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95756

合集下载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车间生产质量的管理,规范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二、质量管理责任1. 车间主任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车间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车间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协调。

3. 生产人员要严格按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操作,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处理。

三、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目标:车间生产质量目标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达到客户要求,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2. 质量管理程序:车间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流程文件规范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稳定。

3. 质量管理文件:车间建立和维护相关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等,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

4. 质量管理审核:车间要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持续改进。

四、生产质量控制1. 原材料入库:车间要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产品生产的要求,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要立即退货或报废处理。

2. 生产过程控制:车间对生产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和质量可控。

3. 成品检验:车间对成品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4. 异常品处理:车间对不合格品要进行分类、追溯原因并及时处理,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质量管理改进1. 质量问题分析:车间要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2. 质量改进计划:车间要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责任人和时间表,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 质量管理培训:车间要定期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4. 质量管理评估:车间要定期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的依据。

六、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质量管理部门对车间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目标生产车间的质量目标是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和提高,满足客户需求并争取市场竞争优势。

2. 质量方针生产车间的质量方针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全面做好质量控制,追求卓越品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3. 质量控制(1)新增产品在生产前应进行产品试制和实地考察,并经过工艺技术部门的审核和认证;(2)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3)生产车间应按时检验原材料,严格遵守进货单据和8D报告的要求;(4)生产车间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和检验,测试结果应记录在检验报告中;(5)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应进行及时记录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6)生产车间应定期对生产环境和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能力。

4. 质量保证(1)管理层应对车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全面审核,确保其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2)通过内部审核、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生产车间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进行处理;(3)定期召开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会议,进行质量管理的评估和改进,对生产车间进行奖励和惩罚。

5. 培训与提高生产车间应定期开展相关职业培训和提高,使各员工了解产品质量标准和操作技能,并制定个人能力提高计划。

6. 责任与权利(1)生产车间的各职位和岗位应按照《生产车间员工操作手册》的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和权利;(2)车间主任应严格遵守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对生产车间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并遵守企业相关规定。

7. 巡检与监控生产车间应配备仪器检测和质量监测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巡检和监控,确保生产工序的合规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8. 文件管理生产车间应建立相关质量管理的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文件内容的可查性和准确性。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条例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车间产品质量,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车间所有生产工序,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检验检测、成品入库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车间质量管理责任,规范生产操作流程,提高员工质量意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第四条车间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由车间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质量管理小组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的协调、监督和考核。

第三章质量管理职责第六条车间主任负责:1. 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制度;2. 负责车间质量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部署;3. 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工作会议,分析质量状况,制定改进措施;4. 对违反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第七条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1. 负责车间质量管理的日常事务;2. 组织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3. 监督检查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4. 收集、整理和上报质量信息。

第八条生产班组负责人负责:1. 组织本班组员工学习、执行本制度;2. 确保本班组生产过程符合质量要求;3. 对本班组产品质量负责;4. 定期对本班组员工进行质量考核。

第九条生产操作人员负责: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2. 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报告;3. 配合质量管理小组开展质量改进活动;4. 自觉遵守质量管理制度。

第四章质量管理内容第十条原材料采购:1. 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2. 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3. 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第十一条生产加工:1. 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稳定;2.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第十二条检验检测:1. 按照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2. 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处理,并查明原因;3.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管理生产车间的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生产车间是关键的制造环节,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缺陷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并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 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生产车间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如下:•质量经理: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政策、目标和计划,协调各个部门的合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生产主管:负责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监控生产现场和质量指标,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质量检验员: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操作员:负责按照相关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3. 生产过程控制为保障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督。

具体要求如下:•工艺控制:生产车间应建立严格的工艺控制流程,明确每个生产环节的工艺要求和标准操作流程。

操作员必须按照要求执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设备监控:生产车间应建立设备维护和监控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确性。

•原材料管理:生产车间应建立原材料管理制度,对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控。

•工艺参数调整:根据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工艺参数的科学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 产品质量检验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生产车间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

具体要求如下:•过程质量检验: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过程质量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工艺参数、产品尺寸、外观质量等。

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及时处理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最终质量检验:对最终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

检验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功能等。

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及时处理,防止流入市场。

•检测设备管理:生产车间应对质量检测设备进行管理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1. 引言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生产车间的质量管理达到高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车间的员工和管理层,请各级人员认真遵守和执行本制度。

2. 质量管理标准2.1 质量目标生产车间必须根据公司的质量目标,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质量目标,并向所有员工明确传达。

质量目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提高产品合格率; - 减少不良品数量; - 提高生产效率; -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2.2 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车间必须建立和实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相关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要素: - 质量管理责任; - 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控制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 - 不良品追溯与处理; - 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

2.3 质量控制活动生产车间必须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按计划执行。

质量控制活动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原材料检验:对进货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 生产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工序进行控制,确保质量稳定; - 产品抽样检验:对生产成品进行定期抽样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 - 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记录和处理,追溯不良品产生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3. 考核标准3.1 指标设定生产车间的质量管理考核指标应根据质量目标和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设定。

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产品合格率:根据产品质量标准,设定合格率指标;- 不良品率:统计不良品数量和比例,并设定不同等级的不良品率指标; - 质量改进活动:记录和评估生产车间的质量改进活动,如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 质量投诉处理:记录和分析客户投诉情况,并及时处理。

3.2 考核方法生产车间的质量管理考核应定期进行。

考核方法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定期检查:由质量管理部门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质量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不良品处理记录等; - 抽样检验:由质量管理部门对生产车间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以验证产品质量; - 绩效评估:根据设定的质量管理考核指标,对生产车间进行绩效评估,并进行绩效排名。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生产车间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特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所有生产过程和相关人员。

三、质量管理职责(一)生产部门1、负责按照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组织生产,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2、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纠正。

3、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二)质量部门1、负责制定质量检验标准和检验规范,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和测试。

2、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3、收集、分析质量数据,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和措施。

(三)操作人员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认真做好自检和互检工作,确保产品质量。

2、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四、原材料质量管理(一)采购部门1、负责按照采购计划和质量要求采购原材料,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2、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

(二)原材料检验1、原材料到货后,质量部门应按照检验标准和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和测试。

2、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入库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应进行标识和隔离,并及时通知采购部门进行处理。

五、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一)工艺管理1、生产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参数。

(二)过程检验1、质量部门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巡检和抽检,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对关键工序应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三)不合格品管理1、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应进行标识和隔离。

2、质量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措施。

六、成品质量管理(一)成品检验1、成品入库前,质量部门应按照检验标准和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和测试。

2、检验合格的成品方可入库销售,不合格的成品应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车间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车间生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车间生产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三条车间质量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客户满意”的质量管理方针。

第二章质量保证体系第四条车间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职责,保证产品质量可靠。

第五条质量管理职责应明确,包括生产人员、质检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六条质量管理体系应具备完善的文件、记录、流程等管理要素,确保质量管理条理清晰、完整有效。

第三章质量管理责任第七条车间质量管理应明确各项质量管理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生产人员应按照相关工艺要求进行工作,严格执行生产流程,保证产品质量。

2.质检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3.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八条各级负责人应加强对质量管理的督导和把关,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九条质量管理的责任不仅限于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保证产品质量。

第四章质量管理措施第十条车间应保证设备完好,工艺合理,原料符合标准,以保证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车间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建立相应的生产管理记录,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第十二条质检人员应定期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五章质量管理评估第十三条车间应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了解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第十四条车间应加强对质量问题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第十五条车间应注重品质改进,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第六章紧急处理第十六条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车间应立即停止生产,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理。

第十七条车间应及时总结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采取措施预防,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第十八条质量问题发生后,车间应向相关方面进行通报,并研究相应的补救措施。

车间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车间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车间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间质量管理工作,保障产品质量及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车间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等。

第三条车间质量管理工作应遵循“严格执行、持续改进、客户至上、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满足客户需求,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安全、可控。

第五条车间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生产质量控制、品质改进与持续改进、不良品处理等。

第六条质量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整体把控、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七条质量管理工作由车间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落实,相关部门和岗位应配合协作,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二章质量目标制定第八条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客户需求、法律法规等要求,制定适合的质量目标,对生产质量实施定量化指标监控。

第九条车间质量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具体的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且要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第十条质量目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合格率、不良品处理率、客户投诉率、产品质量安全系数等。

第十一条质量目标的达成应通过内部审核、外部认证等方式进行验证和确认。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第十二条车间应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三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应包括质量手册编制、程序文件制定、文件资料管理等内容。

第十四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应与生产运营紧密结合,确保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不断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核,及时修订和完善。

第四章生产质量控制第十六条车间生产过程中应执行严格的工艺控制、原材料控制、设备控制等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第十七条车间应定期进行生产现场巡检、设备检查、工艺检验等质量控制活动,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第十八条车间应建立适当的质量检测设备、检验方法和质量记录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办法(最终版)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办法(最终版)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办法(最终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质量损失,实现有效劳动和长效管理,特制订本条例:第二条本规定所指产品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考核条例、质量事故处理办法、质量评选奖励的制度、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制度、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管理办法、关于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的规定、样机试制管理等。

第二章:质量考核处理条例第三条凡产品出厂前,因设计、计划、投料、加工而造成返修、报废的损失费用在1000元以内的,由责任部门承担15%,1000元以上承担10~15%,其中各责任部门所罚款项的80%落实责任者;凡是内外部质量损失,部门领导在收到质量通报后必须落实责任者并于二日内将落实结果书面送交质管处,否则,部门主要领导人负管理责任。

第四条加强让步率的控制:1、按加工产值计算,让步率控制在2%以内,每超1%,扣200元。

第五条加强产品检验,凡具备交检条件检验员应及时检查,严禁压检、错检,漏检。

如是过程检的责任扣所属部门,终检责任扣检计处。

过程检、终检员应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在业务上属检计处领导,在问题处理上由检计处裁决。

跨部门的责任处理,不得私自处理。

必须通知相关部门领导,否则由所在部门承担责任。

1、对错、漏检而造成的损失每次扣责任者100~500元。

2、凡办理让步单尚未同意之前而流入下道工序则扣调度员100元。

3、凡零件完工后不经检查流入下道工序,则扣调度100元。

4、凡发现质量问题,不开出缺陷品通知单,一经发现,立即下岗。

5、公司过程检验中开出的缺陷品通知单,必须将零件、材料、重量、工时、责任部门、责任者等情况填齐,并于每周一交检计处,公司过程检验记录卡,必须每月初上交检计处,检计处输入电脑后交质管处。

6、过程检开出的缺陷品通知单,部门领导必须如数上交检计处,如不交,一经发现,扣责任部门领导500~1000元。

7、严禁擅自更改技术条件、缺陷品通知单、工艺路线单、检验记录、入库单等质量技术文件,一经发现,给予责任人100-200元罚款。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车间质量管理规定一、目的为了提高各车间产品的质量,减少不良品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各车间各道工序所有成品、半成品的量产和试产。

三、职责3.1 操作者负责各工序产品的质量检查,标识、区分、定位和摆放。

3.2 生产部各班组责任人负责对各工序产品件的质量抽验和入库管理。

3.3 技术质检员负责对生产中的产品件进行抽样检验确认。

四、规定4.1 车间操作者:负责自检,按照检验标准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自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自检:产品形成过程中,操作者本人对本作业过程完成的产品质量进行自行检验。

4.2 车间操作者之间负责互检,对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二次检验(下序检验上序),有利于保证工序质量,防止疏忽大意而造成的批量不合格品出现。

互检: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上、下相邻作业过程的操作人员或组长相互对作业过程完成的产品质量进行二次检查确认。

4.3 技术检验员负责对产品件进行专检。

专检: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检验人员对产品形成所需要的物料及工序完成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专项检验。

五、内容5.1 下料车间:5.1.1 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负责本工序产品与上工序产品的质量检验,要严格执行自检、互检的管理规定,杜绝不良品的发生。

如发现不良产品,应及时通知当班班组长与检验员,协助班组长与检验员对不良产品共同进行判定,确认是否合格。

如果产品不合格,应及时对已经生产的产品进行排查确认,在不良产品上做标识,并隔离放置。

5.1.2 生产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负责对所生产工序的人员进行安排、指导,并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抽验。

在接到不良反馈信息时,应及时与检验员联系,对不良产品进行判定,组织相关人员对不良现象进行整改。

同时,安排操作者对不良产品进行区分、标识、隔离放置,填写质量事故单及解决方案后上报本部门领导,并对不良产品进行追踪。

5.1.3 下料班组长负责对生产的各工序产品进行首件判定和过程质量抽验,并对操作者进行质量指导。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生产车间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所有员工和管理人员,包括生产、检验、技术、设备等部门。

1.3 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二、质量管理组织结构2.1 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计划,协调各部门质量管理活动。

2.2 质量管理委员会由生产经理、技术经理、质量经理、设备经理等组成。

2.3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计划的执行和监督,质量问题的调查和处理。

三、质量计划与控制3.1 制定年度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措施和质量责任。

3.2 生产车间根据质量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和检验计划,确保产品质量。

3.3 生产车间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定要求。

3.4 生产车间应建立质量控制点,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控制。

3.5 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质量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四、检验与试验4.1 设立检验部门,负责产品检验和试验工作。

4.2 检验部门应根据产品标准和客户要求,制定检验规程和检验计划。

4.3 检验部门应使用合格的检验设备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4.4 检验部门应及时反馈检验结果,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处理。

4.5 检验部门应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检验水平。

五、不合格品控制5.1 设立不合格品控制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和处理。

5.2 不合格品控制部门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处理和改进。

5.3 不合格品控制部门应定期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原因和改进措施。

六、质量改进6.1 设立质量改进部门,负责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6.2 质量改进部门应定期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和改进措施。

6.3 质量改进部门应推动相关部门实施改进措施,跟踪改进效果。

质量管理规定生产车间

质量管理规定生产车间

质量管理规定生产车间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质量管理制度生产车间一.目的:为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质量损失,实现有效劳动和长效管理。

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出厂合格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质量问题,明确岗位员工的职责。

二.适用范围:时道生产车间三.权责:插件生产线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整形工作,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焊接生产线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及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测试生产线负责产品的测试过程,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包装生产线负责产品的包装过程、出货过程,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质量检验小组负责生产车间的质量检验工作(生产焊接符合性检验、焊接质量检验、包装符合性及过程检验),并对各部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予评审。

质量部现场质量人员负责对来料进行检验,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生产或来料质量问题,及整个生产过程各环节各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查,合理化建议的提出,质量改善效果的确认。

四.质量事故的定性范围及类别:质量事故的定性范围下列行为/现象均属于质量事故:1.违反工艺和操作规程,造成成品不良或重大后果的;2.违反标准/合同规定,编制工艺造成严重后果的;3.因错检、漏检,致使不合格原材料进厂或不合格产品出厂,造成经济损失的;4.生产工序间没有按规定进行三检(专检、互检、自检)而出现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5.因物料/产品保管不善,造成报废/降级/返工/退货的;6.因错发产品/材料,对销售/生产产生影响的;7.因个人疏忽,致使产品不良的;8.因核算失误,下错生产通知单,而造成物资/产品积压的;9.不具备上岗条件,擅自开动生产设备的;10.生产现场物品未按规定摆放,造成标识混乱/不全,致使错用的;11.纠正措施没有按期整改的;12.一次交验合格率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13.工作纪律散慢、或违反车间制度;工作不到位;15.未按静电作业标准作业;质量事故的处罚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者及管理者,将根据造成事故的归类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办法如下:违反上款(4/5/7/9/10/12/13/14/15项)的处警告一次处罚10元,违反上款(1/3/5/6/7/10/11/13/15项)的处记小过一次处罚30元,违反上款(1/2/3/7/8/13项)处罚50元,造成公司产品严重质量问题按实际金额给以赔偿并处留职察看直至辞退;附则:公司主要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的规定:1.数据线类≥98%2.插件电源盒PCBA板≥ 95%3.补焊≥98%4. 成品组装≥95%5.控制盒PCBA板≥95%6.成品测试=100%7.成品包装≥95%产能标准:各产小组每次品管检查,合格率达或产能达不到以上要求,小组组长绩效考核扣5分,影响产线品质责任人绩效考核扣10分。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规定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规定

一、目的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车间内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车间所有生产、检验、管理等相关人员。

三、职责与权限1. 车间主任负责全面领导车间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2. 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处理。

3. 生产班组长负责组织本班组的生产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4. 操作人员负责本岗位的生产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产品质量。

5. 检验人员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和成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四、制度内容1. 生产准备(1)生产前,操作人员应熟悉生产图纸、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了解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

(2)设备、工具、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应准备齐全,符合生产要求。

2. 生产过程控制(1)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2)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及时上报质量管理小组。

(3)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做好生产记录,包括原材料使用、生产时间、生产数量、生产质量等。

3. 质量检验(1)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2)检验人员应做好检验记录,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分析原因。

(3)检验人员应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维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不良品处理(1)不合格品应立即隔离,不得继续流入下道工序。

(2)不合格品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不合格品处理方案经质量管理小组审核通过后实施。

5. 质量改进(1)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改进措施。

(2)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应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3)对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确保改进效果。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质量事故的员工,给予处罚。

公司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公司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生产车间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质量追溯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三条公司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第四条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和修订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3. 监督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4. 处理质量投诉,分析质量事故原因,制定改进措施;5. 定期对生产车间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第五条生产车间各部门的职责:1. 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2. 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上报;3. 配合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和整改;4. 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员工质量技能。

第三章原材料与设备管理第六条原材料采购:1. 采购部门应根据产品标准和工艺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2. 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3. 建立原材料质量档案,记录采购、检验等信息。

第七条设备管理:1.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 对新设备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3. 对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确保生产连续性。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第八条生产过程:1.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2. 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控制,防止质量问题发生;3. 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防止影响产品质量。

第五章成品检验第九条成品检验:1. 对成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标准和客户要求;2. 建立成品检验记录,记录检验结果和不合格品信息;3. 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处理,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第六章质量追溯第十条质量追溯:1. 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2. 对产品生产、检验、销售等环节进行记录,便于质量追溯;3. 对追溯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生产车间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二、质量管理体系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生产。

2.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质量方针和目标;(2)组织结构及职责;(3)质量管理措施;(4)质量控制流程;(5)质量考核与奖惩。

三、质量责任1. 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质量管理工作,对产品质量负总责。

2. 生产班长负责本班次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

3. 每位员工必须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报告。

4. 供应商质量责任:供应商应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材料、零部件,并对产品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四、质量控制流程1. 生产前:生产班长组织员工对生产设备、工具、原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

2. 生产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确保产品质量。

3. 生产后:对产品进行自检、互检,确保产品合格。

4. 出厂前:由车间主任组织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五、质量考核与奖惩1. 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定期对车间、班组和员工进行质量考核。

2. 对质量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

3. 对违反质量规定、造成质量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降职等处罚。

六、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2. 组织员工参加质量认证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3.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了解并掌握岗位操作规程。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补充和完善。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车间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车间内部建立的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质量目标和原则1. 质量目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满足客户需求。

2. 质量原则: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科学管理、客户导向。

二、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1. 车间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

2. 车间主管负责组织和协调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3. 质量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问题处理。

三、质量管理流程1. 计划阶段:制定质量目标、制定质量计划、确定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2. 执行阶段:按照质量计划进行生产,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

3. 检测阶段: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4. 分析阶段: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5. 改进阶段: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推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验。

2. 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

3. 工装检验:对使用的工装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过程监控:使用质量控制图、SPC等方法进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5. 产品检测: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 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包括返工、报废等措施。

7. 客户投诉处理:及时响应客户投诉,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

五、质量管理记录和报告1. 质量管理记录:包括原材料检验记录、生产过程控制记录、产品检测记录等。

2. 质量管理报告:定期向上级汇报质量管理情况,包括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等。

六、培训和提升1. 培训计划: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包括质量管理知识、技能培训等。

2. 培训实施: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车间质量管理规定完整版

车间质量管理规定完整版

车间质量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车间是企业内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质量负有重要责任,车间应遵循以下管理制度:
一、深入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发动群众开展:“产品质量信得过”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二、严格贯彻执行工艺纪律,制止违章操作,确保制造质量。

三、组织有秩序的生产,搞好文明、安全生产,保持环境卫生。

四、组织好质量自检、互检,支持专检人员的工作,共同把好质量关。

车间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不断改进质量,发生质量问题时,积极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分析研究解决。

五、掌握本车间质量状况,认真填写质量记录,落实质量奖惩制度。

六、针对车间内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提出课题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对设计、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提出,共同研究解决。

七、对不合格产品车间负完全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提高各车间产品质量,减少不良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性、稳定性,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车间各道工序所有成品、半成品的量产和试产。

三.职责
(一)生产中心总监职责
1、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管理,即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保证实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3、负责车间各个生产流程标准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4、参与生产部的质量指标制定过程并确认该指标,监督并跟踪质量改进。

5、负责生产中的技术和质量保证的支持性工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组织解决和处理。

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断优化和改进。

6、负责不良品的界定,并负责不良品返工操作的签字确认。

7、负责受理客户就质量问题的投诉。

8、对员工实施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提高员工操作技能,稳定产品质量。

(二)生产部经理职责
1、对生产操作过程中各道工序进行监督、指导,同时进行生产现场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预防不良品的产生。

2、执行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并指导培训现场管理知识,实现生产车间标准化管理。

3、严格贯彻生产流程规程,落实各项质量标准。

4、检查和讨论产品质量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5、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和处理。

6、负责不良品返工操作的申请。

7、作好生产现场管理日志,针对日常出现的不良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对工序操作者进行培训。

(三)、物资供应部职责
1、对成品件的质量检验、入库管理。

2、发现成品件质量不合格、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产品终检(注:终检形式为抽检),发现产品件有质量问题时有权不签收。

(四)、组长工作职责
1、促进产品质量改进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有责任达到规定的工序产品质量指标,负责将各工序质量指标具体落实到人,预防不良品的产生。

3、控制不良产品流入下道工序。

4、负责各工序产品的质量检查,及标识、区分、定位摆放。

对不合格产品负主要责任,并出具质量事故的初步分析调查报告和提出改进方案。

(五)、班组员工的职责
1、严格遵守生产工序纪律,按质量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2、对本工序质量严格控制,自检本工序产品,确保产品质量。

同时有权拒收上道工序的不良品。

3、遇到疑难情况向上级报告,严禁擅自处理。

4、生产过程出现问题应记录并保护原始数据,为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四.内容
4.1 工序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自检,杜绝不良的发生。

如发现疑似不良产品,及时通知组长和部门经理,由经理上报生产总监,生产总监对产品进行判定,确认是否合格。

如果产品不合格,应及时对已经生产的产品进行排查确认,在不良产品上做标识,并隔离放置。

如需重新返工操作时,必须由部门经理提出申请,总监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且返工操作不计入计件工资。

4.2 生产组长在生产过程中负责对所生产工序的人员进行安排、指导,对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在接到不良反馈信息时及时与生产总监联系,对不良产品进行判定,组织相关人员对不良现象进行整改,同时安排工序操作者对不良产品进行区分、标识、隔离放置,填写质量事故单及解决方案后上报本部门领导,及对不良产品的追踪。

4.3再加工的产品不计入计件工资,并且严格按照各工序操作标准执行,不得浪费。

处罚部分:
4.4 当物资供应部在抽检过程中发现严重不良产品,而工序操作者自检和组长复检均未发现时,直接对工序操作者及相关组长按实际情况给予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并进行全厂通报;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由部门经理负责,总监负连带责任。

4.5 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凡是隐瞒、包庇、不上报者,一进查实,加重处罚,直接给予200元至当月工资20%的罚款,并进行全厂通报。

4.6产品出厂后被客户发现质量问题,投诉至我公司时(客户投诉由生产总监受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物资供应部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给予生产部(负责该产品的生产线)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给予生产部经理200元罚款,给予生产总监200元罚款。

4.7在生产过程中,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下道工序不接收不良品。

如果被下道工序发现质量问题,视情况对上道工序给予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4.8如果上道工序有问题,而下道工序未能及时发现且继续作业的视情况给予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注:承担比例上道工序承担80%的责任,下道工序承担20%的责任)。

奖励部分:
4.9在生产过程中,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下道工序不接收不良品。

如果下道工序发现质量问题,视情况给予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奖励;上道工序给予相应的处罚。

4.10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个人或是集体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安全隐患、质量隐患、为公司挽回损失者,视情况给予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奖励。

4.11在工作过程中开源节流,技术革新,降低不良品率(不良品率为:2号线3%,1号线型材按6%,配件按10%),提高品质率的个人、团体给予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