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辅导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阅读辅导资料
现代文阅读解题注意事项
❖一、深入理解文章
❖理解文章在于“读”。读文章分为两个方面:
❖1、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读的过程中以“人”、“事”、“情”、“理”四字为纲来对文意进行归纳概括。
❖2、读局部,按照答题的需要重读相关段落,以加速对文章的理解或提高答题的准确度。
❖二、答题应遵循三原则
❖1、文本原则。强调的事答题要从文本出发,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
❖2、关键词原则。一是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二是答题时要使用能够得分的关键词,明确怎么回答问题。
❖3、分层次原则,即答题要有逻辑性。一个需要从多方面回答时,各个方面之间要彼此区分,即一个方面说完再说另一方面,不能交叉。
❖如答人的情感可以从“赞美”、“热爱”、“敬佩”、“怀念”等多角度回答,假如回答为“崇敬、景仰、敬佩”,虽然使用了多个词语,但实际上只回答了一种情感、一个层次,这样的回答就不全面、不准确。
记叙文的阅读步骤
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
2.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怎样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线索的作用:使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3.常见的叙述顺序:
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记叙顺序作用
▪顺叙:使文章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倒叙:1、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3、情节富于变化,增强了表达效果。
▪插叙:1、补充交代了-----(内容),丰富情节,使内容更充实。2、更能突出某个人物的-----性格品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3、照应上文的-----,或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使情节更完整。使结构多变化,显得更紧凑。4、突出主题。
▪1、《让花儿悄悄绽放》第2小题
▪2、《寻觅记忆的声音》2题
记叙的人称(其作用详见《中考零距离》)
记叙的人称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为主,有时也有第二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但在小说中,“我”是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塑造的人物,不一定是作者。
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在文中用“他”或“他们”来叙述,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用这种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写起来比较自由。
以“你”或“你们”进行叙述的是第二人称。是直接与读者交流,便于抒情,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表达方式:
1.记叙: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说明。
2.描写,指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
3.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4.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性质。
4.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描写是记叙文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运用描写手法,能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事件和景物。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类型
描写的角度;正面\侧面\细节\感观(听觉,触觉,嗅觉..)
人物描写类型及作用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作用)
❖2、语言(对话)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用)
❖3、行动(动作)描写:(作用同2)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作用)
❖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抄)
❖1、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场景等要素(暗示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或预示人物命运。
❖4、推动情节发展。
❖5、深化文章主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描写角度:
A。正面描写:直接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B。侧面描写:通过他人言行衬托人物的某种感情和性格特征。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微末节所作的描写。
《试题研究》
1、2012年威海《享受高考》4题
2、2012年安顺《轻放》3题
3、2012年怀化《在伤口上开出花朵2题》
4、2012年福州《点燃一个冬天》3题
记叙文中的抒情
分类:一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一种是寓情于景或托物抒情,叫间接抒情。
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5.文章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中考零距离》)
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