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资料大全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范畴: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称“五四”时期的文学。
1917 年 1 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响应。
(多选)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通讯报道,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
第二个十年(1928-1937):通常又叫左翼时间的文学。
第三个十年(1938-1949):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2、1906 年成立春柳社,1907 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3、1915 年 9 月,《新青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1917 年 1 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这是最早正式探讨文学革命新方案的文章。
1917 年 2 月,《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4、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从理论上提出建设新文学的构想。
5、1918 年 1 月,《新青年》编辑部扩大了阵营。
1918 年 1 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首次刊发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人创作的九篇白话新诗。
1918 年 5 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6、1918 年 4 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刊发“随感录”式的短小的时评或杂感,是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
真正有意识地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创作是从 1919 年开始的,周作人于 1921 年 6 月发表了《美文》,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
7、1918 年 5 月,刘半农发表《卖萝卜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1918 年 7 月,他又发表《窗纸》、《无聊》,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散文诗。
8、1920 年 3 月,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文学背景】1.鸦片战争与近代化进程: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步接受西方近代文化与思想,促使文学呈现出新的面貌。
2.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推翻了封建文化的束缚,呼唤新的思想与艺术表达方式,为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新文学的追求,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1.《狂人日记》: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以自由、解放和反抗为主题,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自身矛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红楼梦》:曹雪芹的巨著,描绘了一个封建家族的衰落与复兴,以及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探讨了家庭关系、社会矛盾和个体的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思潮与创作手法】1.反封建思潮:现代文学在思想上与封建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决裂,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人权平等与个体解放的思想。
2.真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现代文学强调真实与自由,在揭示社会现实的同时探索个体的内心世界,注重塑造鲜明的现实人物形象。
3.民族复兴思潮:作家们对于中国的民族感情表达愈加浓烈,文学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文学成就】1.现代白话小说的兴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白话小说的兴起是一大突破,取消了文言文的束缚,更贴近人民群众,使小说能够在更广泛的读者中传播。
2.现代性意识的觉醒: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剖析社会现实,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使文学作品具有现代性的审美观念和感受方式,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3.新的艺术实验和形式创新:现代文学关注形式的创新,大胆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可能性。
以上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和具体作品值得深入研究。
通过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和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 新文学运动:指1917年至1927年间中国文化领域内出现的一系列思想解放、文学革命和文艺创新的运动。
2. 白话文运动:指新文学运动中,以推崇白话文为主要特征的文学运动。
白话文是指白色文字表达的口语话语,是当时普通百姓普遍使用的语言。
3. 独立自由派:指新文学运动中不属于任何政治派别,反对应用传统文艺观念,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文学流派。
4. 立体派: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性流派之一,注重诗人的独立性和个性表达,采用现代派艺术手法,倡导诗歌立体化,力求用诗言志。
5. 五四文化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爆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现代文化的追求。
6. 文艺复兴:是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文艺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倡导民主化、市场化和多元化,以扭转文艺长期沉闷和僵化的局面。
7. 江湖文化:是以小人物为主角,展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命运的文化现象,常常被认为是中国前现代文学的一种形式。
8. 没有主题的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小说领域内的
一种文学倾向,其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主题,而是强调个体情感、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的多方面性。
中国现代文学史公开课
中国现代文学史公开课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部反映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思想变革的精彩篇章。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接触外来文化,才逐渐进入现代文学的轨道。
那么,我们来概括一下这段历史,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起点。
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对封建文化与传统道德观念,并呼唤自由、民主、科学、革命,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鲁迅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批判现实,让人们对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不正义作出了深思。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振奋精神,以文学歌颂民族精神和国家独立意识为主题。
在这一时期,郭沫若的《蝶恋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诗词作品表达了人们对民族的热爱和对抗日斗争的坚定信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此时期的文学作品以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倡导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代表作品有茅盾的《子夜》和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开始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样化,展现了社会多元化和思想解放。
杨绛的《我们仨》和余华的《活着》展示了人性的伟大与渺小,展现了社会个体在现实中的生存状态。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历史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了作家个体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这些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宝贵的财富,引导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总结起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文学作品既反映了时代的奔流,又引领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作品,通过阅读和研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50年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1949.7)1、1917—1927: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和向革命文学发展的时期2、1927—1937: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3、1937—1949:抗战的民族的文学运动兴起和繁荣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7—至今)1、十七年文学(1949—1976)创作两个阶段一确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狂欢时代1序曲诗歌何其芳长篇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组诗《时间开始了》小说赵树理《登记》话剧老舍《龙须沟》2主旋律诗集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邵燕《到远方去》《给同志们》梁上泉《喧腾的草原》散文靳以《到佛子岭去》《佛子岭的曙光》李若冰《柴达木手记.小说赵树理《三里湾》康濯《春种秋收》马烽《结婚》谷峪《新事新办》萧军《五月的矿山》周立波《铁水奔流》3变奏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解放战争孙犁《风云初记》---抗日战争峻青《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话剧胡可《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二高涨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丰收时代1 成熟文学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胡正《汾水长流》陈残云《香飘四季》陈登科《风雷》浩然《艳阳天》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罗广斌杨溢言《红岩》杨沫《青春之歌》曲波《林海雪原》欧阳山《三家巷》《苦斗》冯德英《苦菜花》短篇小说马烽《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李准《李双双小传》《耕耘记》刘澎德《桥》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禾场上》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罗宾基《山区收购站》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生活小赋吴伯箫曹靖华人生漫忆,碧野山水游记诗歌贺敬之郭小川《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季《杨高传》李瑛的军旅诗2新的开拓(反应古代生活作品)历史剧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田汉《关汉卿》曹禺《胆剑篇》小说李劼人《大波》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耕《杜子美还家》《顾母绝食》冯至《白发生黑丝》徐懋庸《鸡肋》3多样化文学局面A山西“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韩文洲---人民内部矛盾,中间人物,语言大众化B河北“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普通人,充满人情味,散文随意洒脱,诗意浪漫气息C湖南“茶子花派”周立波,谢璞,孙建忠,周建明,叶慰林,古华---农民高尚情操和心灵美,方言土语,幽默第三节文艺思想斗争对现实主义的冲击十七年中三轮冲击一电影《武训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导演—孙瑜清末武训“行乞兴学”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海河边上》《锻炼》二 1954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5对胡风集团的批判------文字狱,教条主义1956整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造.刘绍棠《田野落霞》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丰村《美丽》李威伦《爱情》陆文夫《小巷深处》阿章《深夜的别离》1957整风转变为反击右派三 1957—1959三年困难时期196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强化1957左倾错误长篇小说《刘志丹》昆曲《李慧娘》电影《林家铺子》《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北国江南》《不夜城》第四节“文革”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厄运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文化大革命序幕文革期间三种文学一“阴谋文学”长篇小说《鸿南作战史》—张春桥授意而作《牛田洋》----吹捧林彪短篇小说《初春的早晨》-----描绘“一月革命”风暴,歌颂“文化大革命”,夺权为最高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
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了贡献。
02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以尖锐的笔触和深刻的 社会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性的弱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对 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流派与思潮
白话文运动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发起旨在推动文学语言的现代化,打破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更加贴近大 众。
详细描述
白话文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使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京派与海派文学
总结词
京派与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流派 ,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详细描述
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 流派。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代表了北方的文化特 色和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海派文学以 上海为中心,代表了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注重吸 收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创新。两大流派的差异和特色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创作提供了规范的语言文字基础,促进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21年10月,郁达夫的三篇小说《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2.1917 年1 月, 《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八事”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17年2月,他就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1920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为中国新诗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终身大事》),开“社会问题剧”之先。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剧作。
3.鲁迅在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5.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呐喊》,第二部小说集是《彷徨》,第三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
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呐喊》、《彷徨》《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最早发表在当时北京的:《晨报副刊》7.在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和(刘半农)唱起双簧,正式拉开这场斗争的序幕。
9.第一批新诗作家(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
11.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等12.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3.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1916年)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至北京,(《新青年》)是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挑战进击的主要阵地,也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14.诗歌三大潮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15.象征派代表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戴望舒、李金发、梁宗岱、冯至、卞之琳16.湖畔诗派代表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冰心、冯至等17.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名词解释1,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云雨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
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
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
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
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
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2,革命文学运动: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于1928年初正式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要实现大众化,革命作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服务。
从文学革命都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
6,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与中国诗坛的。
象征派诗人舵手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
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
此为,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
三、简答与论述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汇总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汇总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从20世纪初到现代的文学作品和发展历程。
下面是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整理资料汇总。
1.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它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这一时期,一批有志青年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思想的探索,提倡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部分,主张彻底改变旧文化、旧教育和旧社会制度,提倡民主、科学和人权。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鲁迅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杂志,如《新潮》、《新青年》等,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一位作家、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
鲁迅的作品以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封建社会为特点,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心理主义文学:心理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思想感情的表达。
代表作家有郁达夫、沈从文等。
5.抒情诗:抒情诗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以表达诗人自身感情和思想为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有徐志摩、戴望舒等。
6.新诗运动: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文体运动,它试图打破传统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追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代表作家有胡适、周树人等。
8.现代小说:现代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代表作家有老舍、茅盾等。
9.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和文学作品受到审查和限制。
10.开放以来的文学发展: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创作得到了空前的自由和活力。
一些作家以写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特点,代表作家有余华、莫言等。
以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内容和代表人物,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的主要流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一、前言:1.定义现代文学:指20世纪中叶以来,受到西方现代化、近代化思潮以及社会政治变革影响,吸收外来文化因素进行创新,揭示现实社会问题的文学。
2.现代文学的特点:呈现了对传统文学的批判、对现实社会的关注,重视表达个体的内心世界,形式上更加多样化。
3.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背景: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学等。
二、新文化运动(1915年~1927年):1.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对传统封建文化的厌倦、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关注。
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胡适、陈独秀等。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成果及特点:倡导科学和民主,主张“民主、科学、自由”;提倡新文学、新教育等现代思潮。
三、五四运动(1919年):1.五四运动的起因: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和抗议,激发了中国爱国主义情感。
2.五四运动的主要诉求: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主和自由。
3.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标志着中国文学真正走向现代化,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
四、五四新文学(1917年~1927年):2.五四新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等。
3.鲁迅的贡献: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五、新文学的发展与分化(1927年~1949年):1.新文学在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左翼文学运动”,“民主杂志文学运动”等。
2.左翼文学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注重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代表作品有郁达夫的《春蚕》等。
3.民主杂志文学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主张独立精神和抒发个人情感,代表作品有丁玲的《“四丁”文集》等。
六、新文学的全盛与受限(1949年~1976年):1.新文学在新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文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强调描写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事业,代表作品有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3.现实主义和人民文学的辩论:在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老舍小题1、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
2、1921发表短篇处女作《她的失败》,在英国完成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均连载于《小说月报》3、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294、6部长篇《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转》1934、《骆驼祥子》1936、《文博士》1936--1937、《大明湖》被战火所焚,1部中篇《新时代的旧悲剧》1935,3个短篇小说集《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5、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长篇:《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鼓书艺人》1949,中篇《我这一辈子》1947,中篇小说集《月牙集》1948,短篇小说集《贫血集》1944、《东海巴山集》1946、《微神集》1947,话剧《残雾》1940、《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 30年代新诗1、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1931创办《诗刊》季刊2、1932年施蛰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3、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性诗集:《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汉园集》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合集“汉园三诗人”《预言》何其芳1945、《二十岁人》徐迟1936、《绿》玲君1937、《石像辞》南星1937、《春野与窗》林庚19344、何其芳,把自己写诗的道路成为“梦中道路”,《预言》、《季候病》、《再赠》废名代表作《十二月十九夜》林庚《沪之雨夜》、《夜行》、《空心的城》5、政治抒情诗:郭沫若诗集《恢复》殷夫,原名徐伯庭,学名徐祖华,笔名白莽,《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诗集》等4本诗集,《别了,哥哥》、《血字》、《议决》、《一九二五年的五月一日》,被称为“红色鼓动诗”6、蒲风,原名黄日华,诗歌集《茫茫夜》、《摇篮曲》、《生活》、《钢铁的歌唱》,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7、长篇叙事诗:杨骚《乡曲》、穆木天《守堤者》、王亚平《十二月的风》、柳倩《震撼大地的一月间》、温流《我们的堡》、江岳浪《饥饿的咆哮》8、臧克家,新月派,1933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1934《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运河》1936等诗集,《烙印》、《老马》、《当炉女》、《难民》等是有名的诗篇,被称为农民诗人、乡土诗人9、田间和艾青的诗歌创作开始也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课件
• 蒋光慈、钱杏村1928年1月办《太阳》月刊,李初梨、
•
• • • •
冯乃超、彭康办《文化批判》,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1928年3月办《新月》月 刊,倡导自由主义文学。还有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29年9月提出“三民主义文艺”, 潘公展、朱应鹏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147 -149) 第二个十年文学思潮的特征:1、政治化;2、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的运用;3、多种文学倾向的竞争。(147) 鲁迅、茅盾的处境。(149) “左联” 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 海,成员有鲁迅、冯雪峰、郭沫若、郁达夫等50余人。鲁 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讲话》。他们的纲领是:反 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从事无产阶 级文艺的产生。后来,他们办有《拓荒者》、《萌芽月刊》 等刊物,在日本设有分盟,在国内一些城市设有小组,在 北平设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一批追求革命的 青
• 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办有《语丝》周刊, •
•
•
•
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 平伯等,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语丝体)。(122)莽原社、 未名社、沉钟社、湖畔社。(18) 胡适的文学理论 1、白话文学论:1916年在美国留学即 提出这个观点;2、历史的文学观论。(19-21) 周作人的文学理念 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发表于 《新青年》;2、平民的文学:1919年1月发表于《每周 评论》(仲密)(21-24)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 对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 1、林纾(琴 南),《荆生》(10)。2、学衡派:因1922年创刊于南京 的《学衡》而得名,梅光迪、胡先驌、吴宓,主张用伦理 道德来凝聚中国(文化保守),他们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 判。(11)3、甲寅派:因章士钊复刊的《甲寅》而得名, 认为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评新文学运动》,与新文 化运动者发生争论。(10-11)复古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成 份。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的流 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领域,承载了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心声与思想。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思潮。
本文将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发展、代表作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和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的推动者们提倡民主、科学、思想自由,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里程碑,青年学生们通过文学表达对传统封建制度和文化的批判,倡导新文化运动,追求个人自由与人民解放。
二、发展1.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文学家们积极探索新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提倡用白话文写作,反对以古文、文言文为主的传统文学形式。
胡适、陈独秀等人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文学观念和创作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抗战文学时期抗战文学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侵略和压迫,文学家们通过写作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反思。
郭沫若、周扬、许地山等文学家的作品传达了抗战精神,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3.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时期,延续了几十年。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主题,同时也面临着隐喻和批判的限制。
鲁迅、茅盾、巴金等文学家是该时期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对于塑造现实主义文学风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代表作品1. 鲁迅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位疯子的自述,揭示了当时封建封建主义教育和社会制度的毒害,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茅盾的《子夜》《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民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内心的矛盾,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腐朽和没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时间:1917--1949(现代文学30年)1.开端: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2.结束:1947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文代会)召开二.分期1.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破灭,生长期、萌芽期2.第二个十年(1927-1937),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发展期、繁荣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3.第三个十年(1937-1947),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相继胜利第一编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一.背景1.文学创作语言与社会生活语言不相符2.文学作品的反封建化二.发生和发展(一)从“思想启蒙”到“文学革命”1.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阵地,宣传“民主与科学”2.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辞中发表《敬告青年》(二)“五四文学革命”的三次论争1.对保守派的论争(1)林纾反对《文学改良刍议》,发表《论古文之当废》。
陈独秀回复,北大教授刘师培、黄侃反对陈独秀,创《国故旧刊》注:林纾,又名林琴南,翻译官。
(2)林纾写信给蔡元培,攻击《新青年》中发表的五四文学作品。
蔡元培回复(《答林君琴南书》)。
林纾创作《荆生》《妖梦》。
(3)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2.对复古派的论争(1)学衡派创办《学衡杂志》。
代表人物:东南大学教授梅光迪、吴宓、胡克潇(2)甲寅派创办《甲寅杂志》,两年后停刊,被称为“老虎杂志”司法教育总长章士钊在小学进行文言教育3.新文学阵营自身的分化(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①激进的革命派,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1919 年5月,主编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②温和的改良派,1919年胡适主编,陈独秀创刊的《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讨论些主义》③胡适与李大钊论争“问题主义”,1920年初分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
第一章文化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第一节概述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答】“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答】“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答】l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人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他主张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
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同时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
他还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
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此举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
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
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际和代表性作家作品【答】文学革命发动后,很快便形成规模和声势,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取得了重大的实绩:一是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点
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文化
现代化的标志。
在这一运动中,推崇科学、民主与自由并反对封建道德观
念的思想蔚然成风,文化意识的觉醒导致了现代文学的崛起。
3.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
重要阶段。
该运动通过吸收西方文学思潮,发展了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
例如,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红岩》等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
4.抗战文学及战后文学:抗战文学是指中国文学界在抗日战争期间的
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抗战的动荡和人民斗争的精神面貌。
战后文学则着重反映了战争结束后社会转型和国家命运的转变,代表性作
家有海子、余华等。
5.九十年代文学:九十年代文学出现在中国开放后,代表了中国当代
文学的新形象。
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主题,作家
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个人体验的探索来表达对当代社会困境的关切。
6.典型作家及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
其
中一些代表性的作家包括鲁迅、茅盾、郭沫若、老舍、沈从文、巴金、艾青、华东等。
这些作家的作品以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为主题,对
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代表了
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历程。
从新文化运动到九十年代文学,这一时
期的作家和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
基本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和文化特点。
2024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
2024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一填空题鲁迅是周树人在1918年5月发表()时用的笔名。
【答案】狂人日记《林家铺子》的作者是()。
【答案】茅盾《红烛》的作者是()。
【答案】闻公多《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
【答案】艾青《断章》的作者是()。
【答案】卞之琳《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
【答案】郭小川曹七巧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答案】《金锁记》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是()。
【答案】《伤逝》《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
【答案】戴望舒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作家是()。
【答案】老舍被称为“新儒林外史”的小说是()。
【答案】《围城》刘世吾是王蒙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答案】《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小说《长河》的作者是()。
【答案】沈从文《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答案】徐志摩二论述题1.试述闻一多诗歌的艺术成就【答案】(1)注重诗境的绘画美。
(2)强调诗歌创作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3)语言的凝练、形象的奇险。
2.比较鲁迅导张爱玲的虚无生存体验.【答案】鲁迅的虚无体验更多地与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连,强调了个体在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版抗精神;而张爱玲的虚无体验则更多地关注个体的情感世界和日常生活,揭示了现代人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唐和挣扎。
两位作家的作品都以女独特的方式,对虚无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深讨和表达,为我们理解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3.试述高觉新的双重人格。
【答案】(1)他少年聪慧、有理想、有抱负,渴望幸福生活和自由的爱情,但旧礼教的熏陶封建家长的管教使他变成了封建家庭的孝子贤孙,长房长的地位使他必须承担起维持这个大家庭的重任。
(2)面对各种非难,他用“无抵抗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奉行作揖原则,多郁地承受着苦难的生活。
但他又是受过五四新思想洗礼的人,有自己的思想解,个性自由,因此他的思想经常处在矛盾之中卸为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1.填空题15个共15分2.选择题5个共10分3.名词解释5个共25分4.简答题3个共30分5.论述题一个20分填空题选择题1.中国现代文学分期1917~1927 第一个十年(20年代文学也叫五四文学)1928~1937.6 第二个十年(30年代文学)1937.7~1949.9 第三个十年(40年代文学)2.周作人20年代早期文学观点:独立美与无形功利3.胡适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4.丁西林的戏剧创作特点①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
②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
③别出心裁的结构。
他的喜剧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
④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5.孙犁和《白洋淀》白洋淀纪事之一是《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是《荷花淀》,《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6.曹禺的《雷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面旗帜,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7.中国诗歌会的代表人物:蒲风、穆牧天、任钧(森堡)、杨骚8.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代表作品:《沉伦》代表作品: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茑萝行》《迟桂花》《马缨花开的时候》《怀鲁迅》《薄奠》9.郭沫若的六大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10.文学革命的标志(胡适与陈独秀发表的一篇文章):《新青年》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11.鲁迅《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故事新编》的写作手法以及涉及这三部小说的细节①地位: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②《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
③细节: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
《呐喊》包括《狂人日记》和《社戏》,《彷徨》包括《祝福》《离婚》《伤逝》;《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不周山)《奔月》《铸剑》(眉间尺)《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12.许地山的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以及创作特点代表作品:《缀网劳蛛》尚洁:独立、有个性的女性形象。
她是一个基督徒,具有博爱的宗教精神。
与世无争、处变不惊,淡然从容、宽容大度。
同时具有一种悲剧色彩。
长孙可望:小气、自私、狭隘。
《命命鸟》敏明和加陵《商人妇》惜官苦乐无别的达观信念,既有沉稳坚毅的积极面,也有某种消极面。
创作特点:1.馥郁清新的南国风情与异域色彩 2.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气息3.情节上都贯穿着一条爱情的线索4.对人生苦难的坚韧对抗13.冯文炳笔名以及代表作品,田汉的主要戏剧作品冯文炳笔名‘废名’代表作品《竹林的故事》、《桃园》、《枣》、《莫须有先生传》、《桥》田汉代表作品:《梵峨嶙与蔷薇》《灵光》《新教子》《新桃花扇》《咖啡店之夜》《名优之死》《获虎之夜》《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归》《梅雨》《回春之曲》14.巴金《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性格特点)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至尊和权威,其专横、衰老和腐朽觉新是一个能清醒认识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典型。
作揖主义觉民是一个个性主义者,他的思想和行为都留下了五四时期青年人从觉醒到反抗的发展趋向。
唯一的胜利者觉慧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热情、叛逆,具有追求的精神,是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代表。
15.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风、黑婴、禾金16.沙汀的“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17.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土地和太阳18.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辛笛、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唐湜19.湖畔诗社的代表诗人(4个):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汪静之20.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21.《狂人日记》的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迫害22.《祝福》小说的思想和人物思想: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人物: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四婶、短工、卫老婆子、庙祝23.新月派前期“三美”主张是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闻一多内容: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4.以“丰收成灾”为主题的小说:茅盾《春蚕》《秋收》《残冬》叶紫《丰收》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25.巴金《爱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6.陈白尘的戏剧《岁寒图》的主要人物:肺科专家黎竹荪27.沈从文的主要散文集(两部)和他的代表小说散文集: 《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记胡也频》代表小说:《边城》《长河》《萧萧》《八骏图》28.《四世同堂》的主要人物和性格特点祁老人:北京老派市民的典型。
怯懦、回避政治与一切纷争、把人分为尊卑贵贱、按照祖传的礼教习俗办事、讲究体面与排场、奉行“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勇敢地站起来捍卫人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祁瑞宣:比较年轻的老派市民形象。
优柔寡断、软弱忍从、正直善良,祁氏大家族的长孙、受过现代的教育、有爱国心、有某些现代意识。
他身上体现着衰老的北京文化在现代新思潮冲击下产生的矛盾与困扰。
祁瑞丰:洋派青年、粗俗势力、追求洋式生活情调、新潮而又浅薄、洋味中还带有汉奸的味道。
钱默吟:战前“闭门饮酒栽花”,“以苟安懒散为和平”;战后爆发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力量:杀身成仁的民族骨气和操守。
天佑太太、韵梅:这两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民族危难降临的时候挺身而出,坚毅沉着,忘我地成为独立支撑的大柱。
29.萧红《呼兰河传》的主题: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30.郭沫若的主要诗集:《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雷电颂》二、名词解释(多)年代代表诗人代表思想期刊代表作品1.新格律诗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
新格律诗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
新格律诗讲究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2.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
发起人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孙伏园、蒋百里、朱希祖、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叶绍均、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
他们强调文学对人生、社会的意义,反对消遣、游戏的文学。
所以他们又被称为是“为人生”的艺术派。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3.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代表作品《菊英的出嫁》《黄金》,主要作家有:许杰、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黎锦明、废名、蹇先艾等。
4.七月诗派40年代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等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团体,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牛汉、曾卓等。
在创作上主张高扬主体的现实主义原则;强调艺术性而不作唯美的追求,要求诗人在生活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语言上表现出口语化的散文美。
5.零余者"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
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贫困自戕,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漓,或以种种变态行为来表示反抗。
6.人的文学人的文学就是人道主义文学;肯定自然人性、赋予人生活本能美善品格。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7.文明新戏1906年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成立了春柳社,主张新派演艺,以语言和动作感人,当时称为文明戏或新戏。
是最早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建的剧社,《茶花女》8.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为“左联”。
出席会议的有鲁迅、冯雪峰、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阳翰笙等四十余人。
选出左联七常委,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鲁迅在会上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
左联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组建的第一个全国性文学团体。
重要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文学》半月刊等9.九叶诗派在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以校园诗人为主体,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
这个诗派过去被称为“现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1981年九人出版《九叶集》而得名。
10.语丝文体指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为核心聚在一起的作家群落,他们逐渐形成了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风格和短小犀利富有俏皮语音和讽刺意味的语丝文体,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冯文炳、孙伏园等,主要刊物有《语丝》周刊。
11.孤岛文学指1937年11月上海四周沦陷到1942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四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一部分作家在“孤岛”上海的英法等国租界里从事的文学活动,称为“孤岛文学”。
主要作家有张爱玲、苏青等,代表作品有于伶的《夜上海》、阿英历史剧《明末遗恨》等。
12.主观战斗精神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斗精神”,主观战斗精神的的内涵是: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
这个“相生相克”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