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课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10月15日上午,我在讲了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但是感觉准备不足,遗憾太多,与教教研室新的教学流程差距很大,听取各位老师的点评和白老师的指导,反思如下:

首先是教学设计没有按照教研室历史课堂流程规

范自己,从课标、教材、学情、评价的高度认真的设计,每一课要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主问题,然后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要围绕着主问题展开,并恰当的嵌入评价,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在本课中,前半部分准备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解决基础知识,利用表格整理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然后展评落实,在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意义做讲解,通过材料阅读加以拓展应用,完成练习检测。但是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出的问题比较笼统,没有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材料和真正指导学生答题的方向,导致问题较大,很空洞,学生不知从何说出,对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新思想的准确把握不够,没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材料给提供载体,特别是视频、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解对课本表述的强调,浪费时间过

多,感觉比较生硬,灌输式的教学效果很差,这节课课堂训练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自愧不如!

其次,交流评课时同志们给予了真诚的帮助,比如胡适的文学改良刍(chu )义,不能能念(zhu )义,播放课件后,教师要有板书,正确的板本科的课题和知识识的重难点,知识的重难点,引出学习的思路,再表述重大历史事件关系的时候,一定要写全称,选用材料要慎重,标明出处,当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指导标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或者阅读的提示,让学生答题的方向,训练生成新的理解。课堂训练重视提能,面向中考题型,要有梯度,适当选用中考题,解析检测题指导答题方法。

今后改进方向:

1.认真落实县教研室推出了初中历史学科的新授课流程:(1)恰当导入明确目标(学什么)(2)通读全文明了史实(是什么)(3)主题教学明析史因(为什么)(4)巩固训练联系运用(怎么用),规范课堂环节,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提高课堂读-思-练实效。真正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做导演,提升幸福感。

2.尝试创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简案,首先整个教学简案从学习目标的设置到教学活动的组织,到最后的板书设计处处都要体现着随讲随练、随学随测,用课程标准引领课堂,主问题应该是每节课的“课魂”所在,我们本节课进行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为让学生理解这个主问题而进行的。比如八上在第9课《辛亥革命》一课中: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九上14课《文艺复兴》:理解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想。想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设置学习目标时,我们一定要考虑目标是让学生看的,学习的目标的设置不光要考虑课程标准,还要依据学情。学生通过读这个学习目标,大脑中要立刻明白我这节课要干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干,当然,学习目标也要有实现载体,比如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就需要告诉他们怎么来了解,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可以去了解,是读课本、看图片、看视频,读史料,列表格还是画示意图。再次,学习目标要有层次,要考虑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是我们每节课都应该渗透其中的素养,而唯物史观是我

们教学的原则,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一种人生观,家国情怀的渗透到人物精神品质中。

3.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有针对性,考虑到课堂教学的需要,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直观理解服务,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评价服务,利用电脑在课堂上多扩充史料、开拓学生的眼界,尝试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一些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

读史让我明智,教史促我成长,研史励我专业,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引领我们走向远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