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最新版本
最新常见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呼吸道隔离期间,病人应接受呼吸道症状的监测和治疗,以及必要的医学观察和治 疗。
肠道隔离
肠道隔离主要用于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传 染病,如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这种隔离措施要求病人或疑似病人使用 专门的隔离病房或区域,与普通病房分
隔离措施
患者应及早隔离,至少至出疹后5天。患者 使用过的物品应进行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 患者居住的房间应保持通风,使用含氯消毒 剂对房间进行喷洒。医护人员应做好防护措 施,如戴手套、口罩等。
水痘
要点一
消毒方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进行煮沸或 高压蒸汽消毒。医护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戴手套 、口罩等。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对传染病的诊断 和治疗水平。
加强医疗物资保障
确保医疗机构具备充足的防护用品、药品和设备,保 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治疗需求。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等。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减少聚集活动,降低感染风险。
强化隔离措施
对疑似患者应尽早单间隔离,如条件有限,可进行床旁隔 离。隔离病房的门、床头柜、病历夹等物品表面使用含氯 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规范防护用品使用
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前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并且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隔离病房。离开隔离病房时,必须 更换清洁衣服和鞋子,并做好手部卫生。
学校消毒
隔离措施
患者应及早隔离,至少至体温正常后7天或 症状消失后3天。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进行 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患者居住的房间应保 持通风,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房间进行喷洒。 医护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以帮助人们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
以下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染性疾病及其相应的消毒方式。
2. 空气传播类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相关感染- 定期通风换气:开窗户或使用空调系统进行室内空气循环。
- 使用紫外线灯杀菌:将紫外线灯放置于房间中央,并确保没有任何物体遮挡光源。
3. 飞沫/直接接触类肠胃道相关感谢如腹泻、手足口等- 手部卫生: 经常洁净双手并用肥皂清洁至少20秒钟, 特别是经过上厕所后和处理食品前.- 表面清洁: 使用含有醇(例如乙醇)成分70%以上浸湿纱布搽拭表面.4. 接触与血液交互导致HIV/DS 或其他血液途径引起之可怕伤害注射器共享和不安全的性行为是HIV/DS传播主要途径之一。
以下措施可帮助预防感染:- 注射器消毒:使用75%酒精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对注射器进行彻底清洁。
- 安全套使用: 使用符合标准并正确佩戴避孕套以降低性疾病风险。
5. 食物中毒- 烹调温度:确保将肉类、家禽等食材加热至达到安全温度,如70℃以上。
- 分开储存生/熟食品:在冰箱内分别储存未经过处理和已经加工好的食品,以免交叉污染。
6. 皮肤接触引起寄生虫感染如蠕形螨、跳蚤等常见方法包括:- 清洁环境: 经常打扫卧室, 拖地吸尘.–床上用具清理 : 更换被单及枕头罩,并高温水机械化晾干.7. 泌尿系统相关感谢如泌尿道结核对于此类型传染源辱有很多方式来做有效的预防,如:- 保持个人卫生: 经常清洗私密部位,并使用适当的护理产品。
–饮食健康:多喝水以促进尿液排出。
8. 结论正确消毒是控制和预防传染疾病扩散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并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本文档涉及附件:1. 图片示例:展示不同类型传染性疾病相关场景图像。
2. 表格数据:各种传播方式、对应感染源和推荐消毒方法。
法律名词及注释:- 消毒剂:指用于杀灭或去除有害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而设计制造成品形式.- 紫外线灯杀菌: 利用紫外线辐射来高效地杀死空气中悬浮在其中之致命微小寄主体.。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接触、飞沫、空气传播等途径引起的疾病。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消毒。
消毒是指将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病原体杀灭或抑制其繁殖的过程,以减少或消除感染风险。
本文将对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流感的消毒方法:1.表面消毒: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如乙醇或异丙醇,对常接触的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2.空气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等设备对空气进行消毒,也可以使用空气中喷雾的消毒剂。
3.物品消毒:对流感感染者的物品,如衣物、毛巾等进行高温洗涤消毒。
二、肺结核的消毒方法:1.隔离措施:将肺结核患者进行单人隔离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2.环境消毒:使用稀释的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对病人所在的环境进行消毒。
3.通风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利用阳光的紫外线对室内进行消毒。
三、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1.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接触患者体液及粪便。
2.病房及居室消毒:使用稀释的戊二醛溶液对病房和居室进行消毒。
3.粪便处理:将患者的粪便集中处理,经过高温消毒或深埋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四、痢疾的消毒方法:1.饮用水消毒:口服含氯消毒剂或煮沸水消毒,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2.食品消毒:对生食进行彻底加热,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3.排泄物处理:将患者的粪便进行封闭处理,通过高温进行消毒。
五、风疹的消毒方法:1.过氯消毒法:使用稀释的次氯酸钠或含氯消毒剂擦拭病毒容易接触的表面。
2.表面消毒:使用含醇类的消毒剂对表面进行消毒。
3.预防传播:根据风疹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总结:传染病的消毒方法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手段。
对于不同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相应并有效的消毒措施。
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肺结核、手足口病、痢疾和风疹,都需要进行表面消毒、空气消毒、物品消毒以及环境消毒等综合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毒方法得到应用,但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完整版)各类传染性疾病消毒方法
(完整版)各类传染性疾病消毒方法简介传染性疾病是指由微生物(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空气传播等途径引起的疾病。
为了防控传染性疾病的蔓延,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以确保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安全。
本文将介绍各类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洗手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正确的洗手可以有效地去除手部的病原体。
以下是正确的洗手步骤:1. 用清水湿润双手。
2. 取适量的肥皂涂抹双手,并揉搓至起泡。
3. 五指交叉搓洗手背。
4. 左右手掌相互搓揉。
5. 十指相互交叉搓揉。
6. 用流水冲洗干净双手。
7. 使用干净的纸巾或吹风机擦干双手。
家庭环境消毒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应该定期进行环境消毒,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以下是常见的家庭环境消毒方法:1. 使用含氯消毒液。
将适量的含氯消毒液加入清水中,用溶液擦拭地面、桌面、门把手等常接触的表面。
2. 使用酒精消毒液。
将适量的酒精消毒液喷洒在空气中,或者擦拭物品表面。
3. 使用紫外线消毒灯。
将紫外线消毒灯对准需要消毒的区域,按照指示操作。
医疗机构消毒医疗机构消毒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常见的医疗机构消毒方法:1. 高温蒸汽消毒。
使用高温蒸汽消毒器对器械、衣物等物品进行蒸汽消毒。
2. 常规消毒。
医院常用的消毒剂有乙醛、含氯消毒液、过氧化氢等。
根据不同的物品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3. 紫外线消毒。
在医疗机构中,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对空气和物品进行消毒。
食品与水源消毒食品和水源的消毒是防止食源性疾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食品与水源消毒方法:1. 煮沸消毒。
将食品或水源煮沸5分钟以上,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病毒。
2. 使用含氯消毒液。
将适量的含氯消毒液加入食物或水中,按照说明进行消毒。
3. 紫外线消毒。
一些特殊场合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对水源进行消毒。
结论针对不同的场合和物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
洗手、家庭环境消毒、医疗机构消毒以及食品与水源消毒都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5.高压蒸气杀菌效果虽好,但不宜用于毛 皮,塑料和人造纤维制品。 6.环氧乙烷薰蒸赛珞璐制品。 7.高浓度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 浸泡绵织品。 8.来苏液屡次长时间浸泡乳胶手套,均可 造成损坏。 9.对于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恶臭旳 消毒液处理。
〈三〉消毒场合旳特点
1.在室内消毒时,密闭性好旳房屋,可用 薰蒸消毒。 2.密闭性差者应用消毒液擦试或喷洒。 3.通风良好旳房屋,可用通风换气法消毒。 4.通风换气不良,污染空气长久贮留处应 该用药物薰蒸和喷洒。 5.人口稠密地域不可用刺激性强气体消毒。 6.接近火源不宜用环氧乙烷等易燃物消毒。
〈二〉消毒对象旳性质
1.对油漆光滑旳墙面,喷洒药液不易停留,应以 冲洗、擦试为宜。 2.对较粗糙墙面,易使药液停留,可用喷洒消 毒。 3.环氧乙烷薰蒸,对易于吸收药物旳布、纸张 效果很好,而对金属表面,须延长时间。 4.粪便、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质药物处理, 因蛋白质凝固对病原体可起保护作用。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 法
一、消毒旳目旳
〈一〉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措施消灭停 留在不同旳传播媒介物上旳病原体,藉以切断 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旳发生。其目旳: 1.预防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预防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 发生交叉感染。 3.同步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到达以上目旳。须同步 进行必要旳隔离措施和工作中旳无菌操作,才 干到达控制传染之效。
〈二〉不同旳传播机制引起旳传染病,消毒旳 效果有所不同: 1.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 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 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旳效果很好。 2.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 而排出,再经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 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步采用空间 隔离,才干中断传染。 3.虫媒传染病则采用杀虫灭鼠等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灭蝇、灭蟑螂
细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
耐寒、耐潮湿,但不耐干燥和热,在日光照射下半小时死亡。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水果、蔬菜上能存活10日
煮沸10~15分钟(加入1%~2%碳酸钠)
0.2%过氧乙酸或2%来苏浸洗1~2分钟后清水冲洗
加氯消毒。饮用水煮沸
用2倍量10%~20%漂白粉乳剂或1∕5粪便量的漂白粉,作用2小时
开窗通风
猩红热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60℃生存30~60分钟,对化学消毒剂敏感
煮沸
同白喉
同白喉
口鼻分泌物消毒方法同白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日光、干燥均易杀灭。50℃以上30℃以下亦易死亡。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洗净后煮沸
开窗通风
日光下曝晒
口鼻分泌物消毒同白喉。流行期间戴口罩
续表6
病名
病原体
病原体在外
界的抵抗力
主要传染病采取的消毒措施
病名
病原体
病原体在外
界的抵抗力
消毒对象和方法
其他
措施
食具
手
水
粪尿
注射器具手术器械
居室
痰
污染物品
其他
病毒性肝炎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甲型:煮沸5分钟、甲醛和氯处理均可灭活
乙型:加热100℃10分钟灭活,对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敏感
丙型:加热100℃5分钟、60℃10小时灭活,对20%次氯乙酸和紫外线照射敏感
戊型
洗净后煮沸20~30分钟(加1%~2%碳酸钠)或0.5%过氧乙酸浸泡30~60分钟
肥皂流水刷洗1~2分钟或0.2%过氧乙酸浸泡1~2分钟后清水冲洗
加氯消毒,饮用水煮沸
加2倍量10%~20%漂白粉乳剂作用6小时或加粪便量的1/5漂白粉作用6小时
各类传染病消毒方法
各类传染病消毒方法一、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类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空气、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肺结核、流脑、白喉、猩红热、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消毒方法1.空气:经常性开窗通风。
2.对痰及口鼻分泌物:用纸盒、纸袋盛装后丢弃.3.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水沸腾后继续煮20分钟-30分钟,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4.食物: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5.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涂擦,作用1小时,浸泡时消毒液要浸过容器.6.地面、墙壁、门窗: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7.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棉布类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浸泡在75℃以上的热水中30分钟。
8.家用物品、家具、玩具:可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洗,再用清水洗净.9.手与皮肤: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用含有效碘0。
5%的碘伏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
也可用75%酒精涂擦,作用1分钟,或用经卫生部门批准的手消毒剂搓洗1分钟.二、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湿一类以粪口传播为主的传染病,粪便污染食物或饮水、手等,经粪口途径传播造成流行.这类传染病主要包括:甲型和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
另外,甲型和戊型肝炎还可通过食用生的污染贝类,如:牡蛎、蛤、贻贝与毛蚶受感染。
细菌性痢疾也可经由携带细菌的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而传播。
●消毒方法1.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水沸腾后继续煮20分钟-30分钟,或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2.食物: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
一般传染病消毒措施
一般传染病消毒措施
一、呼吸道传染病处理常规:
1、隔离病人后开窗通风,湿式扫除,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
2、对病人分泌物、污染物用1:200的“84消
毒液”消毒。
3、必要时请防疫部门协助进行空气消毒。
4、学生根据疫情用盐水漱口或投药。
二、消化道传染病处理常规:
1、病人隔离后将其呕吐物、排泄物用1/5——
1/4量的漂白粉或“84液”充分搅拌,消毒
六小时。
2、病人接触过的桌椅门把手、水龙头、厕所等,
用5%的“84液”消毒擦拭一周。
3、病人用过的物品可阳光暴晒4——6小时,
开水煮沸30分钟或焚烧。
(特殊传染病,由
防疫站消毒)
除采取以上消毒措施外,同时向学生进行防病知识的宣传。
北京外事学校
传染病上报制度。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
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减少感染风险,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和公众的 健康安全。
传染病消毒隔离的原则和要求
原则
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 群。
要求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接触者进行医 学观察,对环境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传染病消毒隔离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
采用物理消毒法(如紫外线、高温等)和化学消毒法(如消毒剂、氧化剂等)进行环境和物品的消毒 。
步骤
先对患者所处环境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 消毒效果达标。同时,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分类处理,能清洗的进行清洗消毒,不能清洗的进行 废弃处理。最后,对消毒过程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和评价。
流行性感冒的消毒隔离
01
02
03
飞沫隔离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患者应佩戴口罩,ຫໍສະໝຸດ 免去 人群密集场所。环境消毒
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使用 紫外线或消毒剂进行环境 消毒,特别是患者接触过 的物品和表面。
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 口鼻眼等部位,加强锻炼 ,提高身体免疫力。
疟疾的消毒隔离
01
总结与展望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
防控疾病传播
消毒隔离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 消毒和隔离措施,能够阻断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降低感染率。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强化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 安全。
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完整版)各类感染病消毒方法
(完整版)各类感染病消毒方法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染病的防控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减少感染病的传播风险,消毒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各类感染病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
一、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 热湿空气消毒:通过高温高湿的环境杀灭病原微生物,如热蒸汽消毒器、高温高湿消毒箱等。
2.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辐照杀灭病原微生物,常用于空气消毒和物品表面消毒。
3. 过滤消毒:通过过滤器过滤掉病原微生物,如高效过滤器、超滤器等。
4. 辐射消毒:利用电离辐射杀灭病原微生物,如电离辐射消毒器。
二、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指通过化学反应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 氯化物消毒剂:如漂白粉、消毒液等,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
2. 酒精消毒剂:如75%酒精,能灭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3. 醋酸消毒剂:如白醋,可用于清洗和消毒。
4. 氯气消毒剂:如氯气溶液,能有效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
三、生物消毒生物消毒是利用其他生物杀灭病原微生物,常用的生物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 抗菌肽:抗菌肽能杀灭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2. 病毒寄生物:如噬菌体、病毒寄生物等,可利用它们寄生于病原微生物内部,杀灭宿主微生物。
3. 益生菌:某些益生菌能产生抗菌物质,可对抗病原微生物。
4. 酵素消毒:特定酵素能分解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杀灭病原微生物。
结论针对各类感染病,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是防控感染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进行防控工作,以减少感染病的传播风险。
以上是关于各类感染病消毒方法的介绍,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疾病、病原微生物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方案。
消毒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感染病的警觉,积极推行消毒措施,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常见传染病终末消毒处理原则
常见传染病终末消毒处理原则1.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为痢疾杆菌。
主要传染源为痢疾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
可由含病原体的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的水、食物、饮料及手等,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由携带该类病原体的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而传播。
痢疾杆菌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强,如在水中可存活90天以上,但对理化消毒因子的抵抗力较低。
常用消毒方法:(1)地面、墙壁、门窗:用0.5% 过氧乙酸或2000mg/L 含氯消毒剂消毒。
地面先由外向内消毒1次,再由内向外重复消毒一次,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有芽孢污染时应用0.5%-1.0% 过氧乙酸或 2000-5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2)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等,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7ml(1g/ m3); 或用压力蒸汽灭菌进行消毒灭菌。
(3)病人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可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不具备条件时,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分泌物、排泄物中,使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0mg/L 搅匀作用 2 小时。
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 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4)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
也可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或 250mg/L-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5)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 0.2%-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 分钟,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 60-90 分钟。
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用 20% 漂白粉乳剂、5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
也可焚烧处理。
(6)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 50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或 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完整版)各类传染疾病消毒方法
(完整版)各类传染疾病消毒方法各类传染疾病消毒方法1. 常见传染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遭遇到各种传染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肺结核等。
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消毒方法控制和预防传播。
2. 常用消毒方法2.1 手部消毒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成为病菌传播源的部位之一。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们应经常进行手部消毒。
- 使用肥皂和水: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
注意彻底清洗双手的每个部位,包括指缝、指甲和手背。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 使用酒精消毒液:直接将酒精消毒液倒在手中,涂抹于双手表面。
搓揉双手,包括指缝和指甲,至少20秒。
搓揉的时候要注意手掌、指尖、指关节和手背等部位。
2.2 表面消毒传染疾病的病毒和细菌可以通过接触感染。
为了保护您和他人的健康,定期对常接触的表面进行消毒是必要的。
- 使用含氯消毒液:将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液倒入清水中,擦拭/喷洒至表面,保持一定的接触时间,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 使用酒精消毒液:直接将酒精消毒液喷洒在表面,擦拭至干燥。
2.3 空气消毒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或有疑似感染的环境中,进行空气消毒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风险。
- 使用紫外线灯:将紫外线灯置于空气净化器或适当的位置,开启灯光,保持一定时间进行空气消毒。
- 使用氯气消毒:使用专业的消毒设备,释放适量的氯气进行空气消毒,可以有效杀死病毒和细菌。
3. 注意事项在进行消毒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消毒剂的选择应适合被消毒的物体和场合,要阅读并严格遵守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消毒剂的浓度应掌握合适,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佳。
- 消毒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
- 定期清洁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保持卫生环境的干净。
通过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各类传染疾病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各类消毒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一、介绍传染病是指由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引起的疾病,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过程中,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以确保环境和物品的清洁与安全。
二、消毒方法2.1 接触传播类传染病的消毒方法接触传播类传染病如肺结核、甲型流感等,常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
为了有效阻断传播途径,以下消毒方法可以采用:a) 隔离患者:将患者放置在隔离病房,避免与他人接触。
b) 单独使用个人物品:个人物品如毛巾、牙刷等应个人单独使用,避免传染。
c) 涂布抗菌药物:各类接触物品如门把手、扶手、桌子等表面,可以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消毒液进行涂布。
2.2 空气传播类传染病的消毒方法空气传播类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等,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以下消毒方法可以采用:a)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浓度。
b) 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进行室内环境的消毒,有效灭活空气中的病原体。
c) 使用空气消毒剂:使用空气消毒剂喷洒室内环境,杀灭空气中的病原体。
2.3 食物传播类传染病的消毒方法食物传播类传染病如腹泻、肠炎等,通过食物或饮用水的污染传播。
以下消毒方法可以采用:a) 烹煮食材:将食材经过充分加热,确保食物内部温度达到杀菌温度。
b) 饮用水消毒:使用消毒剂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的病原菌。
c) 食具消毒:对食具进行高温煮沸,或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保证食具的卫生。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1.传染病消毒操作流程示意图2.常见消毒剂使用说明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隔离病房:指专门用于隔离传染病患者的病房,以防止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五、全文结束。
传染病消毒方法(一)2024
传染病消毒方法(一)引言概述:
传染病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传染病消毒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消毒方法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
一、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
1. 使用消毒剂擦拭:选用适量的消毒剂来擦拭物体表面,能够有效地杀灭病原体。
2. 物体热水消毒:将物体浸入热水中加热,提高温度能够有效地杀菌。
3. 物体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病原体会被破坏。
二、空气传播的消毒方法
1. 空气消毒剂喷洒:选择适量的空气消毒剂进行喷洒,能够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病原体。
2. 空气过滤装置:将空气通过过滤装置,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三、水中病原体的消毒方法
1. 使用水质消毒剂:添加适量的消毒剂到水中,能够杀灭水中的病原体
2. 沸腾消毒:将水煮沸一段时间,能够有效地杀菌。
四、人体皮肤和黏膜的消毒方法
1. 使用消毒洗手液:经常使用消毒洗手液洗手,能够杀灭常见的细菌和病毒。
2. 使用消毒喷雾剂:每天使用适量的消毒喷雾剂进行喷洒,能够减少病原体在人体上的存活。
五、医疗设备的消毒方法
1. 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将医疗设备放入高温高压灭菌器中进行消毒,能够彻底杀灭病原体。
2. 使用化学物质进行消毒:选择适量的消毒剂进行医疗设备的消毒,能够达到杀菌的效果。
总结:
传染病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消毒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地杀灭病原体,从而减少病情的发展和传播。
各类传染病的消毒方法都应该得到充分应用,以确保公共场所和个人卫生水平的提高,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一)2024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一)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的传播造成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其中,消毒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帮助人们了解如何正确消毒,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正文:一、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方法1.采取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经常通风等,可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2.对丧失传染力的衣物、餐具等物品,应在水中加入消毒液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彻底洗净晾干。
3.房间内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将灯照射在房间每个角落,确保病菌得到有效杀灭。
4.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对医疗器械、医疗废弃物等进行消毒处理,减少传染病在医疗机构中的传播。
5.在疫情爆发期间,人们可采取口罩等物理防护措施,减少呼吸道传染风险,同时配合做好手部卫生。
二、肠道传染病的消毒方法1.食品加工环节可采取高温杀菌、紫外线消毒等方法,确保食品不会被污染或传播传染病。
2.人们在饮食时要注意食用熟透食物,避免生食引发肠道传染病。
3.厕所、污水处理等公共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4.做好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保持清洁等,避免肠道传染病的扩散。
5.在疫情高发期,应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三、皮肤传染病的消毒方法1.对伤口、破损的皮肤应及时清洁和消毒,预防感染的发生。
2.使用符合要求的抗菌消毒剂对皮肤进行消毒,如碘伏、酒精等。
3.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减少病原体在皮肤表面滋生的机会。
4.使用带有抗菌作用的个人护理产品,如含有抗菌成分的洗手液、洗面奶等。
5.及时更换和清洗衣物、床上用品等,防止细菌繁殖,减少皮肤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四、接触传染病的消毒方法1.经常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减少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始终保持身体清洁。
3.消毒物品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处理,确保病原体得到有效消灭。
4.避免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和体液,如呕吐物、尿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清理和消毒。
流感消毒规范标准最新
流感消毒规范标准最新流感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其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制定一套流感消毒规范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的流感消毒规范标准:1. 消毒前的准备:- 确保消毒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在封闭空间进行消毒作业。
-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2. 消毒剂的选择:- 选择对流感病毒有效的消毒剂,如含有酒精的消毒液、含氯消毒剂等。
- 确保消毒剂的浓度符合生产厂家的推荐使用标准。
3. 消毒方法:- 对于一般物体表面,使用含有70%以上酒精的消毒液进行擦拭。
- 对于地面、墙面等不易擦拭的表面,可使用喷雾消毒剂进行喷洒。
4. 消毒频率:- 在流感高发期,公共场所的消毒频率应增加至每天至少两次。
- 私人空间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至少每天进行一次消毒。
5. 重点区域消毒:- 对于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等高频接触区域,应加强消毒力度,建议每小时消毒一次。
6. 消毒后的通风:- 消毒后应保持区域通风,以减少消毒剂残留对人体的刺激。
7. 废弃物处理:- 使用过的消毒材料,如一次性手套、口罩等,应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8. 健康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等。
9. 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10. 应急响应:- 制定流感疫情的应急消毒计划,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消毒。
通过上述规范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保护公众健康。
同时,也呼吁大家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消毒的目的的意义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其目的:(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
(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
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
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
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
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
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
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消毒的种类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
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
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
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
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种。
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
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
消毒方法的选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为使消毒工作顺利进行.取得较好效果.须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方法。
一般应考虑以上几个问题。
(一)病原体的种类不同传染病病原体各有特点.对不同消毒方法的耐受性不同。
如细菌芽胞对各种消毒措施的耐受力最强.必须用杀菌力强的灭菌剂、热力或辐射处理.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传染病消毒制度(二)
传染病消毒制度(二)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的疾病。
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消毒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了传染病消毒制度的基础知识和要点。
本文将继续探讨传染病消毒制度的相关内容,从消毒方法、消毒设备、消毒频率、消毒剂选择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说明。
一、消毒方法1. 高温消毒法:包括蒸汽消毒、干热消毒等。
2. 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漂白粉、酒精等。
3. 物理消毒法:利用物理特性进行消毒,如紫外线照射、电热消毒等。
4. 聚合物消毒法:利用聚合物材料对传染病病原体进行吸附和杀菌。
5. 气态消毒法:通过向空间中释放气体杀灭病原体,如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等。
二、消毒设备1. 自动消毒设备:利用电子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包括消毒柜、消毒机等。
2. 手持式消毒设备:小巧便携,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喷雾消毒器、紫外线消毒灯等。
3. 中央供氧消毒设备:适用于医疗机构,可对供氧系统进行消毒,保证供氧质量。
4. 门把手消毒设备:安装在门把手上,能够对接触者的手进行简单快速的消毒。
5. 医疗废物处理设备:专门处理带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医疗废物,如高温焚烧设备、医疗废物粉碎机等。
三、消毒频率1. 定期消毒:根据传染病疫情情况和设备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定期消毒计划。
2. 紧急消毒:在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疫情暴发时,及时进行紧急消毒,避免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
3. 感染源消毒:针对传染源进行消毒,包括感染患者的周围环境、床铺、器械等。
4. 医疗区域消毒:对医院、诊所等医疗场所的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5. 交叉感染控制:根据交叉感染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消毒频率和措施,加强控制与管理。
四、消毒剂选择1. 杀菌剂选择: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包括氯化物、过氧化氢、臭氧等。
2. 清洁剂选择:清洁剂能够去除污渍和有机物,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应选择具有良好清洁效果的清洁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消毒的目的的意义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其目的:(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
(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
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
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
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
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
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
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消毒的种类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
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
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
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
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种。
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
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
消毒方法的选择及影响消毒的因素为使消毒工作顺利进行,取得较好效果,须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方法。
一般应考虑以上几个问题。
(一)病原体的种类不同传染病病原体各有特点,对不同消毒方法的耐受性不同。
如细菌芽胞对各种消毒措施的耐受力最强,必须用杀菌力强的灭菌剂、热力或辐射处理,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故一般将其作为最难消毒的代表。
其他如结核杆菌对热力消毒敏感,而对一般消毒剂的耐受力却比其他细菌为强。
真菌孢子对紫外线抗抗力很强,但较易被电离辐射所杀灭。
肠道病毒对过氧乙酸的耐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近,但季胺盐类对之无效。
肉毒杆菌素易为碱破坏,但对酸耐受力强。
至于其他细菌繁殖体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对一般消毒处理耐受力均差。
常见消毒方法一般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消毒对象的性质同样消毒方法对不同性质物品、效果往往不同。
对油漆光滑的墙面,喷洒药液不易停留,应以冲洗、擦试为宜。
对较粗糙墙面,易使药液停留,可用喷洒消毒。
环氧乙烷薰蒸,对易于吸收药物的布、纸张效果较好,而对金属表面,须延长时间。
粪便、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质药物处理,因蛋白质凝固对病原体可起保护作用,高压蒸气杀菌效果虽好,但不宜用于毛皮,塑料和人造纤维制品。
环氧乙烷薰蒸赛珞璐制品,高浓度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浸泡绵织品,来苏液多次长时间浸泡乳胶手套,均可造成损坏。
对于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恶臭的消毒液处理。
(三)消毒场所的特点消毒应考虑当地条件。
在室内消毒时,密闭性好的房屋,可用薰蒸消毒,密闭性差者应用消毒液擦试或喷洒。
通风良好的房屋,可用通风换气法消毒,通风换气不良,污染空气长期贮留处应当用药物薰蒸和喷洒。
人口稠密地区不可用刺激性强气体消毒。
接近火源不宜用环氧乙烷等易燃物消毒。
(四)卫生防疫方面要求不同条件下传播机会不同,在防疫方面要求不同。
传染病流行时,发病严重的疫区,应集中应用效力好的药物与器械。
发病少的外围地区,可采用简易消毒方法。
传染病院或病房,患者集中,污染严重,消毒量大,应采用固定设备和高效措施,病家消毒属于临床措施,工作量小,可采用简易措施及方法。
饮水应在净化基础上煮沸,生活用水净化后加氯消毒即可。
对呼吸道传染病,强调空间隔离,通风和合理的带口罩,对肠胃道病应强调用具,粪便、呕吐物消毒和接触后洗手。
不同病种的消毒,应注意区别对待。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较强含氯消毒剂或氯人剂消毒,不宜应用季胺盐及来苏等一般消毒剂处理。
在消毒工作时还须注意影响消毒的因素,如消毒剂量(包括消毒的强度及作用时间),消毒物品污染的程度,消毒的温度,湿度及酸碱度,有关化学拮抗物,消毒剂的穿透力及表面张力等。
具体消毒方法的应用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1.机械消毒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
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
2.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
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1)火烧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
简便经济、效果稳定。
(2)煮沸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00℃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须较长时间。
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
金属器械消毒,加1~2%碳酸钠或0.5%软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
棉织物加1%肥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
物品煮沸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水面下。
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
(3)流动蒸气消毒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
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
(4)高压蒸气灭菌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
(5)干热灭菌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小,穿透力弱,物体受热较慢。
需160~170℃,1~2小时才能灭菌。
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
不同病原体的热耐受力,以热死亡时间表达。
见附表。
3.辐射消毒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
前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
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
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
目前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
紫外线波长范围2100~3280A,杀灭微生物的波长为2000~3000A,以2500~2650A作用最强。
对紫外线耐受力以真菌孢子最强,细菌芽胞次之,细菌繁殖体最弱,仅少数例外。
紫外线穿透力差,3000A以下者不能透过2mm 厚的普通玻璃。
空气中尘埃及相对湿度可降低其杀菌效果。
对水的穿透力随深度和浊度而降低。
但因使用方便,对药品无损伤,故广泛用于空气及一般物品表面消毒。
照射人体能发生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和臭氧中毒等。
故使用时人应避开或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日光曝晒亦依靠其中的紫外线,但由于大气层中的散射和吸收使用,仅39%可达地面,故仅适用于耐力低的微生物,且须较长时间曝晒。
此外过滤除菌除实验室应用外,仅换气的建筑中,可采用空气过滤,故一般消毒工作难以应用。
(二)化学消毒法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凝固蛋白消毒剂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
(1)酚类主要有酚、来苏、六氯酚等。
具有特殊气味,杀菌力有限。
可使纺织品变色,橡胶类物品变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故除来苏外应用者较少。
酚(石炭酸)(carbolic acid):无色结晶,有特殊臭味,受潮呈粉红色,但消毒力不减。
为细胞原浆毒,对细菌繁殖型1:80~1:110溶液,20℃30分钟可杀死,但不能杀灭芽胞和抵抗力强的病毒。
加肥皂可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质,促进其渗透,加强消毒效应,但毒性较大,对皮肤有刺激性,具有恶臭,不能用于皮肤消毒。
来苏(煤酚皂液)(lysol):以47.5%甲酚和钾皂配成。
红褐色,易溶于水,有去污作用,杀菌力较石炭酚强2~5倍。
常用为2~5%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擦试、浸泡容器及洗手等。
细菌繁殖型10~15分钟可杀灭,对芽胞效果较差。
六氯酚(hexochlorophane):为双酚化合物,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醚,加碱或肥皂可促进溶解,毒性和刺激性较少,但杀菌力较强。
主要用于皮肤消毒。
以2.5~3%六氯酚肥皂洗手可减少皮肤细菌80~90%,有报告可产生神经损害,故有宜长期使用。
(2)酸类对细菌繁殖体及芽胞均有杀灭作用。
但易损伤物品,故一般不用于居室消毒。
5%盐酸可消毒洗涤食具,水果,加15%食盐于2.5%溶液可消毒皮毛及皮革,10l/kg加热30℃浸泡40小时。
乳酸常用于空气消毒,100m3空间用10g乳酸薰蒸30分钟,即可杀死葡萄球菌及流感病毒。
(3)醇类乙醇(酒精)(ethylalcohol)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繁殖型,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对真菌孢子有一定杀灭作用,对芽胞无作用。
用于皮肤消毒和体温计浸泡消毒。
因不能杀灭芽胞,故不能用于手术器械浸泡消毒。
异丙醇(isopropylalcohol)对细菌杀灭能力大于乙醇,经肺吸收可导致麻醉,但对皮肤无损害,可代替乙醇应用。
2.溶解蛋白消毒剂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有氢氧化钠、石灰等。
(1)氯氧化钠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杀菌力强,2~4%溶液能杀灭病毒及细菌繁殖型,10%溶液能杀灭结核杆菌,30%溶液能于10分钟杀灭芽胞,因腐蚀性强,故极少使用,仅用于消灭炭疽菌芽胞。
(2)石灰(Ca)遇水可产生高温并溶解蛋白质,杀灭病原体。
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排泄物,用量须2倍于排泄物,搅拌后作用4~5小时。
20%石灰乳用于消毒炭疽菌污染场所,每4~6小时喷洒一次,连续2~3次。
刷墙2次可杀灭结核芽胞杆菌。
因性质不稳定,故应用时应新鲜配制。
3.氧化蛋白类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因消毒力强,故目前在医疗防疫工作中应用最广。
(1)漂白粉应用最广。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2,含有效25~30%,性质不稳定,可为光、热、潮湿及CO2所分解。
故应密闭保存于阴暗干燥处,时间不超过1年。
有效成份次氯酸可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胞酶的硫氢基因,破坏胞浆代谢。
酸性环境中杀菌力强而迅速,高浓度能杀死芽胞,粉剂中用于粪、痰、脓液等的消毒。
每升加干粉200克,搅拌均匀,放置1~2小叶,尿每升加干粉5克,放置10分钟即可。
10~20%乳剂除消毒排泄物和分泌物外,可用以喷洒厕所,污染的车辆等。
如存放日久,应测实际有效氯含量,校正配制用量。
漂白粉精的粉剂和片剂含有效氯可达60~70%,使用时可按比例减量。
(2)氯胺—T(chloramine T)为有机氯消毒剂,含有效氯24~26%,性较稳定,密闭保持1年,仅丧失有效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