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人教版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人教版教学反思21:07:29 最新资料:“ 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人教版教学反思_教学课后体会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
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的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的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引言大家好,我今天要分享的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的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在说课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门课程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四则运算》是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册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同时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和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策略:通过实例解析,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运算顺序,同时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知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新的课程学习。
比如,去商店买东西的找零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四则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2.讲授新课: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运算顺序,同时通过大量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
在这个阶段,我会强调运算的顺序和规则,让学生明白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应该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进行运算。
3.巩固练习:这个阶段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同时我会走动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解答。
4.归纳小结:在课程结束时,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运算顺序,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课后,我对本次教学进行了反思。
四下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二
四下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二四下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篇四对于刚开始教学工作的我,每上一堂课都是一次学习机会,上完《有理数减法法则》后,我深感自己在教学技能上需要加倍努力去提高,这需要平时不断的学习和反思。
因此,我对本课的教学作如下反思:首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析不够透彻,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完全掌握。
其次,只是简单的了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但没有重点分析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有理数减法法则》一课的教学反思没有设计好用哪种教学方式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再次,课前准备的习题不合理。
第二部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一、知识回顾因为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探索减法规律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减法规律,准确运用减法规律进行减法,所以除了复习有理数的加法规律,课前还要复习倒数。
二、引入新课题引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天气预报中的具体情境,引出减法运算,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后接着让观察4-(-3)=7和4+3=7两个式子有什么区别,这里的讲解条理性欠缺,并没有紧扣教学重点内容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
学生完成课本中引入的习题后,应该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主观察并探索出加法法则的来龙去脉,充分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否则,会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四下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篇五新一轮课改为学生创造了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强调全面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它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直跟随课改脚步的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在充分使用“体验式四环节”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我的体会是精心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所编写的学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此,结合当前初中数学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13篇】
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优秀13篇】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篇一在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计算》中,透过6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初步了解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及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这与以前的教材编排有很大的不一样,就应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然而结合我班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以前碰到过,但不是很多,因此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主题图中的实例,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贴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明确:先“看”(“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再“定”(“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就应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它,说出自我是怎样想的,再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
)最后“算”。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把解决问题中的先算什么和四则运算中的先算什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得出运算顺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计算教学中的枯燥乏味的心理。
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资料,也是学生出错率最高的题型之一。
因此,计算题的审题教学,个性要注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潜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计算题算得正确、迅速。
只要在教学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我相信必须能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潜力。
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篇二本节课,当学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时,应让学生了解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并非都是有理数。
学生不但要知道数轴上给定的点表示的数,还要能把给定的数用实心点表…我…示在数轴上。
然后结合4和-4在数轴上的表示引到相反数的概念及在数轴上反映出的几何性质。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最新10篇)-最新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最新10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这次为您整理了10篇《《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我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分数的产生时,平均分的过程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用分数来表示,已初步涉及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也蕴涵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但是都没有明确提出来,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
这样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假分数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具体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直观演示是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前提。
由于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已经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比较熟悉,所以本节课教学把一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时并没有让学生操作,而是计算机演示分的过程,让学生理解1张饼的就是张。
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多少张饼,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充分操作,体验两种分法的含义,重点在如何理解3块饼的就是张。
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块?继续让学生操作,丰富对2块饼的就是2/3块饼的理解。
学生操作经验的积累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精心、具体的指导。
本节课围绕两种分法精心设计了具有思考性的、合乎逻辑的问题串,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学生展示完自己的分法后教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a:你们是几块几块的分的?b:每人每次分得多少块饼?c:分了几次,共分了多少块?(就是3个块就是几块)d:怎样才能看出是几块?问题的提出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
四年级下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2篇)
四年级下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本单元教材内容编写是将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学期第一次授课,就把我的教学思路讲给学生听,第一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第二,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是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中,大部分同学能够独立做题,并给相关内容出一个标题。
这并虽然是书中的重点,但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这并不是重点,因为只要有基础,学生是能够算同级运算的四则混合题的。
与三年级相比,只不过数字相应大了些,且把综合算式正式提了出来让学生运用。
同时突破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与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这两个重、难点,效果很好,很多学生完全能独立分析问题,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在第一教学时数里,直奔主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达到计算的准确、熟练。
第三、四教学时数里,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巩固已经掌握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不过学生在涉及到解决有乘除的问题时,并不能说出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我把班上的三个同学分别喊到办公室一对一进行辅导,争取让他们能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突破。
本单元教学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贯彻“同质分组”“分层教学”等教育理念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想、去做。
让他们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经历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从而成为一个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研究者。
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本单元,我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主动探索数学生知识自主构建的过程,对于那些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却闪烁着学生智慧火花的“错误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
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
“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2篇)
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接触了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的资料,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
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准备,同时也为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潜力。
成功之处:1。
设疑激趣,复旧引新。
本节课的四则运算是同级运算,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一些知识经验。
在上课伊始,透过出示四个口算题45+8-2324-8+1027÷3_73_6÷9,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学生能够正确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但是为什么要按照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学生感到很困惑,不知所以然。
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让学生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感到十分的兴奋,十分想明白其中的缘由,每一双亮晶晶的眼睛都在闪烁着渴望的目光。
透过这样的激趣引入,为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2。
探求解题思飘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的有机结合。
本单元的资料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并感受四则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
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运算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说一说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解除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困惑。
3。
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用不一样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例1的教学,学生能够尝试用三种方法解答,如:72-44+85=113;72+85-44=113;72+(85-44)=113,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每步列式的实际好处,个性是第三种算法的出现,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体现。
虽然开始大部分同学不理解,但是透过简易的讲解,例如:指着第一排的学生说:“先走了___人,又来了___人,实际是多了几人。
”学生十分简单地说出答案,然后再联系例1进行说明,学生对这一算法都能够正确的理解。
例2的教学,学生也同样用用三种方法解答,如:987÷3_6;6÷3_987;987+987,对于第一种算法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学生有部分不理解,但是透过学生的讲解,我又用线段图辅助进行讲解,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题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四则运算》。
这个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的规则和方法,以及它们的优先级和结合律。
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 教学方法与手段我计划采用直观教学和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会通过实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
然后,通过互动练习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
同时,我会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3. 教学步骤第一步,我将通过提问和实例展示,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
第二步,我会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并通过图示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我会通过互动练习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
第四步,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用。
最后一步,我将通过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和方法,而教学难点则是理解并运用四则运算的优先级和结合律。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将通过实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互动练习和小组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教学反思在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后,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反思。
首先,我认为我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解并运用四则运算的优先级和结合律时存在困难。
这让我意识到,我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可能过于笼统,没有足够的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例教学和图示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直观的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这一课的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在此过程中,我将简要介绍课程的内容、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
一、课程内容和目标《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理解运算的顺序和实际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四则运算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运算顺序。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4.反馈与总结:通过作业反馈和课堂总结,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并改正错误。
三、教学反思经过实际教学,我得到了以下一些反思和启示:1.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抓住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运算顺序这一重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
2.联系实际:尽可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反馈:学生的作业反馈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应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5.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四则运算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有条理、有顺序。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6.自我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在数学领域,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涌现,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X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4-3X2写成=124-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
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
“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精选12篇)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精选12篇)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精选12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运算教学反思篇1新教材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出发点来说,编者希望把运算顺序结合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很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我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应用题的训练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从教材出发找准题型的新点就很重要。
教学中我始终把滑雪这一情境贯穿始终,逐步设计了不同的题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的运算顺序和解决方法。
本节课的新知学生在以前已经接触过并且多数孩子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我个人结合我们班的情况认为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计算方法上。
从孩子们做题的情况看,顺序已经比较明确,粗心计算的问题仍然让人头痛。
有的孩子宁愿绞尽脑汁的口算、心算,也决不拿起笔来列竖式计算,看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非一日之功。
上完本节课,我的最大感受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同怎样有效利用好40分钟,让不同水平的孩子在上课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是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运算教学反思篇2本单元在教学四则运算的顺序时,改变了以往单纯教授计算法则的现象,而是将四则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来理解掌握其运算顺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这一新的理念:1、将理解运算顺序融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体验,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每一步算什么?求的是什么问题?将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这个内容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所以计算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错误应该值得注意。
如“先乘除后加减”学生误以为是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其实乘除是同级,运算顺序应该从左到右。
后加减学生就认为是先加法再减法,其实加减是同级,运算顺序也应该是从左到右。
2.格式问题
学生认为先算的写在前面,不算的就不写。
其实应该是把不计算的部分照着抄下来。
3.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月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这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发现了很多的错误,“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还是表示运算中的加法,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理解含义。
4.在遇到学生做错的典型例题时,应进行辨析,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哪些地方容易出错,使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
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
“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精选14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精选14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篇1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运算顺序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虽然拿到一个算式,你问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他都知道,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
这说明了看似简单的运算顺序并不象想象的那么简单,只要记住运算顺序就能计算,在识记和运用上还存在着脱节问题。
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陷入了思考。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比如受低年级学习的影响,在先算的部分下面划线,误以为先算的要写下来,而不是把计算的结果写下来。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呢?第一,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明确运算顺序。
第二,熟记运算顺序,达到张口就来的水平,这样在计算时就形成条件反射,看到算式接着就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运算顺序的熟记,为学生计算的步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关解决了学生头脑中的一个难题。
第三,在书写格式上要做好示范工作,边讲边写,告诉学生这一步算的什么,写的数是哪个算式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明白没有参与计算的要原搬照抄,参与计算的是写计算结果。
第四,练习时要让学生说计算的运算顺序,利用同桌或左右邻的关系进行互帮互助,达到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四年级下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教授了四则运算的知识。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对这个教学内容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和经验。
首先,对于四则运算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认为需要更加明确和具体。
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差异较大。
有些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得很好,但对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理解就相对较弱;还有些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都有困难。
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分,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教学方法需要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讲解和演示,但在实际操作和练习环节上,缺乏创新和活动的设计。
我意识到,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再次,需要注意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讲解。
在教学四则运算时,需要注重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讲解和说明,尤其是对于乘法和除法运算的概念和规则的讲解。
在这个阶段,学生容易混淆和误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示例和实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最后,需要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和反馈。
在教学四则运算时,评价和反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总结起来,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四则运算教学反思是一个全面的教学过程。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具体、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概念和规则的讲解以及评价和反馈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增强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生错误: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
差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空间: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
更容易接受。
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
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含试卷)
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这个内容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所以计算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错误应该值得注意。
如“先乘除后加减”学生误以为是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其实乘除是同级,运算顺序应该从左到右。
后加减学生就认为是先加法再减法,其实加减是同级,运算顺序也应该是从左到右。
2.格式问题学生认为先算的写在前面,不算的就不写。
其实应该是把不计算的部分照着抄下来。
3.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月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这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发现了很多的错误,“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还是表示运算中的加法,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理解含义。
4.在遇到学生做错的典型例题时,应进行辨析,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哪些地方容易出错,使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用长12cm,宽9cm的长方形纸拼成正方形,最少要用这种长方形纸()张。
A.8 B.6 C.24 D.122.自然数按因数的数分,可以分为( )。
A.奇数和偶数B.质数和合数C.质数、合数、0和13.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可以写成()A.ab B.a+b C.10a+b D.10b+a4.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央电视台晚上《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以下表示方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7:00 B.19:00 C.晚上7:00 D.19小时5.甲数比乙数多13,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A.3:4 B.4:3 C.3:2 D.2:36.下列各式中,a和b成反比例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
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
“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3、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算式说出来。
(如x除以a减b的差。
)这也为学生对文字题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4、遇到学生错误的典型例题时,进行错误的辨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图中由七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B.C.D.2.下列X和Y 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Y =3+ X B.X+Y= C.X= Y D.Y=3.要使3□15能被3整除,□里最小能填()A.9 B.6 C.0 D.34.数码商场卖出两个进价不同的手机,都卖了1200元,其中一个盈利2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场()。
A.赔100元B.赚100元C.赚360元D.不赔不赚5.甲数是a,比乙数的3倍少3,表示乙数的式子是()A.(a+3)÷3B.a÷3+3C.3a-36.按规律找出( )里的图形。
A.B.C.D.7.是一个长方体,它下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12 B.20 C.158.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7,甲乙两数的和是36,甲数比乙数少()。
A.16 B.18 C.20 D.229.下列各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312B.56C.12110.与97.2÷2.05的得数相等的是()A.9720÷205 B.9.72÷20.5 C.972÷205二、填空题11.一个半圆的周长是25.7分米,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
1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如果以长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出的立体图形是______体,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13.在一幅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京广铁路长29厘米,一列动车平均每小时以160千米上午速度从北京开往广州,一共用了(____)小时。
14.若x是最小的非0自然数,y是最小的质数,z是最小的两位合数,则x+y+z=(________)15.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60公斤,约为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45,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为_____公斤;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比我国人均水平少_____%.16.把20分解质因数是,20=_____;a与b都是正整数,如果a=6b,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17.游泳池长50m,扩建后长不变,宽增加到12m,扩建后的游泳池面积比原来增加了________18.有块正方体的木料,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尽量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原来正方体体积的(_________)%。
(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19.长江流域面积是一百八十万七千平方千米,写作(_____)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平方千米.20.比16千米多20%是________千米。
三、判断题21.一组数据中可能没有中位数,但一定有平均数和众数.(判断对错)22.当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另外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_______)23.李师傅加工了85个零件,经检验全部合格,则合格率是85%。
(______)24.等底等高的两个图形形状一定相同。
(____)25.一批水果运走了,还剩下kg. (_____)四、作图题26.观察思考,动手操作.(1)把三角形ABC绕顶点B逆时针旋转90°,在图中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ABC放大后的图形.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原来的.五、解答题27.粮店运来大米和面粉共450袋,其中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大米和面粉各运来多少袋?28.中百超市运来黄瓜和西红柿350千克,其中黄瓜的重量占全部的37,运来的黄瓜多少千克?29.看图回答小老虎的体重是24千克,大老虎的体重正好是小老虎体重的4倍,大老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0.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两人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 31.如图所示,A,B,C三地之间有三条公路相连,三条公路的路程之比是AB:BC:AC=2:4:5.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甲车沿A→B→C方向行驶,乙车沿A→C→B方向行驶,234小时后在B地和C地之间的D地相遇.已知汽车沿A→B方向和C→B方向行驶的速度都是每小时60千米,沿B→C方向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沿A→C方向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求C、D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2.小明家、小刚家、学校在同一直线上.小明家到学校距离1000米,小刚家到学校距离1200米,那么小明家到小刚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3.已知四个等圆的半径为6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六、计算题34.能简算的尽量简算(1)(2)(3)(4)(5).35.(1- )(1+ )(1- )(1+ )(1- )(1+ )……(1- )(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A A B B C A A二、填空题11.2512.圆柱 62.813.514.1315.2016.2×2×5 a17.20%18.219.180.7万20.2三、判断题21.错误22.√23.错误24.错误25.错误四、作图题26.4倍五、解答题27.大米330袋;面粉120袋28.150千克29.24×4=96(千克) 30.6天31.45千米32.200米或2200米33.96cm2,37.68cm六、计算题34.1;;2011;92;2 35.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把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B.表面积变大,体积不变C.表面积变大,体积变大D.表面积不变,体积变大2.下图中,平底的面积和锥形杯口的面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子里,能倒满()杯。
A.2 B.6 C.3 D.93.下图是正方体展开图,与字母A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 )。
A.1 B.2 C.4 D.54.用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2厘米的长方体来拼一个实心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这样的长方体.A.4 B.24 C.48 D.72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这个正方形周长的( )A.B.C.D.6.数学竞赛共有20道选择题,答对1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小王同学在竞赛中得了82分,他答对()道题.A.3 B.10 C.17 D.187.下面占地面积大约是1公顷的是()A.教室的面积B.篮球场的面积C.操场的面积D.苏州乐园的面积8.要反映六年级学生在体育健康测试中各个项目合格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情况,最好选用( )。
A.扇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9.如图所示,如果甲校共有学生1200人,乙校共有学生1500人,那么女生多的学校是()A.甲校 B.乙校 C.一样多10.一个高36厘米的圆锥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内,容器口到水面距离是()A.0厘米 B.12厘米 C.24厘米 D.36厘米二、填空题11.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____)。
12.在2019年春季运动会上,A,B,C,D四名同学进入了跳高决赛。
A说:“如果我能跳过1.7米,那么B也能跳过1.7米。
”B说:“如果我能跳过1.7米,那么C也能跳过1.7米。
”C说:“如果我能跳过1.7米,那么D也能跳过1.7米。
”大家都没有说错,但是有两个人跳过1.7米,那么没跳过1.7米的两个人是(______)。
13.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0,其中两个数是24和16,第三个数是________。
14.如果小红向南走80 m记作+80 m,那么小明向北走100 m应记作________ m。
15.算出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1=55°,∠2=80°,∠3=________°∠1=30°,∠2=60°,∠3=________°16.已知A=2×2×5,B=2×3×5,那么A和B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17.________÷6=________=_______:10=0.5=________%.18.在学校运动会上,1号、2号、3号、4号运动员取得了800m赛跑的前四名.小记者采访他们各自的名字.1号说:“2号在我们3人前面冲向终点.”另一名运动员说:“3号不是第4名.”小裁判说:“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次都不相同.”800m赛跑中1号获得第_____名.19.做一个下面规格的抽屉,至少需要________平方米的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