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2022年学习资料

一脊柱解剖-■(一.特点-横突孔-Foramen processus-transversi-1.颈椎:-推 -Foramen vertebrale-棘突分叉-Arcus vertebrae-体-Corpus ver ebrae-整c2 ssus spinosus--上关节突-■椎体钩-Processus articula is-Processus spinosus-superior-博c-下关书突-transversus-Pr cessus articularis inferior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上课啦!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ppt课件
Atlas-Vertebrae-vicales-降相-toracca t-间孔-Foraman in te vertebrale-lumbales-跃后孔-Foramnina sacralla-bosterlora Promontorium-能前孔-耳秋面-Foramine sacralia-骨-Facios auicu aris-antericra--Cornu sacrale-管裂孔-Curvatura sacralisiatus sacralis---Os coooygis
一脊柱解剖-上关节笑-■(一).特点-Processus articularis superior-乳突rocessus mamillaris-推休-Corpus wertebrae-3.腰椎-株oce亮e-t ansversus-■1.横突棘突近水-下关节突-Processus spinosus-Processus articularis inferior-平-腰椎(右侧面观】-The lumbar vertebra.R ght lateral aspect-2.关节突矢状位-椎体-Corpus vertebrae-推孔-Fo amen-vertebrale--牌oe是stransversus-副绕-Processus access rius-spinosus.-腰椎〈上面观-The lumbar vertebra.Superior as ect
脊柱解剖步骤

脊柱解剖步骤脊柱解剖步骤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33个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
在进行脊柱解剖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技巧,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脊柱解剖的详细步骤。
一、准备工作1.检查病人情况:在进行手术前,需要仔细检查病人的身体情况,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选择手术方式:根据病情和手术目的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等。
3.准备器械: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必要的器械和设备,如手术刀、电钻、镊子等。
4.消毒准备: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并穿戴好无菌操作衣物和手套。
二、切开皮肤1.确定切口位置:根据病变部位确定切口位置,并标记好切口线。
2.局部麻醉:在切口处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3.切开皮肤:用手术刀沿着标记好的切口线切开皮肤,注意不要损伤深层组织。
4.撑开皮肤:用镊子或其他器械撑开皮肤,以便于进一步操作。
三、暴露椎间盘1.分离软组织:用手术器械分离软组织,并将其推向两侧,以暴露椎间盘。
2.去除横突:用电钻或其他器械去除相应的横突和棘突,以便于进一步操作。
3.去除关节突起:如果需要进行关节融合手术,则需要去除相应的关节突起。
4.暴露椎间盘:用镊子或其他器械将相邻的两个椎体分离,并暴露出椎间盘。
四、取出椎间盘1.打开骨质环:用电钻或其他器械打开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的骨质环,并将其取出。
2.取出椎间盘:用镊子或其他器械取出椎间盘,并清除相应的软组织和骨质碎片。
3.清理手术区域: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区域,并清理干净。
五、填充植骨1.选择植骨物: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植骨物,如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等。
2.填充植骨:将选好的植骨物填充到椎间盘空腔中,并确保其牢固稳定。
3.关闭手术口:用缝合线将切口处进行缝合,以便于伤口愈合。
4.观察病人情况: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总结:脊柱解剖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手术,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脊椎手术流程

脊椎手术流程
1. 术前准备:包括与医生进行详细的病情咨询和检查,确定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术前准备,如禁食、停止用药等。
2. 麻醉:在手术前,患者会接受麻醉,有可能是全身麻醉或者脊麻,以确保手术期间患者不会感到任何痛苦。
3.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患者的背部或颈部进行切口,以便进入脊椎手术区域。
4. 打开切口:医生会逐层打开组织和肌肉,以暴露出脊椎骨。
5. 矫正和固定:医生会使用各种技术和工具来进行脊椎的矫正和固定,如植入植骨或骨水泥,植入植入物等。
6. 缝合切口: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缝合切口,以便伤口愈合。
7. 恢复和观察:患者将进入恢复室进行监护和观察,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8. 康复和术后护理:患者需要进行康复和术后护理,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定期复诊等。
请注意,脊椎手术的具体流程可能因手术类型、患者病情和医生技术而有所不同,建议在接受手术前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脊柱区的解剖及穿刺入路

钩椎Luschka关节
椎体钩作用:
可限制上一椎体向侧方 移位,增加稳定性,防止椎 间盘脱出。
椎体钩意义:
颈椎病
椎动脉型
脊髓型
神经根型
混合型
h
43
(二)椎弓间的连结 (三)突起间的连结
h
44
(四)其他连结
寰枕关节,寰枕前、后膜
h
45
(四)其他连结
齿突尖韧带、寰椎横韧带、翼状韧带
h
46
三、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腰下 骶管
h
50
二、椎管的内容物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脊髓 脊神经根
h
51
(一)脊髓被膜
1.硬脊膜
硬根膜
h
52
2.脊髓蛛网膜
蛛网膜绒毛
根蛛网膜
h
53
3.软脊膜
齿状韧带
h
54
4.被膜的血管和神经
(1)血管:节段性根动脉
颈段:椎动脉、甲状颈干、 颈升动脉
胸段: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 腰段:肋下动脉、腰动脉
(2)神经:脊膜支
h
55
(二)被膜间隙
1.硬膜外隙
黄韧带 硬膜外隙 硬脊膜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的骨膜之间有一窄
腔,内含淋巴管、椎内静脉丛、疏松结缔组
织和脂肪。
h
56
(二)被膜间隙
1.硬膜外隙
黄韧带 硬膜外隙 硬脊膜
上:附于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延续
下:包裹马尾和终丝末端附于尾骨
两侧:与脊神经外膜相延续 h
深层:位斜方肌深面 ---项筋膜
斜h 方肌
12
胸背区、腰区
浅层:覆盖斜方肌、 背阔肌表面
脊柱四肢关节针刀入路解剖图谱(四) PPT

股骨上端
呈方形隆起,位于颈 与体相接处的上外部, 供大部臀肌附着。
大转子上缘肥厚。 后有转子窝
为一锥形隆起,从颈 的后、下缘与体的连 接处突向内后上方。
小转子尖及前面粗糙
股骨上端
隆起粗涩的嵴,起自 大转子前缘上内部, 向下内达于小转子下
平滑的圆嵴,位于颈 与干的接合处。起自 大转子后上角,向下 内终于小转子。
股骨体
股骨体是身体中最 长和最坚强的管状 骨。股骨体由上外 向下内倾斜,女性 由于骨盆较宽,斜 度较大,股骨长轴 与胫骨垂直轴的倾 斜角一般为10°。体 呈前弯弧形,上、 下股骨干轴之间呈 170°交角,且内旋 扭转30°。
股骨体
体的上1/3部呈四边棱柱状
后面内侧有一粗涩窄线,名耻 骨肌线,上与转子间线相续, 下与粗线内唇相连。
前缘锐利,形成闭孔后界; 后缘肥厚,向上移行于髂
骨后缘,构成坐骨大切迹 的下部。 坐骨大切迹下方有一三角 形突起,为坐骨棘,有肛 提肌、尾骨肌,上子肌及 骶棘韧带附着,棘下方形 成坐骨小切迹,向下续于 坐骨结节。 坐骨体内面光滑,构成小 骨盆侧壁,有闭孔内肌附 着; 外面朝前外下方,有闭孔
髋臼
髋臼并非全部覆以关节软骨。 窝的中央深而糙,为髋臼窝,未
覆盖关节软骨,不与股骨头相贴, 被股骨头韧带所占据。 这里骨壁很薄,可因疾病受到破 坏,或因外伤被股骨头穿通。 窝的周围有蹄铁形关节面,称月 状面,上覆关节软骨,其上部因 承受最大压力,宽而且厚,前后 部略窄。 月状面在髋臼切迹处中断。 髋臼缘呈堤状,非常坚实,缘的 后部隆起,前部低下,其下缘有 宽而深的缺陷叫髋臼切迹向上与 髋臼窝相连。这里是股骨头韧带 附着处。
自髂前上棘向下至髋臼边缘 为髂嵴前缘,其下部的隆起 为髂前下棘,是股直肌直头 起点。
脊柱解剖新概念(一)

脊柱解剖新概念(一)脊柱解剖新概念简介•脊柱解剖新是指对人体脊柱的解剖学知识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旨在深化我们对脊柱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理解,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解剖学知识。
•脊柱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保护脊髓、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持身体姿势的重要作用。
对脊柱的解剖学知识的研究和理解对于临床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剖学内容•脊柱骨骼结构:详细介绍脊柱的构成和各个部分的命名及特点,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等。
•脊柱关节结构:介绍脊柱上下相邻椎骨之间的关节结构,包括椎间关节、椎弓根关节和椎体关节等,以及这些关节的解剖特点和功能。
•脊柱韧带及肌肉:对脊柱周围的韧带和肌肉进行解剖学描述,包括黄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韧带、多肌筋膜等,以及这些结构的作用和对脊柱稳定性的维持。
•脊柱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描述脊柱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情况,包括脊柱动脉的分支、神经根的走行和分布等。
•脊柱发育和变异:介绍脊柱的发育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变异情况,如脊柱裂、脊柱侧弯、脊椎畸形等,帮助了解这些疾病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脊柱手术解剖:对进行脊柱手术的医生和学生,提供脊柱手术解剖的详细知识,包括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和手术风险的相关解剖学基础。
应用价值•提高临床医学工作者对脊柱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为进行脊柱手术的医生提供解剖学知识基础,降低手术风险。
•为脊柱相关学科的教学提供新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促进脊柱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进展,推动脊柱健康的维护和康复工作。
以上是对“脊柱解剖新”的简要概述,这一领域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带来更多关于脊柱结构和功能的全面认识,为临床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脊柱的功能解剖与手术入路09

下胸椎椎弓根入点
下胸椎椎弓根入点
腰椎椎弓根螺钉入点
• 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水平平分线的 交点. • 人字嵴顶点 • 副突的内上缘
骶椎椎弓根螺钉入点
S1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与下 缘切线之交点 横向内倾25-30°,指向骶骨 岬 S1椎弓根十分宽阔,可同时 置入2枚直径为6mm的螺 钉
胸椎腰骶后方入路
• 术中定位错误是常 见问题,应将术中 透视定位列为常 规.
胸椎腰骶后方入路
• 切开棘突肌肉支点应从尾侧向头侧方向进 行.此方向与肌纤维方向相反,可避免进 入肌肉引致较多出血.
胸腰骶椎后方入路
• 腰椎小关节后下缘有小血管绕行,剥离此 处应注意止血.无必要时不要暴露横突以 减少出血.
上颈椎后方入路
• 寰枕和寰枢椎板间静脉血运十分丰富,应 积极止血,减少出血. • 寰椎后弓骨质菲薄,剥离时应轻柔操作避 免损伤.
上颈椎后方入路
• 上颈椎经常存在解剖变异,如寰椎后弓未 闭或缺如,枢椎椎板未闭等,应在术前仔 细研究影象资料,避免术中损伤.
脊柱后方入路
上颈椎后方入路 中下颈椎后方入路 胸腰骶椎后方入路
中下颈椎后方入路
• 适应征 颈椎(后方融合术 椎管内病灶切除术 椎板神经减压术,成形术 颈椎小关节脱位 颈神经根探查,椎间盘切除术
中下颈椎后方入路
• 体位 俯卧位,头颈略屈曲 • 体表标记 不分叉的C7棘突可清楚触 及,C2棘突较大可触及. • 切口 沿正中直行切开皮肤,长度由手术 节段决定.
中下颈椎后方入路
腰椎
• 由5节椎体构成(L15),由上至下椎体逐 渐增大. • 以椎间盘连接,处于 生理前凸位,运动范 围较广. • 处于身体的“中轴”, 应力很大,易发生病 状,特别是下腰椎.
脊柱四肢关节针刀入路解剖图谱(三) PPT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 斜,呈叠瓦状排列。
脊柱与躯干骨
胸骨
位于胸前壁正中,前凸后凹,可 分柄、体和剑突三部分。
胸骨柄上宽下窄,上缘中份为颈 静脉切迹,两侧有锁切迹与锁骨 连结。胸骨柄外侧缘上份接第1 肋。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 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 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 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
钩突。 椎体钩突若与上位椎体的前后唇缘相
接,则形成钩椎关节。
椎孔
较大,呈三角形。
关节突
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面。
横突
有孔,称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 及交感神经丛通过。
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 称颈动脉结节,有颈总动脉经其前方。
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 椎弓组成。
椎体
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内部充满松 质,表面的密质较薄,上下而皆粗糙, 借椎间纤维软骨与邻近椎骨相接。
后面微凹陷,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各椎孔相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椎弓
弓形骨板,紧连椎体的缩窄部分,称 椎弓根。
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 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 神经和血管通过。
脊柱与躯干骨
骶骨
由5块骶椎长合而成, 呈三角形,底向上, 尖向下
盆面凹陷,上缘中份 向前隆凸,称岬。
中部有四条横线,是 椎体融合的痕迹。
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 孔。
脊柱与躯干骨
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上有 骶正中嵴,嵴外侧有4对 骶后孔。
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 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
骶管上通连椎管,下端的 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 侧有向下突山的骶角,骶 管麻醉常以骶角作为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手术入路
二.颈后侧正中切口
(一).适应症: 颈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颈椎脱位
颈椎融合术
(二).手术步骤:
1.切口:C1-7后正中线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2.显露深fas:牵开皮瓣即可 3.显露椎板:切开深fas及项韧带 以骨刀沿棘突两侧剥离,并以干纱布填塞止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一).特点 1.颈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棘突分叉 横突孔 椎体钩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一).特点 1.颈椎: C1为弓+侧块 C2齿突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一).特点
2.胸椎 (1)椎体及横突有
肋凹 (2)棘突长呈叠瓦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2.显露颈外静脉:切开颈阔肌,结扎颈外 浅静脉
3.显露气管前fas: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分 离,指触并保护颈动脉鞘
4.显露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切开气 管前fas5.显露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 经:(上方)牵颈动脉鞘向外,牵气管,食管, 甲状腺向中线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显露甲状腺下动脉,喉返神经:(下方) 同上 6.显露颈长肌:切断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进一步牵甲
骨连接。
由中心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 组成。
2.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在椎骨前面有前纵韧带,上连 枕骨大孔前缘,下达骶骨前面。
在椎体后面有后纵韧带。 在棘突尖上有棘上韧带。颈部
的棘上韧带又称项韧带。
3.椎弓间韧带
椎弓间的韧带叫椎弓间韧带, 又称黄韧带。各棘突之间、横 突之间,分别有棘间韧带和横 突间韧带。
环枕关节由环椎上关节凹与 枕骨髁组成,属椭圆关节。
环椎前弓和后弓还有环枕 前膜和环枕后膜分别与枕 骨大孔前、后缘相连。
环枢关节包括环枢外侧关节 和环椎齿突关节。
环枢外侧关节由环椎下关 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组 成。
环椎齿突关节为环椎前弓 的齿突凹与齿突所组成。
关节有齿突尖韧带、翼状 韧带、环椎横韧带及十字 韧带。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三).肌肉 3.第三层:
• 骶棘肌 • 头半棘 • 头最长肌
4.第四层:
• 脊柱短肌 • 如横突棘肌,半棘肌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二.脊柱手术入路
(一).后侧入路
1.后正中入路
(1).显露椎板:用于脊柱骨折脱位整复;脊柱 融合
(2).显露椎管:脊髓探查或减压术
6.显露肋骨近段:切开骨膜并剥离
剪断肋骨,使近段游离
7.显露椎体前外侧:提起肋骨近段,并 剥离肋小头关节
8.显露椎体:结扎肋间血管神经,将胸 膜及胸膜外组织推向前外侧,远离椎 体,可显露椎体侧方约指头大范围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状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一).特点 3.腰椎 (1).横突棘突近水平 (2).关节突矢状位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一).特点 4.骶椎 (1).骶关节嵴-骶角 (2).骶关节裂孔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二).脊椎连结 1.椎间盘是椎体与椎体之间的软
状腺向中线即可 7.显露椎体:切开颈深fas 手术二: 2.显露颈外静脉:切开皮肤及颈阔肌,于切口上方可
见;可将其向后牵开或切断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3.显露胸锁乳突肌:沿其前缘作分离,并将其 向外牵开,并保护副神经
4.显露颈动脉鞘:仔细游离后牵向中线 5.显露颈长肌,头长肌,咽后脓肿 6.清除脓肿 7.探查椎体病灶及刮除病灶 8.剥离椎体前方韧带,显露椎体 9.植骨 10.缝合
腰椎间盘手术
腰椎椎体后缘手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二.脊柱手术入路
2.后外侧入路: (1).肋骨横突切除术:胸椎结核.推开胸膜进
入椎体侧方 (2).胸膜联合切口:胸12腰1结核.推开腹膜进
入椎体侧方.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二.脊柱手术入路
(二).前侧入路: 1.C2-7前外侧入路:用于C2-7结核;椎间盘突
出 2.倒八字切口:下腰段结核 3.其他:如经口腔,经胸,腹腔等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手术入路
一.颈2-7前外侧切口 (一).适应症: C2-7 TB;椎突 (二).体位:仰卧,患肩垫枕,颈微后仰,头转向
对侧,以宽胶布将头固定 (三)手术步骤: 1.切口:沿胸锁乳突肌前缘作切口 C3-5左侧 C5-7右侧
血 4.复位或固定,或融合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脊柱手术入路
三.胸,腰椎后正中切口
适应症及手术步骤同颈后侧正中切口
四.胸1-12后外侧切口
(一).适应症:椎体侧面手术 通过切除肋小头关节到达病灶,根据病灶一般
须切除1-2个肋骨小头节 (二).手术步骤: 1.切口:以病变椎体为中心,于棘突旁2横指作纵
(三).术中注意点: 1.防止损伤胸膜,形成气胸 2.缝合前常规“吹气”观察有无胸膜
切口 切口上下端至少应包括病变椎体上,下各一个
椎体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2.显露深fas 3.显露骶棘肌:
第一层切开斜方,背阔肌 第二层切开菱形,上下锯肌并牵开
4.显露横突尖及肋骨:纵分骶棘肌并牵 开
5.显露肋骨颈及肋结节关节面:切断横 突周围肌肉,肋横关节及韧带,剥离并 咬去横突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后纵韧带向上延伸称覆膜。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三).肌肉 1.第一层: 斜方肌(颈胸段) 背阔肌(下6胸椎及
腰椎)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三).肌肉 2.第二层: 头颈夹肌(颈段) 肩胛提肌(上4颈椎
) 菱形肌(下2颈,上4
胸) 上,下后锯肌(肩胛
骨与脊柱间)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二).脊椎连结 4.椎间关节
是关节突之间的连接,为平面关节,可做微小的运 动。
颈椎关节面近于水平,其运动较自由; 胸椎的关节面近冠状,可做回旋运动; 腰椎的关节面为矢状位,允许脊柱屈伸和侧屈。
脊柱解剖及手术入路
一.脊柱解剖
(二).脊椎连结 5.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