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 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贯彻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摘要: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皆取得良好效果。贯彻教学原
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直观性原则作为一条重要教学原则被渗透在各种教学活
动中。数学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是数学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合理科学地使用教具是贯
彻直观性原则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具;数学教学;直观性原则;手段
作者简介:陈永君,任教于甘肃省镇原县上肖初中。
一、直观教学的重要性
直观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感性经验,或通过一定手段给学生提供感性
经验,帮助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
规律和原理。直观性教学的目的除了给学生一定的感性经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学生
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发展能力服务。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形象直观和抽象
概括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特点制约,教学中必须有效贯彻直观性原则。由于
数学极具抽象性,尤其青少年学生年龄越小,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想能力较差,需要
一定的直观感性经验,作为支持学习的基础。况且,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绝大多数
不是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到的。故此,学生容易犯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毛病,一些难度
较大的知识很难理解,这也需要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因此,数学教学中更要最大限度地贯彻直观性原则,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深刻的
印象,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理解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
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辩证思维的观念。然而,贯彻这一教学原则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制作和使用教具。
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可
能地放到感官的跟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各种感官对获取知识的重大意义。教学中,教材的直观方式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运用直观教具是对上述三种方法的高度概括。对于数学这门抽象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来说,充分合理地运用教具,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充分体现愉快教学的思想,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教学中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主要有实物、图片、图表、模型、测量工具、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技术等,还包括实地参观、实地测量等。直观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记忆品质,提高学习效率。要加强直观性教学,特别是几何直观性教学。例如,在函数极值的条件(充分和必要)、导数的定义和应用、凸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微分和积分中值定理等等都应加强直观性教学。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恰当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图形+实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中常见的教具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教学仪器设备单位统一生产的正规教具,另一类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制作的简易教具。
数学教学中既要充分合理运用现成的教具,又要大胆创新,开发制作自制教具,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为此,必须加强以下几点意识:
1.合理使用教具,避免“负效应”
选择和使用教具要能正确鲜明地反映事物的实况和规律,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防止与目标无关内容喧宾夺主,产生“负效应”。如有位教师在讲“黄金分割”的知识时,讲到了“有趣的人体黄金分割”,展示一张美女图作教具,好多同学的注意力被图画所吸引,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如果能用简笔画取而代之,效果则不言而喻。
2.教具直观与语言启发相结合
使用直观教具时应与讲解结合起来。要指导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学生不能直接感受到的知识,分析现象的本质,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起来。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述,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素养。
3.重视教具的自制与研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具的制作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将间接经验转化成直接经验的有效方法。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如在教“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章时,笔者与学生共同研制了“活动式万能坐标系”,改变了每研究一个问题建立一次甚至几次坐标系的麻烦,只需将题目要求的点、线“摆放”在“万能坐标系”中即可。并且在学习一次、反比例、二次函数时,作图更轻而易举,事半功倍。
4.简约直观方式,谨防电脑代替人脑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脑被广泛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它不仅能反复呈现事物的外部形象,还可以演示事物的内部结构,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在所有教具当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然而在许多观摩课中,使用过多过滥,使人眼花缭乱,甚至越俎代庖,有些未经学生思考的问题,被鼠标轻轻一点,答案迅速呈现。粉笔、钢笔、练习本基本不用,“节约”了大量能源,也“节约”学生的脑细胞,似乎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孰不知这恰恰在残害青少年的大脑,只能让学生的大脑变得越来越愚笨,出现电脑完全替代人脑的现象。降低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会把简单的教学过程复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淆主次,脱离学生实际。
5.挖掘和充分利用教材,让《数学活动》活动起来
新编中学数学教材中每一章均设置了《数学活动》一节,但实践中大多数教师把这节最能体现直观性原则,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修课上成选修课,甚至忽略。这是对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作用。在教完《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笔者带领学生实地测量旗杆、锅炉烟囱、教学楼等建筑物的高度,池塘、沟壑等自然事物的宽度。学生在活动之前自制出了“多功能测倾仪”,用自己的工具测出了建筑物的高度,得到了实验结果,学生怎能不喜不自胜,怎能不对所学知识记忆犹新呢?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学的各种应用有着精彩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面对的课题。力求将“应用性教学”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只要可能,都应该提出应用的问题和可以应用的方面。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教育科学技术迅猛发的时代,如何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