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四大家..

合集下载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论·脾胃虚 则九窍不通论》)
“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升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 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
(2)脾胃为升降之枢纽
“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 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转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 阴为地者也。”(《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 按摩。
他认根为病据凡由能《邪增内生凡加经上,五》行攻者脏关邪,者于已皆,五吐病均味。可入谓五胸凡之脏膈风或痰补的上宿。传脘食促统的,使理,病可在病论人,
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等能使邪
进食攻吐,法邪才之是法真,补法行也之汗。道吐。下。 用吐法。
气拥而出之的方法。
凡寒湿固冷,热克
强调脾气升发的作用!
学术思想
1、对内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1)病因
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七情所伤
(2)病理
气火失调、脾胃升降失常
(3)治疗特点
补中升阳泻火,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朱丹溪
朱震亨(1281-1358),字 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今浙江 省义乌县)人。世居丹溪之边, 故以丹溪为号。
朱氏早年习举子业,三十 岁时,有志于医,三十六岁时, 又从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学习, 成为理学家,这对他后来的医 学形成很有影响。
用寒凉药不过六分之一与,火其热中有广关泛;使六用气的之都中是火附热子也、居干其姜二、。官桂、
➢ 倡肉的蔻多导等发“温性热与火药普热物遍。性论可这见个”“角寒度《凉加风湿素派以与与问”强火火玄讲调热热机“,原火而病热实式论质》”上:,仍“只然五是是脏从注之火重志热辨者病证,怒、

金元四大家(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朱震亨)

白云书院
泰定二年(1325年),朱丹溪44岁,已有医名,为寻找医学真谛,外
出千里求师,渡钱塘江,来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后到宛陵(今安
徽宣城),上南徐(今江苏镇江),辗转建业(今南京),但闻某处 有医,便往哪问之。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位适合当老师的人。
有人告知,杭州罗知悌医术高明,学问精湛,他就不顾夏日的炎热,
朱氏元至正十八年(128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祖父环,父元。
朱氏十岁时台州杨镇龙在台州、东阳交界处起兵,兵乱中,其家族屡 遭洗劫,房屋烧毁,家境十分贫困。
元贞元年(1295年),丹溪十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丹溪和两个弟弟
都尚年幼,全家靠母亲戚氏一人支撑。丹溪30岁时,母亲患病,而 “众工束手”,因而立志学医。 他刻苦钻研《素问》等书,“决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经过5年 的勤奋苦学,既治好了母亲的病,也为日后的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义乌丹溪大桥
朱丹溪陵园
一年半后,丹溪四十七岁,罗知悌去世。
丹溪安葬了师傅后回到义乌老家,数年后,“声誉顿著”,广泛授徒,
传授医术,传人中医术精湛、学养深厚者辈出。其学术思想对明代乃 至以后的中医学之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丹溪以七十八岁高龄逝世。
二、代表著作
丹溪一生著作颇多,其弟子门人亦多有整理者。据记载,具名丹溪所
饮食不节
引动 耗伤
衰老
色欲过度
生活失常
心动
(君火)
相火
阴精 疾病
【慎用温燥】 阴亏之体,本应滋阴以和阳,但当时流行的《局方》采用辛香刚燥之 剂,非豆蔻、干姜,即丁香、肉桂。这些药物“积温成热,渐至郁 火”,不但不能达到阴平阳秘之目的,反而“阳亢于上,阴微于下”。 朱丹溪引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语:“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 而久,夭之由也。”明确指出了滥用温燥之剂的害处,而且从阴阳学 说角度为“阳有余阴不足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养护之法】 正心收心,养心修身;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节饮食、戒色欲。—— 心君不动,相火自然守位,才能保护阴精。

金元四大家(张元素)

金元四大家(张元素)

之中。
1、运气学说 2、虚实寒热
基础 纲要 病症
3、本病标病 4、是动所生病
5、苦欲补泻论治
治法
6、标本寒热虚实论治 7、重视胃气
特点
1.以天人合一、五运六气学说阐释脏象 《医学启源•天地六位脏象之图》以五运六气、天地人作理论框架概括脏象。
心肺居于上焦,象天。肺,五运属金,金火合德,燥金主清,下络大肠;心
思 考 1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主要针对的是什么疾病? 从历史的角度看,哪一个更为重要?对于今天来说,哪一个更为重要? 历史和现实的中医疾病谱有否变化? 张元素和李东垣主要治的是哪类疾病?


中医如何能夺回外感病和危急重症的诊疗权?
SARS后遗症。
SARS后遗症人群: 他们不是历史,他们不能被遗忘
避讳的对象主要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 “国讳”或“公讳”。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 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 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
熟悉:脏腑辨证理论,药物归经理论、引经报使理论 了解:六气用药理论
一、医家生平 张元素,宋金时人,居河北易州,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刘完素同时 而年辈略晚。据《金史•张元素传》: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八岁试 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
庙讳:皇帝父祖的名讳。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都须避讳,叫做避“庙讳”。 ——“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 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唐律疏议》卷十《职制篇》)
及包络,五运属火,君火主热,下络小肠。 肝胆居于中焦,象人。肝,五运属木,木火合德,风木主温,下络胆经;胆,

辽宋金元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评析

辽宋金元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评析

辽宋金元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评析前言辽宋金元四大家是指北宋晚期至南宋、金、元时期活跃的四位杰出文人,分别为辽宁著名诗人苏轼、宋代著名画家文同、金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和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

他们各自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文学巨匠艺术风格苏轼以豪放之气和才情横溢而闻名于世。

他以清新婉约的诗歌、雄浑豪放的散文以及刚健有力的画作而广为人知。

苏轼独特的感受力使其作品充满了情感和哲理,同时充满了个人主张和社会观察。

影响评析苏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他在诗歌创作上倡导“抒情即拓展”,提倡表达真实感情与思想,深受后来诗人的追随。

其次,他的散文风格雄浑豪放,对宋代以至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苏轼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社会观察为基础,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并影响了后来许多文人。

文同:笔墨精妙艺术风格文同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以他的山水画闻名于世。

他擅长以简练明快的笔墨勾勒出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

他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将自然美与内心感悟相结合。

影响评析文同在中国山水画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画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倡导“似写非写”和“神韵和体”,强调作品中应有灵动之气。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他成为后世山水画家学习与借鉴的对象。

赵孟頫:书法宗师艺术风格赵孟頫是金代著名书法家,也是南宋年间最出色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以瘦劲有力的笔画和工整流畅的布局为特点。

他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字体,并以其深沉内敛又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而成就卓越。

影响评析赵孟頫对中国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他将楷、行、草三种字体相结合,并注重字体间的变化和连贯性,创造了独特的风格。

其次,在气势与细节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使得后世书法家在学习中可以借鉴他的技艺。

同时,赵孟頫注重笔墨与心情相结合,强调自我表达,对后世书法艺术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汉卿:曲艺宗师艺术风格关汉卿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其作品主要以杂剧为主。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简介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简介

一﹑ 生平及著作简介刘完素(约1110年~1200年),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人,故人称“河间先生”或“刘河间”,是中医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凉派”的创始人。

在理法上,强调“火热”之邪治病的重大危害,后世称其学说为“火热论”;治疗上,主张用清凉解毒的方剂,故后世也称他为“寒凉派”。

刘完素一生著述较多,后人多把他的主要著作统编成“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医家的著作。

2、主要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黄帝素问宣明论方》3、时代背景(1)战争因素公元1127年—1279年北宋被金人所灭,宋高祖赵构南渡建立南宋,形成北金南宋局面,直至蒙古人统一中国建立元朝。

(2)地域因素北方气候干燥,人的体质较刚健强壮,性情骠悍,饮食粗糙,喜欢饮酒、肉食。

(3)医界风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问世后,不求医理、按证索方风气盛行。

二﹑学术内容㈠火热致病的广泛性属于火—10种病机十九条 17种属于热— 7种属于火—23种扩大 57种属于热—34种扩大总数为2/3其它:6种扩大:23种,---风、湿、燥15种总数:80%以上---火、热10%—寒根据:①火、热的本性如此。

②火气亢极,反兼胜己之化:“反兼胜己之化”—“兼化”现象与本质一致—本化现象与本质相反—“兼化”③风、火、燥相兼为病。

④心火旺至肾水哀或肾水哀至心火旺。

㈡六气皆能化火说火热风、湿、燥、寒 -→相兼同病1、风与火热风属木,木能生火风火热 -→风火热相兼热极生风风风性开泄,善动数变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火火性炎上,主动不息具有升腾、亢烈、动风的特性2、湿与火热积湿成热湿火热 -→湿热相兼湿属土,火能生土湿水肿:湿热-→气机郁滞-→小便不利-→水肿-→不能宜通水液例:肝硬化水肿-→湿热交阻型急慢性肾炎辛:发散、怫郁痞膈治疗:辛苦寒药苦:燥湿清热3、燥与火热燥极生火热燥火热-→燥热相兼火热伤津则化燥寒凉收敛燥病形成气血不通临床津亏中寒吐泻表现血少风热胜湿阴虚阴液不足-→阳亢内热症火热伤阴化燥-→燥病→便秘“大肠干涩,乃大肠受热,化成燥涩”《宣·燥门》甘能益血正治法:甘寒滋润寒能清热凉燥→杏苏散燥病温燥→桑杏汤4、寒与火热寒邪使阳气怫郁,不能宣散寒火热热极似寒感冒寒邪内伤生-→阳气怫郁不能宣散-→郁而生热冷之“冷热相兼”即所谓“人之伤寒也则为病热”《内经》阳厥证:阴盛阳衰---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弱热厥危证:身冷,惟心胸处尚暖,脉微而昏冒欲死者治疗: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白虎汤基本内容:①、风火皆属阳,热甚则能生风,以热本,风为标;②、火热同类,火之渐为热,热之极为火;③、湿病本不自生,多因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行传化,停积而成;④、燥虽属秋阴,异于寒湿,反同火热,风胜湿,热耗液即能致燥;⑤、寒热之性相反,但也有寒气闭郁,阳气怫郁不能通达,郁而化热,不可言为寒。

金元四大家教学文稿

金元四大家教学文稿

金元四大家(张元素)、李东垣、刘完素河北人金元四大家的学说标志着中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而且对后来的中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

即刘完素的火热说《河间学派》[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的攻邪说、李杲(李东垣)的脾胃说《易水学派》[补土派]和朱震亨(朱丹溪)[ 养阴派”]的养阴说。

刘完素(守真)、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称为“新学肇兴”。

由于长期的战乱,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奠定了产生金元四大家的社会基础。

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

”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

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其实什么派别无所谓,在百姓眼里,能治好病的医生就是好医生张元素金代医学家。

撰《脏腑标本药式》、《医学启源》等。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医史文献(二级学科);医家(二级学科)张元素,字洁古,金朝(北方被金占领之后)的之易州(河北省易县水口村)人,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生卒之年无以确切考证而不详。

其所处时代略晚于与其同时期的医家刘完素。

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药注难经》、《医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

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

●张元素在《内经》脏腑理论的启示下,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脏腑辨证说),将脏腑的生理、病理、辨证和治疗各成系统,较前又有提高,使脏腑辨证说由此而渐被众多医家所重视,脏腑病机理论也被不少医家所研究。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张元素)、李东垣、刘完素河北人金元四大家的学说标志着中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而且对后来的中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

即刘完素的火热说《河间学派》[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的攻邪说、李杲(李东垣)的脾胃说《易水学派》[补土派]和朱震亨(朱丹溪)[ 养阴派”]的养阴说。

刘完素(守真)、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称为“新学肇兴”。

由于长期的战乱,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奠定了产生金元四大家的社会基础。

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

”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

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其实什么派别无所谓,在百姓眼里,能治好病的医生就是好医生张元素金代医学家。

撰《脏腑标本药式》、《医学启源》等。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医史文献(二级学科);医家(二级学科)张元素,字洁古,金朝(北方被金占领之后)的之易州(河北省易县水口村)人,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生卒之年无以确切考证而不详。

其所处时代略晚于与其同时期的医家刘完素。

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药注难经》、《医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

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

●张元素在《内经》脏腑理论的启示下,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脏腑辨证说),将脏腑的生理、病理、辨证和治疗各成系统,较前又有提高,使脏腑辨证说由此而渐被众多医家所重视,脏腑病机理论也被不少医家所研究。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著名的医学家。

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了四个不同学派。

刘完素主张“火热致病”善用寒凉药物故称作“主火学派”或“寒凉学派”张从正主张“病由邪生”‘善用“汗”、“吐”、“下”攻邪法故称作“攻下学派”李杲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益气升阳”故称作“脾胃学派”或“补土学派”朱震亨主张“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善用养阴降火故称作“养阴学派”。

刘完素公元1120--1200年亦称刘河间是宋金医学界最早敢于创新并且影响较大的一位医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和《宣明论方》十五卷。

他创造性地发挥了《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理论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

他提出“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给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示。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也是-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其代表作是《儒门事亲》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他善用攻法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发展和丰富了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成功地应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对心理疗法"有重大贡献。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号东垣老人是著名医家张元素的高徒他发探了张氏脏腑辨证之长区分了外感与内伤。

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首创内伤学说理论代表作是《脾胃论》。

他采取了一套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世称“补土派”。

所创的不少著名方剂如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丸、调中益气汤等等为后世广泛应用。

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浙江义乌人世居丹溪之边因以为号三十岁时才改儒学医对刘、张、李各派学术都作过认真研究成为当时著名的医学家。

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他充分研究了《内经》以来各家学说关于“相火”的见解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临症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朱丹溪
元(蒙古) 1271-1368
十二世纪,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临证实践的创新,出现 了两个不同的医学流派,即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其中影 响较大者则为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后世称为 “金元四大家”。
刘 完 素
1、刘完素生平
他研究《内经》, 完全是以《素问》为 主,故其名曰“完 素”。

河南中医学院徐振国:在 兰考县采访的时候,感受最 大的是中医学的落寞,除了 有限的几个人之外,少有人 知道这里曾出过一位旷世名 医张从正。由于不能确证张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 氏故里,兰考县把张从正的 故里放在了城关镇的张医王 洲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人。 村,并在这里立了十几通碑。 但如今的张医王村的张从正 故里碑处,一片荒凉,除了 年轻时从军,当过一段时间的军医; 61岁被召为太 四周的数棵柏树还挺立着, 石碑都已被扳倒、砸断,似 医,后辞归,行医于民间。 乎没有人以他为荣。
六气皆能化火说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对五运六气的研究
他对当时盛行的“五运六气”学说非常重视,一方面强 调“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 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矣”;另一方面则不认为人体发病完 全受五运六气的格式所支配,反对机械的搬用运气学说于医 学实践上。
亢害承制
1、生平

“守真”, 乃守 《至真要大论》之 旨。 精通《内经》玄机, 自号为“通玄处士”。
刘完素(1120-1200),字守真,号通玄处士。金代河 史书记载:“金时
三聘不起,赐号高尚先 间(今河北河间)人,世称刘河间,赐号高尚先生。 生。”
他具有民族气节,终生不仕,行医于民间,受到民众的

金元四大家之刘完素

金元四大家之刘完素

金元四大家之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元处士,约生活于1110-1209年。

是金时的河间人,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刘河间”。

他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医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自幼聪慧,耽嗜医书,因母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学医,是中医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凉派”的创始人。

在理法上,他十分强调“火热”之邪治病的重大危害,因此,后世称其学说为“火热论”;治疗上,他主张用清凉解毒的方剂,故后世也称他作“寒凉派”。

刘完素生活在宋末金初,当时,中国的医学发展经过了盛唐时的辉煌成就和宋代的普及之后,形成了很多的学术派别。

各派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是医学史上的诸“医”百家的时期。

所谓“金元四大家”,就是当时最为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学派。

他初曾拜陈先生(陈师夷?)为师,学成后独立行医,声誉渐隆。

其为医,独好《素问》,朝夕研读,手不释卷,终得要旨,并根据其原理,结合北方环境气修特点,及民众饮食醇厚、体质强悍的特性,围绕《内经》病机十九条,倡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寒凉攻邪,善用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方治疗,名盛于大定、明昌年间(1161~1195年)。

金彦宗曾三次征聘,坚辞不就,章宗爱其淳素,特赐号为“高尚先生”。

随着他的创新理论广泛流传,师从者甚多,先后有荆山浮屠、葛雍、穆子昭、马宗素、镏洪、常德、董系、刘荣甫等从之,私淑者也不少,如张从正、程辉、刘吉甫、潘田坡等,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

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形成金元时期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河间学派”。

金元四大家名词解释

金元四大家名词解释

金元四大家名词解释
嘿,咱来说说“金元四大家”是啥。

有一次我去看中医,听老中医提到了金元四大家。

我就好奇啊,这金元四大家到底是啥呢?
“金元四大家”呢,就是金元时期的四位著名医学家。

他们分别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

这四位大佬在医学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厉害的本事。

比如说刘完素,他主张“火热论”,觉得很多病都是因为火热引起的。

张从正则擅长用“汗、吐、下”三法来治病。

李杲呢,重视脾胃,认为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关键。

朱震亨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在治疗上很有一套。

咱可以想象一下,在金元那个时候,这四位医学家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拯救病人。

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对后来的中医发展影响可大了。

就像我去看中医,老中医可能就会借鉴金元四大家的一些理念来给我看病。

总之呢,金元四大家就是金元时期很牛的四位医学家。

他们的贡献让中医更加丰富多彩。

以后咱要是对中医感兴趣,也可以多了解了解金元四大家哦。

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

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

目录01、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冯兆张医学全书.)02、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叶天士医学全书.)03、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陈士铎医学全书.)04、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龚廷贤医学全书.)05、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黄元御医学全书.).06、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李时珍医学全书.)07、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李中梓医学全书.)08、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刘纯医学全书.)09、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陆懋修医学全书.)10、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缪希雍医学全书)11、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沈金鳌医学全书.)12、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孙一奎医学全书.)13、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万密斋医学全书.)14、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汪昂医学全书.)15、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汪石山医学全书.)16、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王肯堂医学全书.)17、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王孟英医学全书.)18、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鞠通医学全书.)19、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昆医学全书.)20、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武之望医学全书.)21、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徐灵胎医学全书.)22、明清名医全书大成(薛立斋医学全书.)23、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尤在泾医学全书.)24、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喻嘉言医学全书.)25、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张景岳医学全书.)26、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张志聪医学全书.)27、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周学海医学全书.)28、医学衷中参西录.29、神农本草经彩色图谱(全)30、神农本草经.31、1995年中药典彩色图谱.32、关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33、医学免疫学(第三版).34、家庭保健.35、坎贝尔生物学36、坎贝尔骨科手术学(中文第9版)37、理解电休克治疗Making_sense_of_electroconvulsive_therapy.38、肾脏学(英文)Nephrology.39、肾脏外伤(英文)Trauma.renal.review.40、临床神经学电子图书馆.41、黄帝内经素问概要(英文)42、手掌与疾病.43、中华医学检验全书.44、坎贝尔骨科手术学45、跨世纪谈医学.46、神经内科学.47、临床风湿病学.48、现代眼肿瘤眼眶病学(2002.吴中耀).49、眼科解剖学图谱(2002.王海林).50、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妇产科学提要及试题).51、人体解剖学歌诀.52、内分泌代谢急症.53、中药全书.54、耳鼻咽喉科护理学.55、中国医药百科全书.56、基础化学(第五版).57、正常B超解剖.58、正常CT解剖.59、正常X线解剖.60、现代眼科影像学(2002.宋国祥).61、磁共振诊断粹集.62、国际医学畅销书-外科学(英文版)63、临床内分泌学.64、临床医生用药大全.65、黄家驷外科学(第五版)(上下册).66、尼尔逊儿科学.67、哈里逊内科学.第12版.(上、中、下)68、中华妇产科学.69、中医学书籍.70、西医学书籍.71、(中医学)医学-本草纲目医学-方剂歌诀(含组成药物及其克数).医学-仿寓意草+旧德堂医案+景景医话.医学-傅青主女科.医学-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医宗金鉴.医学-鲙残篇+本事方续集+廖育群谈医+灵药秘方+凌临灵方+毛对山医话. 医学-灵枢.医学-名师垂教+评琴书屋医略+热病衡正.医学-神农本草经.医学-时病论歌括新编.医学-素问.医学-药征+医病简要+医脉摘要+医学见能+医学课儿策.医学-医学妙谛+医验随笔+医医医+医源+医中一得.医学-赵绍琴论脉+诊余举隅录+重楼玉钥续编+醫林改錯.医学-针灸歌诀选集+旧德堂医案+方劑歌訣.医学-中医学基础.72、(西医学)医学cell center.医学Inflammation in atherosclerosis.医学Stem Cells.医学The Limbic Brain.医学-风湿病学新进展.医学-骨肌解剖磁共振成像袖珍图谱.医学-国际抗癌联盟肿瘤tnm分期图谱.医学-机械通气.医学-克氏外科学精要.医学-麦克明彩色人体解剖图谱.医学-神经外科.医学-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Anatomical diagnosis.医学-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医学-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一、二部(电子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医学-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一、二部(电子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医学-通用危重病急救医学.74、《武之望医学全书》济阴纲目(1)济阳纲目(263)疹科类编(1343)武之望医学学术思想研究(1371)。

金元四大家论眩晕

金元四大家论眩晕
动 故也 。 所谓 风 气甚 而 头 目眩 运 者 , 由风 木 旺 , 是 木故也 ”《 门事 亲 ・ 必 (儒 指风痹痿厥 近世差玄说》 。他认 ) 金 衰不 能制 木 , 木 复生火 。 火 皆属 阳 , 而 风 多为 兼 化 , 为诸风掉 眩证不 仅是肝风 内动 .还从 五脏间病变 的相 阳主乎 动 , 动相 搏 , 为之旋 转 ” “ 运 而呕 吐 者 , 互影 响以五行 乘侮规律来说 明。 两 则 ;眩 相乘是 相克太过为病 。 风热甚 故也 ” 《 问玄机 原病 式 ・ (素 五运 主 病》 。刘 氏 心火过 旺 , 致被 克之脏— —肺受 到过分克伐 , ) 导 从而肺 以风 、 立论 , 《 热 在 内经 》 诸 风 掉 眩 , “ 皆属 于 肝 ” 的基 金不能克 制肝木 肝之生理功能 以疏泄 调畅全身 的气
件, 脉象 具 备 以上 2个 特征 且 有 力 者 , 平 缓脉 , 为 多 见 于正 常人 : 脉象 具备 以上 2个 特 征且 无 力者 , 为病
理 性缓脉
参 考 文 献
『1 邓铁 涛 , 振 球 , 绍 恩 , . 医诊 断 学. 海 : 海 科 学 1 郭 程 等 中 上 上
技 术 出版 杜 。9 4: 8 18 6
祛 风 止痛 。 氏指 出本 方 “ 风 热 上攻 头 面 , 刘 治 目昏眩
痛 闷” 《 ( 黄帝 素 问宣 明论 方 ・ 门》 。 风 )
2 张 从 正 论 眩 晕
21 病 因病机 张 氏之学术远绍 《 . 素问》 及仲景 《 伤寒 风 者 , 热也 ”风 木在 运气 学 说 中为 同化 之属 , 同 论》 近则独宗河 间刘完 素 。 生 。 木 , 关于 眩晕 的病机方面 , 氏 张 风 化 , 能生 火 , 木 故风 能 同化 为火 。 在 “ 气 ” , 且 六 中 风 指 出“ 诸风掉 眩 , 皆属肝木 , 掉摇 眩运 , 非风木之象乎 ” ; 火 皆属 阳 , 性 相 同 , 多兼 化 。 以刘 氏在 眩 晕 的 “ 其 故 所 故善行 而数 变者 . 皆是厥 阴肝之 用也 。 肝木 所 以 自 夫 非独 风为然 , 盖肺 金为心 火所制 , 不能胜 病 机 分析 中即指 出“ , 也 ; , 掉 摇 眩 昏乱 旋 运也 , 主 甚 而至此者 , 风

中医药概论复习重点

中医药概论复习重点

一、绪论一、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答:分别是《黄帝内经》,《难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又名(《本经》)。

二、“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位医家?其各自属于哪个流派?答:分别为1、刘完素----寒凉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2、李杲----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3、张从正---- 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4、朱震亨----养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及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答:1、分别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五、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是什么?答: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由经络把它们联系起来,在经络和脏腑中运行着气、血和津液。

正是依靠气、血、津液的运行和滋养,人体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

六、何谓中药?答:中药是指以天然物质(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要来源,在中药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统称。

七、何谓中药学?答:1、广义是指研究中药的来源、形态、产地、产季、栽培饲养、加工、鉴别、成分、性能、功用、药理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侠义是指研究中药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八、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叫什么?问世何年代?载药多少种?以何方法分类?答:叫《神农本草经》,问世于东汉末年,载药365种,以药物三品分类法分类》。

九、《新修本草》又叫何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何性质的药学著作?作者是谁?全书载药多少种?答:叫《唐本草》,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学著作。

作者为苏敬、李季,共载药850种。

十、代表明朝药学成就最高的药学书籍叫何名?作者是谁?载药多少种?答:《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

十一、《本草纲目拾遗》是何人所著?问世于何朝代?全书共载药多少种?答:赵学敏所著,问世于清朝,共载药921种》十二、当今我国最大的药学著作叫何名?何年问世?全书共多少卷?载药多少种?答:《中华本草》,问世于当代(1999年9月)。

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一、寒凉派:刘完素,突出的学术思想史“火热论”。

认为伤寒临证各种证侯的出现多与火热有关,主张对热性病“降心火,益肾水”的治疗原则,强调鉴别疾病的本质与假象,主张多用寒凉药物,并深入研究运气学说,在运用时批判其宿命观点。

二、攻下派:张从正,反对滥用“局方”温燥治病,理论上力倡攻邪,认为对补和泻的关系强调泻,对攻邪和扶正的关系强调攻。

主张疾病无论内、外因素,皆为邪气所致,治病应以攻邪为主,提出汗、吐、下攻病三法,同时注重先攻后补,寓补于攻。

三、补土派:李杲强,调脾胃是运化水谷供一身元气之本。

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认为治病应注重补益脾胃,升举中气。

临证上李杲善于运用分别补上中下三焦元气,以补脾胃为主的原则。

四、滋阴派:朱震亨,充分研究了《内经》以来各家学说关于“相火”的见解,强调“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主张应免相火妄动,节制食欲、色欲,保养“阴分”,从而保证他在临床上善用的“滋阴降火”之法的效果。

朱氏在临证治疗方面反对忽视辨证,滥用《局方》和辛燥药物。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著名的医学家。

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了四个不同学派。

刘完素主张“火热致病”善用寒凉药物故称作“主火学派”或“寒凉学派”张从正主张“病由邪生”‘善用“汗”、“吐”、“下”攻邪法故称作“攻下学派”李杲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益气升阳”故称作“脾胃学派”或“补土学派”朱震亨主张“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善用养阴降火故称作“养阴学派”。

刘完素公元1120--1200年亦称刘河间是宋金医学界最早敢于创新并且影响较大的一位医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和《宣明论方》十五卷。

他创造性地发挥了《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理论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

他提出“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给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示。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也是-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其代表作是《儒门事亲》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他善用攻法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发展和丰富了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成功地应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对心理疗法"有重大贡献。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号东垣老人是著名医家张元素的高徒他发探了张氏脏腑辨证之长区分了外感与内伤。

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首创内伤学说理论代表作是《脾胃论》。

他采取了一套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世称“补土派”。

所创的不少著名方剂如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丸、调中益气汤等等为后世广泛应用。

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浙江义乌人世居丹溪之边因以为号三十岁时才改儒学医对刘、张、李各派学术都作过认真研究成为当时著名的医学家。

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他充分研究了《内经》以来各家学说关于“相火”的见解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临症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守真”, 乃守 《至真要大论》之 旨。 精通《内经》玄机, 自号为“通玄处士”。
刘完素(1120-1200),字守真,号通玄处士。金代河 史书记载:“金时
三聘不起,赐号高尚先 间(今河北河间)人,世称刘河间,赐号高尚先生。 生。”
他具有民族气节,终生不仕,行医于民间,受到民众的
欢迎,至今河间一带尚有纪念他的遗迹。守真庙
六气皆能化火说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对五运六气的研究
他对当时盛行的“五运六气”学说非常重视,一方面强 调“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 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矣”;另一方面则不认为人体发病完 全受五运六气的格式所支配,反对机械的搬用运气学说于医 学实践上。
亢害承制
1、生平

主要著作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 年,是朱氏医学论文集,全书1 卷,共收医论42篇,涉及内容 相当广泛,篇次排列没有规律, 颇有随笔杂记之韵味。书名丹 溪谓:“格物致知,医为余事” 而得名。 《局方发挥》1卷。该书采用问答体例,对宋代《和剂局 方》中的30多个有关问题予以评论,驳斥时医不辩证,套用、 滥用《局方》辛温燥烈之剂,造成伤阴劫液,针对问题,作 者着重阐发了滋阴降火的治疗法则,提出“重养阴”、“戒 操热”的新见解。 另朱丹溪还有《本草衍义补注》、《伤寒辨疑》、《外 科辨要新论》等著作。
3、刘完素的学术成就

刘完素研究《内经》病机十九条 症状发现与火相关的有10种,与热相关 但是,“寒凉派”在临证用药时也并非一味寒凉而已,例如 有7种;伤寒临证各种症候的出现多与 《宣明论方》一、二卷中论述煎厥、薄厥、风消等六十二证中, 火热有关;六气之中火热也居其二。 用寒凉药不过六分之一,其中广泛使用的都是附子、干姜、官桂、 肉蔻等温热药物。可见“寒凉派”讲“火热论”,只是从火热病 风与火热 倡导“火热论” 的多发性与普遍性这个角度加以强调,而实质上仍然是注重辨证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脏之志者,怒、 湿与火热 论治的。 喜、悲、思、恐也,悲一作忧。若志过度 燥与火热 火热致病具有广泛性 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 寒与火热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著名的医学家。

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了四个不同学派。

刘完素主张“火热致病”,善用寒凉药物,故称作“主火学派”或“寒凉学派”;张从正主张“病由邪生”‘善用“汗”、“吐”、“下”攻邪法,故称作“攻下学派”;李杲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益气升阳”,故称作“脾胃学派”或“补土学派”;朱震亨主张“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善用养阴降火,故称作“养阴学派”。

刘完素(公元1120--1200年)亦称刘河间,是宋金医学界最早敢于创新并且影响较大的一位医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和《宣明论方》十五卷。

他创造性地发挥了《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理论,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

他提出“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给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示。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也是-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其代表作是《儒门事亲》(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他善用攻法,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发展和丰富了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成功地应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对心理疗法"有重大贡献。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号东垣老人,是著名医家张元素的高徒,他发探了张氏脏腑辨证之长,区分了外感与内伤。

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首创内伤学说理论,代表作是《脾胃论》。

他采取了一套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世称“补土派”。

所创的不少著名方剂,如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丸)、调中益气汤等等为后世广泛应用。

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浙江义乌人,世居丹溪之边,因以为号,三十岁时才改儒学医,对刘、张、李各派学术都作过认真研究,成为当时著名的医学家。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编辑/李宇杰****************金元四大家□郑波补脾派:李东垣李东垣(公元1180-1251年),元代河北定县人,提出“胃气为本说”,主张脾胃健全则不易生病,即使生病也易于治好,发明了“补中益气”即补脾益胃的治疗方法。

因此后人称李氏为“补脾派”。

其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李东垣是中医“脾胃学说”创始人,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

他精通医术,每次为人治病,疗效甚佳,但并不行医,只是常给亲朋好友看病开方。

李东垣是富家子弟,平时交往的多是一些上层社会的有钱有势的贵人,他们养尊处优,常食膏粱厚味(编者注:指油腻或味道浓厚的食物),易伤脾胃,所患疾病多属此类。

另外,当时适值元兵南下,战乱频繁,人民在饥饿、惊慌、忧愁中生活,大多起居饮食没有规律,也很易伤脾胃,这些也是他建立脾胃学说的社会条件。

滋阴派:朱丹溪朱丹溪(公元1281-1358年),元代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四大家中数他出道最晚,但成就却最高。

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

朱丹溪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发现大家都没注意滋阴之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声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创始人。

他治疗疾病效果奇佳,很多患者服药即愈,来复诊的病例少之又少,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

朱丹溪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

寒凉派:刘完素刘完素(公元1110-1200年),金代河北河间人。

他提出“降火益水说”,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提倡降心火,益肾水。

他用药多属寒凉,被称为“寒凉派”创始人,对后世温病学说有所启发。

刘完素生活的河间地区,正是金人进攻中原时的主要战场之一。

当时天灾横行,疫病蔓延,疾病横生,而当时因为沿袭宋时的用药习惯而不辨证处方,效果很差。

刘完素仔细研究《黄帝内经》中关于热病的论述,然后提出用寒凉药物治疗当时横行肆虐的传染性热病的主张,疗效非常好。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公元1120-1200)认为伤寒的各处症状多与“火热”有关,十分强调“火热”之邪治病的重大危害,因此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后世称为“ 寒凉派”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宋金时(约生于公元1156~1228年间)睢州考城人。

张从正张氏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下派”的代表。

著有《儒门事亲》。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

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氏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是人身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突出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朱丹溪(1281~1358年),字彦修,名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因家乡有条美丽的小溪叫丹溪,死后,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

由于他医术高明,治病往往一帖药就见效,故人们又称他为“朱一帖”、“朱半仙”。

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及《局方发挥》一书,对杂病创气、血、痰、郁的辨证方面。

其他,如恶寒非寒、恶热非热之论,养老、慈幼、茹淡、节饮食、节情欲等论,大都从养阴出发,均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丹溪“相火论”,是在师承了寒凉派刘完素火热病机的基础上.又参之以“太极”之理,进一步加以阐发和补充而发展起来的。

首先,他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恒动的,而“凡动皆属火”。

”三十因母病始学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畜、五菜充养之,并批评世风好补之偏。
后人对该书突出的攻邪论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因为该书治病偏于攻邪,也受
到一些医家如朱丹溪的批评。
·
3、学术经验
概念
适用范围
代表方法
但是,张氏也并非主张只凡攻风不寒诸补邪,,对病在于体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灸、蒸、熏、
攻邪论 ➢质虚汗弱法的患凡者解,法表也者还。,是皆要汗设法滋皮 可补肤 用间 汗的、 法。经。对络于内的补,法,
的张从正故里碑处,一片荒凉,
年轻时从军,当过一段时间的军医除;了四6周1的岁数被棵柏召树为还挺太立着, 石碑都已被扳倒、砸断,似乎
医,后辞归,行医于民间。来自没有人以他为荣。主张“古方不能尽治今病”,指出当更正《圣惠 方》、《诸病源侯论》等书之误,具有革新精神。
2、著作
《儒门事亲》15卷,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 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药物通便外,他如催生、下乳、磨
凡下行者,皆下
下焦等在下的疾病,
积、逐水、破经、泄气等下行作用
下法
法也。
可用下法。
的方法。
➢ 亢害承制
河南中医学院徐振国:在
1、生平
兰考县采访的时候,感受最大 的是中医学的落寞,除了有限
的几个人之外,少有人知道这
里曾出过一位旷世名医张从正。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由县,于把不张号能从确正戴证的人张故氏里。故放金里在,了代兰城考关
睢洲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镇十人的几张通。医碑王。村但,如并今在的这张里医立王了村
“守真”, 乃守 《至真要大论》之 旨。
精通《内经》玄机,
自号为“通玄处士”。
刘完素(1120-1200),字史守书记真载:,“号金时通玄处士。金代河
间(今河北河间)人,世三生聘。称不”刘起,河赐间号高,尚赐先 号高尚先生。
他具有民族气节,终生不仕,行医于民间,受到民众的
欢迎,至今河间一带尚有纪念他的遗迹。守真庙
全书各卷由诸篇论文汇编而成,每卷含数篇论述,有说、辨、记、解、诫、笺、诠、
式、断、论、疏、述、衍、诀等体裁。包括:“事亲”本书。治百病法,十形三疗,杂记
九门,撮要图,百法心要,三法六门,“三消论”(刘完素),扁鹊华佗察声色定生死诀要,
世传神效方等几部分内容。
该书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倡导攻下三法治疗诸病。书中以六邪归纳诸病之因,
以三法治之,名之为“六门三法”,此即为该书创立的“攻邪论”的主要思想。
在具体应用汗吐下三法时,作者从治法范围,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作了系统阐述,
较前人认识有了较大的扩充。三法均有具体用法、注意事项、禁忌证,应用范围广泛,内
容丰富,所用药物遵崇完素,偏于寒凉,颇有心得。
同时书中对应用补法有独到见解,认为邪去后才可言补,重在以五谷、五菜、五果、
《金史·刘完素传》: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尝遇异人陈先生。
他是以当酒饮时守医真。学大界醉。最及早寤。敢洞于达医创术。新若的有授医之家者。,乃开撰运辟气了要旨金论。元医学
精要宣明论。虑庸医或出妄说。又着素问玄机原病式。或特举二百八十
的新八境字。界注,二万在余医言。学然史好用上凉占剂。有以降重心要火。地益位肾水。为主。自号通元道
另有《伤寒直格方》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但以《素 问玄机原病式》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价值为大。
3、刘完素的学术成就 刘完素研究《内经》病机十九条 但是,“寒凉派”症在状临发证现用与药火时相也关并的非有一1味0寒种凉,而与已热,相例如
《宣明论方》一、二卷关中有论7述种煎;厥伤、寒薄临厥证、各风种消症等候六的十出二现证多中,
士云。
2、刘完素的著作
《素问玄机原病式》1卷。是中医病机学说的重要著作,书中以 大量篇幅论述了“热”和 “火”的病证、病机,将《素问》病机十 九条,归纳为五运主病(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和六气主病 (风、热、湿、火、燥、寒)共十一条病机。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又名《宣明论方》,15卷,将《素问》一 书中的62个病证逐条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处方,补充了《素 问》所论病候缺乏相应方药的不足 ;把疾病分属风、热、伤寒、积 聚、杂病等各门,每门均先引《素问》医论,再加引申,并制定处方。
金元医家的创新
—刘、张、李、朱四大家
一、金元医家的时代背景
哲学影响
理学——格物致知、太极图说等。 新学——强调客观规律,敢于怀疑经典。
战乱频繁
传染病流行——热性病 生活不安定——内伤病
医界风气
墨守仲景成规 《和剂局方》的影响
一、金元医家背景
辽(契丹) 916-1125
北宋 960-1127
金(女真)
南宋
1115-1234
1127-1279
元(蒙古)
1271-1368
李东垣
刘完素
张子和
朱丹溪
十二世纪,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临证实践的创新,出现 了两个不同的医学流派,即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其中影 响较大者则为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后世称为 “金元四大家”。
刘 完 素
他研究《内经》,
1、刘完完故素全其是名生以曰平“《完素素问”》。为主,
用寒凉药不过六分之一与,火其热中有广关泛;使六用气的之都中是火附热子也、居干其姜二、。官桂、
➢ 倡肉的蔻多导等发“温性热与火药普热物遍。性论可这见个”“角寒度《凉加风湿素派以与与问”强火火玄讲调热热机“,原火而病热实式论质》”上:,仍“只然五是是脏从注之火重志热辨者病证,怒、
火论治热的致。病具有广泛性喜燥、与悲火、热思、恐也,悲一作忧。若志过度
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 按摩。
他认根为病据凡由能《邪增内生凡加经上,五》行攻者脏关邪,者于已皆,五吐病均味。可入谓五胸凡之脏膈风或痰补的上宿。传脘食促统的,使理,病可在病论人,
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等能使邪
进食攻吐,法邪才之是法真,补法行也之汗。道吐。下。 用吐法。
气拥而出之的方法。
凡寒湿固冷,热克
六气皆能化火说
则寒劳与,火劳热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 对五运六气的研究
他对当时盛行的“五运六气”学说非常重视,一方面强 调“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 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矣”;另一方面则不认为人体发病完 全受五运六气的格式所支配,反对机械的搬用运气学说于医 学实践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