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

耐药性分析1

李咏梅,李凡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1320011

E-mail:mayflower380@

摘 要:本文采用多重PCR(multiplex PCR, mPCR)法对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用WHO 推荐的K-B法对分离株进行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以了解stx1、stx2、eaeA、hlyA 4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以及分离株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共有46株,其中两种毒素均产生的有22株(47.8%);单纯产生stx1的有16株(36.9%),stx2的有8株(17.4%);四种毒力基因均存在的有19株(41.3%),血清型为O157:H7,而非O157:H7血清型的菌株(23/46)中,4种毒力基因同时存在的仅有3株(6.6%),但有13株(56.9%)hlyA基因阳性。全部STEC对复方新诺明耐药,对链霉素耐药率为28.3%,氨苄西林为30.4%,红霉素为69.6%,而且有5株对至少4种以上抗生素多重耐药,耐药谱为复方新诺明-链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非O157型 STEC耐药菌次为122, 而O157 型为63。实验结果证明mPCR法可以快速检测STEC特征性毒力基因,以判定其致病性能。非O157型STEC对抗生素较易形成耐药性。

关键词:STEC;鉴定; 耐药性

1.引言

STEC是世界上人类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因子,也是引起大规模食源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1]。STEC中有100余个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致病,主要血清型是O157H7,可引起非出血性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aemorrhagic colitis, HC),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 HUC)。但是,近年来非O157H7 STEC引起的HC、HUC在逐年增加。由于E.coli O157H7不发酵山梨醇而比非O157H7STEC容易鉴定,所以非O157H7STEC 常被人们所忽视。而STEC致病的特征性毒力因子是1型志贺毒素(Shiga toxin type1, stx1)和2型志贺毒素(Shiga toxin type2, stx2),分别由stx1基因编码和stx2基因编码。然而,其他毒力因子如由eaeA基因编码的紧密素(intimin)也称黏附抹平因子(attachment and effacement factor);由hlyA基因编码的溶血素(hemolysin)等也是重要的毒力因素[2]。因此,用多重PCR技术对标本进行STEC毒力基因的鉴定,不仅可作特征性鉴定,而且还可对其潜在的致病性能作出前瞻性判定。

1本课题为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编号为30271251

-1-

尽管STEC所引起的腹泻多数是自限性的,但是早期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发展成HUC的病历。但是不良后果则是EHEC多药耐药菌株的增加[3]。为了了解STEC在各种来源标本中的分布及毒力基因存在情况,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本文作如下报告:

2.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标本取自于长春市、吉林市儿童医院住院腹泻患儿粪便,长春市、吉林市防疫站提供的食品、水源、动物粪便中初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

1.1.2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1.1.3试剂 PCR用试剂均购于北京鼎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批号200208。

1.1.4仪器 PCR扩增仪(新加坡);UV WHITE-2020D凝胶成像系统;DY-WI恒压恒流水平电泳仪(北京)。

1.2方法

1.2.1标本分离和处理 对临床采集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动物粪便标本1g用Cary-Blair 培养基运送,实验室初步分离出可疑为大肠埃希菌;环境和食品标本1g先行肉汤增菌,后接种麦康凯培养基。上述菌株均经37℃培养18h-20h,用接种环取2-3个可疑菌落,置500μl灭菌双蒸水或生理盐水中,混匀,100℃煮沸10-15min,振荡混匀,13 000g离心1min,上清液即可用于PCR模板。

1.2.2 mPCR鉴定 STEC的四种毒力基因的引物序列及扩增片段的大小见表1[1]

mPCR的反应总体积为50ul,在0.5ml反应管中依次加入10×buffer ,0.2mmol/l 的dNTPs,10pmol的引物每条1.5ul,TaqDNA酶1U,模板2ul,双蒸水补至50ul。设阳、阴性对

-2-

照。反应程序为94℃7min变性模板DNA,94℃1min,56℃1min,72℃1min,30个循环,最后

72℃延伸5min。PCR产物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子量100-1200bp的Marker作参照,EB

染色后用琼脂糖凝胶成像软件分析系统检测和分析结果。(见图1)

对鉴定为STEC的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大致分成O157和非O157两群。

1.2.3 STEC的耐药性监测 采用WHO推荐的K-B法对分离鉴定的全部STEC菌株,进行18种常

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依照NCCLS判定[3][7]。

3.结果

3.1 STEC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从各种标本中分离出可疑大肠埃希菌112株,经mPCR鉴定出能产生志贺毒素的菌株46

株,来源遍布人、动物粪便,污水,食品,数量上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两种毒素均产生的有

22株(47.8%);单纯产生stx1的有16株(36.9%),stx2的有8株(17.4%);四种毒力基因

菌存在的有19株(41.3%)。46株STEC中有23株为O157H7,23株非O157H7 。23株O157型STEC

中,有19株(82.6%)stx1、stx2、eaeA、hlyA基因均阳性;而非O157中仅有3株(6.6%)

stx1、stx2均阳性,eaeA基因阳性1株(2.2%),hlyA基因阳性13株(56.9%)。即非O157菌

株中hlyA基因的携带率要高于eaeA基因。见表2

表2 46株STEC四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

基因型菌株数(n) 血清型构成比(%)

O157:H7 41.3

stx1+stx2+eaeA+hlyA 19

2.2

non-O157

stx1+stx2+hlyA 1

stx1+stx2 2 non-O157 4.3

stx1 5 non-O157 10.9

stx2 2 non-O157 4.3

23.9 stx1+hlyA 11

non-O157

8.8

stx2+eaeA+hlyA 4

O157:H7

stx2+hlyA 1

non-O157

2.2

non-O157

2.2 stx2+eaeA 1

1 2 3 4 5 6 7 8 9 10

图1 STEC毒力基因的分布1和9为Marker,

2为阳性对照,10为阴性对照,3-8为待测菌株。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