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2018广东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合集下载

阅读理解:《微塑料“看不见”的海洋垃圾》

阅读理解:《微塑料“看不见”的海洋垃圾》

微塑料:“看不见”的海洋垃圾①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由于价格实惠,不少买家囤了很多洗护用品。

从产品说明中可以看到,不少洗护用品都添加了一种被称为“微型柔珠”的颗粒物质,其作用是通过磨砂、去角质等对皮肤进行深层清洁,这种微型柔珠其实就是一种微塑料。

②而且这种微塑料不但存在于该生产用品中,在我们生活环境中也是无处不在。

海洋正遭受微塑料污染③微塑料,并不等同于塑料制品的分解物。

④据相关统计、海洋垃圾中塑料占比高达50%~ 80%,这些大块大块的塑料垃圾在长期的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渐变成微小的塑料碎片。

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这些塑料碎片进行研究,到了2004年,“微塑料”这一术语被提出,科学家将其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⑤海洋中微塑料垃圾主要分布在海洋表面、海岸线和海床。

目前的研究显示,在海水、沉积物、海滩和生物体介质内都有微塑料的存在,而从全球海域范围来看,从近岸到大洋,从赤道到两极,从表层海水到深海,都发现了微塑料。

⑥除了数量巨大,海洋中微塑料含量增速也快。

在过去40年中,北太平洋中部洋流中微塑料的浓度升高了两个数量级,而海面的塑料垃圾浓度则没有显著变化,在海岸线和海床中微塑料垃圾的含量约为海面上的1000- 1 -倍。

探秘微塑料带来的危害⑦微塑料正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⑧2014年,英美研究人员联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微塑料已遍布整个海洋,而生物体中微塑料的污染状况及微塑料对生物的生态效应和健康风险,是当前微塑料研究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⑨2015年,微塑料污染被联合国专家组(GESAMP)列为海洋生物的“温柔杀手”,它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⑩2017年,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浮游生物摄入微塑料,视频显示了废弃的塑料确实可以进入海洋生物体内,从而沿着食物链传递,揭示了微塑料污染物如何影响海洋生物。

……○11微塑料被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海洋生物摄入后,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可干扰牡蛎等动物的生殖能力,对它们造成严重伤害。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题)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

(15分)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 000万—2 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它们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这会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茵,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这种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7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7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专题17 说明性阅读一、【2018届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田鼠不冬眠乔娟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

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

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

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

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②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

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

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

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③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

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

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

④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

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

⑤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

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

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

说明文《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说明文《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及材料,完成 17-20题(12分)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最新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答案

最新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答案李道季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注。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城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④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漏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⑤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微塑料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他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积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⑥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19.请简要概括③一⑥段的说明内容。

(3分)20.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1.选文第⑤段中加点字“极”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理解及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理解及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副标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李道季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阅读附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阅读附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附答案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doc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doc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说明文阅读】《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东省中

【说明文阅读】《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东省中

【说明文阅读】《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东省中(三)(10分)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相对于渫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物质,微塑料的性质稳定,但是,微塑料也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因为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分类、利用等。

【说明文阅读】《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东省中

【说明文阅读】《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东省中

【说明文阅读】《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东省中(三)(10分)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相对于渫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物质,微塑料的性质稳定,但是,微塑料也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因为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分类、利用等。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附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附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附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

【最新文档】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阅读附答案-优秀word范文 (3页)

【最新文档】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阅读附答案-优秀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附答案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1X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2018年中考语文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7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习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7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专题17 说明性阅读一、【2018届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田鼠不冬眠乔娟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

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

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

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

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②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

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

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

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③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

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

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

④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

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

⑤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

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

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理解及答案汇编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理解及答案汇编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副标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李道季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2019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阅读附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阅读附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附答案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理解及答案汇编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阅读理解及答案汇编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副标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李道季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微塑料》阅读答案

《微塑料》阅读答案

《微塑料》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塑料》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2016年,日本九州大学与东京海洋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南极海域漂浮着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微塑料”。

这被认为是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

该调查于当年1月至2月,在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间的五个地点实施。

经换算,每平方千米有14万至29万个,与北半球海洋平均数量不相上下。

研究者表示,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3亿吨,约有10%的塑料会进入海洋。

在风、阳光和水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极小的碎屑。

这些塑料难以降解,会在海里存在数百年。

另外,我们使用的带有磨砂颗粒的牙膏、洗面奶、洗衣粉,这些颗粒的体积小,漂浮在水面上,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没办法处理它们,于是它们不能被分解,最终都有可能进入大海。

据估计,现在的海洋中已有数十亿个塑料微粒在海水中沉浮,海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塑料汤”。

除了海鲜类正在遭受塑料的污染,海盐等海产品也正在受到微塑料的影响。

据马来西亚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从全球各地采集的几十个海盐样本中,不含塑料微粒的仅有个例。

它们会登上人类的餐桌,进入人体。

2018年1月10日,正在执行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学家,在南极海域首次发现微塑料的存在,目前学术界对微塑料的尺寸还没有共识,但通常认为是粒径小于五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也被科学家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1、画“____”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下列说法中与短文表述不一致的是()(3分)A、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海域都有微塑料的存在,说明微塑料的影响非常广远。

八(下)、语 检测 (第13周)

八(下)、语   检测 (第13周)

八(下)、语检测(第13周)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

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

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

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

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相对于渫浮的藻类和其他生物残骸等自然物质,微塑料的性质稳定,但是,微塑料也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因为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分类、利用等。

此外,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广工作也会困难重重。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我们从上到下都应该行动起来。

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己经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微塑料。

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贻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

微塑料对人的危害要考虑剂量。

东海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12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产生污染。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
实。

1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

B选文第②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形势严峻。

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

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新课题。

14。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

(4分)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参考答案】
12.A
13,C
14.主要原因:(1)微塑料运输泄露,导致海水污染,使处于海洋生态环境中的海鸟摄入微塑料;(2)人类向海洋中排放的海洋塑料垃圾,导致海鸟摄入微塑料;(3)人类投放的海鸟食物含包装袋,导致海乌摄入微塑料。

(2018广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