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梅娘小说的三大主题—情爱、人性与儿童

合集下载

论20世纪40年代梅娘的小说创作

论20世纪40年代梅娘的小说创作

论20世纪40年代梅娘的小说创作

刘翌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6)002

【摘要】作为东北沦陷区女作家,梅娘的创作独具风格.20世纪40年代她的作品对传统女性观表现出微妙的赞许;她女性主义思想源于其颇富传奇色彩的父亲及家庭教育,不足与尴尬处则补以女性关怀意识;作为东北沦陷区的作家,注定她写作中"侨民"意识及"超然"的风格形成.总之,"南玲北梅"--现代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的梅娘在她如彗星般的创作生涯里,以其不同寻常别具风格的作品赢得当时读者的欢迎.【总页数】5页(P140-144)

【作者】刘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母爱缺失对梅娘小说创作的影响 [J], 张梅

2.论梅娘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 [J], 向叶平

3.论梅娘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 [J], 向叶平

4.独白与反讽:梅娘小说创作的叙事策略 [J], 王金元

5.谈梅娘的小说创作 [J], 卢芳;李宗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梅娘小说的永恒追求视界

论梅娘小说的永恒追求视界
到这不 是她 的 亲妈 。“ 最初 , 我并 不 知 道 不是 娘 亲 生的 , 我抱着 小 的纯真 的女 儿 心 去 和 娘 亲近 , 总 娘 是不理 我 。跟 我 说 话 的 时 候 板 着 脸 , 气 的 时候 生
幸命运 的 出路 。
终没有 改变 。 沦陷 区时期 的笔 名 “ 娘 ” 梅 是没 娘 的 谐音 , 时 期 的 笔 名 “ 青 娘 ” 新 柳 是她 三 个 孩 子 中 仅 存长 女柳青 的母 亲 之 意 。两 个 笔名 都 包 含着 梅 娘
V 11 ,o1 o. N . 5 M rh20 ac,06
监视下 胆 战心 惊 的 生 活 , 或 多 或 少 地 映着 梅 娘 都 童年生 活 的影 子 , 语 中都 流 露 出她 对 生 母 的思 言
念之情 。
女 人怎样 悲 惨 地 结 束 了 还 在 青 春 期 的生 命 , 她一 定 是温 柔又 美 好 的 , 好 得 一 如 小 说 中描 绘 的佳 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1卷 第 1 5 期
20 0 6年 3 月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Ju a o l g cl r c neadTc nl yC l g o r l f inA r ut a Si c n eh o g o ee n Ji i ul e o l
附马, 这为孙 志远 日后 的发展 创造 了条件。他依 仗岳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 力, 凭借他过人 的才

从梅娘小说管窥梅娘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从梅娘小说管窥梅娘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语文 学刊 ( 高教 版 )
20 0 6年 第 5期
从 梅 娘 小 说 管 窥 ‘ 梅 娘 的生 态 女叔 主 义意 识
0 彭 静
( 西 师 范学院 中文 系 , 西 南宁 5 0 0 ) 广 广 3 0 1
[ 摘 要 ] 生态女权主义把女性受压迫和自然被掠夺的根源都归结为“ 父权制” 。本文通过分析梅娘小说
性 的等级关 系的范 例 : 是 居 统 治 地 位 的都 被 划 为 凡
男性 的 , 是被 统 治 的 都 被 划 为 女性 的。这 种 权 力 凡
互依 存和 谐共 处 的 生存 关 系 , 一 个 具 有 生态 女 权 是 主 义意识 的作家 。 梅 娘本 名 孙 嘉 瑞 , 二 1世 纪 三 四 十年 代 活 跃 是 ¨ 于 东北 、 北 沦 陷 区 文坛 的著 名女 作 家 。她 的 创 作 华
中的 女 主 人 公 在 追 求 亲情 、 情 的 过 程 中 , 封 建 “ 权 制 ” 反 抗 ; 一 种 男 人 与 女 人 , 与 人 之 间 的 普 遍 和 谐 的 爱 对 父 的 对 人
生 态 关 系的描 写 和 赞 扬 , 在 阐示 , 娘 是一 个具 有 生 态女 权 主 义意 识 的 女 作 家。 旨 梅
【 关键词 ] 梅娘 ; 生态女权主义; 父权制

谈梅娘的小说创作

谈梅娘的小说创作

收稿日期:2019-03-02

作者简介:卢芳(1972-),女,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2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NO.22019

(总122期) 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

GeneralNo.122

谈梅娘的小说创作

卢 芳1 李宗育2

(1、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0; 2、香港理工大学,香港999077)

摘 要: 梅娘是中国现代文学著名的女作家,创作风格突出。左倾思潮时期,梅娘在文坛消失。改革开放后,文学评价的标准得以重新确立,其作品被重新出版,而她又继续辛勤笔耕在文坛上。为了探求这些文学现象,以女性视角就其小说创作进行分析,并通过文化审视、文艺心理分析等方法进行考察与论述。

关键词: 沦陷区;小说创作;女性主义批评;文化审视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9)02—0017—0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梅娘令人刮目相看。1943年和1944年,梅娘的小说《鱼》和《蟹》两次获奖。作为现代文坛代表女作家,五四民主精神的承继者,梅娘以北方女子的豪爽、大气,自觉地维护女

人的权利,在东北沦陷区独树一帜〔1〕。

一、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铁蹄践踏下的东北,女人的命运更加凄惨。作为北方女性代表作家,梅娘呼吁人权、倡导抗争,她首先关注到女子的屈辱命运,为女人悲哀的一生鸣不平,再现了这些柔弱而又坚强的生命寻求女性自由解放的道路。

梅娘笔下女性现代意识的价值魅力

梅娘笔下女性现代意识的价值魅力

梅娘笔下女性现代意识的价值魅力

汪泽

【期刊名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20)002

【摘要】透过历史的纷繁烟云,沦陷区女作家梅娘以女性的敏锐眼光、细致洞察,书写父权制影响下女性的前途命运、心灵隐秘以及身心发展状况.她借笔下女性之口发出追求自由解放、独立自主的呼喊,从其小说中得以窥见女性现代意识的初萌芽.【总页数】4页(P140-143)

【作者】汪泽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新疆喀什,844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一瞬烟火--浅论梅娘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2.人性的呼唤——梅娘水族系列小说笔下女性的命运

3.女性关怀与男性中心主义批判——论梅娘小说的女性意识

4.黑土地女性自由与尊严的呼唤——萧红与梅娘的女性意识比较

5.梅娘与庐隐笔下女性第三者的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南玲北梅_梅娘与张爱玲小说比较论

_南玲北梅_梅娘与张爱玲小说比较论
2003 年 3 月 第 2期
南京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Mar . , 2003 No. 2
南玲北梅 : 梅娘与张爱玲小说比较论

摘 要:

( 淮阴师Hale Waihona Puke Baidu学院 中文系 , 江苏 淮安 223001)
[ 5] ( p. 420) [ 4] ( p. 413)
; 最初她用黄金锁住
。但是如果连起码的物质生活都
难以保全 , 女人又怎能在爱情的温床上惬意地做着理想的美梦呢 ? 它是一次没有爱情的爱情 , [ 6] ( p . 260) 是无数古老的谎言、 虚构与话语之下的女人的辛酸的命运。这是一次成功的出售 。 二人塑造的女性形象始终是漂浮不定的 , 她们没有自己稳定的 根 , 对自己的遭遇无从把 握, 只能随着命运的小舟随波逐流。张爱玲笔下的女人最紧要的是抓住岸边稳定坚固的岩石、 或仅仅是一丛救命的小草 , 哪怕只是得到暂时的庇护。梅娘小说中的女人更看重的却是岸边 独好的那一片风景, 倘若符合她理想中的情景 , 她会不顾一切地游上岸来, 虽然许多时候这风 景只不过是虚幻的海市蜃楼, 是她假定于脑海中自欺的幻影 , 但却眩惑于其中而不自知。这些 女性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但细加品味 , 又异中有同, 有异曲同工之妙。张爱玲笔下的女人都是 精打细算 , 无论是大家闺秀, 还是小家碧玉, 都少了女孩的单纯与浪漫 , 却多了冷酷现实赋予的 圆滑、 世故与势利, 她们窥探命运赐予的一切机遇 , 并不惜任何代价抓牢它 , 因为孤独无援 , 她 们只能相信并依靠自己, 绞尽脑汁, 凭借上天赐予的美貌与智慧谋划自己的未来蓝图, 因而社 会的阅历使她们城府极深 , 心态扭曲变形。梅娘笔下的女人因为 渴望 才活着 , 她们渴望真善 美等一切向上的事物 , 却以 忍耐 为其生存方式 , 忍无可忍时 , 便控诉男性及其社会。她们不 甘寂寞孤独 , 仍葆有小女儿的天真与娇嗔 , 因而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大多跌撞得遍体鳞伤, 但难 得的是心态仍是健康向上的, 她们初衷不改, 仍为心中希望、 理想的影子而努力。但比较起来 , 其实二人笔下女人命运却是殊途同归的 , 她们永远也摆脱不了现实的网, 陷入生活的重重危机 中, 且越陷越深 ; 另外她们同样都相当 自我 。梅娘笔下的女人不愿做依附男人的 藤 , 但总 是事与愿违, 从父亲手中转到了丈夫的手中, 从大家庭的桎梏下钻进了小家庭的囚笼中。她们 渴求灵肉合一的爱情 , 追求性爱自由, 要成为欲望的主宰, 不惜放弃安逸稳定的世俗生活 , 大多 不会保护自己, 在现实面前总是撞得头破血流 , 愤而控诉薄情的男人与男人社会。为情而疯狂 似乎是梅娘笔下女人的共性, 其中融注了梅娘对婚姻爱情的独特思考。而张爱玲笔下人物总 是以现实利益为前提 , 审时度势, 权衡再三, 在情欲面前怯怯而行 , 压抑本能 , 沦为欲望的奴隶。 纵观二人对女性及其婚姻现状的思考, 梅娘笔下的女性更看重的是形而上的精神, 更理想 化些 , 对人性认识不足; 梅娘重在剖析社会因素, 展示男权社会倾轧下的女性痛苦生活, 主观抒 情色彩很浓。其作品有时浮于表面现象 , 缺乏必要的女性内省意识 , 对女性自身的拷问不足、 对人性的弱点思考不深。二人作品中的女人恍若身陷于赤日炎炎的大沙漠中形单影只的旅 者, 渴求水的滋润、 雨的浸淋, 可由于置身于一个错误的时间与空间中 , 结果要么痛苦地活下 去, 要么发疯悒郁而终。

梅娘小说的文化主题

梅娘小说的文化主题

梅娘小说的文化主题

刘爱华

【期刊名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9()1

【摘要】如何看待梅娘的小说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涵义,不仅涉及到对梅娘自觉的文学主张的捕捉,更涉及到对梅娘整个小说创作的文化主题的把握和认识。纵观梅娘所有的小说作品,可以看出梅娘始终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的话题。梅娘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特有敏感,从家庭这个社会组成的最基本单元以及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怜和冲突出发,写出了人类生存模式的无奈与悲哀,表现出梅娘对人本身的关注与思考。这种强烈的终极关怀气息,在提升梅娘小说文化品味的同时,也拉大了梅娘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的距离。

【总页数】6页(P58-63)

【关键词】梅娘;小说创作;女性命运;文化主题

【作者】刘爱华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梅娘小说创作与日本文化的渊源 [J], 张莹

2.从梅娘小说管窥梅娘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J], 彭静

3.区域文化背景下女性生存状态的书写——梅娘小说与苏青小说研究 [J], 陈洪英

4.梅娘小说创作与日本文化的渊源 [J], 张莹

5.梅娘侨居日本时期创作的朝鲜人题材小说——兼谈柳龙光的朝鲜观对梅娘的影响[J], 朴丽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

论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

时候 ,对梅 娘的生母一 见倾心 ,并在长春 为她们安置 了另 从她 的生母 、姨妈及 她 自己的不幸身世 和遭遇 中 ,她深深
“ ”叙述其他女性命运的过程 中,很 自然地将 “ 我 我”的生 都是善良而美好的,本质上都 是质朴的 ( 以说没有 出现一 可
活片段也零星而又恰倒好处地穿插进去,或过度,或衔接 ,
压抑 ,成 人后 又有 独 立 的 经济 支 配 权 ,整 个 环 境对 “ ”而 罪恶 , 《 我 烛》和 《 金鲤鱼的百裥裙 》选取的却是两个针锋相
言是比较宽松和 自由的。 “ ”的生活环境似乎是依 “ ” 我 我
对 的视 角 ,呈现 出 的也 是 正 室和 小妾 两 种 同 样 具有 悲剧 命运
“ ”始终是 自己命运的主动者与支配者。所 以说,这个形 事》)的遭际亦各不相 同;前者被爱人抛弃后,一 次义一次 我 象的 出现 ,既具有理 论意义 ,也 具有实 践意 义;既是真 实 地 以报复 的手段 ,玩 弄爱情 于掌上 ;而 后者在抛 弃第 一个
的 , 又是 理 想 的 。
“ 丈夫”后,一次义一次地被别 的男人抛弃,被他们玩弄 r
个俗 不可耐、无事生非的灰色 形象 )。但作者将她们置于特
或对 比ຫໍສະໝຸດ Baidu借 “ 我”的口阐述作者 的观点和思想倾 向。仿佛是 定的时代与命运 中,使文本呈现 出来的形象的性格特征在故 不经意而为之 ,实则展示了作者在小说创作上娴熟的写作技 事情节 的展开中发生 了 “ 变异”,她们或者精神 失常,或者 巧和不凡的艺术造诣,同时在主题的表现上也达到了烘云托 忍辱求全,或者沉沦变态,或者 勇敢反抗,这就从 ’ 个侧面

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作者:王颖怡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7期

内容摘要:《蚌》《鱼》《蟹》是梅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创作的水族系列小说,她以细致敏感的笔触叙写了四十年代沦陷区女性的人生处境与心路历程,展现了出身于封建大家庭的知识女性追求独立自由道路的无比艰辛。在作者柔和含蓄的笔调下,这些温婉的女性展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作家悲天悯人的女性关怀。

关键词:梅娘女性意识女性关怀

一.女性命运的刻画

《蚌》中的白梅丽是位“根大不正”的小姐,父母把她当成能够使没落家族复兴的“摇钱树”,执意要她与那位“坐汽车、吊膀子、捧舞女”的朱少爷成亲,但是梅丽一看见这位染了一身脏病的少爷轻浮的笑脸就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她想与恋人王琦私奔,但最终被软禁。《鱼》中的芬受外交部科员林省民的欺骗与引诱,并与之在外同居。但搬出大家庭的第一天,芬的快乐就打了折扣,“丈夫”晚归,蔑笑和责骂是常有的事,甚至动手打她。此时,芬发现林省民原来是结过婚的,林家急于想抱孙子便同意把芬收回家中当姨太太。《蟹》中的主人公玲玲同样是东北沦陷区大家庭的小姐,玲玲的继母怕她泄露自己藏私蓄的秘密对她防不胜防,刻薄的连零用钱都要算了又算,唯一与她谈得来的女仆小翠也被其生父送给了日本人。玲玲看不起兄弟妯娌之间的那些险诈庸碌,更痛恨时局的突变使她失掉去北平读书的机会。三部作品中的女性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她们都处于家庭、社会的最底层。黑暗的社会、动荡的时局困扰着她们,顽固的封建家族制度牢牢地束缚着她们,在层层的压迫下她们喘不过气来,更谈不上有立足之地,作者以殷切沉痛的笔触缓缓地倾诉着。

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作者:王颖怡

来源:《文学教育》 2014年第13期

王颖怡

内容摘要:《蚌》《鱼》《蟹》是梅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创作的水族系列小说,她以细致敏感的笔触叙写了四十年代沦陷区女性的人生处境与心路历程,展现了出身于封建大家庭的知识女性追求独立自由道路的无比艰辛。在作者柔和含蓄的笔调下,这些温婉的女性展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作家悲天悯人的女性关怀。

关键词:梅娘女性意识女性关怀

一.女性命运的刻画

《蚌》中的白梅丽是位“根大不正”的小姐,父母把她当成能够使没落家族复兴的“摇钱树”,执意要她与那位“坐汽车、吊膀子、捧舞女”的朱少爷成亲,但是梅丽一看见这位染了一身脏病的少爷轻浮的笑脸就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她想与恋人王琦私奔,但最终被软禁。《鱼》中的芬受外交部科员林省民的欺骗与引诱,并与之在外同居。但搬出大家庭的第一天,芬的快乐就打了折扣,“丈夫”晚归,蔑笑和责骂是常有的事,甚至动手打她。此时,芬发现林省民原来是结过婚的,林家急于想抱孙子便同意把芬收回家中当姨太太。《蟹》中的主人公玲玲同样是东北沦陷区大家庭的小姐,玲玲的继母怕她泄露自己藏私蓄的秘密对她防不胜防,刻薄的连零用钱都要算了又算,唯一与她谈得来的女仆小翠也被其生父送给了日本人。玲玲看不起兄弟妯娌之间的那些险诈庸碌,更痛恨时局的突变使她失掉去北平读书的机会。三部作品中的女性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她们都处于家庭、社会的最底层。黑暗的社会、动荡的时局困扰着她们,顽固的封建家族制度牢牢地束缚着她们,在层层的压迫下她们喘不过气来,更谈不上有立足之地,作者以殷切沉痛的笔触缓缓地倾诉着。

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梅娘水族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 潮把她 掷在滩上干 晒着 , 她 忍耐
不 了— — 才 一 开 壳 , 肉仁 就 被 啄 去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了” 。《 鱼》 中受过新式教 育的芬是 断然 不会 乖 乖 回到 旧家庭 去 的 , “ 网里 的鱼 只有 自己找 窟 窿钻 出 去, 等着 已经网来的人再把它放 在 水里 , 那是 比梦 还 缥渺 的事 , 幸 而 能钻 出去 , 管 它是 落在水 里 , 落 在 地上都好, 第二 步是后来 的事 。若
道 路 的无 比艰 辛。在 作者柔和含蓄 的笔调 下, 这些温婉 的女性展现 出女性意识 的觉 醒, 也体现 了作家 悲天悯人
的女性关怀。 关键词 : 梅娘 女 性 患识 女 性 关 怀


女 性 命 运 的刻 画
临 着 种 种 的 不 公 平 ,但 女 性 并 不
梅 娘 自始 至 终 都 为 女 性 自身 的地 位 和 权 力 着 想 ,关 注 的 是 人 本身 的生存 和价 值 。梅娘 看到 了
隧圈圜


梅娘水族 系列小说 中的女性关怀意识
回 王 颖 恰
内容摘要 : 《 蚌》 《 鱼》 《 蟹》 是梅娘在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 末 四十年代初创作 的水族 系列小说 , 她 以细致敏感 的
笔 触 叙 写 了 四十 年代 沦 陷 区女 性 的人 生处 境 与 心 路 历 程 ,展 现 了出 身 于 封 建 大 家 庭 的 知 识 女 性 追 求 独 立 自由

梅娘:一脉文心,续写传奇

梅娘:一脉文心,续写传奇

本栏目主持 吴玉杰

梅娘:一脉文心,续写传奇

邱 丹

在东北这片神奇的“冻土”上,不仅孕育着倚仗着肥沃黑土而赖以生存的人民,也在时代递嬗中承载着历史的重负。时代的动荡、生存的苦难、沦陷的痛苦、人性的纠葛、政治的斗转星移……最终化为延留的记忆,在东北作家群的笔下共同构成了历史的回声。当我们翻阅梅娘的作品时,这种回声依然在清晰地叩响,虽然她纤细的笔触、温暖的文字、自由恣放的情欲、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得我们面对文学流派的历史追认时,总是将其置于东北作家群的边缘,更愿意在探寻“东北女作家群”“沦陷区女作家群”时,将其置于前列,但不可否认的是,共有的东北大地上的历史遭际,更似精神纽带,链接着散落的个体,她的存在不仅丰赡了“东北女作家群”的存在,而且她们以女性独有的敏感与细腻共同完成了东北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版图上的确证。可以说早在40年代就享有“南张北梅”桂冠的梅娘,她的人生足以演

绎一段过往的“历史”,她的作品足以诠释一代

M E M O R Y

记 忆

人的“印记”。

一、燃尽微光,送走生命

“燃尽微光,送走生命”是梅娘在《我是一只草萤》中的自述,“草萤”的自拟或许带有自谦的意味,但是当我们想到那个民族蒙难的艰涩岁月时,想到那黑暗中灼亮的一角时,想到那个被历史搁置快要忘掉曾经的过往时,也连同想到了70年代末,重拾写作之笔,继续与文学续缘的梅娘,流逝的伤痕并没有使其消沉,她负重的飞翔,终于以生命与创作的延续方式,重新获得了声音,因此“燃尽微光,送走生命”,是对这位跨世纪老人一生创作最恰的表述。从1936年《小姐集》问世,到2013年刊载在《芳草地》的随笔《企盼、渴望》,梅娘的写作生涯延绵近八十载;2013年5月7日病故于北京时,民间藏书家田钢的挽联恰是对梅娘文学经典的最佳描绘——

论梅娘的女性意识

论梅娘的女性意识

论梅娘的女性意识

(作者杨亚林,男,1967年生,湖北省黄冈人,硕士.主要研究现代抒情小说.地址湖北省黄州,438000)

摘要:梅娘是四十年代沦陷区一个代表作家,她创作中的女性意识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她的女性意识是不断变化的,经过了最初的爱情社会价值论到后来的爱情本质论的转变,她在人性解放、爱情自由等方面与“五四”文学有密切联系,但她在探讨女性意识时具有更多的现实感和复杂性,尤其是对爱情本质的思索超越了“五四”。

关键词:女性意识社会价值本质时代感

进入90年代,对沦陷区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虽然对它进行综合研究还有待深入,但是对重点作家的研究已出现了可喜的成果。比如说张爱玲研究已成为显学,苏青研究、梅娘研究都向深入迈进。沦陷区文学是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的总形势下的一个子文学区,它受制于异族统治的现实环境,淡化政治意识形态,又要填补这一区域的文化真空,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所以武侠、言情等文学品类相继繁荣。梅娘就是在这种情景下走向文学舞台,她也必须在沦陷区规定的情景中寻找发展空间,她的创作也主要以女性命运和心理为主要内容,不懈地为女性的不平呐喊,显示出较强的女性意识。不过虽然她同样是写女性、情爱与性爱心理,与张爱玲比较起来,她显得更纯粹和执着,对女性的情爱历程与心理的描写上表现出理想主义的积极追求,真实地揭示出了四十年代北方日本占领区人民生活的侧面以及妇女情感上的苦闷与追求。她缺少张爱玲的虚无和苍凉感,也不如张爱玲的艺术镂空华彩,但她有“浓厚而鲜明的悲天悯人的情怀”(1),她有对妇女精神家园有不懈的追求,现实感和对女性浪漫情怀的执着,使她的小说散发出经久不息的迷人的气息。她的创作通常分三个阶段,1939年前她的练笔时期,有小说

论梅娘小说中女性出走现象

论梅娘小说中女性出走现象
关 键词 :女性 ; 出走 ; 陷 区 沦 中图分 类 号 : 0 . 2 I 74 2
文 献标 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0 9 ( 0 0)8—0 0 0 17 9 22 1 0 3 0— 1
梅娘是 4 O年代华北 沦陷区较为活跃并颇有 建树的女作家之一 , 当 与 时 同处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时称“ 南玲北梅” 9 2年 , 。14 北平 马德 增书店 和上海宇宙风书店联 袂举行 了“ 读者最喜爱 的女作家 ” 民意调查 , 梅娘和 张爱 玲 一南 一 北 , 相 呼 应 。不 过 , 娘 本 人 对 此 称 号 倒 是 显 得 云 淡 风 遥 梅 轻, 在一次访谈 中, 她曾表示 : 只不过是出版商为经济利益的商业策略。 那 相 比于 张爱 玲 如 今 的 大红 大 紫 , 娘 显得 寂 寞隽 永 , 文 也 呈 现 出 于 梅 行 其迥然不同的风格。她为“ 四” 五 之后寻求解放 的女性 , 贡献 了 自己的呐 喊 和 精 神食 粮 。作 为 女 性作 家 , 娘 的 小 说 多 以女 性 视 角 为 主 , 这 样 的 梅 在 视角下 , 我们看到 了虚伪 , 空虚 , 荒唐的男性形象 ; 更看到 了在现实压榨下 不同精神面 貌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 , 梅娘笔下 , 在 有梅娘 自身影子 和心路历程相似子的女性 , 有梅娘所不能理解 的在男权社会的压抑下 , 已 经失去女人本 能——“ 性” 母 这样的女性 , 也有梅娘所同情 的完全 无法掌 控 自身命运 , 被潮掷在沙滩上的蚌 , 如“ 一开壳 , 肉仁就被啄去” 的女性 。 在 梅娘 小 说 中女 性 出走 现 象非 常 普 遍 , 其值 得 我 们 关 注 。 关 于 “ 尤 出 走” 现象 , 是新文学中伴 随着 “ 人的文学 ” 的提倡 , 女性追求 自身独 立和解 放的标志性 主题 , 是新文 学主题 中对易 生 《 也 玩偶之 家》的借鉴 和继 承。鲁迅先生就曾经公开发表过著名 的演讲 《 娜娜 出走 以后 怎么办》, 并 指出娜娜们 出走之后 的命运 , 一条是 回来 , 一条 是坠 落。鲁迅 指 的“ 出 走” 是娜娜们敢于与 自己出生的 旧家庭 决裂 , 囿于传统封建家庭 的狭隘 不 空问 , 追求 自身 的独立和感情归属 。 梅娘笔下 的女性 , 往往会通过两次出走, 来完成对 自身所处于的社会 环 境 和 地位 的深 刻 认 识 。 第 一次 出走 是 走 出 自 己 出 生 和 生 活 的 旧 家 庭 , “ 族 ” 列 中 , 如 水 系 《 里的梅丽 、蟹》 的孙 玲 、 鱼》 蚌》 《 里 《 里的芬 , 还有 两个长篇《 小妇人 》 中 的风凰和《 夜合花开》中的黛黛都有出走的经历或是打算, 并且即将付诸 实践 , 不管是成功或是失败 , 她们不愿意在大家庭 中消磨 自己的青 春和生 命, 尽管面对她们的社会 现实可能 是更加复杂 , 出走, 但 至少还有希 望寻 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不走 出封建家庭 , 按父母意志 , 做少奶奶 , 做 “ 室内的安琪儿”, 么等待她们的命运 就如鲜花一般随着 岁月慢慢 凋零 那 而无人知晓。芬( 鱼》) 需要爱情灌溉 的年龄 ” 恋上 了学校里 的国 《 在“ 单 文老师 , 当幻想跌入尘埃后, 她又把那颗 “ 二十岁 的不懂世故 的心”奉献 给了林省民, 出家 中包办 的婚姻 去建二人 小小 的爱巢 。凤 凰 ( 小 妇 逃 《 人 》 “ 夜跪 在 严 父 的 屋 门 前 , 求 父 亲 的 原 宥 ” 而 后 选 择 了随 爱 人 远 )深 祈 , 走关外。即使在落入贫寒窘境 时仍不悔 自己痴情 的初衷 : 真 的爱, “ 不是 见 钟 情 , 是 几 经 风 波 的 那 样 小 说 里 所 描 绘 的 , 不 是 两 人 朝 夕 相 厮 不 也 守 , 舍难 分 的 。 那 是得 要 整 个 牺 牲 自己 , 全 接 纳 对 方 , 两 个 人 的 自 难 完 使 我 化 成 一个 共 有 的 ‘ ’ 行 。 我 才 ”

论20世纪40年代梅娘的小说创作

论20世纪40年代梅娘的小说创作

r” j 传 统文化是她思 想构成 的 - 。 ¨ 部分
在梅娘代表作水族 系列 中, 女主人公心理总在 矛盾中。这些女性 都受过高等教育 , 不甘沉 闷的现 状 、 性 依 附 男人 的地 位 她们 想 走 f去 , 国 、 女 I 为 J 为 民、 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但结局 总是迫于传 统的束

忆秋 日, 长春弄 瓦喜 孙 门。便 天 生聪 睿 , 懵
懂已丧慈恩。幸可学今 古中外 , 出书十五 已情
深 。爱共 憎 , 渭分明 , 泾 惊北 国春 。
惜乎 !父 离逝 , 缚 家规 + 体 又痛 国恨 。远 渡

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
历 史是今 日的序幕 。
— —
高飞 , 乡不 改 忠魂 !感遇知 音 可执 手 , 书 天 异 笔
Junl f o h et nvr t( hlspyadSc l cecs dtn o ra o  ̄ w s U i sy P i oh n oi inc io ) N ei o aS E i
论2 0世 纪 4 0年 代 梅 娘 的小 说 创 作
刘 翌
( 北京大学 中 围滑 南文学 系 , ‘ 北京 10 7 ) 0 8 1

要 : 为 东北 沦 陷 区女 作 家 , 娘 的创 作 独具 风格 。2 作 梅 0世 纪 4 0年代 她 的作 品 对 传统 女 性

梅娘小说的创作心理探析

梅娘小说的创作心理探析

梅娘小说的创作心理探析

作者:公艳馨孙淑芹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10期

摘要:梅娘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北沦陷区影响较大的女性作家,由于身处国土沦丧、政治压迫、文化高压的尴尬困境,其小说创作时有着复杂幽深的创作心理,即言与不言的两难心理、对苦难女性的深切关怀和童年经验的先结构影响,则以代表作水族系列小说为例,进行细致地文本分析。

关键词:梅娘;女性关怀;两难心理;童年经验

梅娘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北及华北沦陷区的一位影响广泛的女性作家,她曾与另一位沦陷区女性作家张爱玲并称为“南玲北梅”。近年来随着对沦陷区作家作品和女性作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梅娘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梅娘的作品多是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是她在1939到1941年间创作的水族系列小说:《鱼》《蚌》《蟹》。在沦陷区这片特殊地区的孕育之下,梅娘的创作心理复杂幽深,值得深入剖析。

一、言与不言的两难心理

1937年,日伪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文化宣传机构——弘报处,通过报纸、广播、电影等传播方式宣传其思想政策。1939年,创立了伪满洲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期刊——《新满洲》。并冠冕堂皇地宣称以“忠爱、孝义、协和”为其办刊宗旨。为了拉拢梅娘,他们在《新满洲》第三辑中增加了文艺特辑,其中六月号的特辑主题是“久已驰名于国际的满洲出身的女性作家”的作品,并在该特辑中发表了梅娘的小说《侨民》。不难看出,日军为在沦陷区推广日本文学,实行奴化教育,对作家文人实行拉拢胁迫。在那种文化高压的政策下,梅娘不可能畅所欲言,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当局的强硬命令下,梅娘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得遵从。或许这就是沦陷区作家所必须承受的痛苦,梅娘摇摆在“言”与“不言”的困境,努力寻求一种平衡。所以梅娘一开始翻译了很多日本文学作品,如丹羽文雄的《母之青春》,石川达三的《母系家族》。表面上是迎合了日本的推广文学政策,实际上,是梅娘的“缓兵之计”。我们不难发现梅娘所选择翻译的书目都是倾向于女性题材的作品,而这也为梅娘以后的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平等博爱、女性解放等就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梅娘格外关注女性解放也是继承了五四以来的文学传统,却也恰好填补了40年代文学有关于此的空白。女性题材小说实际上成为梅娘“言”与“不言”两难的环境下做出的一种合理选择。梅娘作为沦陷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言出了身陷沦陷区的尴尬但却真实的心理状态和生存困境。水族系列小说之一《鱼》发表于九·一八事变之后,国土沦陷的大环境必然影响梅娘作品的文化心理。《鱼》的心理状态是抗战背景下小人物的忐忑和屈从状态。这一心理状态结合水族系列另外两部小说——《蟹》和《蚌》来看,就表现得更为清晰深刻。“三叔说他们的日本長官要来家里了,来给老太太请安。这消息震惊了这整个的家庭,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了,大家动手整理着院子,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梅娘小说的三大主题—情爱、人性与儿童梅娘在中国沦陷区文坛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虽然近年来有学者考证:“南玲北梅”的流行说法并不真实,但梅娘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却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梅娘的作品也在被越来越多的后人所解读和重视。梅娘是一位具有较深的艺术造诣的女作家,留学日本多年并辗转于东北沦陷区和华北沦陷区的她,用那浓郁的具有抒情笔致的文字,在娓娓的叙述中为我们讲述着关于不同主题的故事。女性、情爱、人性、儿童、亲情……构成了她小说中不同的主题存在。梅娘为什么会在当时的沦陷区文坛广受追捧?她小说中存在的这些主题具有什么样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特别是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而言,梅娘的贡献究竟在哪里?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即通过选择了梅娘小说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三大主题——情爱、人性与儿童,来对梅娘的这些主题小说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继而揭示这三大主题在梅娘笔下的独特表现,发掘梅娘小说中的这三大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与存在价值。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从总体上概括后人对梅娘作品的研究情况,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以及由此存在的研究价值。第一章对梅娘小说中的情爱主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梅娘在她的情爱主题小说中通过建构一个个模式各异的情爱故事来展现出她笔

下情爱世界的广博和丰富。同时,她小说中的情爱主题与中国现代情爱文学的主流部分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独特之处,有着独特的存在价值。本章便通过对其小说中情爱主题丰富性和独特性的详细论述,来

探究梅娘情爱主题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梅娘小说中人性主题的各种表现方式及其存在的价值

意义。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女性创作已经汇入了时代的大潮,许多作品描述大众革命和抗日救亡、揭露社会黑暗和腐朽、书写知识女性的革命激情,多是一些迎合时代主旋律的非自我和非个性的题材。受时代环境和自身经历等原因的制约,在很多作品里,梅娘规避了现实与政治,这些作品没有非常外露的革命激情和时代色彩,却在相对来说看似琐细的底层民众的生活和偏重于自我的私生活领域潜伏了

她对社会、对民生、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她笔下的“人性”主题在那个特别的岁月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她在小说中对人性自觉或不自觉的探索与质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尤其是沦陷区文学史上闪烁着

不可磨灭的光芒。第三章对梅娘的“儿童发现”进行了分析和论述。通过分析作家笔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儿童形象,发掘这一“儿童发现”的价值意义。当中国现代史进入到了抗战时期之后,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感召下,“救亡”暂时压倒了“启蒙”,刻画儿童形象、关注儿童身心的作品退居二席,但梅娘却创造出了不少具有丰富儿童形象的作品。本章的写作即通过对梅娘小说中儿童主题小说儿童形象的分析,来体察和领悟梅娘对社会、对未来的思索和探究。余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梅娘小说中这三大主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自己尚未解

决的问题,以期引发后人对梅娘小说主题研究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