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腐蚀及核电站材料腐蚀防护概述
核电厂金属材料流动加速腐蚀
核电厂金属材料流动加速腐蚀首先,核电厂中使用的金属材料通常是高强度、高温合金,因为核反应堆中会有高温高压工作介质,所以要求金属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然而,即使是高温合金也会在极端条件下发生腐蚀。
例如,核电厂中的冷却剂,水和氢气具有高温、高压和腐蚀性,容易导致金属材料的腐蚀。
其次,辐射是核电厂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辐射会导致金属材料中的原子、分子产生裂变,形成各种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这些放射性物质会与金属表面产生反应,并形成新的化合物,从而导致金属材料的腐蚀。
此外,辐射还会导致金属材料晶粒的退化和疏松,降低其力学性能,使材料更容易发生腐蚀。
另外,核电厂中的金属材料在长期高温、高压下,容易发生热应力、热疲劳和蠕变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导致材料表面出现裂纹和亮斑,使腐蚀介质更容易侵蚀金属材料,加剧腐蚀反应。
因此,核电厂需要不断进行材料检测和修补,以保证材料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防止金属材料的腐蚀,核电厂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选用耐高温、耐腐蚀性能好的金属材料。
核电厂中使用的金属材料通常都是经过严格选材的,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其次,进行表面处理和涂层保护。
核电厂通常会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耐腐蚀涂层、电镀、热处理等,以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同时,核电厂还会对金属材料进行定期的表面保护,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再次,加强材料监测和精细管理。
核电厂会对金属材料进行定期监测,检测材料表面是否有腐蚀迹象,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维修和更换措施。
此外,核电厂还会加强对材料的管理,确保材料的使用和维护过程符合相关的要求和规范。
总之,核电厂中金属材料的流动加速腐蚀是由于高温、高压、辐射等多种极端条件造成的。
为了减少腐蚀的发生,核电厂采取了选材、表面处理、监测和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
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腐蚀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材料表面遭受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破坏现象。
腐蚀不仅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对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材料腐蚀进行有效的防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材料腐蚀的原因、分类及防护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材料腐蚀的原因主要包括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
化学腐蚀是指材料与化学物质直接发生反应,导致材料表面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材料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所致的腐蚀。
微生物腐蚀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材料表面造成的腐蚀。
这些腐蚀形式各有特点,需要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
其次,根据腐蚀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材料腐蚀分为干腐蚀和湿腐蚀。
干腐蚀是指在干燥的环境中发生的腐蚀现象,主要包括氧化腐蚀、硫化腐蚀和氯化腐蚀等。
湿腐蚀是指在潮湿或液态环境中发生的腐蚀现象,主要包括腐蚀、孔蚀和应力腐蚀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腐蚀,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针对材料腐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防护方法。
首先是选用耐腐蚀材料,例如不锈钢、耐蚀合金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延缓腐蚀的发生。
其次是表面涂层防护,通过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防腐蚀涂层,可以有效地隔绝材料与腐蚀介质的接触,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采取阴极保护、阳极保护等电化学防护方法,以及改变环境条件、控制腐蚀介质浓度等措施来防止材料腐蚀的发生。
综上所述,材料腐蚀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破坏现象,对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止材料腐蚀,需要深入了解腐蚀的原因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腐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防护方法,才能有效地延缓材料腐蚀的发生,保障设备和结构的安全运行。
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腐蚀是指材料与周围环境中的物质相互作用,导致材料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变化,失去原有功能和性能的过程。
腐蚀常见于金属材料,特别是铁、钢等容易受到氧气、水和酸碱等物质的侵蚀。
本文将介绍材料腐蚀的原因和常见的防护方法。
材料腐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氧气的作用。
氧气在空气中广泛存在,与金属材料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导致材料表面腐蚀。
第二,水的作用。
水中溶解了许多化学物质,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它们会与金属发生反应,形成腐蚀物质。
此外,水的存在也会促进材料内部的电化学反应,加速腐蚀过程。
第三,化学物质的作用。
强酸、强碱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存在都会对材料造成严重的腐蚀。
第四,电化学作用。
当金属表面存在局部缺陷或异质金属接触时,会形成电池,产生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为了防止材料腐蚀,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选择抗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
如不锈钢、铝合金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用于制造对抗腐蚀要求较高的产品。
第二,通过表面处理来增加材料的抗腐蚀能力。
如镀锌、喷涂等处理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第三,采用防护层。
比如在金属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抗腐蚀的涂料,阻隔外界侵蚀材料的物质。
第四,进行电化学保护。
如防腐蚀涂层中引入金属粉末,形成阳极保护,避免材料发生电化学腐蚀。
第五,加强材料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清洗、除锈、涂层修补等方法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材料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有所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环境条件和操作规范,避免因不当操作而引起的腐蚀问题。
总之,材料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方法,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核电站化学水处理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
核电站化学水处理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摘要:核电站的化学水处理是核电站运行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由于核电站的化学水有很强的腐蚀性,若处理不当,将会对设备等造成严重的侵蚀,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根据目前在核电站化学水处理工艺中出现的各种腐蚀现象及防治措施,就一些具体的腐蚀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核电站;化学水处理;腐蚀控制;防护措施引言通常情况下,核电站根据电厂用户的需求,对原水进行化学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好的水源送到指定的地方。
在核电站操作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化学物质对生产用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作为核电站一、二回路的热传导基本媒介。
在对化学水进行处理时,要加强电厂化学水处理时的设备防腐环节,使其更好地进行防腐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下将介绍有关问题。
一、材料耐蚀性阐述(一)金属材料的耐蚀性阐述碱与水泥中的硅酸钙反应,会直接形成某些粘度较低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易于与含碱的硅酸钠结合,与铝酸钙反应,也可形成氢氧化钙和氯酸钠。
在被碱腐蚀后,多产生出的化学产物会有一部分溶出,并随外界的体液丢失,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使其强度不合格。
当化学反应产物的粘附强度较低,但体积较大时,则会造成混凝土鼓胀开裂等问题,并与其内部钢筋相互剥离。
不能用在盐酸和次氯酸的环境中,含硅的铜不能用于室温的盐酸环境中,在盐酸和次氯酸中,钛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在室温条件下,碳钢的耐碱性能是比较理想的,在大气中,会有一层铁锈,这一层铁锈,可以减缓铁锈的侵蚀速度,不过这一层锈迹,对于一般的碳钢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对金属的保护也很弱。
不锈钢在空气中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然而,若其材质为CrL3,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仍会出现腐蚀等问题,加以腐蚀性能。
(二)非金属材料耐蚀性阐述当装置与氟化碳介质有一定的联系时,可以使用橡胶和氟化碳产品作为物理绝缘。
玻璃钢设备的主要构成元素是树脂和玻璃纤维,将这两种材料相互混合并缠绕粘接,就构成了玻璃钢设备。
核电厂金属材料流动加速腐蚀
核电厂金属材料流动加速腐蚀核电站是一种大型的电力生产机构,它所采用的核能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等优点成为了未来电力生产的主要来源。
然而,核电站设备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金属材料流动加速腐蚀问题。
本文将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核电站中存在大量的金属材料,比如说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泵等,这些金属材料在核反应堆中长期的辐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容易发生流动加速腐蚀。
这种腐蚀是由于金属骨架上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使得金属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金属材料的损失,从而影响到设备的运行和安全。
二、流动加速腐蚀的危害金属材料流动加速腐蚀对核电站的运行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具体来说,对核电站的泄漏、爆炸、渗漏等问题将会导致整个设备出现难以预料的倒塌事故,因此在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中不能忽视金属材料流动加速腐蚀的问题。
为了防止金属材料流动加速腐蚀,可以采取下列的措施:1. 采用高强度材料。
高强度钢材、合金材料等都能够克服流动加速腐蚀,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2. 选择合适的工艺。
选择合适的工艺不仅能够降低流速,从而减轻金属材料的损失,还可以减少金属材料的损坏。
3. 进行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可以检查设备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精确的测量与监测。
通过精确的测量与监测金属材料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及时采取措施以解决问题,具体包括对金属材料进行长期的、精确的预测、控制、调节。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流动加速腐蚀对核电站的运行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在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中必须要对流动加速腐蚀进行足够的注意和管理。
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各方协作,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
材料腐蚀与防护
材料腐蚀与防护一、引言材料腐蚀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受到氧化、化学物质侵蚀等因素的破坏和损害。
腐蚀不仅对材料的完整性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材料腐蚀的机理和方法,以及防护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腐蚀的机理材料腐蚀的机理主要包括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
以下将对这些机理进行简要介绍。
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材料在电化学环境中受到电流和电位的影响,导致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发生腐蚀的过程。
电化学腐蚀可以分为阳极腐蚀和阴极腐蚀两种类型。
阳极腐蚀是指材料在电化学环境下,作为阳极溶解或发生氧化反应而腐蚀;阴极腐蚀是指材料在电化学环境下,作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腐蚀。
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材料在化学物质的作用下发生的腐蚀过程。
化学腐蚀可以是直接化学反应,也可以是材料表面受到化学物质吸附,形成新的腐蚀介质而引起的腐蚀。
化学腐蚀的速率与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密切相关。
3. 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指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中对材料进行腐蚀的过程。
微生物腐蚀主要包括微生物产生的酸性物质引起的腐蚀以及微生物与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而导致的腐蚀。
微生物腐蚀往往与湿度、温度、气氛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三、材料腐蚀的防护方法为了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并减少腐蚀造成的损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材料腐蚀防护方法。
1. 表面涂覆表面涂覆是一种常用的材料腐蚀防护方法,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涂层,阻隔材料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达到防蚀的目的。
常见的涂层材料有有机涂料、金属涂层和无机涂层等。
涂覆方法包括喷涂、涂刷、浸渍等。
2. 阳极保护阳极保护是利用特定材料作为阳极,在电化学环境中提供电流以保护被腐蚀材料的一种方法。
通过阳极保护,可以将被腐蚀材料设定为阴级,从而抑制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阳极保护常用于金属结构、管道等设施的防腐。
3. 选择合适材料在设计和选择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抵抗腐蚀。
材料腐蚀与防护
1、材料腐蚀是与环境有关的一种材料失效现象。
码头混凝土桩钢筋锈蚀储油罐底板腐蚀穿孔盐酸合成炉高温熔盐腐蚀◇材料腐蚀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每年约占GDP的4因为腐蚀而损失腐蚀事故危及安全生产.轻者跑、冒、滴、漏重者机毁人亡。
举几个例子让同学们了解一下材料腐蚀事故如黄岛油库爆炸、东京地铁管线应力腐蚀燃气爆炸、重庆綦江桥钢索腐蚀、台湾彭糊大桥海砂垮塌等◇本课程涉及内容材料腐蚀材料腐蚀的控制----防腐蚀。
◇腐蚀概念的解释◇材料腐蚀研究方法腐蚀环境腐蚀过程----如电子转移、分子变化腐蚀形貌----如移位或原位手段观察腐蚀物性----如谱学方法分析物相组成或结构控制方法----腐蚀治理。
◇腐蚀与防护学科的演变2、材料腐蚀研究的意义◇材料腐蚀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腐蚀事故危及安全生产◇为设备和工程提供正确的防护方法和选择材料◇经济合理使用宝贵资源和减少腐蚀对环境的危害。
3.材料腐蚀3.1金属材料的腐蚀酸、碱、盐和有机介质化学腐蚀湿腐蚀水溶液腐蚀水和氧电化学腐蚀金属腐蚀高温干腐蚀含硫气体介质含碳气体卤素含氮气体高温腐蚀熔融盐灰份液态金属3.2有机材料的腐蚀有机物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其物理和机械性能变坏最终失效。
物理因素—光、热、高能辐射、机械力外因化学因素—氧、臭氧、水、酸、碱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微生物内因化学分子结构、集聚态结构及配方3.3无机非金属材料受化学和机械作用引起失效的现象。
水泥、玻璃和陶瓷3、学习本课程目的◇掌握材料金属、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腐蚀基本规律◇了解材料与环境关系正确合理使用材料◇了解耐蚀材料学习防腐蚀基本原理和材料防护知识◇认知材料腐蚀学科。
4、腐蚀分类4.1按腐蚀环境在1.1中已列出4.2按腐蚀形态全面腐蚀、局部腐蚀电偶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丝状腐蚀、应力作用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磨损腐蚀、空泡腐蚀、高温腐蚀扫描P15图0-44.3按腐蚀机理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物理腐蚀、微生物腐蚀5、参考资料孙秋霞材料腐蚀与防护冶金工业出版社李美栓金属的高温腐蚀冶金工业出版社魏宝明金属腐蚀理论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杨世伟材料腐蚀与防护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高温腐蚀分类高温腐蚀条件高温和介质高温与材料熔点和活度有关不同材料高温是变化的介质不同介质有不同高温腐蚀类型。
核电厂腐蚀与防护探讨
核电厂腐蚀与防护探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核电厂目前存在的典型腐蚀类型,阐述了核电厂的腐蚀机理与特点。
针对目前核电厂发生的典型腐蚀事例,提出了核电厂在腐蚀方面的防护措施,为国内核电厂腐蚀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电厂;腐蚀;典型;防护1.背景概述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核电,由于核电行业的特殊性,导致核电产业的安全始终受到国家及整个核电领域的重视。
一般核电从建造到首次运行的周期为60个月,因为长时间的建造和运行周期,导致设备腐蚀的现象也慢慢开始显现。
核电站一个百万千万级的机组寿命周期大概为60年,机组长时间的运行导致我们必须对核电厂系统和设备的腐蚀老化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核反应堆中所用的材料,尤其是堆芯材料(如燃料元件包壳)的工作环境是很恶劣的。
它们必须在强辐照场内,在高温、高压、高热流的介质中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2.核电厂常见腐蚀类型在核电厂中局部的电化学腐蚀是较常见的,例如:应力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冲刷腐蚀和微动腐蚀等,而应力腐蚀是核电厂中影响较为严重的腐蚀类型。
2.1腐蚀机理与分类2.1.1腐蚀的定义材料和周围环境发生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而破坏。
核反应堆材料的腐蚀指堆用材料(主要为金属及合金)和堆内介质(氦、二氧化碳、水、钠等)相接触,发生化学、电化学变化或物理溶解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2.2点腐蚀点腐蚀简称点蚀(pitting corrosion),又称为小孔腐蚀,通常指具有易钝化特性的金属或合金表面在含有Cl?等有侵蚀性阴离子与氧化剂共存的溶液环境中发生的一类腐蚀。
点腐蚀是一种局部腐蚀,通常发生在材料表面不易发生腐蚀的地方,或者是存在轻微腐蚀的地方。
当介质中存在有氯离子时会造成氧化膜的局部破坏,如果坑底能得到介质中的氧,氧化膜可以得到修复,蚀坑就不会加深;但如果蚀坑较深,妨碍坑内外物质迁移,就会使坑内溶液发生浓缩,氯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在坑内形成酸性的浓缩溶液,使腐蚀不断加深,直至穿孔【2】。
如图2-1所示。
材料腐蚀与防护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与氧化剂直接发生化学反应 ,导致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 离子,氧化剂获得电子成为负离 子。
酸碱反应
金属与酸或碱发生中和反应,释 放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导致金 属溶解。
生物腐蚀机理
01
生物腐蚀是指微生物、藻类等生 物对材料造成的腐蚀。
02
生物腐蚀通常发生在潮湿环境, 如土壤、水体等,由于生物活动 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材料造成腐蚀 。
详细描述
腐蚀的本质是材料与环境中的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导致材料结构、性能 和外观发生变化。化学腐蚀是指材料与环境中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 质;电化学腐蚀则是材料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原电池反应,导致材料损失。
腐蚀的原理与过程
总结词
腐蚀的原理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材料失去或获得 电子,与环境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反应;在电化学反应中,材料作为原电池的一个
蚀性。
03
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评价
耐蚀性能的测试方法
浸泡试验
将材料浸泡在腐蚀介质 中,观察其腐蚀速率和
程度。
盐雾试验
模拟海洋环境,通过盐 雾加速材料的腐蚀。
恒温恒湿试验
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 件下,测试材料的耐腐
蚀性能。
电化学测试
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材 料的腐蚀电流和电位等
参数。
材料的耐蚀性等级评定
腐蚀等级标准
船舶海洋工程的腐蚀防护
总结词
船舶洋工程长期处于海洋环境中,面临严重的腐蚀问题。
详细描述
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的腐蚀不仅影响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了应对海洋腐蚀环境,通常 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和涂层保护,同时对船体和海洋平台进行阴极保护,以减缓腐蚀速率。
腐蚀与防护总结
• (2)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 •
• 7、电化学腐蚀 • 金属与液态介质,如水溶液、潮湿的气体或电解质溶液接 触时,就会产生原电池作用(即电化学作用)。由电化学作用引 起的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的特点:在反应过程中伴有电流产生。一般来 说,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强烈得多,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普 遍的腐蚀现象,它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是极为严重的。 物理腐蚀是指金属由于单纯的物理溶解作用引起的破坏。 生物腐蚀指金属表面在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产物的影响下 所发生的腐蚀。
2、腐蚀的特点 (1)自发性 (2)普遍性 (3)隐蔽性
3、腐蚀原理 金属与氧气、氯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干燥气体或汽油、 润滑油等非电解质接触发生化学作用所产生的腐蚀,叫做化学 腐蚀。 金属与液态介质,如水溶液、潮湿的气体或电解质溶液接 触时,就会产生原电池作用(即电化学作用)。由电化学作用引 起的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
•
钻井过程中的腐蚀介质主要来自大气、钻 井液和地层产出物,通常是几种组分同时存在。 从防腐和钻井时防塌与产层保护的需要出发, 钻井液的pH值控制在10以上的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 硫化氢
• • • 硫化氢对钻具及钻井设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侵 入钻井液体系的硫化氢可来自下列几个方面: a.含硫化氢的地层流体。 b.钻井液中含硫添加剂(如磺化酚醛树脂等)的分解。
非金属腐蚀破坏的主要特征是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或外形的 破坏,不一定是失重,往往还会增重。
• 4、腐蚀的危害
• (1)腐蚀造成重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 (2)腐蚀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 (3)腐蚀还危及人身安全和造成环境污染;
• (4)腐蚀妨碍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腐蚀经济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类。 直接损失 更换已腐蚀的设备部件等所耗用的金属和非金属 材料费用和制造费,防腐蚀所需要的材料费和施工维修 费,以及由腐蚀造成的损失等,统称为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 除直接损失外,因腐蚀涉及造成的其他损失称为 间接损失。间接损失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 (1)突然停车 (2)物料损失 (3)产品污染 (4)效率降低 (5)过剩设计重法 • (2)失重法 • 2. 失厚测量与孔蚀深度测量
核电站二回路流动加速腐蚀(fac)的机理与防护技术
核电站二回路流动加速腐蚀(fac)的机理与防护技术核电站二回路流动加速腐蚀(FAC)是指在核反应堆冷却系统中,由于液体的流动而引起的金属材料的快速腐蚀。
由于它发生的地方恰好是反应堆冷却系统,所以它有时也被称为“反应堆腐蚀”或“核腐蚀”(NPC)。
FAC破坏了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破坏了反应堆冷却系统的结构,并且会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FAC的发生机理的研究表明,环境条件和组分的存在对其发生机理有很大的影响。
环境条件包括水的pH值、温度、压力以及悬浮物的浓度等因素。
这些环境条件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从而影响FAC的发生。
此外,悬浮物的组分,如氧化铁、硫酸盐、氯化物等,也会影响FAC的发生。
它们会降低金属表面的电位,从而使金属表面更容易腐蚀。
FAC的机理可以概括如下:首先,液体的流动会在金属表面产生一层膜,此膜可以阻止金属表面的腐蚀。
然后,环境条件和悬浮物的存在会使金属表面的电位降低,从而使金属表面更容易腐蚀。
此外,液体的流动会造成流体变化,使金属表面的电位进一步降低,从而加速腐蚀的发生。
要有效地防止FAC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首先,应采取措施维持水的pH值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减少氯化物等悬浮物的溶解度,从而减少FAC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应采取措施降低液体的温度和压力,以减少液体的流动,从而减少FAC的发生。
此外,应采取措施减少金属表面悬浮物的浓度,以减少金属表面的电位差,从而减少FAC的发生。
上述技术措施是防止FAC的发生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金属保护剂来消除FAC的发生。
金属保护剂是一种用于防止金属表面腐蚀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减少金属表面的电位差,从而防止腐蚀的发生。
金属保护剂还可以形成一层膜,阻挡氧化物和其他腐蚀物质,从而防止金属表面的腐蚀。
综上所述,FAC是指在核反应堆冷却系统中,由于液体的流动而引起的金属材料的快速腐蚀。
FAC的发生机理的研究表明,环境条件和组分的存在对其发生机理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机理是液体的流动会造成金属表面的电位进一步降低,从而加速腐蚀的发生。
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报告
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报告一、引言材料腐蚀是导致结构失效、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对材料腐蚀与防护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以材料腐蚀与防护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腐蚀机制、分析现有防护技术,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研究的背景在于,我国在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研究尚存不足,特别是在新型材料腐蚀防护方面。
明确材料腐蚀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材料使用寿命、保障工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1)材料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现有腐蚀防护技术的优缺点是什么?3)如何针对不同材料和环境提出有效的腐蚀防护措施?研究目的在于:1)揭示材料腐蚀的机制,为腐蚀防护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现有腐蚀防护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3)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腐蚀防护策略。
研究假设为:通过深入探讨材料腐蚀机制,结合实际工况,可以找到更有效的腐蚀防护方法。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金属、合金、复合材料等常见材料的腐蚀与防护,以及工业、建筑、海洋等典型环境的腐蚀问题。
本报告的局限性在于,由于研究资源和时间的限制,未能对所有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进行全面研究,但力求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报告将从腐蚀机制、腐蚀防护技术、实际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我国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多种理论框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腐蚀机制方面,研究者揭示了电化学、化学、生物化学等多种腐蚀过程,为腐蚀防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针对不同材料和环境,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腐蚀防护策略。
在腐蚀防护技术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分为金属涂层、非金属涂层、阴极保护、缓蚀剂等方法。
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抑制材料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然而,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争议和不足。
例如,金属涂层在极端环境下易失效,非金属涂层可能影响材料本身的性能,阴极保护技术对电源设备依赖较大,缓蚀剂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
材料腐蚀与防护课件: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 (3)环烷酸
■ 环烷酸RcooH(R为环烷基)是石油中一些有机酸 的总称。
■ 温度<220 ℃时,对金属无腐蚀性。 ■ 230~280 ℃腐蚀最大。 ■ 350 ℃,环烷酸汽化速率加剧,腐蚀加剧。 ■ 400℃以上,全部汽化,不产生腐蚀。
■ (4)氮化物
■ 石油中所含氮化合物主要为吡啶,吡咯及其衍生 物。原油中这些氮化物在常压装置很少分解。但 是在深度加工如催化裂化及焦化等装置中,由于 温度高,或者催化剂的作用,则分解生成了可挥 发的氨和氰化物。
■ (5)氢腐蚀
■ 氢渗透入钢材导致氢鼓泡、氢脆、脱碳等。
■ 2、炼油设备的腐蚀控制 ■ (1)工艺防腐技术 ■ (2)选用耐蚀材料 ■ (3)防腐涂镀层 ■ (4)阴极保护 ■ (5)加强管理和检修
■ 1、腐蚀环境 腐蚀物质: 腐蚀介质包含大气、钻井液和地层产出。 特点: 气、水、烃和固共存的多相流腐蚀介质 ; 高温高压环境 ; H2S、CO2、O2、Cl-和水分是主要腐蚀物质。
■ (1)氧气
■ 氧的腐蚀性受氧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的 制约。单一的氧腐蚀是均匀腐蚀,大气中的钻 井设备腐蚀就是氧腐蚀的典型代表。氧在水中 的溶解度随溶液温度的升高和矿化度的增加而 下降,因而,饱和盐水钻井液中含溶解氧量少, 其腐蚀性弱。
■ (2)内壁防腐 (a)涂料 (b)缓蚀剂
■ (3)正确选材,合理设计 ■ (4)加强科学管理、施工和维护
8.2 酸性气田中的腐蚀
■ 1、腐蚀环境 ■ 腐蚀的对象:油管、套管、井下工具。 ■ 腐蚀性物质:CO2、H2S和采出水、微生物。 ■ 腐蚀类型:
材料腐蚀与防护整理资料
原电池。
1、工业纯Zn中含有少量的Fe,以FeZn7形式存在,电位比Zn高,Zn为阳极,杂质为阴极,Zn由于形成腐蚀电流而溶解。
蚀电池。
由于金属表面的电化学不均匀性,在金属表面上微小区域或局部区域存在电位差的腐蚀电池。
象。
——电化学极化过电位——Tafel常数或直线斜率——电流密度——交换电流密度——通过单位极化电流密度时的过电位——极化曲线斜率。
其值范围在0.1~0.14——代表阳极、阴极极化理解。
A——B区——活性溶解区B——C区——活化-钝化过渡区C——D区——钝化区或稳定钝化区D——E区——过钝化区以氢离子作为去极化剂,在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叫氢去极化反应,由氢去极化引起的金属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加入析氢过电位高的合金元素。
2、提高金属的纯度,消除或减少杂志。
3、加入阴极缓蚀剂提高阴极析氢过电位,(3)如果腐蚀金属在溶液中的电位较低,处于活性溶解状态,而氧的传输速度又有限,则金属腐蚀速度由氧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决定。
1、化学,一般是由强氧化剂引起的。
2、电化学,外加电流的阳极极化产生的钝化。
理解1>重量法2> 深度法3>电流密度法联系:或合金表面数十微米范围内而且向纵深度发展的腐蚀形式。
点蚀发生的条件:1、表面易生成钝化膜的金属材料或表面镀有阴极性镀层的金属。
2、在有特殊离子的介质中易发生点蚀。
3、电位大于点蚀电位易发生点蚀。
P64可用点蚀系数或点蚀因子表示:P65件在连接部位形成缝隙足以让介质滞留在其中引起缝隙内金属的腐蚀,与点蚀不同,缝隙腐蚀可发生在所以金属和合金上,且钝化金属及合金更容易发生。
任何介质均可发生缝隙腐蚀,但含有CL-的溶液更容易发生。
材料的晶界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
近某一成分的贫乏化。
P841)干大气腐蚀2)潮大气腐蚀3)湿大气腐蚀P93阴阳极判断1、材料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
2、植入材料在人体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
3、植入材料的力学性能。
P107整页好好看看P108金属作为阴极,进行外加阴极极化以降低或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核电站化学水处理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
核电站化学水处理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前言:每个用户在用水的过程中都需要不同的水质,因此核电站的日常工作中要负责将化学处理工作应用到原水当中,使之产生不同的水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经过化学处理过的原水,会通过不同的分配运输到各处用户之处。
过滤天然水、混凝沉降符合砂滤是处理水的基木过程,经过处理过后就能够产生不同质量的用水来供生产和生活使用。
交换阴阳离子就能够将生产用水转换成脱盐水,电站的每个部门都需要应用这种脱盐水。
因此加强核电站的化学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核电站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出现腐蚀的种类(一)酸腐蚀次氯酸钠、盐酸以及FeCI3溶液是酸腐蚀的三种类型。
醋氯酸钠在三中腐蚀当中的腐蚀性是最强的,这是因为普通的酸腐蚀只是针对不锈钢和碳钢而言的,此时人们可以用橡胶和树脂等来代替不锈钢和碳钢,然而在面对次氯酸钠的时候,橡胶和树脂也是能够被轻易的腐蚀的;核电站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构筑物和不锈钢及碳钢等,然而这些建筑材料是极易被盐酸进行腐蚀的, 因此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盐酸的腐蚀,可以算用玻璃钢和橡胶作为建筑材料;由FeCI3+3H2O^Fe (OH) 3+3HCI可以看出盐酸和氢氧化铁会在水解FeCI3后生成,腐蚀设备的现象就是由于盐酸的生成而产生的,因此从腐蚀机理方而来讲FeCI3是大致相同的,然而腐蚀程度是由于溶液中的酸度浓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二)碱腐蚀聚合物、氨液和NaOH是进行化学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物质。
然而产生碱腐蚀是需要较高温度的,如果化学水处理过程中温度没有五十摄氏度,再高浓度的这三种碱性物质也无法实现腐蚀。
然而我们也因该及时考虑到会增强碱性腐蚀的情况,以便于在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
首先,Cu+nNH3+l/2O2+H2O^Cu (NH3) n2十十2HCI,该公式表达的是氨、氧和铜之间在黄铜被氨液腐蚀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根据实验表明该腐蚀现象会产生铜氨络合离子,这将会促使铜始终不断的被NH3所腐蚀,同时还会造成应力腐蚀开裂现象发生于铜部件被拉应力作用的情况下。
核电厂设备典型腐蚀损伤及其防护技术
核电厂设备典型腐蚀损伤及其防护技术摘要:目的:对核电厂中设备的典型腐蚀损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技术。
方法:首先从核电材料的腐蚀性入手,对当前核电设备腐蚀防护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核电腐蚀防护措施。
结果:核电设备的腐蚀问题是可以通过防护技术来加以防止的。
结论:对核电设备材料加以规范,检测材料的腐蚀性能以及做好防腐设计等,是防止核电厂设备发生腐蚀损伤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核电厂设备;腐蚀损伤;防护技术1 核电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概述我国核电机组以压水堆为主,在役和在建核电机组中,压水堆核电站占到95%以上。
压水堆核电站的设备分为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与BOP(核电站配套子项)设备三大类。
按照设备服役工况或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核一级、核二级、核三级和非核级。
有核级要求的设备及部件,其所用材料称为核电关键材料。
尽管核岛主设备的关键材料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由于在高温、高辐照等特殊环境中工作,因腐蚀、特别是应力腐蚀导致的设备及部件失效实例并不少见。
应力腐蚀导致的设备及部件失效给核电站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核电安全运行带来潜在的威胁。
有核电的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开展核岛主设备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工作。
因此,核电设备防腐蚀的战略是:⑴从筛选设备制造材料下手,筛选耐腐性优异、性价比又高的材料加工海洋设备,这样的海洋设备几乎不存在腐蚀问题——这是金属防腐蚀的“内因”,根治腐蚀、“治本”;但成本昂贵,一次性投资大,目前采用者极其稀罕。
⑵从给设备穿“防腐蚀衣”下手,普通金属(如:碳钢)涂装保护性覆盖层(涂层、涂料、内衬、耐腐蚀金属膜等),也即:碳钢+保护性覆盖层——这是金属防腐蚀的“外因”、“治标”;成本低,易上马,立竿见影,目前普及率极高。
⑶从处理介质下手,例如:钙镁沉积法等。
⑷选用防腐蚀添加剂,如:缓蚀剂等。
2 核电厂设备腐蚀防护存在的问题2.1 核电材料标准不规范材料的性能是核电厂设备输入的关键,核电的材料标准或多或少的存在些问题。
核电站海水管道腐蚀防护
核电站海水管道腐蚀防护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以及能源安全的需求,核电站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核电站的建设中,海水作为冷却介质被广泛应用。
然而,海水中的氯离子和含硫化合物等物质会对海水管道进行腐蚀,导致管道损坏和漏水,给核电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核电站海水管道的腐蚀防护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本原理钢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但是在腐蚀环境中会出现氢脆等问题,导致其性能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断裂。
而对于海水管道来说,防腐需考虑到以下因素:1. 海水中的氯离子、含硫化合物等物质是否存在,其浓度大小及影响程度。
2. 海水管道的材料,壁厚和管径等因素。
3. 海水管道的受力和周围环境条件等。
一般来说,海水管道的腐蚀防护涉及到表面涂层、内衬材料和嵌套环保材料等方法。
二、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是海水管道腐蚀防护的一种常用方法,适用于新建管道和旧管道的修补。
通常采用橡胶涂层、环氧焊盘、聚合物涂层等方式进行防腐。
其优点是施工方便,成本低,但会存在涂层斑点等缺陷,且寿命较短,需要定期维修更换。
三、内衬材料内衬材料是将化学稳定的材料塞入海水管道内进行防腐。
常用的材料有防腐油漆、玻璃钢、不锈钢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耐腐蚀性能、机械强度和高温稳定性等。
内衬材料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提高海水管道的使用寿命,但需要频繁检查内衬材料情况,及时更换老化严重的部位。
四、嵌套环保材料嵌套环保材料是将防腐材料注入海水管道内部,并在管道内部形成一层防护膜。
嵌套环保材料通常是化学稳定且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附着性能的材料。
相比内衬材料,嵌套环保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抗腐蚀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不会对管道的内径或流量造成影响。
但也需要注意工艺操作的准确性,避免嵌套材料不均匀或堵塞管道等问题的发生。
五、小结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能够更有效的增强海水管道的防腐能力,从而提高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
在选择防腐措施时应结合管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并加强维护和检测保养,为核电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材料腐蚀及核电站材料腐蚀防护概述
材料腐蚀及核电站材料腐蚀防护概述【摘要】随着科技发展,材料腐蚀成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很多技术无法突破的关键就在于材料的腐蚀问题无法解决。
本文通过对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等问题进行概述,并对核电工业对腐蚀防护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初步介绍。
【关键字】金属非金属腐蚀核电工业防护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材料的腐蚀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可以说现阶段很多技术无法做出突破的重要原因就是材料腐蚀问题无法解决。
因此,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材料的腐蚀问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同时联系本专业知识背景,进一步了解有关核电工业对腐蚀防护技术的需求,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于材料的腐蚀,主要包括金属的腐蚀和非金属的腐蚀。
同时,核电工业对腐蚀防护技术的需求包括了水冷式堆型核电站的腐蚀与防护和特殊类型核反应堆的腐蚀问题。
二、金属腐蚀1.定义与危害金属材料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损坏,称为金属腐蚀。
究其本质,金属在腐蚀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其实就是金属单质被氧化形成化合物。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金属材料的应用也得到空前的拓宽,全球每年因腐蚀造成的金属损失量高达全年金属产量的20%-40%。
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等工业中,由于材料腐蚀造成的跑、冒、滴、漏,不仅造成惊人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使许多有害物质甚至放射性物质泄漏而污染环境,危害人民的健康,有的甚至会长期造成严重的后果;而由于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灾难性事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许多局部腐蚀引起的事故,如氢脆和应力腐蚀断裂这一类的失效事故,往往会引起爆炸、火灾等灾难性恶果。
据世界上发达国家调查统计,每年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5%-4.2%;1999年光明日报曾报道了我国每年腐蚀损失是2800亿元,其中石化系统的损失(不含事故损失)为400亿,按照国民生产总值(2005年GDP18万亿)4%的损失量计算,我国每年将有近7 200亿元腐蚀损失。
核电厂水化学 第3章 腐蚀及其防护
空间上:各行各业都存在腐蚀,包括冶金、化 工、能源、矿山、交通、机械、航空航天、信息、 农业、食品、医药、海洋开发和基础设施等。
如经常听说的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中, 其设备、管道、开关等的跑、冒、漏、滴现象,许 多就是金属被腐蚀了而产生的后果。再如在电力系 统经常听说的“四管爆漏”、蒸汽发生器管破损、 凝汽器泄漏,许多就是金属被腐蚀产生的后果, 四管指省煤器管、水冷壁管、过热器管、再热器管。
2021/3/25
材料防护与资源效益
所以,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用 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一段时间后,我们将看到固 体由_暗_红__色变成__黑__色,这时氧化铁变成_铁___, 实验中石灰水会变__白__色_浑__浊__,用酒精灯点燃尾气 的作用是__防__止__一_氧__化__碳__污__染_空__气___。
2021/3/25
4)腐蚀会带来后果,最直接的后果是材
料的变质或破坏,严重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 济损失、资源浪费、环境损害和社会危害。
2021/3/25
铁管生锈了
材料防护与资源效益
钢铁吊索生锈造成大桥断裂!
2001年断裂 四川省宜宾市城区的南门大桥 2021/3/25
材料防护与资源效益
5)注意腐蚀与断裂、磨损的区别
2021/3/25
• 最常见的是金属材料的腐蚀;除金、铂外,大多数金属都 会发生腐蚀,如铁器使用时间较长会生锈;
2021/3/25
铁锈斑斑 材料防护与资源效益
金属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慢慢形成一层薄薄的绿色铜锈 ,俗称“铜绿”,主要成分Cu2(OH)2CO3。
(2Cu+O2+H2O+ CO2 Cu2(OH)2CO3)
非金属
非金属有机 材料(高分 子材料)
核电站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腐蚀与防护
核电站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腐蚀与防护摘要:核电站的化学水处理系统包含各种各样的介质,均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好和会带来设备、管道腐蚀。
给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核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防腐问题已经成为了行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核电站化学水处理过程中的腐蚀与防护进行了相应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核电站;化学水处理;腐蚀与防护核电站化学水处理大都是指核电站按照电站用户对不同水质的要求,对原水进行化学处理,保障其能够达到相应标准和用户的要求,并对处理过后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在核电站的化学水处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对相应设备进行防腐工作,强化各项防腐措施,从而提升相应设备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推进核电厂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一、核电站化学水处理工艺分析以海水作为原水的核电站化学水处理主要包括机械过滤水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反渗透、阴阳离子交换等,其主要流程如图1。
核电站在运行时,还要利用各种化学试剂来对生产用水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继续提升生产用水的质量,使其可以充当核电站一二回路热传递基本介质。
图1核电站化学水处理工艺流程二、核电站化学水的腐蚀类型(一)酸腐蚀在核电站的化学水处理工作中,FeCl3溶液、盐酸以及次氯酸钠,对设备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这些都属于酸腐蚀。
其中FeCl3水解后生成盐酸和氢氧化铁,盐酸对碳钢、不锈钢和混凝土构筑物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FeCl3溶液和盐酸的腐蚀机理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溶液中的酸浓度不同,会使得其腐蚀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
次氯酸钠溶液相较于同样浓度的盐酸来说,具有更强的腐蚀性,次氯酸钠和水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对相应设备造成腐蚀[1]。
(二)碱腐蚀化学水系统中的碱性物质主要包括氨水溶液、NaOH、联氨及KOH等,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碱性腐蚀介质的腐蚀性会变得更强。
其中氨液会对黄铜造成腐蚀,生成铜氨络合离子,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同不见的应力腐蚀开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腐蚀及核电站材料腐蚀防护概述【摘要】随着科技发展,材料腐蚀成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很多技术无法突破的关键就在于材料的腐蚀问题无法解决。
本文通过对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等问题进行概述,并对核电工业对腐蚀防护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初步介绍。
【关键字】金属非金属腐蚀核电工业防护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材料的腐蚀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可以说现阶段很多技术无法做出突破的重要原因就是材料腐蚀问题无法解决。
因此,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材料的腐蚀问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同时联系本专业知识背景,进一步了解有关核电工业对腐蚀防护技术的需求,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于材料的腐蚀,主要包括金属的腐蚀和非金属的腐蚀。
同时,核电工业对腐蚀防护技术的需求包括了水冷式堆型核电站的腐蚀与防护和特殊类型核反应堆的腐蚀问题。
二、金属腐蚀1.定义与危害金属材料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损坏,称为金属腐蚀。
究其本质,金属在腐蚀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其实就是金属单质被氧化形成化合物。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金属材料的应用也得到空前的拓宽,全球每年因腐蚀造成的金属损失量高达全年金属产量的20%-40%。
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等工业中,由于材料腐蚀造成的跑、冒、滴、漏,不仅造成惊人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使许多有害物质甚至放射性物质泄漏而污染环境,危害人民的健康,有的甚至会长期造成严重的后果;而由于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灾难性事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许多局部腐蚀引起的事故,如氢脆和应力腐蚀断裂这一类的失效事故,往往会引起爆炸、火灾等灾难性恶果。
据世界上发达国家调查统计,每年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5%-4.2%;1999年光明日报曾报道了我国每年腐蚀损失是2800亿元,其中石化系统的损失(不含事故损失)为400亿,按照国民生产总值(2005年GDP18万亿)4%的损失量计算,我国每年将有近7 200亿元腐蚀损失。
所以,了解金属的腐蚀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金属腐蚀的分类金属腐蚀按腐蚀过程机理分,主要有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生物腐蚀;按金属腐蚀破坏的形态和腐蚀区的分布,主要有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还有按腐蚀的环境条件把腐蚀分为高温腐蚀和常温腐蚀;干腐蚀和湿腐蚀等。
3.金属腐蚀的机理金属腐蚀按腐蚀过程机理可以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生物腐蚀。
下面,将对各个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1)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非电化学作用下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氧化损耗的腐蚀过程。
通常指在非电解质溶液及干燥气体中,纯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
这类腐蚀不普遍、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会发生,例如,化工厂里的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l2 + Fe → FeCl2化学腐蚀原理比较简单,属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氧化剂的还原是同时发生的,电子从金属原子直接转移到接受体,而不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分开独立进行的共轭电化学反应。
(2)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防腐蚀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指金属在水溶液中形成电池而引起的腐蚀。
根据电化学腐蚀的机理,在水溶液中,由于不同金属的电位差,可以产生微电池效应而导致腐蚀的发生;即使同一金属板,由于其内部应力的差异、焊缝成分的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浓度差、温度差、氧浓度差等,都可以产生电位差而导致电位较低的金属腐蚀。
以金属铁为例,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析氢反应:负极(Fe):Fe -2eˉ = Fe2+正极(杂质如碳或者电位较高的金属):2H+ + 2eˉ = H2电池反应:Fe + 2H+ = Fe2+ + H2↑由于有氢气放出,所以称之为析氢腐蚀。
当阴极区的H+消耗完的时候,如果没有氧气的存在,则会产生阴极极化,钢铁发生的电池反应会很快结束,而在阳极区由于Fe2+的积累而产生阳极极化。
在中性或者碱性溶液中,如果没有氧气的存在,则如上,不会发生电池反应。
而如果有氧气的存在,则会发生吸氧反应:负极(Fe):Fe -2eˉ = Fe2+正极(杂质如碳或者电位较高的金属):O2 + 2H2O + 4eˉ = 4OHˉ电池反应:2Fe +O2 + 2H2O = 2Fe(OH)2由于吸收氧气,所以也叫吸氧腐蚀。
钢铁制品在大气中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生成的Fe(OH)2被氧所氧化,生成Fe(OH)3脱水生成Fe2O3铁锈:4Fe(OH)2 + O2 + 2H2O = 4Fe(OH)32Fe(OH)3 = Fe2O3 + 3H2O电化学腐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在自然条件下,如海水、土壤、地下水、潮湿大气、酸雨等对金属的腐蚀通常是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机理与纯化学腐蚀机理的基本区别是:电化学腐蚀时,介质与金属的相互作用被分为两个独立的共轭反应。
阳极反应是金属原子直接转移到溶液中,形成水合金属离子或溶剂化金属离子。
另一个共轭的阴极过程是留在金属内的过量电子被溶液中的电子受体或去极化剂所接受而发生还原反应。
(3)生物腐蚀生物腐蚀是指生理环境下,金属表面逐渐侵蚀的现象。
其结果是导致金属形变及性能退变。
生物腐蚀过程可分为两类:1、机械的:包括金属被昆虫和啮齿动物啮蚀和穿孔,如电缆、铅管等等遭到损害。
建筑物或其他金属构造也可由于植物的根系生长而遭受损害。
2、化学的:包括同化效应和异化效应。
同化效应是指生物将金属作为营养源使用,而异化效应则指生物产生代谢产物,如酸或毒素,可以引起金属腐蚀或使之不能使用。
4.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1)气相对湿度和金属腐蚀的临界相对湿度。
空气中氧气始终是充分供给的,腐蚀反应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水分出现的机会,如果达到或超过某一相对湿度时,锈蚀便很快发生与发展,一般的说,钢铁生锈的临界相对湿度约为75%。
(2)空气中污染性物质的影响:常见的如:SO2,CO2,Cl-,灰尘等,大都是酸性气体。
(3)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及其变化影响金属表面水份凝聚及电化学腐蚀反应速度。
(4)酸碱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水膜电解质浓度和H+浓度,从而加速腐蚀。
(5)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如人汗、金属切削液、洗涤液、油污等均会加速腐蚀。
5.金属腐蚀的类型金属腐蚀按照按金属腐蚀破坏的形态和腐蚀区的分布,主要有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
全面腐蚀又叫均匀腐蚀,是指在整个金属表面上基本上是均匀的腐蚀,钢铁构件在大气、海水及稀的还原性介质中的腐蚀一般属于全面腐蚀。
在应用耐蚀材料时,应以抗均匀腐蚀作为主要的耐蚀性能依据,在特殊情况下才考虑某些抗局部腐蚀的性能。
局部腐蚀又称不均匀腐蚀,是指金属表面的某些部分的腐蚀,如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晶间腐蚀、表面下腐蚀、孔蚀、膜孔型腐蚀等,虽然重量损失比均匀腐蚀小,但因可导致金属结构的不紧密或穿漏现象,故其危险性较大。
下面,将对几种典型的腐蚀类型进行详细说明。
(1)点蚀点蚀又称坑蚀和小孔腐蚀。
点蚀有大有小,一般情况下,点蚀的深度要比其直径大的多。
点蚀经常发生在表面有钝化膜或保护膜的金属上。
由于金属材料中存在缺陷、杂质和溶质等的不均一性,当介质中含有某些活性阴离子(如Cl-)时,这些活性阴离子首先被吸附在金属表面某些点上,从而使金属表面钝化膜发生破坏。
一旦这层钝化膜被破坏又缺乏自钝化能力时,金属表面就发生腐蚀。
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缺陷处易露出机体金属,使其呈活化状态,而钝化膜处仍为钝态,这样就形成了活性-钝性腐蚀电池,由于阳极面积比阴极面积小得多,阳极电流密度很大,所以腐蚀往深处发展,金属表面很快就被腐蚀成小孔,这种现象被称为点蚀。
在石油、化工的腐蚀失效类型统计中,点蚀约占20%~25%。
流动不畅的含活性阴离子的介质中容易形成活性阴离子的积聚和浓缩的条件,促使点蚀的生成。
粗糙的表面比光滑的表面更容易发生点蚀,此外PH值降低、温度升高都会增加点蚀的倾向。
氧化性金属离子(如Fe3+、Cu2+、Hg2+等)能促进点蚀的产生。
但某些含氧阴离子(如氢氧化物、铬酸盐、硝酸盐和硫酸盐等)能防止点蚀。
点蚀虽然失重不大,但由于阳极面积很小,所以腐蚀速率很快,严重时可造成设备穿孔,使大量的油、水、气泄漏,有时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危险性很大。
点蚀会使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等加剧,在很多情况下点蚀是这些类型腐蚀的起源。
(2)缝隙腐蚀在电解液中,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表面之间构成狭窄的缝隙,缝隙内有关物质的移动受到了阻滞,形成浓差电池,从而产生局部腐蚀,这种腐蚀被称为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常发生在设备中法兰的连接处,垫圈、衬板、缠绕与金属重叠处,它可以在不同的金属和不同的腐蚀介质中出现,从而给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障碍,甚至发生破坏事故。
对钛及钛合金来说,缝隙腐蚀是最应关注的腐蚀现象。
介质中,氧气浓度增加,缝隙腐蚀量增加;PH值减小,阳极溶解速度增加,缝隙腐蚀量也增加;活性阴离子的浓度增加,缝隙腐蚀敏感性升高。
但是,某些含氧阴离子的增加会减小缝隙腐蚀量。
(3)应力腐蚀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和在静拉伸应力(包括外加载荷、热应力、冷加工、热加工、焊接等所引起的残余应力,以及裂缝锈蚀产物的楔入应力等)下,所出现的低于强度极限的脆性开裂现象,称为应力腐蚀开裂。
应力腐蚀开裂是先在金属的腐蚀敏感部位形成微小凹坑,产生细长的裂缝,且裂缝扩展很快,能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的破坏。
应力腐蚀开裂在石油、化工腐蚀失效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可达50%。
应力腐蚀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材料对介质具有一定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二是存在足够高的拉应力。
导致应力腐蚀开裂的应力可以来自工作应力,也可以来自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据统计,在应力腐蚀开裂事故中,由残余应力所引起的占80%以上,而由工作应力引起的则不足20%.应力腐蚀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孕育期,在这一阶段内,因腐蚀过程局部化和拉应力作用的结果,使裂纹生核;第二阶段为腐蚀裂纹发展时期,当裂纹生核后,在腐蚀介质和金属中拉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裂纹扩展;第三阶段中,由于拉应力的局部集中,裂纹急剧生长导致零件的破坏。
在发生应力腐蚀破裂时,并不发生明显的均匀腐蚀,甚至腐蚀产物极少,有时肉眼也难以发现,因此,应力腐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破坏。
(4)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着材料的晶粒间界受到腐蚀,使晶粒之间丧失结合力的一种局部腐蚀破坏现象。
受这种腐蚀的设备或零件,有时从外表看仍是完好光亮,但由于晶粒之间的结合力被破坏,材料几乎丧失了强度,严重者会失去金属声音,轻轻敲击便成为粉末。
据统计,在石油、化工设备腐蚀失效事故中,晶间腐蚀约占4%~9%,主要发生在用轧材焊接的容器及热交换器上。
一般认为,晶界合金元素的贫化是产生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
通过提高材料的纯度,去除碳、氮、磷和硅等有害微量元素或加入少量稳定化元素(钛、铌),以控制晶界上析出的碳化物及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制度和适当的加工工艺,可防止晶间腐蚀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