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列夫托尔斯泰
第七课列夫托尔斯泰解读
第七课列夫托尔斯泰解读介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是一位俄国作家和哲学家,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的内在矛盾和道德困境,对于人性、社会问题以及宗教信仰的重要性有着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解读托尔斯泰的思想和作品,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思想贡献。
托尔斯泰的主题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常常涉及宗教、人性、伦理和社会道德等主题。
他认为人类的内心困境和社会问题源于对于真实人性的追求以及对于道德规范的违背。
他试图通过揭示人类内心的矛盾和对于道德准则的追求来呼唤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宗教信仰托尔斯泰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对于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和思考。
他认为宗教信仰是人类寻求真理和解决内在矛盾的根本途径。
在他的作品中,宗教的力量经常被描绘为超越世俗的力量,能够给人带来和平、喜悦和真实的意义。
他对于基督教中耶稣的教诲特别崇敬,认为耶稣的爱和仁慈是人类解决社会和道德问题的基石。
人性与内心的矛盾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内在矛盾和道德选择的困境。
他认为人类的内心常常面临自私和善良、欲望和理智之间的斗争。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的内心冲突和道德抉择常常被描绘得非常细腻和真实。
通过这些描写,托尔斯泰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伦理选择的重要性。
社会和道德问题托尔斯泰对于社会和道德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他通过描绘社会的丑陋和道德败坏来呼吁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改变。
他认为权力、贫穷和不公平是社会中最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源于人类的贪婪和自私。
他主张通过爱、仁慈和道德准则来解决社会问题,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对后世影响托尔斯泰的作品和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译介和研究,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文学、宗教和哲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关注社会问题和呼唤道德准则的呼声激发了无数人的思考和行动,对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浅谈《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艺术
另外 , 用 夸张手 法进行大 肆渲染 , 也是茨威格 人物描 写成
功 的技巧之 一 。在 文本 中 , 作者 形容列 夫 ・ 托 尔斯泰 浓密 的
遮 住 了皱 似树 皮 的黝 黑脸 膛” “ 不 管从哪个 角度 , 你都 能见 到 热 带森林般 茂密 的须 发 。 ” 这就 是茨威格 笔下列夫 ・ 托尔斯泰
邃 的思想 。 比喻的运 用 , 使原本 平凡 的事物 生动起 来 , 使人 读 来如 见其 人, 如 闻其 声 。
、
独 到刻 画 , 形 神兼 备
在 作 品中, 作者抓 住 了列夫 ・ 托尔 斯泰 “ 须发浓 密” 这个
典型外貌特 征进行刻 画 , 写他“ 长髯覆盖 了两颊 , 遮住 了嘴唇 ,
留给读 者的第 一 印象 。和 鲁迅那 “ 浓 墨 写成 的隶体一 字似 的 胡须” 一样, 长髯是 这位伟 大作家 的面 部标志 。有 了这标 志 , 读 者 自然 就 能很 快从 一群 人 中把 列夫 ・托 尔斯泰分 辨 出来 。 但茨 威格对人物 的刻 画不 是停 留在 表面 , 而是 由表 及里 , 由形入神 , 致力 于把人物 的 内在表现 出来 , 让读者认 识列夫 ・ 托 尔斯泰 不朽 的灵魂 。 所 以, 在对 人物 经历 、 思想 、 个性 、 精神
有 了深 刻 了解 后 , 他选 择 了列夫 ・ 托尔斯 泰 的眼睛作 为描 写 对象。 他形 容列夫 ・ 托 尔斯泰 的眼 睛锐利 , 如“ 一把锃 亮 的钢
刀刺 了过来 , 又 稳又准 , 击 中要害 。 ‘ 在这 种入木 三分 的审视 之下, 谁 都没法遮遮 掩掩 ” , 这对眼睛 “ 可 以把人世 间的物质 吸 进去, 然 后 向我们这 个 时代 放射 出精确 无误 的频波 ” “ 每件 事
《列夫.托尔斯泰》思路 -回复
《列夫.托尔斯泰》思路-回复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对人性的探索而著称于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他的背景和早期生活、主要作品、文学风格以及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一、背景和早期生活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于1828年9月9日出生在俄国一个贵族家庭中。
他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接受了严格的军事教育。
托尔斯泰在早年丧失了父母,由亲戚抚养长大。
这种经历对他的后来的作品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早期教育也影响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二、主要作品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涵盖了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和传记等多个领域。
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复活》。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索和对道德价值观的挑战而闻名。
三、文学风格托尔斯泰的文学风格独特而出色。
他的作品通常运用详实的描写和丰富的细节来展现人物和场景。
他擅长运用长句和独特的叙述结构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他的作品常常以军事和宗教为主题,强调个人的自由意志和对人性的研究。
托尔斯泰的文学风格深受俄国民间文学和宗教哲学的影响,展现出独特的俄国文化精神。
四、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涵盖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他对社会不公正、军事制度和权力滥用表达出严厉的批判。
同时,他也追求道德和伦理的完善,提出了许多关于道德和义务的问题。
他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道德选择来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总结: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永远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背景和早期生活,主要作品以及文学风格都对他的思想和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他提出了许多关于道德和伦理的问题,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将这些思考融入到他的作品中。
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观探析
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观探析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人生哲理、社会伦理、宗教思想等多个方面,其中尤以他的幸福观备受瞩目。
托尔斯泰认为,幸福不是来自于个人追求,而是来自于为他人付出。
本文将从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宗教信仰、社会观念及艺术成就等方面来探析他的幸福观。
一、人生经历托尔斯泰自幼生长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享受着优越的物质待遇,但他在成长过程中却经历着种种不幸和思想迷茫。
他在十几岁时就经历了父母和兄弟的相继去世,这使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悲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此外,托尔斯泰还曾在军队服役,亲身经历了战争带来的残酷和伤痛。
这些人生经历让托尔斯泰逐渐认识到物质的获得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是要靠内心的自我满足和为他人服务来实现。
二、宗教信仰托尔斯泰的宗教信仰也对他的幸福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在20岁左右开始对基督教产生兴趣,并逐渐转向东正教。
托尔斯泰认为,基督教教义所强调的“爱和仁慈”是实现幸福的真正途径。
他相信通过帮助他人和发扬爱心,可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从而实现幸福。
托尔斯泰还曾写下:“爱——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去爱那么多的存在”。
这就表明了他视爱为人生最高的美德和精神支柱。
三、社会观念托尔斯泰的社会观念受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贫穷和民众的疾苦所影响。
他坚信社会公正和人类的普世价值,认为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是相辅相成的。
托尔斯泰曾写道:“幸福是为所有人准备的,也就是说,幸福是唯一的社会目标”。
他认为个人的追求和崇高道德理念可以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人类幸福。
四、艺术成就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不乏体现其幸福观的元素。
例如,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他刻画了安娜和列夫之间的精神的矛盾,使读者深刻体会到富有但人内心空虚、思想陷入混沌之中。
而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俄罗斯社会的各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和平等社会的向往,反映了其宏大的社会理想和幸福观。
列夫托尔斯泰知识点
列夫托尔斯泰知识点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是俄国作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文化人物。
他的著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对俄国文学、哲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的思想与人生哲学也成为人们广为探讨和研究的对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列夫·托尔斯泰的知识点吧。
一、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列夫·托尔斯泰在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家族,是家中第四个孩子。
他的父亲是一名贵族,担任过高级州长和参议院成员等职务。
自小受到严格的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的教育,同时也熟读希腊、拉丁等经典文化。
自学过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领域的知识,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把握。
早年的托尔斯泰曾加入军队,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等战争,但是他很快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
他开始写作,并在185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童年》。
在此之后,他又出版了《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经典作品。
同时,他还是一名哲学家、思想家,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哲学观、宗教观等。
1891年,列夫·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宗教转变,开始信奉基督教的无神论派别。
这一转变对他后来的创作和思想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01年,他开始担任带领穷人和无家可归者的修道院院长,直到去世。
二、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以及思想1. 文学作品托尔斯泰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深入探讨了人性、家庭、爱情、战争等主题。
他的重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是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中最庞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涵盖了俄法战争、家庭、爱情等多个主题,并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也是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有名的贵族夫人和一位年轻的农民的爱情故事。
浅谈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及思想意义 免费
浅谈托尔斯秦的代表作及口辽宁科技学院张爱敏内蒙古包头医学院马江涛摘要:本文以其最负盛名的“三大郝”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为时象。
对它们的三种最明显的艺术特征——。
心灵的辩证法”、。
别致的结构、广阔的画面”、。
自然风景与人物心理的‘比照”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托尔斯泰;战争小说;现实主叉;爱国主艾;人道主义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1是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
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劳动,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高峰。
这位被列宁称之为。
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作家.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作品仍以不朽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依然。
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每当我们进入托尔斯泰的艺术世界时.便不能不惊叹托尔斯泰作品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思想艺术力量.心灵辩证过程的细致分析.艺术结构的雄伟严整。
自然画面的诗意盎然以及语言的朴素明了和富有表现力。
托尔斯泰的创作。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其代表作主要有三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1.早期早期(1851。
1862)这是他的探索、实验和成长的时期。
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展和变化.个别作品带有模仿的痕迹。
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基调和特色也已初具雏型。
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入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
像《昨天的故事>(1851)那样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记扩充和艺术加工而成的。
2.中期中期(1863.18加)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
托尔斯泰从1856年开始想写关于十二月党人的小说.在1860至1861年间写了开头3章(1884年发表;1877至1879年曾再用这个题材写了一些片断,但与原来的构思毫无联系)。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人物形象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人物形象
茨威格在《列夫·托尔斯泰》中描绘了托尔斯泰平凡粗鄙的外貌和犀利深刻的灵魂。
他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描绘托尔斯泰矮小的身材和犀利的眼神,反衬出其深邃的精神世界。
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让读者感受到托尔斯泰的独特气质。
从历史方面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个看不惯资本主义的人,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最终脱离了它们,并融入劳动人民中去。
然而,当他进入劳动人民中后,他很快发现这里并不属于他,但已经没有了退路。
他的思想中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
总的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个外表粗鄙但内心犀利的人物形象。
浅谈列夫•托尔斯泰部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列夫&#8226;托尔斯泰部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摘要: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甚至世界文学舞台上的一颗巨星,他的众多作品中反映出的人性特点及社会现象对现今的社会问题还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不同地位,不同性格,不同追求的女性形象,然而她们所有人的共同点就是都拥有无限的活力,而且并不具有倾国倾城的美貌。
对作者来说判断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看他对生活的态度是否积极。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性格;女性形象1.《战争与和平》本书中作者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亚历山大一世时期处于不同阶层的人的特点,从皇帝到士兵,不同处境,不同年龄的人的心态及其变化都让人印象深刻。
当1906年有人问他对哪部作品最为喜爱和满意时,托尔斯泰回答:“战争与和平”。
其实托老这部作品的题目中赋予了比汉语译文更深的含义,мир在俄语中既有和平的意思,又有人的意思。
所以更为准确的含义是战争与当时的人之间的关系,战争给人们心理和生活方式、态度带来的转变。
娜塔莎•罗斯托娃作为罗斯托夫公爵家的女儿,虽然外表并不那么惹人注目,但拥有别人没有的活力与激情,永远不知道疲倦;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叶莲•库拉金娜。
叶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美女,,但她从未给人温暖的感觉,眼睛总是冷漠没有生气。
对她来说获得男人的钱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场著名的舞会上久久没有人注意到在角落的娜塔莎,她只是羡慕地看着,但当安德烈公爵邀请她跳了一曲之后,所有男人都开始注意、青睐她。
因为她在跳舞时绽放的活力才具有魅力。
战争中的一切完全改变了娜塔莎,与安德烈诀别前的话让她变得成熟、坚强、更加真实。
特别是和皮埃尔结婚后,她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
这就是托尔斯泰对完美女性的塑造,只需要照顾子女和丈夫,年少时的爱好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虽然我总是为此而惋惜,娜塔莎可是那么爱唱歌,弹钢琴啊!但重要的是她自己很满意这样的生活。
与此同时,战事中的叶莲还是一如既往的以交际花的身份活跃在法国军官中,最后,她奢靡淫乱的生活终于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八年级语文下《列夫托尔斯泰》赏析
《列夫·托尔斯泰》赏析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篇传记文章。
这篇文章为
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托尔斯泰形象,展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文章首先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从面容到身形,无不散发着平凡的气息。
茨威格用细腻的笔触,将托尔斯泰的粗鄙、平庸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托尔斯泰独特的品格和非凡的智慧。
茨威格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写托尔斯泰那双“犀利”的眼睛,展现
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这种对比,使得托尔斯泰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传达出茨威格对这位伟大文豪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文章中,茨威格还通过托尔斯泰与来访者的交往,展现了他的善良、真诚和谦虚。
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托尔斯泰的形象更加立体,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文豪的生活和人格魅力。
此外,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准确地表达了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得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传记文章。
它通过细腻的
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托尔斯泰形象。
同时,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篇文章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托尔斯泰这位伟大文豪的生活和人格魅力,也让我们对传记文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列夫托尔斯泰》写作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写作特点1. 引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是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托尔斯泰的写作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其作品和文学界产生的影响。
2. 真实而生动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力求描绘真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他善于观察和描写人物内心活动,通过细腻入微地刻画人物心理来展现他们情感上的纠葛。
例如,在《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通过对主角们内心矛盾和挣扎描写得非常细致入微,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角色们所经历的复杂情感。
3. 线索丰富而复杂托尔斯泰善于构建复杂而富有线索的故事情节。
在他最著名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中,他将多个主角的故事巧妙地交织在一起,通过多条线索的交织与碰撞,展现了不同人物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生活与命运。
这种复杂而丰富的线索结构使得作品更加引人入胜,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故事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4. 思想深刻而富有启示托尔斯泰是一位深思熟虑且具有社会关怀的作家。
他通过他的作品传达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思考。
他对于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道德准则以及生命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例如,在《复活》中,托尔斯泰以主角尼古拉·赞科夫为切入点,探讨了个体对于罪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和内心挣扎。
5. 叙述风格简洁而有力托尔斯泰以其简洁而有力的叙述风格著称。
他善于运用简短而准确地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句子通常简明扼要,但又富有感染力。
他的文字流畅自然,读起来非常流畅。
这种简洁而有力的叙述风格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6. 对自然和环境的描写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描写自然环境,并通过对自然景色、季节变化等细节的描绘来表达人物内心世界。
他善于通过对大自然景色和环境变化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与发展。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思想严肃深沉:他的作品多以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
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
2.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在更高的水平上更充分地挖掘了文学
的真实性。
他从一开始就把真实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
3.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他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思想的
变化。
4.塑造具有多方面性格的人物:他不写单一化性格的人物。
在他的作品中,
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即使是他最喜爱的主人公,他也不美化他们,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他们身上的某种缺点,从不把人物性格绝对化。
5.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注意细节描写与人物肖像的刻画;重视
语言的鲜明、准确,尤其是朴素;他笔下的自然风景真实、准确、富有生命力,是影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6.自然主义描写:托尔斯泰的作品以自然主义的描写手法著称。
他善于通过
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性格和内心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写作风格
列夫托尔斯泰写作风格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
他的写作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非常朴素自然。
他的语言简洁明了,不使用华丽的修辞和华而不实的词汇,而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他的作品中没有繁琐的描写和华丽的辞藻,但却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
其次,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非常注重细节和真实性。
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并将这些细节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探索。
此外,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还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哲学性。
他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爱情、信仰、自由等问题的深刻探讨,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思考。
最后,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还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
他在作品中呼吁人们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呼吁人们追求真善美,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朴素自然、注重细节和真实性、思想性和哲学性、人道主义精神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托尔斯泰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列夫.托尔斯泰》思路
《列夫·托尔斯泰》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文章的主旨是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并揭示其深邃的精神世界。
作者茨威格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通过描绘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突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使读者对其产生更深的敬仰和钦佩。
其次,文章通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表现了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特质。
他的长相平庸,甚至丑陋,但他却与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这既是对他外貌的真实刻画,也说明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此外,文章还展现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托尔斯泰深受东正教的影响,尽管他的态度有所保留,但他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却体现了人文精神。
这些内容也是文章的重要部分,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
最后,文章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
这些活动包括让学生用对人物进行描绘、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以及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列夫·托尔斯泰》的思路可以归纳为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其深邃的精神世界、表现其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以及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文章。
论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观
论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观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晚近苏联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在文学作品、思想论述中总结出了他的家庭观,并把它发展成一套可以实践的家庭理论。
首先,托尔斯泰认为,家庭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社会机构,所以它在社会秩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人们只有在家庭中展开必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塑造一个强大的国家。
此外,托尔斯泰还指出,家庭是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和共识之上的,所以个人应该积极关心、支持家庭,并将其价值观发挥出来。
例如,家庭成员应该互相尊重、理解、支持,使家庭成员相处融洽合作。
只有家庭和谐、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家庭的目标和重大目标。
此外,托尔斯泰还强调,家庭应当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应当得到温暖的关爱,进而实现家庭的完美发展。
他指出,父母应当在家庭中体现责任感,把家庭当成生活中自然习惯,而不是硬性义务,因此,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负起树立家庭关系的责任。
最后,托尔斯泰认为,家庭是人们最后的社会根据地,而家庭教育是培养出优秀公民和拯救世界的基本力量。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发展、繁荣是分不开的,而家庭的发展、繁荣是建立在家庭教育之上的。
以上就是论述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观。
从他的观点可以看出,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机构,既可以提供有利条件来培养出优秀公民,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家庭的发展和繁荣都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因此,家庭的凝聚力是一个成长的社会机构所必备的关键因素。
家庭应当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其成员之间应当有和谐、融洽的关系,这也是促进家庭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而言之,家庭的发展是建立在家庭教育之上的,而家庭教育则是一个家庭发展的基本力量。
只有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才能够有利于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发展,促进家庭繁荣昌盛,也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关键所在。
列夫托尔斯泰故事文学巨匠的人生哲学
列夫托尔斯泰故事文学巨匠的人生哲学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俄国伟大的作家和哲学家,被公认为故事文学巨匠,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触及他的思考和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
一、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基础作为一个文学家,托尔斯泰思考和探讨人类生活的意义始终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他的人生哲学可以从个人认识和社会思想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在个人认识方面,托尔斯泰认为人类的存在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的追求和生物的欲望满足,更重要的是对于内心灵魂的探索和奋斗。
他认为人类的价值存在于对于道德和伦理的追求,通过精神与道德的提升来实现自我完善。
作为一个作家,托尔斯泰通过描绘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呼吁人们回归内心本真。
他坚信善良心灵的力量,相信爱和关爱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
在社会思想方面,托尔斯泰对社会不平等和剥削问题有着强烈的关注。
他反对贫富悬殊、阶级压迫和战争等现象,认为这些问题扭曲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
他呼吁社会改革,主张取消私有制,倡导共享财富的社会制度。
他对于农民和劳动者的生活状况深感同情,通过他的作品传达了对于社会不公正的呐喊。
二、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与自然托尔斯泰继承了俄罗斯文化中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崇拜,将其融入自己的人生哲学中。
他看重自然的力量和作用,认为自然是对人类进行教育和启迪最好的老师。
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托尔斯泰感受到了自然的无私和宏大。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遵循着自己的规律,追求着内在的完美。
托尔斯泰主张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习自然的真理和智慧,进而实现自身的内心灵魂的成长和升华。
三、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与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在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对于基督教的研究和理解对于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宗教信仰强调基督教的核心思想,即爱和宽恕。
他认为人类应该以爱和善良相待,而不是以仇恨和暴力回应。
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巨匠与思想家
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巨匠与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巨匠与思想家俄罗斯文学史上,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无疑是一个耀眼的名字。
他既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又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思想家。
他的作品不仅仅描述了俄罗斯社会的现实,也探索了人的内心世界。
他通过对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价值观的追寻,使他的作品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
本文将对托尔斯泰的文学及思想进行全面的探讨。
一、文学巨匠——刻画生活的现实主义1. 托尔斯泰的生平和背景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动荡与沉思,这些经历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也使他成为了一个思想家。
2. 作品的主题与风格托尔斯泰的作品通常以俄国社会为背景,真实地刻画了人们的生活。
他通过对家庭、农民、贵族等各个阶层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他的小说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3.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被誉为俄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小说以拿破仑入侵俄国为背景,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冲击以及人们在这个苦难时刻的反应。
作品深入地刻画了人物的个性和命运,同时也展现了战争对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
4. 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技巧托尔斯泰擅长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把对人物的刻画放在首位,通过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和动机的描写,使他们变得栩栩如生。
二、思想家——对人生和道德的探索1. 托尔斯泰的哲学思想托尔斯泰坚信人的义务是为社会和他人服务。
他对道德和宗教的思考源于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索。
他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并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和社会的思考。
2. 信仰与救赎托尔斯泰渴望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人类的拯救之道。
他经历了信仰上的困惑和挣扎,但最终在宗教中找到了答案。
他相信通过圣经中的教义和上帝的启示,人类可以寻求到救赎和和谐。
浅谈列夫托尔斯泰
浅谈列夫托尔斯泰【摘要】列夫·托尔斯泰几乎是所有现实主义作家无法逾越的高峰,他不仅是俄国大文豪,也是道德哲学家及社会改革家,更是19世纪杰出的思想家。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关键词】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今年11月20日,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逝世百年纪念日。
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 是俄国著名文学家、19世纪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改革家。
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9月9日(阳历8月28日)生于图拉省晓金区。
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
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
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是姑妈把他抚养长大的。
他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除了迷恋哲学以及道德哲学外,对其他并不感兴趣,曾多次退学。
23岁时,他志愿到高加索服役,后来还参加过克里木战争,作战十分勇敢。
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
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1852年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处女作《童年》。
一八六三年开始,他紧张地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诗性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创作。
《战争与和平》通常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托尔斯泰为写这部宏伟的史诗几乎用了7年时间,托尔斯泰在创作的头一年差不多都用来探索小说的开头了。
他自己说过,这本书的创作“开始了无数次,又放弃了无数次”。
在作家的档案库中保存了十五种小说开头的手稿。
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
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托尔斯泰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著名文学家,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文学地位。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托尔斯泰是个怎样的人列夫·托尔斯泰性格特点是十分鲜明的,列夫·托尔斯泰的身上有着一个贵族与平民的共同属性,因而列夫·托尔斯泰的身上有着十分复杂的个人性格特征。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有着博爱精神的人,在很多的小说和著作之中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带有贵族气息的文学家,在很多事情上面都有着十分鲜明的贵族气息,面对着民众的疾苦,列夫·托尔斯泰心中是十分厌恶的,列夫·托尔斯泰认为民众应该觉醒,应该自己尽量地走出不幸中。
与此同时,列夫·托尔斯泰也是一个十分平凡朴实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对于文学创作的投入可以说是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列夫·托尔斯泰基本上是白天的时候都是投身于文学创作中的。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十分有容忍心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在很多事情上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各人性格特征。
列夫·托尔斯泰面对着民生疾苦有着十分强烈的洞悉感,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晚年生活中,也能够看出,列夫·托尔斯泰对于民众生活有着十分敏锐的触摸感,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之后,列夫·托尔斯泰的性格中也体现出了十分激进的特点。
托尔斯泰的故事有哪些托尔斯泰的感情故事,可以用不可褒贬来形容,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他的妻子对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热爱,也表示十分的气愤的,因为列夫·托尔斯泰的爱只存在于黑夜之中,在白天的时候,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一心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可以说这样列夫·托尔斯泰与妻子之间有着十分大的鸿沟。
浅析托尔斯泰主义
浅析托尔斯泰主义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思想艺术家,其终身宏愿是拯救人类灵魂,开拓大同世界。
他的文学创作与其思想探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他的一生是苦苦追寻探索的一生,其追寻的结果就是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其思想来源是非常复杂的、多重的。
一托尔斯泰主义的思想来源托尔斯泰主义的宗教来源之一就是东正教思想。
东正教是托尔斯泰主义得以产生的土壤。
东正教是俄罗斯国教,当时的整个俄罗斯民族都笼罩在浓厚的东正教氛围之中。
托尔斯泰作为一名俄罗斯贵族,一出生就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成为一名基督教徒。
托尔斯泰自幼父母双亡,由笃信东正教的塔吉雅娜姑姑培育长大。
这些都培育了托尔斯泰最初的宗教仁爱精神。
然而,当时俄国的东正教会与沙皇专制制度相互勾结,迫害真正信奉基督的教徒,背离了基督教的原始教义精神。
托尔斯泰为此深为痛苦、反感,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在上大学期间,托尔斯泰接受了卢梭、休谟、伏尔泰等为代表的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
在这些启蒙思想家中,托尔斯泰特别推崇卢梭。
卢梭那回归自然、平等博爱的自由思想让托尔斯泰产生了深深的心理认同。
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把卢梭的像章挂在自己的胸前。
托尔斯泰博览群书,先后接受过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欧洲古典哲学家康德和西方近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等人的宗教观的影响,因此,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中一度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
他曾广泛引用这些先哲们的言论来表达自己对宗教的认识。
例如:苏格拉底曾说:“我们接近的真理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摆脱生命。
”[’’“肉体生命是罪恶和谎言。
肉体生命的消灭便是幸福,我们应当心向往之。
”叔本华在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也曾说过:“生命是个不应存在的东西,是罪恶,转化为空无是唯一的幸福。
”这些先哲、圣人们对生命的否定、对死亡的礼赞深深影响着托尔斯泰,使其陷入悲观的境地,从而对他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及创作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及创作特点0【导读】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杭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等。
另外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
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及创作特点吧!一、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二、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1、作品主题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杭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列夫托尔斯泰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几乎是所有现实主义作家无法逾越的高峰,他不仅是俄国大文豪,也是道德哲学家及社会改革家,更是19世纪杰出的思想家。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关键词】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今年11月20日,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逝世百年纪念日。
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 是俄国著名文学家、19世纪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改革家。
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9月9日(阳历8月28日)生于图拉省晓金区。
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
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
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是姑妈把他抚养长大的。
他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除了迷恋哲学以及道德哲学外,对其他并不感兴趣,曾多次退学。
23岁时,他志愿到高加索服役,后来还参加过克里木战争,作战十分勇敢。
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
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1852年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处女作《童年》。
一八六三年开始,他紧张地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诗性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创作。
《战争与和平》通常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托尔斯泰为写这部宏伟的史诗几乎用了7年时间,托尔斯泰在创作的头一年差不多都用来探索小说的开头了。
他自己说过,这本书的创作“开始了无数次,又放弃了无数次”。
在作家的档案库中保存了十五种小说开头的手稿。
无论是作品的规模还是对问题的论述,这部杰作都远远超过了他以往的作品。
全部生活素材被编织在一幅巨大的花毯中,对丰富的材料和众多人物的处理,都是无比客观的。
《战争与和平》这座巨大而宏伟的历史艺术殿堂,完全是在广博而坚实的生活根基上建筑起来的。
须知,托尔斯泰不仅是高加索和克里米亚两次战争的参加者,而且也是上流社会的思考者、农奴生活的探索者和学校教育的革新者,这给他的艺术创造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战争与和平》写成后,面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和宗法制农村旧秩序的分崩离析,托尔斯泰企图从彼得一世时代寻找当代社会变化的原因。
他承认彼得做了伟大而必要的事,但又责备他把欧洲文明移植到俄国。
从1870到1873年他研究了彼得时代的大堆史料。
但这项工作为《启蒙读本》所打断。
后来只写成关于彼得的小说的开头部分,便转向现代生活题材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
这部作品已没有《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人物充满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情,全书闪现着恶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热爱生活的乐观小说,它的主要人物在道德上都是健全的,而
且能够主宰自己的内心冲突;《安娜·卡列尼娜》则是悲观的,它的主人公们的内心冲突往往得不到解决,有时还酿成了人间的灾难,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私情所面临的悲惨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这反映了“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无常和作家世界观中悲观情绪的滋长。
不过,列文的紧张探索也反映了作家在思想激变前夕精神探索的加强。
托尔斯泰71岁的时候,他写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小说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特别是在第一部里,作者的叙述充满诗情画意,引人入胜,审判的场面也是现实主义记事的一篇杰作。
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
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
相比以往的作品,《复活》加入了更多的道德说教——更哲学,也更宗教。
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念已被抛弃。
而评论家认为,就艺术性而论,《复活》比《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大为逊色,它有仓促写成的迹像,它的道德说教和对司法制度、刑事制度和教会的宗教仪式的激烈抨击,都使它仿佛出自辨论家托尔斯泰,而不象是出自文学家托尔斯泰的手笔。
托尔斯泰的文章和论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构成他的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
政论性的论文占大多数,其写作始于青年时代。
60至70年代写过关于教育问题和关于萨玛拉饥荒的论文。
最有意义的是世界观激变以后的文章。
《教条神学研究》(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教会和政府》(1885~1886)等,揭露官方教会是“有产者政权”的婢女,并宣传新的基督教的世界观;《那么我们该怎么办?》(1882~1886)、《天国在您心中》(1890~1893)和《当代的奴隶制》(1899~1900)等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实即奴隶制,而工厂奴隶制是土地奴隶制的直接后果;国家是保卫有产者并压迫人民的工具;私有制则是“战争、死刑、法庭、奢侈、淫荡、凶杀和使人毁灭”的万恶之源。
在90年代初俄国许多省份受灾时,他写了《论饥荒》(1891)、《可怕的问题》(1891)和《饥荒抑或不是饥荒》(1898),指出当时饥荒的严重性,并断言“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我们吃得太饱”,应该“从人民的脖子上爬下来”,把土地等归还他们。
在1905年革命的时期,他宣称自愿充当“从事农业的一亿人民的辩护士”,写了《论俄国的社会运动》、《深重的罪孽》、《致农民的论土地的信》(均1905)等文,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
而在《关于莫斯科的调查》(1882)、《唯一的手段》(1901)、《论俄国革命的意义》(1906)和《究竟该怎么办?》(1906)等文中还陈述城市下层的贫困境况和工人的沉重劳动。
此外还有一些反对侵略战争和军国主义的文章。
这些论文同样有其消极面,如否定一切国家、一切暴力,幻想人们的团结,鼓吹爱的作用和自我修身等。
对于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文学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评论家从未提出过疑义,一致公认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在托尔斯泰作品中,小说无疑占主要地位。
而托尔期泰成为世界文化巨人,影响最大的也是小说。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俄罗斯文学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
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子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艺作品主要是以情动人,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产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与经济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相反,托尔斯泰认为,促使人类达到没有阶级和国家状态的进步运动,有赖于通过每一个人奉行至高无上的爱之法律,摒弃任何形式的暴力,从而使自己在道德上日趋完善。
尽管托尔斯泰把他的理性主义引向了极端,但他一直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托尔斯泰的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也就是宣扬人道主义精神。
正是这种伟大的人格感动了并在不断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