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教学中一种创新教学方法的实践

合集下载

《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电工基础》是一门知识涉及面广、理论性强的技术基础课程,通常的课堂教学,教师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型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极大的挫伤,学习积极性被束缚,创新能力难以发展。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兴趣和意识。

1.教学以生活为切入点。

《电工基础》作为一门技术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技能的基础。

然而职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他们对课程的学习无法进入“未雨绸缪”的境界。

对此,我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尽力以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电工基础》的第一次上课我并不急于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室里做了两个与本课程相关的电路:一个是家用白炽灯的电路连接;一个是手电筒电路。

当电路接通,灯泡发光的瞬间,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

学生们显得兴致勃勃,以往那种昏昏欲睡的情形不见了,没有人因为电路的简单而不以为然。

我适时地介绍了《电工基础》的学习内容和在电类专业中的地位。

大家对《电工基础》这门课充满了好奇,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2.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举例和形象的比喻。

《电工基础》中研究电磁现象及其规律,在讲解抽象的规律时,教师要注意运用语言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我在讲授“楞次定律”时,除了归纳出“增反减同”四个字之外,还用了学生感兴趣的战术语言来解释“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要阻碍原磁通的变化”。

诸如“兵来将挡”“敌退我追”,把线圈中的原磁通比作“兵”,把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比作“将”,当“兵”冲上来时,“将”要抵挡,一冲一挡,方向相反,这说明了原磁通增加,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方向与之相反;当线圈中的原磁通减少时,我们形象地称之为“敌人撤退”,这时“我方乘胜追击”,说明了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与原磁通方向相同。

通过这种讲解,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楞次定律的内容。

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4 0
增 刊
申文达等 : 电工 电子实验教学 中培养学生 的实践 与创新 能力 在
21 0 0年 7月
生 由被动 学 习变得 主动 了 。 在C L P D实验 中 , 用 了 “ 能型 可编 程数 字开 采 智
5 鼓励 教师 开设 综 合 性 、 新 性 和研 究 性 实 验 。 创 鼓
22 7 第 1 卷 增 刊 00年 月 O
全 国高 等 学 校 电子 技 术 研 究 会论 文集
V 12 up o.0Spl
J 12 0 u.01
在 电工 电子 实验 教 学 中培养 学 生 的实践 与创新 能 力
申文达 李 可 董云凤
( 京航 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学院 电工 电子中心 ,北京 10 9 ) 北 0 1 1 摘 要:在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除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 ,更注重在每个实验 中来培 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
1 调 整实验 内容
费开 放 , 实现 优质 教 学 资 源共 享 。为 了解 决 学生在 实验 中的难 点 , 我们 采用 了先 进 的教学手段 。例如 , 示波器 的正确使 用 , 其是 如 何 使波 形稳 定 完 整地 尤 显示 在屏幕 上一 直是 学 生 实验 中的难 点 , 了解 决 为 学生 操作难 的 问题 , 们 首 先 用 Fah做 成 虚 拟示 我 l s
用滑线 变阻器来 调 节 电压 , 解 接 线 的顺序 和 用 电 讲
新 技 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 P D CL) 术类
工业控制器件应用基础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实验
考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 究 性 、 计 性 设 实验
压表 检查故 障 的方法 , 发 学 生功 率 因数 提 高 的现 启 象是 什么 , 为什 么我们 最 终采 用 如 图 1 示 的测 量 所 电路 , 为什么 选 I L=0 3 A等等 。再经 过 学生 的独 .5

《电工基础》教学的方法创新

《电工基础》教学的方法创新
磁通 的变化” 解为和原磁通方向相反 , 理 混淆 了 “ 阻碍” 阻止” 与“ 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把握“ 阻碍 、 变化” 四个字 , 以学生平时生活 中对 “ 笔者 冷酷 ” 与“ 多情” 二词的含义来进行延伸 , 在实验得 出楞 次定律之后 , 笔者把线圈比喻为具有 “ 冷酷” 与 “ 多情 ” 双重性格 的特殊人 物 , 当磁极来时 , 圈 线 的近端产 生同性 磁极 , 对原 磁极发生排斥 , 以抗 拒 入侵者一 磁极 的接 近 ,表现十分 “ —— 冷酷 无 情 ”“ ,孤僻” 异常; 但一旦磁极走时, 近端又立即产 生异性吸引 ,以挽 留远方来 客——磁极 的远离 . 表现相当“ 多情柔和”依依不舍 , , “ 好客” 惊人。最 后, 笔者把它归 纳成“ 来之抗之 , 走之拉之 ” 个 八 字。 这样, 学生在这个情景 中 到形象有趣 , } 感 i乙 己 深刻牢固。 至今每逢用到楞次定律判 断感生电流 方 向时 , 学生还常常 自言 自语 :来之抗之—— 同 “ 性磁极 ; 走之拉之——异性磁极” 这样既能较准 。 确地描述 了定律 的含义 , 定律 拟人化 , 又使 降低 了教 学难 度 。 当然 ,趣 , , ” 的教学并不是 以浅显 的 “ 新 情 式 道理代替较深 的理论 , 更不是滥用玩笑代替耐心 细致的讲解 ,而是要求教师 紧密结合教材 内容 , 根据具体情况, 做到言之有理 , 言之有物 , 言之有 据。 不过 , 拿任何两个事物做对比教学时 , 总是有 部分属性相 同或相似 , 而不可能全部属性都相 同。因此在解释概念时 , 应进一步把 它的本性讲 清楚 , 并把新概念与用来 比喻的例子进行必要 的 比较 , 使学生通过联想 , 想象 , 既能理解新概念又 能从 比较 中认识它们的区别 。 在生动 、 象 、 的想象中 , 形 有趣 讲解《 电工基 础》 中的抽象概念 , 能够做到把抽 象的事物具体 化 , 刻的道理浅显化 , 把深 通过深入浅出 , 使学生 比较容易地从相似 的联 系中悟 出道理 ,掌握方 法 , 发兴趣 , 激 增强记忆 , 从而最终达 到深刻理解 和牢固掌握教学 内容的 目的。 参 考 文 献 f g 展 图主编. l[ l ̄ 电工基础 . 劳动社会保 障 出版社. 20 0 7年 4月第四版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学 方 面取得 了一 定 的成效 。 2 以创新 教 育为 目标 , 建 多层次 实 验教 学体 系 构 实 验 中心 总结 了 以往 电工 电子 实验 教学 改革 的
极性不高, 甚至走 过场应付 的情况。这种实验教学
模 式 缺乏 对学 生 独立思 考 能力 、 富 的想像力 、 立 丰 独 动手 实践 能力 、 新意 识及 创新 能力 的培养 。为 此 , 创
到发挥 。
创 新 能力 是 指 运 用 现有 的知 识 解决 问题 , 成 形
新产 品 、 新技 术 、 新模 式 、 观 念 , 新 以及在 现有 知识 的
基础上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
观念 , 革人 才培 养模 式 。 改 实 验教 学是 培养 高素 质创 新人 才 的一个 重 要环 节 , 中 电工 电子 实验 教学 对学 生 的动 手能力 、 其 知识 应用 能力 和创 新 能 力 的 培养 有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学 院 电工 电子实 验 中心一 直把 传授 知识 、 养能 力 、 培 提 高素 质作 为实 验教 学工 作 的重心 。但 是在 传 统实 验过程 中学生往 往 只是 简 单 机 械 地 重 复 , 有 积 极 没 的思 维 和创新 , 没有 探索 目标 和方 向 , 也 造成 学 习积
() 1实验 内容 以验 证性 为 主 , 视 能力 培养 , 忽 实 验 教学 仅作 为验 证 巩 固理 论 教 学 的附 属 , 实 验 教 使 学 缺 乏设 计性 、 究性 、 研 综合 性 、 创造 性 和实用 性 。
收稿 日期 : 0 1 4—1 2 1 —0 5
实 验理 论 、 验手 段 和实 验 技 能解 决 电子 电路 性 能 实 参 数测 量 问题 , 能做 到举 一反 三 , 并 触类 旁通 。综合

电工技术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电工技术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引言 题 那种 为好 ; 目的让 学生掌握知 识 ,明确 两定理应用 时注意事 随着科 技 的进步 和社会 的发展 ,社会对 电工技术 人才 的要 项 ,培养 阅读能力 ,达到解题方 法能灵活应用 。而对 于实践性


求越来 越高 ,对电工技 术课 程 的改革也提 出了更高 的要 求 ,为 强 的知识 点 ,例 继 电器控 制 系统 ,我 们就 安排 原 理说 明做 项 了更好 的培养 学生 的创新 能力和实 际动手 能力 ,本文针对 课程 目,要求每 位同学观察 身边事物 ,至少找 出一 例控制 电动机工 教学方 面进行 了研究探 索。 作 的事例 , 能说 明其工 作原理 , 果丰 富多 彩 ,五花八 门 , 并 结 本课 程 的基 本要 求 :掌 握 电路 的基本 概 念 、基本 定律 和 既 有工 地 运送 物料 的升降 机 、砖 窑用 的拉 车 系统 ,更 有 的同 电路 的分析 方 法 ,掌握 用 相量 法分 析 简单 正 弦交 流 电路 、三 学观察仔细 , 发现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上下运动 、上下课的电 相 电路 的方 法 ,理 解 电路 的暂 态 、换路 定 律和 时 间常 数 的基 铃 系统 等 ,都含 有电机正反 转控制原 理或者时 间控 制原理 的知 本概 念 ,掌 握用 三 要素 法求 解 一 阶动态 电路 ,并 能 了解 异 步 识点 ,通过感性认 识 ,加 以理 论知识辅 助 ,大大提 高 了学生 的 电机 的工作 原理 和 常用 低压 电器 的功能 ,能读懂 简 单 的控 制 学 习能 动性 ,开 动脑 筋思考 ,使书本 的知 识得 以充 分理解和贯 电路原 理图 。 通 ,达到我们课堂讲授控制系统 的 目的。
1 多媒 体 教 学 法 .
示作 品并介绍作 品特点 的学生教师会 加于表扬 , 在项 目 议 并 评 中作 为成绩记 录的一部分 ,对没有做 出作 品或作 品做得不够 理

电工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电工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修、 部分 开放 ) 以小 组 (~4 ) , 2 人 合作 的方式 完成 , 培养 学生
12 教 学方法 的选择 电工 学课 程在 教学方 法与 教学手段 上 独 立 设计 和 实践 动 手 能力 ; )电工 电子 创 新 实验 ( 修 、 . 4 选 开
t t e e ea c o r o mi el ct t c o h r s r h f ef r 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o e hni , we ak a y tt mp , a gi s m m h s a o CS m e n a e t nd ve o e et od b ut
A t o ’S d r s C l e e f u o a i n n E e t o i E g n e , Q n d o U i e s t o S i n e & u h r a d e s o 1 g o A t m t o a d 1 c r n e n i e r iga nvr iy f c ec T cn lg,Q n do S ad n,C ia 264 e ho oy ig a, hn og hn 60 2
革要删 除多 余的 、过 时的 、与后 续课 程不大 相关 的 内容 ,保 教学 的特点, 紧密结合 理论 课 程的教 学 内容 , 保证 学生 掌握基
留和继 承传 统的基 础性 部分 内容 ;加 强和增 加能 反映 当前新 本 的实验 技 能和 实验 方 法 ; ) 3 电工 电子 综 合实 验与设计 ( 必 技 术 、新 知识等 具有代 表性 的 内容 。
E c r t c n / G o D x n W n i o g J a g X e i t o e h / a e i . a g Y n . i n u q n I e i c l

电工实习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工实习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i f l j州
2) 0 ‘ 0 Ij } 5
一 _ 一 __
南 机 电高 等 专科 学 校 学 报
^) j( …Ⅲ J ¨ f Me h nc la dElcrc lEn /e r. olg 』Hc a1 c a la n e t a gn  ̄ 1பைடு நூலகம் C l e i e
关键 词 : 工 实 习 ; 践 教 学 ; 合 素 质 ; 新 能力 电 实 综 创
中图分类号 :62 G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03 2 1 )3一 l5一 2 10 2 9 (0 0 0 O l O
l 电工 实 习现 状
实践 相结合 、 础 知 识 和 现 代 技术 相 结 合 , 基 以培 养 和 提 高 学生 的实 践 能力 、 程 能 力 、 新 能力 和综 合 素 工 创
在 这 种教 学体 系 下 , 科 院 校 的 电工 实 习 教 学 长 习 教学 效果 。 工 期 服从 和依 附于理 论 教 学 , 对要 达 到 的具 体 教 学 目标 再 次 , 师资 队伍 配备 上 , 强 专兼 结合 的实 习 在 加 指 导教 师 队 伍 建设 。实 习 指 导 教 师 不 仅 能 指 导 技 能 缺乏 明确 的要 求 , 学生 在 实 习 过 程 中 只是 被 动 的操 作 者 , 乏主 观 能 动 性 的发 挥 , 践 环 节实 施 效果 不 理 训练 , 能从 事 专业理 论 教 学 。为适 应 新 型 师 资 的要 缺 实 又
内容 不衔 接 , 有 建 立 起 规 范 的 实 习 教 学 的 考 核 办 验 证 、 际操 作 能力 培 养等 功 能 于一 体 。学 生 在 网 孔 没 实 法 , 学安 排 在 时 间上 和 内容 上 也 都 存 在 随 意 性 , 板 上训 练 ,不 仅 灵 活 方 便 ,而 且 与 工 程 实 际 极 其 接 教 难 以做 到 以学生 为 主体 ¨ 。 J 近 。先 进 的实 习设 施 , 阔 了学 生 的 视 野 , 高 了实 开 提

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需求。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研究,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提升、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以及课程改进建议的提出,都将有助于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电工学》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电工学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掌握电工学知识对学生未来从事相关专业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电工学,学生可以培养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学领域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因此深入研究《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电工人才的需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探讨《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作出贡献。

2. 正文2.1 课程教学内容分析本文主要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学》课程展开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课程教学内容分析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该课程的内容设置。

《电工学》课程通常包括电路基础、电磁场理论、电机原理、电力系统等内容。

电路基础是该课程的核心,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电路分析方法、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重要概念。

在电磁场理论部分,学生需要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感应、磁场的产生等知识点。

电机原理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调速控制方法等内容。

电力系统则涵盖了电力传输、配电、电能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电工学》课程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该课程涉及范围广泛,知识点繁多,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电路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

中职电工基础创新教学之管见

中职电工基础创新教学之管见

中职电工基础创新教学之管见摘要:电工基础是中职机电机械类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教学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职;电工基础;创新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题。

在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实施创新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提高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能力,以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创新型人才。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如何使学生获得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应注重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创新。

一、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引导学生发展创新个性如我在设计“电磁感应现象”定性研究磁场产生电流的教案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并通过猜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创新设计导体运动、磁场不动的实验和磁场运动、导体不动的实验,独自进行验证并进行评价。

把操作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自主探索发现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规律,让学生分享创新发现的成功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注重教学手段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比如,在“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教学中,电动势的形成是学生最难接受的知识点。

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叙述和传统挂图,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

运用电路动画的手段,逼真地模仿出电源两极建立电场的全过程。

正电荷运动的立体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创新认识和真实理解。

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既化解了教学难点,也节省了板书和画图时间,又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微观的物质宏观化,静态的效果动态化,平面的图形立体化。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学管理创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探索学习时间,做到启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建立直接的联系,从思维辨别中感悟学习。

浅析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创新

浅析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创新

优化课堂教学 获得 实验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 和实验能力等方面都有非 常重要的作用 。但有 的 在 中学化学教 学中的许多重点 、难点 ,运用传统 的教学手段很难突 出、突 化学 实验 由于客观条件 的限制 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完成 。如初中化学一氧化碳 破 ;一些演示实 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 能观察 到。信息技术作为先进 的 还原 氧化铜的实验 ,由于一氧化碳 的毒性而不宜在课堂上进 行;铁钉生锈 的实 教学媒体 ,优 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 的最显著 的特点是 交互性 。有了交互性 ,就 验要 经过十天左右得时 间才能看 到实验现象等 。这时就 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 , 能及时地反馈信息 ,实现教师和学具生动直观又可打破时空界线 ,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

学 ”的手段 ,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不尽。这样 ,学生学 习时 ,抽象思维的障碍 、 逻辑思维 的障碍 、语言表达的 障碍 等在计 算机技术的上述功 能下被打通 了、降 解 了、消失了 ,从而降低 了学 习难 度 ,使教学难点得 以顺利 突破。学生也为其 形式之新颖 ,声画之精彩 而耳 目一新 , 从而产生 乐学情趣 。 四、对 实验教学进行 有效补 充 化学 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 成概念 ,巩 固知识 ,

行个别化 的实 时指导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多媒体技术 能将抽象问题直观化 , 随着 现代化教育技术 的发展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技术 巳逐 步被广泛应用 。这 静止 问题 动态化 ,动态问题过程化 ,归纳总结对 比化 ,知识查询快速化 .解答 种教育 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 比拟的趣味性 、直观性 ,可以充分调动师生 的
逐渐成 为 日前教学技术 的主 流之一。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 集声音 、图像 、视频 和 文字等媒体于一体 ,能产 生生动活泼的效果 ,有助于 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和 记忆 能力。同时 ,充分地用 多媒 体的表现力 、参 与性 、重 视力和受控性强 的特

问题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问题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课 学 习 ,一 定 程 度 上 忽 视 了学 生 的动 手 操 作 能 力 。 传 统 的 填 鸭 式 、灌 输 式 的 教 学 方 式 在 一 定 程 度 要 减 弱 了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和 主 动 性 。 二 是 实 训 课 教 学 上 仍 以老 师 为 中 心 , 老 师 从 方 法 、 步 骤 、注 意 事 项 甚 至 到 实 训 过 程 中可 能 出 现 的 问 题 都 要 无 所 不 包 地 进 行 讲解 。学 生 在 实 际 操 作 中只 是 完 全 机 械 、 被


电工 实训 课 的现 状
在 目前 的 技 校 电工 实 训 教 学 过 程 中 , 我们 发 现 ,学 生
实 训 能 力 不 强 的现 状 仍 没 有 得 到 根 本 解 决 。总 结 原 因 , 可
以归纳 为 以下 几 点 :

是 学 生 在 义 务 段 教 育 中 , 由于 偏 向 重视 学 生 的 文 化
制 度 ,加 强专 兼 结 合 的 专 业 教 学 团 队建 设 。要 增 加 专 业 教
1 任 务 驱 动 ” 、 “ 作 过程 导 向 ”的教 学 理 念 .“ 工
让学 生清 楚 加 工一 个 零 件 所 需要 的知 识 点 ,教 学 内容 与
实 际生 产 相 结合 ,提 高意 识 ,高标 准 对 待 实训 。 2 .“情境 式 教 学 ” 将 学 习 领 域 分 解 为 多 个 主 题 学 习 单 元 —— 学 习 情 境 ; 融 “ 艺 分 析 、编 程 训 练 、 操 作 示 范 、 操 作 练 习 、产 品加 工 工 、技 能 考 证 ”于 一 体 。
期 去 生 产 企 业 挂 职 锻 炼 : 引进 企 业 高 技 能 人 才 :校 企 合 作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5创 建 “ 块 化” 电工 电 实验 教 学方法 . 模 子
能力培养为基础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 创新设计为 目标 的电工 制定不 同的设计方 案。在 选择实验 内容 的过程 中,着重考虑三 电子实验教学模式
将 “ 性 化 ” 的 教 学 理 念 贯 穿 于 整 个 电 工 电子实 验 过 程 中, 柔
生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的 能 力 和 综 合 设 计 能 力 ; 新 型 实验 则 主 要 是 让 学 生 尽 可 能多 了解 当前 电 工 电子 发展 的 前 沿 知 识 , 掌握 先 进 创
引导有兴趣 和有一定能力 的学生 自主提 出课题 , 自主设 计方案, 的 电工电子设 计和实现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国 电力教 育 CE E P
— 而硒
DOI 码 :1 .9 9 jis 1 0 —0 7 .00.4.6 编 03 6 / . n.0 7 0 92 1 3 0 6 s

电工 电子实验 教 学模 式 的创新与 实践
钱自 拓 穆 道明 魏常勇 徐 晓冰
摘要 : 现代电工电 子技 术实验教学模式是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的训练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 内教 学与课 外教学
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有益 的探索 。
一 Βιβλιοθήκη 学 生提供 多元 的实 验 内容,满足不 同专业和能力 的学生需 要。
采用 “ 柔性 化”的教学理 念构建 以学生为主体,实验 在具体操作中, 可多人一组 , 允许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不 同的题 目,
个 问题 : 题 难 易性 ; 题 的 先进 性 ; 题 的创 新 性 。 选 选 选
1构 建 “ 性化” 的电工电子梯 级实验 教 学体 系 . 柔

电工电子课实验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电工电子课实验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习中的主体作 用, 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二 十一世 纪, 面对社会 的挑 战 , 技校 生要 有 关注 自身未 来前途命运 的危机感 ,从 而增强进取意识 , 教 育学生胸 怀爱 国之志 , 增强成 才的紧迫 感。列 举 爱 因斯坦 、 邓稼先 、 丁肇 中等 中外物 理 学名 家及 学校优 秀毕业生的成 才实例 , 激励 学生增
强创 业 成 才 的 自信 心









工电 子课实验如 何实施创 新 教学



其次 , 在课 堂上保证学生有 1 — O分钟的 02 自主探 索学* - 7时间 , 可以采用各种课 堂学 习方 式, 做到 引导学生在 活动 中学 习, 师生、 在 生生 互动交流 中学习,与教 材建 立直接 的联 系。 从 思辨 中感悟 学习。以思维训练为主 线 , 提倡 小 组合作 学* , 学生通过 多种 学 习方式激 活创 7 - 让 新 思 维 。 鼓 励 学 生 大胆 暴 露 自己 的 思 维 过 程 , 对学生的创新观点 、 想法及 时进行 评价 。允许 学生采取 逆 向学 习法 , 从质疑 中学 习 , 从错 误 体验 中学 习, 从论辩 中学习。 此 外 , 用 多种辅助教学方式如 多媒体 自 利 制课 件和 开展 小组间学习竞赛活动。 我结合教 材 自制多媒体课 件 , 件集 图像 、 课 声音 、 文本 于

示电工电子学的一 些原理 和定律 。例如在 “ 自 感 与互感 ” 的教 学过 程 中, 我利 用课 件模拟 电 路 中电流通 断的情况 , 非常具体形 象地 向学生 展示 了指 示灯 的变化情 况。 小组 学习竞赛活 在 动 中 ,针 对现 在 学生们广 泛喜 爱的 “ 超级女 生” 引入 了“ 级 女生 ” 争机 制 “ K” 例 如 , 超 竞 P , 在做“ 荧光 灯电路 ” 实验 中, 开展 小组 实验 P K, 从 实验 方 案 的设 计 , 材 的 领取 , 器 线路 的 连 接 、 测试 , 以及 实验 结果 的分析 和讨论 , 都作 为竞 赛项 目, 每一 小组选 出一名 代表和教 师作为评 审 团公开评 分 , 出实验 中的“ 级 电工” 选 超 。这 样的竞赛在每一 次的实验 中都 可以进 行 , 最后 选 出班 级 的 “ 级 电 工 ” 这 样 的 形 式既 激 发 学 超 。 生的竞争意识 , 又活泼有趣 , 学生 学习的积极 性得到 很 大的提 高, 实验前都认真做准备 。 不像 过去那样 , 到 实验课 时才 对着书本 看一下 , 一下手 , 动 往往 不能 完 成 实验 任 务 , 不 知 道 实验 的 目的 要 求 。 也 三 、 新教 学评 价 。走 出单 一 以分数 评价 的误 创 区 。 发展 的眼光多维度评价学生 用 更新传 统的 以掌握 知识量 的 多少及 考试 成绩作 唯一的 学生 学习质量好坏 的绝对静 态评价标 准 , 代之 以 学生的 学习态度 、 进取 精神 、 堂协作 、 习行为表 课 学 现、 自主探 索学 习能力 、 学科 成绩 上升 幅度 等动态发 展过程的 多维度评价标准 。我在 电工 电子教 学中 , 充 分尊 重学生 , 保护 学生的积极性 , 学生始终保 持信 让 心 十 足 的 状 态。 在 做 学科 成 绩 评 价 时 , 课 堂 上 主 动 将 参与协作 学 习的行 为表现 、 自主探 索学 习*惯 、 - 7 实验 技能 、 完成作业 等作 出定性 评价 , 2 %一 0 按 0 3 %纳入 学 科 总分 , 为平时 学习行 为表现 成 绩分数 , 作 以解除一 部分学 习基础较差的 学生心理上 的后顾 之忧 , 让基础 较差、 - 学* 7态度 端正的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潜 力分数 或教 师的心理期待发展分 , 而保护一部分 学生的学 从 习上进 心。 多年 的教 学实践表明 : 用发展 的眼光鼓励 、 评价 学 生, 能有 效地调动 学 生的积极性 , 使学 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 不断地培 养创新精神。 ( 责编 吕建萍)

浅议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议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容 — — 基 尔 霍 夫 定 律 。 假 设 每 条 支 路 上 的 电 流 分 别 为 卸 和 组 装 电度 表 ; 最 后 笔 者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安 装 、 接 线 、调 ,、,,假 设 各 支 路 电流 的参 考 方 向和 两 个 独 立 回路 的绕 行 3 2 试 、 固定 , 并 通 电检 测 。这 样 在 操 作 的 过 程 中 , 学 生 既对 方 向如 图 1 示 ,利 用 基 尔 霍 夫 定律 列 出联立 方程 : 所

在 这 个 简 单 电路 中 , 学 生 能 很 快 根 据 前 面 学 过 的 全 电 路 欧姆 定 律 求 出答 案 :

创 新 教 学 内容 。激 发 学 生 潜 力
I一I一 1 3
= = =
一了 ( 1 A) 7
教 师 在 讲 授 课 程 内 容 时 , 往 往 习 惯 于 从 前 到 后 一 节 节 地 讲 下 去 。 教 师 注 重 知 识 的 连 贯 性 和 系 统 性 , 无 可 厚 非 , 但 理 论 讲 得 多 、 实 际 操 作 少 , 学 生 学 起 来 感 到 枯 燥 无 味 , 教 师 也 总 是 抱 怨 学 生 素 质 差 。 实 际 上 ,教 师 在 进 行 教 学 时 ,应 该 把 那 些 系 统 、 繁 琐 、难 以 理 解 的 知 识 通 过 一 个
I。 , 一 ,
I ” 一
7 5 A) _ (
× 7=2 A) = ( =
和 探 索 的 能 力 ,又 培 养 了他 们 的合 作 意 识 和创 新 精 神 。
I。 ” 一
三 、创 新 教 学 手 段 。激 发 学 生 思 维
传 统 的 教 学 采 用 的 是 教 师 讲 、学 生 听 的 教 学 形 式 , 显

将创新教育融入中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将创新教育融入中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法 得 到 很 好 的实 现 。 2 . 创 新 教 育 在 中 职 电 工 电 子 实验 教 学 中 的实 践 2 . 1 逐 步 采取 开放 式 的 实验 管 理 针 对 以上 存 在 的 问 题 。 创新中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 。 采 取 开 放 式 的 实 验 管 理 模 式 是 一 个 重 要 方 向 。 开放 式 的 实 验 教 学 指的是实验场地的开放 、 实 验仪 器 的 开 放 和 实 验 内容 的开 放 。 在 这 个 开 放 的 环境 中 . 让 学 生 自主 进 行 实 验 , 这 对 学 生 思 维 能 力 和 创新 能 力 的 培 养 非 常 重 要 。受 目前 中 职 院 校 实 验 场 地 和 学 生 知识 水 平 的 限 制 , 在实验管 理开放性的实施上 . 可 在 传 统 实 验 教 学 的 基 础上 进行 , 有计划 地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 将 开 放 管 理 和 计 划 安 排 相 结 合 。 在 电工 电子 开 放式 实 验 教 学 中。 将 实 验 时 间和 实 验 内容 分 开 , 对 必 做 和 选 做 的 内 容 进 行 区 分, 集 中安 排 自 由开 放 的 实 验 , 对 于 额 外 的实 验 。 学生可 以 自 行 选择 。 并 由学生对 实验时 间进行 预约 , 教 师 只 对 学 生 自主 实验 中 出 现 的 问题 进 行 指 导 - 2 J 。 在 这 一 开 放 式 实 验 教 学 的 实
和运 用知识分析 和解决问题能 力的提 升是不起什 么作用 的 , 属 于 缺 乏 创 新 的思 维 …。 随着 各 地 中职 院校 的扩 招 , 中 职学 生 的人 数 在 不 断 上 升 , 但是, 学 校 的 实验 场 地 、 设备 、 教 师 队伍 建 设 却 跟 不 上 .这 对 中职 电工 电子 实验 教 学 质 量 的提 高 非 常不 利。 而 受 中 职学 生综 合 素 质 不 高 的 影 响 , 电 工专 业 的学 生 心 理 上还不够成熟 。 实验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敢轻易动手 , 学 习 兴 趣 的缺 乏 直 接 影 响 实 习训 练 效 果 。同时 , 差 异 性教 学模 式 的无 法 实现 又导 致 不 同基 础 的学 生 在 实 验 教 学 中存 在 偏 差 ,实 验 教 学 目 的无

电工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电工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论电工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创新技术工人的渴求越来越迫切。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技术工人的摇篮,是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

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职业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在长期的电工实践教学中,经过深入探讨与思考,我感觉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电工教学创新一、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在现在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予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而教师可在其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引导。

创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

教师不应该在过程中只顾自己说的多精彩,重点在于学生能否最终理解过程,并能独立完成其过程,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多年来,旧的教育教学思想,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但是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由后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转型期间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时代的需要。

因此在教学中要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不能再以灌输为目的,应该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

应该是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体现。

例如:在plc教学中,它是一门电气专业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它的应用面几乎覆盖整个工业领域,但由于原有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课都安排为理论课,这样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像现在工业上普遍应用的生产线传输控制,里面有许多传感器,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实践,没有见到实物,光凭教师用口来传授,是一种较死板而又费时的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到模拟台上亲自动手,即直观又准确。

我们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这样在实践过程中,能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创新思维。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新潜能教师还要激励学生自强、自励,知难而进,锐意进取,克服依赖思想,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力求全面、深入的好习惯。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
维 能 力
250 ) 2 8 0
《 中共 中 央 、 国务 院 关 于 深 化 教 育 改 革 , 面 推 行 素 质 教 全 育 的决 定》 指 出 :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要 以培 养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和 “ 实 践能 力 为 重 点 。 对 学校 教 育 来 说 , 养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 培 无 论 对 国 家还 是 对 学 生 的个 人发 展都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因此 , 展 开 创 新教 育 , 养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是 教 育 改 革 的 重 要 课 题 , 是 培 也 教学 改 革 的 重 要 方 向 。 职 业 教 育 不 同 于 普 通 教 育 , 培 养 具 有 创 造 才 能 、 业 本 它 创 领 和创 新 精 神 的 技 能 型 人 才 ,是 职 业 教 育 中 区别 于学 科性 教 育 而 更 注 重 职业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培 养 的一 种 教 育 模 式 。作 为一 名 职校 教 师 , 深 切 地 体 会 到 在 全 面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 过 程 中 . 我 应 该 研 究 和 解决 如何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意 识 、 新 精 神 、 新 思 创 创 维 及 创 新 能力 的 问题 。 就 目前 教 学 的实 际 来 看 , 十 分 注 重 但 仍 系 统 知 识 的传 授 .对 于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重 视 和 研 究 还 不 够。 如何 在 《 电工 基 础 》 教学 中实 施 和 渗 透 这 方 面 的 教 育 , 一 是 个 值 得 探讨 的 问题 。本 文 就 在 《 电工 基 础 》 学 中 如 何 开 展 创 教 新 教 育 作 了探 讨 尊 重 学 生 主 体 。 养 创 新 人 格 培 培 养创 新 人 格 的首 要 条 件 是 创 造 和谐 民 主 的 课 堂 教 学 法 气 氛 , 重 学 生 主 体 , 设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 造 浓 厚 的 平 等 尊 创 营 民主 的课 堂气 氛 . 足 学 生 被 尊 重 的需 要 。 每 个 学 生 帮 助 别 满 使 人 和得 到帮 助 的机 会 并 存 , 每 个 学 生 都 能 获 得 成 功 的喜 悦 。 使 教 师 应 充分 认 识 到 师 生 关 系 与学 生 个 性 、创 造 思 维 发 展 之 间 的 联 系 . 学 生 创 造 力 的 发展 营造 宽 松 的环 境 。 课 堂 教 学 中 为 在 建 立 良好 的师 生 关 系 , 从 以下 两 个 方 面 人 手 。 应 1 设 平 等 环 境 。职 业 高 中学 生 虽 然 自控力 较差 , 他 们 . 创 但 思 维 比较 敏 捷 。 师 应 树 立 平 等 相 处 的 意识 , 到 使 学 生 不 仅 教 做 是 “ 育 的 主体 ” 而 且 是 “ 教 . 积极 和创 造 性 ” 主体 。 学 生提 出 的 对 的 问题 教 师 一 定 要 耐 心 地 给 他 们 解 释 答 复 , 能 因教 学 进 度 、 不 课 堂纪 律 或 碍 于 情 面 而 一 概 冷 淡 压 制 他 们 的提 问 与行 为 。 如 我在教授《 三相 交 流 负载 》 节 时 , 于 负 载 联 接 , 同学 们根 一 对 让 据 电路 自己总 结 星 形 和 三 角 形 连 接 时 特 点 ,再 根 据 回答 的情 况及时鼓励 、 纠正 、 扬 , 快 课 堂 气 氛 活 跃 起 来 , 表 很 同学 们 围 绕 电路 开 动 脑 筋 , 这 种 课 堂 氛 围 中 思 维 活 跃 , 度 积 极 , 但 在 态 不 很 好 地 接 受 了 课 本 知 识 , 且 在课 本 原 有 知 识 的 基 础 上 , 所 而 有 创 新 地 提 出 了~ 些 新 思 路 。 ・ 2充 分 信 任 学 生 。职 业 高 中 学 生进 校 成 绩 较 差 , 只 能表 . 这 明他 们 的潜 力 没 有 被很 好 地 发挥 出来 。 着 这 一 思 想 , 本 我在 教 授 《 加 定 理 》 节 时 , 重 学 生 , 惜 他 们 思 维 中 的 合 理 因 叠 一 尊 珍 素 , 学生 提 出 的某 些 “ ” 法 延 迟 评 价 , 他 们 在 以后 的实 对 怪 想 让 践 中 验 证其 可 行 性 , 求 自 己做 到 不 压 抑 、 嘲 讽 , 循 循 善 要 不 以: Nhomakorabea一

论高职院校电工教学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式

论高职院校电工教学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式

论高职院校电工教学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式【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应用人才需要缺口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生源不断增加,学校规模和师资队伍都在不断壮大,得以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

但在电工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相当一部分问题,如教材选用不合理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式,以期为担任电工学课程教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工学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但在电工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相当一部分问题,如教材选用不合理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下面提出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式。

1.当前高职院校电工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分析1.1 选用教材问题分析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采用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教材,而编写教师总是有一种编写的容易了怕使用的老师觉得没水平,从而没有很好地考虑到高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材里公式的推导使用了大量的高等数学甚至数理分析的知识,这部份电子学教材,普遍是注重理论分析和结论,不注意联系专业或实际,阐述更加简明扼要、概括浓缩,强调从”概念一工作原理、特性一具体应用”,不作深入分析,对具体的公式推导也一带而过,在信息、通讯、控制等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关于现代科技知识在专业技术中的应用涉及得很少,教材中实用例题太少,习题通常停留在单纯计算水平上。

1.2 理论教学实践问题分析在教师教学态度的问题上,据调查可知,一部分的高职电工学老师认为高职院校层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而且近年来教学计划把课题缩小,造成教学任务相当重。

这样老师认为能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计划就很不容易,大学本来就是一个自学能力培养过程,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因此他们认为教学效果主要责任不在于老师。

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老师是因为对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劳动的复杂性、示范性和创造性认识不够,对”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理解不深而导致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程 的单 元 设 计 .课
A. 传统的单向开环教学 B互 动式 的反馈闭环教学 . 传统教学过程 中,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 , 信息都是单 向传递的 , 是一种开环的教学模式 , 种教学方 法的缺 点是不能随时 了 这 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当然也就不 能针对 目前学生存在 的问题进行针对 性教学了。 如果每次课后都能把学生本次课学习的情况进行跟踪 , 获取 学生的学 习状况 , 分析存在 的问题 , 然后进行针对性教学。这种教学方 法的特点是老师把知识信息传送给学生 , 然后通 过专门设计“ 学生学习 状况 问卷表” 把学生本次课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 分析 , 得出学生本 次课 的学习状况 , 然后为教师下一次的备课 与教学提供信息基础 , 这种教学 方式就是互动式 的反馈闭环教学 。这 种教学 的优点是教师可 以随时 了
科技信息
高校 理科 研 究
电工教学巾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昀 实跬
长 沙航 空职 业技 术学 院 郭 晓科
[ 摘 要] 近几年职业教育高速发展 ,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不断升华 , 职业教 育 中的教 学理 念与教 学方法也 层出不穷, 中不乏有很 其 多非 常 实 用和 有 效 的 教 学理 念与 方 法 。 如何 才 能把 这 些 前 沿 的 理念 应 用教 学 当 中以及 综 合 实 际教 学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 新 出适 合 创 不 同层 次 学 生的 教 学 方 法 迫在 眉 睫 。 [ 关键词 ] 电工教学 互动式教学 课程单元设计

教师 学生 老师 老师 学生 老师
2mi 0 n 5 i mn 5 i mn 1mi 0 n 2 mn 0 i 1mm 0
第六步 : 定理本质探讨。 第七步 : 习题讲解。 第八 步: 提出新任务 。 学生分组讨论 , 解答 。 第九步 : 归纳总结 、 技巧升华 , 布置作业 。 通过表 1 我们可 以看到这次课程单元设计过 程中,学生为 主体是 3 5分钟 、 教师 是 5 O分钟 、 师生互 动式 5分钟 , 基本体现 了以学 生为主 体。本次课过程中始终 围绕着 能力 目标 、 知识 目标 、 学生主体完成 了教 学过程 。到此从传统教学理念 出发 , 就算完成 了本次教学过程 , 但是从 互动式教学理念出发 , 才算完成了一半 。由于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基础不 同于高等教育的学生 , 即使设计 的再完美再生动的课程 , 依然会有很多 同学 没 有 弄 明 白 。对 于 这 个 问 题 , 传 统 教 学过 程 被 多 次忽 略 , 如 何 在 那 才能解决这个 问题? 那就是要进行我们教学过程后的售后服务。 随着职 业 教 育 的 理念 发 展 , 树 立 服 务 于 学 生 的 思想 , 学 过程 只 是销 售 产 品 要 教 的演说 与试用 , 但是产品的售后服务传统教学过程从来没有提到过 , 而 互 动式 教 学 方 法 就 是 要 告诉 我 们一 定 要 重 视 产 品售 后 服 务 .即 售 前 售 后一条龙服务 。 22学生单元学 习状况统计与分析 .
表 1戴维南定理 单元教学 任务七 : 戴维南定理单元教学设计
能力 目 标 ①能对单 口网络进行戴 维南等效。②能应用戴维南定理解答书本 以及课外的题 目。③能应用戴维南定理解决实 际问题。 知识 目 标 ①戴维南定义 。 ②掌握戴维南求 的方法 。 ③掌理简单证明戴维南 , 理解戴维南定义 中的本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 高等教育 ,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 职业教育必须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 培养的是能在未来岗位上 , 解决实际 问题的实践性 的技术人才 。( ) 1职业教育的核心必须要以能力 目标 、 知 识 目标 、 主体为导向 , 学生 所以在每一次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能体 现出这三者来。电工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 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通 过不 断的实践与思考 , 取任务 驱动的教学方法 , 采 每一次教学过程都通 过一个任务来完成教学过程 。而在 每一次 的教学设计过程 中都围绕能 力 目标 、 知识 目标 、 学生 主体完 成教学设计过程 , 也称之 为课程 的单元 设 计 。 在 通 过 我所 带 的发 动 机 0 0 班 级 在 电工 教 学 过 程 的一 次 课 程 现 91 单元设计的实例 , 说明如何完 成一次课程单元设计。
通 过 专 门设 计的 “ 生 单 元 学 习 状 况 问 卷 表 ” 计 学 生 目前 的学 习 学 统 情 况,现在就戴维南定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卷表统计情况列举如表
第 二步 :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
第 三步 : 口网 络 等效 的思 想 。 单
学生
教师
1mn 0i
5 l mn
完成本次 第 四步 : 戴维南解决 问题的方法 穿插历史故事 , 增加学生兴趣 。 教 学 的 任 务过程 第五步 : 学生进行讨论 , 老师引导得 出结论。
1互 动 式 教 学 方 法 .
I币
... ..... ..... ..
_J
I......... .. .. ..
鞋 l
解学 生 目前 的学习状况 , 断修正 目前教学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 不 从而提 高 教学 质 量 与 教 学 效果 。 2互 动 式 教 学具 体 实 施 过 程 .
质。
课程引入 实际教学过程 中, 首先提出问题 , 举例戴维南习题 , 让学生讨论如何解答图中某支路的电流 , 提出现在所掌握的知识能够解决此 问题 的所有方法, 计算结果。引出戴维南解决此问题 的方法 , 复杂单 口网络的等效 , 然后利用戴维 南定理解决问题。 任务分解 第一步 : 出问题。 提 主体 教师 , 学生互动 时间分配 5 n m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