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385136b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a.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第【1】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 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质。
3. 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是法国大作家雨果,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写成的。
2.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课文记述了“诺曼底号”这艘船在海上遇难的事。
“诺曼底号”是一艘怎样的船它为何遇难结果怎样)二、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1.课文主要讲了: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不幸被“玛丽号”撞伤。
在慌乱的人群面前,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成功救出了众人,自己却以身殉职。
2.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文章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5):“诺曼底号”雾海夜航。
第二部分(6-9):“诺曼底号”海难发生。
第三部分(10-40):哈尔威船长指挥众人脱险。
第四部分(41-43):英雄船长遇难。
第五部分(44-45 ):高度评价船长的壮举。
三、学习海难发生前的情景,感受紧张氛围。
1.读课文第1-11自然段,划出写“诺曼底”号遇难时情景的句子,说说体会。
第一处情景描写是第6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把带来灾难的“玛丽号”比作“一个幽灵”“一座山峰”,说明“玛丽号”出现得突然,体积大。
“阴森森”进一步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使读者在灾难来临之前就感到了当时的惊恐与绝望。
)第二处情景描写是第7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大雾中,灾难显得诡异。
这句话渲染了灾难的气氛,写出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恐惧感。
)第三处情景描写是第11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火炉像人一样喘着粗气,细致形象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灾难的可怕,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6e5d7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0.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人物关系的把握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人物关系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四、道德观念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反思。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观察学生在人物关系分析和道德观念探讨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人物关系的进一步把握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六、情节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七、角色扮演(15分钟)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0ffaf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7.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危险来临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从而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抓住文中关键句段进行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高大形象。
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想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
2、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行为、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
有关雨果的照片和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1、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引起学生联想。
2、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吗?指名说说对《泰坦尼克号》影片的了解。
3、教师小结,导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而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师板书课题)4、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那么《“诺曼底”号遇难记》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同桌合作,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同桌检测认读生字的情况,并交流识记和书写的要点。
(2)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语,全班读一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bee21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9.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雄放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中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在《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船长,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以及和他有关的另一个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2、生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学生提问。
4、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有价值,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疑”。
在《跳水》中我们采用了初读感知,合作探究,品析体会(逐步出示课件)的学习方法,今天这些问题,我希望同学们用这个方法靠自己来解决,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你们说呢?二、初读感知1、师:下面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读。
3、交流。
4、师或生小结: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邮轮被“玛丽”号撞出大窟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使船上的所有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牺牲了。
三、精读课文1、师:海难的发生,始料未及,在课文的描写中一定有许多地方让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屏幕上出示的三个问题读这些地方,读中的感受你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待会我们小组讨论。
2、学生自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语文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d1d1d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b.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事件。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讨论。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1.2 教学内容1.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分析与讨论。
3. 课文内容的复述和表达。
4. 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思考。
2. 讨论与交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与表达: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和讨论。
2.2 教学手段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理解。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背景和历史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思考。
3. 重点句子和段落分析:学生分析和讨论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义和作用。
4. 课文内容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和讨论。
5. 问题与思考: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3.2 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背景的兴趣和关注。
2. 阅读活动: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
3. 分析与讨论活动:学生分析和讨论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义和作用。
4. 复述与表达活动: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和讨论。
5. 问题与思考活动: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年级下册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及反思二
![四年级下册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及反思二](https://img.taocdn.com/s3/m/1d1a61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6.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及反思二四年级下册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及反思篇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七个字,会正确书写十三个字。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体会课文中语句表达很准确的词句,学习有顺序地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
2.和同学交流读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句的写法,学习有顺序地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
2.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对恐龙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句的写法,学习有顺序地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二十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是由语言与文字组成的,学语习文应该成为终极目标,唯有立足于语言的习得表达才能体现学科的本位。
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感悟语言的准确。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从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谈谈自己对恐龙与鸟的认识和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并理解词语。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23e8e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3.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3、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进行质疑1、(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部分剪辑视频)大家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吗?1912年这艘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意为永不沉没的客船载着1513名乘客和船员因撞到冰山而沉没,这次海难最后只有500多人侥幸逃生。
海难的恐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
1870年,有两艘英国轮船相撞,但其中的一艘“诺曼底号”除船长以外其余60人都安全获救,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只有船长没能逃生呢?出事时人们都在干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快到“诺曼底号”上去寻找答案吧。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大作家维克多·雨果。
我们先来拜访他,谁认识他?投影雨果画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二、购买船票,掌握生字词1、(出示本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读,组词,正音,齐读。
2、开火车读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师相机指导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
三、登上“诺曼底号”,了解事实真相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4、船长是谁?在紧急情况下,船长是如何救人的?海难的结局如何?四、整体感悟课文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配《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悟场景,初步受到震撼,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2、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1)开头介绍“诺曼底号”部分用轻快、平和与赞美的语气来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97a9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5.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危急时刻”这个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感人,通过“诺曼底”号轮船遇险过程中哈尔威船长只会救援工作最后以身殉职的故事,表现船长临危不惧、沉着果敢、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
全文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
二学情分析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对于小说体裁还不太熟悉,但对小说的课文很感兴趣,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个情景中,从而带来能力与心理品质的和谐,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能力目标:在自读质疑、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悟中积累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感悟大作家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高大形象,从而感动于哈尔威船长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难点:1、学生不了解海上航船规则及船长的职责,导致对课文理解有困难。
2、学生没有沉船危急时分的体验与感受,体会起来比较困难。
五教法学法教法:依据本教材编排本单元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同时还能感受到人物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教这篇小说要淡化小说的体裁教学,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潜在的英雄主义情结,让它进入学生的大脑,渗透到学生生命的深处。
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3篇
![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8751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9.png)
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显示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理解“诺曼底”号遇难后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从而认识他崇高的品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帆船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2、揭题,板书课题(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会给你答案的。
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知故事内容。
相机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惊恐万状汹涌湍急不可开交井然有序惊慌失措镇定自如你推我搡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你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三、深入探究1、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用小黑板出示讨论题目:(1)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引导学生分三步进行:A.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援工作的?B.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C.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2)船长给你流下了什么印象?2、汇报学习结果。
3、教师小结:“诺曼底”号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却被海水吞没。
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4、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四、诵读课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连线,明白各部分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介绍“诺曼底”号油船紧张危急及混乱惊慌的语气撞船部分船长镇定威严的语气最后一段无限感激、崇敬和无比沉痛的心情开头部分轻快平和及赞美的语气2、把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听。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3941f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6.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了解诺曼底号遇难事件的基本经过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宝贵,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词汇学习和运用。
3. 讨论课文中的事件和人物形象,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诺曼底号遇难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词汇学习和运用。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事件和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进行交流和讨论。
4.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词汇学习和运用能力的评价:通过词汇练习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讨论和写作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资料。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2456e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4.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邮船在夜晚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
船上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板书:9,“诺曼底”号遇难记二、整体感知1、看诵读动画,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交流。
⑴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⑵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⑶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三、深入学习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⑴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⑵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⑶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看图,理解“这尊黑色的雕像”:⑴“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⑵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⑶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⑷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布置作业1、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激趣导入,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学生活动设计丰富:读书、感悟;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第2篇】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是一篇小说,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力”,文章感人至深。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含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017c19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e.png)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记叙了1870年法国诺曼底号船遇险时,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因不肯违背命令而牺牲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坚定的信念和威严、镇定的性格。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语言优美,人物刻画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船遇险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对船遇险的情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中所描述的船长哈尔威的英勇事迹和感人精神,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伟大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秩序井然”、“惊慌失措”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哈尔威船长的英勇事迹和感人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哈尔威船长坚定的信念和威严、镇定的性格,学习他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秩序井然”、“惊慌失措”等词语造句。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哈尔威船长的英勇事迹和感人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象。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课文中的语言美,体会哈尔威船长的英勇事迹和感人精神。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重点句子等。
2.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纸张:准备练习纸,用于抄写生字词和造句。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5f762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9.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小说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2,学习小说中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引导学生按照"阅读提示"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认识作者(课前请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准备"作者简介")学生自主交流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按要求自学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由发言的同学完成板书三、学习写法1,默读课文思考:A、小说主要交代了哪些情节B、你认为哪个情节写得最好为什么2,交流A,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简要介绍小说的结构组成。
("诺曼底"号雾海夜航——开端,"诺曼底"号被撞——发展,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高潮,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结局)B,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C,重点分析哈尔威船长组织救援这一情节①海难发生后,起初"诺曼底"号上是一幅怎样的景象(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2)文中是怎么写的`(读句子并赏析)②面对这危急的情势,船长是如何应对的③小说在描写船长的言行举止时,有一段对话描写得很精彩,那就是他和机械师,大副的对话。
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朗读。
④在船长的沉着指挥下,船上后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⑤学生自己简要概括一下如何进行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教师引导,归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e3dc0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裸、泣”等13个生字,会写“嘶、维”等15个字,正确读写“窟窿、行驶”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能够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我们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和有什么样的品质。
4.能够很好地结合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哈尔威船长伟大的英雄壮举,并试着说一下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重点】能够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从中我们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和有什么样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哈尔威船长伟大的英雄壮举,并试着说一下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裸、泣”等13个生字,会写“嘶、维”等15个字,正确读写“窟窿、行驶”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板块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诺曼底号”遇难记。
2.读题质疑。
(1)生齐读课题。
(2)师引导: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生交流,师适时评价。
示例1:“诺曼底号”遇到了什么危险示例2:“诺曼底号“在哪里遇到了危险3.师小结:每个同学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很有价值,都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困惑学习课文,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乐趣,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起走进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设计示意图】课文的题目可以说就是课文的眼睛。
学习课文从课题入手,往往可以一下子就把握好文章写得关键点所在,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在这次导入新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诵课题以及质疑问难,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为更加深入的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引导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abb4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b.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第【1】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
该篇小说中运用了许多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刻画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
通过船长与大副等人的对话、环境描写、船上其他人的侧面描写生动地体现出船长的沉着冷静、指挥有序、忠于职守。
该篇文章中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强烈的责任感都与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课文品读中,通过船长的行为引导学生们养成自觉承担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高尚品德,并且形成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无论在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哈尔威船长的精神都值得学生们铭记和学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弥、脉”等 13 个生字,正确朗读文中的地名、人名等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好课文。
(设计意图:因为本篇课文是一篇外国小说,里面有很多比较难读的词语和句子,所以第一课时,我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朗读和理清文章脉络上,“好书不厌百回读”只有在把课文读熟读透的基础上才会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所以第一课时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
)【教学准备】学习准备: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相关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三人学习小组分配。
教具准备:黑板、粉笔、翻页笔。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扫除字词障碍,理清课文脉络。
1.出示,了解课题的意思。
板书:23 “诺曼底号”遇难记2.结合注释了解作者。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文学大师。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他著名的短篇小说。
3.扫除字词障碍。
出示:玛丽号诺曼底号南安普敦根西岛埃居伊山脉敖德萨哈尔威船长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克莱芒见习水手英尺海里4.随机交流并出示板书,理清课文脉络。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共3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44342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3.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共3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本文介绍一份以电影《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主题的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进行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的1.1 语言目标(1)通过学习电影中的对话和情节,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让学生了解二战期间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1.2 文化目标(1)了解二战中的盟国和轴心国及其间的背景原因。
(2)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与英语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2.1 电影选材本教学设计所选电影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诺曼底号遇难记》(Saving Private Ryan),该电影讲述了美军在诺曼底登陆时营救一名士兵的故事。
电影运用了比较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2.2 教学内容(1)电影片段欣赏: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播放2~3个片段,让学生感受电影的气氛和情节。
(2)文本阅读:介绍电影中经典的对白和情节,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3)口头表达: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演练,并进行小组讨论和整体表演。
(4)写作:通过电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有关二战时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介绍。
三、教学方法3.1 听说读写综合本教学设计将听说读写综合为一体,同时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欣赏电影片段、对话演练、小组讨论、文本阅读、写作等,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上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
3.2 历史学科与英语学科的结合英语教学强调语言交际和文化学习,历史学科则注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本教学设计将历史学科和英语学科的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了解二战背景和历史事件,掌握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提高英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和深入的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讨论、小组表演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10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1c156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6.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10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10篇诺曼底号遇难记,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诺曼底”号遇难记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人物言行语句的方法,感受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能对文中意义含蓄,难以理解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出自己的理解。
3.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感受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船长的形象课前准备:1.查字典扫除生字词,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搜查一些海难的故事,能向同学们简要介绍。
学时安排:1学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讲一个关于海难的故事。
2)教师讲述:在灾难发生时,总有一些人露出自私可悲的嘴脸,也总有一些人抒写出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一篇有关海难的文章——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二、学习课文今天我们学习的方式比较新奇,采取模拟“事故调查组”和“追悼会”的形式展开本课的学习。
学习的质量高低取决于“事故调查组”成员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取决于参加“追悼会”成员的诚挚的追念之情。
所以,今天务必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
只有在充分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做好“事故调查”,才能开好“追悼会”。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对另种方式做好评点准备。
)方式一:海事局事故调查组(事故分析报告书)“分析报告书”必须涉及以下内容:此次海难的客观原因、人为因素、事故损失、责任判定、事故教训。
要求:“分析报告书”分析必须有理有据,叙述条理清晰;做出客观公正报告的同时,能很好地做出安全警示,让人们吸取教训。
方式二:哈尔威船长追悼会(悼词)请你以下面的其中一个身份来参加追悼会,宣读悼词。
身份选择:获救儿童、“玛丽”号船长、奥克勒福大副、见习水手克莱芒、哈尔威船长故乡的镇长。
诺曼底号遇难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26670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3.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诺曼底号遇难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诺曼底号遇难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注:此教学设计侧重于历史、文化及英语等学科的综合教学,适用于初中至高中阶段。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战期间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的历史事件,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温情。
2.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扩充词汇量。
3.通过讨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诺曼底号事件的史实及背景。
2.讲述救援、救生的荣耀历程。
3.阅读诺曼底号幸存者的分组演讲及讨论。
4.简介诺曼底纪念公园的规划、设计及意义。
5.学习相关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型。
6.写作诺曼底号遇难纪念日短文。
三、教学过程1.了解事件背景通过观看诺曼底登陆场面的视屏,让学生对二战当时的情景有一定的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人类的影响及启示。
2.浏览诺曼底号幸存者的资料通过找集体、个人幸存者的有关资料或经历等,分小组演讲或讨论,运用课堂讲解、互动等多种方式,了解诺曼底号救援时的荣耀历程。
3.了解纪念公园简介诺曼底纪念公园设计的规划、意义和设置等,通过互动、写作等方式体验公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历史。
4.学习相关英语单词和短语通过现场案例、声音和视频技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扩充词汇量和句型表述的形式。
5.写作诺曼底号遇难纪念日短文引导学生自行构思纪念日的主体内容,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升级词汇表述提高思辨能力。
四、教学方法(按学科分类)历史学科:讲授法、互动法、案例分析法文化学科:场地观察法、调研法、呈现法、访问法英语学科:体验法、输出法、互动法五、扩展应用课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或联动其它相关文化领域,如:艺术、电影、音乐等。
可以开展“漫步诺曼底”主题课程,让学生走进实地感受一些文化考察点,如参观诺曼底纪念公园、游览诺曼底海滩、欣赏有关表演等,全方位体验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文化魅力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诺曼底号遇难事件的历史背景、救援过程和影响。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094ad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a.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主要内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背景和经过。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3. 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主要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的看法。
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人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反思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语文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fdab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7.png)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诺曼底号遇难事件的相关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诺曼底号遇难记》,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介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品质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从课文中可以学到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总结并强调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小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感悟:了解学生在课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教学成果。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
《“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这篇文章是“危急时刻”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借助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个性感悟;
3.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运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方式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个性感悟。
学情:
就情节而言,本文是不难理解的,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也是不难认识的,但是作品是怎样渲染这一形象的,又该如何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感悟这一形象,领悟作品的内涵,这是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关键,也是执教本文的难点和重点。
所以可以让学生课前了解关于海难的一些资料,尤其是《泰坦尼克》。
教学流程
一、渲染情景,走近文本
1.谈话:同学们,“海难”这两个字也许是任何一个航海的人都不愿意提及的字眼。
大家想一想,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谈一谈其中的原因。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适时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片段,在学生初步讨论以后,加强视听刺激,调动学生求解的欲望。
4.小结导入课题: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上行驶,“海难”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而处于危急中的人们又无处躲藏,所以常常会因为慌乱而发生混乱不堪的局面,造成惨重的损失。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叫做《“诺曼底”号遇难记》,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同样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惨烈而悲壮的场面,不同的是这次事故因为有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船上61人中有60人生还,创造了“海难”史上的一个奇迹!
二、整体感知,触摸经典
1.初步阅读,感知雨果作品的语言风格。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并把课文读通
顺、读流利。
要求学生根据以下提示自主读书:(1)根据预习的情况,给课文中的生字加注拼音,重点的词语可以标记一下。
(2)依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要素,试着概括故事情节。
(3)相互交流读书的初步认识,检查初读的效果。
2.带着问题,圈点批注。
在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刻画哈尔威船长这一形象的?
谈话: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往往描述了一定的感人的情节或者塑造了一个或多个感人的艺术形象。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本文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形象——哈尔威船长,一个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的崇高的灵魂。
那么,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请同学们找出小说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简单说说它让你感动的理由。
提出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重点探究,深入体验
1.在同学们初步质疑问难的条件下,帮助他们梳理问题,围绕“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是怎样塑造的”找出重点问题,分小组深入探讨。
本文虽高度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但全文没有一处直白的表露。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把加强感情朗读放在首位,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
2.汇报学习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以点带面的问题展开,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读有所悟,展现个性理解。
(1)哈尔威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群?
首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然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看法,各抒己见。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人们想的是什么?哈尔威船长想的是什么?注意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提出“如果你在‘诺曼底’号上,面对此情此景,你首先会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索。
灾难到来时,那些“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与镇定自若指挥的船长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
哈尔威船长关键时刻采用的特殊手段,正好体现了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
(2)“一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全文进行。
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灵魂”?
○1“实际上一共61个人,他把自己给忘了。
”他是不是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他把每件
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他怎么会忘了自己?
○2“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人们为什么不违抗他的意志?为什么会感到自己的上空出现了“伟大的灵魂”?
抓住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一部分对话,反复阅读体验,然后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透过简短有力的对话描写,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用对话的形式塑造形象的方法。
○3“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 本文中多次描写“雾”:“大雾弥漫”、“雾愈来愈浓了”、“沉沉的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等,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雾”?“黑色的雕像”指的是什么?面对这“沉进大海的雕像”,怎样理解获救后的人们的心情?
四、积淀升华,挥笔成文
1.回归整体,归纳理顺。
(1)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老船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全船人的生命。
当我们想象到哈尔威船长好像一座黑色的雕像一样徐徐沉进大海的那一幕,你有什么感受?要求学生每人用自己的语言,评价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
(2)从运用语言的角度,谈谈学习名作有哪些收获?
这个问题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本文中人物的对话为什么都是短句?给人什么感觉?有什么作用?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灾难面前人们的“惊恐万状”?这与突出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从“大雾弥漫”到“阴惨惨的薄雾”,记叙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给你什么启示?
2.读写结合,学写心得。
课件出示:读完一篇文章后,把读后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写下来,就是心得笔记。
学生动笔学写心得笔记。
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后,师生共同评议,可以与网上搜集到的相关的心得笔记做比较,寻找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
交流各自的作品。
课后反思:
船长的三道命令很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了解人物的伟大形象。
此外,《泰坦尼克》的视频在课中穿插帮助学生感受海难的不可抗拒,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
本文有心得笔记的初试,抓住学生的感悟,让他们在音乐中静静思考并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