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音乐思维下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浅论民族器乐教学改革

浅论民族器乐教学改革

浅论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一、高校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高校器乐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即主科专业加上器乐选修,但是选修不限定学生怎么选,学生可以任意选,这就意味着有的学生会为了方便而选好学的乐器,而并没有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较多注重了专业技术,即基本音乐素能的练习,片面地追求演奏技巧和乐曲的难度,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演出经验、器乐编配、实践、合作、舞台表演等等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于高校器乐教学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也不能体现“中西合璧”“中西融合”的新特点。

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里,器乐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还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设置,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器乐课作为选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并且也没有限定学生要选择不同专业的器乐课程,这一现状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

实践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完成高校学习的同时必定要走向器乐教学的工作岗位,直接面对学生。

但是在大学期间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不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一旦走向工作岗位,往往会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如不会组织学生实践和演出,不会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建议高校器乐课程的改革作为一项长远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台,原来的单一式的教学转向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探讨式、实践式教学,目前教学效果良好。

我现结合我校学生在改革中的受益情况,就高师器乐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首先,调整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能体现课程的基本设置,所以要合理设置教学计划,例如可以设置实践课程、新民乐课程,电子音乐制作课程,从而充分体现中西合璧的教学实践内容,使学生充分理解“中西融合”的精髓。

设置的课程如:舞台表演、新民乐、器乐合奏、伴奏课程、实践课程、化妆课程等等,都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器乐演奏改革实施方案

器乐演奏改革实施方案

器乐演奏改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艺术的不断创新,器乐演奏在我国的音乐教育和演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我国器乐演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演奏技巧不够丰富、表现力不足等。

因此,为了推动器乐演奏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制定一项改革实施方案,以提高我国器乐演奏的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器乐教育的改革。

当前,我国器乐教育普遍存在着重视技巧训练而忽视音乐表达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情感。

可以通过增加音乐理论课程、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方式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音乐修养。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器乐演奏技巧的训练。

技巧是器乐演奏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技巧,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基础练习、注重细节训练、拓展演奏技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表现能力。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器乐演奏的曲目选择和演出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器乐曲目较为单一,演出形式也相对固化,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听众。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丰富曲目选择、创新演出形式、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等途径,提高器乐演奏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听众,推动器乐演奏的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器乐演奏人才的培养和支持。

器乐演奏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和经验积累,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加大对器乐演奏的支持力度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器乐演奏事业,为我国器乐演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器乐演奏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我国器乐演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加强教育改革、技巧训练、曲目选择和演出形式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和支持,共同努力推动器乐演奏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音乐艺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我国器乐演奏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于高校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校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校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器乐,是一个需要重视并积极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高校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改革问题展开探讨。

二、传统民族器乐教学的现状当前,传统民族器乐的教学方式很多都还停留在单一的演奏技巧训练阶段,缺乏对其本质特征的深刻探究。

其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技巧,但并未真正理解和认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

传统民族器乐教学的局限性和短板,一方面源于教学机构的不完善,制约了民族器乐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展示和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则在于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只重视技巧训练,忽视思想性、审美性等方面的教育。

因此,为了更好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器乐文化,需要对传统民族器乐教学进行改革。

三、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3.1 积极引入音乐人类学知识通过引入音乐人类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和理解民族器乐中的人文内涵。

3.2 改善教学设施和机构对高校开设民族器乐专业的学院,应在资源投入、机构组织等方面下功夫,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器乐演奏技巧,了解器乐深层次信息,使其在乐器的演奏过程中更为纯熟自如,丰富和充实自身的器乐文化底蕴。

3.3 推动音乐课程开展多维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音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推动音乐课程开展多维度教育,除音乐技巧外,还应包括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多角度探究器乐作品的艺术内涵。

3.4 加强与民间音乐团体的联系与民间音乐团体进行交流,是在高校推行民族器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合作、交互,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向社会传播民族器乐精髓,扩大器乐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四、结论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不仅是为了挖掘器乐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拓宽学生器乐文化视野,更需要立足于现实,促进民族器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改革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挖掘和传承民族音乐的优秀品质与艺术内涵,为中国的音乐文化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和新的表现方式。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作为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民族器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如何将民族器乐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就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立足于地域特色,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挖掘本土的音乐资源。

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各具特色,例如东北的二胡、西南的蜀韵、西北的胡琴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代表性乐器,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本土民族器乐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其中感受到家乡的地域文化气息,加深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二、选择合适的民族器乐曲目,丰富教学内容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的策略之一是选择合适的曲目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旋律优美、易于理解的民族器乐曲目,如《二泉映月》、《茉莉花》等。

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曲目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欣赏民族器乐。

三、注重音乐欣赏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在民族器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的风格特点、演奏技巧、曲目的历史典故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器乐曲目的内涵。

还可以通过聆听音乐、学习乐谱、观摩演奏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热爱之情。

四、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演奏技能在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中,除了音乐欣赏的环节外,学生的演奏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奏方式,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妙,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五、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性为了提高学生对民族器乐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开设一些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器乐演奏改革实施方案

器乐演奏改革实施方案

器乐演奏改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器乐演奏在我国的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我国器乐演奏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演奏技术和表现力不足等,亟需改革和提升。

因此,我们制定了器乐演奏改革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我国器乐演奏水平的提高,促进器乐教育的发展。

首先,我们将加强器乐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传统的器乐教学主要注重技术的训练,忽视了音乐表达和艺术性的培养。

因此,我们将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欣赏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全面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其次,我们将推动器乐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已经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和演奏中。

我们将引入音乐软件、电子乐器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器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新科技的应用能力。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推动器乐教育改革的关键。

我们将加大对器乐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开展器乐演奏比赛和音乐会活动。

通过比赛和演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我们将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音乐是一门艺术,需要与社会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我们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演出活动,让他们的音乐才华得到展现和肯定,同时也让他们的音乐走进社会,为社会增添美好的音乐风景。

总之,器乐演奏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推动我国器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水平。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器乐演奏水平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和提升,为音乐事业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

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

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传统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基础理论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强化实践教学在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应该采取更加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声乐基础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唱歌来加强发声技巧的掌握,培养准确的音高和音色;在器乐教学中,应该注重演奏技巧的训练和实践,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尝试,多练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演奏中。

二、注重跨学科融合在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注重跨学科融合。

传统音乐不仅仅是音乐领域的知识,它还涉及到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应该以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将传统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开展综合性教学,这有助于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全面。

三、注重创新在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注重创新。

传统音乐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其内涵和形式都很丰富。

传统教学模式如果不经过变革和创新,很容易导致学习者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丧失。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四、注重文化传承在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注重文化传承。

传统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传承者都应该认真负责地传承好自己的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明白传统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和历史渊源,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总之,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跨学科融合、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为传统音乐的繁荣发展和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

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

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音乐的基础理论教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

传统音乐是一个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音乐的学习需要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的锻炼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演奏和表演能力,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

2.强调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通过了解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激发他们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长。

3.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音乐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悟性,但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音频等,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体验传统音乐的魅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

4.拓宽教学内容传统音乐是多种文化的结晶,包括民族音乐、宗教音乐、地方音乐等。

在教学中,应拓宽教学内容,增加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传统音乐,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5.加强与现代音乐的联系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传统音乐中挖掘和吸收元素,结合现代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方式,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

通过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音乐的魅力。

6.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音乐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感知和理解音乐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引导他们用心聆听音乐,通过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7.注重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传统音乐的学习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

在教学中,应注重传统音乐的传承,传授传统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创作和表演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的多元化,民族器乐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族器乐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和发掘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艺术。

现实中许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表层,只重视技术的传授,而忽略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层内涵和精神内核。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注重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实践。

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往往注重乐理知识和技术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音乐艺术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统和技术技能的传承,更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表演及跨界合作,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习的技能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也为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需要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交流。

传统民族器乐教学往往局限于音乐本身,忽略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流。

当下的社会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和跨界融合的特点,音乐艺术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加紧密的交流和融合。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应该注重与文学、历史、民俗、舞蹈等学科的跨界融合,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领会民族器乐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将民族器乐艺术融入到更多的领域和范畴中。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往往注重技术和表演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琴歌教学为例

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琴歌教学为例

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琴歌教学为例【导言】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也在不断提升。

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在教育中也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内涵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传统的艺术教学中,成为了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以琴歌教学为例,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琴歌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琴歌,即以古琴为伴奏的传统民族声乐形式,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偏重技巧和琴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少,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不到充分培养。

同时,由于琴歌教学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学形式固化,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二、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应用】课程思政是指将立德树人的任务与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民族声乐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艺术追求。

【三、琴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为了将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理念引入琴歌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引入与民族声乐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如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等,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引入团体讨论、艺术欣赏等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民族声乐的内涵。

最后,在实践活动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比赛、社区演出等,提升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与实践的效果与启示】通过对琴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艺术修养。

首先,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学生们在学习琴歌的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将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其次,在艺术修养方面,学生们通过更加综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丰富了对于琴歌的表现力和舞台经验。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本文拟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进行若干思考。

一、注重文化传承和传统继承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第一要义在于注重文化传承和传统继承。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灿烂的音乐传统,我们的民族器乐更是承载着这一文化的精髓。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应当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让学生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从而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二、强化文化自信和自主创新三、开设综合性的课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开设综合性的课程。

传统的音乐教育往往只注重技术的训练和乐曲的演奏,而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全面理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应当开设一系列的综合性课程,包括民族音乐史、民族音乐理论、音乐技术与实践、音乐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能够对音乐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四、优化师资力量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还需要优化师资力量。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全面的培养。

高校应当加大对民族器乐教师的招聘力度,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五、加强实践教学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表演水平。

高校应当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奏机会和舞台表现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

高校还应当加大对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环节的支持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希望各级高校能够重视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改革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音乐素养和艺术表现方面的需求。

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民族声乐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

一、针对传统声乐教学的问题,进行改革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现代教育手段:古老且经典的民族声乐教学传承方式是师徒相传,这种方式虽然在很多方面保持了中国民族声乐的独特性和传统性,但是缺少对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很难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需要,水平提升难度大。

2、教学内容单一:传统民族声乐教育似乎一直固守旧瓶装新的教学方式,一味地重复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

因此,必须通过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3、教学方法落后:传统民族声乐教学方法简单,过于注重乐器和声乐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声乐演唱中的情感、思想和与听众之间的沟通。

通过创新声乐演唱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为了改变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式:1、采用现代技术: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教育民族声乐。

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在线视频和音频为主的音乐教育平台,如腾讯课堂、优酷等,让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民族声乐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拓宽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民族声乐的演唱历史、演唱技法、演唱理念等,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教材编写与整理中。

如前十名唢呐名曲、百首中国民歌,动手做的神秘音符,让课程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

3、强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不仅应包括乐器和声乐技巧的训练,还应重视发声技巧、语调、情感掌控能力、舞台表现力等方面。

通过专业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声音与情感的融合,强化音乐表达的能力。

二、增加音乐演唱的创新元素,提高艺术表现力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改革随着我国音乐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的审美变革,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不断深化,对民族声乐艺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互动,现代声乐教学的模式、手段和标准也与日俱增,与中国传统声乐的差距愈发突出。

在创新与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民族声乐的儒雅与深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继承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的品质和高度。

一、坚持本土化声乐教学在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中,本土化是民族声乐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音乐教育应该本土化,培养接班人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时代的需要。

教学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师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上的发展状况,找到本土化教学的方向。

而这种方向,应该是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和策划的。

二、注重创造性思维教学教育人才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现代民族声乐教育亦不例外。

如何让学生拥有准确的思维能力,产生正确的环境,提供良好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行为。

这是民族声乐教育发展和创新的基石。

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三、强化教育培训对于民族声乐教学创新,需要对教育和培训加强和改进,使教师和学生在民族声乐教学方面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对于音乐教育愿景和承诺,必须要通过更加质量高、有效的培训和教育体系。

四、运用现代音乐科技手段随着现代音乐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运用现代音乐科技手段,将有益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如口型分解技术、录音回放技术、乐器仿真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五、加强民族声乐艺术教育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承和发展对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

在民族声乐教育中,应该不断强化民族声乐艺术的教育,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

同时,在学生中注重民族声乐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深入体会民族声乐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仍存在一些困惑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加以解决。

一、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需要营造一个温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幸福感。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器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式,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学习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演奏、练习技巧、交响乐团的表演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和提高演奏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等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平台,让学生在多种方式的训练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而加强动手实践的意识,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三、注重个性化教学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和特长。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通过一对一辅导、小组合作、个性化训练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表现。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提高音乐成果的实际水平。

四、注重与社会融合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需要注重与社会融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扩大音乐文化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乡村、敬老院等地方开展义演活动,以音乐的形式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表达中华文化传统的美好形象,传递音乐文化的正能量。

通过社会融合的方式,学生的音乐修养可以得到更好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的策略应该注重温馨氛围的营造、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和与社会融合的实践模式。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随着我国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重视,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思考。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一些思考,以期为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前的问题在于,许多高校的民族器乐课程内容较为单一,过于着重于基础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对于民族器乐的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我们急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引入更多的民族器乐艺术表演和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也要注重对于民族器乐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的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民族器乐的深刻内涵和文化价值。

在教学方法上,目前很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上,学生在课堂上被 passively 接受信息,缺乏实际操作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可以设置民族器乐表演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演奏民族乐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型研究课题,让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查阅,深入了解某一民族器乐的历史、演变和演奏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还需要一个合格的师资队伍来支撑。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高校民族器乐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民族音乐的深入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加大对于民族器乐教师的培训力度,引进更多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民族器乐专家,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也要鼓励教师参与民族器乐研究和创作,提高他们在民族器乐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四、实践环节的开展对于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还需要加强对于实践环节的开展。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赴民族音乐村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让他们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并与当地民族器乐师傅进行面对面交流,锻炼他们的观察和交流能力。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进行改革。

本文将围绕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展开讨论。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和功底,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在当今社会,艺术作品需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创新的精神,因此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创新,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音乐创作中脱颖而出。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注重与现代音乐的结合。

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往往停留在传统的演奏技巧和曲目上,没有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导致学生对于现代音乐的理解能力不足。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现代音乐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将民族器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深度融合,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音乐作品。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需要加强与行业的对接,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很难适应音乐市场的需求。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应该加强与音乐行业的对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就业。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需要提升师资力量,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传授技巧和知识,忽视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素养的培养。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应该提升师资力量,培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和热情。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还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往往单一,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造成学生的学习局限。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音乐学、文化学、传媒学等学科进行深度合作,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民族器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是一个既迫切又重要的课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时俱进、与行业对接、提升师资力量和跨学科融合,可以使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的优秀民族器乐人才,为中华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对民族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民族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学 习的 过 程 就 是 习 得知 识 的 过程 . 教 师传 播知识 , 学 习者 对 这 些 知 识 或 吸 收 、 或 转
内容 目前 我 们 音 乐 类 的高 考 招 生 内容 均 以学 生 自身练 习 的 内容 为主 . 主 考 校 方 只 在 难 易程 度 上设 置 标 准 考 核 要 求 . 形 式 较
为 音 乐专 业 的学 生 . 完 全 可 以利 用 大 学 这 样 一 个 开 放 的 环 境 来 挖 掘 和 整 理 各 民 族 音乐 , 培 养 和 锻 炼 了 自己 的 专 业 能 力 。 然
而. 目前 现 状 却 是 音 乐 系 学 生们 每 天 都 在
接 受 着 常 规 的 音 乐教 育 。 当然 , 学 习常 规
法。 民族 器 乐 方向 的 教 师 应 研 究 一 些 少 数
化. 这一 过 程 中学 习者 由始 至 终 扮 演 被 动
对 知 识 的 学 习 和 掌握 . 要 靠 坚 韧 的意 志 和 长期 的积累 . 个体在 积聚知识 时 . 就 如 囤 积 物 品 一 样 学 者 通 常 将 形容 学 习者 把 知 识 内化 成 自身 知 识 的过 程 为 : 接收、 习得、
发展 。
关键 词 : 学 习 知识 评 估 原 动 式 实 践 “ 知 识 改 变命 运 ” — — 这 是 人 们 普 遍 的共识。 但如何获得知识 , 古今之计 , 唯 有 读 书 可取 而 学 习 的途 径 有 二 , 一 是 向书 本学 习, 二 是 在 实 践 中学 习。 正如 “ 不入 虎 穴. 焉得 虎子 ” 的 观 点 阐 明 的实 践 对 学 习 的重要性。 然而 , 在 传 统 学 习理 念 认 知 中 ,
民族 乐 器 的演 奏 方 法 . 音 乐 理 论 方 向 的 教 师 应 该研 究一 些 少数 民族 音 乐理 论 知 识 , 由此 教 学相 长 。 才 能 打 造 出 独 具 特 色 的 民 族高校音乐专业, 实现其长足发展。 f 三) 插入 少数 民族 传 统 乐 器 的 学 习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民族器乐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一环,需要加强改革和创新。

本文从相关背景、当前问题以及改革思路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相关背景中国素有“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之称,不仅是物质文化的枢纽,也是人文精神的纽带。

在海上和陆上这两条文化交汇的交流之路上,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传统民族器乐流传至今,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形成了独特的韵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高校中,民族器乐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课程,不仅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择,而且这个专业也是高校中的独立学科之一。

由于传统器乐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不断修炼和积累,因此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多方面的配合。

二、当前问题然而,当前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模式单一传统民族器乐教学的模式相对单一,只有师生面对面的口传心授,更加注重技能和习惯的传承,相对缺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增加了学习民族器乐的难度。

2.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民族器乐的知识和技能需要较长时间的修炼和积累,民族器乐教师的队伍相比之下更加稀缺。

与此同时,教师本身的水平和素质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知识不够系统和全面,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科交叉性不强民族器乐既是一种音乐形式,又是一种文化符号。

因此,在民族器乐教学中,往往需要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如音乐学、语言学、文化学等,以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然而,当前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往往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影响了教学的全面性和深度。

三、改革思路在民族器乐教学中,需要推进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吸收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如音乐教学软件、在线视频教学等,尤其是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演示方面。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文化坚实的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技术高超、音乐魅力等独特特点,饱含着传统文化的蕴义。

它不仅服务于民众共享精神文化的欢乐,而且具有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依靠更为现代化的文化和艺术体系来支撑,这就对对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高校校园内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就是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

首先,要改变过去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实践练习少之又少,对学生的掌握能力影响甚微,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较难让教学内容产生实际效果。

应该形成专业教师+助教等多元、兼顾灵活、安全可靠的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机制。

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民族器乐节奏训练、器乐表现技巧训练,并加强融合个性化指导和综合知识点导入。

此外,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也要注重实战化,建立学习实践平台。

可以组织各年级的民族器乐比赛,定期邀请表演和演奏,鼓励演奏家参加比赛,挑选优秀音乐作品参加展演;可以通过组建民族器乐合唱团,举办演出活动,积极推荐民族器乐的有益消息,增加情感的联系性,强调实践性,较好地推动学生民族器乐学习,提升学科水平。

最后,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应该加强理论性培训。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培训,教授学生相关器乐知识,结合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器乐及其文化内涵;我们也可以建立定期针对学生专业水平考核的制度,将学习评价分数与实践绩效得分相结合,从客观角度对器乐教学表现评价,达到衡量学生学习进步程度的目的。

总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是改善中国文化文化体系、增强传统文化影响力和力量、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引起高校学术界重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拓宽教学形式、回归正体,为未来成为全球文化中心的中国努力。

关于高校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校民族器乐演奏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 高校 民 族 器 乐演 奏 教 学改 革 民族 音 乐 是 我 国 民族 文 化 重 要 的组 成部 分 , 在民族音 乐发展 的过程中 . 民族 乐器 又 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高 校 是 民 族 乐器 演 奏 教 学 的 主 要 途 径 。 也是 将 民 族 音 乐传 承 下 去 的 主 要 途 径 。 但 是 , 随着 时 代 的发 展 . 人们 对 民族 音 乐 的 重视 度 越 来越 于 社 会 艺 术 团 体 的 数量 也在 不断 减 少 。 这 些现 象 都 使 得 艺 术 学 士 的 就 业 和 发 展 成 为了主要 的问题 . 因此 。 真 正 提 高 艺 术 类 学 士 的 实 际能 力 . 解决 好 艺 术 类 学 生 就 业 的 问题 . 这 就 要 求 我 国 教育 部 门 与 时俱 进 地 更 新 教 学 的模 式 和 目标 民族 器 乐 教 学 是 艺术 教 学 的主 要 组 成 部 分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改 变高 校 民族 乐 器 演 奏 教 学 的 现 状 。 促 进 艺术 类 学 生 就 业 . 这 些 内容 都 需 要 对 高 校 民 族 乐器 的教 学 进 行 积 极 的 探 索 。 二、 我 国 高 校 民 族 器 乐 演 奏 教 学 改 革
体现. 对 于 任 何 乐器 都 是 如 此 . 只 有 熟 练 的 基 本 技 能 才 能 完 成 高 质 量 的 演 奏 目 前. 我 国 的 民族 乐器 已经 取 得 了很 快 的发
低. 使 得 我 国 高校 民族 乐器 演 奏 教 学 中 出
现 了很 多 新 的 问题 由于 民族 音 乐 对 于传 承一个国家音乐文化至关重要 . 因 而 进 行 高 校 民族 乐器 演 奏 教 学 的 改 革 也 显 得 很

基础音乐教育中开展民族器乐教学的思考

基础音乐教育中开展民族器乐教学的思考

着新课程标准 “ 扬民族音乐”理念的提出, 弘 使我国古老的民族器乐迎来了 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基础音乐教育中 开展民 族器乐
教学对 中国民族器乐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 实意义。 现 关键词:基础音乐 教育;民族器乐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 1 6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 7— 2 9( 0 6 40 9 — 3 6 3 2 1 2 0 )0 — 2 0 0
神和模式为价值取向的新思维定势,从而导致了中国 音乐教育
主体精神的迷失
在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开展民族器乐教学,不仅可以推动民 族器乐在现代社会的 传承与发展, 使其在形式上保持中华民族
音乐文化的连续性 , 在功能上满足现代中国人在文化心理层面 上的稳定感、安全感与 归 属感的需要, 而且还可以弥合我们在 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出 的文化认 同的混乱感和疏离感,帮 现 助我们找回失去的精神家园。 在促进学校 民 族音乐建设 , 传承 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工学院音乐系讲师, 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民族器乐 教学研究。
20 9
新课程标准不仅对音乐 教育的本质与价值进行了重新 诠
维普资讯
释,还在教育内容、课程 目 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 表现出了较
第一 , 开展 民 族器乐教学可全面阐释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
价值、内容及理念等方面有着广泛而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
族音乐史和历代人们的精神生活, 鲜明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种
种特质。中国民族器乐文化 中所蕴涵的中庸、平和、天人合一
之类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早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国民性、生活哲 学和民族文化的有机元素, 或者说是中华民 族的文化基因。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教育学苑
基于传统音乐思维下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
【摘要】如何使民族器乐教学逐步地走向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同时又能充分保持民族器乐的本真性、自然性、原生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时代课题。

民族乐器教学改革要始终以延伸传统音乐思维为前提,既要技艺并重,保存民族韵味,延续民族风格,又要中西合璧,培养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传统音乐思维;民族器乐;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周邦春(1973.02~),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扬琴、民族音乐、合唱指挥。

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中,民族器乐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中国的民族器乐在历代教育家、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大约一百年的发展之后,逐渐走向专业化、现代化与国际化。

然而,由于受西方音乐潮流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经济的强烈冲击,中国的民族器乐教学与发展逐渐丢掉了传统中最重要的东西,即传统音乐的思维,使得不少原始、自然的民族器乐演奏逐渐消退,开始成为一种供人们娱乐消费的谋利商品。

在大力倡导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今天,如何既能将民族器乐教学逐步地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使其能够像其他乐器一样与国际接轨,同时又能充分保持其本真性、自然性、原生性,而不至于丢失传统音乐思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时代课题。

一、传统音乐思维对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尽管民族器乐的发展群体跻身于文化市场的这种转型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变革,与经济变革同样具有历史里程碑的意义,可这发展中又存有几分假几分真呢,有市场有卖点就算是民族音乐发展的终极目标吗?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难道就是为了要抛弃民族本色与纯真而去盲目跟国际接轨,追寻所谓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就是承载历史留下的文化传统。

今天的人们,一个肩膀要承载着改革与发展的重任,另一个肩膀却要承载着对传统的继承与保护,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中国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发展,从而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需要。

传统音乐思维构建了我国绚丽多姿的传统民族器乐文化景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环境,民族器乐教学无论如何改革,都要遵循民族音乐思维的轨迹,遵循民族音乐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独特性。

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行为当然也应该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但又不能和历史割断,继承和发展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偏离这个思想,都会把民族器乐教学与发展引上歧途。

在民族器乐教学与发展中,对民族音乐思维价值的研究是民族器乐本体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途径,它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当代民族器乐的发展不但要具有时代的、世界的眼光,同时也要具有历史的、民族的眼光,在民族器乐的教学与发展中始终贯穿民族音乐思维,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发展中不失传统音乐的真正韵味,与传统民族音乐血脉相通,从民族音乐思维中吸取养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型民族器乐专业人才。

二、传统音乐思维下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技艺并重,保存民族韵味,以延续民族风格为前提
纵观中国当代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方向,与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相比,可以发现,传统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强化西方音乐教育理念,推崇西方现代音乐的思维方式。

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过分强调演奏技巧与技能的培养,一味追求高难度、无调性、炫技性,从而忽视了民族音乐的内涵,削弱了民族器乐的民族特色与风格特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往往是追求时尚性、国际性、现代性,有的师生总是喜欢拿中国的民族器乐去跟西方乐器作比较,认为西方乐器能够演奏的曲面,中国的民族器乐同样能够演奏。

没错,的确可以演奏,但这并不等于一定能够演奏好,这不是中国民族乐器的优势。

用民族乐器演奏西方乐曲,有的技术枯燥,晦涩别扭,缺乏流畅性;有的缺乏民族韵味,平淡如水,丧失民族风格。

这也是传统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总体特征,就是在传统音乐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民族音乐思维在逐渐消失。

因此,当代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则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简单模仿西方乐器的演奏,选择西方现代乐曲,采用西方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技术技能训练。

而是要在传统音乐思维的指引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技艺并重,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借鉴西方演奏技术技巧,了解西方音乐思维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保存民族器乐的本真与精髓,在强调中国民族器乐教学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不能丢失了民族音乐固有的思维,无论是在音响的层面,还是在技术的层面,尤其是情感的层面上不能丢失。

也就是说,在进行技术技巧训练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而忽略了艺术的存在,不以复杂炫技为目的,而要能够充分发挥乐器的最佳演奏性能,以方便演奏,顺手流畅、获取完美音色为前提。

许多乐曲不光能够听得到声音,更主要的是要从声音的背后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思维的存在,民族韵味的存在,民族风格的存在。

(二)中西合璧,培养民族精神,以传承民族文化为根本
我国近现代以来的音乐教育体制源自西方,西方文化中科学理性的思维必然会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其过去以技术训练为核心的民族器乐教学实际上体现了西方音乐教育中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涵。

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民族器乐学生,由于长期受西方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调式、调性的影响,学生所用的音乐思维,形成的音乐价值观,使用的音乐理论都是以西方作为基础。

因此,西方音乐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悟,现实的民族器乐教学深深地打上了西方音乐思维的烙印。

导致的结果就是对我国的本土文化知之甚少,对传统的
103教育学苑
新媒体时代下音乐专业学生学习模式转变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媒体设备已经在高校学生中普及。

这种现象一方面大大扩充了新的学习平台,一方面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模式。

本文拟对新媒体给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模式带来的转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关 键 词】新媒体时代;学习模式;影响
【作者简介】黄(1977.07~),性别:女,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表演系,研究方向:声乐。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声乐教学中的"跨界演唱"研究”(14YBB044 )
“雅乐”、“俗乐”在我国民族音乐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一知半解,不少人崇洋媚外,认为中国传统的音乐过于老土,赶不上形式,缺乏时代感,时尚化,唯有西方的音乐才是正统的,规范的,登得上大雅之堂的,以演奏西方音乐为荣。

这种以西方音乐为主导的民族器乐教学,就会使得学生民族自豪感丧失,民族精神失落。

由此可见,当代的民族器乐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技术技巧,而要关注整个音乐文化,民族器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是培养青少年价值观、民族自豪感及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民族器乐的时尚化无法阻挡,因为它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商业化或市场化的动力,但民族器乐教学必须是在传统音乐思维的框架下进行,同时也要用传统音乐思维来保护和发展民族器乐,使其既能提倡进化,又能允许异化;既能让它走向市场,容忍民乐搭台,娱乐唱戏,又能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继承民乐传统精华,同时创造出民乐新的辉煌;既能包容民乐的现代化,又能通过批判地继承和扬弃性的改革和改良,让民族音乐永葆青春。

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命感。

民族器乐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破旧立新,而是其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良新生,脱离了传统音乐思维的民族乐器教学改革最终将促使民族乐器丧失其原本作为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自然性、原生性等特征。

延伸传统音乐思维是民族乐器教学改革的前提,在改革过程中既要技艺并重,保存民族韵味,延续民族风格,又要中西合璧,培养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薛军.《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民族器乐教学改革》[J]音乐探索,2010(2).
新媒体时代,也是信息量爆炸出现的时代,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的要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高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应用,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思维发生了转变。

一、新媒体时代的定义目前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标准,包括其所涵盖的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手机媒体、计算机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

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二、新媒体时代对于学习模式的转变伴随着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会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出现。

新媒体时代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有好有坏。

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中,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优越多媒体学习条件并不简单。

(一)正面的转变1、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利用互联网,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工具学习专业相关知识、视频影音资料等,还可以和其它学习者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并了解专业领域内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

这些都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日后就业方面提供更好的机会,有助于拓展专业视野,提升发散性思维。

如在学习曲乐之前,学生就可以先通过网络对作者、创作背景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解,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心中有
下转104页
上接10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