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五级上册解方程的方法重点知识内容资料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技巧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技巧
一、理解意义
1.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等式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2.什么是等式?
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二、解方程技巧
(一)技巧一:
1.技巧: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2.方法: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示例:
(二)技巧二:
1.技巧: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的解法
2.方法: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3.示例:
5x-412=22.5(先计算412,形成了5x-48=22.5,再运用两边同时加上48.来解答。
)
(三)技巧三:
1.技巧: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2.方法:
(1)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2)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3)在除法中,被除数=商乘以除数;除数=被除数除以商。
3.示例:
三、解方程计算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讲解
简易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比如:x + 5 = 10,这里的x就是未知数。
方程中的未知数通常用字母表示,比如x、y、z等。
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例如:如果x - 3 = 5,那么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3,得到x = 8。
2.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比如:2x = 6,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2,得到x = 3。
咱们再来看解方程的步骤:
1. 写“解”字。
2. 利用等式的性质化简方程。
3. 求出未知数的值。
4. 检验方程的解。
比如:3x + 4 = 13
解:3x + 4 - 4 = 13 - 4(等式两边同时减去 4)
3x = 9
3x÷3 = 9÷3(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3)
x = 3
检验:把x = 3代入原方程,左边= 3×3 + 4 = 13,右边= 13,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 = 3是方程的解。
您看您对于哪个部分还有疑问或者还想让我再详细讲解一下?。
五年级解方程和应用题知识点和例题
五年级方程和应用题知识点和例题知识点: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等式的性质(一):方程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二):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6、数量关系式加数=和 - 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 差 + 减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一、解方程:例1、X+8.3=10.7解:X+8.3-8.3=10.7-8.3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8.3)X=2.4检验:方程左边=X+8.3=2.4+8.3=10.7=方程右边所以,X=2.4是方程的解例2、X-5.6=9.4解:x-5.6+5.6=9.4+5.6(方程两边同时加上5.6)X=15检验:方程左边=X-5.6=15-5.6=9.4=方程右边所以,X=15是方程的解例3、3X=9解:3X÷3=9 ÷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X=3检验:方程左边=3X=3·3=9=方程右边所以,X=3是方程的解例4、χ÷5=30解:χ÷5×5=30×5(方程两边同时乘以5)χ=150例5、(Y+4)×2=18解:(Y+4)×2÷2=18÷2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Y+4=9Y+4-4=9-4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4)Y=5例6、2x-20=4解:2x-20+20=4+20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0)2x=242 x÷2=24÷2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x=12检验:把x=12代入原方程,左边=2·12-20=4,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例7、4X-1.2X=4.2(4-1.2)X=4.2 (先计算4X-1.2X)2.8X=4.22.8X÷2.8=4.2÷2.8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8)X=1.5例8、6χ+2×6=42解:6χ+12=42 (先计算2×6)6χ+12-12=42-12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12)6χ=306χ÷6=30÷6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χ=5例9、56-x=23x=56-23 (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X=33例10、78-3x=603x=78-60(把3x当成一个整体,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3x=183x÷3=18 ÷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X=6例11、78÷x=13X=78÷13(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X=6应用题例题:例1、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五年级方程知识点大全总结
五年级方程知识点大全总结一、初步认识方程1. 什么是方程方程是表示两个数或者两个算式相等的关系式。
通常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方程的解即是可以使方程成立的数。
2. 方程的表示方法方程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x+b=c$,其中$a, b, c$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3. 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是求得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成立。
解方程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如找到未知数的值,验证某个值是否满足方程等。
4. 解方程的方法解方程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通解法、分式法、加减法、倍加法和化形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方程。
二、一元一次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b=c$,其中$a\neq 0$。
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求解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般步骤是先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进行逆运算,最后得到未知数的值。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1)加减法:通过加减法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侧;(2)倍加法:通过倍加法将含有未知数的项转化为容易解的形式;(3)化形法:通过化形将方程化为适合求解的形式。
4.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使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时间、距离、速度、人物身高和重量等问题。
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举例例如:1天有24小时,求几个小时后,两个钟相差1小时?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判定1. 一元一次方程有解的条件一元一次方程$ax+b=c$有解的条件是$c$是$b$的整数倍,即$b|c$。
2. 一元一次方程无解的条件一元一次方程$ax+b=c$无解的条件是$c$不是$b$的整数倍,即$b\nmid c$。
3. 一元一次方程是否有唯一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解的条件是$a\neq 0$,即方程的次数是一,且不含未知数。
4. 一元一次方程是否有无限解一元一次方程有无限解的条件是$a=0$,即方程不含未知数的系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解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认识和掌握数学的关键之一、在小学五年级,学生通常会接触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下面我将介绍一些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一、解方程的基本原则1.等式加减法原则:解方程中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乘除法原则:解方程中方程两边同时乘以、除以相同的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
3.合并同类项原则:解方程中方程两边合并同类项,等式仍然成立。
二、解方程的步骤1.观察等式的形式,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2.将含有未知数的一侧用加减法原则、乘除法原则将其化简;3.将方程两边的未知数系数化为1;4.最后求出未知数的值。
1.借助图形解方程:通过将方程表示为一个函数的图像,来观察方程的解和函数的零点。
2.分类讨论法:根据方程的特点,分情况讨论求解。
比如,对于x+2=5这个方程,可以将x的可能取值分成两种情况进行求解:当x=3时,方程成立;当x=5时,方程不成立。
3.倒推法:从已知的等式结果出发,通过逆向操作,找出满足等式的未知数的值。
比如,对于x+3=8这个方程,可以通过逆向操作得出x的值是54.增量法:在方程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使得方程两边其中一项简化,从而化简方程。
比如,对于2x-1=9这个方程,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加1,化简为2x=10。
5.交换左右两边的式子:有时候,交换方程两边的式子可以帮助我们更便捷地化简方程。
6.使用反向操作:通过对方程使用反向操作,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比如,对于2x=10这个方程,可以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5四、解方程的应用解方程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练习题,还有很多实际应用。
1.理财问题:假设小明目前有500元,他每个月能够存储工资的20%,请问多少个月小明能够存储够1000元?解方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人际关系问题:假设A离B比C离B近5千米,C离B比D离B近6千米,已知A离D比B离D近7千米,求A离B、C离B和D离B的距离。
五年级上册方程解法
五年级上册方程解法详解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二、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的解法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三、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根据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在减法中,被减速=减数+差。
根据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在乘法中,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解完方程后,需要通过检验,验证求出的解是否成立。
这就要先把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得数和右边的得数是否相等。
若得数相等,所求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若得数不相等,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熟练掌握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如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要注意区分“除数、0不能作除数”、“商、除数不为0”、“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等特例。
会做四种类型的解方程题目,尤其是会运用比例关系式解方程。
例如:30÷(5/6)-2x=2(连减式),2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解完方程,自觉进行检查,如:将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求出的解,检查等号两边数值是否相等,检验运算中是否有错误。
3注意书写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填写解方程中的空白时,要注意上下等号要对齐,未知数的等号要对齐。
方程练习题一、解方程(0.5+x)+x=9.8÷2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12x-8x=4.87.5*2X=151.2x=81.6x+5.6=9.4x-0.7x=3.691÷x =1.3X+8.3=10.715x =33x-8=167(x-2)=2x+33x+9=2718(x-2)=27012x=300-4x7x+5.3=7.43x÷5=4.830÷x+25=85 1.4×8-2x=66x-12.8×3=0.06410-3x=1703(x+0.5)=210.5x+8=436x-3x=181.5x+18=3x5×3-x÷2=80.273÷x=0.351.8x=0.972x÷0.756=909x-40=5x÷5+9=2148-27+5x=3110.5+x+21=56x+2x+18=78(200-x)÷5=30(x-140)÷70=40.1(x+6)=3.3×0.44(x-5.6)=1.67(6.5+x)=87.5(27.5-3.5)÷x=4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每3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有人买了27瓶汽水,喝完后又用空瓶换汽水,那么,他式昙一共喝多少瓶汽水?(写出过程)答案:他一开始有27瓶汽水。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供参考)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的方法详解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如4x-3=21,6x-2(2x-3)=20方程的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上式解得x=6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方程就是一架天平,“=”两边是平衡的,一样重!1.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加减乘除法的变形:(1) 加法:a + b = 和则 a = 和-b b = 和-a例:4+5=9 则有:4=9-5 5=9-4(2) 减法:被减数a –减数b = 差则:被减数a = 差+减数b 被减数a-差= 减数b例:12-4=8 则有:12=8+4 12-8=4(3) 乘法:乘数a ×乘数b = 积则:乘数a = 积÷乘数b 乘数b= 积÷乘数a例:3×7=21 则有:3=21÷7 7=21÷3(4) 除法:被除数a ÷除数b = 商则:被除数a= 商×除数b 除数b=被除数a ÷商例:63÷7=9 则有:63=9×7 7=63÷9解方程的步骤:1、去括号:(1)运用乘法分配律;(2)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要变号;括号前边是“+”,去掉括号不变号。
2、移项:法1——运用等式性质,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法2——符号过墙魔法,越过“=”时,加减号互变,乘除号互变。
注意两点:(1)总是移小的;(2)带未知数的放一边,常数值放另一边。
3、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合并;常数加减计算。
4、系数化为1:利用同乘或同除,使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5、写出解:未知数放在“=”左边,数值(即解)放右边;如x=66、验算:将原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数,检查等号两边是否相等!注意:(1)做题开始要写“解:”(2)上下“=”要始终对齐【例1】解方程:x-5=13 【例2】解方程:3(x+5)-6=18【例3】解方程:3(x+5)-6=5(2x-7)+2解方程练习(写出详细过程):(1)4+x=7 (2)x+6=9(3)4+x=7+5(4)4+x-2=7 (5)x-6=9 (6)17-x=9(7)x-6=9+3 (8)9+3=17-x(9)16+2x =24+x(10)4x=16 (11)15=3x(12)4x+2=18(13)24-x =15+2x (14)2+5x=18+3x (15)6x-2=3x+10(16)3(x+6) =2+5x (17)2(2x-1)=3x+10 (18)30-4(x-5)=2x-16(19)2(x+4) -3=2+5x (20)100-3(2x-1)=3-4x (21)30+ 4(x-5)=2x-26(22)20x-50=50 (23)28+6 x =88 (2 4)32-22 x =10。
五牟级上册解方程
五牟级上册解方程
五年级上册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 一定要把未知数写在等号的左边。
2. 等于对齐。
3. 能算整体的先算整体,能算的先算,让难得的方程变得越来越简单。
4.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移动它,比如4+5x=9,5x就是5x。
5. 解:5x=9-4,这一步是要移动到5x=5。
6. x=5/5,也就是x=1。
7. 有些特殊的题目,比如9-2x=1,解法是2x=9-1,取2x为一个整体,那么这就是减法公式。
8. 2x=8,然后x=8/2,也就是x=4。
9. 有些除数除法同上,如=。
解法是x=/,利用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的知识点。
10. x=。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知识点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知识点汇总小学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是表示两个数学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求方程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也可以说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或方程...解方程解方程相关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可以说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或方程而其中的解指的是方程式中所有未知数的总称。
不过小学中目前学的都是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3、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二、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的解法两步、三步运算的方程,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三、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1、根据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未知数x+另一个加数=和未知数x=和-另一个加数2、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被减数X-减数=差被减数x=减数+差3、根据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另一个乘数X乘数x=积乘数x=积÷另一个乘数4、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解完方程后,需要通过检验,验证求出的解是否成立。
这就要先把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得数和右边的得数是否相等。
若得数相等,所求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若得数不相等,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小学数学解方程如下:1、有分母先去分母。
2、有括号就去括号。
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6、开头要写“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全部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必须含有未知数等式的等式才叫方程。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的解方程题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学生将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是最基本的解方程方法。
这些方程通常是形如ax + b = c 的形式,其中a、b、c 是已知的数,x 是要求解的未知数。
学生需要使用逆运算,如加减法、乘除法,来求解x 的值。
二、应用问题:解方程的应用问题通常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情景,例如:小明有一些苹果,他把它们分给了几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的苹果数是已知的,问小明原来有多少苹果?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根据给定的信息设立方程,并求解未知数。
三、代入法:学生可能还会学习代入法来解方程,即将一个表达式代入到另一个表达式中,以求解未知数的值。
四、图形解法:在一些情况下,解方程也可以通过图形的方法来解决,特别是对于一些简单的方程,学生可以通过图形上的点和线的交点来求解。
以下解方程题目的示例:
一元一次方程:2x + 3 = 11,求解x 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5y - 7 = 18,求解y 的值。
应用题:小明和小红一起拾到了36 个小石子,小明捡到的小石子比小红多5 个,求小明和小红各捡到的小石子数量。
数学五年级方程知识点
数学五年级方程知识点五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方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方程是数学中描述两个表达式相等的数学语句,通常用等号“=”连接。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方程知识:1. 认识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 \( x + 5 = 10 \)。
2. 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例如在 \( x + 5 = 10 \) 中,\( x = 5 \)。
3. 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 合并同类项:将等号两边的同类项合并。
- 化简系数: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4.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如 \( ax + b = c \)。
5. 解一元一次方程:- 首先,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一边。
- 然后,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 最后,求出未知数的值。
6. 列方程解应用题:在实际问题中,学会根据问题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7. 方程的应用:方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计算速度、距离、价格等。
8. 方程的检验:解出方程后,需要将解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确保解的正确性。
9. 方程的多种解法:除了基本的解法外,还可以使用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解决更复杂的方程。
10. 方程的拓展:在五年级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逐渐学习更复杂的方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技巧,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练习和应用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享受解题的乐趣。
最全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
最全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知识点数学是讨论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最全学校(五年级数学)方程学问点,期望对您有帮忙,欢迎参考阅读!学校五年级数学方程学问点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式(2)解设所求量为x(3)依据等量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4)解答方程,留意计算结果不带单位(5)检验做答2、在有多个未知数量的应用题中,通常应将1倍数设为x,举例如下:例: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俩年龄之和为40,求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各是多少岁?解:首先依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爸爸年龄+儿子年龄=40由于儿子年龄是1倍数,所以:设儿子年龄为x岁,那么爸爸年龄就是4x,代入等量关系式得:爸爸年龄为:4x=4×8=32(岁)答:爸爸的年龄为32岁,儿子的年龄为8岁。
3、相遇问题涉及到的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相距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学校体积和表面积学问点汇总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3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5年级上册解方程计算技巧
5年级上册解方程计算技巧
1.去分母:通过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方程两边的每一项都
乘以最小公倍数,从而消除分母。
2.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号的
右边。
3.化简:合并同类项,使方程简化。
4.求解: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未知数的值。
5.检验:将得到的解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确保解是有效的。
例如,对于方程 2x + 3 = 7,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求解:
1.去分母:该方程没有分母,所以不需要去分母。
2.移项:将3移到等号的右边,得到 2x = 7 - 3。
3.化简:合并同类项,得到 2x = 4。
4.求解:将2x除以2,得到 x = 2。
5.检验:将 x = 2 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确保解是有效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方法与技巧班级:五(4)班姓名:理论依据:1、依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把等式中某一项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移项时运算符号要改变。
即:加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减一个数;减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加一个数;乘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除以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移到另一边变为乘一个数。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例如:如果X=5成立,那么X+2=5+2,X-3=5-3,也成立。
如果X=5成立,那么X×2=5×2,X÷2=5÷2也成立。
2、依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乘法: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3、移项的方法。
观察下面的等式:X + 5 = 8X- 4= 5X+5-5 = 8-5X -4 +4 = 5+4X= 8-5X= 5+4X×5= 10X÷4= 2X×5÷5 = 10÷5X÷4×4= 2×4X= 10÷5X= 2×4移项的基本类型:X + A = B X–A = B A - X = BX = B - A X = B + A A–B = XX = A–BX×A = B X÷A = B A÷X = BX = B÷A X = B×A A÷B = XX = A÷B基础演练:利用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解方程(1)7X=49两数相乘得到______,也就是7与X相乘,得到的积是49。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要点回顾:“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
(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等式的性质(一):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这是等式的性质(一)等式的性质(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过程规范: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
注意事项: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
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
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就“逆着运算顺序”同时变化,如含有未知数的一边是“先乘后减”,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因此原方程就可以看成是6+y=10,5y=6和10-y=8的形式。
三、三步方程(1)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已知数的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般来说提取共同因数的方法确实计算量要少一些,不容易算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方程的方法
1、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一):
等式的性质(二):
一)根据等式的性质(一)解方程
例题1、解方程 x+1.5 =11
解:x+1.5-1.5=11-1.5
X=9.5
小结:方程中原来左边是x加几时,解答时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几,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
例题2、解方程:x-2.8=7.2
解 x-2.8+2.8=7.2+2.8
x=10
小结:方程中原来左边是x减去几时,解答时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加几,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
二)根据等式的性质(二)解方程
例题3、 2.5x=7.5
解:2.5x÷2.5=7.5÷2.5
X=3
小结:方程中原来左边是x乘几时,解答时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几,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
例题4、 x÷4=13
解: x÷4×4=13×4
X=52
小结:方程中原来左边是x除以几时,解答时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乘几,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
2、根据加、减、乘、除法中各个数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①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②被减数=减数+差
③减数=被减数-差
④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⑤被除数=除数×商
⑥除数=被除数÷商
A、加减法方程的解答方法
例题5: x+4.2=8.9
解:x=8.9-4.2
X=4.7
小结:方程中原来左边x是一个加数,解答时可以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练习解下列方程
X-7.7=2.85 X-3=68 X+10=25.5 X +13 =45 X-0.6=8 x-2=7
x+8.6=9.4 52-x=15 13÷x =1.3 X+8.3=19.7 15x =30 x+9=36
3x+=12 18x=36 12x=27 5.37+x=7.47 x÷3=5 30÷x=7.5
1.8+x=6 420-x=170 3x=18 x+9=40 6x=36 x+2=80 x÷5=30 70÷x =4 45.6- x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