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
目录
1. 概述
1.1 变形监测方案的重要性
1.2 变形监测方案的基本原则
2. 实施步骤
2.1 初步调研
2.2 制定监测方案
2.3 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2.4 实施监测
2.5 分析监测数据
2.6 调整和优化方案
3. 成功案例分析
4. 结论
概述
变形监测方案是指针对特定目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及提出相关改进策略的一套系统性方案。
在各行各业,变形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变形监测方案的制定需要基于一定的原则,包括全面性、精准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等。
只有确保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才能真正实现预防和提升的目的。
实施步骤
在制定变形监测方案时,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是进行初步调研,了解目标需求和现实情况;然后是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的目标和指标;接着是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保障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随后是实施监测,收集数据;再之后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方向;最后是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监测方
案,形成良性循环。
成功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变形监测方案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方
案的制定和实施都经过了严谨的步骤和科学的思考,在不断调整和优
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组织提供了宝贵
的借鉴和参考。
结论
变形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注重科学性
和实用性,经过严密的步骤和细致的思考。
只有做好了变形监测方案,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预防风险,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变形监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变形监测是指对工程结构或地质体进行形变、位移等变化的监测和分析。
在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变形监测实施方案,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安全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监测对象。
变形监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桥梁、隧道、坝体、边坡、地基等工程结构,以及山体、岩体、土体等地质体。
三、监测内容。
1. 变形监测应包括的内容:(1)位移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等。
(2)形变监测,包括轴向形变、横向形变等。
(3)应力监测,包括受力构件的应力监测等。
2. 监测方法:(1)传统监测方法,包括测量法、观测法等。
(2)现代监测方法,包括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等。
四、监测方案。
1. 监测方案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监测目的,明确监测的目的和需求。
(2)监测对象,确定监测对象的类型和特点。
(3)监测内容,明确监测的内容和范围。
(4)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5)监测周期,确定监测的周期和频率。
(6)监测标准,制定监测的标准和要求。
(7)监测方案,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
2. 监测方案的实施步骤:(1)确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方案。
(2)监测仪器设备的选择,选择适合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的监测仪器设备。
(3)监测点布设,根据监测方案,合理布设监测点,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4)监测数据采集,按照监测方案和要求,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5)监测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监测结果。
(6)监测报告编制,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提出监测分析和建议。
五、监测质量控制。
1. 监测质量控制的要求:(1)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1)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和要求进行监测。
变形监测基准网实施方案

变形监测基准网实施方案一、引言。
变形监测基准网是指为了监测某一区域内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表水、地下工程等方面的变形情况而建立的一种监测系统。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建立对于地质灾害预警、地下水资源管理、地下工程施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变形监测基准网的有效实施,特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二、建设目标。
1. 建立完善的变形监测基准网,实现对地质变形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2. 提高地质灾害预警和预测能力,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3. 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地下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支持。
三、实施步骤。
1. 确定监测区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变形监测基准网的监测范围和监测点布设方案。
2. 设计监测方案,结合监测区域的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表水等情况,制定变形监测基准网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选址、监测参数的确定等。
3. 建设监测设施,按照监测方案,建设监测点的基准桩、监测仪器等监测设施,并确保其稳定可靠。
4. 数据采集和处理,对监测设施进行定期数据采集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5. 数据应用和管理,根据监测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应用和管理,为地质灾害预警、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地下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四、实施保障。
1. 技术支持,确保变形监测基准网的监测设施和数据处理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人员培训,对变形监测基准网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其监测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3. 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的变形监测基准网管理制度,明确监测责任和监测流程,确保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总结。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实施方案是保障变形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地质灾害预警和预测能力,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地下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支持,对于保障地质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六、参考文献。
1.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标准》。
2. 《地下水资源管理技术规范》。
码头沉降位移方案

2.1 沉降位移观测的意义........................................................................................................................... 1 2.2 观测依据................................................................................................................................................ 2 3.控制测量..........................................................................................................................................................3 3.1 控制点复测............................................................................................................................................ 3 3.2 首级控制网的复测............................................................................................................................... 3 3.3 加密控制网建立及施测.......................................................................................................................3 3.4 GPS 控制网及基准站建立...................................................................................................................4 4、沉降位移观测................................................................................................................................................. 5 4.1 观测内容及目的....................................................................................................................................5 4.2 观测项目精度........................................................................................................................................5 4.3 观测方法................................................................................................................................................ 5 4.4 观测点布置............................................................................................................................................ 5 4.5 观测质量保证................................................................................................................................................ 9 5.沉箱上部结构................................................................................................................................................. 9 5.1 永久沉降位移控制点布设................................................................................................................ 11 5.2 埋设技术要求......................................................................................................................................11 6.测量仪器管理............................................................................................................................................... 12 6.1 测量设备仪器配备...........................................................................................................................12 6.2 测量人员配备................................................................................................................................... 13 7.测量资料管理............................................................................................................................................... 13 7.1 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13 7.2 控制网测量复核的周期规定.......................................................................................................... 13
码头、挡土墙和护岸等分项工程变形监测方案_secret

xx市xx港区三期扩建码头工程码头、挡土墙和护岸等分项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一、变形监测的目的由于所建各分项工程受到地质构造,土壤物理性质,地基塑性变形,气温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海上水流风浪冲刷、陆域强夯、水域打桩、各分项工程本身荷载以及工作荷载等因素地重重作用下,可能会导致在建或已建物体发生移位、下沉、倾斜、挠曲,甚至倒塌等现象;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变形幅度和变化规律,弄清形变给构筑物带来的影响,确定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以便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须对所建的分项工程进行变形观测。
在三期扩建工程中,驳岸区挡土墙、护岸大堤、安装的构件等结构物,按照技术条件书的要求,须进行变形观测。
二、工程概况地理位置本分项工程位于xx市东部的大鹏湾内,地理经纬坐标为:东经114°17′,北纬22°35′,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气候条件本工程所在地地处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常年平均气温偏高,多年平均气温为22.8°C,极端最高气温为37.1 °C,极端最低气温为2.8 °C;降水丰富,雨天多集中在4~9月份,雾日多集中在2~5月份,相对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施工区域风况较好,风速一般在5级以下,大风多发生在夏秋台风季节;海区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潮流流速较小;全年波浪多以浪高为1米的小浪为主;以上所述气候条件都会给变形监测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当日的天气情况,分析气候因素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反映出所测建筑物的变化规律。
工程规模所要进行变形监测的分项工程有码头、护岸和挡土墙等结构;期中码头全长2371.2米、宽36.5米;护岸长近940米;挡土墙顺沿码头后沿线,宽为934.39米三、施测部署施测程序布设变形监测网根据现场的实际地形情况,结合施工控制网,选取一些高等级点位作为基准点,并沿各分项工程的方向选取或布设一些控制点作为变形监测工作点对相应的分项结构物进行变形监测。
码头工程检测实施方案

码头工程检测实施方案一、概述码头工程是港口和航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码头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确保港口设施的正常使用,必须对码头工程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本文旨在针对码头工程检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检测的目的、范围、方法和流程等内容,以期为码头工程的检测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检测目的1. 筛选出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构瑕疵的部分,及时修复和加固,提高码头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评估码头工程的结构和材料的使用状况,为后续的维护和改造工作提供依据。
3. 保障码头工程的正常使用,确保港口设施的顺畅运行,提高港口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4. 防止码头工程因突发事件或长期使用而出现倾斜、沉降等问题,避免因此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影响。
三、检测范围1. 码头桥梁、栈桥、桩柱等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码头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强度;3. 码头设备和机械的使用状况;4. 码头地基和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四、检测方法1. 目视检测在码头工程检测中,目视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肉眼观察码头结构的裂缝、变形、腐蚀、老化等情况,初步判断出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
目视检测对于表面裂缝和颜色异变等情况的发现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深层隐患和结构内部的问题无法发现。
因此,目视检测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非破坏性检测非破坏性检测是通过测试和观察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特性,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透视、电磁波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材料的内部和深层结构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发现其存在的裂缝、空洞、锈蚀等情况。
3. 荷载测试荷载测试是通过施加不同的外部荷载,观测和记录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等情况,来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码头工程检测中,荷载测试可以帮助识别出结构的弹性系数、极限荷载、变形特性等参数,为后续的结构设计和维护工作提供依据。
码头起吊超大型设备变形监测

之任何一种 出现都 是非 常危险 的。 经过反 复研究 , 再结合 现场 的观测条件 , 吊机基 在
础 上共布设 了 1 沉 降观测 点 。编号 为 A 、 2、 3 4个 1A A 、
… …
A 2 A 3、 4, 中 A 3 A 4布设 在 吊机斜 臂 的 1 、 1 A1 其 1、1
2 变形观测点布设
变形 监测分 两个部 分 : 一 , 其 测试 吊机起 吊后 , 基
图 1 8号码头吊机 示意图
图 2 变形观测点布设 平面图
收稿 日期 :o9 8 2 2o —0 —O
作者简介 : 肖功衍( 92 ) 男 , 16一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测绘技术工作。
固定 点上 。在码 头行 车路 线 上 , 一个 柱子 上 布设 一 每 个沉 降 观测 点 。如 图 2中编 号 为 12 3 4 5 ……4 、、 、 、 、 3 的这些 点 。AlA 、 1 、 1 、 1 、 1 时也 作 为基 、3 A 0 A 2 A 3 A 4同
础位移 观测点 。
不均造成基础或 吊机崩塌。其二 , 60顿模拟设备 在 0
吊装上 平板车 后 , 头到 陆地一段 运输 过程 中 , 测 从码 监 码 头相关 部位 因受压 而产生 的沉 降变化 。 经 过 实地 考察 发 现 : 吊机 基 础是 建立 在 浇筑 的混 凝 土平 台上 的 , 平 台 墩 柱 直 接 连 接 到 下 部 的 桩 基 此 础 上 ; 头及 平板 车 道采 用 柱 支撑 。 吊机结 构 如 图 1 码
同) 。此组 数据 中除斜 臂起 重 杆 固定 螺栓 位 置有 所 下 沉 意外 , 吊机基础 未见 明显变化 。
码头工程检测技术方案

码头工程检测技术方案一、引言码头是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货物装卸、船舶停泊的场所。
其建设与安全直接关系着海运运输的畅通和企业的利益。
在进行码头工程建设或维护时,需要对其结构、土质、水文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以保障码头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
本方案拟探讨码头工程检测技术方案,包括基础检测、结构检测、水文环境检测三个方面。
二、基础检测码头的基础是其结构的支撑,因此基础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码头工程的安全性。
基础检测包括以下内容:1.土质检测对码头基础的土壤进行检测,主要采用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包括采土样、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等。
主要检测土质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渗透性等指标。
2.地基沉降监测采用监测仪器对码头地基的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地基稳定性检测使用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等方法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检测,预测土质的变形。
三、结构检测码头的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结构检测包括以下内容:1.钢结构检测对码头的钢结构进行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X光射线检测等方法,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混凝土结构检测对码头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度检测、裂缝检测、锈蚀检测等,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3.码头设施检测对码头设施如卸货机、装卸梁等进行动态检测,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水文环境检测码头工程通常处于水文环境之中,因此对于水文环境的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1.海岸地貌勘察对于码头的周边海域地貌进行勘察,了解海域地貌的特点,为码头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2.潮汐监测使用潮位计、潮流计等仪器,对潮汐情况进行监测,为船只的停泊提供参考。
3.水文气象监测对水文气象参数如水温、风速、风向等进行监测,为码头工程的设计提供参数。
以上就是本方案拟探讨的码头工程检测技术方案。
通过对基础、结构、水文环境等方面的全面、准确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保障码头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
同时也有利于码头工程的长期维护和管理,提高码头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效益。
水运码头工程检测方案

水运码头工程检测方案一、前言水运码头工程是连接陆地和水域运输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交通价值。
为了确保水运码头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
本文将针对水运码头工程的检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检测的范围、检测的内容、检测的方法和检测的标准等方面。
二、检测范围水运码头工程检测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安全检测:包括各种码头设施的结构安全性检测,如码头桩、船闸、集装箱装卸设备等。
2、航道深度检测:需要检测水运码头附近的水域航道深度,以确保船只的安全通行。
3、设备运行状态检测:需要对水运码头的各种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的检测,如起重机、升降台等设备。
4、环境保护检测:需要对水运码头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测,包括水质、土壤等方面。
5、相关标准和法规检测:需要对水运码头的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
三、检测内容1、结构安全检测内容:(1)桩基础检测:包括桩基础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的检测。
(2)码头桥梁检测:包括码头桥梁的裂缝、变形等情况的检测。
(3)船闸检测:包括船闸的漏水情况、门闸的密封情况等。
2、航道深度检测内容:(1)测量航道的水深情况。
(2)测量航道的底部情况,如泥沙的密度、堆积情况等。
3、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内容:(1)起重机的工作状态:需要检测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工作平稳度等指标。
(2)升降台的工作状态:需要检测升降台的上升下降速度、运行平稳度等指标。
(1)水质检测:需要针对水运码头周边水域的水质进行检测,包括水质的PH值、化学成分等指标。
(2)土壤检测:需要对水运码头周边的土壤进行检测,包括土壤的PH值、含水量等指标。
5、相关标准和法规检测内容:(1)检测水运码头是否符合相关的建设标准和法规,如设计规范、建设图纸等。
(2)检测水运码头是否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如废水排放标准、固体废弃物处理标准等。
四、检测方法1、结构安全检测方法:(1)使用超声波探伤仪等现代化仪器进行桩基础的超声波测试。
变形监测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第1篇变形监测方案一、概述本方案旨在对某特定区域或结构进行精确、高效的变形监测,以确保其安全性及功能性。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谨的数据分析方法,实时掌握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及时预警潜在风险,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目标1. 准确测量监测对象的变形量,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等;2. 实时掌握监测对象的变形速率,分析变形趋势;3. 及时发现监测对象的异常变形,预警潜在风险;4. 为政府部门、企业及相关单位提供科学、可靠的监测数据。
三、监测方法1. 地面测量法: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对监测对象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进行定期测量;2. 空间测量法:利用GNSS技术,对监测对象的水平位移进行实时测量;3. 倾斜测量法:采用倾斜仪等设备,对监测对象的倾斜角度进行定期测量;4. 远程监测法:利用摄像头、无人机等设备,对监测对象进行远程监控,实时掌握其变形情况。
四、监测设备与参数1. 全站仪:用于测量监测对象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精度要求:±(2mm+2ppm);- 测量范围:≥5km;2. 水准仪:用于测量监测对象的垂直位移;- 精度要求:±0.5mm;- 测量范围:≥3km;3. GNSS接收机:用于实时测量监测对象的水平位移;- 精度要求:±(10mm+1ppm);- 测量范围:全球范围;4. 倾斜仪:用于测量监测对象的倾斜角度;- 精度要求:±0.01°;- 测量范围:±45°;5. 摄像头/无人机:用于远程监控监测对象。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校准等;2. 采用加权平均法、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监测对象的变形量;3. 分析监测对象的变形趋势,评估其稳定性;4. 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监测对象的未来变形情况;5. 当监测对象的变形量超过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码头工程检测实施方案

码头工程检测实施方案一、前言码头工程是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港口的正常运营和货物的安全。
为了确保码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码头工程检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检测对象1. 码头桥梁结构码头桥梁结构是码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货物的装卸和运输。
因此,对码头桥梁结构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2. 码头岸线码头岸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船舶的靠泊和货物的装卸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
3. 码头设施码头设施包括卸货设备、码头仓库等,这些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货物的存储和运输至关重要,需要定期进行检测。
三、检测内容1. 结构安全性检测对码头桥梁结构、岸线结构等进行安全性检测,包括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风抗浪能力等方面的检测。
2. 材料质量检测对码头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钢材、混凝土等材料的质量检测。
3. 设备运行检测对卸货设备、起重设备等进行运行状态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检测方法1. 现场检测采用现场检测的方式对码头工程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对结构、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检测。
2. 实验室检测对取样的材料进行实验室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数据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码头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后续维护和改进提供依据。
五、检测周期1. 码头桥梁结构、岸线结构等需要进行年度检测,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码头设施和设备需要进行季度检测,以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检测报告1. 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检测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
2.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七、总结码头工程的检测是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才能确保码头工程的正常运行和货物的安全。
希望本文所述的码头工程检测实施方案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码头工程的检测工作,确保港口的安全运营。
港口码头测量施工方案

港口码头测量施工方案1. 概述港口码头测量是港口建设和维护的重要环节之一。
准确的测量数据可以提供给设计师和施工人员,以确保码头的建设符合规范要求,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本方案旨在介绍港口码头测量的施工方案,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操作流程、数据处理等内容。
2. 测量仪器的选择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我们将选用以下仪器进行测量:2.1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码头平面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差等参数。
2.2 GNSS接收器:用于获取码头的经纬度坐标,以便进行空间定位和布点。
2.3 测深仪:用于测量码头下沉的深度,以评估其结构的稳定性。
3. 操作流程3.1 测量前准备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3.1.1 清理测量区域:清除码头表面的杂物,确保测量点的可见性和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3.1.2 标记测量点:根据施工图纸或设计要求,标记出需要测量的点位,并进行编号,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
3.1.3 配置测量仪器: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配置测量仪器并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测量操作根据预设的测量点位,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量:3.2.1 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平面测量:从一个基准点出发,依次测量各个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差。
3.2.2 使用GNSS接收器进行空间测量:在标记的测点上设置接收器,并记录下对应的经纬度坐标。
3.2.3 使用测深仪进行深度测量:选择代表性的测点,测量其下沉的深度,以评估码头的结构稳定性。
3.3 数据处理完成测量操作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准确的结果:3.3.1 数据校正:对于测量数据中存在的误差和噪声,进行校正和滤波处理。
3.3.2 数据分析:使用专业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获取各个测量点的坐标、长度、宽度、高差等参数。
3.3.3 数据报告:将处理后的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图表、说明和结论等内容。
4. 安全措施在进行港口码头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4.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滑鞋、手套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码头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码头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码头是连接陆地和水域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货物装卸、集散和转运的重要场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码头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物流需求。
因此,对于码头的变形观测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观测目标。
1. 码头变形情况,通过对码头结构和地基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了解码头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倾斜、裂缝等。
2. 码头环境变化,观测码头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包括水域水位变化、土壤侵蚀、植被生长等情况。
3. 码头设施状况,观测码头设施的状况,包括码头设备、堆场、仓储设施等的变化情况。
三、观测方法。
1. 地面测量,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对码头地面进行测量,获取地面高程、坐标等数据。
2. 结构监测,采用倾斜仪、裂缝计等设备对码头建筑结构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倾斜和裂缝情况。
3. 水文测量,通过水位计、流速计等设备对码头周边水域进行水文测量,了解水位变化情况。
4. 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大范围的码头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获取全面的变化信息。
四、观测数据处理。
1. 数据采集,利用现代化的数据采集设备对观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像生成。
3. 结果评定,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评定码头变形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实施方案。
1. 建立观测网络,在码头周边建立观测点位,包括地面测量点、结构监测点、水文测量点等。
2. 定期观测,对观测网络进行定期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3. 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观测数据管理系统,对观测数据进行存档和管理,便于后续分析和应用。
4. 风险评估,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评估码头变形对安全和运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六、总结。
码头变形观测实施方案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码头安全运营和物流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码头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码头变形测量实施研究方案摘要:在原有码头的基础上加固水工构件时,都要及时的监测码头的变形,对码头的变形进行及时的掌握,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首先介绍了码头测量的等级和精度,再对沉降和水平位移进行方案布置,同时对在作业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在码头变形测量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码头、变形测量、方案研究1 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码头难以满足目前的运输能力,这就需要在原有码头的基础上增建水工建筑物、航道改造等措施,增加原有泊位的吞吐能力。
由于原有的受力平衡被打破,水工构件所受到的侧向压力增大,造成码头整体或局部变形。
码头水工建筑物,尤其是重力式码头结构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通常会发生位移和沉降,对码头工程的安全及正常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十分必要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供码头变形数据,是保证水运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船舶安全航行的必要措施。
本文通过码头监测, 根据各工程要求以及码头结构、周边环境等特点,制定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施测,提供准确可靠的码头变形数据。
2 码头监测等级及精度依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及设计要求确定监测等级。
在确定监测等级后,码头变形测量应根据各工程需要和特点,进行现场踏勘,充分了解工程情况,收集和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制定测量技术方案。
方案应充分考虑现有的设备精度、监测效率,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
3 沉降变形监测3.1 基准网布置水准基准点是整个监测工程的最基本的控制点。
水准基准点布设可结合水平监测网点布设与选埋,埋设位置须考虑稳定可靠、作业方便,并以3个一组为构点方式。
应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无机动车辆往来,较隐蔽的地方,点的埋设深度应在1mm 右。
水准基准点、工作基点测量,沉降观测点测量,按相应等级水准要求观测。
3.2 码头沉降点布设码头沉降点应选择在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征又便于监测的位置,并尽量结合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
航道工程变形观测实施细则

盐河(杨庄-武障河)航道整治工程之杨庄二线船闸工程航道工程主体变形观测实施细则常州交通监理盐河航道整治工程YH-YZCZ-JL监理部二0一0年九月目 录1 引言2 工程概况及标准3 变形监测控制依据及参考标准4变形观测的类型、任务及目的5 护岸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的内容6 沉降观测要求7 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方法8 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9 变形观测成果资料的整理10 变形观测注意事项1 引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航道工程建造过程中及其设备的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
为了保证航道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运营,必须对护岸进行变形监测。
特制定本工程航道主体变形观测方案。
本方案主要针对护岸工程变形观测的内容、方法、要点、沉降标点的布设、可参考执行的规范以及资料整理的汇编等方面进行阐述。
2 工程概况2.1 项目概况盐河位于江苏省的东北部,是淮北平原上的一条通海航道,也是苏北地区的主要水运干线,在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两纵四横”中,盐河为“一横”—淮河出海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等级为Ⅲ级航道。
盐河南自淮安市淮阴区京杭大运河与盐河交汇口杨庄船闸,向东北经涟水县,再往北过灌南、灌云,到达连云港市区玉带河,全长约144.8km。
2.2 航道建设规范、标准及范围a.船闸工程盐河(杨庄—武障河)航道规划为三级航道,杨庄二线船闸为三级船闸,设计最大船舶吨级为1000吨。
船闸尺度为230×23×4(m)(闸室长×口门宽×槛上水深),上、下游导航调顺段均取140m,靠船段长330m,上、下游直线段长分别为560m和645m,上、下游远方调度站码头长均为100m,上、下游锚地护岸长分别为400m、300m,上游预调区码头长为100m,上游预调区锚地护岸长为300m。
船闸承受单向水头,正向设计水头5.01m;输水系统采用短廊道集中排水,上闸首灌水采用封闭式帷墙短廊道集中输水系统型式。
高桩码头工程检测实施方案

高桩码头工程检测实施方案1. 摘要高桩码头工程是近年来兴建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建设设施,其安全性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因此,为了保证高桩码头工程运行安全,必须实施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维护。
本文将针对高桩码头工程检测的实施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和提出建议,以保障高桩码头工程的安全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2. 检测项目高桩码头工程检测项目包括常规的建筑物安全、钢结构安全、品质检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地,高桩码头工程检测项目包括以下部分。
2.1 建筑物安全检测高桩码头工程包括桥梁及码头建筑物等多个部分,需要进行建筑物安全检测。
主要检测内容包括:1.针对高桩码头工程的主体部分(如桥墩、桥面等建筑物)进行全面安全检测,核实其设计、施工及使用情况是否合规,是否存在严重的结构安全问题。
2.检查建筑物表面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及老化现象,是否存在隐蔽的损害影响其结构安全。
3.通过非接触式测量仪器进行不同类型测量,如相机监控测量、三维激光测距、建筑物全域扫描测量等手段进行检测,以了解其建筑物内部的范畴结构情况。
2.2 钢结构安全检测高桩码头工程钢结构的检测主要内容包括:1.检查钢结构是否出现可见的腐蚀、变形等质量问题,以坚持其结构安全性。
2.针对连接件处和焊接处进行检测,防止出现疲劳裂纹、拉伸脆裂及焊接缺陷等质量问题,确保连接牢固、结构完好。
3.利用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手段,检测造成钢结构质量问题的致因情形,强化钢结构保养管理。
2.3 品质检测品质检测主要包括水质及泥沙淤积的检测。
1.进行水质检测,检查水体的PH值、浊度、氨氮、硝酸盐、磷酸盐等等物质的含量是否逾越合理范畴。
2.检查泥沙淤积情形,看泥沙淤积的面积和深度是否逾越对应要求,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泥沙淤积清淤办法。
3. 检测方案为了保证高桩码头工程的安全性及操作顺畅,建议在检测方案中须合理解决检测的具体工作流程、时间安排、检测人员安排、设备选拔等多个环节。
码头监测技术方案

码头监测技术方案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加速和航运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货物需要通过码头进行装卸和运输。
码头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节点,其正常运作对物流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环境变化和不可抗因素的影响,码头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如海浪、风暴、水位变化、污染等。
为了保证码头运作的正常性和安全性,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的监测和预警。
监测需求码头监测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位监测:水位变化是影响码头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必须定期监测水位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
2.海浪监测:海浪的大小和频率会对码头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监测海浪的高度和频率,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3.风速监测:风速对码头运作的影响也很大。
必须监测风速,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合理措施。
4.污染监测:由于码头所处的位置,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必须及时监测空气和水质,发现污染情况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监测技术方案针对以上监测需求,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技术方案:1.水位监测:可以采用水位传感器来实现。
水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用于分析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水位传感器必须定期校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海浪监测:可以采用雷达和声纳技术来实现。
雷达可以监测海浪的高度和频率,而声纳可以监测海浪的动态,探测潜在的隐患。
与水位传感器一样,雷达和声纳也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风速监测:可以采用风速传感器来实现。
风速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风速,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用于分析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风向和风速的关系也需要一同考虑,以便更好地分析风力情况。
4.污染监测:可以采用气体和水质传感器来实现。
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水质传感器可以检测水中的有害物质。
同样需要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以便及时报警和处理。
总结码头监测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关系到码头运作的正常和安全。
码头工程施工测量及观测施工方案

码头工程施工测量及观测施工方案一、测量准备工作1、测量放样依据⑴设计提供的控制坐标及水准点。
⑵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⑶测量规范及标准;《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有关规范。
2、测量人员组织项目部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组。
控制测量根据工程各部位特点由专职测量队员实施,并同步做好有关记录。
3、测量器具配备见表1表1 测量仪器设备表1、概述根据设计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按照三角网及导线网测量的要求,建立供施工使用的平面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建立的高程控制网,设立的控制网经监理人审定后,据此按照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测量。
2、检查、复核测量标志复核业主所交付的三角网基点、水准基点及建筑物中心轴线等桩志和有关测量资料,如有桩志不稳、不妥、位置移动或精度与要求不符,立即进行补测、加固,并将核测结果通知监理人或业主。
3、测量放样基本内容(1)补充施工中需要的水准点。
(2)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检查施工部位的位置和标高。
(3)建筑物的外部变形观测点的埋设和定期观测。
(4)其他施工测量与放样定位。
(5)竣工测量。
4、桩志布设为防止差错,作为施工过程中控制中心线桩及水准点等的标点,必须至少设置二组点可供相互检查核对,并做测量和检查核对记录,布置的控制桩均稳固可靠,并保留至工程结束。
桩志采用铜帽制作,在铜帽上画十字线,十字线中为控制点。
三、平面控制测量1、基线的设置:基线在陆域、河滩地各布置一组控制点。
三角网所有角度布设在30~120°之间,测设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2、平面位置测定:直接以轴线控制点测出纵横两条垂直交叉线,其中误差(如右图),正常情况下每一个月复核一次,以确保高程测设的精确性。
四、沉降观测承台施工结束后,在每个结构段的四个角点上布置沉降观测点,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编制沉降观测方案报监理、业主批准后实施。
码头检测方案1

利比里亚邦矿铁矿项目码铁头检测方案×局集有公中×团限司1.工程总概况现有BMC码头建于1962年,设计停靠9万吨船舶,设计水深14m。
平面尺寸长270.4m,宽12.5m,轨道间距10.5m。
本码头为突堤式高桩梁板码头,中间段标准排架间距8.0m,岸侧端排架间距为7.0m,海侧端排架间距为6.4m,共布置排架35榀。
排架基础均为φ500m钢管桩,钢管桩顶至平均海平面+0.0下约200m范围采用钢筋混凝土外包防腐措施,标准排架每榀设2根直桩和2根横向斜桩,中部三榀排架设6跟斜桩。
上部结构由钢筋混凝土面板、H 型钢轨道梁、H型钢纵梁和H型钢横梁组成。
钢轨道梁与纵梁单根长度约16m,接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成连续梁。
码头面上保留了两条装船机铁轨和两条火车铁轨,各轨道下对应布置有H型钢轨道梁和纵梁。
2.检测执行标准《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J302-2006《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程》JTJ218-2005《港口工程设施维护技术规程》JTJ289《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测量规程》JTJ203-2001《港口工程非破损检测技术规程》JTJ/T272《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S153-3-2007《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港口工程基桩静载荷试验规程》JTJ255-2002《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3.工作目标通过结构检测查清原码头系靠船簇桩、装卸作业平台上部结构、基桩及附属设施等结构的受损程度及现状,并对该码头的承载能力进行相关试验,采集各项数据及分析结构,对该码头的安全性、使用性和耐久性作出评估分级,为码头结构技术改造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检测内容a.码头外观普查和构建几何参数及其布置的检测b.各构件材料强度检测c.腐蚀介质调查和检测d.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e.钢结构耐久性检测f.防腐蚀措施检测g.荷载试验5.检测方法5.1外观和构件几何参数及其布置的检测5.1.1构件表面质量状况检查表面质量检查具体包括:旧码头基桩、立柱和桩帽、横梁、纵梁、面板,检查是否存在混凝土开裂、露筋、露石、混凝土蜂窝麻面、掉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监测工作中发现,码头钢筋混凝土构件存 在着明显的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热胀冷缩现象, 且变化较不均匀,这种自然变形有时掩盖了真实 的变形情况,因此,在变形数据计算分析过程中, 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膨胀误差改正,使变形数据 真实体现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平面位移情况,从 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6·
江西测绘
2009 年
码头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万先斌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 江西南昌 330029)
摘 要 本文介绍码头变形观测及各种技术方案比较,通过近年工程实践,对不同的变形观测方法的 适应性作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 出 了 一 些 有 用 建 议 , 供 码 头 变 形观测 和其它工程变形观测参考。 关键词 码头变形 技术方案 分析比较
监测点要能反映码头的形变, 并能满足 GPS 观
测条件。
(2) GPS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 GPS 进 行 监 测, GPS 数 量 不 宜 少 于 4
台, 每次观测 2~3 个监测点, 对观测数据进行平
差处理, 求得各监测点三维坐标, 通过多次观测
对码头的变形进行监测。
(3)精度及特点 监 测 点 相 对 于 基 准 点 水 平 精 度 优 于 1.0mm; 垂直精度优于 1.5mm。 GPS 测量精度高,受天气 影响小,可全天候作业,不受码头离岸距离的远 近影响,可对码头进行三维监测;但码头监测点 观测条件不易满足。
工程需要和特点,进行 现 场 踏 勘 , 充 分 了 解 工 程
情况,收集和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制定测量技
术方案。 方案应充分考虑现有的设备精度、监测
效率,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
3 沉降变形监测
3.1 基准网布置
水准基准点是整个监测工程的最基本的控
制点。 水准基准点布设可结合水平监测网点布
设与选埋,埋设位置须考虑稳定可靠、作业方便,
测方法:视准线法、支距法、引张线法,前方交会 法、极坐标法、小角法、GPS 测量等等。 一、二等监 测必须设置强制对中装置,对拟采用的监测方法及 情况作精度估算, 选择哪种或几种监测方法应根 据要求及具体情况确定。 当然,在满足精度的情 况下,尽可能采用简单方法以提高作业效率。 4.2 监测方法的比较
精度计算:md=± 姨m20+m′20+m2s+m2f+m2x 式中: me 为仪器对中误差;me′为目标偏心的 影响;ms 为瞄准误差; mf 为望远镜重新对光误差; mz 为大气折光影响。 此方法适合对码头的长期变形进行监测。 b、支距法、引张线法 在码头的后方设一条基线,基线的端点设置 基点, 视情况可将基线的两端延伸并距码头一定 距离的地方另设两点, 作为以后检查基点。 由位 移观测点向基线引垂线, 在垂足设观测点, 定期 测 量 位 移 测 点 与 对 应 观 测 点 之 间 的 距 离 — ——支 距,采用钢尺测定码头位移值。 当采用测距仪测 定 位 移 值 时 , 观 测 点 均 宜 采 用 强 制 对中,其误差 分别来自观测仪器对中误差 me 和测距仪本身的 精度 mc。 观测精度:md=±姨me2+mc2 此方法具有对现场场地要求不高, 作业方 便、灵活的优点。 观测精度主要取决于测距精度, 需配备高精度的测距仪,仪器与监测点需要强制 对中。 引张线法实质是支距法的一种形式, 即后方 基点连接成一条线, 即为引张线( 细钢丝)。 量取 位移观测点与基线之间的距离即为支距。 在码头 后方两侧各设一个 拉 力墩,在拉力 墩 上 对 引张线 施加水平拉力, 使引张线处于自由悬挂状态,以使 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以此直线作为 准直测量的基准线。 点偏离理论直线的值小于 弦线长度的 10-7,即 500m 弦线上观测点最大中误 差<±0.3mm。 引张线法设备简单, 投资少、观测程序简单、 有效观测时间长、精度高,复测 周 期 短 以 便于适 时监测,但其对场地条件要求较高, 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观测方法。 支距法、引张线法是针对码头相对岸线位移 采用的有效办法,对于需了解码头全方位位移经
b、测量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二等以上 水准测量尤其重要。 如: 仪器避免阳光直射、风 力、温度、作业时间段等等。
c、 每次测量前必须进行测量仪器 i 角检定、 校准,i 角控制在相应等级水准测量要求之内。 由 于码头工作环境较为复杂,测量观测路线、视距 难以固定不变。 下表是 i 角、视距差对高差影响, 因此,有必要进行改正计算,保证测量数据的准 确。
一等
±O.15
±O.3姨 n
二等
±0.30
±O.6姨 n
三等
±O.70
±1.4姨 n
四等
±1.50
±3.0姨 n
注:表中 n 为各测段或闭合环的测站数
总第 77 期 第 1 期
码头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47·
3.2 码头沉降点布设 码头沉降点应选择在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
征又便于监测的位置,并尽量结合水平位移监测 点布设。 如:码头承台各部分的转折角、码头接岸 处、吊装机台等,码头沉降点布设间距一般控制 在 20~30 米以内。 3.3 基准网及沉降点测量
以及码头结构、周边环境等特点,制定监测技术
方案进行施测,提供准确可靠的码头变形数据。
2 码头监测等级及精度
依 据 《 水 运 工 程 测 量 规 范 》 (JTJ203-2001) 及
设计要求确定监测等级。各监测等级要求见表 1、
表 2。
监测网的精度要求
表1
相邻基准 相邻基准 点或工作 点或工作 等级 基点相对 基点高差 点位中 中误差 误差(mm) (mm)
并以 2~3 个一组为构点方式。 应在变形影响范围
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 无机动车辆往
来 , 较 隐 蔽 的 地 方 , 点 的 埋 设 深 度应在 1mm 左
右。 水准基准点、工作基点测量,沉降观测点测
量,按相应等级水准要求观测。
高程监测网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3
等级 每测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观测较差或环闭合差(mm)
沉降观测的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 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 和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固 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 致;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3.4 基准网及沉降点测量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a、测量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检定,并 在有效期内使用; 水准尺必须进行尺长测定,求 出尺长改正数。
改进, 目前 GPS 越来越多用于精密工程测量和
工程变形监测。
(1)数据采集
GPS 数 据采集 分 基 准 点和监测点两 部 分,
为提高监测的精度与可靠性, 监测基准点宜选
2~3 个, 点位稳定且满足 GPS 观测条件, 尽量使
基 准 点 距 监 测 点300m 以 上 且 分 布 在 码 头 两 侧 。
一等 ±1.5
±O.5
二等 ±3.O
±1.O
三等 ±6.O
±2.O
四等 ±12.O
±4.0
两次观测 基准点或 工作基点 的坐标 互差(mm)
±3.O
±6.0
±12.O
±24.O
两次观测 相邻基准 点或工作 基点高差 互差(mm)
±0.4 姨 n
±0.8 姨 n
±2.0 姨 n
±4.0 姨 n
注:表中 n 为测段或闭合环的测站数。
变形观测点的观测精度
表2
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点位中误差 (mm) ±1.5
±3.0
±6.0
高程中误差 (mm) ±0.5
±1.0
±2.0
适用范围
对变形特别敏感 的水工建筑物 对变形比较敏感的 水工建筑物 一般性水工 建筑物和岸坡
四等
±12.0 ±4.0
对观测精度要求 比较低的水工建 筑物和岸坡
在确定监测等级后,码头变形测量应根据各
重力式码头结构 (或含重力式接岸结构的码头)在
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通常会发生位移和沉降, 对码
头工程的安全及正常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
此,十分必要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工作及时发现
问题,提供码头变形数据,是保证水运工程规划、
设计、施工、运行和船舶安全航行的必要措施。
本文通过码头监测的实践, 根据各工程要求
需配备高精度经纬仪, 仪器与监测点需要强制对
中。 前方交会不适合时时作业,外界对其观测条件
影响较大。
d、极坐标法、小角法
测站点即工作基点, 在每次观测中均要通过
后方控制点来测定其点位, 忽略已知点和已知方
向误差, 测站 点 的 点 位 测 定 误差为: m2p=m2s+S2
m2B ρ2
式 中 :mS2=(a
·48·
江西测绘
2009 年
常采取以下观测方法(当然也适用对码头相对岸
线位移观测)。
c、前方交会法
对于仅有较高测角精度经纬仪测绘单位,采
用传统的前方交会进行位移观测是常用方法,该
方法具有对现场场地要求不高, 作业方便、 灵活
的优点,但对于位移观测点应与基点构成较好的
图形十分重要,观测精度主要 取 决 于 测 角精度,
误差改正方法步骤是: (1)测定测距时的空气温度(t)及气压(p)。 (2) 测定承台钢筋混凝土构件上部、 下部温 度,并取其平均值(T)。 (3)对仪 器 所 测 距 离 进 行 气 象 、加 常 数 、乘 常 数,周期误差改正计算,求得工作基点到监测基 点的实际距离 S。 (4)计算温度为 T、长度为 L 的 钢 筋 混 凝 土 构 件 与 标 准 气 温 ( 20 ℃ ) 状 态 下 的 构 件 长 度 之差 (⊿L),计算公式如下: ⊿L:L×(T-20)×1.5×10-5 (钢筋混凝土构件膨 胀系数取 1.5×10-5)。 (5)计算改正后距离: Sˊ=S-⊿L 通过上述方法的改正计算,基本消除了由于 温度变化产生的误差。 由于测量码头构件温度具 有一定的难度,存在着 1℃ 左右的温度测量误差, 经对资料统计分析,估算改正精度为±0.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