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初中文言文试卷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试题全册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试题
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
一、《桃花源记》语段检测阅读以下语段,答复以下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给画线处填上适宜的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普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落英缤纷 4.选出以下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项( ) A、悉如外人咸来问讯 B、屋舍俨然便舍船,从口入 C、武陵人捕魚为业一一为具言所闻
D、问今是何世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选出加线字的意义有错的一项( )
A.便要还家(要:邀请) B、鸡犬相闻(闻:听见)
C.土地平旷(旷:空阔,宽阔)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属于) 6、以下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三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1 三峡
【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
(3)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年且九十
②达于汉阴
③始一反焉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却遭到妻子的反对和智叟的嘲笑。
B. 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色彩,增强了讽刺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与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与阅读专项训练
一、文言文基础积累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文中的意思。
1. 略无阙处()
2. 蝉则千转不穷()
3. 窥谷忘反()
4. 往之女家()
5. 曾益其所不能()
6. 困于心,衡于()
7. 入则无法家拂()
8. 甚矣,汝之不惠()
9. 军士吏被甲()
10.改容式车()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 良.多趣味()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互相轩邈
..()
4. 威武不能屈.()
5. 必先苦.其心志()
6. 面.山而居()
7. 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3.一词多义
1.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杂然相许.()
4.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5. 帝感其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6. 春冬之.时()
甚矣,汝之.不惠()
跳往助之.()
7.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始一反焉.()
且焉.置土石()
8.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9.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以顺为.正者()
4.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词的古今义。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今义:
2.晓雾将歇.
古义:今义:
3.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今义: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今义:
5.然后
..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古义:今义:
二、文言文阅读
【一】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文言文阅读2023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含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梳理10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阙:(2)至于夏水襄.陵襄:
(3)沿溯.阻绝溯:(4)虽乘奔.御风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三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四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链接材料】
滟滪①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①滟(yàn)(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噗(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四、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项练习
第21课《桃花源记》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
缘.溪行 ______ 芳草鲜美
..若有光 _______
.. _______ 仿佛
屋舍俨然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 阡陌交通
具.答之 ___ _ 便要.还家 ______ _ 咸.来问讯 ______________
便扶.向路__________ 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 欣然规.往 ___________
寻.病终 _____________ 后遂无问津
..者 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社会理想?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的是谁?“叹惋”的是什么?
5.根据提示用原文语句填空。
(1)突出桃林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题.doc
(一)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齐鲁青$T:舍肖凌绝顶:
2. 这首諒尾联(第七、八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这首诗颔联(第三、四句)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屮“钟”、“割”两个字用得好, 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个简要分析好在何处。
4. 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帰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二)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
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句屮“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三)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题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复习
(一)《周亚夫军细柳》《绛侯周勃世家》对比阅读
甲:《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称善者久之。
乙:《绛侯周勃世家》周勃,沛人。高祖为沛公初起,从入汉中,拜为将军。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居十余月,乃谢请归相印。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①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②,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注释:①冒絮:头巾。②狱辞:案件的供词。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两处)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
A.军.细柳() B.已而
..之细柳军()C.居.十余月() D.顾.欲反邪!()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称善者久之.②吏方验而出之. B.①请以.军礼见②不以.此时反
C.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②吏方验而.出之 D.①亚夫乃.传言开壁门②乃.免相就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5.从文中看,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共同特点是:;文帝在对待父子两人的态度中也有一共同点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基础题
1.《三峡》中描写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
2.《三峡》中从侧面刻画两岸连山之高峻的句子是:,。
3.《三峡》中写水势凶险,夏天江水漫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挡的句子:,。
4.《三峡》用比较的方法表现夏水迅疾的语句:,。
5.《三峡》描写泉水瀑布的句子是:,。
6.《三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一句相照应。
7.《三峡》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8.《三峡》中用“,”从正面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9.《三峡》中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
10.《答谢中书书》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
,;,。
11.《答谢中书书》作者自比先贤表明钦敬追慕和自豪的句子:
,。
12.《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13.《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14.《与朱元思书》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15.《与朱元思书》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文中从侧面表现江
水清澈的句子是:,。
16.《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17.《与朱元思书》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18.《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
19.王绩在《野望》中动静结合描绘出静谧悠闲恬淡的田园风光的语句是:,。,。
20.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孤独清冷心情的句子是:,。
2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名著复习检测(含答案)
惠州市演达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
文言文、名著复习检测
得分:
一、背诵郦道元的《三峡》,完成以下题目。(10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3分)
(1)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
(3)属.引凄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其水势大的特点。
B.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C.文章描写、抒情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动人至深。
D.本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二、背诵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完成以下题目。(10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3分)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句总领全文,以“共谈”概括人人皆爱,以“美”点名全文中心。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从俯视、仰视两个角度分别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
C.本文写景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川的形体、光色和声响,富于变化。
D.文章反映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心情,也包含了他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
三、背诵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题目。(10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及答案
解释各句加线的词
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 渔人甚异之。()()
4. 复前行,欲穷其林。()
5.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6. 便舍船,从口入。()
7. 初极狭,才通人。()()
8.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12.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2.闻之,欣然规往。()()
23.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8.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29.濯清涟而不妖。()()()
30.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习题集(附答案)
7 、本文除比喻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8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9 、《爱莲说》和《陋室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分别说明两篇文章是托何物 言何志的?
答:
(三)《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④沃日(
)
三、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 ________
②弄旗、标枪 ________
③吴儿善泅 ________
④披发文身 ________
⑤溯迎而上 ________
⑥鲸波万仞 ________
⑦僦赁看幕 ________
⑧席地不容 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
仅 如银线 1.仅 仅 有“敌船”为火所焚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尾横卧一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译文、知识点及练习题与答案全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译文、知识点及练习题与答案全套
八年级上册九课《三峡》
一、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二、注释:
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白帝:白帝城,
在现在重庆奉节东。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试卷1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试卷1
一、文言文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②.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③,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④,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注释)①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阳:水的北面。②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③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④龂(yín 银)龂然:争辩的样子。
(1)下列句子划线字释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姓是溪为冉溪。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日暮相关何处是
D.同是天涯沦落人
(2)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3)愚溪在作者给它命名之前有两个不同的名字,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得名的原因写在下面。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景公之时
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闻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闻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者兼月⑤,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②陛:宫殿的台阶。③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⑤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三峡》
1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的哪两句诗?
2“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___(A.概数 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末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
3节选自《》,作者,字,是
时的家和家。
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5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如果用“,”八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6本文题为“三峡”,在本文中主要以哪方面景物描写为主?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写作角度?
7阅读《早发白帝城》,说说这首诗和《三峡》借猿的叫声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
早发白帝城:。
8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三峡的山势之高的?
9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10文中为什么在描写三峡水势之前,先写山势?
11赏析文中关于春冬之时水的描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答谢中书书》
一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
二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记承天寺夜游》
1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练习题
(一)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乘奔.御风()(4)属.引凄异()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思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春冬之时
A.渔人甚异之
B.无丝竹之乱耳
C.水陆草木之花
D.石青糁之
4.文章从山、水两个方面来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
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文章描绘秋天的三峡时,重点描写了猿鸣,有什么作用?
(二)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
(3)晓雾将歇.()(4)古来共谈.()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初中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试卷一、解释加点词(20分)
1、老翁逾墙走()
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
4.便扶向路()
5、计其长曾不盈寸()
6、阡陌交通()
7、男有分,女有归()
8、是谓大同()
9、浑欲不胜簪()
10、是日更定矣
答案解析:一1、逃走2、顺着、就着3 、赠4、从前的、旧的5、满6、交错相通7、职业、职守8、这9、简直10、这
二、用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0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解析:
二、1、中间相距了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水流)快。
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因此大门就不用关了,这就称为理想社会。
4、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
5、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三、默写古诗文(10分)
(1)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2)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望岳》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3)《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4)《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5)晴川历历汉阳树?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案解析;
三、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四、文言文阅读(四十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翻译全文(14分)
参考答案: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2.解释下面的词。(26分)
1.蕃(fán)2濯,3清涟,4妖,5不蔓不枝:6亵(xiè)玩:7隐逸者:8牡丹,花之富贵者也:9君子:
10噫(yī):11菊之爱:12鲜(xiǎn)有闻:
13宜乎:
解析:1多。
2洗涤。
3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4美丽而不端庄。
5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6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7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8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9道德高尚的人。
10叹词,相当于“唉”。
11对于菊花的爱好。
12很少听到。鲜,少。
13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