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2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20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诗仙形象】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板书:行路难李白。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
3、感悟诗人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背景资料】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
这首《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
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
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解决音义玉盘珍羞: 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二、齐读课文,读准节奏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自主探究,体悟诗情请用“我喜欢_______________一句,因为_________”的句式表达你对诗歌的独特感受。
(提示:可以从修辞、情感、炼词角度考虑)范例:我喜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因为“停”“投”“拔”“顾”四个动词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抑郁。
我喜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25
《行路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诗的鉴赏,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学习通过古诗改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体会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3.练习以诗意的语言改写古诗词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古诗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量,有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
在学校的午读期间,学生已经把古诗读得很熟,并能够背诵。
所以本课学生可以专攻鉴赏和改写。
四、教学重难点1.诗句的赏析。
2.对李白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深刻认识3.用诗意的语言再现《行路难》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猜猜他是谁?“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
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
他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环节将作家经历、写作背景以这种方式呈现,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迅速进入诗歌主题。
)(二)介绍作家作品以及写作背景1.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作品。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
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
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
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27
行路难(其一)教学目标:1、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作内容3、积累古诗精美的语言教学方法:品读联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程序:一、教学导入1、老师引用李白与酒的名诗句推崇李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学生试读,初步感受诗人失意而不乏乐观的情怀。
二、教学铺垫看屏幕显示的相关背景资料,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诗歌风格。
三、教学活动(一)朗读,感受诗歌意境,积累阅读方法提示:把握节奏、重音、语速、抑扬方法:听读、仿读(个别读、齐读、轮读)(二)探究,理解诗歌内涵,体会名句的表达作用活动一品读:欣赏诗中的美句(名句、警句),让学生找出具有警示性的句子,然后分析其包涵的道理。
感悟:警句,让诗文生辉联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方法:找警句、品其意、作积累活动二说读:理解诗句的言外之意方法:析典故、说体会,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先指出典故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讲解所用典故,然后分析其作用。
学生要作好记录。
感悟:用典,使诗歌表意传情含蓄、雅致联读:《忆东山二首(其一)》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旁批:心情郁闷怅惘,表达对谢安的仰慕之情活动三背读:鉴赏诗中的辞格。
方法:以“欲登”二句为例,理解修辞的作用。
先让学生自己说出修辞及作用。
然后讲解。
感悟:修辞,可以美化诗作的语言联读:《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旁批:诗句如话,意境如画。
四、阅读小结阅读,开启我们的心智诗歌,丰富我们的素养(在网上看到一老师用联读的方法非常新颖,就在其基础上修改设计一节课,并录制下来。
)附:课前预习发给学生。
一、填写文常填写1、李白(701—762)字,自号,世称。
他是唐代与并称的伟大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继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李白的诗想象,风格,色彩,语言。
3、《行路难》共首,写于诗人入朝被谗失意之后。
课文所选是其中的第首。
该诗沿用汉乐府旧题,抒发了诗人的心情,表达了的信念和的追求。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7
30行路难一、教材分析《行路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乐府诗。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句含义。
2、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感知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
2、能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美,提高鉴赏古诗能力。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情感目标:1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学习作者充满自信又乐观进取的精神。
3引导学生能乐观面对人生的不如意。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古典文学的长廊里,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文学样式------唐诗,宋词,元曲。
老师呢,特别偏爱唐诗,在那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压倒了众人的艳丽,成为一只独秀。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他吟出了一腔挚友情深,“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一腔恢弘气魄。
于是,因为他大唐的江山史册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李白。
是的,他就是李白,一个豪气十足、淋漓畅快的李白,有时也会叹一声“难”。
到底是什么让李白都觉得难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
二初读,感知诗歌大意1 教师示范朗读2 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的顺畅3 学生个别朗读4全班齐读三品情,叩击诗人心扉诗歌的第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盛的宴会图,“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至少是五星级的标准,可是李白为什么“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指导明确:诗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因为诗人此时内心充满了愁闷。
(PPT显示背景资料)1 本诗的诗眼是行路难,围绕行路难,用“从----------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的李白”来说话。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30诗五首行路难其一word教案(2)
《行路难(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3、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近“谪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
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
其诗想像丰富,意境开阔,运笔神奇,风格飘逸,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
杜甫评李白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俊彩飘逸)——《春日忆李白》明确此诗背景: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这首《行路难》便是李白在被迫离开长安时所作。
那一年是天宝三年。
二、初读诗歌,营生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初步感知诗歌。
自由朗读,酝酿情感,注意朗读技巧。
学生代表朗读。
学生点评。
全班齐读。
三、品鉴诗歌,体验审美自选角度,自选句子,诗歌鉴赏,小组讨论。
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
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
四、再读诗歌,升华领悟学生自由朗读,酝酿情感。
教师范读。
全班齐读。
老师点评,全班再次齐读。
五、延展诗歌,提升素养①课外感知李白的浪漫性格。
《将进酒》②以“写”促“悟”。
③课外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结合奥运会。
六、探究诗歌,呈现思考以“从《行路难》看李白的诗歌及为人”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30诗五首行路难
《行路难》问题探究1.《行路难》(其一)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充满了隐喻。
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推敲诗意,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
1.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痛苦和矛盾?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痛苦和矛盾,在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维谷、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但是,积极从政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及历史上一贤人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们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失望与希望交织的复杂心情,充满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
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2.探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明诗人那种积极从政的愿望,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发出了充满信心的强音。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自己终将会有一天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9
行路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讨论分析出诗人的心里,感受诗人的人生态度2.能从意象中把握诗歌情感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制作ppt,学生查阅李白的生平经历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前问题:根据上句或下句背诵相应的诗句、学生作答后教师追问:这些都是谁的诗句?学生会答出:李白,然后自然引入课题行路难。
二、诗人简介:1.教师出示李白简介,让学生填空。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他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酒”仙。
与杜甫合称“李杜”。
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有《李太白全集》。
2.教师补充介绍李白酒仙和谪仙人这两个称呼三、出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感受李白诗歌潇洒,豪放的特点,体会诗人的人生态度。
3、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四、解题“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这组《行路难》,共有三首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五、整体感知诗歌1.播放范读视频2.明确重点词语的读音金樽斗十千珍羞投箸歧路沧海冰塞川3.学生自读后找学生范读,之后全班齐读。
(边读边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六、品读诗歌、A多媒体出示自学问题:1.酒宴的标准如何?哪里能看出来?2.面对酒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4.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5.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怎样的志向?(学生自由学习,可以适当讨论。
之后全班交流答案,教师做适当补充和完善)明确:1.酒宴奢华,从“金樽”“玉盘”“十千”“万钱”“珍羞”中看出来2.内心茫然苦闷这里补充写作背景:李白,生逢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天宝元年,他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16
《行路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理解诗意。
2、体会作者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二、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美,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2、背诵默写古诗三、情感目标:1、理解诗人济国安民的理想不得实现、怀才不遇的苦闷,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怀。
2、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古诗2、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意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由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试读,初步感知。
3、解题:《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在天宝年间,奉诏入京。
本想一展才华,却遭遇排挤毁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长安,诗人悲愤中写下此篇《行路难》(共三首,此其一)。
4、朗读指导: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注意字词:金樽zūn投箸zhù歧路qí“羞”同“馐”,“直”同“值”5、赏析:叙事开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气氛。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急转直下,强烈反差,衬出诗人内心悲苦。
“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表现出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变化。
联想过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无限惆怅,仕途受阻,理想无法实现。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愿望。
直接抒情:“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反复咏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痛苦交织,难以自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笔锋一转,沉郁中振作,坚定信念,高昂乐观。
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人生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但理想还在,希望还在,诗人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到达理想彼岸,这是一个自信的李白,是一个乐观的李白,是一个积极的李白,是一个执着的李白。
现实中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终将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学生结合自身探讨,理解诗意。
)小结:本诗一波三折,真情流露;巧用象征,暗示人生;引用典故,表达愿望;用词生动,信念坚定。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19
六、拓展延伸
潇洒浪漫的李白也有抑郁苦闷的时候,但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那么我们呢?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想法。
学
习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能谈谈你对他的了解吗?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学
习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重
难
点
1、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学法指导
鉴赏诗歌,以读带悟,以悟生情。
一般步骤:1、读懂大意;2、知人论诗;3、领悟情感;4、赏析技巧
八、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让我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之旅。
九、作业
1、正确默写古诗。
2、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23
行路难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学习重点难点:1、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全诗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时间约2分钟)l、播放背景:古典音乐《阳关三叠》(创设读诗的氛围和意境)2、导入: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而说起李白不自觉地,我们就会将他和他的诗与酒联系在一起,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绘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仙”“酒仙”李白的经典之作《行路难》二整体感知1.论世知人了解背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他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天宝元年,李白被征诏入京,受到皇帝重视,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雄图。
但因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所以没等到他“功成”天宝三年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时在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所写2.听读课文初步感知3.自由朗读诗歌提示:a、注意红体字的读音和书写。
金樽(zūn )珍羞(xiū)投箸(zhù)歧路(qǐ)塞(sè)b、注意诗的节奏:此七言诗节奏四、三式。
c.、把握诗的重音和情感。
4.练读活动1:指名读(师指出不足和优点)活动2:齐读课文(纠正之前朗读中出现的问题)5.翻译赏析课文三,问题探究过渡: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1,面对美酒佳肴,诗人心情如何,从那句诗可以看出来?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景吗?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什么?3.在写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又写了那两个典故?李白写这两个典故有何目的?4,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从那儿可以看出?表现了怎样的态度?四.小结:五.反思收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难”得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将如何面对呢?诗人用浪漫的笔法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行路难》我2.“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14
《行路难》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2.体会诗人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1.在了解诗歌背景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2.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诗中个别语句的疏通与理解。
教学过程:1.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年少而有大志,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离开家乡,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得到翰林之职,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离京,他就是李白。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感受下诗人李白的情感旅程。
2.简介文学常识,介绍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补充: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国家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
3.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4.赏析。
(1)前四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不能食”“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如此呢?(联系背景)(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15
浓墨重彩,走好精神世界之路——《行路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准确而深情地朗读诗文,理清诗文内容及释义。
2、品味诗中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加深对李白诗歌风格的感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齐读、自由放声读、诵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和意境。
2、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体会李白的情感波折变化及人生姿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诗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对生活美好愿景的追逐。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与技能分析:1、这一学段的学生基本具备了通过阅读,大致掌握文言内容的能力。
2、学习本诗之前,已经学习了《水调歌头》、《饮酒》等诗文,学生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
(二)、过程与方法分析:这个学段的学生个性活泼,喜欢小组讨论,合作发言的问题探究形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班上学生多数性格阳光开朗,对生命的热情度高而饱满,较能体会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重点难点理清李白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对生活美好愿景的追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诗化诗仙形象(2分钟)师:同学们,如果回到中国的文学史,如果你们可以喝酒,你们最想和谁喝酒?为什么?生:各抒己见师:为什么呢?生:各抒己见。
师:无酒不成诗,无酒不成句,无酒不深情。
那今天,就姑且让我们在文学和语文课堂当中,和李白一起欢饮达旦,来看看这位醉中仙送给我们的这一首千古名篇《行路难》。
(二)、诵读释义,把握感情波澜(10分钟)1、全班齐读师:这节课,老师想通过对李白真性情的解剖,让同学们一起来感受我们自己的生命姿态。
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生:齐读2、订正读音师:恩,读得很不错,看来大家都做好了充足的预习工作。
我们注意下这几个字的读音。
师PPT展示易错读音生字并范读3、自由、放声朗读师:第一遍的朗读,送给了我们的读准音,读顺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古诗文单元,所选篇目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壮志豪情。
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文,体会诗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积累,已经学会了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能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读懂简单的古诗文,对于较难的篇目,还学要老师的必要点拨。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能熟读背诵背诵全诗。
2、能赏析重点诗句。
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学习法
2、朗读法: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情景朗读来助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目标解读
1、采用多种方法读诗:自读、同桌互读、组内轮读等。
2、赏析重点诗句要会选角度,例如修辞、句式、重点词语等,而且要注意结合诗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导学达标
一)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合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
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写作背景:《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他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
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
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
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二)赏读诗文
(一)一读:正音
樽(z ūn ) 斗(d ǒu ) 羞(xi ū) 箸(zh ù)
塞(s āi 瓶塞) (s ài 边塞) (s è堵塞)
(二)二读:感情
行路难 其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三读:赏析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珍羞:珍美的菜肴。
羞同“馐”。
直:同“值”
赏析: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
宴席十分豪华:“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赏析:“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赏析:写出了四顾的原因,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
比喻,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赏析:吕尚,九十岁在磣溪上钓鱼,得遇文王;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渴望得到重用。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
这样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的感叹。
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抑,唱出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小结:本诗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
(四)四读:背诵
1、学生自由背诵。
2、同桌互背。
3、小组内互背。
4、集中展示。
(五)五读: 练笔(布置作业,课下练笔)
一、李白我想对你说: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遇到这时的李白,你想对他说什么?是鼓励还是安慰,是同情还是敬佩?插上想象的翅膀,徜徉在文学的殿堂。
二、怎样对待挫折。
以上问题二选一,写出你笔下的诗歌
板书设计:
行路难
李白
一读正音
二读感情
三读赏析四读背诵五读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