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合集下载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一):原文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十则(二):翻译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

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

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原文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

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该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该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原文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

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

卫灵公》。

1. 子

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

e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 1 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 子

曰:

“学而不思则罔(w a ng),思而不学则殆(d a i )。”(《为政》)

5. 子

曰:

“由,诲女(r u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zh 1 )也。”(《为政》)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 1 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 a n)》)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

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

《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

价值的部分。

原文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

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论语十则及翻译

论语十则及翻译

论语十则及翻译

《论语》薄书一本,一万余字,细读一遍,一生无害。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论语十则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语十则及翻译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完整版)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完整版)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详细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详细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详细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详细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很重要的道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

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论语十则全文

论语十则全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

心所欲,不逾矩。”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

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老师传授过的知识并时常复习,不也非常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与你探讨学问,不也非常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而:连词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论语十则原文与译文

论语十则原文与译文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关于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出处或作者:《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

·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全文翻译: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

1、《论语》——学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

不亦君

2、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

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⑧?”

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仁矣。”

4、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④,使民

以时⑤。”

6、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谨④而信,汎⑤爱众,

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7、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主忠信④。无

⑤友不如己者⑥;过⑦则勿惮⑧改。”

9、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10、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

与,抑⑤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

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③无改于父

之道④,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先王之道③,斯④为美。小

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①于义②,言可复③也;恭近于礼,远④耻辱

也;因⑤不失其亲,亦可宗⑥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

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

班组姓名: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

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难点】孔子思想内涵的理解。文言字词的理解。

【方法链接】

1、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2、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①读——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串连词义理解句子——思考整则的思想内容。

②了解通假字及解释:

A、通假字: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

B、解释:先写出本字,然后再解释字的意思。

③翻译课文时,抓住句子中的重点实词,采用添字组词法、词语置换法、利用注释法,结合具体语境来试着连缀成句,力争做到忠实于原文,语句流畅易懂。

【检查预习】

1、作者及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字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___”。提出了“仁”的思想,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在教育上,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论语》是一部记载_________及其弟子_______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论语》是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2、读准字音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曾()子

3、熟读课文,划出文言文朗读节奏。

4、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标出自己难以解决的生僻词句。

二、对照文下注解和相关资料翻译课文,记住重点字词的意思。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掌握本段的重点词。

时:说:愠:君子:

(2)通假字:说:通“”,意思是:

(3)串连词义理解句子:

【合作探究】

其他九则按照第一则示例的方法,完成对重点字词及句意的理解

1、重点字词,通假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2、古今异议

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饭疏食饮水()

3、对照文下注解和相关资料翻译课文,记住文中格言警句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概括每一节的内容大意(分组讨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建民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自主导学案主备人:雷娟参与者:何辉王东业赵启兰熊小瑜王红艳张晓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当堂检测】

1、解释加点的字:

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传不习()温故()罔()殆()

2、理解填空

①《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

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⑤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子夏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

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G.学而不厌

【尝试背诵】

第一遍读准字;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抑扬顿挫。

【理解运用】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处事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