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1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茯苓
(三)升降浮沉
含义
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作用有不 同的趋向性。
即对机体有向上、向下、 向外、向内 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势。
(三)升降浮沉
1.升降浮沉与药物气味质地轻重的关系: 温热、辛、甘——多升浮; 寒凉、酸、苦、咸——多沉降。 质轻——花叶——多升浮; 质重——根、茎、果、种子、矿石、介壳——
肺经:桔梗 升麻 葱白 辛夷。 大肠经:白芷 石膏。 心经:细辛 黄连。 小肠经:木通 竹叶。 脾经:升麻 苍术。 胃经:白芷 石膏 葛根。 肾经:肉桂 细辛。 膀胱经:羌活。 肝、胆经:柴胡 青皮。等。
(五)毒性
古代毒性的概念
是药物的总称,又指药物的偏性。是药物毒副作 用大小的标志。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 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苦 味
能泄 能燥
通泄——泻下积滞 清泄——清热泻火 降泄——降逆气止呕
大黄 栀子
寒湿——苦温燥湿 湿热——苦寒燥湿
苍术 黄芩
(二)五 味
(二)五 味
(二)五 味
作用 咸味
淡味 涩味 芳香
能 下 泻下通便
能软
渗湿利尿
软坚散结
涩附于酸,酸涩并称
牡蛎 芒硝
茯苓
化湿醒脾,解暑辟秽,开窍醒神
牡蛎
芒 硝
多沉降。 亦有特殊情况,如蔓荆子、苍耳子、番泻叶、
旋复花。 升降浮沉实际寓于四气五味之中。
(三)升降浮沉
2.升降浮沉与炮制配伍的关系: 酒炒升,姜汁炒散,醋炒收敛,盐水炒下行。 升浮药——经盐制等,可↓; 沉降药——经酒制等,可↑。 升浮药与较多或作用较强的沉降药同用,可
随之下降; 沉降药与较多或作用较强的升浮药同用,可
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经脉或脏腑)的选择性 作用。
用现代信息科学观点来解释:由于各脏腑经络 系统的功能各异,因而对不同药物的治疗信息, 在接受和反应能力上有较大差异的结果。 归经意义
便于临床辩证用药。
归经与五味的关系
如: 辛—归肺经 甘—归脾经 酸—归肝经 苦—归心经 咸—归肾经
❖ 有些药物不仅自入某经,而且能作为向导引导他 药归入该经而发挥作用,称为引经药。
用于阳证、热证(黄芩、黄连) 温热药 — 属 阳 — 温 阳 散 寒 、 助 阳 通 脉
用于阴证、寒证(附子、干姜)
(一)四气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 之,热者寒之”。
平性药,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平和, 寒、热证皆可应用,但也有偏凉、偏热 倾向,故仍称“四气”。
(二)五 味
含义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

四川——黄连、川芎、附子 江苏——薄荷、苍术

广东——砂仁、云南茯苓 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
山东——阿胶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二、采 集
植物类
采 集 时 间 动物类
矿物类
全草
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叶类 花
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 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
一、炮制的目的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 以便于服用。
二、中药的炮制
二、炮制的方法
修治——纯净、粉碎、切制。 水制——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 。 火制—— 炒、炙、烫、煅、煨。 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潬法、淬法。 其他制法—— 制霜、发酵、精制、药拌、发芽。
第一节 中药概述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l 二、中药的炮制:
目的、方法
ü 三、中药的性能: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中药的用法
配伍 用药禁忌 用药剂量与用法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一、产 地
道地药材
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 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花粉
花朵盛开时采集
果实、种子 果实成熟时采收
根、根茎 阴历二月、八月采收
树皮、根皮 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
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 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干燥: 晒干、阴干、烘干、石灰干燥
贮藏: 干燥、低温、避光、密封、吸潮养护、 化学药剂养护等方法。
二、中药的炮制
中药1概述
概述
▪ 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应用的、具有 独特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的药物。包括植物药、 动物药、矿物药及其加工品。其中以植物药占 绝大多数,使用也最为普遍,故古代相沿把中 药称为“本草”。
▪ 中药学,古称“本草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 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 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三、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指药物本身各自具有 的与治疗作用有关的若干特性,是中药作用的 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其内容包括:四 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前人亦 称“偏性”。
(一)四气
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平) 寒凉,程度不同,凉〈寒〈大寒。 温热,程度不同,温〈热〈大热。 寒凉药 — 属 阴 — 清 热 泻 火 、 凉 血 解 毒
现代毒性的概念
随之升浮。
(三)升降浮沉
3.升降浮沉的基本应用原则 --------与病位病势的关系:同病位而逆病势。
病位:在上在表——宜升浮--- 如麻黄发汗解表 在下在里——宜沉降---如大黄、芒硝攻下
病势:下陷——宜升浮---如黄芪、升麻益气升阳 上逆——宜沉降---如牡蛎、石决明平镇肝阳
(四)归 经
含义
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药味不止五种。一般淡附于甘,涩附于酸,辛香并称。 药味和可品尝出的药物的滋味有相当一部分不一致。
五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 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二)五 味
作用
辛 味
能散 能行
解表、透疹、通经 麻黄
脉 祛风邪
荆芥
活血行气、除胀止痛 川芎
消郁散结
元胡
(二)五 味
(二)五 味
(二)五 味
作用 能补

能缓

能和
补益气血阴阳
缓和拘急疼痛 缓解毒性
和中 调和药性
人参山药 熟地
甘草
(二)五 味
(二)五 味
(二)五 味
作用
能收 收




脱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能涩/敛
敛肺止咳 收敛止汗
止血止带 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
五味子 山萸肉
(二)五 味
山茱萸
(二)五 味
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