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专业标准——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标准——机电技术应用

材料6: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二○一三年七月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 机电设备操作 装配钳工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2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也可选择工具钳工3 机电设备与产品维修 或机修钳工) 机电产品维修维修电工4 自动生产线制造自动化生产线运行5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6 设备管理员 营销员、装配钳工机电产品营销7营销员机修钳工、维修电工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 )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3 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 培养从事机电设备、 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 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一)职业素养1.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信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2. 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 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 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 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 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7.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8. 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

9. 具有奉献和互助精神。

(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1. 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 具有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 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能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5. 具有运用PLC 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6. 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 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

8. 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工量夹具、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的能力。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各科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各科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机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使用电子仪器进行电路实验,具有初步的电路设计、安装和调试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物理量。

2. 掌握简单直流电路的简单计算。

3.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理解电路的无源元件及其伏安特性,掌握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

4. 理解电路等效概念,掌握支路电流分析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

5.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概念,掌握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6. 理解三相正弦电源,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7. 理解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第一模块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电荷,电流,电路,电阻,电压,电功,功率;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第二节简单直流电路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端电压,电源的输出功率,电池组,电池的串\并\混联,电阻测量,电位计算第三节复杂直流电路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第四节电容器电容器,电容,电容器的串\并\混联,电容器的充放电第五节磁场和磁路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物理量,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磁路第六节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电磁感应定律第七节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物理量,交流电的表示方法第八节正弦交流电路纯(电阻\电容\电感)电路,交流电路的功率第九节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源\负载),安全用电第十节变压器和电动机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第一模实验块教学内容第一节常用仪器使用及元器件识别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学会测试元器件的参数和特性第二节基尔霍夫定理,叠加定理及戴维宁定理掌握直流电路的测试第三节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产生四、教学方法的原则建议教学重点:电阻电路分析教学方法的原则建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辅以电化教学手段,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程学时:IOO学时适用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二、说明(-)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知识目标1.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的组成;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6.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7.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8.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9.培养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生存能力。

《维修电工》课程标准

《维修电工》课程标准

《维修电工》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掌握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线路、设计方法和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电器设备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修的核心能力,它要以《机械常识与钳工技能》、《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实现》、等专业核心课程和《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维护》、《典型机床电气维修》专业拓展课程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机电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机电设备的机械部件拆装”、“机电设备的气液电气控制系统安装”、“机电设备与生产线现场总装”、“机电设备与生产线调试”、“机电设备点测”、“机电设备故障类型判别”、“机电设备气液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机电设备维护”等任务领域设置的。

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电路维修与维护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所以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调试中的故障处理是该课程的核心,也是学生毕业后是否受市场欢迎的重要标准。

本课程的编写是了解到企业需要大量电路维修与维护工作人员,所以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能掌握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和故障排除是就业一大方向。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而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与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讨论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五个项目:维修电工入门知识;电工仪表和仪器的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卸与检修;低压电器知识;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

这些学习项目是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故障处理为线索来设计的,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电工技能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电工技能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技能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熟练掌握常用电工工具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供电与安全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电工仪表及工具使用,认识基本的电工电器元件,熟悉简单的照明线路的原理及实践操作。

它是进一步学习电机与电气控制、维修电工课程的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基础电工设置的。

由于是专业基础课,因此必须设置这门课。

本课程是根据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的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企业要求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知识体系,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机电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两个学习项目:汽车照明灯电路的装接与测量、家庭照明电路的设计呀安装。

课程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的需要来进行。

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只有在实际情景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打破以往先理论后试验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96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学会使用电工仪表特别是万用表;会使用电工工具连接导线;会导线的连接,并会导线绝缘层的恢复;会读懂照明电路图,并进行家庭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故障排除;会小型配电(板)箱的安装;并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具有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仪表的好习惯,养成安全操作的意识。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汇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汇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汇编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汇编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为该领域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研究该专业课程,学生将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机电一体化需求。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课程目标包括:1. 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机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计、调试和优化方法;4. 培养分析和解决机电一体化问题的能力;5. 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控制工程基础知识;3. 机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5.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技术;6.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7. 机电一体化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

四、课程评估为评估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可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和项目设计评审;3. 期中和期末考试;4. 课程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为支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建议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目;2.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软件;3. 实验室设备和器材;4. 研究资料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2. 实验和实践操作;3. 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4. 项目设计和报告展示。

七、总结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汇编旨在提供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教育教学基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职业做好准备。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编码:051300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前言为了落实我校“国家级中职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实现国家教委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学改革任务,我校编写了部分重点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

通过《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是落实《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项工作,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目录一、专业名称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三、招收对象及学制四、培养目标及规格1. 培养目标2. 人才规格五、课程(项目)体系六、核心课程(项目)设置七、教学进程安排八、课程(项目)学时分配九、专业教师与实训(实验)装备要求十、核心课程(项目)课程标准(一)电工工艺技术(二)机械与电气识图(CAD)(三)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四)PLC与传感器技术应用技术(五)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六)机械维修技术(七)机床设备维修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一、【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学校调研分析发现,我国机械制造业机电设备维修类复合型人才奇缺,仅机电设备维修类一线工人在我国的年需求量就达10万人。

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以汽车行业、模具制造业、电梯安装维修业、机械加工业、飞机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在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岗位上均出现较大缺口,同时各大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维修一线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根据图样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及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5具有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6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

8.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工具、量具、夹具及仪器仪表和辅助设备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1.能识读机电设备的装配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的组装。

2.能识读机电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电气部分的连接。

3.能初步进行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产品维修1.能对机电产品进行常规维护,并完成维护报告。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工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子工艺基础课程学时:120学时适用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二、说明(一)课程性质《电子工艺基础》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学会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常用电子工具使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产品装接、调试、检测等多种技能,使学生成为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设备维护和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使学生从实体上认识并掌握焊接技能、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印刷电路的设计方法与技巧、电子测试仪器的使用、电子产品的调试与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的制作与测试过程是培养“能力”的最关键的途径,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操作过程的规范化要求,以及模拟职场环境的现场管理,对“素质”的养成有着独特的作用。

为此,在本《标准》中将把课程设计成在模拟职场的环境和规范化的要求下,以项目制作与测试为中心,围绕所作项目,认识、理解其中理论知识。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了解:对基础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理解:理解电子元件工作特性,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

掌握:掌握电子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产品制作、调试、检测。

(2)技能目标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常用电子工具使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产品装接、调试、检测等多种技能(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电子工艺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子世界,了解电子电路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初步了解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规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学会主动地学习,达到能够独立进行任务操作的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用实例教学法通过项目描述、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操作分析、项目总结、项目拓展和思考与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知识与技能、丰富专业经验、强化工艺设计与选择能力,逐步提高分析、解决和反思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形成职业核心竞争力。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是规定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文件,用于指导和规范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

一般情况下,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目标:明确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

2. 课程设置:确定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 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4. 课程时数: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分配,包括理论课时、实验课时和实习课时等。

5. 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等。

6. 评估评价:规定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评估评价方式和标准,包括考试、实验评分和实践操作等。

7. 实习实训:规定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要求和安排,包括实习实训的地点、时长和内容等。

通过制定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可以确保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全面和规范的教育。

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2023《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2023《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2023《机械基础》课程标准2023年《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机械工作原理和机械工程材料性能,能够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机械基础》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机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常用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2. 了解常用机械零部件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

3. 掌握常用机械的安装、调试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

4. 了解常见机械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具备一定的机械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5. 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

2. 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

3. 结合机电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面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关注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保持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四、课程实施建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机电专业 课程标准

机电专业 课程标准

机电专业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 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控制理论及工程、检测技术及工程等,这些课程是机电专业的重要核心内容,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3. 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机电专业的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实践环节:机电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安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更新课程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专业的课程内容也应该不断更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

3. 注重学科交叉:机电专业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4. 突出专业特色:机电专业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这些特色和优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机电专业学习导航课程标准

机电专业学习导航课程标准

机电专业学习导航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有一个感性认知,了解机电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及机电技术专业的概况等,对学生就业岗位及职业面向形成初步认识;使学生明确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所必需的机电设备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一定的对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的分析能力及对常见故障现象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对本专业所需知识和技能明朗化,激发学习欲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对将来就业充满信心。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概况和从业岗位,了解机电设备的构成,掌握对典型机电设备进行常规调整、维护和保养的知识,明确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知晓企业所需本专业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能够借助产品说明书查阅、分析设备功能、性能及主要技术参数,能规范操作机电设备,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及良好的道德意识。

(一)知识和德育目标1.了解机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

2.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要从业岗位及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3.了解机电设备发展概况、分类、用途、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4.了解常见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安全使用常识。

5.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人格和良好的从事心态,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具有安全、效益和创新等意识。

(二)能力目标1.培养专业认知和专业分析的能力。

2.能借助产品说明书,查阅和分析常见机电设备功能、性能及主要技术参数等。

3.能分析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初步认识电气驱动及控制系统。

4.初步具备典型机电设备常规调整、维护与保养的基本技能。

三、参考学时64学时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认知课程。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工基础课程学时:IOO学时适用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二、说明(-)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初中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1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

2.能使用万用表正确测量电阻、电流、电压和电位。

3.能分析简单直流电路。

4.能正确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复杂直流电路。

5.了解电容的性质和用途。

6.能熟练运用右手螺旋定则、左手定则、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7.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8.会分析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和R1C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及功率。

9.认识三相交流电路并会简单分析。

共IOO学时,其中理论80课时,实践课20课时。

(三)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分二个学期。

课程重点是第二章直流电路中的简单直流电路和第四章磁场与电磁感应部分,培养学生具有分析电路的能力。

难点是第二章中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和第五章单相交流电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具、模型、实物进行直观教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指导学生加深理解和知识的连贯性,提高动手能力。

(五)实践环节课程实践主要内容与要求积极参加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直观认识,提升电工基础的实践知识,锻炼学生安装、调试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电工基础知识,使知识水平达到中级维修电工中对本课程的的要求。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机电技术运用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电力拖动》、《机床电气维修》等课程的必修基础课程,为毕业后继续提升能力学习及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XXXX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目录《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课程标准 (1)《可编程控制器P1C》课程标准 (5)《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12)《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17)《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20)《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24)《维修电工》课程标准 (28)《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电子产品装配是中职教育层次机电应用专业的校本教材,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基本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使学生了解电子装配技术的常识,熟悉具体电子装配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常用仪器仪表及其工具的使用、焊接与电子产品整机安装的基本技术,具备中级电子装配技能人员应具备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各学科的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

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独立且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应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应该强调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应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

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分常用元器件的认识、常用仪器仪表及其工具的使用、焊接以及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共四大技术项目,每个项目设置了若干个应用型任务,每个任务均由若干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含实验)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电子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根据图样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及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5具有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6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

8.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工具、量具、夹具及仪器仪表和辅助设备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1.能识读机电设备的装配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的组装。

2.能识读机电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电气部分的连接。

3.能初步进行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产品维修1.能对机电产品进行常规维护,并完成维护报告。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目录《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1)《典型电气控制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10)《PLC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18)《PLC应用设计与实践》课程标准 (25)《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33)《机电设备概论》课程标准 (43)《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49)《机械加工基础》课程标准 (56)《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62)《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 (70)《钳工基础实训》课程标准 (76)《装配钳工》课程标准 (83)《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维护》课程标准 (90)《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与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

课程的功能在学生学完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基础上,采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选择、使用常用低压电器,连接与安装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初步能力,为后续学习《机床电气控制》、《传感器及应用》、《PLC控制技术》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以使学生学会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形成连接与安装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初步能力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电工电子相关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为十三个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二、课程学习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电工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一)知识目标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常识;2.分析简单的交、直流电路的方法;3.理解变压器、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的符号、结构和工作原理;4.了解常见半导体元器件的特性及应用;5.知道常见的电子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能力目标1.能连接一般的直流电路;2.会安装和维护一般照明电路;3.能安装简单的配电线路;4.能独立使用用仪器、仪表和工具并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5.识读简单的电工、电子线路图;6.能识别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7.能安装和调试基本电子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编码:051300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前言为了落实我校“国家级中职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实现国家教委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学改革任务,我校编写了部分重点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

通过《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是落实《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项工作,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目录一、专业名称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三、招收对象及学制四、培养目标及规格1. 培养目标2. 人才规格五、课程(项目)体系六、核心课程(项目)设置七、教学进程安排八、课程(项目)学时分配九、专业教师与实训(实验)装备要求十、核心课程(项目)课程标准(一)电工工艺技术(二)机械与电气识图(CAD)(三)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四)PLC与传感器技术应用技术(五)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六)机械维修技术(七)机床设备维修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一、【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学校调研分析发现,我国机械制造业机电设备维修类复合型人才奇缺,仅机电设备维修类一线工人在我国的年需求量就达10万人。

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以汽车行业、模具制造业、电梯安装维修业、机械加工业、飞机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在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岗位上均出现较大缺口,同时各大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维修一线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直至2010年预测本市以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年需求量在1万人以上,这为学校继续扩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规模、建设天津市专业领域一流水平的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提供了广阔市场。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及规格】1. 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机电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地操作机电设备与并进行产品的加工,可以从事机电设备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调试、检测的技术工作,具有实践能力较强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2. 人才规格1)具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事求是、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持原则的优良品德。

2)具有安全生产、节能环保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特别是数控设备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具有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6)具有机械加工的操作能力和编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7)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改装的能力。

8)身心健康,身体素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五、【课程(项目)体系】注:专业核心课程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五、【职业范围】六、【核心课程(项目)设置】专业能力设置的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一)电工工艺技术(144学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基础的基本知识,能执行照明电路安装规程、规范和标准;能实施室内配管配线;会安装灯具;会设计简单照明线路;会安装与调试室内照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及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核要求,加强操作训练,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电工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成就感。

技能考核项目: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万用表的使用、配电板安装、照明线路设计与安装、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等。

技能考核要求:能正确使用工具仪表,正确进行照明线路设计与安装,掌握基本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

(二)机械与电气识图(CAD)(216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础知识,常用件、标准件、机械图样的表达方法及识读,常用电气图样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掌握投影原理及其应用;熟悉有关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识读一般机械零件、电气元件图;识读简单机械和机电产品部件装配图;熟悉电气图样表达内容的有关规定、画法及识读。

掌握AUTOCAD基本命令,能熟练地运用电脑、绘制中等复杂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并能打印出图。

技能考核项目:识读、绘制机械图样,查阅极限偏差表,认识电气图。

技能考核要求:达到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的相关要求(三)机床电气控制技术(216学时)通过该的学习,学生能识别、测试电子元器件;会使用常用仪表与仪器;会识别、选择、使用、维修与调整常用低压电器;能识读、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线路系统图;能安装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线路系统;能分析、排除典型电气控制线路的一般故障;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事故。

能分析、排除典型机床控制线路的常见故障。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成就感。

技能考核项目:识读、绘制电气线路系统图;认识电气元件。

进行典型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和维修。

技能考核要求:达到维修电工(四级)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要求。

(四)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172学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使用计算机编程软件进行编程;能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对相关项目进行编程与调试;能用可编程控制器改装典型的机床线路;能进行典型的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能识读通用变频器的说明书;能设置简单变频器系统参数;能调试典型变频器系统;能排除典型变频器系统的一般故障。

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核要求,加强操作训练,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典型的PLC控制系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技能考核项目:用PLC编程。

技能考核要求:掌握PLC和变频器的基本原理、指令系统及应用、程序设计方法。

(五)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96学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掌握液压动力元件的认知和选择;掌握液压执行元件的认知和选择;能够进行典型液压控制系统的分析;掌握气动基础知识及执行元件、单双缸控制回路;能进行气动传动系统分析与维护。

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核要求,加强操作训练,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技能考核项目: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设计。

技能考核要求:具有一定分析及设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能力。

(六)机械维修技术(300学时)主要包括典型机电设备的构成、工作原理、安装、调试、维护常识、常见故障现象和安全使用规范。

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所必需的机电设备基本知识,具备对机电设备工作原理、主要结构的分析能力、机床精度的检测及对常见故障现象的认识能力,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技能考核项目:机械传动的分析和钳工的基本技能技能考核要求: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操作的能力。

(七)机床设备维修技术(456学时)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影响切削工作的各种要素,懂得切削力、切削用具的计算,掌握常用刀具的结构材料,了解常用机床-包括数控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型号、技术参数,熟悉它们的传动系统,掌握它们的加工范围与维护保养和程序编制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常用数控设备操作、编程、调整和维护保养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核要求,加强操作训练,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机床精度检测方法、简单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方法,能正确选用数控标准刀具、夹具和辅具,会设计简单夹具和辅具。

技能考核项目:普通车床、数控车床的技能操作。

技能考核要求:达到数控机床维修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要求。

七、【教学进程安排】教学进程安排如下表所述,学生在第一学年主要完成通用能力课程的学习,从第二学年开始逐步加大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课程的学习。

到学生毕业学生的三种能力分别可以达到50%、80%、90%。

八、【课程(项目)学时分配】九、【专业教师与实训(实验)装备要求】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

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2.实训(实验)装备1)电工工艺技术实验室功能:该实验室适用于电工工艺技术及照明系统安装与调试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35±2人配置)2)传感器与PLC应用实训室功能:该实训室适用于传感器与PLC应用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35±2人配置)3)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功能:该实训室适用于机床电气控制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35±2人配置)4)机电综合实训室功能:机电综合实训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35±2人配置)十、核心课程(项目)课程标准(一)电工工艺技术课程(项目)课程标准【课程(项目)名称】电工工艺技术1.课程目标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能进行安全用电操作与触电急救能进行各种导线连接掌握电子元器件能进行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能执行照明电路安装规程、规范和标准会安装与调试小型配电箱会安装与调试室内照明系统2. 课程内容及要求3. 教学方法和评价(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

(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照明电路系统的认识。

(3)在教学过程中,应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要求,结合职业技能考证要求组织教材内容。

(4)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开展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在“做”“学”“教”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机电专业的特点,使之熟练使用电工仪表、电工工具,会进行电工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5)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核要求,加强操作训练,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电工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6)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7)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