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书愤》课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书愤》课件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 “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 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创作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 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 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 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 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 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 “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 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 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 毫写下了这首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 “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解题
• 书:写 •愤:愤懑,悲愤
(以“愤”字贯穿全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
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 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 北方,诗人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
如山岳。这里暗含着诗人收复失地 的强烈愿望。
秋》
南宋王朝偏居一隅,主张北伐和反 对北伐这两种声音一直都在对抗。陆游 是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主战派,但一直 受到压制。
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 “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 汉室,而且付诸实施。
•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 愿;
•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书愤》高中语文评优公开课课件ppt

《书愤》高中语文评优公开课课件ppt

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过零丁洋 宋代: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课堂总结
朗 读
书 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意:1.节奏 2.重读 3.情感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思考讨论
1.诗人“书”了哪些事? 2.哪些事让诗人感到“愤”? 3.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二悲愤:壮志难酬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悲愤:年华空老
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与上句形成对比。悲愤之意充分体现“已”——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书愤》公开课

《书愤》公开课

联系社会背景及作者,想一想,陆游的《书愤》和 杜甫的《蜀相》他们在歌颂诸葛亮的功绩、抒发个人情 感和抒情方式上有那些不同?
歌颂功绩 抒发情感
《蜀相》:着重讲 “天下计”的雄才大 略和“两朝开济”赤胆忠心。
《书愤》:着重歌颂<出师表>中的“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蜀相》:追慕、敬仰、惋惜及自己的壮 志难酬的痛苦。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借“塞上长城”,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人之志, 指诗人年少时磅礴大气,他以捍卫国家、扬威边疆的 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 挡千军万马。一个“空”表达出诗人壮志难酬、请缨 无路的处境和对此的愤懑。
2.对比
①将昔日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作对比,衬托出晚年的悲 凉。 ②“塞上长城”的理想和“世事多艰”的现实作对比。 ③诸葛亮之积极进取和投降派之苟且偷安作对比。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运用列锦的修辞手法,由六个纯名词的叠加,勾勒出两 幅豪壮的战争图画,给人一种声势宏大、勇猛进攻、收复失 地的抗敌场面。
3.列锦,或称“名词铺排”,也叫白描。是指特意用名词或者名词性 短语(词组)组成一种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的修辞 格。表面上看,造成意象的脱节,实际上这是诗人有意为读者留下的空白 ,增加了审美情趣。
感情基调:悲愤
(10)名世:名传后世; (11)堪:能;

书愤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案例...

书愤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案例...

•[阅读次数:165]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把握重点词语,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歌的创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三、课前预习1、作家及作品介绍(知人) ...

•[阅读次数:3774]

课题:古诗四首(杜甫《春望》、杜牧《泊秦淮》、陆游《十一月十日风雨大作》、文天祥《过零丁洋》)教学目标:1、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2、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方法:朗读、讲解、交流讨...

•[阅读次数:45771]

卜算子咏梅陆游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2、鉴赏全词比喻、拟人、烘托等多种手法3、背诵中把握作者感情。导入:请看发的图片,用一句话或者一句诗概括你对梅的认识。(学生回答)梅花正是应为傲寒独放、冰清玉洁的品格,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阅读次数:7981]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辛弃疾(《清平乐》)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前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陆诗“?..

《书愤》说课稿4篇

《书愤》说课稿4篇

《书愤》说课稿4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书愤陆游课堂实录

书愤陆游课堂实录

书愤陆游课堂实录

书愤陆游课堂实录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

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陆游《书愤》教案

陆游《书愤》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陆游和他的诗作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2)朗读诗歌,体会诗情;

(3)探究问题,理解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

2、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三、教学难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问题一:从这首诗中,你们觉得陆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同学回答

没错,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

周恩来: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另外一篇爱国诗歌《书愤》

从题目入手,你们觉得书愤,是什么意思;书就是书写,书写愤懑之情。诗中有何愤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进入这首诗。待会我们会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同学们读诗的时候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读诗最重要的就是知人论世。我们先来了解陆游个人

陆游的生平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书愤》说课稿

《书愤》说课稿

《书愤》说课稿

《书愤》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是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自主赏析第四课,这个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学生在小学学过陆游的《示儿》,初中学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对陆游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陆游的生平经历,学习陆游的爱国诗词,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理解陆游等南宋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根据上面的考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为:

知识与能力:(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的思想感情。(2)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过程与方法: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

教学重难点: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人蹉跎岁月、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

二、说教法

1、诵读法:作为高二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书愤》,应该说难度不大,而且诗歌篇幅短小,那么教学中怎么来教这一课?我采取了以诵读为突破点,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四读”的板块式教学方法。

2、探究式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共同探讨,深入了解课文。(2)学生提出疑惑,教师点拨。

三、说学法:(1)学生在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诵读入手,大声朗读,带着感情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2)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

《书愤》公开课课件

《书愤》公开课课件

明确: 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 无望的悲愤之情。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 痛苦,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 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 极大悲愤。(回答出相同,且说出相同的情感3分,具体分析两句 诗句3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 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 沧州。


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 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探究: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
一愤“世事艰”: “世事”,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艰, 奸臣当道,报国有罪! 二愤“空自许”: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 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 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三愤“鬓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 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 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 四愤“谁堪伯仲间”:南宋朝廷畏敌 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 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 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此身谁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州。
2、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5分)

《书愤》优秀教案

《书愤》优秀教案

《书愤》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2、学习诗歌运用对比、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把握诗人的形象。

(2)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对比、用典等。

2、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理解其爱国情怀的内涵。

(2)领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

为国家的命运而奔走呼号,却往往壮志未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

宋诗人陆游的《书愤》,感受他那悲愤激昂的爱国情怀。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

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

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 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

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

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

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 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

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 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课堂教学实录

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板块一:读懂诗题,把握背景

1.(教师板书诗题:示儿题临安邸)指名朗读诗题。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并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1)“示儿”是什么意思?

(2)结合四年级上册所学的《题西林壁》,理解“题临安邸”的“题”。(3)结合预习,说说自己了解的“南宋”与“临安”。

(4)“示儿”是“给儿子看”,那么,“题临安邸”是给谁看?

3.说说自己了解的诗人陆游、林升。结合南宋历史,了解创作背景。

板块二:读通诗句,读懂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分别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古诗,检查是否正确、通顺,相机正音、指导。

3.借助课文注释,结合课前所查阅的资料,与同桌尝试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4.指名学生交流汇报诗句意思。教师相机提问:

(1)“九州”指的是什么?“中原”指哪里?“九州”与“中原”是什么关系?

(2)“临安”“杭州”“西湖”分别指的是什么?“汴州”指哪里?“汴州”与《示儿》这首诗中的“中原”是什么关系

(3)“乃翁”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指的是谁?

赵惠:

(4)“王师”是指什么?与《题临安邸》中的“游人”有什么关系?

5.全班齐读这两首古诗,强调读出节奏与韵律。

板块三:分步解读,读出诗情

(一)学习《示儿》。

1.指名朗读《示儿》。

2.静心读读诗句,想一想,哪个细节最打动人。

汇报交流,预设要点:

(1)“万事空”是指什么?为什么一个人已经知道“万事空”,还有所“悲”?

(2)既然知道“万事空”,为什么还要嘱咐孩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3.学生齐读《示儿》。

《书愤》公开课 经典

《书愤》公开课 经典

借用典故明志。
南朝时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 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 城。” 陆游以此自比,可见其年轻时之磅礴大 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
却是白发已斑斑! 两相比照,何等悲怆? 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 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真是“我有心,天不予” 啊!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那知”—— 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洁。
★“艰”—— 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
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 挤和迫害。
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悲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
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 “气如山”——当年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 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 情壮志。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 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 时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 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他能诗能词也能散文,才华横 溢。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 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朗读《书愤》时,注意把握感情基调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 “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 雪” “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 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实。“塞上”两句集中表 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 亮自比,表示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 中还有豪壮的感情。

书愤课堂实录

书愤课堂实录

书愤课堂实录

回看《书愤》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书愤课堂实录,欢迎阅读。

一、关于陆游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O),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试礼部,名在前到,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建及江南西路平茶监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去职,归老故乡。

二、解题,诵读

本诗写于1186年陆洲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求壮岁心情,自伤迟幕,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车,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而不可没,结尾诗人并不消沉,以赞颂的口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诵读 (教读,齐读,背诵)

三、分析

(一) 释题

书,写,愤,愤懑,悲愤。

(二)请学生朗读“阅读提示”

(三)诗歌分类

1、诗歌分类简表(见投影)

2、研讨分类 (见投影)

3、七律常识

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计56字,二,四,六,八句抻韵。一二句称首联,二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对句最后一字为平声字。讲究平仄相间。

(1)问: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

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问: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答: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 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作者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书愤教学实录

书愤教学实录

书愤教学实录

书愤教学实录

《书愤》是陆游1186年春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述壮年心情,自伤迟暮,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国,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不可复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书愤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师问: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

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书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书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书愤》教学设计

一、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一单元的一课时。

二、目标确立

(一)课程标准及分析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二所列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为此我要求学生通过细读、赏读和悟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情感和分析写作手法。

(二)教材分析

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选编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这个单元收录的都是古典诗词,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主要学习“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两种手法。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小学学过陆游的《示儿》,初中学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对陆游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律诗以及南宋的爱国词人的写作特点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有一定的诗歌诵读技巧的基础,但是具体运用到某首具体诗歌当中不知道如何结合情感来表现。

中学语文--教学视频下载课堂实录课文朗读诗歌朗诵

中学语文--教学视频下载课堂实录课文朗读诗歌朗诵

•上传者:**************************简介: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朗读

•上传者:yueming *******************简介: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柳宗元《渔翁》朗读

•上传者:hujian ***************简介:高中古诗文诵读系列《石头城》视频朗读及赏析女声,用时6分20秒。

•上传者:yueming *******************简介:屈原《湘夫人》朗读

•上传者:beibaonanhai ********************简介:精彩的课文朗读,并配有音乐.

•上传者:hujian 简介:高中古诗文诵读系列《书愤》视频朗读及赏析,女声,用时8分57秒。

•上传者:yueming *******************简介:从《江州烟雨琵琶行》朗读中分离出来的,很多人在找这个伴奏,费了很多心血。

•2007高考优秀作文100篇

上传者:**************************简介:2007高考作文100篇.exe

•上传者:*********************简介:flash格式

•上传者:hujian ***************简介:《李凭箜篌引》视频朗读及赏析,资源大小:17.68 MB ,女声,用时13分15秒。

•上传者:*********************简介:画面意境很好,男声朗读音质清晰,可供高中诗词教学使用

•上传者:wangyongwen *****************简介:意境很好,配合课件《陋室铭》使用,能为诗歌增辉添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愤课堂实录

回看《书愤》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书愤课堂实录,欢迎阅读。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O),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试礼部,名在前到,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建及江南西路平茶监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去职,归老故乡。

本诗写于1186年陆洲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求壮岁心情,自伤迟幕,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车,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而不可没,结尾诗人并不消沉,以赞颂的口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诵读 (教读,齐读,背诵)

(一) 释题

书,写,愤,愤懑,悲愤。

(二)请学生朗读“阅读提示”

(三)诗歌分类

1、诗歌分类简表(见投影)

2、研讨分类 (见投影)

3、七律常识

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计56字,二,四,六,八句抻韵。一二句称首联,二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对句最后一字为平声字。讲究平仄相间。

(1)问: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

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问: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答: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作者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3) 问:这自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从早年豪迈到晚年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兴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

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一)体现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

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引》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惟无人用岳飞《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三)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插花了的报国理想,

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

夜阑臣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背诵《书愤》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