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介绍
必修一政治知识点
必修一政治知识点必修一政治知识点篇1必修一政治知识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家职能:政府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等。
4.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包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统一。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8.公民的政治责任:公民的政治责任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政府的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2.政府的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原则是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3.政府的工作方式:政府的工作方式包括民主决策、民主执行、民主监督。
4.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5.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我国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我国的民主形式:我国的民主形式包括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3.我国的民主内容:我国的民主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4.我国的民主发展趋势:我国的民主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范围更加广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完善。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1.现代国家的共同特征:现代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国家具有主权、民主、法治。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一、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
1、政治思想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3、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优越性及历史地位。
二、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1、国家的概念、性质、属性和本质。
2、国家职能的基本内容及其实现形式。
三、政治权利与政治参与
1、政治权利的含义与种类。
2、政治参与的概念、形式和途径。
3、政治参与的条件、阻碍因素及其解决方法。
四、团结统一与多元一体
1、团结和统一的内涵、作用及基础。
2、多元一体的概念、实现形式和重要意义。
五、宪法与法治
1、宪法的概念、性质、作用和基本原则。
2、法治的概念、内涵和基本要求。
3、法律的种类及其作用。
六、国家机构与决策制度
1、国家机构的概念、种类、职能和组成。
2、决策制度的概念、特点及其实现形式。
七、政治文化与政治道德
1、政治文化的内涵、种类及其基本内容。
2、政治道德的概念、规范及其重要意义。
八、国际政治
1、国际政治的概念、性质、基本要素和发展趋势。
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3、国际冲突的种类及其解决方法。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学习政治知识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更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作为一门学问和社会实践,是用来管理国家、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对于建设美好祖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1. 政治生活的含义: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围绕国家政权、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等展开的活动。
2. 政治生活的范围: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
3. 政治生活的特点: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动态性和复杂性。
二、国家与国家政权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 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3. 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人民民主专政等。
三、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1. 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是指国家机关在政治生活中行使的权力。
2. 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利。
3.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关系:政治权力应当保障政治权利的实现,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行使的依据。
四、政治制度与政治组织1. 政治制度的含义: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2. 政治组织的含义:政治组织是指在政治生活中活动的各类团体和机构。
3. 政治制度与政治组织的关系:政治组织是政治制度的实施主体,政治制度是政治组织的运作框架。
五、政治行为与政治文化1. 政治行为的含义:政治行为是指个体或集体在政治生活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2. 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信仰、习俗等。
3. 政治行为与政治文化的关系:政治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政治行为,政治行为反映和塑造政治文化。
六、政治参与与政治发展1. 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积极参与和影响。
2. 政治发展的含义: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生活的进步和完善。
3. 政治参与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政治参与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发展为政治参与提供条件。
七、政治稳定与政治变革1. 政治稳定的含义: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生活秩序的持续和有序。
2. 政治变革的含义:政治变革是指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和转折。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的基本理论1. 政治的定义与功能- 政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其基本功能包括权力分配、利益协调、社会管理等。
-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 政治体制的类型- 民主与专制:区分不同政治体制的基本标准。
- 议会制与总统制:不同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与运作方式。
3.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制约- 人民主权原则: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应受人民监督。
- 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原则。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及其在政治体制中的作用。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
-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三、公民的政治参与1.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含义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 中国选举制度的特点和实施情况。
2. 政治自由与政治责任- 政治自由的内容和保障。
- 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时应承担的责任。
3. 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通过选举、参与政治社团、参与政治讨论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 公民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参与政治的新形式。
四、政治文化与政治思想1. 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文化的组成要素,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政治行为模式等。
- 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2. 政治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 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 政治意识形态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 政治意识形态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五、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 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 当前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
2. 全球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金银)。
本质:一般等价物4.货币的职能?5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5.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国家(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的发行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6、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原因:纸币的发行量多于流通中的货币量;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纸币贬值。
②通货紧缩:原因: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的货币量;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全面持续下降,纸币升值。
7.经济收支往来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8.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9.汇率变化100美元换更少的人民币=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汇率下跌=美元贬值10.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的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由于出口减少,外资投资成本增加,导致国内生产下降;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币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价格的有关知识点)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1)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高一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概览
高一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概览
1. 政治概念和性质
- 政治的概念和本质
- 政治与经济、法律、道德的关系
-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 国家的概念和本质
-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 国家的特征和基本职能
3. 国家制度与国家机关
- 国家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国家机关的概念和职能
- 国家机关的分类和作用
4. 国家政权与政党制度
- 国家政权的概念和特点
- 国家政权的来源和形式
- 政党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5. 社会主义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特征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历史地位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6. 的产生和发展
- 的产生和奋斗历程
- 的执政理念和目标
- 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制度
7. 革命与建设的总任务
- 革命和建设的关系和任务
- 革命和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 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基本要求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的全部知识点概览,包括政治概念和性质、国家的概念和特征、国家制度与国家机关、国家政权与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革命与建设的总任务,以及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全面了
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 国家与国家关系
-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 国家间的平等原则
- 国家间的合作与冲突
- 国家间的和平与发展
2. 国家与公民关系
- 公民的定义和权利
- 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 公民的参与与监督
- 公民的发展与保障
3. 国家与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4. 国家与法律法规
- 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
- 宪法和法律的关系
- 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5. 国家与政治制度
- 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 中国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和依法治国原则
6. 国家与经济管理
- 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原则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济政策
7. 国家与国防建设
- 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任务
- 国防力量的组成和发展
- 国防建设的原则和政策
- 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关系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全,内容涵盖国家与国家关系、国家与公民关系、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与法律法规、国家与政治制度、国家与经济管理、国家与国防建设等方面。
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高中政治必修一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国家与政治、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国家安全与发展、区域合作与全球化等。
下面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框架。
1. 国家与政治1.1 国家的定义、特征与功能1.2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3 国家的主权与国家体制1.4 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国际关系2. 政治权利2.1 政治权利的概念与种类2.2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2.3 政治权利的保障与限制2.4 政治权利的扩大与保障3. 政治制度3.1 代议制和直接制度3.2 三权分立与政府制度3.3 议会制度与多党制3.4 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4. 政治文化4.1 政治文化的概念与特点4.2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传承4.3 政治文化与国家发展5. 国家安全与发展5.1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重要性5.2 国家安全的威胁与应对策略5.3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发展5.4 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6. 区域合作与全球化6.1 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6.2 国际关系与全球化6.3 世界政治格局与国际组织6.4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框架,接下来我们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1. 国家与政治国家是当代政治的基本形式,它具有独立的领土、人口、法律等特征,并拥有行使主权的能力。
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国家、奴隶社会国家、封建社会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阶段。
国家的主权是指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拥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等。
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国际关系是国际政治中重要的概念。
2. 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益,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关联的,公民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来保障他们的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的保障与限制是国家法制建设中的重要问题,需要权力分立、选举制度等手段来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3.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掌握高一政治必修一全知识点
掌握高一政治必修一全知识点1. 基本概念- 政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组织和制度来协调利益、管理公共事务,并解决社会矛盾的活动。
- 国家:指具有一定领土、人民和主权的国际政治组织。
- 公民:指具有一定国籍、享有一定权利和履行一定义务的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民族国家与民族问题- 民族国家:指由一个民族构成的国家。
- 民族问题:指由于民族差异而引发的矛盾和问题。
- 民族区域自治:指在一个国家内,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实行一定的自治制度。
4. 国家的组成和权力机关- 国家的组成:由政权、领土、人民和主权四个要素构成。
- 国家的权力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
- 公民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6.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7. 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指政党在政治活动中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
8. 行政制度- 行政制度:指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
- 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的一种。
9. 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指司法机关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
- 司法机关:是国家机关的一种,负责审判和执行法律。
10. 民主与专政- 民主:指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和程度。
- 专政:指某个阶级或集团对其他阶级或集团实行的强制统治。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的全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备知识点
政治必背1、经济危机①基本特征:生产过剩——相对过剩③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④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十月革命★★★★★★(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a.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b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2)意义:①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为无产阶级开展有组织的斗争、夺取政权提供了科学指导。
(3)《共产党宣言》阐释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蕴含着强大的动力,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一一、政治思想和学说一、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的概念政治思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政治实践的认识和理论总结,反映了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看法和主张。
政治学说是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和一定政治结构条件下产生的理论,它体现了政治思想的发展程度和政治实践的要求。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1. 封建专制主义思想2. 儒家政治思想3. 道家政治思想4. 法家政治思想5. 兵家政治思想三、西方现代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1. 启蒙思想2. 自由主义思想3. 社会主义思想4. 其他政治思想四、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1. 无产阶级政治思想2. 无产阶级政治学说3. 其他政治思想二、国家的基本概念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政治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单位。
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一个领土和人口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权力机构、一个经济组织者、一个文化传承者。
三、国家的组成部分1. 领土2. 人民3. 政权四、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国家富强、民主和文明。
五、国家的根本职能1. 立法权2. 行政权3. 司法权围绕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职能展开教育,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和对国家的尊重,让学生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定和发展。
六、国家的形式和本质国家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结构条件下形成的特定的政治组织。
国家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产物,是支配阶级的工具。
七、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国家的起源是私有制产生和阶级分化的结果。
国家的发展是私有制经济和政治权力发展演变的结果。
八、多党制和政治制度的概念多党制是政治制度的一种形式,是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下,各种政党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
九、中国的政治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民主集中制3. 政治协商制度4. 吸取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制度围绕中国政治制度展开教育,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中国政治制度的有益性和合理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责任感。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精讲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精讲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学科,是一门社会科学。
二、政治学的分类1. 比较政治学:研究各国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的异同。
2. 国际关系学:研究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际组织的运作。
3. 政治思想史:研究各种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发展历程。
三、国家与政权1.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具有领土、人民和主权。
2. 政权的定义:政权是指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或个人。
四、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1.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
2. 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特点。
五、民主政治与集中政治1. 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指国家政治权力由人民行使,政府通过选举产生,并受到人民的监督。
2. 集中政治:集中政治是指国家政治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或少数组织手中,政府权力不受广大人民监督。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七、中国的领导中国是中国的执政党,对国家的各项决策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强调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发展道路。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十、中国的党和国家机构中国的党和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等。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在中国领导下,依法治国的一种发展道路。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的一套法律规范体系。
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依法行政的政府。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法治社会的各项工作。
政治高一必修一知识点
政治高一必修一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 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货币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职能: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3. 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4. 信用工具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5. 外汇和汇率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二、多变的价格1. 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 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概览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概览
一、政治的基本概念
- 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 政治具有社会性、普遍性、有组织性和合理性等特点。
- 政治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国家与政权
-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社会组织。
- 国家由人民、领土和主权三个要素构成。
- 政权是指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
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权力
- 政治制度是指一定的政治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 政治权力是指实施国家政权的能力和权威。
四、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
- 政治文明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政治领域内的发展水平。
- 政治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观。
五、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
-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 政治参与是指个人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
六、政治与经济、文化、法律的关系
-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 政治对经济、文化、法律有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七、政治与生活
- 政治活动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 个人的生活受到政治的影响,同时个人的行为也会对政治产
生影响。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的概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一、政治与人生- 政治的概念及其作用- 政治与人生的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和形式-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 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和意义三、国家与国家政权-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政权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政权的来源和形式四、政治权力与政治组织- 政治权力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作用- 政治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政治组织的作用和功能五、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制度的分类和作用-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影响六、政治与法律- 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法律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的分类和作用- 法治的概念和要求七、民主与专政- 民主的概念和特征- 民主的形式和实质- 专政的概念和特征- 专政的形式和实质八、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制度的分类和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九、政治与文化- 政治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文化的分类和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任务十、政治与军事- 政治与军事的关系- 军事的概念和特征- 军事的分类和作用- 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十一、政治与外交- 政治与外交的关系- 外交的概念和特征- 外交的目标和原则- 和平外交和不干涉原则十二、政治与法治- 政治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的概念和特征- 法治的实现条件和路径- 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十三、政治与公民权利- 政治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公民权利的分类和保障- 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义务十四、政治与民族宗教- 政治与民族宗教的关系- 民族的概念和特征- 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宗教的概念和特征-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十五、政治与人权- 政治与人权的关系- 人权的概念和特征- 人权的分类和保障- 人权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十六、政治与公共事务- 政治与公共事务的关系- 公共事务的概念和特征- 公共事务的分类和管理- 公共事务的重要性和影响根据《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梳理1. 国家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指人口、领土和主权的统一、稳定的社会组织。
- 国家的基本属性:人口、领土、主权。
- 国家的主要特征:人民、领土、主权、政权、国际关系。
2.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的形成:国家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的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等;人文因素包括族群融合、政治统一等。
- 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进步和变化。
3. 国家的基本职能和作用- 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等。
- 国家的作用:国家在社会中起到组织、调节和服务的作用,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4. 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利益- 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安全和发展。
- 国家的根本利益:国家的根本利益是指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争取和维护的最根本的利益,包括国家的独立、安全、发展、领土完整等。
5.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是指国家领土的完整和政权的统一,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团结,是国家统一和发展的基础。
6. 国家的法律和行政管理- 国家的法律:国家的法律是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
- 国家的行政管理:国家的行政管理是指国家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实施各项行政活动,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
7. 国家的民主和法治- 国家的民主:国家的民主是指国家政权的来源和性质,是指人民通过选举、表决等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和能力。
- 国家的法治:国家的法治是指国家依法治理,依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秩序。
8. 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指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详细)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1、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12、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2、贵族金属的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4、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
价值尺度是观念上的货币(标签),流通手段是现实中的货币(日常生活中的买卖行为)。
5、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6、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7、纸币的发行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8、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9、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0、汇率:又称汇价,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1、如果用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本币的汇率下降。
12、外币的汇率与外币的币值同升同降,本币汇率与本币币值同升同降。
1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有利于对外投资,不利于吸引外资……1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即卖方市场。
3、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出现竞争,出现降价现象,“货多不值钱”,即买方市场。
4、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6、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通用5篇)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通用5篇)高中政治必修一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方面: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意识: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4.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5.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6.哲学与生活: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7.哲学与文化:哲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哲学与时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9.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非辩证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以上知识点是高中政治必修一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如下:1.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规律: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4.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5.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6.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有条件性。
7.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
8.认识你自己。
9.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民族。
10.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1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2.人类历史上民主的实践形式。
13.中国的民主,中国的政治制度。
14.中国的民主符合人民根本利益。
15.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16.坚持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17.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关系。
1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9.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0.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21.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2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2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4.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25.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6.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7.人民当家作主。
2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国家与革命1. 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国家的本质与特征;•国家的起源理论:契约说、神授说和力量说;•国家的形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作用和功能。
2. 国家的分权与制衡•分权与集权的关系;•分权的基本含义;•制衡的基本含义;•制衡的方式和形式:行政与立法机关的制衡、行政与司法机关的制衡、立法与司法机关的制衡。
3. 革命与暴力•革命的基本形式和特征;•革命与改革的关系;•革命与发展的关系;•暴力与非暴力斗争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1.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2. 共产主义的理想与追求•共产主义的目标与理想;•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特征;•共产主义的实现途径和条件。
3.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创立者马克思主义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2. 唯物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 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术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四、国家基本制度与政治制度1. 国家的根本任务与基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国家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国家政权的性质与来源。
2. 国家政权与政治制度•政权的概念和特征;•政权的来源和形式;•政治制度的含义和分类;•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二)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
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5、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意义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提高效率就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维护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矛盾。
一定时期内,社会财富总量一定。
个人收入分配中,用于激励效率的多了,用于体现公平的就少了。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实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的含义为了履行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财政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利润收入——国家凭借投资者的身份获得利润,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股金分红收入。
债务收入——包括内债(政府公债)和外债。
其他收入——统称为“费”。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因此,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的种类: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财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财政收支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这种状态几乎不存在。
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6、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③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第九课征税与纳税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变更。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利益。
3、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一我国居民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计税办法。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税收是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5、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的单位和个人。
当纳税人所缴税款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当纳税人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6、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做到?(1)原因:①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
③个人: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因此,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要求:①个人: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②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38、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么样建立?(1)原因: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必要性: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2)要求:①国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经济活动者:对生产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对消费者的要求,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
③社会: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④公民:规范行为规则。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及竞争等市场信号来配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资源。
2、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价格涨落能及时、灵活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竞争促进生产者、经营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物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弊端。
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损害他人利益,不顾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