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诗界革命”的口号由梁启超在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小说界革命”声誉最高。

3.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

4.1916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5.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此为文学革命的宗旨,把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结合起来。

6.《小说月报》是20年代小说界第一刊物。

7.各文艺团体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8.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9.第二次文学论争,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10.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根据生活实感创作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短篇小说《怀旧》。

11.鲁迅自己认为《故事新编》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12.郁达夫自己称王以仁“他是我直系的传代者。”

13.浪漫抒情派小说是五四文学中最明显受西方文学影响的

16.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以徐志摩和陈西滢影响最大。

17.周作人的散文历来就有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风格。

18.最能表现周作人散文个性的却是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散文,即散文小品。

1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作的第一人。

20.“意在言外,文必已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这是郁达夫对冰心的性格和散文风格的评价。

21.鲁迅评价“浅草—沉钟社”是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时间最久的团体。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文学背景】

1.鸦片战争与近代化进程: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步接受西方近代文化与思想,促使文学呈现出新的面貌。

2.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推翻了封建文化的束缚,呼唤新的思想与艺术表达方式,为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新文学的追求,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

1.《狂人日记》: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以自由、解放和反抗为主题,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自身矛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红楼梦》:曹雪芹的巨著,描绘了一个封建家族的衰落与复兴,以及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探讨了家庭关系、社会矛盾和个体的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思潮与创作手法】

1.反封建思潮:现代文学在思想上与封建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决裂,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人权平等与个体解放的思想。

2.真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现代文学强调真实与自由,在揭示社会现实的同时探索个体的内心世界,注重塑造鲜明的现实人物形象。

3.民族复兴思潮:作家们对于中国的民族感情表达愈加浓烈,文学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文学成就】

1.现代白话小说的兴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白话小说的兴起是一大突破,取消了文言文的束缚,更贴近人民群众,使小说能够在更广泛的读者中传播。

2.现代性意识的觉醒: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剖析社会现实,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使文学作品具有现代性的审美观念和感受方式,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50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1949.7)1、1917—1927: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和向革命文学发展的时期

2、1927—1937: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

3、1937—1949:抗战的民族的文学运动兴起和繁荣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7—至今)1、十七年文学(1949—1976)创作两个阶段

一确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狂欢时代1序曲

诗歌何其芳长篇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组诗《时间开始了》

小说赵树理《登记》

话剧老舍《龙须沟》

2主旋律

诗集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

邵燕《到远方去》《给同志们》

梁上泉《喧腾的草原》

散文靳以《到佛子岭去》《佛子岭的曙光》

李若冰《柴达木手记.

小说赵树理《三里湾》

康濯《春种秋收》

马烽《结婚》

谷峪《新事新办》

萧军《五月的矿山》

周立波《铁水奔流》

3变奏

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解放战争

孙犁《风云初记》---抗日战争

峻青《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

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

话剧胡可《战斗里成长》

陈其通《万水千山》

二高涨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丰收时代

1 成熟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周立波《山乡巨变》

柳青《创业史》

胡正《汾水长流》

陈残云《香飘四季》

陈登科《风雷》

浩然《艳阳天》

梁斌《红旗谱》

吴强《红日》

罗广斌杨溢言《红岩》

杨沫《青春之歌》

曲波《林海雪原》

欧阳山《三家巷》《苦斗》

冯德英《苦菜花》

短篇小说马烽《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李准《李双双小传》《耕耘记》

刘澎德《桥》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全球化视野与本土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化视野下,不断吸收世界文学的优秀成果,同时保持本土特色和民 族文化传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学作品鉴赏的技巧与角度
语言技巧
分析作品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言风格、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等,感受其表达效果。
意象与象征
挖掘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理解其深层含义。
人物塑造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等。
情节与结构
关注作品的情节发展、结构安排,理解其叙事技巧。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演变与影响
五四时期的文学批评
这些流派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
富的素材和灵感。
02
思想观念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变革,如民主、科学、人道主
义等,这些思想观念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03
语言文字规范
中国现代文学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为当代文
新文化运动
总结词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主题的文 化革新运动,旨在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 程。
详细描述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领域 的一次重要革新。它以民主和科学为主题, 反对传统的封建思想和礼教束缚,提倡新文 化、新思想和新价值观。新文化运动对中国 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21年10月,郁达夫的三篇小说《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2.1917 年1 月, 《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八事”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17年2月,他就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1920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为中国新诗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终身大事》),开“社会问题剧”之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剧作。

3.鲁迅在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

5.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呐喊》,第二部小说集是《彷徨》,第三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呐喊》、《彷徨》

《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最早发表在当时北京的:《晨报副刊》

7.在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和(刘半农)唱起双簧,正式拉开这场斗争的序幕。

9.第一批新诗作家(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11.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一章

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

1.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主要内容: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双簧信》提出三大主义。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

3.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4.1921年1月,北京,文学研究会,创作,人生派或为人生文学

5.语丝社,语丝文体,湖畔诗社,情诗闻名。

6.林纾,文言小说,《荆生》《妖梦》

7.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

8.学衡派。提出,仓明国粹,融化新知

9.章士钊《甲寅》

10.《台湾日报》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摇篮。

11.鲁迅,1918年5月《新青年》强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改造国民性问题。《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标志者五四新文学创作伟大的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揭露了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吃人本质。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抗和变革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从来如此,便对么”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了“救救孩子”呐喊。

12.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13.《野草》还对病态的社会和黑暗的现实进行了无情的针砭和批判。

14.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前期的杂文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和《而已集》

15.王统照,美和爱来弥合缺陷,净化人说。真正能够“冷静的谛视人生,客观的,写实的,”描写着灰色的卑锁的人生。

16.许钦文的《鼻涕阿二》,《惨雾》冷峻而沉重,为人民描述了一场乡村的惨酷场景。《活鬼》嘲讽了旧中国乡村的小孩子娶打媳妇的风俗习惯。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一、前言:

1.定义现代文学:指20世纪中叶以来,受到西方现代化、近代化思潮以及社会政治变革影响,吸收外来文化因素进行创新,揭示现实社会问题的文学。

2.现代文学的特点:呈现了对传统文学的批判、对现实社会的关注,重视表达个体的内心世界,形式上更加多样化。

3.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背景: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学等。

二、新文化运动(1915年~1927年):

1.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对传统封建文化的厌倦、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关注。

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胡适、陈独秀等。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成果及特点:倡导科学和民主,主张“民主、科学、自由”;提倡新文学、新教育等现代思潮。

三、五四运动(1919年):

1.五四运动的起因: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和抗议,激发了中国爱国主义情感。

2.五四运动的主要诉求: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主和自由。

3.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标志着中国文学真正走向现代化,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

四、五四新文学(1917年~1927年):

2.五四新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等。

3.鲁迅的贡献: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中

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五、新文学的发展与分化(1927年~1949年):

1.新文学在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左翼文学运动”,“民主

杂志文学运动”等。

2.左翼文学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注重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代

表作品有郁达夫的《春蚕》等。

3.民主杂志文学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主张独立精神和抒发个人情感,代表作品有丁玲的《“四丁”文集》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教案

教案主题: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教学目标:

1. 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

3. 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4. 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教学难点:

1. 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材料: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资料;

3. 录音机、CD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定义和意义,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产生兴趣。

二、展示(10分钟)

使用PowerPoint课件,展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时期和代表作家。

三、讲解(15分钟)

1.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重点讲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2.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时期,包括新文化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3. 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讲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四、欣赏(15分钟)

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进行朗读和解析,并与学生共同欣赏。

五、巩固(10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谈谈自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和感受。

六、拓展(5分钟)

介绍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和方法,并鼓励学生多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一、概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共分为四编,包括启蒙时期的文学革命、左翼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抗战时期的文学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发展。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从启蒙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

二、内容分析

1.启蒙时期的文学革命

该部分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文学革命的推动作用,以及新文化运动后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学形式的发展和演变。同时,还对鲁迅、胡适、郭沫若等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2.左翼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左翼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对左翼文学的理论主张、创作实践以及与其他文学流派的比较分析,该书揭示了左翼文学在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对茅盾、巴金、老舍等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

3.抗战时期的文学繁荣

该部分重点介绍了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的创作情况和作品特点,包括战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爱国主义主题的兴起以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主要文学流派的交融发展。此外,还对抗战时期的重要作品,如《雷雨》、《围城》、《家》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4.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发展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兴起等。同时,还对柳青、赵树理、欧阳山等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此外,该书还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政策、文艺批判运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三、特点评价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第三个时期:(1937—1949)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文学的成熟期(相 对的成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出现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 第三个阶段更多由政治形式所规定,文学又出现了 一次带有显著特色的变化,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以抗日救 亡为中心的文学热潮,“抗日救亡”是压倒一切的文学 主题,一切文学形式都围绕抗战而发展。 1942年后,现代文学显著地出现了以地区为特色的现 象。其一,以陕甘宁地区、延安、广大农村为代表的共 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文学,主要描写对象是农民、农村土 改;其二,是以大中城市广大地区为代表的国统区文学, 突出描写对象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广大市民的命运。
(一)现代文学产生期三大观念转变阶段:
第一阶段:现代文学发生期观念变革的首站。 代表: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1.诗界革命 2.文界革命 3.小说界革命 4.戏剧观念更新 陈独秀 5.文体观念与语言观念革命 黄遵宪 第二阶段:提出现代意义文学观:代表:王国维 王国维继梁启超之后引入西方叔本华与康德的哲学思 想、美学观,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的自觉意识。王国维主 张文学应从属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婢女地位中解放出来,成 为独立的存在。“超然于利害之外”、“文学自己之价 值”,这对文学思想的转变意义重大。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现代文学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 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重要时间和事件

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古代文学:1840年以前。近代文学:1840——1919现代文学:1919——1949当代文学:1949年以后

另有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先秦文学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史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部极其重要的文学史。它绘制出了中国近代文学

发展的全景,研究了文学各个时期潮流变化,探讨了文学革命的意义,反映了文人思想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社会生活的繁复多彩。研究中国

现代文学史,对于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及承载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清末民初文学新思潮

清末民初文学新思潮主要表现为无拘无束,在消极唯物主义和自由主

义思潮中,创作出突出文人思想和社会变革要求的新型文学,特别是“新史学论”,受到报刊杂志上文人的追捧。这一时期,出现了“甲骨文”、“沈天琼百科全书”、“新知新觉”等大量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辛亥革命时期文学

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多为时局紧张的激进宣传性文学,表现了强烈的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潮,全心投入反抗外来文化的保守势力。反映

在文学中的民族觉醒,对社会前进的思潮与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在毛泽东《青年》杂志、朱光潜《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学作

品和各种革命小说,突出了学术水准广泛精深,深刻反映当时人们的

震撼和激情,提出了新的艺术可能性。

三、五四时期文学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此时正值我国文学大

发展的时期。从王国维到郁达夫、林语堂,从兰陵笑笑生到龙应台,

再到茅盾、王安石等,五四时期都有颇多的文学家为中国文学的发展

作出了杰出贡献,文学类型也发生着极大而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多元

多样的创作风格。在新文学派、诗歌派、文论家联盟等新文化运动之后,出现了以林肯、福楼拜、张爱玲、郭沫若等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性与民主主义思潮,使中国文学发生了前所未有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1、文学研究会:1921 年 1 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

绍钧、许地山等12 人。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月刊等。以研究介绍外

国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与人生的意义,

被称为 " 人生派 " 。受 19 世纪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影响,注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1932 年《小说月报》停刊,终止活动。

2、创造社: 1921 年 7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是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

田汉、郑伯奇等,以及后来加入的彭康、朱镜我、冯乃超等。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强调创作 " 本着内心要求 " ,崇拜天才,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宣传文学的无目的性,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被称为艺术派。受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颓

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影响,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1929 年 2 月该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湖畔诗社:1922 年 4 月, 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在杭州西湖湖畔成立的新文

学团体。他们的作品主要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蕙的风》、《寂寞的国》等。其创作以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见长。风格清新质朴、坦白率真,以自由诗为主。

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二、感伤的精神标记;三、个性化

的追求;四、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5、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一、自我的写真;二、感伤的抒情;三、结构的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老舍小题

1、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

2、1921发表短篇处女作《她的失败》,在英国完成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均连载于《小说月报》

3、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29

4、6部长篇《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转》1934、《骆驼祥子》1936、《文博士》1936--1937、《大明湖》被战火所焚,1部中篇《新时代的旧悲剧》1935,3个短篇小说集《赶集》1934、《樱海集》193

5、《蛤藻集》1936

5、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长篇:《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鼓书艺人》1949,中篇《我这一辈子》1947,中篇小说集《月牙集》1948,短篇小说集《贫血集》1944、《东海巴山集》194

6、《微神集》1947,话剧《残雾》1940、《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 30年代新诗

1、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1931创办《诗刊》季刊

2、1932年施蛰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

3、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性诗集:《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汉园集》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合集“汉园三诗人”《预言》何其芳1945、《二十岁人》徐迟1936、《绿》玲君1937、《石像辞》南星1937、《春野与窗》林庚1934

4、何其芳,把自己写诗的道路成为“梦中道路”,《预言》、《季候病》、《再赠》

废名代表作《十二月十九夜》

林庚《沪之雨夜》、《夜行》、《空心的城》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

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

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

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创刊时间:1915年

主编姓名:陈独秀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

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

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

1.填空题15个共15分

2.选择题5个共10分

3.名词解释5个共25分

4.简答题3个共30分

5.论述题一个20分

填空题选择题

1.中国现代文学分期

1917~1927 第一个十年(20年代文学也叫五四文学)

1928~1937.6 第二个十年(30年代文学)

1937.7~1949.9 第三个十年(40年代文学)

2.周作人20年代早期文学观点:独立美与无形功利

3.胡适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4.丁西林的戏剧创作特点

①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

②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

③别出心裁的结构。他的喜剧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

④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5.孙犁和《白洋淀》

白洋淀纪事之一是《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是《荷花淀》,《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

6.曹禺的《雷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面旗帜,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

7.中国诗歌会的代表人物:蒲风、穆牧天、任钧(森堡)、杨骚

8.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代表作品:《沉伦》代表作品: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茑萝行》《迟桂花》《马缨花开的时候》《怀鲁迅》《薄奠》

9.郭沫若的六大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10.文学革命的标志(胡适与陈独秀发表的一篇文章):《新青年》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11.鲁迅《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故事新编》的写作手法以及涉及这三部小说的细节

①地位: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②《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

③细节: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呐喊》包括《狂人日记》和《社戏》,《彷徨》包括《祝福》《离婚》《伤逝》;《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不周山)《奔月》《铸剑》(眉间尺)《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12.许地山的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以及创作特点

代表作品:《缀网劳蛛》尚洁:独立、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基督徒,具有博爱的宗教精神。与世无争、处变不惊,淡然从容、宽容大度。同时具有一

种悲剧色彩。长孙可望:小气、自私、狭隘。《命命鸟》敏明和加陵《商人妇》惜官苦乐无别的达观信念,既有沉稳坚毅的积极面,也有某种消极面。

创作特点:1.馥郁清新的南国风情与异域色彩 2.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气息3.情节上都贯穿着一条爱情的线索4.对人生苦难的坚韧对抗

13.冯文炳笔名以及代表作品,田汉的主要戏剧作品

冯文炳笔名‘废名’代表作品《竹林的故事》、《桃园》、《枣》、《莫须有先生传》、《桥》田汉代表作品:《梵峨嶙与蔷薇》《灵光》《新教子》《新桃花扇》《咖啡店之夜》《名优之死》《获虎之夜》《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归》《梅雨》《回春之曲》

14.巴金《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性格特点)

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至尊和权威,其专横、衰老和腐朽

觉新是一个能清醒认识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典型。作揖主义

觉民是一个个性主义者,他的思想和行为都留下了五四时期青年人从觉醒到反抗的发展趋向。唯一的胜利者

觉慧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热情、叛逆,具有追求的精神,是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代表。

15.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风、黑婴、禾金

16.沙汀的“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17.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土地和太阳

18.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辛笛、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唐湜

19.湖畔诗社的代表诗人(4个):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汪静之

20.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

21.《狂人日记》的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迫害

22.《祝福》小说的思想和人物

思想: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人物: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四婶、短工、卫老婆子、庙祝

23.新月派前期“三美”主张是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出:闻一多内容: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4.以“丰收成灾”为主题的小说:茅盾《春蚕》《秋收》《残冬》叶紫《丰收》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5.巴金《爱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6.陈白尘的戏剧《岁寒图》的主要人物:肺科专家黎竹荪

27.沈从文的主要散文集(两部)和他的代表小说

散文集: 《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记胡也频》

代表小说:《边城》《长河》《萧萧》《八骏图》

28.《四世同堂》的主要人物和性格特点

祁老人:北京老派市民的典型。怯懦、回避政治与一切纷争、把人分为尊卑贵贱、按照祖传的礼教习俗办事、讲究体面与排场、奉行“和气生财”的人生哲

学;勇敢地站起来捍卫人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祁瑞宣:比较年轻的老派市民形象。优柔寡断、软弱忍从、正直善良,祁氏大家族的长孙、受过现代的教育、有爱国心、有某些现代意识。他身上体现着衰老的北京文化在现代新思潮冲击下产生的矛盾与困扰。

祁瑞丰:洋派青年、粗俗势力、追求洋式生活情调、新潮而又浅薄、洋味中还带有汉奸的味道。

钱默吟:战前“闭门饮酒栽花”,“以苟安懒散为和平”;战后爆发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力量:杀身成仁的民族骨气和操守。

天佑太太、韵梅:这两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民族危难降临的时候挺身而出,坚毅沉着,忘我地成为独立支撑的大柱。

29.萧红《呼兰河传》的主题:

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30.郭沫若的主要诗集:《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雷电颂》

二、名词解释(多)年代代表诗人代表思想期刊代表作品

1.新格律诗

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新格律诗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新格律诗讲究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2.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孙伏园、蒋百里、朱希祖、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叶绍均、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他们强调文学对人生、社会的意义,反对消遣、游戏的文学。所以他们又被称为是“为人生”的艺术派。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3.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代表作品《菊英的出嫁》《黄金》,主要作家有:许杰、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黎锦明、废名、蹇先艾等。

4.七月诗派

40年代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等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团体,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牛汉、曾卓等。在创作上主张高扬主体的现实主义原则;强调艺术性而不作唯美的追求,要求诗人在生活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语言上表现出口语化的散文美。

5.零余者

"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贫困自戕,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漓,或以种种变态行为来表示反抗。

6.人的文学

人的文学就是人道主义文学;肯定自然人性、赋予人生活本能美善品格。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