以,颜色词的横向对比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在中外颜色词结构组成的对比研究上,发表在2009年5月第7卷第3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上的《汉语与越南语颜色词结构特点比较》这篇论文有较为全面而又中肯的研究。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越南留学生裴氏翠芳,论文中作者按照音节对汉越颜色词进行了分类,分成颜色单词和颜色复合词(这里依原文作者的名称),并且主要对颜色复合词的构成进行了分析。

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对比【文献综述】

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对比【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英语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对比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

因此,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进行交际。

跨文化交际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人类享有某些共通的文化资讯,而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产生某些偏差是因为双方不能共用另一些有差异的文化资讯。

英、汉语是两种分属不同语系、各具特色的语言其表达方式和文化习惯存在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汉英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理风貌的不同。

词汇是文化的积淀,是最明显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有着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L21人类生活与颜色息息相关,在人类语言中有大量的表示色彩的颜色词。

这些颜色词除表示基本色彩意义——颜色的物理属性外,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联想、象征和比喻义。

英国语言学家里奇(G.Leech)在《语义学》一书中提出语义有七种类型:l、概念意义2、内涵意义3社会意义4、情感意义5、反映意义6、搭配意义7、主题意义。

其中2、3、4、5、6具有非限度、可量化等特征,可用联想意义来概括。

概念意义是词汇的基本意义,是语言在表达某一客观事物或思想概念时所获得的意义,即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

而联想意义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现了人们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应,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所以也称社会文化意义。

是词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颜色词的概念意义,也就是客观色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即人们通过物体对光的反射获得的色觉,这在汉英各民族基本是一致的。

但由于汉英文化风俗、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同一个或不同的颜色词语引起的联想和比喻义会有所不同,表现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词的发展演变文献综述2011级对外汉语学号:************王海湾摘要:颜色词是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的结果,一直以来,人们对颜色词的研究充满浓厚的兴趣。

古今中外,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对人的色彩感知和颜色词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

目前,关于颜色研究方向很多,涉及很多方面。

现将近日查阅的各类研究性论文和学术期刊稍作梳理,给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颜色词文化国内外都不乏对于颜色词的探讨,最具影响力的当数美国民族学家Berlin 和Kay, 他们曾在1969年发表《基本色彩词语: 普遍性与进化论研究》, 在这部巨著中就近百种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进行了深入有趣的研究。

国内也有不少语言学家对颜色词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如伍铁平先生“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伍铁平, 1986)对颜色词的模糊语义展开了研究; 张旺熹“色彩词联想初论”(张旺熹, 1988)就颜色词的联想义进行了研究, 较为全面地揭示出颜色词意义复杂性的深层原因。

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周一农《词汇的文汇内涵》等书都对部分颜色词进行了研究。

章银泉《色彩描写词典》(银川人民出版社,1988)就收有古今汉语颜色词1200个。

尹泳龙《中国颜色名称》(地质出版社,1997)共搜集古今流传的颜色名称2500个,同色异名归并后为1867个。

颜色词在语言中应用相当广泛,它内涵丰富,色彩鲜明,使众多的研究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人类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 对于颜色词认知和使用也随着发生着变化, 对英汉颜色词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无疑是发展的需要, 也有利于增进彼此合作与交流。

按照研究对象的大的范围,可以将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汉语颜色词的研究和英汉颜色词的对比研究。

一方面是对汉语颜色词进行研究。

主要从颜色词的发展、语义和文化内涵角度分析,相关论文如:《说文糸部颜色词同源发展认知分析》《释白》《颜色字白及其文化阐释》《语素白的结合能力分析》《说文解字颜色词探究》《色彩文化地理透视》《颜色的文化内涵》《色彩词的文化内涵》《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超常组合》《汉语色彩词衍生法之探究》《论黑色词》《绿的文化内涵及构词》《色彩词及其分类》等等。

另一方面是英汉颜色词的对比研究。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扩大,中西文化交流影响着不同民族间人们的学习和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学者开始对不同语言中的颜色词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分析的范围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探讨英汉颜色词的异同。

1、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比较英汉颜色词运用方式和意义的不同,相关论文如:《浅谈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的运用》《颜色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的比较》《颜色与跨文化交际》《论颜色的跨文化差异及其传播》《中英颜色词跨文化对比研究》。

2、从翻译角度,比较英汉颜色词的差异和不对应性,探究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方法。

相关论文如:《中英文中红白黑颜色习语的翻译》《红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翻译研究的跨文化交际视角以颜色词的翻译策略为例》《从黑白对比色的翻译看跨文化交际》《汉英颜色词白与white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浅析文化差异与黑白两种颜色词翻译》。

3、从象征意义的角度,许多学者着重探讨了汉英语言中一些基本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的异同,相关论文如:《浅谈汉英语言中红白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浅谈中西文化中红白黑三种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中西文化交流中颜色词红与白的象征意义》《中西文化与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浅析》《浅谈中西文化中红白黑三种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汉英红白颜色词象征意义分析》《红与白试论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4、从文化的角度,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比较分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1)通过分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的异同来发掘和阐释中西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异同,是一个由词汇现象到文化本质的过程,即由果到因的探究过程。

相关论文如:《从黑白看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颜色词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红、黄二色为例》《从颜色词看中西文化差异》《英汉颜色词文化透视与认知差异对比》《白与红之间中国的茉莉文化与西方玫瑰文化审美心理差异》《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民族文化的影响》。

(2)站在中西方文化视角下,从东西方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出发,对中西文化中的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分析,是一个由文化本质到词汇现象的过程,即由因到果的表现过程。

相关论文如下:《中西方文化视角下的颜色词汇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视角下的颜色词汇文化内涵》《红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中西文化中颜色的魅力》《颜色词绿在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含义》《黑白红三色词在中英文化中内涵的差异》。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颜色词的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探究了颜色词的方方面面,以上只是粗略地从几个大的方面说明了一般的研究方向。

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目前的研究现状分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以上提到的研究方面和内容主要是共时研究,即对某一具体的时期的颜色词或颜色词的某一具体方面进行研究。

然而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扩大,外来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汉英颜色词特有的文化内涵均已发生了些许的改变,对颜色的历时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即从历史的角度,探究颜色词的发展变迁,特别是当今的变化。

也有一部分学者做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关论文如:《外来文化对词语象征义的影响——以颜色词黄红绿为例》《绿色的扩张》《绿色的延伸》《浅谈汉语中黄色一词的古今词义变迁》《颜色词红的文化内涵及其词义演变》。

如果在分析英汉颜色词时仍然按照以往的现象和观点来分析,必然会导致一些错误。

只有清楚把握颜色词的发展脉络和当今变化了的现状,探究其发展变化的原因,才能更加准确地对英汉颜色词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梁一儒先生在《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中提到:“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醒目的部分”。

所以,站在文化的角度,有助于了解传统色彩文化的内涵并加以运用,才能清楚地了解汉民族文化,才能从空间和时间架构上了解色彩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变化现状。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无论是在大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颜色。

反映在人类语言当中,就是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词——颜色词。

颜色词由于经常被使用,有着极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

但是, 在跨文化交流中, 由于汉民族与英美文化之间在历史、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不同的语言的当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 globalization)的逐步实现和现代化交通工具及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各国人民的接触和交往日趋频繁,在一定意义上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伴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不断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和研究时应不断地与时代接轨,在了解汉语文化内涵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关注颜色词文化内涵的最新发展。

颜色词不但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轨迹, 而且它还沉淀着人们对自然万物特有的领悟体验、审美情趣、伦理观念、哲学思辨等较深的文化内涵。

因此, 研究分析一个民族色彩词的产生、发展、变化, 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发展的历史。

在学习和理解汉英颜色词时,不仅要注重其表层语义信息的传递,也要重视其深层文化信息的传递,通过不断的对比研究,认识和掌握汉英颜色词不同的文化意蕴及其变化融合之处。

在跨文化交际中,科学、准确地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份,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1]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3]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4]何九盈: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5]梁一儒: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6]闫亚平:外来文化对词语象征义的影响——以颜色词黄红绿为例[J]. 修辞学习 2005 年第5期 ,总131 期[7] 于逢春.论民族文化对颜色词的创造及其意义的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8] 钱伟明:《论色彩的审美功能》《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第4期[9] 黄有卿.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D].硕士论文,2006.5[10] 初春,曲肖玉.中英颜色词隐喻共性初探[J]读与写杂志,2008.4[11]马丽丽:中国传统色彩应用的新视角[J].民族色彩文化,2005年[12] 范晓民,崔凤娟.颜色词的认知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13]汪光芜、闭理由:中国色彩观念起源追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1月[14] 符淮青译述.基本颜色词,其普遍性和发展(1969)[J]外国语言学[15]张莉娜:民间美术的“现代”特征[J].中国装饰杂志社艺术设计月刊,2003[16] 黄霞.论汉民族文化对汉语色彩词的影响[D]硕士论文,2004.5[17] 李旭.颜色词的认知诠释【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黄国松:色彩设计学[J].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9] 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大纲)[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3[20] 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 3[21] 姚秋莉.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3.4[22] 周延云.艺作品中色彩词的言语义初论[J]东方论坛,1994.3[23]伍铁平.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2[24]孙建军:古代尚色文化与汉语色彩词[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3 期[25] 刘云泉《色彩、色彩词与社会文化心理》,《语文导报》,1987年第6期/第7期[26] 崔永华《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27]刘卓:对现代平面设计色彩观的思考:(硕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28] 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29]刘剑辉.颜色的文化内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3月第24卷第2期[30]李媛.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民族文化的影响[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9月总第126期,P179-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