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HJ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在环境保护的领域中,场地环境调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HJ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为这项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且具有指导性的标准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进行场地环境调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的发展,许多土地的用途发生了改变。
曾经的工业用地可能被规划为住宅、商业区或者公共设施用地。
然而,如果这些场地在过去的使用中受到了污染,未经过妥善的处理和调查,就可能对未来的使用者和周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比如,土壤中的重金属超标可能导致农作物污染,影响食品安全;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可能会扩散,影响周边水源的质量。
那么,HJ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它涵盖了从调查的准备工作,到现场采样、分析检测,再到最后的结果评估和报告编制等一系列环节。
在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
这包括场地的历史使用情况,比如曾经从事的生产活动、使用过的化学品等;场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信息;以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如附近是否有污染源、居民区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场地可能存在的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为后续的调查工作提供依据。
现场采样是调查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采样点的设置要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既要考虑到可能的污染区域,也要涵盖整个场地的不同部位。
采样的深度和频率也要根据场地的特点和初步判断的污染情况来确定。
比如,对于疑似污染严重的区域,可能需要加密采样点,增加采样深度;而对于污染可能性较小的区域,则可以适当减少采样点和采样深度。
采样完成后,就需要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
检测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地下水中的各种污染物等。
检测方法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了检测结果后,接下来就是对结果进行评估。
评估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分布范围,以及场地的未来用途等。
企业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企业场地环境调查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企业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旨在对企业场地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以评估和改善企业场地的环境状况。
通过对企业场地的环境调查,我们将深入了解企业场地的生产、办公、生活环境,为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从而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员工生活舒适度和生产效率。
本报告将全面介绍调查的范围、方法、结果及分析,并就调查发现提出建议与改进,展望未来的环境改善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概述、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对整个报告的概览和预期。
正文部分包括环境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分析,详细介绍了企业场地环境的实地调查过程和结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调查发现,提出了建议与改进的措施,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分析和总结,读者将对企业场地环境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为未来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文章1.3 目的:本次企业场地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企业场地的环境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周边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噪音、光照、通风等方面的情况,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优化和改进场地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提升企业形象,同时也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制定合理的环境改善方案,并为未来的环境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2.正文2.1 环境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场地内的空气质量、噪音水平、光照情况、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在空气质量方面,我们将对室内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对于噪音水平,我们将对设备运行、员工活动和交通流量产生的噪音进行测量,以评估是否存在噪音污染问题。
另外,光照情况将被记录,以确定是否存在光照不足或者光照过强的情况,温度湿度也将被监测,以保证员工的舒适度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除此之外,我们也将对企业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以了解周边环境对企业场地环境的影响。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一、调查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工业企业搬迁或关闭,遗留下来的场地可能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保障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公众健康,需要对这些场地进行环境调查,以评估其污染状况和环境风险。
二、调查目的1、确定场地内是否存在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
2、评估污染物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
3、为场地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环境保护建议。
三、调查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
2、国家和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3、行业规范和技术导则,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等。
四、调查范围1、场地的边界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包括可能受到场地污染影响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介质。
2、对于历史上存在污染源或污染扩散途径的区域,应适当扩大调查范围。
五、调查内容1、土壤调查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常见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
测定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如 pH 值、含水率、容重等。
2、地下水调查布设监测井,采集地下水样品,检测污染物指标。
测量地下水位、水温、流向等水文参数。
3、地表水调查对场地内及周边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进行采样分析。
监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4、污染源调查调查场地内原有的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使用情况。
了解可能的污染物排放途径和处理方式。
5、周边环境调查调查场地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居民分布情况。
收集周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六、调查方法1、资料收集收集场地的历史资料,包括土地使用情况、企业生产记录、环保审批文件等。
收集周边区域的环境资料,如地质、水文、气象等。
2、现场踏勘对场地进行实地勘察,观察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情况。
检查可能存在污染的区域,如废渣堆放场、废水排放口等。
3、采样分析根据调查方案确定的采样点和采样深度,采集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样品。
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认可的分析方法。
场地调查实施方案
;|土壤污染源调查实施方案%:,目录1 概述 (1))1.2 调查目的和原则 (2)1.2.1 调查目的 (2)1.2.2 调查原则 (2)1.3 相关依据 (3)1.3.1 政策法规 (3)1.3.2 技术导则、标准及规范 (3)1.4 调查工作内容 (3)2 现场采样方案 (5):2.1 布点原则 (5)(1)土壤样品布点原则 (5)(2)监测井布点原则 (5)2.2 土壤监测布点与采集 (5)(1)点位布设 (5)(2)采样方法 (6)2.3 地下水监测布点与采集 (6)(1)点位布设 (6)、(2)地下水检测井建设 (6)(3)地下水的采样 (7)(4)地下水样品的保存和存储 (8)3 实验室检测方案 (8)3.1 检测因子 (8)3.2 检测方法 (8)4 质量控制措施 (8)4.1 现场采样安全作业保证 (9)|4.3 样品采集、保存及运送质量保证措施 (9)4.4 实验室检测质量保证 (10)4.5报告签发质量保证措施 (10)@1 概述1.1 背景》为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加强场地在用地期限内利用状况的环境管理,环境保护部于2014年7月份发布《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和HJ25.2-2014,其中规定了场地调查中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当场地存在污染物浓度超过相应评价标准时,则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应进入场地环境详细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阶段,开展详细调查监测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若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则进入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环节。
反之,若详细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阶段确定场地健康风险在可接受水平内,则可进行土地的再利用。
1.2 调查目的和原则1.2.1 调查目的初步确定场地内的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是否被污染,如查明污染,则调查场地的污染程度和范围,评估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状况,并根据环境调查结果建议客户是否在改变场地使用功能阶段采取进一步措施以确保无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相关环境责任。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场地的环境情况,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情况、水质状况以及周边环境等,为后续使用该场地做出合理的决策,保障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
二、调查方法1.空气质量调查:通过在场地周围设置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测量空气中的PM2.5、PM10、CO2等污染物的浓度,并结合相关的环境标准进行评估。
2.噪音情况调查:在不同时间段在场地内外进行噪音测量,综合评估噪音的强度和频率。
3.水质状况调查:采集场地周边水源样本,并送往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重点检测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4.周边环境调查:对场地周边的建筑物、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环境的整体卫生和安全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空气质量:根据测量结果,场地周围的空气质量处于良好水平,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均在环境标准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污染问题。
2.噪音情况:在日常运营期间,场地内噪音较低,噪音水平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
然而,在周末或特定活动期间,场地会有人声和音乐等噪音产生,需要合理控制噪音强度,以避免对周边居民产生干扰。
3.水质状况:经过实验室分析,场地周边水源的水质情况良好,未检测出有害物质,符合相关的饮用水标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周边水体存在部分农业污水排放的问题,需加强排污管控工作,以确保水源的长期稳定。
4.周边环境:场地周边建筑物的整体卫生状况良好,周围道路交通流量较大,但路面平整,交通安全问题较少。
园林绿化的情况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建议与措施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周期性监测: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污染问题。
2.噪音控制:对于高峰期或特定活动时段的噪音,应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例如设置隔音措施、合理规划活动时间等,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3.治理周边污水:加强农田污水的排放管控工作,避免对周边水源的污染。
2019年场地调查方案-优秀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场地调查方案篇一:场地调研报告目录一、场地概况1、总体区位2、周边环境3、使用人群及人流分析(1)主要人群分析(2)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 3 ) 交通流线分析二、场地内部因素分析1、场地入口2、场地用地构成(1)构成要素(2)停车空间分析3、建筑物(1)建筑概况(2)地形处理(3)建筑构造及朝向(4)辅助设施(5)缺陷4、景观空间分析(1)建筑外围景观(2)建筑内部庭院三、综合分析四、对场地设计的认识一、场地概况1.总体区位场地位于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附近区域可以大致划分为运动休闲区,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所选场地---西十二教学楼位于教学区内,比邻运动休闲区。
场地沿东西向展开,占地面积约23920平方米(以西十二教学楼周围道路为界作为所选场地界限)。
2、周边环境场地周边建筑有院系教学楼和一些小工厂,稍远处有图书馆和宿舍楼。
北面有运动场,东边有休闲的广场。
其中,宿舍楼、操场、图书馆的使用人群是全校师生,人流量较大,而印刷厂和院系楼,人流量较小。
从周边场地的使用功能来分析,可将场地周边大致划分为闹区和静区。
3、使用人群及人流分析(1)主要人群分析使用人群主要分为三类:学生:来到场地的学生一般集中在上下课高峰期,平常的时间点会有零零散散来自习的同学。
主要的活动是上课、自习,也有少部分在周围绿地休憩。
工作人员:包括老师、清洁工等外来人员:场地的外来人员包括了在学校闲晃和旅游的人员以及家住学校的教职工家属,以及附近居民。
(2)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考虑到校园生活特色,有时间波动,故分时段分批次进行了观察统计。
分别选取工作日和周末两个不同日期,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对场地活动人群进行观察与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画出如下示意图(因上下课高峰人数无法计量,此处数字仅表示各时段的大体数量关系。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支撑我们的生存与发展。
在工作场所,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保障其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场地环境进行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场地环境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与步骤场地环境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场地的环境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首先,确定调查的范围与目标。
这个过程中需要仔细地考虑哪些区域需要被调查,例如办公室、会议室、厕所等等。
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来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光照、温度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进行记录。
其次,实地调查。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观察。
尽可能地去了解场地的真实情况,这有助于更为准确地评估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分析敏感性和致病性。
通过对数据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导致某些问题的原因。
例如,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噪音污染导致的工作效率和睡眠质量影响等等。
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二、调查的范围与细节在调查的范围上,需要分为是室内环境调查和室外环境调查。
在室内方面,需要对办公室、会议室、洗手间、休息室等区域进行的调查。
要注意不同区域的环境参数有所不同,比如光照参数在会议室中比在洗手间中要高,噪音参数在会议室和休息室中比在办公室中要低,水质参数和洗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等等。
在室外方面,我们需要考虑附近的工业区域、交通情况、绿化覆盖率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
例如,周围的噪音、空气污染、霉菌等等,都有可能通过气流、人员等途径进入到室内环境中。
在调查细节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调查所用的仪器需要进行校准和标准化,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调查人员要有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地进行调查,发现场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3. 调查的时段需要覆盖清晨、工作时段、傍晚、休息时间等多个时间段。
HJ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土地的使用性质发生了变化。
曾经的工业用地可能被规划为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这就使得对这些场地的环境调查变得至关重要。
HJ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场地环境调查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这一导则首先明确了场地环境调查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其目的在于识别场地中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及其分布,评估场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而基本原则则包括针对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针对性要求根据场地的特点和潜在污染情况,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规范性确保了调查过程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可操作性让调查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顺利进行;科学性则保证了调查方法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调查的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
这包括场地的历史使用情况,比如曾经从事的生产活动、使用的原材料和化学品等;场地的地理和地质信息,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以及周边环境的状况,例如周边是否有污染源、敏感目标(如学校、医院、居民区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场地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为后续的现场调查提供线索。
现场调查是整个场地环境调查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和采样分析。
现场踏勘主要是对场地的现状进行观察,包括土壤的颜色、气味、质地,地上建筑物和设施的状况等。
人员访谈则是向曾经在场地工作或生活过的人员了解场地的历史情况,获取一些可能被忽视的信息。
采样分析则是通过科学的采样方法,采集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介质的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在采样过程中,采样点的布设是一个关键问题。
导则规定了采样点的布设原则和方法,要根据场地的面积、形状、潜在污染区域的分布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以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同时,采样的深度和频率也需要根据场地的情况进行确定。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xx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试行)xx环境保护局目次1 适用范围2 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基本原则5 工作程序6 场地环境初步调查7 场地环境详细调查8 报告编制附录A 场地环境调查相关表格附录B 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参考格式附录C 常见场地类型及特征污染物1 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号)、《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和《xx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为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xx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是xx场地环境监管系列技术规范之一,包括:xx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xx场地环境监测技术规范xx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规范xx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编制规范本技术规范规定了xx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为场地环境管理、环境监测、风险评估、修复技术方案等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本技术规范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场地环境调查。
2 引用文件本技术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稿)适用于本文本。
本技术规范发布后,如国家或xx发布新的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则以新规范和标准为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8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场地site某一地块范围内一定xx的土壤、浅层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
本标准中的场地限指某一地块内一定xx的土壤和地下水。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为了确保场地环境的安全和适宜性,我们制定了场地环境调查方案。
本调查旨在对指定场地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以便在后续的安排和决策中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的场地为XXX公司位于XXX地区的总部大楼。
调查内容涵盖了建筑物内外的环境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室内空气质量、水源供应、噪音、污染物排放、交通状况等。
三、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我们将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 实地勘察:对场地内外进行仔细观察和勘测,记录环境特征。
- 参考文献:研究相关资料和法规,了解场地环境调查的方法和标准。
- 采样测试:对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进行取样测试,以获取客观的数据。
2. 测试项目根据调查目的,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环境要素:- 室内空气质量:通过采集室内空气样本,并对空气中的甲醛、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进行测试。
- 水源供应:检测供水系统的水质,包括硬度、PH值、重金属含量等。
- 噪音:使用专业仪器对室内和室外的噪音水平进行测量。
- 污染物排放:调查场地附近的污染源,如工厂、交通路段等,记录其对环境的影响。
- 交通状况:观察周边道路交通流量、拥堵情况,评估交通状况对场地的影响。
四、数据分析与评估收集到的数据将经过专业分析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 室内空气质量:根据测试结果,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如有问题将提出改进建议。
2. 水源供应:对供水系统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如有问题将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3. 噪音:对噪音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是否超过周边环境噪音标准,如有超标情况将提供消声和隔音建议。
4. 污染物排放:调查场地附近污染源的情况,评估其对场地环境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关治理建议。
5. 交通状况:根据交通观察结果,评估交通状况是否会对场地的运营和员工的出行产生重大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五、报告编制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将包括:- 调查目的和范围的说明- 数据收集和方法介绍- 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估- 针对各环境要素的改进建议- 安全和环保措施的建议六、参考标准本次调查将参考相关的标准和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建筑卫生标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与工作程序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与工作程序一、引言在进行任何建设项目或环境评估工作时,对场地环境进行调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场地环境调查能够帮助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方案,保障人员和资源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与工作程序,旨在指导您进行高效而全面的环境调查工作。
二、基本原则1. 尊重科学场地环境调查应该以科学认知为基础,遵循科学方法论,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2. 全面性环境调查应覆盖场地内的各种潜在环境因素,不应忽略任何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3. 公正性调查应当公正、客观,不受利益干扰,确保环境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4. 可追溯性调查数据应当具有可追溯性,确保数据来源清晰可查,数据分析和推理过程可追溯。
5. 客观性环境调查应该客观中立,不受主观情感影响,确保环境调查结果准确客观。
三、工作程序1. 调查准备阶段1.1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范围和方法。
1.2 收集场地背景信息,包括历史用途、地质情况、气象条件等。
1.3 确定调查人员和调查设备,制定现场工作计划。
2. 实地调查阶段2.1 前期准备:携带必要的调查设备和资料,确保通讯畅通。
2.2 现场调查:对场地内的环境因素进行实地观察和检测,记录相关数据。
2.3 样品采集:根据需要进行水、土壤、大气等样品采集,确保样品质量。
3. 数据分析阶段3.1 数据整理:整理和清洗采集的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3.2 数据分析:利用专业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3.3 成果报告:撰写环境调查报告,总结调查结果、提出建议。
四、总结与展望以上就是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与工作程序,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步骤,可以确保环境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能对您进行环境调查工作提供帮助,期待未来环境调查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本文仅提供了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与工作程序,具体操作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方案1.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亲临现场观察、记录和测量,获取真实的环境信息。
在实地调查中,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结构:对于需要使用建筑物的场地,需要详细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和状况,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2)空气质量:检测室内和室外空气中的各项指标,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挥发性有机物、PM2.5等,以评估空气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噪音与振动:测量场地内外的噪音水平和振动程度,评估是否会对活动或工作造成干扰或危害。
(4)光照条件:测量场地内外的光照水平,并记录有无遮挡物或阻挡物,以确定光照是否满足需求。
(5)水质与水量:对于需要使用水资源的场地,需要检测水质、水量和供水可靠性等因素,以保证水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2.问卷调查:通过在线或纸质问卷收集场地使用者的意见和反馈,了解场地环境对他们的满意程度和需求。
在设计问卷时,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质量:询问使用者对空气质量是否满意,是否存在异味或过于潮湿的问题。
(2)噪音与振动:了解使用者对场地内外噪音和振动的感知和满意程度。
(3)温度和湿度:探究使用者对场地内的温度和湿度是否满意,是否需要额外的调节措施。
(4)光照条件:了解使用者对场地内的光照感觉及满意度,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照明设备。
(5)卫生条件:询问使用者对场地内的卫生情况是否满意,是否存在异味或有害物质。
(6)安全性:了解使用者对场地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的认知和是否满意。
3.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的实地调查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图表分析等。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场地环境的优劣,确定改进措施和建议。
综上所述,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方案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场地环境的各个方面,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和建议。
实施这些技术方案有助于确保场地环境满足活动或工作需求,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场地环境调查成为了重要的环境评估工作。
场地环境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场地的污染程度,为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案旨在说明场地环境调查的步骤与方法,以确保准确地评估场地的环境质量。
二、调查目标1.了解场地的历史使用情况及现状;2.评估场地周边环境的质量;3.采集场地土壤、水和大气等环境要素的样品;4.确定场地的环境风险特征。
三、调查步骤1.调查准备(1)获取场地相关信息,包括土地使用情况、历史活动记录等;(2)获取场地周边环境状况的资料,如气象、地质、水文等;(3)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距离、采样点的布设,以及调查方法和仪器的选择。
2.现场调查(1)实地考察和记录场地的整体情况,包括场地类型、土壤覆盖类型、植被情况等;(2)考察场地周边的环境要素,如附近道路、建筑、水源等;(3)进行土壤采样,根据场地的大小和特点确定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并标明采样深度和坐标;(4)采集场地水样,包括地下水和表面水,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5)采集大气样品,使用气象站等设备测量大气质量指标,并记录风向风速等信息。
3.室内分析(1)对土壤样品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如颜色、纹理、结构等;(2)进行土壤化学性质分析,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等的测定;(3)对水样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浓度、总悬浮物和污染物的浓度等;(4)分析大气样品中的污染物浓度和粒径分布等。
四、数据处理和评估1.整理和统计采集到的样品数据,制作数据表格和统计图表;2.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相关规定,评估场地土壤、水和大气等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3.结合调查结果和评估,对场地的环境风险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并提出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建议。
五、质量控制1.确保采样和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2.进行质量控制样品的监测,包括样品的重复采集、平行样品和质控样品的加入等;3.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质量检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HJ 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5.2.3 现场踏勘的主要内容 现场踏勘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相邻场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周
围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的描述等。 5.2.3.1 场地现状与历史情况: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物质的使用、生产、贮存,三 废处理与排放以及泄漏状况,场地过去使用中留下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异常迹 象,如罐、槽泄漏以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 5.2.3.2 相邻场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相邻场地的使用现况与污染源,以及过去使用中留下 的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异常迹象,如罐、槽泄漏以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 5.2.3.3 周围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对于周围区域目前或过去土地利用的类型,如住宅、 商店和工厂等,应尽可能观察和记录;周围区域的废弃和正在使用的各类井,如水井等; 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储存和处置设施;地面上的沟、河、池;地表水 体、雨水排放和径流以及道路和公用设施。 5.2.3.4 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的描述:场地及其周围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与地形应观 察、记录,并加以分析,以协助判断周围污染物是否会迁移到调查场地,以及场地内污染 物迁移到地下水和场地之外。
4.1.2 规范性原则
1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 性。
4.1.3 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调查
过程切实可行。 4.2 工作程序
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调查的工作程序如图 1 所示。
第一 阶段 场地 环境 调查
资料收集与分析
调查启动 现场踏勘 结果分析
人员访谈
第二 阶段 场地 环境 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 189—3394--6343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从业单位登记名单”,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及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全流程技术服务,出具符合相关规范及政策要求的评估报告,公司资质齐全、成功案例众多、大中型项目经验丰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服务范围环境检测、固体废物鉴定、固体废物产品化鉴别、危险废物鉴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清洁生产审核咨询;环境工程(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处置)设计与咨询;土壤污染评估与修复、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企业排污许可的咨询服务;环境损害评估、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工程技术咨询;节能评估、社会风险稳定评估、安全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合同能源管理咨询服务、能源审计咨询服务、PPP项目咨询服务、污染物设施第三方管理咨询服务、企业碳资源管理的第三方咨询服务、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咨询服务、固体废物鉴定、安全隐患排查、土壤场地调查评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生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垃圾检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VOCs减排及监测、电磁辐射环境监测、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污染场地修复评估与验收、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在线监测设备比对验收、环保咨询、水土保持、海洋环境检测、厨余垃圾检测、环境监测与检测、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企业日常环境监测与检测、固体废物鉴定与检测、危险废物鉴定与检测、废弃物成分分析鉴定、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建设项目环评检测、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碳排放评估与核算、企业碳排放核算与评估、环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排污许可证办理及年审、政府部门委托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可行性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清洁生产与评价、污染场地管理、疑似污染地块调查与排查服务内容:●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监测;●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协助场地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场地环境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个场地的环境情况,进而为在该场地进行各种活动做好准备。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场地环境调查方案,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场地环境调查前,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对场地的背景资料进行认真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场地的历史、规划、用途、建设等情况。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社会安全等情况,为后续的调查提供充足的依据。
二、场地调查1. 环境拍摄:通过照相、录像等方式对场地进行全方位拍摄,以作为调查据点,同时记录有关信息。
2. 空气质量调查:通过仪器、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场地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了解场地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空气质量。
3. 噪音测量调查:通过仪器、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场地噪音情况进行监测,了解场地存在的噪音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4. 水质监测调查:通过采样、检测等方式对场地附近水源进行监测,了解场地水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水质。
5. 土壤调查:对场地土壤进行探查,了解土壤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土壤污染,保护土地资源。
三、追踪调查在场地环境调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就需要进行追踪调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对场地周边环境进行持续监测,不断检测、分析、评估,并跟踪污染源进行调查和整治。
四、后期管理场地环境调查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后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我们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场地的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总之,场地环境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场地的环境情况,为后续的活动提供保障,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全面、客观地进行调查,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一、引言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是对特定场地内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的工作。
本指南旨在提供一套全面且实用的操作指引,以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指南适用于各类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包括工业厂区、住宅区域、学校校园等。
二、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及时与委托方沟通,了解调查目的、调查范围和要求,明确调查任务的具体要求。
2.查阅相关资料:调查前应仔细研读与场地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历史污染事件、环保监测报告、相关政策法规等。
3.组织调查人员:根据调查任务的具体要求,组织一支合适的调查团队,包括环境工程师、化学分析专家、测量师等。
4.准备调查工具和设备:根据调查任务的要求,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包括气体采样装置、样品收集容器、测量仪器和复测设备等。
三、现场调查步骤1.现场勘察:对场地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勘察,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壤质地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观察记录。
2.环境因素采样:根据调查目的,选取合适的采样点,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采集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样品。
3.环境因素监测: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设备,对采样点的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等。
4.调查样品收集: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对各类现场样品进行收集,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注意在现场进行现场分析,并对样品进行现场处理。
5.变量调查:记录调查过程中可能导致结果误差的各类变量,包括气象条件、采样时间和频次、设备校准等。
6.现场记录:对调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整理,包括采样点位置、环境因素测量数据等。
四、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1.样品传送:将采集的样品送往合格的实验室进行分析,确保在样品保持完整的情况下传送实验室。
2.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数据处理:对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计算得出各类环境因素的平均浓度和标准差,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HJ 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25.1—2014代替HJ/T 25-1999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4-02-19发布 2014-07-0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1)5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3)6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5)7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7)8 报告编制 (8)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9)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见污染场地及特征污染物 (1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与以下标准同属污染场地系列环境保护标准:《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 25-1999)废止。
本标准规定了场地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2月1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场地环境调查,为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场地调查。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
场地环境调查方案调查目的:通过对某一场地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以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为相关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调查对象:选定某一特定场地,如公司大楼、学校园区、公园等。
调查内容:1. 场地概况描述被调查场地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面积、产权情况等。
2. 场地布局与建筑结构分析场地内的建筑物及其布局,包括建筑物用途、数量和总体结构等。
3. 环境质量评估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测量,评估场地环境质量,包括噪音、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方面。
4. 绿化效果评估调查场地内绿化情况,包括花草树木的种植情况、植物覆盖率以及绿地面积等。
5. 交通状况评估考察场地周边的交通情况,包括道路通行状况、公共交通设施覆盖程度以及停车场情况等。
6. 社会影响评估分析场地对周边社区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如就业机会、环境污染、交通压力等方面。
7. 安全评估调查场地内的安全设施和措施,评估场地的安全性,包括火灾隐患、人员疏散等方面。
8. 建议和改进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优化场地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调查方法:1. 实地调研调查人员实地考察被调查场地,记录相关场所的具体情况,拍摄照片进行后续分析。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如环境监测数据、交通流量数据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应评估结果。
3. 参考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规划和政策文件,了解与场地环境调查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调查提供参考。
4. 专家咨询如有需要,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调查报告撰写:根据所得调查结果,撰写一份详实完整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1. 引言简要介绍调查目的和背景,阐明调查意义。
2. 调查方法详细描述调查方法和数据来源,确保调查过程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3. 调查结果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分为多个小节,描述调查结果并配以数据支持,如场地概况、环境质量评估、绿化效果评估等。
4. 评估与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指出场地环境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安全、交通、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指南
武汉中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摘要 (1)
1.1 目的 (1)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
1.3 场地调查设计方案编制 (3)
1.4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制 (5)
摘要
明确场地环境质量调查阶段及不同阶段的调查步骤及内容,包括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为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提供调查技术及手段,并依据报告模板编写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
1.1 目的
了解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污染目标、分布特点及污染程度,为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设计提供依据。
1.2 场地调查及内容
(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
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化工厂、农药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等可能的污染源,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2)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若第一阶段场地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则需进行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确定污染种类、程度和范围。
第二阶段场地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
若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的结果表明,场地的环境状况能够接受,则场地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本阶段主要调查场地内外的污染源、污染物的迁移和转换等因素判断场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可能分布。
调查通常可以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步分别进行,初步调查在第一阶段场地调查的基础上布设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按照GB 15618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判断土壤污染是否超标;按照GB/T14848,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判断地下水污染是否超标。
如超标,则须进行详细调查。
详细调查是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采样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迁移状况等详细情况。
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不一定在一次采样分析中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实施,逐渐减少调查的不确定性。
(3)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若第二阶段调查确认污染事实,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污染修复时,则要进行第三阶段土壤调查。
第三阶段土壤调查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满足风险评估和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过程所需参数。
本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土壤特征参数和受体暴露参数的调查。
土壤特征参数包括:不同位置土层或选定土层的土壤粒径分布、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渗透性等影响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有关参数;以及详细的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情况、水力传导系数、水力坡降、氧化还原性以及微生物种类和密度等参数、土壤所在地气象、水文地质特征等参数,如年平均风速、地层结构等。
受体暴露参数包括:敏感人群结构(年龄、体重情况等),通过各种介质暴露的时间、频率、周期、速率等。
1.3 场地调查设计方案编制
编制 “污染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前,依场地调查设计方案实施调查工作,内容包括:
(1)总论:任务来源、目的、内容、依据、原则、工作范围、工作程序。
第一 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第二 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图1 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2)污染场地社会、经济与自然概况:包括污染土壤范围的变化历史、污染土壤使用功能历史变迁;权属的转移;产业结构和形式的变化;历史上的污染事件;水体的开发利用历史、调查区分布、开采井及废弃井分布等。
(3)场地历史及现有产品与工艺分析,潜在污染物特征分析,确定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4)采样布局设计:
土壤布点采样:参考《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
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北京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
表一几种常见的布点方法及适用条件
依据场地面积,用网格法划分采样单元,依据表二确定采样点最低数目和网格大小,每个采样单元面积原则上不应超过1600m2(40m×40m网格),对于面积较小的场地,应不少于5个采样单元。
采样点垂直方向的土壤采样深度可根据污染源的位置、迁移和地层结构以及水文地质等进行判断设置。
对于每个采样单元,采样深度应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
层厚度,分别采集表层土壤(0~0.2m)、浅层土壤(0.2m~0.6m)和深层土壤(0.6m~地下水)。
原则上建议3m以内深层土壤的采样间隔为0.5m,3m~6m采样间隔为
1m,6m至地下水采样间隔为2m,具体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表二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布点最低数目
地下水布点采样:地下水采样点的布设应考虑地下水的流向、水力坡降、含水层渗透性、埋深和厚度等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等因素;对于场地内或临近区域内的现有地下水监测井,如果符合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则可以作为地下水的取样点或对照点。
对于地下水流向及地下水位,间隔一定距离按三角形或四边形至少布置3~4个点位监测判断。
沿地下水流向布设,可在地下水流向上游、地下水可能污染较严重区域和地下水流向下游分布布设采样点位。
一般情况下采样深度应在监测井水面下0.5m以下。
(5)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做好现场样品采集记录,内容包括:样品名称和编号、气象条件、采样时间、采样位置、采样深度、样品质地、样品的颜色和气味、现场检测结果以及采样人员等。
采样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样品的扰动,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确保采样人员安全。
(6)调查质量控制评价:采样、制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1.4 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制
依场地调查设计方案实施的场地调查结果分析,编制场地环境质量调查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报告格式及场地环境质量调查工作内容与程
序如下。
场地环境调查第一阶段报告格式
1前言
2概述
2.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2.2调查范围
2.3调查依据
2.4调查方法
3场地概况
3.1场地环境状况
3.2敏感目标
3.3场地的现状和历史
3.4相邻场地的现状和历史
3.5场地利用的规划
4资料分析
4.1政府和权威机构资料收集和分析
4.2场地资料收集和分析
4.3其它资料收集和分析
5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
5.1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置情况分析
5.2各类槽罐内的物质和泄漏评价
5.3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评价
5.4管线、沟渠泄漏评价
5.5与污染物迁移相关的环境因素分析
5.6其它
6结果和分析
7结论和建议
8附件(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周边关系图、照片、法规文件等)
场地环境调查第二阶段报告格式
1前言
2概述
2.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2.2调查范围
2.3调查依据
2.4调查方法
3场地概况
3.1场地环境状况
3.2敏感目标
3.3场地的使用现状和历史
3.4相邻场地的使用现状和历史
3.5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总结
4工作计划方案
4.1补充资料的分析
4.2采样方案
4.3分析检测方案
5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5.1现场探测方法和程序
5.2采样方法和程序
5.3实验室分析
5.4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结果和评价
6.1场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6.2分析检测结果
6.3结果分析和评价
7结论和建议
8附件(现场记录照片、现场探测的记录、监测井建设记录、实验室报告、质量控制结果、样品追踪监管记录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