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PPT课件-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PPT课件-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西方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
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和社会主义运动的 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世界:标志 着以两极格局和 集团对抗为基本 特征的旧的国际 格局的终结,极 大地促进了世界 多极化趋势的发 展。
社会主义运动:使 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巨大 挫折与打击,同时也说 明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的失败,客观上促进了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社 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
4.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 法?其后果是什么?
1.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斯大林时代”存在严重弊端,改革势在必行。
2.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 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内容: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削减农业税、 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 主权等。
成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使苏联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 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 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 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 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 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赫鲁晓夫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叶利钦1931年2月1日出生于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南乌拉 尔),俄罗斯族。他自1955年从 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在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工作了30年, 曾任该市住房建筑联合公司总工 程师、经理,1976年任苏共斯维 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叶 利钦于1985年调往莫斯科担任党、
叶利钦
政要职,1985年12月至1987年11月任苏共莫 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7年11月至1989年5月 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叶利钦 于1989年3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1990年5 月在俄罗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俄 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6月,叶利钦在 全民选举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 1991年12月,他同原苏联其他10个加盟共和 国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 国家联合体。1996年7月,叶利钦再次当选为 俄罗斯联邦总统。他曾多次访问中国。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

编后语
➢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不能 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上, 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的“隐患”。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6
➢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比, 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斯大林(1879~1953)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一度动荡,赫鲁晓夫先是发 动高层同僚一举铲除了贝利亚,接着,他又成功地剥夺了 马林科夫的政府首脑地位。
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 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1956年2月,召开了苏 共“二十大”。
(二)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农业:
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定额 改组农业拖拉机站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名师学案 新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名师学案 新人教版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材分析】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苏联改革从赫鲁晓夫开始,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戈尔巴乔夫不当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从而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本课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介绍了赫鲁晓夫在政治、经济两方面的改革及其影响;第二目:苏联的解体,主要介绍了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以及由戈尔巴乔夫改革所引起的苏联历史上的一次军事政变——“八一九事件”,它们都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知识梳理】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1、目的:主要是针对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2、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经济改革的重点:发展重工业2、影响: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改革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1、经济改革:①背景:苏联的经济发展面临停滞的局面②结果: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2、政治改革:①背景: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②影响: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有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四、苏联的解体(1922—1991)1、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0年3月2、八一九事件:①时间:1991年8月19日②目的:维护苏联本来的联盟体制③结果:失败了④影响: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3、苏联解体:1991年12月,“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课堂小结
背景
赫鲁晓
改革的经过及其内容

夫改革
改革的效果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 体
苏联的解体
“八一九”事(Shi)件
苏联的解体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P63活动与探究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①我们(Men)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
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 民的拥护和支持;
❖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采用技 术交流等方式影响苏联人民心理、行为方 式,进而使苏联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 资本主义方式。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社会主义应不断通过改革来完善,要警惕(Ti)西 方国家“和平演变”的企图;改革必须与本国 的国情相结合,遵循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 则。
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领导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第五页,共二十八页。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
落后状态;
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国家从(Cong)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 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
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在意识形态上抛弃以(Yi)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 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 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教学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教学课件

一、简述东欧剧变
国内原因: 经济危机进一步导致政治危机。
(一)原因
国外原因
1、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政治改革 对东欧剧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 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概况
从1989年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纷 纷易手,执政的共产党、工人党等被迫下台,社 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德国实现了统一、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 裂。 东欧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 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的挫折。
(三)实质
东欧剧变时的街头血战
冷战的标志:柏林墙
德国统一
二、简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3、外交方面:
1、 2、 3、 4 、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关系:
二、简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1991年12月25日 19时32分,红旗从克 里姆林宫上降落。
克里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
6、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 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加强执政党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提出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并把“政治多元化”、“民主化”、“公开 性”作为三大目标。1990年,修改宪法,取 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
3、外交方面:
推行“新思维外交”,主动缓和美苏 关系,不干涉东欧事务,从国外撤军,努 力争取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援助。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新人教版
六、课后作业
1.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苏联改革与解体的历史分析。
2. 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六、知识点梳理
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
- 二战后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国内发展需求。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其对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赫鲁晓夫改革
- 赫鲁晓夫的上台及其改革目标。
2. 论述题:阐述苏联解体的过程及其根本原因。
答案要点:
- 解体过程:民族独立运动兴起,苏联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
-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未得到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民族问题加剧,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中央集权削弱,最终无法维持苏联的统一。
3. 分析题:分析苏联解体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管理与评价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观点。同时,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和作业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但在评价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作业的批改与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苏联解体的过程
6. 苏联解体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7. 苏联改革与解体的历史教训
-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 民族问题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
- 领导者改革决心与改革策略的重要性
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发现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苏联各时期改革措施的异同,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改革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角色扮演活动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参与度不高,今后在组织此类活动时,应适当增加引导和启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历史: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

历史: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

第14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苏联
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 政权建立
巩固、过渡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
建设、发展
戈尔巴乔夫 改革
解体
;/ 南京情趣KTV ;
第14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大の脑袋丶根汉出现在他の身后,壹掌按着他の脑袋,马爷の脑袋立即变了形,不过他却还能惊骇の说话:"你,你你到底是什么,什么人。""前辈,您饶了饶了咱们。"刘爷被吓得面色煞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の事情,对方显然之前就跟着他们进来了丶面前这显然是壹个高手呀,马 爷在他の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丶"饶了你们?"根汉咧嘴笑了:"等会咱自会饶了你们の,现在不过是开头菜而已。"他也不想和这样の人多说废话,在这样の人面前扮猪吃老虎也壹点意思都没有,右手壹挥,壹旁の刘爷便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了丶"你,你。?""你要做,做什么。"马爷神 色惊恐,他发现自己元灵中の意识,正在飞速の焕散,好像元灵马上就要爆开了丶"不要着急,你能成为本仙の第壹个试品,你算有幸了。"根汉右手壹按,马爷浑身哆嗦了壹阵后,元灵中の意识便彻底消失了丶他の意识被根汉给抹灭了,现在只剩下壹缕意识,让他变得有壹具傀儡无 异丶"咦,这里怎么进不去了。""马爷,刘爷。"这时候外面の大妈,可能是端着吃喝の进来了,根汉右手壹伸,直接将这大妈给抓了进来丶"你,你是谁。"大妈尖叫壹声,想往外逃,根汉右手壹拍,直接将这大妈给拍昏了丶"乾坤取物。"隔着这大妈の躯体,根汉将她乾坤世界中の女 人,还有宝物,钱财都吸了出来,转移到了神芥当中丶这壹吸果然,这个大妈の乾坤世界中,光是各亭の女子就有数百人,可以说这些都是受害者,根汉全部先暂时安置在神

初中历史苏联改革教案

初中历史苏联改革教案

初中历史苏联改革教案教学内容: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包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苏联领导人的更迭、苏联解体的原因等。

教学目标:1. 了解苏联的改革历程,理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和其影响;2. 掌握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3. 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视频资料等相关教学资源;2. 板书、笔等教学工具;3. 活动设计及课堂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观看苏联解体时期的视频片段或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苏联解体时期的历史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授1. 讲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及其影响,包括“新思维”、“地方选举”、“言论自由”等内容。

2. 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包括经济萧条、政治腐败、民族矛盾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三、讨论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展开探讨,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想碰撞。

四、总结总结苏联的改革和解体过程,对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做出总结,让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五、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如写一篇关于苏联改革和解体的小论文等。

六、反思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深入了解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历程,拓展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对苏联改革与解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和辅导。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素材 川教版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素材 川教版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1953年,赫鲁晓夫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消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同时,赫鲁晓夫对工业也施行"手术".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模式.生平和主张赫鲁晓夫,全名为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Хрущёв, 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前苏联领导人。

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年--1964年)。

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中的政治犯。

赫鲁晓夫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他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他的对外政策仍然导致美苏核对抗,他是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是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

赫鲁晓夫尝试对苏联的经济,特别是农业进行改革。

赫鲁晓夫军装照鲁晓夫时代,苏联知识分子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他在任期间,苏联的政治气候空前宽松,索尔仁尼琴等作家得以公开出版作品。

苏联逐渐变成一个“正常社会”。

赫鲁晓夫重视战略核武器的作用,大量裁减陆军和海军,引起苏联军界人士的极大不满。

他试图削减党内官僚的特权,也招致不满。

他的自由化政策更为斯大林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所痛恨。

他的领导风格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充满活力,但也被另一些人认为是激进冒险。

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1964年,勃列日涅夫等人策划发动了宫廷政变,免除了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他被强迫退休,成为“特殊养老金领取者”,自此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赫鲁晓夫在乡间隐居,他在这段期间撰写了回忆录,详细记述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披露了很多重大事件的内情,他的家人在苏联官方试图没收书稿的情况下,秘密将书稿运送到西方出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详细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详细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说明】本课着重介绍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以及苏联的解体。

苏联在1922年成立到1991年解体,经历了将近70年的时间。

自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经历了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时期,通过这三个人当政时期的改革,苏联一步步走向解体。

当然苏联的解体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外部原因,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苏联的历史,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课标精解】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苏联的解体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外部原因。

【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

建议教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

或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

2、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引言,提出问题: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引起学生兴趣,并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出本课将学习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3、在学习赫鲁晓夫改革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可先出示一些有关赫鲁晓夫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学情分析】1、阅读教材中的图片,培养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对比中、苏改革的不同之处,注意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比较分析知识的能力。

3、分析归纳苏联建立到解体的历史演变历程,提升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的主要史实。

(2)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2、方法与过程(1)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2)用问题贯穿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苏联改革和中国改革相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九年级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东欧各国为什么 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危 机?后果是什么?
一、 东欧剧变
1.东欧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原因: (1)80年代,东欧各国高度集中的政 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2)改革出现失误; 后果: 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人民生活水平大 幅度下降,社会动荡不安。
一、 东欧剧变
2.东欧剧变的实质
明柯道这是字字联令主出一字你须对一字令主再加字你也须照着加下去每一加都要句意通顺平仄合辙却看最终成联后还顺不顺得下来选对得最工稳意思最漂亮的作下期令主
第13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苏联的解体
一、
二、
授课人
嘉禾五中
李刚武
学习重点 1、1991年,苏联解体 2、苏联解体的过程(次重
点)
一、 东欧剧变
①波兰 ②民主德国 ③罗马尼亚 ④匈牙利 ⑤捷克斯洛伐克 ⑥保加利亚 ⑦阿尔巴尼亚 ⑧南斯拉夫
你能讲讲波 兰或民主德国或 任意一个东欧国 家剧变的过程吗?
一、 东欧剧变
1.东欧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2.东欧剧变及其实质
3.东欧剧变的原因
阅读材料:这Leabharlann 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 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 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 法。……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 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 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 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在“8· 19事件”中俄国军队掉转炮口,支持叶利钦。
叶利钦在1991年“8· 19”事件期间向市民发表演说。
“8 · 19事件”中,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俄 罗斯政府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10课课件《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10课课件《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八一九”事件
时间:1991年8月19日 目的:阻止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 联盟条约》 影响: 叶利钦在“八一九”事件期 加速苏联解体,是苏 间向市民发表演说 联解体的催化剂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首先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1年12月21日,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 图宣言》,独联体扩大为11国。
改革重点:经济改革
结果:……
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 水平进一步下降
②改革重点: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主要内容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否定斯大林;否定苏联历史; 放弃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实行多党制。
在戈尔巴乔夫的主导下, 苏联掀起了一场全盘否定 斯大林的狂潮。苏联过去 的挫折和失误都是由斯大 林造成的。 1989年以后, 对斯大林的批判,逐渐扩 大到批判与否定十月革命 和列宁主义以及列宁本人。 从1989年起,苏联各地连 续发生了多起推倒列宁纪 念像,或向列宁像涂抹油 漆、投掷脏物的事件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 革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都失败了,都没有从根
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改革加剧了苏联社会的各种 矛盾。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1、背景
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
2、过程:
①改革重点:经济改革
提出以科技手段为核心的加速经济发展战略;扩 大企业自主权;允许个体劳动和合资企业存在。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苏联军费1979年高达 1498亿美元。苏联军 费开支约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16%,而同期 美国只占6%,日本不 到1%。庞大的国防开 支,严重拖了苏联经 济的后腿,苏联经济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逐步走向停滞。

云南省个旧市九年级历史下册1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教案中华书局版

云南省个旧市九年级历史下册1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教案中华书局版
- 民族问题突出:东欧各国民族众多,民族问题尖锐,导致国家内部矛盾重重。
2. 东欧剧变的过程:
- 波兰:1989年,波兰举行议会选举,团结工会取得胜利,瓦文萨当选总理,波兰开始向民主政治转型。
- 匈牙利:1989年,匈牙利开放边界,导致大量东德人逃往西方,匈牙利逐渐实行多党制和政治自由。
- 捷克斯洛伐克: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举行自由选举,哈韦尔当选总统,捷克斯洛伐克向民主政治转型。
- 柏林墙的倒塌: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开放柏林墙,东德人民纷纷涌向西方,东欧剧变达到高潮。
- 东欧各国政治体制的转型:1989年至1991年,东欧各国纷纷放弃社会主义体制,实行多党制和政治自由,向民主政治转型。
3.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过程:
-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要求独立:1991年,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解体的实质性步骤开始。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答案:
- 波兰的民主化运动发生在1989年,匈牙利的开放边界发生在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自由选举发生在1989年。
- 苏联解体的年份是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后,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新兴力量的崛起,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 东欧剧变的过程及其对苏联解体的影响:东欧剧变是指东欧各国政治体制的转型,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民主化运动,柏林墙的倒塌,以及东欧各国政治体制的转型。东欧剧变对苏联解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东欧剧变使得苏联失去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苏联解体成为必然。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执政及其改革素材 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执政及其改革素材 川教版

赫鲁晓夫执政及其改革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而逝世。

作为过渡性的领导班子,马林科夫继任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主持党中央书记处,在领导核心中居突出位置的还有主管外交的莫洛托夫和负责保安机构的贝利亚。

由于“斯大林模式”体制缺乏民主选择机制,所以权力的继承是通过党内斗争来完成的。

这场斗争很快就在过渡班子中展开了。

斗争的第一回合是清除贝利亚。

贝利亚当时控制着保安机构和内务部队,凭借30年代建立的镇压机构凌驾于党政机关之上,对其他领导人构成了威胁,因此,遭到领导班子大部分成员的嫉恨。

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赫鲁晓夫联合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中央主席团成员,并在朱可夫等军队领导人的支持下,对贝利亚采取了极端行动。

1953年6月26日,按预先部署,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逮捕了贝利亚,随即在7月上旬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将贝利亚开除出党,并将其送交最高法院审判。

12月23日,最高法院以“叛国罪”判处贝利亚死刑,立即执行枪决。

清除贝利亚提高了赫鲁晓夫的声望。

在1953年9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确立了他在党内的最高地位。

接下去,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的矛盾逐步凸现,权力斗争进入第二回合。

在同马林科夫的斗争中,赫鲁晓夫利用当时党内外普遍希望调整经济政策的情绪,向主管经济工作、又缺乏改革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马林科夫发起进攻,迫使马林科夫承担政策失误和领导不力的责任,最后把马林科夫挤出了领导核心。

1955年2月,马林科夫被迫辞职,由赫鲁晓夫提名的布尔加宁接任部长会议主席(注:1958年3月,布尔加宁被解职,赫鲁晓夫自己兼任部长会议主席。

)。

这样,党政大权都集中到赫鲁晓夫之手,斯大林逝世后的党内斗争暂告一段落。

赫鲁晓夫执掌党政大权开始了苏联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因为正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展开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

赫鲁晓夫的改革方针确立于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 墓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是因为赫鲁晓夫打破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把斯大林从神坛 上拉了下来。说他是斯大林的守墓人,是因为他的改革基本 沿袭了斯大林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苏联解体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制度性因素。它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以斯大 林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 活力和凝聚力,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已陷入全面危机, 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 第二,领导人因素。他们发起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是戈尔 巴乔夫的改革)瓦解了现存的制度并开启了苏联解体的闸门。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 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摘编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名师讲坛 课前预习 随学随练 课后训练
http://w w w . h f h w w h . c o m /
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
三、辨析改错题
8.苏联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
备受瞩目。下面是小顾写的一段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
索的介绍词,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模式。1921年,列宁从本国国情出发,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探 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创建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 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但该体制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之后苏联开始改革,但改革之路并不平坦。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赫鲁晓夫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 匆开展政治体制的改革,使整个国内局势失控,结果一步步地 把苏联推向解体。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上课 (共28张PPT)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上课 (共28张PPT)

D
C
C
(4)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是在什么事件 之后( ) A.戈尔巴乔夫在经济领域开始改革 B.戈尔巴乔夫在政治领域开始改革 C.“八一九事件” D.《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C
(5)苏联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立陶宛宣布独立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C.“八一九事件” D.《阿拉木图宣言》
存在于1963至1992年, 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 解体,分别成立南斯拉夫 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 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 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解 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 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 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 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波 黑)和科索沃。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 布拉格爆发要求捷共领导人下台的
德国柏林墙被拆除 民主德国人涌入西柏林
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 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 于1961年8月12日夜始建, 用于隔离德意志联邦共和 国(联邦德国、西德)。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 府下令打开柏林墙,促进 了德国统一。1990年6月, 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 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统一后的德国用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 国歌、国徽,首都设柏林。 现在仅存几部分墙体和瞭 望塔作为纪念。
5.实质: 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二)、苏联解体
经过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立陶宛首先)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八一九事件”(1991.8.19)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掌权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独联体正式成立
1991年10月23日,戈尔巴乔夫和叶 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败八一九事件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11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11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11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图片、史料等增加历史的直观性,降低本节课的难度,突出赫鲁晓夫改革这一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是有曲折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苏联解体过程难点:苏联解体原因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图示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1、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

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苏联解体:①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停滞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

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在经济改革受挫后,他又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政治领域,引起了苏联政治体制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②、苏联解体的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

③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历史启示:要始终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坚持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要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制度,我们要充满信心。

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A.勃列日涅夫B.赫鲁晓夫C.安德罗波夫D.契尔年科2、“八一九”事件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是()A.戈尔巴乔夫B.叶利钦C.亚纳耶夫D.发动政变的党内高级干3、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C.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4、苏联解体表明()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C.“苏联模式”的失败D.列宁主义的失败5、赫鲁晓夫开始担任苏联领导人是在()A.1951年B.1953年C.1955年D.1957年6、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苏联推行改革的领导人是()A.勃列日涅夫B. 戈尔巴乔夫C.赫鲁晓夫D.叶利钦7、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哪个领域()A.政治B.经济C.军事D.外交8、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的苏联政体是()A. 无党制B. 一党制C. 两党制D. 多党制9、政变事件后得以控制全局的俄罗斯领导人是()A.利加乔夫B.安得罗波夫C.叶利钦D.普京10、苏联解体是在哪年的年底()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11、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B.使国家权力分散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D.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12、导致世界两极格局终结的历史事件是()A. 东欧剧变B. 苏联解体C.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D. 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13、关于苏联解体的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使两极格局终B.为美国称霸世界提供了机会C.使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D.为中国的崛起铺平了道路14导致苏联解体的社会改革是()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学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rz14msr
易,但要让人们都相信是他们在造谣,在短期内却是办不到的。而且,咱们倘若真这样做了,也只会导致与他们之间的结怨更深。至于说他们 的好话,那倒也不必。我是想,咱们不妨与这彭掌柜的私下里协商,研究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来。这样,两家的铺子就可以各赚各的钱, 甚至还可以互相扶持对方的发展呢。如此一来,岂不是化敌为友了嘛!”李老乡说:“和则共荣,斗则俱伤,这个道理倒是对的!可要操作起 来,又该从哪里下手啊?”耿正说:“这就是需要咱们尽快商量确定的大事了。看起来,咱们得在已经成功经营的商品上做一些让步了;更确 切地说,是彼此之间的让步。这是因为,他们也得给咱们让出一些来,好让大家都有盈利的空间!”于是,老乡四人如此这般地认真商讨了一 番。当意见达到一致之后,决定由年轻的耿正出面,次日上午去约见“彭记丝绸行”彭显贵掌柜的。事实上,大凡造谣生事者,其内心深处却 也是很虚的。他们也都担心事情一旦败露,反倒让自己无脸见人。当然,那些就连自己的脸面也不顾及的人,就另当别论了。再则,倘若是稍 微有一些良心的人,还会或多或少地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亏心或愧疚,因此间也愿意想办法进行一些亡羊补牢式的弥补。上述这位扮演了不 光彩角色的彭掌柜的当时就鉴于这两者之间。尽管由于“昌盛丝绸行”受困于自己店铺里伙计们制造的那些个谣言而暂时性地经营受挫,从而 使得自己店铺里的生意最近几天有了明显起色,但是他心里却也非常明白,这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一旦日久了谣言被彻底戳穿,反倒会对自 己更加不利!又想起父亲在世时经常提醒他的有关‘诚信经营’的那些个祖训,越想越不是个滋味儿,反倒终日里如坐针毡了。如此,铺子也 无心照料,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呆在门面店铺后面的家中苦心冥想,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但无奈却是越想越没辙,越没辙就越郁闷,近两日已 经是茶饭不思了。那一日上午,正当他一个人坐在小院儿里的泡桐树下苦苦熬煎时,一个伙计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说:“彭掌柜的,不好了, ‘昌盛丝绸行’的耿二掌柜的来了,说是要见您哪!”由于事先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所以,这彭显贵掌柜的当时听了这话,且看到这个伙计如 此惊慌的样子,也不免有些吃惊。不过,他可不想让伙计看出来自己的惊慌失措,于是就故作镇静,假装漫不经心地问:“只他一人吗?可像 一只斗架的公鸡?”来报信的伙计说:“只他一个人,倒还文质彬彬的样子呢!”彭显贵听伙计如此说,虽说稍微放心了一些,但心里还是没 有底,再则也不想轻易放下自己的那一副臭架子。于是,他故意装出一副很不屑的样子,说:“哼,小娃子一个,想来干啥呢。告诉他,我忙 着呢,不见!”把这个来报信的伙计
3、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和影响 如何?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但并未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矛 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 被迫下台。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原因—戈尔 巴乔夫上台后,为改变苏联经济 发展的停滞局面,进行改革。 ②戈尔巴乔夫在哪些领域进行了 改革?——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 重点,之后又仓皇转向政治改革。
思考:
有人说社会主义运动失败了,社会主义运 动失去了生命力,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要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 运动的曲折,是避不可免的。是斯大林模 式的失败,但并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 无比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 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为什么进行改革? 2、赫鲁晓夫在哪些领域怎样进行 改革的? 3、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和影响如 何?
1、赫鲁晓夫为什么进行改 革?
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 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
2、赫鲁晓夫在哪些领域怎 样进行改革的?
赫鲁晓夫在经济、政治领域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在经济领域,主要是 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政治 领域,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 些理论观点。
1、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会 解体吗?
1、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1)没有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失去了民心,
(2)忽视了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否定马克思 主义思潮泛滥。 (3)没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矛盾 (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5)改革没有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教学难点
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错综复 杂,主要与次要、主观与客观方面的原因 交织在一起,与中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有 很大的落差,如何为这个落差搭建平台, 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材的叙述简约概括,为让学生全面 了解历史,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 以便在课堂上交流、探究、得出问题的结 论。将学生分为四组,收集的资料分别为 ①斯大林晚期苏联的政治体制状况②赫鲁 晓夫改革③戈尔巴乔夫改革④苏联解体的 过程。
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 会解体吗?
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 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 动荡不安、右翼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乘机抬 头、西方势力的影响、否定历史和反马克思 主义思潮的泛滥等等。所以说,“八.一九 事件”是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却不是苏 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没有“八.一九”事件, 苏联最终也会解体。
请你归纳苏联从建立到解体的历 史演变过程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 设以哪些经验教训?”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③要正确处理国内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 ④对西方采取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要采取正确 的对策。
谢谢大家,再见
;
/forum-nanjing-1.html 南京夜场招聘 南京夜总会招聘 南京ktv招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世界近、现史的比较;中外现代 史的比较;联系初三政治课本,使学 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 复杂的过程,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理 想和信念,并将其转化为巨大的精神 动力,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报效国 家。
教学重点
赫鲁晓夫的改革。因为苏联的改革是从赫 鲁晓夫开始的,其改革对苏联的历史进程 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 尔巴乔夫改革及影响、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 2、引导学生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从而提高学 生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 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归纳苏联从建立到解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培养学生纵向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构建论据、独立 思考、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2、在学习中,要恰当结合政治知识、地 理知识,通过学科间的整合,争取课堂 的最佳效果。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是继第一单元“苏 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延续,着重介绍 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以及苏联解体的过程。作为当时最大的社会 主义国家苏联,其改革的失败与解体,是社 会主义运动的巨大挫折,我认为,引导学生 正确理解这次挫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 树立起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本节 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设计思路
课堂设计的思路主要是问题探究法,在 阅读教材、展示所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给学生 创造思考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在主动 阅读、思考、讨论,以加强对教材的理 解,掌握本课知识、培养能力和感悟历 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 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 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的成 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 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1、苏联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解体的? 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
改革使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 2、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摆脱 危机,失败。戈尔巴乔夫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 权利。 3、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
2、苏联最终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和影响如何? 经济改革:没有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 构进行重点调整,导致苏联的经济增长速 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政治改革:新思维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
提出及泛滥,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政治 体制改革虽然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 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机 制,地方势力大多与民族主义势力结合在 一起,苏联解体的趋势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