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有理数的乘方2

合集下载

1.5.1乘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1.5.1乘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2.演示法则:通过具体的数学例子,演示如何使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3.练习与应用: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应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解决问题。
4.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点。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2.选择一道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使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求解。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计算器或手工计算,学生将亲身体验乘方的运算过程,观察结果的变化。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分享他们在乘方运算中的发现和经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乘方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乘方的数学规律,形成对乘方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乘方的性质及混合运算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3.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乘方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乘方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乘方的性质,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例如说明为什么$a^m \times a^n = a^{m+n}$。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或立方在实际中的应用。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5.1《乘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5.1《乘方(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5.1《乘方(2)》一. 教材分析《乘方(2)》这一节内容位于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五节,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及其运算法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方的概念,熟练运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为后续学习幂的运算、指数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对数学符号和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乘方概念及运算法则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能熟练运用乘方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方的概念,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

2.难点:乘方运算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乘方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乘方运算法则。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方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方概念、运算法则的相关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乘方的例子和练习题。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计算墙壁上挂钟的指针相遇次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个问题。

进而引入乘方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乘方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乘方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乘方的计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乘方运算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解答和指导。

1.5.1 有理数的乘方

1.5.1 有理数的乘方

1.5.1 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方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有理数的乘方是指一个有理数自乘多次的运算。

1. 乘方的定义有理数的乘方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乘方公式乘方公式其中,a表示底数,n表示指数。

2. 有理数的乘方的性质有理数的乘方具有以下性质:2.1 同底数相乘方的性质当底数相同时,指数相加,即:同底数相乘方的性质公式同底数相乘方的性质公式2.2 同底数相除方的性质当底数相同时,指数相减,即:同底数相除方的性质公式同底数相除方的性质公式2.3 幂的乘方性质一个数的乘方再乘方,指数相乘,即:幂的乘方性质公式幂的乘方性质公式2.4 积的乘方性质积的乘方,可以拆成各因子的乘方,即:积的乘方性质公式积的乘方性质公式2.5 商的乘方性质商的乘方,可以拆成被除数和除数的乘方,即:商的乘方性质公式商的乘方性质公式3. 有理数的乘方的计算方法3.1 正整数次幂的计算对于正整数次幂,可以通过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计算例子1:计算例子1过程计算例子1过程3.2 0次幂的计算任何非零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计算例子2计算例子23.3 负整数次幂的计算对于负整数次幂,可以通过倒数和正整数次幂的计算来求解。

例如:计算计算例子3:计算例子3过程计算例子3过程3.4 分数次幂的计算对于分数次幂,可以通过取底数的分数根来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计算例子4:计算例子4过程计算例子4过程4. 有理数乘方的应用有理数乘方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科学和工程领域。

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4.1 几何问题有理数乘方可以用来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

例如,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可以使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其中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4.2 物理问题有理数乘方可以用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表示为: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乘方(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乘方(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乘方(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乘方(2)》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乘法、平方根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方的知识。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并能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乘方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平方根等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乘方的意义。

3.运用练习法,加强学生对乘方运算法则的掌握。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展示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准备实例和练习题,用于讲解和巩固乘方知识。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乘方的概念,如:2的3次方表示2乘以自己3次,即2×2×2=8。

引导学生思考乘方的意义。

2.呈现(15分钟)讲解乘方的运算法则,如:a的m次方乘以a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a的m次方除以a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等。

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方运算练习,选取一些简单的题目,如:计算2的3次方、3的4次方等。

同时,让学生尝试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已知长和宽的关系等。

都江堰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二)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都江堰市第四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二)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5.1 乘方(二)1.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培养并提高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符号的处理; 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温故知新1.在2+3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__三__种运算.2.以4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二、自主学习1.由上可以知道,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P43例题3,学生试练,教师指导. 3.师生共同探讨P43例题4.1.P44练习. 2.计算:(1)(-1)10×2+(-2)3÷4; 解:原式=2-8÷4 =2-2 =0;(2)(-5)3-3×(-12)4;解:原式=-125-3×116=-125316;(3)115×(13-12)×311÷45;解:原式=115×(-16)×311×54=-115×16×311×45=-225;(4)(-10)4+[(-4)2-(3+32)×2]. 解:原式=10000+[16-(3+9)×2] =10000+(16-12×2) =10000+(16-24)=10000-8 =999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计算:(1)(-3)2×[-23+(-59)];解:原式=9×(-23-59)=9×(-23)-9×59=-6-5=-11;(2)-23÷49÷(-23)3;解:原式=-8×94×(-278)=2434;(3)(0.25)29×430. 解:原式=0.2529×429×4 =1×4 =4.2.观察下面三行数:①-3,9,-27,81,-243,729,…; ②0,12,-24,84,-240,732,…; ③-1,3,-9,27,-81,243,…. (1)第①行数有什么规律?第①行是(-3)1,(-3)2,(-3)3,(-3)4,…(-3)n. (2)第②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3.(3)第③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数乘以13.(4)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3)10+[(-3)10+3]+(-3)10×13=59049+59049+3+59049×13=59049+59049+19683+3 =137784.3.x ,y 为有理数,且|x -1|+2(y +3)2=0,求x 2-3xy +2y 2的值. 解:由题意知x -1=0,y +3=0. ∴x =1,y =-3. ∴x 2-3xy +2y 2=28.4.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12,第二次剪去剩下的12,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还有1厘米长吗?为什么?解:(12)6=164≈0.016(米)∵0.016米>1厘米∴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还有1厘米长.《由立体图形到视图》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与反思
3、进行乘方运算应先定符号后计算。
目标检测
1、在46中,底数是,指数,
2、(-4)7读做;
3、(-4)12的结果是数(填“正”或“负”);
4、计算:=;
5、计算:(-1)2n+(-1)2n+1=;
课后作业
教材p47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加深理解
对折3次可裁成8张,即2×2×2张;
问题(1):
若对折10次可裁成几张?请用一个算式表示(不用算出结果)
2×2×2×2×2×2×2×2×2×2
有10个2相乘
若对折100次,算式中有几个2相乘?
在这个积中有100个2相乘。这么长的算式有简单的记法吗?
问题(2):
2个a相加可记为:a+a=a×2
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可记为: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探索法则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放手学生操作,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的作用,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在练习设计中,设置不同难度的计算题,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得到提高。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重难点,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设计了一定的试题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
a×a=a2
3个a相加可记为:a+a+a=a×3
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可记为:
a×a×a=a3
4个a相加可记为:a+a+a+a=a×4
那么4个a相乘可记为:
a×a×a×a=a4
n个a相加可记为:a+a+…+a=a×n
n个a相乘可记为:a×a×…×a=an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乘方(第2课时)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乘方(第2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1 乘方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学习,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推理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加学习自信心.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计算器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出示课件2)学生答: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

教师:我们一起来思考下面的问题:教师问1:在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哪几种运算?学生回答:乘方、加法、乘法.教师问2:这道题应按什么顺序运算?学生回答: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二)探索新知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出示课件4-5,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列出算式。

圆形花坛的半径为3m,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m 的正方形。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若每平方米种9株花,我要买几株花呀?学生列出算式:(π×32-12)×9教师问3:上式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出示课件6) 学生回答:下式含有乘方、乘法、减法三种运算,先算乘方,再算括号内的乘法,然后算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23教师问4: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知道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现在又多一种乘方运算,你们认为在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哪些运算顺序?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7)(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例1:计算:(出示课件8)(1)2×(-3)3-4×(-3)+15;(2)(-2)3+(-3)×[(-4)2+2]-(-3)2÷(-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2×(-27)-(-12)+15=-54+12+15=-27(2)原式=-8+(-3)×(16+2)-9÷(-2)=-8+(-3)×18-(-4.5)=-8-54+4.5=-57.5总结点拨:分清运算顺序,先乘方,再做中括号内的运算,接着做乘除,最后做加减.计算时,特别注意符号问题.例2:计算:(出示课件10)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法一、原式= 解法二、原式= =-6+(-5)=-11总结点拨:在运算过程中,巧用运算律,可简化计算.2.探究数字规律例:观察下面三行数:(出示课件12-14)–2, 4, –8, 16, –32, 64,…; ①0, 6, –6, 18, –30, 66,…; ②–1, 2, –4, 8, –16, 32,…. 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分析:观察①,发现各数均为2的倍数.联系数的乘方,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考虑,可发现排列的规律.解:(1)第①行数是-2,(-2)2,(-2)3,(-2)4,(-2)5,(-2)6,…(2)对比①②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你有什么发现?()2253[]39⎛⎫-⨯-+- ⎪⎝⎭119119⎛⎫⨯-=- ⎪⎝⎭259939⎛⎫⎛⎫⨯-+⨯- ⎪ ⎪⎝⎭⎝⎭222220,46,86,1618,..++++-−−→−−→-−−→-−−→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2.即 -2+2,(-2)2+2,(-2)3+2,(-2)4+2,…对比①③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你有什么发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的一半,即-2×0.5,(-2)2×0.5,(-2)3×0.5,(-2)4×0.5,…(3)根据第①行数的规律,得第10个数为(-2)10,那么第②行的第10个数为(-2)10+2,第③行中的第10个数是(-2)10×0.5.所以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2)10+[(-2)10+2]+[(-2)10×0.5]=1024+(1024+2)+1024×0.5=1024+1026+512=2562(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6-20)1.计算4+(–2)2×5=( )A .–16B .16C .20D .242.计算式子(–1)3 +(–1)6的结果是( )A.1B.–1C.0D.1或–13.设a=–2×32, b=(–2×3)2, c=–(2×3)2,那么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a<c<bB.c<a<bC.c<b<aD.a<b<c4.计算:(-12)2×(91-41) 5.计算:(-2)2022+(-2)20236.计算:(1)2×(-3)2-4×(-3)+15 ;(2)16122472;⎛⎫⎛⎫⨯-÷- ⎪ ⎪⎝⎭⎝⎭(3)()27274;⎛⎫-+-÷- ⎪⎝⎭ (4)-8-3×(-1)3-(-1)4 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都是a,高是b,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怎样计算?当a=2 cm,b=5 cm 时,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是多少?参考答案:1.D 解析:4+(–2)2×5=4+4×5=4+20=24.2.C3.B4.解:(-12)2×(91-41) =144×41-144×91 =36-16=205.解:原式=22022 – 22023= 22022 – 22022×2= 22022 –22022 –22022= –220226.(1)45;(2)79;(3)0;(4)-6 7.解:体积V=a 2b=22×5=20 cm 3.表面积S=2a 2+4ab=2×22+4×2×5=48 cm 2.(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进行;3.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2)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乘方课件(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乘方课件(2)

作业:
. P42 1、
2、(1)、(2)、(3)、(7)、(8) 3、(3)、(4)
P44 练习
P47 3 思考题:将一张1毫米的纸对折多少次后,高
达三米?
显示:(-7)∧5 所以96 531441, 75 16807.
练一练
用计算器计算:
(8)6 ; (-6)7 ; 124 ; 6.35.
262 144
-279 936 20 736 9 924.36543
归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运算名称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乘方
运算结果
和 差 积 商 幂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
做一做: 计算
(1)102 103 104 105
=100 =1000 =10000 =100000
(2)102 103 104 (-10)5
=100 =-1000 =10000 =-100000
(3) 01. 2 01. 3 01. 4 01. 5 =0.01 =0.001 =0.0001 =0.00001
它们的指数和底数。
1、9×9×9×9= 94
2、(-2)×(-2)×(-2)×(-2)= (-2)4
3、
22222 55555
=
2 5 5
注意:底数是负数或分数的乘方,书 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或分数(连同 符号)用括号括起来.
思考:
(-2)4与-24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2)4表示4个-2的乘积,读作负2的四次方 -24表示4个2的乘积的相反数,读作负的2的四次方
运用新知 体会成功:
(1)、(-5)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乘方》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乘方》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乘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性质。

通过学习乘方,学生能够理解乘方的含义,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为后续的幂的运算和函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乘方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乘方的运算法则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乘方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乘方的理解。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方的知识,巩固所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方的概念和性质的课件,辅助讲解。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具体的例子,用于分析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乘方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乘方的意义和作用。

2.呈现(15分钟)讲解乘方的性质,包括乘方的定义、乘方的运算法则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乘方的理解。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方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

可以设置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方的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设置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和解答。

5.拓展(5分钟)讲解乘方的扩展知识,如负数的乘方、分数的乘方等。

引导学生思考乘方的应用领域,如科学计算、数据分析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方的概念和性质,提醒学生注意乘方的运算法则。

1.5.1有理数的乘方数学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数学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数学教案
标题:1.5.1有理数的乘方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负数的乘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乘法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2. 新课讲解:
- 介绍乘方的概念,解释底数和指数的含义。

- 举例说明正数、零和负数的乘方运算。

-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

3. 练习与应用: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与作业: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

四、教学策略:
1. 采用直观教学法,借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乘方。

2.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方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大纲,你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的细节和内容,比如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等。

同时,你也可以考虑加入一些更深入的主题,如幂的性质、科学记数法等,以增加你的文档的深度和广度。

1.5.1 有理数的乘方2

1.5.1 有理数的乘方2
30
0.1×2 =0.1×1073741824毫米 =107374.1824米 >8844米
“乘方”精神:虽然是简简单 单的重复,但结果却是惊人的。 做人也要这样,脚踏实地,一 步一个脚印,成功也会令你惊 喜的。
回顾小结
一、复习乘方的有关概念及运算规律; 二、乘方与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是:
(3)(-5)4中底数是 -5 ,指数是 4 ,幂 625 是______
5 (4) 5 中的乘方底数是___,指数是 4 -625 ___,结果是____
4
3 (5) 4

3 中的乘方底数是___,指数是
9 2 4 ___,结果是____
例1 计算:
3
(2)
1 (1)2 (3) 4 ( ) 15 3 例4、计算 :
1.5.1 有理数的乘方(2)
玉溪第十中学 高云
2013/10/15
学习目标:
1、复习乘方的有关概念及运算规律 2、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 的混合运算 3、探索有理数排列的规律
重点难点:
1、混合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 2、探索有理数排列的规律
指数 (相同因数的个数) 幂 底数 (相同因数)
1.有乘方运算,先乘方,再乘除, 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 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 号依次进行.
作业:
1.课本P47 习题1.5 第3题 2.《全优课堂》 P31-P32
( 2)10 2 ( 2)10 0.5 ( 2) ( 2)10 2 ( 2)10 0.5 10 10 ( 2) 1024 1024 2 1024 0.5 1024 1024 2 1024 0.5 1024 1024 512 2562 1024 1024 512 2562

课件4:1.5.1有理数的乘方(2)

课件4:1.5.1有理数的乘方(2)

2)

(

2)

2

(

2)

0.5



( 2)
(

2)

2

(

2)

0.5



1024
1024
2
1024
0.5

1024
1024
1024
1024
2
2
1024
1024
0.5
0.5

1024
1024
512
2562

1024
1024
1024
1024
512
512
2562
2562
2
2
1


4


6



3.
辨析: 3


解:原式

4
42
9

4
2
9

14
9
正确解法:
解:原式

4 2 1

9 3 3

4 2

9 9

2
9
议一议
不计算下列各式的值,你能确定其符号吗?
你能得到什么规律吗?说出你的根据.
(1)(-2)51 ;(2)(-2)50;(3)250;
(4)251;
(5)02 012 ; (6)12 013.
归纳:
(1)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
(2)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5.1有理数的乘方-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5.1有理数的乘方-2

初中数学
例题
这两个算
例1 计算:
(3)( 3)2 5
式一样吗?
(4)(
32 )
5Leabharlann 解:(3)( 3)2 9 5 25
(4)( 32 ) ( 9) 9
5
55
初中数学
例题
例2 计算:
(1) (3)2 ( 2) 3
(2) (8) ( 1)2 2
解:(1) (3)2 ( 2) 9 ( 2) 6
(-1)3 =-1
(-1)4 = 1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做一做:完成下面的表格
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2.分类讨论思想. 底数a和指数n的取值范围?
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初中数学
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1 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3
2
(1)4 (2) 做一做:完成下面的表格
5 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2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1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解:(1)4 (2) 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5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1 做一做:完成下面的表格 64 4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归纳
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1)正数的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0的幂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初中数学
例题
例1 计算:
(1)(3)3
(2)0100
解:(1)(3)3 (27) 27

1.5.1有理数的乘方(2)课件(新人教版七上)

1.5.1有理数的乘方(2)课件(新人教版七上)

例题讲解
1 解原式 9 50 4 (先算乘方) 1 - 10 1 1 =-9 50 1 (化除为乘) 4 10
1 3 50 2 1 10
2 2
1 1 (确定积的符号) 9 50 1 - 4 10 (再做乘法) 5 =-9 - 1 4 5 3 (最后做加减法) =- 10 8 4 4
同步练习2
(1) 2 3 4 3 15
2
1 ( 2 ) 3 50 2 1 5
2
( 3 ) 1 ( 3) 5
4 2
同步练习2
1.根据规律填空; (1)1,4,9,16,25,36, (2)0,3,8,15,24, ,
, ,... ,...
请你参与
扑克牌(去掉大小王),根据牌面上 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 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 红色代表负数,黑色代表正数,J、Q、 K分别表示11、12、13。
A
1
8 -7
7 -8
3 3
[-7+3+1]×(-8)
例题讲解
7
3
-3
7
7
7
3
3
课堂小结
一级运算
二级运算
三级运算
想一想: 观察例1和左边各式的计 算结果,你能发现乘方 运算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2 2 4 ( ) = 3 9
1 3 1 (- ) = - 2 8
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 0的任何次幂等于___
1 1的任何次幂等于___
-1的任何次幂呢?

《1.5.1 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同步练习(附导学案)

《1.5.1 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同步练习(附导学案)

1.5.1 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教学重点】: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例1】计算:(1)(-2)3+(-3)×[(-4)2+2]-(-3)2÷(-2);(2)1-×[3×(-)2-(-1)4]+÷(-)3.强调: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运算,在每一步运算中,仍然是要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例2】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0,6,-6,18,-30,66,…;②-1,2,-4,8,-16,32,….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例3】已知a=-,b=4,求()2--(ab)3+a3b的值.二、课堂练习 1.计算:(1)|-|2+(-1)101-×(0.5-)÷; (2)1÷(1)×(-)÷(-12); (3)(-2)3+3×(-1)2-(-1)4; (4)[2-(-)3]-(-)+(-)×(-1)2; (5)5÷[-(2-2)]×6. 2.若|x+2|+(y-3)2=0,求的值.3.已知A=a+a 2+a 3+…+a 2004,若a=1,则A 等于多少?若a=-1,则A 等于多少? 三、课时小结1.注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要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2.在运算中要注意像-72与(-7)2等这类式子的区别.1.5.1 乘方《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1.填空题(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_______,即n n a a a a •⋅⋅⋅•=个=a n 在a n 中,a 叫做_______,n 叫做______,a n 叫做_______;(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___;(3)乘方(-2)5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为________; (4)-25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为________;(5)在(-2)4中,-2是______,4是______,(-2)4读作_______或读作_______.思路解析:按照乘方定义及幂的结构解题. 答案:(1)乘方 底数 指数 幂(2)正数负数正数(3)5个-2的积 -32(4)5个2的积的相反数 -32(5)底数指数负二的四次幂负二的四次方2.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1)(-113)(-113)(-113)(-113);(2)(-0.1)×(-0.1)×(-0.1). 思路解析:根据幂的意义写出.答案:(1)(-113)4,底数是-113,指数是4;(2)(-0.1)3,底数是-0.1,指数是3.1.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各是什么?(1)(-1.2)×(-1.2)×(-1.2)×(-1.2)×(-1.2);(2)12×12×12×12×12×12;(3)2nb b b b ••⋅⋅⋅个.思路解析: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用括号将底数括起来,在括号外边写上指数,如(-1.2)5不能写成-1.25,(12)6不能写成612.答案: (1) (-1.2)5,其中底数是-1.2,指数是5;(2) (12)6,其中底数是12,指数是6;(3)222nn nb b b b b b••⋅⋅⋅==个,底数是b,指数是2n.2.判断题:(1)-52中底数是-5,指数是2;()(2)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总是大于0;()(3)(-1)2 001+(-1)2 002=0;()(4)2×(-3)2=(-6)2=36; ()(5)223=49. ()思路解析:区别底的符号与幂结果的符号,注意底数是负数和分数时要把该底数用小括号括起来.答案:(1)×(2)×(3)×(4)×(5)×3.计算:(1)(-6)4;(2)-64;(3)(-23)4;(4)-423.思路解析:本题中(-6)4表示4个-6相乘,-64表示64的相反数,切不可看成同样的,且结果互为相反数.(-23)4表示4个-23相乘,而-423表24除以3的商的相反数.要注意区别.答案:(1)1 296; (2)-1 296; (3)1681; (4)-163.4.计算:(1)(-1)100;(2)(-1)101;(3)(-0.2)3;(4)(+25)3;(5)(-12)4;(6)(+0.02)2.思路解析:根据乘方的定义进行计算.答案:(1)1; (2)-1; (3)-0.008; (4)8125; (5)116; (6)0.000 4.5.计算下列各题:(1)(-3)2-(-2)3÷(-23)3;(2)(-1)·(-1)2·(-1)3……(-1)99·(-1)100.思路解析:由乘方的符号法则,易知对于一个有理数a,有(-a)2n=a2n,(-a)2n+1=-a2n+1(n为整数).本例应依此先确定幂的符号,再进行乘方运算.答案:(1)-18; (2)-1.(巩固类训练)1.6a2-2ab-2(3a2+12ab)的结果是()A.-3abB.-abC.3a2D.9a2答案:A2.填空:(1)若x<0且x2=49,则x=_______;(2)若|x+2|+(y+1)2=0,则x=______,y=______,x3y2 002=_______;(3)平方小于10的整数有_______个,其和为_______,积为________. 答案:(1)-7 (2)-2 -1 -8 (3)7 0 03.计算:(1)(-5)4; (2)-54; (3)-(-27)3;(4)[-(-27)]3; (5)-245; (6)(-45)2.思路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对(-a)n与-a n的意义的理解,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解:(1)原式=(-5)×(-5)×(-5)×(-5)=625;(2)原式=-5×5×5×5=-625;(3)原式=-(-27)(-27)(-27)=8343;(4)原式=(27)3=27×27×27=8343;(5)原式=-445=-165;(6)原式=(-45)(-45)=1625.4.计算:(1)-(14)2×(-4)2÷(-18)2;(2)(-33)×(-1527)÷(-42)×(-1)25.思路解析:本题是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运算时一要注意运算顺序:先乘方、后乘除,二要注意每一步运算中符号的确定.解:(1)原式=-116×16÷164=-64;(2)原式=(-27)×(-3227)÷(-16)×(-1)=27×3227×116=2.5.已知a、b为有理数,且(a+12)2+(2b-4)2=0,求-a2+b2的值.解:因为任意有理数的平方非负,可得:(a+12)2≥0,(2b -4)2≥0.又因为(a+12)2+(2b -4)2=0,得a+12=0,a=-12,2b -4=0,b=2,把a=-12, b=2代入a 2+b 2,得334.6.若n 为自然数,求(-1)2n -(-1)2n+1+(-2)3的值.思路解析:因为n 为自然数,所以2n 为偶数,2n+1为奇数.由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可知: (-1)2n =1,(-1)2n+1=-1.答案:-6.7.x 2=64,x 是几?x 3=64,x 是几?思路解析:由于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正数或0,平方也是偶次幂,所以平方是64的数有可能是正数,也有可能是负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先求出正数,再求出其相反数.立方是正数(64)的数只能是正数,因为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所以立方是64的数只能有一个.解:x=±8时,x 2=64;x=4时,x 3=64. 8.求(1-212)×(1-213)×(1-214)…(1-219)×(1-2110)的值. 思路解析:由于每一项都可以改写成两项积的形式,因此可利用分解相约的方法.答案:1120. 9.1米长的小棒,第1次截去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第7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长?思路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每次截完后,剩下的小棒占整根棒的比例与所截次数之间的关系.现将它们的关系列表如下:答案:128米.1.5.1 乘方《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及时纠正运算中的错误,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重难点】: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回顾: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2、加入乘方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如何? (二)导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 ,再 ,最后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 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9/12/2019
8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规律的探索 7 . (4 分 )( 南 阳 月 考 ) 给 出 依 次 排 列 的 一 列 数 : 2 , - 4 , 8 , - 16 , 32,…… (1)依次写出32后面的三个数:______-__6_4_,__1_2_8_,__-__2_5_6_____; (2)按照规律,第n个数为_______(-__1_)_n_+_1_×__2_n _________(n为正整数).
(2)请将其更正. 解:原式=-4÷(-265)×6=-4×(-265)×6=12454
9/12/2019
16
14.(10分)观察下列三行数:
第一行:0,3,8,15,24,……
第二行:2,5,10,17,26,……
第三行:0,6,16,30,48,……
(1)第一行数有什么规律?
(2)第二、三行数与第一行数分别对比有什么关系?
9/12/2019
6
6.(12 分)计算: (1)(2017·宜昌)23×(1-14)×0.5; 解:3
(2)(厦门中考)10+8×(-12)2-2÷15; 解:2Leabharlann 9/12/20197
(3)-14-16×[2-(-3)2]; 解:16
(4)2×[5+(-2)3]-(-|-4|÷12);
解:2 (5)-23-[-3+(-3)2÷(-15)]. 解:40
【综合应用】 15.(10 分)观察下列运算过程: S=1+3+32+33+…+32 017+32 018,① ①×3,得 3S=3+32+33+…+32 018+32 019,②
②-①,
2S=32
019-1,S=32
019-1 2.

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理数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有理数乘方的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负数的乘方,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
-有理数乘方的性质:强调正数、负数、零的乘方规律,以及乘方的运算规律。
-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教授如何运用乘方的性质进行计算,例如负数的偶数次幂等于正数,奇数次幂等于负数。
-乘方与乘除的关系:讲解如何将乘方问题转化为乘除问题,例如a²可以看作a×a。
举例:
-正数乘方的计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² = 3×3 = 9
-负数乘方的计算:(-2)³ = -2×(-2)×(-2) = -8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乘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情况?”(例如:计算面积时,长和宽都是相同的数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乘方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 都是0
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 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双基练习
1、计算:(-5)4=___; -54=____;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 都是0
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 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计算: 1 1 109 3 4 4 40 1 0.5 [(2) 2 22 ] 2 4 144 4 3 3
|a| b 例 4、若 ab≠0,则 的取值不可能是( a |b|
A.0 B.1 C.2

D.-2
1、当x2是正数时,那么x有___个 2、拿一张信纸(约0.1毫米)依次对折一次后,厚度为 2×0.1毫米,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3、设a,b,c为非零有理数,求下列式子的值
a b c a b c
作业:1、《学导练》做到第24页 2、《轻巧夺冠》做到第30页 3、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1题(1)(3)(5); 第3题,用作业本A部,
幂的符号运算法则:正数的任何 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零 的非零次幂都是零。
(-2×3)2=____; -2×32=____; -(-2)3=____; -(-3)2=____
2、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A.1 B.-1,1 C.0 D.-1,1,0 3、是任意有理数,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 A.(a+1)2的值总是正的 B.a2+1的值总是正的 C.-(a+1)3的值总是负数 D.a2+1的值中,最大值是0
例 1、 2、计算: 1 )2 ,33(2 ,1 4 (3 ,(4)2 ,(2)5 ,(2)4 , 2 3) , (4) 3) 15 例 计算:42(1) 2 , ,( 3 2 3
33

0
3
(1)3 3 1),(1)5[(4)2 2] (3)2 (2) 2),( ( 2 3)2 ,(1)100 , 0 (
例 3、观察下列三行数 -2,4,-8,16,-32,64……①; 0, 6,-6,18,-30,66……②; -1,2,-4,8, -16,32……③. (1) 第①行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 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 取每行数的第 10 个数,计算这 3 个数的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