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看待袁世凯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不论是是非功过,都是历史评价的结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袁世凯进行浅谈。
一、袁世凯的功1. 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袁世凯领导北洋政府,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等于丧失了这些地区的主权。
此后,发生了辛亥革命,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灭亡。
此时,袁世凯接掌北洋政府,他领导北洋政府拒绝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和割让,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国家统一,也有利于国际上中国民族利益的维护。
2. 推进近代化改革袁世凯在担任北洋政府领导人的期间,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政策,倡导发展军事、工业、交通、教育,推动近代化改革。
他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矿业学校、工艺学校等现代教育机构,努力推进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积极改造传统的农业经济,并在交通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他的一些现代化改革措施为当时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 统一中国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在其掌握的领土中,推行了一系列统一中国的措施。
他通过对南方割据军阀进行武装镇压和政治平衡,终于在1915年将中国的领土统一。
这个时期,袁世凯推动了新式的警察制度和民间组织,加强了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可谓是为维护中国的统一,做了不少功课。
1. 手段残酷袁世凯在剿灭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军阀的过程中,手段残酷,平民百姓常常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甚至有时大规模的刑杀无辜,因此他经常被人指责为“权谋”、“专制”、“虐民”等负面词汇。
2. 失去人民的信任袁世凯在统治期间,权力集中在他的手中,而袁世凯追求个人权力和个人利益的行为也逐渐使人民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他利用其得势之便,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影响长远。
另外,他曾经发动过“五四”运动,压制了民众的意愿,导致了民意革命的失败。
3. 支持列强的利益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始终是列强的一个“忠实朋友”,他在政治立场、经济思路上对列强支持,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利益损害很大。
对袁世凯的认识和观感
对袁世凯的认识和观感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袁世凯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后,有他率领的北洋集团实力强大,南方革命军攻打不利,不得不与之密谋约定,只要推翻清帝就奉袁世凯为大总统,袁世凯履行承诺,逼宣统退位。
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地主家族。
父祖多为地方豪强。
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
1881年5月,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
吴长庆为淮军统领,统率庆军六营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
袁世凯于清季投身行伍,襄赞洋务运动及新政,自道员、督抚累升,至入值军机,甚至内阁总理大臣。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经南北议和,就任首任大总统。
但于1916年悍然复辟,称洪宪皇帝,激起全国人民的讨伐之声,南方革命军人在原云南都督蔡锷的领导下,组成护国军北上讨袁,导致北洋严重分裂,从而失败病亡。
袁世凯观其一生,有辉煌,有失落,有阴谋,有阳谋。
在其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历经钻营,背叛,以退为进,直到最后复辟身死其实要客观的评论。
从庆军开始,其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上司的肯定升迁,不光因为其家世甚好,与其钻营迎合之术分不开的。
在翁同稣和李鸿章政治斗争中,先于维新党支持交好,得到光绪帝的赏识,并授予在天津新军的起家之本,从而造就了近代最大的军阀集团!在其今后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枪口一转将维新党,甚至皇帝拉下马,因此有得到了慈禧太后,李鸿章,荣禄的后党的赏识,并因为其迎合之术成为李鸿章的接班人,得到当时最为庞大和先进的集团------北洋集团掌舵人!最后又利用北洋的各种国际关系和军事实力,逼迫辛亥革命的革命军与其密约将清政府彻底推向灭亡,结束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我眼中的袁世凯
我眼中的袁世凯对现今的中学生们来说,他们所接触到的袁世凯,总是处于反面的形。
,在当代教育体制下,仅仅通过首先接触到的片面知识,再加上若不是研究袁世凯的专科人员就少有深入了解他的机会,当代中学生们难免会先入为主地在心中过早给他下一个负面的定义。
如精研袁世凯20多年,能一眼辨认出袁氏手迹的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骆宝善所说:“我读书的时候,袁世凯是窃国大盗;我在中大教书时,也跟学生说袁世凯是窃国大盗;直到我退休了,才能不这样讲了。
”曾经的我所触及的知识也是这样,但今天,我眼中的袁世凯,已得以昭雪平冤,我对他,也有了一个不同于过去那种片面的、全新的认识。
一、出色的诗人“重门惊蟋蟀,万瓦冷鸳鸯。
”这是袁世凯某年乡试后所作。
我虽不能说懂得品味诗词的好与坏、美或否,但第一眼看到这句话、第一次顺着这句话缓缓读下来时,内心就升腾出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两句写秋色、秋景、秋情,蟋蟀与鸳鸯都是秋后的虫禽,在袁世凯的笔下,一“惊”一“冷”,是其心态之表现。
其中“重门”、“万瓦”相对,流露出一种气派。
一个“万”字,写活了霜天。
那一年,袁世凯科考落第,怀着郁结不散的愁闷写下此诗,以记述心中难以排解的悲苦,其失意与苍凉可想而知。
细品之中会发现,虽有不得志的苦闷,却也不乏闲云野鹤的雅致。
他也曾借诗抒发对那些逼迫自己离开政治舞台的人的愤怒,一字一句都写满了牢骚与愤懑。
能够把诗歌写得像袁世凯这样有气派又有味道的,并不多见。
即使他如人所评那样是装模作样,这一作品可以表明他有着卓越的文字才华。
袁世凯的诗歌刚柔相济,绵里藏针,气象非凡,透过那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他从未忘怀自己的抱负。
他是一个不屈服的人。
抛开其他不谈,在我看来,袁世凯的才华不容否认,他是一名诗人。
二、威武但骄奢的统领军人走上军事舞台,做一名统领军人,对袁世凯来说,“比起做文章来,到底容易多了”。
袁世凯有着威风凛凛的气质,他的女儿曾说,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军人派头:黑呢制服,站或坐时,腰背挺直;平常少有笑容;生气时骂“混蛋”,气极了,“混蛋加三级”;待部下很客气,但他们都很怕他。
怎样评价袁世凯
然而历史事实是,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先后废弃《临时约法》、暗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接受《二十一条》等,最重要的是他在制定《大总统选举法》时,不仅规定大总统可以连选连任,而且连继承人也得由现任总统推荐,就连大总统的推荐办法都是用“嘉禾金简”密藏于“金匮石室”。袁世凯逆历史潮流,搞帝制自为虽然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在其思想深处,总认为只有穿上龙袍,坐上龙椅,才能博得守旧势力的拥护,才能更有力地对付革命党人,才能赢得更多人的顶礼膜拜,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我们否定袁世凯,不仅是因为他做了皇帝,更重要的是他为了做皇帝而不择手段。”
3.关于袁世凯的帝制自为问题。
帝制自为是袁世凯一生中走错的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袁世凯评价和深入评价问题的关键所在。洪宪帝制对广大人民来说无疑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对这件事情,历史上几乎都是一边骂倒,正如有的论者指出,“洪宪之举,迹近儿戏,背叛民国,夫复何辞?”然而,近年来有论者试图为他开脱,认为当时帝制虽已推翻,但心存帝王情结的人不在少数;并把袁世凯称帝动因归结为部分外国使节怂恿、袁克定等人蒙蔽等外在因素,提出“袁世凯是被人撮弄着坐上皇帝的宝座的。”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也说,袁世凯并没有想帝制自为,甚至说“袁公之不幸,是他原无做皇帝之实,却背了个做皇帝之名。”
1.关于袁世凯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到底有没有告密的问题。
袁世凯评价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弄清楚袁世凯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到底有没有告密以及告密案与戊戌变法失败有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袁世凯到底有没有告密?对此,过去史学界几乎都认为这是毋庸争辩的历史事实,即便是袁世凯本人也未否认。美国哈佛大学孔祥吉在《蔡金台密札与袁世凯告密之真相》一文中,通过当时思想保守又了解内幕的蔡金台写给李盛铎的两封信,结合其他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考释,还原了袁世凯通过荣禄向慈禧告密而引发戊戌政变的全过程,得出“袁世凯无疑是告密的元凶”这样的结论。他这个观点其实是对国内传统观点的又一佐证。然而,有的学者根据档案资料,订正出“慈禧回宫的时间不是1898年的9月21日,而是19日,从而使20日荣禄得袁世凯密报后‘闯园告变’的旧说失去时间和空间的凭籍。”还有学者认为,“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说袁世凯告密,也是基于某种个人感情,并不可信。”
评价袁世凯
袁世凯,一个带着中国经历世纪转折点的政治人物,一个有人说他是“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也有人骂他是“窃国大盗”,无论过去还是当代对袁世凯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袁世凯?一、首先,我们来看看学界对袁世凯的三种评价1、梁启超认为袁世凯“以个人利害为本位,而不知国家社会为何物”,说袁世凯以虚荣为性命,靠谎言和权术进行统治。
同时袁世凯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国中极恶之极恶和最糟糕的统治者”。
2、中科院历史研究员通过对袁世凯的一系列研究,最后给他的评价是“冲击了封建制度,以卓越的远识将中国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潮流合拍,所以功大于过矣”。
3、写了大量关于北洋人物著作的郭剑林认为,袁氏北洋政府“政治上的宽松政策,促成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代新文化大师脱颖而出,他是一个完全可以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通过学界对袁世凯的评价可以看出,对袁世凯,学界有“否定论,功过论,和肯定论三种。
或许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标准或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袁世凯有着不同的评价。
所以我们不能贸然说他们的评论对不对,只能说袁世凯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学界对于他有任何评价都不足为奇。
二、其次,我谈谈自己如何评价袁世凯;袁世凯作为一个经历时代转角和身披多件衣服的人,他身上有着太多的争议,作为一个具有现代先进思想的政治家却逃脱不了帝王专制的诱惑,这是他的悲哀之处。
但是他毕竟为中国的近代化有过很大的贡献,所以也不能一刀切。
所以我的评价方法是,“不论功过,不说好坏,辩证史实,就事论事,只说对错”1、辩证史实,正确看待:(1)对于袁世凯负面影响的一大事件就是“戊戌告密”,现代考证袁世凯是在政变发生后为自保才告密的,并非事前告密。
但是他毕竟使事件扩大了。
(2)签订二十一条,这上边袁世凯也尽力减轻了中国的损失,并且没有全部接受。
但是,他毕竟让中国的主权受到了损害。
这两件事是相对争议比较大的,辩证史实,历史对袁世凯虽然有点冤枉,但他必须对那些事承担主要责任。
对袁世凯的评价
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其功与过,袁世凯也不例外,袁世凯是晚清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推动中国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社会管理、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
例如,废除科举制度,建立现代考试制度,组建中国现代警察,废除官衙等等。
而最为重要的是,袁世凯是在推翻满清政权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功臣。
但袁世凯终究被冠以罪人身份,因其重大的过错。
在维新运动中,袁世凯在关键时刻为维护自身利益,抛弃维新派,投靠慈禧,仅从这一点看,不管袁世凯有没有告密,他都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后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了,表明他的骨子里还存在着传统帝王的落后思想,袁世凯逆民主潮流,以权迫害百姓,来实现其黑暗统治,这是不可原谅的。
而且,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总的来说,袁世凯过大于功,他空有枭雄手段,却少了些英雄气概,终究将个人利益至于国家利益之上,妄图恢复帝制,甚至不惜签订亡国灭种的《二十一条》,最后众叛亲离,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更是葬送了中国最重要的几十年国运。
评价袁世凯
评价袁世凯历史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这种谈资除了娱乐价值之外还是有生命力的,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过去历史所造成的阴影当中。
清朝的覆灭距今已经快一百年了,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建立似乎也成了一个古老的话题。
但在那个划时代的事件中,扮演了最重要角色的不是清廷,不是革命党人,也不是立宪党人,而是袁世凯。
对于袁世凯的功过是非,之前的舆论往往是“一边倒”的,什么“窃国大盗、复辟先锋、卖国奸贼、独裁枭雄”等等,用一句话来概括,袁世凯就是20世纪中国“最卑鄙的告密者、最落后的政客、最凶残的独裁者和最反动的军阀头子”。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历史上真实的袁世凯与通常所描绘的“干瘪的、扁平的、概念化”的那个历史丑角,差之甚远。
事实上,袁世凯从科举失意到投笔从戎后,他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民国诞生、帝制复辟等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在其死后的历史书写中,袁世凯却被剥去了丰满的血肉,抽空了鲜活的灵魂,其形象变得面目狰狞,一无是处,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悲哀与反讽。
袁世凯真有那么坏吗?至少在目前还不能盖棺论定。
袁世凯最悲哀的地方在于,由于后来史家或者说当政者因自己的失败而厌恶并憎恨他,所以袁世凯的所作所为都充满了阴谋和罪恶。
换句话说,以往的历史观点都主观的认为袁世凯上台后必定要镇压革命、必定要搞帝制复辟,这种错误的历史宿命观和历史的功利主义,事实上是以历史的结果来取代过程分析。
时代是落后的,而后人们却经常以先进的标准去衡量评判时代中的袁世凯,这既不能以理服人,也有点胜之不武。
在大清帝国袁世凯是个颇为前卫的人物。
从1895年开始的变法维新运动中,他是强学会的支持者,严复的朋友;除了小站练兵成绩突出外,所上奏章,谈论国事也颇有见地。
进入20世纪,身为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推行新政成绩最为显著。
大清王朝最后10年推行新政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废除科举,实行新的教育制度。
促使朝廷当机立断,在1905年开始永远废除科举的就是袁世凯和张之洞。
我眼中的袁世凯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单看这首诗,气势恢宏,豪情万丈。
能写出这样有气魄的诗的人,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
不错,写出这首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袁世凯,那个一直以来充满争议的人物。
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庭,号荣庵,汉族,河南项城人。
他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维持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建立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陆军(新军),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
开始主张建强国、创建强大的中央政府等,但后来在杨度等立宪人士的鼓惑下复辟称帝,最终以失败收场。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传统上认为他的本质是反动、落后的,并且是图谋复辟的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那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我想谁都无法说清。
那就让我们打开尘封的档案,睁开探索的双眼,找出自己的答案吧。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袁世凯自幼过继给叔父保庆为嗣子,后袁保庆由山东调到江苏。
在南京,袁世凯的一位老师曲沼擅长武术,教会了袁世凯一些拳法剑术。
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
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 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
由此可见,青年时代的袁世凯,并非纨绔子弟,而是努力学文习武,绝非很多人想象中的的不学无术。
袁世凯在北京读书时,在洋务派“练兵求强”思想的影响下,他“好读兵书”,“留心时事”,常作军事论说,侈谈练兵“安内攘外”。
由于上述原因,袁世凯在科场上的希望破灭以后,决心投笔从戎。
当时,李鸿章的幕府中大都是举人或进士出身。
袁世凯仅是一个无名的拔贡,他没有直接投奔李,而是于1881年5月,带领“其家旧部数十人”往山东登州,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
投奔吴长庆,这个原本不得意而为之的决定,却给了袁世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袁世凯评价问题研究综述
对袁世凯评价研究概况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80年代,随着思维方式的进一步灵活,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一些学者对袁世凯作了新的认识和评价,他们对辛亥革命前期的袁世凯,尤其是他在经济领域的贡献,给予了较多的肯定。
对于他晚年称帝、逆历史潮流而动,论者仍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袁世凯的研究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一、关于袁世凯的总体评价问题对袁世凯的总体评价,早期学者多认为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一个伪装维新的封建专制主义者”,辛亥革命后他“抢夺了清政府的一切权力,巧取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职务”,上台后“不择手段地加强个人权力,破坏法制,追求专制独裁,并悍然恢复帝制,终于招致败亡”。
近些年来,对袁世凯的评价,学者有不少共同之处。
如:有的学者认为他在中国军队近代化、清末新政中以及在推翻清王朝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袁世凯一生在许多方面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了一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
其晚年,逆历史潮流而动,自取灭亡(张华腾、苏全有《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也有学者指出袁世凯在政治上反动,但在某些方面,主要是经济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
唐洁在《乱世奸雄袁世凯》一文中这样评价:“无论说袁世凯是奸雄也好,枭雄也罢,不可否认他辛亥前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武昌起义后迫使清帝退位,也遵循了时代的潮流。
如果当时的中国不是出于外强觊觎的严重形势下,革命党避免干涉而急于稳定大局,总统的位置可能就不会轮到袁世凯来坐。
”袁世凯是“旧时代的产物,尽管披上支持共和的外衣,骨子里仍然抱着皇帝梦不放,将个人名利之于民族大义之上,只能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二、关于袁世凯与戊戌告密问题过去长期以来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袁世凯告密是政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近年来主要出现三种分歧,一种认为袁世凯告密引起政变,一种认为袁世凯虽告密,政变另有原因,一种认为袁世凯告密是在政变之后。
如何评价袁世凯称帝
如何评价袁世凯称帝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盛昌华274200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他称帝一事,一直为世人所不耻,使他本可辉煌灿烂的一生黯然失色,使他本可获得名垂青史的美谥一夜之间变成遗臭万年。
袁世凯称帝固然体现了其政治野心,但尽此评价还有失公允。
下面我们就结合当时的形势和其它的一些相似的事件来评价一下袁世凯称帝。
称帝有时不一定是历史的倒退,反而是一种政治的需要。
如拿破仑建立帝制就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
因为当时法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在当时法国内忧外患都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得不到保障。
法国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用督政府执政官西哀士的话来说:“我需要一把利剑。
”拿破仑就是这把利剑。
拿破仑上台,是在启蒙思想的广泛影响下,大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政治需要。
拿破仑的独裁政权和对外扩张战争代表了大资产阶级利益。
这样拿破仑称帝反而成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一种方式。
拿破仑不过是资产阶级手中的一把利剑,没有拿破仑,也会有其他人来充当这把利剑。
资产阶级必定要选择一个拿破仑式的人物。
辛亥革命时的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新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软弱无力,陷于瘫痪,内不能保障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外不能抵制侵略。
要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也需要集权,也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收拾中国政局。
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孙中山显然不行。
历史选择了袁世凯,为什么会选择袁世凯,我认为袁世凯就是中国的“俾斯麦”。
众所周知,德国的俾斯麦是资产阶级化的容克贵族的代表。
德国的容克贵族在政治上成熟,经济上富有,军事上掌权,所以他们能够完成德国的统一。
而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创建警察部队,掌握北洋新军,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
他还是推行新政的有力人物,如废科举,办学校,创办中国近代公、检、法体系,创办商会,发展实业,加强金融管理,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顺应潮流,逼迫清帝退位,实行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被评价为是非功过参半的人物。
在其历史生涯中,袁世凯既有推翻清朝的功劳,也有出卖民族利益的污点。
下面就对袁世凯的是非功过做一简单的浅谈。
作为晚清末年政治局势的主要参与者,袁世凯早在1908年就成为大总统,在位期间颁布了一系列以徵税为基础的现代化政策,推动和促进了晚清政府的现代化进程。
袁世凯率先提出“让步以求和”的思想,为《辛丑和议》达成奠定了基础,使中国免于长达三年的战争。
因此,袁世凯有着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功绩。
然而,袁世凯的汉奸形象也被历史证实。
在1915年的二十一条要求中,袁世凯追随日本帝国主义,出卖了中国的主权,放弃了对独立的坚持,使得中国沦为一条蚂蚱般的国度。
此外,袁世凯也曾在镇压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等革命活动中起到作用,这成为其被人诟病的一个根源。
袁世凯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亦有不可否认的贡献。
他在征兆的推行中,修筑了大量的铁路、航道、公路和邮电等,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基础设施,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袁世凯还注重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与多个大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可以说,袁世凯为晚清痛苦的历史背景下,提供了启蒙式的改革方案。
然而,袁世凯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思想,其政治路线和立场混沌不清。
由于没有明确的思想指导,他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矛盾和反复无常,颁布过一系列的奇怪政策,如“白话运动”等,其错误决策常常影响国家的正常治理。
此外,袁世凯的私心较重,尤其是在独裁时期,滥用权力,贪污腐败,造成了民生的严重危害。
可见其缺乏治理国家的才智和能力。
总体而言,袁世凯的是非功过并未得到统一的评价,人们对他的看法因爱好不同而异。
但不可否认的是,袁世凯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他的统治名下,中国历经了多次改革和动荡,在早期奠定了近代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简评袁世凯
正方: 1、废除了在中国沿袭 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大力兴办各级新式学 堂教育,引进了西方 先进科学技术。 2、袁世凯在直隶总督 任上创办的各式新式 学堂不下几十所,除 了小学、中学、大学, 还包括专科、技术、 师范、医学、政治、 军事等多种学堂。 (e.g. 山东大学)
政治篇
正方: 废除衙门创 立警察治安管理 模式,领衔仿效 西方建立巡警制 度,成立中国第 一支警察部队, 令中国军警分离。 反方: 1、北洋政府实行 军阀官僚的专制统 治。 2、为了实行专制 统治,不惜投靠帝 国主义。 3、为了达到专制 独裁的目的,公然 进行帝制复辟活动。
经济篇
正方: 1、积极开矿 设厂办公司, 发展实业经济。 2、筹划修建 了中国第一条 自主建造的铁 路——京张铁路。
反方: 尊孔复古思 潮猖獗一时。攻 击民主共和,宣 传封建伦常,甚 至要求将孔教定 位“国教”。
其他篇
正方: 建立了中国 近现代第一支新 式军队,采纳西 法编练新军,广 泛延纳从海外学 成归来的新学精 英并委以重任。
反方: 1、1915年袁世凯在日本 外交压力下,接受了形同 干涉中国内政的“二十一 条”要求中部分条款,使 其政绩蒙上污点。 2、袁世凯是暗杀国民党 理事长宋教仁的元凶,此 事成为革命党人发动二次 革命讨袁的引爆点,结果 造成了中国的南北分裂。
From: 1007202班第一小组
姓名:袁世凯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河南项城 配偶:此处省略一万字 职业:“中华帝国”皇帝 生于:1859.9.16 卒于:1916.6.6(死因不详) 生平主要事迹: 废除科举制度 刺杀宋教仁,称帝
历史上,人们对于袁世凯的 评价褒贬不一,今天,让我们一 同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 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辩论。
我对袁世凯的评价
我对袁世凯的评认识摘要:袁世凯是何许人也?在中国的历史上对袁世凯的评价是褒贬不一,只因为有这样的结果,原因复杂。
他主张教育兴国,又盗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复辟帝制;他曾驻使朝鲜,不辱使命,在朝鲜期间极力维护清王朝与朝鲜宗藩关系,又出卖中国,签署《二十一条》。
本文就从之下几个方面对袁世凯的平生进行分析。
关键字:袁世凯帝制教育窃国贼袁世凯(1859.9.16—1916.6.6),字慰亭,亦作慰廷,尉亭,号容庵。
生于咸丰九年(1859)八月二十日,河南项城县人。
在中国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十岁顽童,恐怕大都知道袁世凯。
有人说他是一代枭雄,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有人说他是卖国贼;还有人说他是爱国英雄,有人说他是卖友求荣的的小人等等。
为何对一个人的评价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几个人。
历史极为复杂,评价历史人物,很难用一个框框来简单地评其一生是非功过,也不能仅仅简单地根据他的动机如何,而应该根据他的所作所为是否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进步而定,我们只有事实求是地对历史人物从事活动的事实活动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得到或者基本上得到符合实际的论断。
原因复杂,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兴办新式教育的楷模1905年,由袁世凯领衔,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等奏请廷停止科举考试,推广西式学校,得到批准。
清政府谕令从1906年起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试。
这样,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为新式学校的发展扫除了障碍袁世凯后来经常与其子女谈起这件事,认为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事情,并说自己从小就痛恨科举制度。
袁世凯还积极兴办新式学校,通过组建教育行政领导机构、筹措办学经费和培师资等措施,使得他管辖下的直隶省(今河北省)的新式教育发展迅速。
他建立了以“北洋六镇”为首的现代化陆军及“保定陆军学堂”“军医学堂”等一大批军事院校;创办北京、天津两市的现代化警察部队,使民国初北京、天津两市的治安曾享誉全世界;他还是百年名校山东大学的建校元老,于1901年上书光绪帝,创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所官立大学堂,即现在的山东大学(时称山东大学堂),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论袁世凯
浅论袁世凯历史的长河已将渐行渐远,那些随长河一同逝去的人物,或籍籍无名,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
面对“激起千堆雪”的历史名人们,我们要全面了解,用客观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
而袁世凯作为十八世纪中国最为风云的人物之一,颇受后代争议。
在评价他时,不应该剑走偏锋。
我希望大家能看到袁世凯除“窃国大盗”外优秀的另一面。
其实,袁世凯并不全是大多世人眼中认知的绝对的野心家、阴谋家,一个大腹便便、野心勃勃的窃国大盗形象。
早年的袁世凯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物,他赞成维新,参加强学会,支持光绪的新政,是当时政坛的重要人物。
【志向远大——袁世凯】袁世凯的家族以“求官建功,拯救天下”为门楣家训,袁世凯作为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感情和观点的人,自然要效法先辈的榜样。
他曾先后于1876年和1879年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能在乡试中中举。
只能说袁世凯天生注定不是久卧笔砚间的无用书生。
于是袁世凯把心思从科场转移到“疆场”上。
其实,袁世凯自小便是喜爱兵法的,立志学“万人敌”。
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
13岁时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寥寥十字,比楚霸王的“彼可取而代之”豪气无二。
少年袁世凯还曾作诗《言志》一首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不及弱冠,便有如此鸿鹄之志,绝世豪情,也难怪他能在恢弘的历史画卷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界奇才——袁世凯】似乎袁世凯所有的才能都是为了在政界大展宏图,呼风唤雨而准备的。
他的辉煌仕途始于1882年的朝鲜壬午军乱。
当年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战斗中,袁世凯一路放枪,带头冲在最前面,他的坚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变很快得以平定。
吴长庆在给清廷的呈报中大大赞扬袁世凯,说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报以首功。
当年23岁的袁世凯便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
袁世凯的一生功与过该如何评定
袁世凯的一生功与过该如何评定?评价袁世凯袁世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直以来对于他都是褒贬不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客观的来评价袁世凯呢?袁世凯的一生功过又该如何判定呢?在这里小编认为袁世凯的一生还是功大于过的。
先说说袁世凯的功绩,首先早年的时候他在朝鲜强势的反抗日本的侵略,维护朝鲜的稳定(当时朝鲜还是清朝的属国)而且后来在回到清王朝之后,袁世凯积极参政,在清末时期的政治文化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他参与并且主导了科举制度的废除,促进了中国新式人才选拔制度的诞生,其次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而且他小站练兵也使得中国陆军的近代化进程大大加速,提升了清末军队的作战能力,修建了中国的铁路并且建立了警察部队。
同时在袁世凯的努力之下,清帝和平退位,避免了大规模的战斗,促进了中国共和的发展,而且他在位时期反对西藏独立,维护了主权完整,并且大力发展近现代工业。
可以说是功劳不小。
袁世凯因为身处时代的局限性也有着一定的缺点,首先他在戊戌政变的最后告密导致戊戌政变的彻底失败,这是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虽然“二十一条”的签订和当时中国国力羸弱有关,袁世凯也已经尽力争取,但是“二十一条”的丧权辱国依旧是他一生的污点,至于刺杀宋教仁这一点,其实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他虽然有很大嫌疑,但是不能就这样归罪于他。
最后他改共和为君主立宪制则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虽然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几乎都是君主立宪制,但是袁世凯的君主立宪并没有把宪给立起来,反而是一力强化自己的权势,这是不可辩驳的。
袁世凯是好人还是坏人一直以来袁世凯都是中国近代极具争议的人物,作为一个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人们对于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称赞他的有,批评他的更多,那么袁世凯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呢?在这里小编觉得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不能简单的用好人或是坏人来评价他,更多的应该从他对于当时社会的功绩和犯下的错误来一分为二的阐述。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1859年-191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评价。
他的功过争议颇多,其统治时期(1912年至1916年)被称为“袁世凯政权”,袁世凯的政绩主要分为政治方面和军事方面。
袁世凯的政治功绩主要体现在他的统一中国和建设现代国家的努力上。
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力图统一南北,消灭列强势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他通过外交手段,成功解决了中国与外国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问题,并妥善处理了德意志殖民地问题,使中国恢复了主权和完整的国土。
袁世凯还努力推行现代化的改革,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行政机关,开始了现代国家的建设。
在军事方面,袁世凯也有着一定的功绩。
他曾带领湖北新军镇压义和团运动,成功保卫了北京的外国使馆区,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袁世凯后来创建了湖北新军,致力于建立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他为军队制定了新的训练方法和组织结构,并引进了现代军事技术。
这些改革使中国军队在当时拥有了一定的军事实力。
袁世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过失和过错。
他的最大过失在于他试图复辟帝制,成为中国的皇帝。
在1915年,他自封为“中华帝国”的皇帝,被称为“洪宪帝制”。
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辛亥革命的初衷,引起了广泛的反对和抵制。
被他的行为看作是背叛辛亥革命的嘴脸。
袁世凯在权力的追求过程中,对于他认为威胁自己地位的政治对手和异己势力采取了残酷的手段,包括逮捕和杀害。
袁世凯的治理手段也受到了不少批评。
他要求各省份的政府官员都是由中央任命,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他手中,形成了一种强权统治的局面。
他还试图通过强制内地的人民剃发和改穿西服,以彰显现代化的标志。
这些措施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反对,导致了各地不稳定和冲突的局面。
袁世凯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努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他的行为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他的复辟妄图和对政治对手的残酷手段。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作为军事将领的荣誉,但他也有着不少的负面形象。
在许多历史学家和普通人眼中,袁世凯在中国的历史地位非常复杂。
首先袁世凯生于1859年,自小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他有着深厚的学问,精通诗词书画,也精通军事战略,又懂得经济学和政治学。
这一系列才华,成就了他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杰出表现。
事实上,袁世凯获得过最高的军事荣誉“光复军功大元帅”,也曾是清朝政府的重要决策者之一。
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后,袁世凯也是积极推动政治改革,力争提高各个行政机构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争取实现政治上的现代化。
虽然袁世凯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华和领导能力,但他也有着不小的负面形象。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点,就是他在正式成为北洋军阀领袖后的行为,尤其是他执政期间的行政措施。
袁世凯执政后,许多政治对手和不同意见的组织都被镇压和限制了,尤其是民间的社会组织,在袁政府的镇压下几乎没有运作空间,使得民间的反对意见无法发声,导致社会的稳定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袁世凯在任期间,还不断地限制言论自由,甚至也限制了媒体和学术研究,并借助他的军权和权势使自己的财富急剧增加,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反响。
袁世凯的历史地位也是非常复杂的。
一个方面,袁世凯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坚人物,他为清代的政治改革和国家现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他成功地为清王朝进行过多次外交游说,确保了清王朝在国际间的地位和保障国家领土的稳固性。
他还推动了政府的财政建设,意图实现强国梦想。
但另一方面,袁世凯在政治上的贪污、专制的行为和对社会自由的限制,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袁世凯在权利面前挥霍无度,不仅削减了人们的权利,也影响了国家的治理和民众的生计,在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不足,事实上耗损了不少社会资源和社会产出。
总之,袁世凯在中国历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经历了不少的进步,但也带来了种种问题。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是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生于1859年,卒于1916年,其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袁世凯的形象在现代历史中备受争议。
在短暂的总统期间,他为中国民众带来了争议和混乱,他的行为和政策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袁世凯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人。
他出生于一个小镇的贫苦家庭,走过了艰苦的青年时期,深受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影响。
他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在求学和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者。
其次,袁世凯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他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八国联军入侵时期,曾多次领导中国军队赢得重大胜利。
他还通过改革和编制地方军队和现代化机构,提供了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保障。
他的军事才华和经验使得他成为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
然而,袁世凯的总统期间却因其未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而广受批评。
在他执政期间,中国经历了几次政治危机和财政困难。
他的政策和行为,例如对待学生运动和工人罢工的打压,被指责为压制自由和民主。
此外,在其推动“皇帝复辟”计划时,他的权力欲望和自我中心主义被批判为对国家和人民的背叛。
总的来说,袁世凯是一位复杂而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在不断变化,因为人们对其个人和政治道路的评价也在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无论如何,袁世凯留下来的遗产告诉我们,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应该具备的品质,如理性与勇气,忠诚与自我牺牲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1859年-1916年),晚清末年到民国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
袁世凯通过早期的北洋水师改革,削弱了洋务派势力,提升了北洋水师的战斗力,为后来的维新运动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曾担任北洋政务委员会总理,推行一系列变法措施,为中国整体改革与现代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袁世凯在晚清时期的一些政治手段以及民国初期的专制统治方式也遭到了许多批判。
接下来,本文将对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进行简要浅谈。
袁世凯的功绩之一就是推动了北洋水师的现代化改革。
在清朝末年,袁世凯成立了南洋红船兵学堂,并担任了水师统领,通过对水师队伍的重组和编制,加强了军事训练和作战能力。
袁世凯还从英国引进了现代战舰,并注重培养海军人才,重塑了北洋水师的整体形象。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在瑞麟舰事件中展现出了北洋水师的打击力,也为后来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期的政府运作中也具有一定的建树。
辛亥革命结束后,袁世凯出任北洋政务委员会总理,并在此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
他取消了政府内外管辖各地的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集权。
他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对银行、海关、邮政等领域进行改革,为国家财政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袁世凯还积极发展国民教育,倡导科学、民主和自由的精神,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作出了一定贡献。
袁世凯的统治手段以及其后的王朝化追求也引起了许多争议。
袁世凯在晚清时期曾以中正政体为目标,推崇民主与科学,但在夺取大总统地位后,他的政治手段却渐渐倾向于威权主义。
袁世凯修宪时采取牵制与打压异议声音的举措,限制了言论与出版自由,扼杀了部分社会活力。
袁世凯还设计并实行了“帝制计划”,试图恢复封建专制制度,以实现王朝化的统治方式。
这一举措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袁世凯的逝世。
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通过推动北洋水师的现代化改革和在政府运作中的一系列措施,为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浅谈袁世凯的是非功过袁世凯(1859年-191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来浅谈一下袁世凯的是非功过。
袁世凯的功绩不可忽视。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他起到了较为重要的统一中国的作用。
他致力于推翻清朝的统治,参与了多场反清起义。
当辛亥革命爆发时,袁世凯在广州宣布退位,使得清朝的统治正式结束。
随后,他组织了中国的第一届临时政府,并担任临时大总统一职。
他试图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来统一整个中国,以结束各省割据的现象。
袁世凯还积极推动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现代化,使得中国朝着近代化的道路迈进。
袁世凯在外交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与列强进行了外交斗争,争取到了一定的主权。
他成功地维持了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赢得了一定的尊重和世界上大国的对待。
在袁世凯的努力下,中国成功地参与了巴黎和会,签署了《凡尔赛和约》,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战威胁。
袁世凯的不少过失和不对之处也不容忽视。
他在执政时期对民主和宪政的追求不够坚定,常常采取独断专行的方式。
他试图通过实行北洋军阀的专制政权来达到一统天下的目标,但这种封建专制主义的做法令人不满。
袁世凯还在政治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不深入、不彻底,决策权仍然掌握在一己之手,导致了政治权力的滥用和不公平。
这使得社会上各阶层的不满和矛盾加剧。
袁世凯面临的国内外压力也是巨大的。
中国的国内割据问题、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的加剧,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袁世凯往往采取了某些妥协和妥协的做法,以维护自己或中国的整体权益。
这种妥协往往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和不信任,使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和动荡。
袁世凯是一位具有复杂性和争议性的政治家。
他在中国的统一和现代化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的政见和政策也存在不足之处。
他在中国的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使他不得不作出一些妥协和取舍的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科目:中国近代史纲要
班别:汉语言文学112班
姓名:周红妤
学号:110110402028
二0一二年十二月八日
我们如何看待袁世凯
专业:汉语言文学112班学号:110110402028 姓名:周红妤
摘要:
简述袁世凯的出身和生平,陈述维新变法时期、义和团运动时期、北洋军阀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任大总统之时袁世凯的主要作为,综合论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袁世凯。
关键词:
出卖维新派血腥镇压爱国运动绞杀辛亥革命追求封建统一辩证看待
正文:
一个投机政客,一个有铁一般的手腕的政客,在传统历史中他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袁世凯?
袁世凯,字慰亭,号荣庵,汉族,1859年9月16日(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出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世代宦官家族,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的首脑。
早年在朝鲜发迹,归国以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
清末新政时期推动近代化改革。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他下令解散国会,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了《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复辟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后来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取消了皇帝尊号,不久于1916年6月6日在郁愤中因肾衰竭去世。
甲午战争以后,康有为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当时的袁世凯还没有得到训练新军的美差,正当宦途不得意的时候。
他善观风变,巧于变化,当看到维新变法得到军务处大臣翁同稣等人的同情、有发达迹象的时候,他决定在这方面也下一笔堵住。
他时常去康有为和梁启超大讲练兵变法,饮酒商谈,还称康有为是大哥,表示亲热和极其赞成维新变法,并常常以他在朝鲜与日本人打过仗和甲午战争一度主张对日本强硬为资本,自我吹嘘,很快就得到了康有为的信任。
虽然袁世凯混迹于维新派,但他的思想与维新任务有本质的不同。
维新人物多是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影响,思想上经历了一个否定或怀疑封建主义“旧学”、接受资本主义“新学”的转变,他们的都认为光学习西方的船、炮不够的,最主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而袁世凯一直在封建官僚圈子中混来混去,终日考虑的不是如何改变这个腐败的社会,而是想着如何利用这个社会的腐败,爬到它的的最上层去。
在他日渐得到谭嗣同等人的信任之后,谭嗣同把变法的具体计划都告诉了他。
然而袁世凯反复思考,觉得维新派都是些空谈的书生,而西后(慈禧)掌握权柄三十多年朝内外心腹多,树大根生不易动摇,所以决定投靠太后。
于是把维新派的计划全盘托出给荣禄,当天荣禄便向慈禧告密,慈禧即刻发布懿旨宣布自己临朝听政,并下令搜捕维新派,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告密”、“戊戌政变”。
由此可见,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成为此次变法运动的主要扼杀者。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袁世凯虽然极其在行耍独特的手段,但是,他本身所带有的浓重的封建性取决了他在思想上完全不可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历史总是前进的,思想落后、观念旧式的人必将不可能成为中国真正的领导者,这也就为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和遭到反对埋下了重重的危机。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山东义和团运动兴起,并且发展壮大,山东成为全国的反帝中心,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且这股强大的势力对清朝统治也造成了威胁。
而此时的袁世凯又得到了荣禄和康格的赏识,因为出任山东巡抚。
在任职山东巡抚以后,用武力镇压义和团运动,大力捕杀团民,并且命令当地村民缴纳巨额金来上交给领事馆。
由此一来,山东人民的财产就这样作了袁世凯取信帝国主义的赞礼。
从袁世凯武力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一事看来,袁世凯不仅思想封建落后,跟不上世代的潮流,分不清历史前进的方向,还中外勾结,血腥镇压反帝爱国运动,巴结外来侵略者,甘为侵略者所用,联合镇压中国人民,出卖山东的既得利益。
他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卖国者,至此,袁世凯的本性已经完全暴露。
后来袁世凯接受日本帝国主义强迫要求中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并不是出于无奈的,而是他自愿的,因为他本身的性质就是一个内外勾结、卖国求荣的落后的、腐朽封建的官僚头头。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
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
然而光绪帝和慈禧先后死去以后,载沣立即解除了袁世凯的官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相继爆发,南方各省相继独立,北洋军成为王室唯一可以用来抵制革命的力量,于是袁世凯再度被起用,先任湖广总督,后成为内阁总理大臣。
他一方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一方面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
1912年4月,袁世凯取得革命政权后,由于同盟会内部分化,于是袁世凯便趁机拉拢部分革命党人“合作”。
此时武汉三镇已经被袁世凯领导下的北洋军攻下了两个。
最后逼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他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国会大选,国民党所得议席最多,理应是由理事长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但是宋教仁在任职前遇刺身亡,国人皆指袁世凯,但是他予以否认。
尽管这样,全国反袁世凯统治的呼声已经高涨。
后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袁,但是以失败告终。
袁世凯相继下令解散国民党、国会并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辛亥革命期间的袁世凯变现为两面派,其实他的真正目的已经暴露无遗。
一面对清朝统治者表示衷心并镇压风起云涌、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另一面装作和革命党人合作,极其努力的想要得到革命党人的信任和支持,其实袁世凯的真正目的就是得到革命力量的帮助来逼迫清帝退位,以自己称帝的愿望得以早日实现。
尽管这一条路走的很曲折,但是他已经得到了革命党人的支持,借助了革命的力量来助使自己的“伟业”,胜算是很大的。
他真正的目的并非当总统,而是皇帝。
继1914年袁世凯改总统选举法后,1915年12月恢复了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行君主立宪政体。
12月23日身着龙袍在天坛祭天。
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至此,袁世凯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皇帝。
然而革命党人绝不赞成他复辟帝制,各军阀也背离袁世凯。
12月25日,蔡锷和唐继饶等人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其他各省相继响应,因此袁世凯被迫退位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1916年因患尿毒症不治身亡,也有一说法是认为袁世凯是被气死的,无论如何,他的称帝行为是违背了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必然会被世人职责和反对并被推翻。
袁世凯的所作所为给后人的印象也许都是奸诈投机、善用手段、封建腐朽、反对革命运动、思想落后没落的,因为他出卖维新派、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捕杀革命党人、投机取巧、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接受不平等条约、卖国求荣且最后还复辟帝制。
虽然负面的评价居多,历史事实也是血淋淋的摆在众人的面前。
但是,袁世凯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有史可鉴的。
军事方面,1903年起,袁世凯在华北建立了6个师的新军,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开创了旧式落后军队的新局面。
其次是袁世凯在任直隶总督期间,在天津和北京建立了巡警制度,第一支中国警察队伍于天津成立,并且参照外国拟定了中国最早的《警务章程》。
后来几年中,全国的各大城市都有了巡警。
从此全国的治安开始得到较为有效的管理。
可见,袁世凯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巡警制度的人。
政治方面,因为袁世凯的加紧逼迫和威胁,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清朝统治的结束就意味着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因此,结束腐朽没落封建统治一事上,尽管袁世凯的动机不良,但是他也有功劳的。
经济方面。
在清末新政期间,袁世凯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颇有成效,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毫无生机的经济的发展。
教育文化方面,袁世凯废除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各级新式学堂教育,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延纳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的精英并委以重任。
如1901年他在山东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在大多数后人的观点中,袁世凯是个罪不可赦的人,他出卖了维新(戊戌)变法,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扼杀了刚刚萌芽的民主却复辟帝制,还引起了军阀混战。
但是无论如何,他既有过,也有功,尽管很明显,袁世凯的过大于功。
因此,看待袁世凯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不能仅仅看到他对历史起的消极作用,还应该看到袁世凯对历史所起的积极作用。
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评论一个历史人物
他是个精明的政客,一个投机政客,无论世人怎么去评论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还是一个历史曾经选择了他的政客,然而这就是袁世凯。
注释:部分内容参考于《袁世凯与中华民国》—白蕉、《袁世凯传》—李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