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代成就_吴轶

合集下载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景与展望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景与展望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景与展望

冠心病介入治疗始于1977年,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手段。该项技术创伤小,见效快,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深受患者的好评。介入治疗学已逐渐成为继内科、外科之后的新兴学科。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球囊扩张治疗(PTCA)阶段、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阶段和近年来药物洗脱支架(DES)广泛应用阶段。在上述三个重要发展时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从开始的40%-50%(单纯球囊扩张)降至20%-40%(金属支架时期)和目前的10%左右(DES时代)。在已完成的SIRIUS系列研究中,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治疗单支原位病变的再狭窄率约5%-9%,在TAXUSⅠ-Ⅵ系列研究中,紫杉醇洗脱支架(PES)治疗单支原位病变的再狭窄率保持在10%以下。近年来应用上述DES治疗复杂性病变例如弥漫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支架内再狭窄,以及冠脉开口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也已经显示良好的临床疗效,总体再狭窄率保持在10%-24%之间。在比较上述两种DES的临床疗效的研究中,初级终点事件即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在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管腔丢失以及晚期血栓形成发生率指标方面,SES优于PE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治疗中应用DES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金属裸支架目前尚无定论,2006年最新ACC会议公布的TYPHOON试验显示,应用SES治疗ST段抬高AMI,其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金属裸支架(3.5%与20.3%,P=0.001),但在PASSION随机对照研究中应用PES治疗AMI 的临床疗效却与应用金属裸支架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区别。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多认为可能与病例选择有关,PASSION试验中登记的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和血栓负荷量大的患者明显多于TYPHOON试验。

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包括心血管影像学、导管介入手术以及生物材料等方面。

一、心血管影像学的创新

心血管影像学是心脏介入治疗的基础,它能够提供详细准确的心脏图像,为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决策提供保证。近年来,随着医学成像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心血管影像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首先,超声造影技术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超声波信号与造影剂相互作用产生显影效果,在导管插入中引导操作者准确定位。此外,经食道超声检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标准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实时监测等优点。

其次,多层螺旋CT技术的应用使得心血管影像学更加完善。多层螺旋CT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心脏图像,并能对冠状动脉进行三维重构,从而可视化评估血管病变和精确定位病灶位置。

另外,核医学显像技术也为心血管影像学带来了新的突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结合核医学和放射学,可以准确测定心肌灌注、代谢和功能状态,是否存在梗死或缺血等异常。

二、导管介入手术的创新

导管介入手术是一种非常规治疗方法,通过经皮穿刺将导丝引入患者体内,利用导丝作为载体插入治疗器具,并在麻醉下进行操作。导管介入手术已经成为许多心脏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首先,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冠脉支架植入技术被广泛应用。通过导丝引入体内,将支架置于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内,恢复血液正常流动。同时,药物洗脱支架(DES)技术的出现使得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更加安全和有效。

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新进展

一、引言

冠状动脉疾病是造成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经皮血管手术逐渐成为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本文将分享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内的新进展。

二、简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原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导管经血管插入体内直接处理冠心病引起的心血管问题。这一方法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所需的大创伤,减少患者风险和恢复时间。

2. 心血管造影技术

心血管造影技术是导管放置前必须进行的步骤,用于明确冠心病患者具体情况。通过给予患者碘剂进行X射线检查,医生能够清楚看到心脏和冠状动脉的情况,为下一步手术提供指导。

3. 血管成形术

一旦发现狭窄或阻塞的血管,在心血管造影之后,医生将使用导丝和导管来引导球囊扩张器进入病变部位。通过对狭窄或者闭塞血管进行扩张,恢复正常的血流。

4. 冠脉支架植入

在经过血管成形术之后,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持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在血管内植入支架。这些支架可以帮助维持血管通畅,降低再狭窄的风险。

三、新进展

1. 舒张压臂带辅助高道尔夫球囊扩张技术(DBA)

近年来,心脏介入医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型技术——舒张压臂带辅助高道

尔夫球囊扩张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球囊扩张前放置压控装置,并加以适量吹气通气,使得球囊能够更好地贴合动脉壁,减少球囊扩张后的缓慢或再狭窄情况。初步研究表明,该技术能明显改善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 药物释放支架

药物释放支架是一种新型的薄膜覆盖支架,在常规支架上涂覆有药物。通过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与前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过去,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和冠脉搭桥手术。然而,随

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心脏介入治疗的新技术正在逐渐应用

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一、介入治疗的概念和分类

心脏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技术将介入器械引入心脏血管系统,用

于治疗冠心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方法。根据介入操作的目标和方式,介

入治疗可以分为冠脉介入治疗和心脏结构介入治疗两大类。

1. 冠脉介入治疗

冠脉介入治疗是对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进行扩张和重建,以恢

复血液供应和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常见的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冠脉

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

2. 心脏结构介入治疗

心脏结构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技术对心脏疾病中的异常结构进行

修复或调整,以改善心脏功能。常见的心脏结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房

间隔缺损封堵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等。

二、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

疗中。

1. 旋切刀技术

旋切刀是一种能够削减冠状动脉内腔硬化的器械,可以将斑块切割成小块并抽出体外。这项技术可以清除冠状动脉腔内的斑块,恢复动脉血流通畅,提高病变治疗成功率。

2. 药物洗脱支架技术

药物洗脱支架是在普通金属支架的基础上,涂覆有释放药物的聚合物,通过药物的缓慢释放来抑制血管重塑和再狭窄。这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支架再狭窄的风险,减少再次扩张手术的需求。

3. 三维造影技术

三维造影技术是一种利用X线影像系统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对冠状动脉进行全景观察和三维重建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提高冠脉介入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精品文档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精品文档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P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研究表明[1],以往临床大多利用药物保守治疗冠心病患者,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已逐步推广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治疗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将探头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为提高冠心病临床治疗有效性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概述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属于一种缺血缺氧性疾病,机体内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使血管管壁狭窄,局部血流程度随之受限,靶区域心肌因缺乏血供导致缺氧,心功能、循环系统功能随之改变[2]。冠心病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多种类型,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主要原则为抗血栓及实现缺血部位再灌注[3]。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改变、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工作及学习压力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医务人员高度注意。

2.介入治疗现状及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4],通过向心脏(沿动脉方向)靶区域送入支架、球囊导管等相应器械,达到使局部血管疏通、扩张等目的,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获得理想治疗效果[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应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多支病变;左室功能低下(可伴肺水肿)等,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等特点,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保守治疗,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积极接受并配合救治[6-7]。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展望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展望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展望

韩雅玲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2(016)001

【摘要】@@ 冠心病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在美国及西欧全部死亡者中40%死于冠心病[1],近年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且平均发病年龄逐渐提前,东北地区冠心病发病率又在全国排名榜首.因此探讨对这一重大疾病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韩雅玲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110016;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

所,1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J], 王勇;范书英

2.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J], 霍勇;刘兆平

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J], 李艳芳

4.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J], 韩雅玲

5.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J], 傅国胜;朱军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02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球囊扩张或支 架植入等手段,使狭窄的冠状动 脉恢复通畅,增加心肌供血,缓 解心绞痛等症状。
发展历程及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冠心病介 入治疗经历了球囊扩张术、裸金属支 架植入术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等发 展阶段。
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 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处理方法探讨
血管并发症处理
对于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应立即给予压迫止血、局部 冷敷等处理;对于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可采用超声 引导下压迫或手术治疗。
心脏并发症处理
心包填塞应立即进行心包穿刺引流;冠状动脉穿孔可采用 鱼精蛋白、明胶海绵等封堵;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进行冠 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全身并发症处理
贝特类药物
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促进脂肪酸氧化和胆固醇排泄,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如非 诺贝特等。
烟酸类药物
通过抑制脂肪组织中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少游离脂肪酸释放入血,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 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如烟酸缓释片等。
04
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方案 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 冠心病介入治疗将更加注重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根 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基因特 征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 疗方案。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患有冠心病的人数逐年增多,呈现较高的致死率,它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同时,医生在对每一名患者进行检查

的时候,应运用对症性的方法实施治疗。现今大部分医生会运用介入治疗的方法

来治疗冠心病,虽然此种方法具有相应的不完善之处,但是仍然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前人经验进行归纳

与总结。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治疗现状;研究进展

引言: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改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医生普遍实施介入治疗的方式来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病情,它能够使患者致

死率逐步下降,重新具有健康的生活模式。因此,医生应掌握专业化的操作手法

进行治疗,才能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否则容易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一名

医生,其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每一名患者进行治疗,从而赢得病人较高

的评价。

1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

1.1血管介入治疗

对于血管介入治疗而言,指医生运用专业化的血管解剖原理,并且在借助穿

刺针的基础上,将针穿刺到病人的表浅动脉中,随后使其流转到病人的血管系统里。同时,医生运用血管造影机观察患者的冠心病病灶处,并借助导管将造影剂

注入进病灶位置。在此基础上,医生将能全面观察病人病灶血管处的变化情况,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具体治疗。杨勇(2016)认为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冠心病

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对病人的病灶部位进行细致考量,使临床疗效发生变化,促

进病人病情的早日康复,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被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完整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道,我国居民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且死亡率继续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据统计,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例数为753142例。近年来,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不断开展,相应的指南和推荐也不断更新。现将2018年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的主要新进展总结如下。

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心源性休克的新策略

1.新诊治策略成为了标准

在血管入路选择方面,RIFFLE ACS、STEMI RADIAL、MATRIX 以及RIVAL研究亚组分析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患者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此外,RIFFLE ACS和RIVAL研究亚组显示,经桡动脉入路可以降低STEMI的死亡率。是否经桡动脉入路适合所有的STEMI病例?其实不然。再灌注的时间是STEMI治疗的关键,导管的直径也影响血管

入路的选择。在心源性休克、动静脉瘘、老年患者等情况下,经股动脉入路是更好的选择。

在支架选择方面,第一代药物涂层支架(DES)远期血栓发生率增加;第二代DES比金属裸支架(BMS)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研究结果令人失望。2018年DES成为直接PCI的标准选择。

抗血小板药物P2Y12拮抗剂的应用,ATLANTIC研究发现,早期使用P2Y12拮抗剂获益更大。TRITON STEMI和PLATO STEMI研究结果建议使用强效的P2Y12拮抗剂。PEGASUS研究建议在特定患者延长

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

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

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对于中

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冠心病的防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冠心病的诊疗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

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

首先,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上升趋势,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随着经济状

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

热量、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消耗增加,导致患病风险增加。另外,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等现代生活方式也是冠心病患病率上升的原

因之一。

然而,中国的医疗界并没有袖手旁观,他们积极应对挑战,取得了

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一方面,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冠心病的诊断

更加准确和敏感。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传统诊断方法得以持

续改进,并且新的诊断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如心肌断层扫描、核医学检查等。这些技术的引入提高了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率,有

助于患者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另一方面,冠心病治疗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介入治疗是一种

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通过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等方式,可以快速

恢复狭窄的冠状动脉,减少心肌缺血。在国内,介入治疗设备得到了

迅速发展,大部分县级以上医院都具备了介入治疗的能力。此外,冠

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重症冠心病患者,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死亡风险。

然而,在中国冠心病的诊疗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冠心病患者的诊疗质量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发达地区,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患者可以享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在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导致疾病进展和风险增加。

冠心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技术与进展

冠心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技术与进展

冠心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技术与进展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病理

改变是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堆积导致血流减少或完全阻断。过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是开胸手术,但这需要大剂量麻醉、完全停止

心脏跳动等传统的操作,具有创伤大、恢复慢等缺点。随着微创介入

手术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方式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变。本文将对

冠心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技术与进展进行探讨。

一、介入手术技术的发展历程

近几十年来,冠心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创始人Andreas Gruentzig于1977年首次成功地应用了冠状动脉扩张球囊,标志着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进入了新时代。此后,血运重建技术、

血管支架技术和药物洗脱技术等相继问世,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更

多选择。

二、血运重建技术的进展

血运重建技术是指通过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部位,恢复血流供

应的方法。最初,冠状动脉扩张球囊被广泛应用于术中或术后扩张病

变冠状动脉的治疗,但存在再狭窄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药物洗脱技术的出现使得冠状动脉再狭窄率大大降低。同时,血管支

架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冠状动脉扩张术在治疗冠心病中得到普遍应用。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技术已经出现了第二代、第三代甚至药物洗脱支架,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果。

三、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

微创手术技术是指通过小切口或穿刺等方式进行手术,最大限度地

减少了手术创伤。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

了手术效果,还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术后恢复时间。例如,经皮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一种通过从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将支

冠脉介入治疗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冠脉介入治疗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冠脉介入治疗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冠脉介入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使用的是自制的

球囊导管,治疗效果有限。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

术的发展和导管材料的改进,冠脉介入治疗开始逐渐成熟。1986年,冠

脉介入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出现,美国心脏病学会推出了第一款商业化的冠

脉支架,这标志着冠脉介入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91年,冠脉介入治疗的重要突破出现,即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问世。药物洗脱支架可以释放药物,抑制血管再

狭窄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再狭窄的概率。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冠脉介入

治疗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进,冠脉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除了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冠脉介入治疗还可以用于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

合征等病情复杂的患者。此外,冠脉介入治疗还可以进行球囊扩张术、旋

切术、旋刨术等不同的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未来,冠脉介入治疗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首先,随着科技

的进步,冠脉介入治疗的设备和技术会不断更新和改进,使得治疗更加精

准和有效。例如,目前已经出现了生物可吸收支架(bioabsorbable stent),它可以在血管内维持一段时间后被机体吸收,减少了长期残留

支架带来的副作用。

其次,冠脉介入治疗在药物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已经出现了药

物洗脱支架,用于释放药物预防再狭窄。未来,可以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新

型药物,例如抗血小板药物和抗炎症药物,以进一步改善冠脉介入治疗的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
率 已 升 至 9 以 上 。 O
P A 的优 点 是 简 便 、 全 、 效 , 伤小 , 应症 宽 , TC 安 有 创 适 已 成 为 冠 心 病 介 入 治 疗 中 最 基 础 、 用 最 广 泛 的 技 术 。研 究 显 应
由 于 金 属 支 架 本 身 的 缺 陷 , 后 出 现 血 栓 形 成 和 内 膜 增 术
生 可 引 起 的 支 架 内再 狭 窄 。 射 支 架 有 助 于 减 轻 再 狭 窄 , 物 放 药
示 , P A 为 基 础 的再 灌 注 治 疗 比 溶 栓 治 疗 的 效 果 更 好 。 以 TC
P A 的 缺 点 是 有 一 定 的 并 发 症 , 于 弥 漫 性 、 化 性 及 慢 性 TC 对 钙 完 全 闭 塞 性 病 变 等 难 以 奏 效 。术 后 5 的 患 者 发 生 急 性 血 管 闭 塞 ,5 ~ 5 于 3 6个 月 内 发 生 再 狭 窄 。 2% O ~ 目前 , 器 械 、 方 法 及 辅 助 药 物 治 疗 的 进 展 在 一 定 程 度 新 新 上 降 低 了 再 狭 窄 的 发 生 。切 割 球 囊 的 应 用 拓 宽 了 P C 的 适 T A 应 症 , 的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 种 血 管 内 支 架 ( 括 各 种 涂 层 支 新 各 包 架 ) 保 证 了 P A 的 安 全 性 , 防 止 P CA 术 后 急 性 血 管 闭 , TC 对 T 塞 或 慢性 再 狭窄 有一 定作 用 , 其远 期疗 效 尚待 进一 步探 讨 。 但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 综 述 20 0 8年 8月 第 1 4卷 第 1 6期
M dc1 eai l eA g20 。 o.4 N .6 e i . cpt a , u 0 8 V 11 。 o 1 aR ut

冠 心 病 介 入 治 疗 的 进 展
刘 健 综述)丛 洪 良 审校) ( , (
p ra tme h d f rc r n r e r d s a e t e a y I h s b c me t e t e a y k e i g p c t r gt r - ot n t o o o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a t ie s r p . t a e o h rp e p n a e wi d u o h h h he a
A sr c : e c t e u oo ayitre t n( C ) a b e sd f oet a 0 y a s l i b ta t P rua o s rn r ev ni n c n o P I h s en u e rm r h n3 e r a l m— o s a
( . 滓 医 科 大 学第 二 医 院 急救 中心 , 津 3 0 1 ; 津 胸 科 医 院 心 内科 , 津 3 0 9 ) 1天 天 02 1 2 天 天 0 0 5 中 图 分 类 号 : 5 11 R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2 8 (0 8 1-5 20 10 -0 4 20 ) 62 1-5

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华老年 脑血管病杂志 2 0 年 3 第 9 第 3 07 月 卷 期 Ol Gf  ̄Hat rn iJ ea e a n rB iv
隗 , 2 0 ,o 9N . 0 7 Vl ,o3

述 评 .
Baidu Nhomakorabea
冠 心病 介 人 治疗 新进 展
P I2 %C B 2 %药 物 ) C 始终 是 多支 血 管病 C ,6 A G,8 。P I
12 ; = . 3 ; .1 P 06 )心肌梗死发生率 , 9 在早期血运重
建 组 也 低 于 保 守 治 疗 组 (2 9 1 .% 1.% , R = 77 R 07 : 5 C :.0 0 8 ; =002 。进一 步研 .3 9% I06 .9 P .0 ) 究 发现 : 男性 、 吸烟 者或 2个 以及 2 以上 危 险 因 非 个 素的患 者更能从 早 期 血运 重 建 治疗 中获 益 , 具有 这
i s blyi Crnr r r Dsae r 1试验 旨在 n I t it n o a A t y i s i ) g n a i o y e e T a
探讨非 s 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T 选择早 期血运 重 建 治 疗 或 保 守 治疗 这 两 种不 同 的 治疗 策
PI C B C 与 A G均 能满 意 的缓 解症状 。 最 近发 表 的欧 洲心 脏调查 关 于冠状 动脉血 运重 建 的结果 , 研 究 对 纳 入有 关 冠 状 动脉 血 运 重 建 该 欧洲心 脏调查 中的 4 1 3例患 者与 1 大型 随机对 7 4项 照试验 ( 比较 P I C B 中的 867例 患者 , 行 C 和 A G) 4 进

冠心病介入护理新进展

冠心病介入护理新进展

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冠心病介入护理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将对冠心病介入护理的新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案和指导。

概述: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所致。介入性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减轻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在过去的几年里,冠心病介入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新进展。

正文内容:

一、药物洗脱介入技术的应用

1.开拓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领域

2.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3.优化了PCI手术的治疗效果

二、分形临界介入技术的发展

1.提高了冠状动脉再通率

2.降低了PCI术后即刻复发率

3.减少了术后长期复发概率

三、冠状动脉旁路支架技术的应用

1.提高了远期生存率

2.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冠脉精准成像技术的革新

1.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

2.降低了手术风险

3.为手术后的再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五、生物阻塞剂新药的研发和应用

1.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2.减少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3.提高了介入治疗的长期效果

总结:

冠心病介入护理新进展使得治疗更加个体化,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药物洗脱介入技术、分形临界介入技术、冠状动脉旁路支架技术、冠脉精准成像技术以及生物阻塞剂新药的研发和应用都极大地推动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这些新进展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显著的改善。我们期待着冠心病介入护理的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代成就

吴轶,秦晴,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内科,上海 200032)

通讯作者:葛均波 E-mail :ge.junbo@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估计高达2亿3000万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每年约300万人死于该病,约占所有死亡的41%[1,2]。全球范围内,因人种、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及肥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负荷在未来10年内将进一步加剧[3]。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及西方生活方式的普及,冠心病发病率增长呈类似趋势。虽然针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及生活方式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冠心病的发展,但介入治疗仍然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和改善心绞痛患者症状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近年来,随着大量与冠心病介入治疗有关的临床研究的开展以及介入器械的不断革新,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理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不断提高。

1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在过去几年中,针对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的再灌注治疗有了重大突破,介入治疗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再灌注时间(door-to-balloon )缩短至90分钟。自2006年起,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缩短STEMI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door-to-balloon 时间的行动[4]。至2010年,接受介入治疗的STEMI 患者door-to-balloon 时间<90分钟的比例已由2005年的44%提升至91%。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 )发布的STEMI 治疗指南再次强调心肌梗死早期救治在整个治疗体系中的地位,在沿用door-to-balloon 时间的同时,提出首次医疗接触至再灌注的救治时间,使心肌梗

死的救治由“院内急救”提前到“院前急救”。最新急诊血运重建指南建议所有STEMI 患者均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直接PCI 应尽早进行,溶栓患者应在溶栓后24小时内进行介入治疗,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应在出院前接受介入治疗。在估计的接受介入治疗时间延迟较短且在有经验的心血管中心内,直接PCI 疗效优于溶栓治疗[5]。大规模数据分析显示,STEMI 患者行PCI 治疗30天、1年的死亡率分别为7.9%、11.4%[6],较溶栓时代1个月(9.5%)及6个月(12.05%)死亡率明显降低[7]。

既往对于STEMI 的介入治疗通常仅干预梗死相关血管,除非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电不稳定。而近期连续在两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年会上公布的两项临床研究则显示,在对梗死相关血管行PCI 的基础上对非梗死血管行预防性PCI 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在2013年ESC 年会上公布的PRAMI 研究显示,在梗死血管PCI 的基础上再行预防性PCI 可降低65%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风险[8]。而在2014年ESC 年会上发布的CvLPRIT 研究结果则显示,对于STEMI 患者,对所有具有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行PCI 较仅治疗罪犯病变的预后更好,术后12个月随访时完全血运重建组患者MACE 显著低于仅干预梗死相关血管组(10.0%︰21.2%,P =0.009)

。这两项研究的结果对目前STEMI 血运重建指南提出了挑战。随着近年来器械、操作技术和抗栓药物的发展,介入治疗更加安全,使STEMI 急性期直接干预非罪犯血管成为可能。但这两项研究规模均较小,入选患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也较短。理论上讲,干预血

管数量越多、置入支架数量越多,术后发生支架血栓的风险越大。因此,在指南未更新前,临床干预非梗死血管仍要慎重,要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状况、病变特征、成功率、适应证等综合评估获益与风险,个体化治疗很重要。

2 稳定性心绞痛的介入治疗

早期多项研究发现,对于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虽然不能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但能迅速缓解其心绞痛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2007年发表的COURAGE研究认为,与优化药物治疗相比,介入治疗虽然能提高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并未降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死亡、心肌梗死和MACE的风险[9]。因此介入治疗能否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后一直存在争议。然而早期的临床研究多采用裸金属支架(BMS),其研究结果可能已不适用于当前的临床实践。2014年发表的一篇荟萃分析对100项临床研究中的93 55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分析[10],结果发现与优化药物治疗相比,使用新一代的药物洗脱支架(DES)进行介入治疗不仅缓解了患者心绞痛症状,而且改善了患者生存[依维莫司洗脱支架RR:0.75,95%CI:0.59~0.96和佐他莫司(RESOLUTE)洗脱支架RR:0.65,95%CI:0.42~1.0],显示新一代DES 在稳定性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2.1 新一代DES和可降解支架 以CYPHER和TAXUS为代表的第一代DES因自身设计原因和较高的晚期/极晚期支架血栓发生率而逐渐退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流。新一代DES多采用钴-铬合金作为支架平台。在相同的厚度下,钴-铬合金的支撑力更强,顺应性更好,有利于通过迂曲、钙化病变,而支架厚度的降低可减少再狭窄发生。新一代DES除采用生物可降解涂层(多为聚乳酸)外,永久聚合物涂层(亚乙烯基氟化物)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非对称涂层设计也被用于新一代DES制作中。部分DES甚至采用了无涂层设计,抗增殖药物直接存储于支架管壁面的刻槽中,可精确控制药物的靶向释放。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是常用的DES抗增殖药物,可抑制支架内再狭窄。亲脂性的药物暴露于血液中不易流失,且易于渗透入

血管壁,因此,雷帕霉素亲脂性衍生物如依维莫司、佐他莫司已广泛用于新一代DES。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与第一代DES相比,新一代DES虽然并未减少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但后者可进一步降低心肌梗死(22%,OR:0.77,95%CI:0.68~0.89)和支架血栓(OR:0.33,95%CI:0.15~0.73,P=0.006)的发生风险,而依维莫司洗脱支架(XIENCE V支架)血栓的发生率甚至低于BMS[11,12]。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DES也显示了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1年随访时发现无论死亡、心肌梗死还是支架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MS,而新一代DES 1年支架血栓发生率也低于第一代DES[13]。上述结果均显示了新一代DES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由于新一代DES良好的安全性,对既往二联抗血小板药物疗程(指南推荐置入DES后二联抗血小板时间至少1年)也提出了新挑战。2014年AHA 年会上公布了有关DES置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时间的两项研究。DAPT研究结果显示,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DES置入术后1年以上仍能降低MACE 风险,二联抗血小板治疗30个月与12个月(其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MACE降幅达29%(4.3%︰5.9%,P<0.001),而支架血栓风险降低了71%(0.4%︰1.4%,P<0.001)。然而,延长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却明显增加了出血(中、重度出血)的发生率(2.5%︰1.6%,P=0.001)[14]。ITALIC研究显示,新一代DES置入术后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和24个月的出血、栓塞事件无显著差异(1.5%︰1.6%,P=0.85),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高危患者,两组间事件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1%︰1.8%,P=0.36)[15]。早期ISAR-SAFE研究显示,DES置入术后二联抗血小板6个月与12个月的净临床获益相似,两组在主要终点(死亡、心肌梗死、支架血栓、卒中和心肌梗死溶栓大出血)方面无显著差异(1.5%︰1.6%,P=0.7)[16]。对于置入新一代DES的患者,如何界定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一方面,指南仍推荐接受DES置入的患者术后二联抗血小板治疗需持续至少1年,另一方面,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