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作业(一)

合集下载

入厂煤的工业分析作业指导书

入厂煤的工业分析作业指导书

入厂煤的工业分析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制定的,适用于公司内入厂煤和入炉煤的工业分析测定。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第三章术语和定义本作业指导书采用上述标准中的定义。

第四章职责和分工第一条化验班长1全面负责检验测试工作质量。

2负责检验测试质量事故及检验测试质量争议的处理。

3经常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

4解决检验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5负责本班组管理和日常事务的处理工作。

6负责全公司入厂煤化验分析工作。

贯彻执行有关燃料化验的各项工作标准。

7负责审核检验测试记录。

8制止工作中各种不正确操作,确保化验数据真实可靠。

9组织全班人员推广、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班组管理水平,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二条化验员1对各自承担的检验测试工作的质量负责。

2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3严格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及时填写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记录。

4保持工作场所清洁,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

5按时完成检验测试任务,及时提出检测报告,并按规定程序送审,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无误。

6爱护仪器设备,做好保养工作;操作中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后立即报告主管人员,研究处理。

第五章化验员和仪器要求第一条具有煤质检验人员岗位合格证或有1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第二条仪器设备与试剂要求:1电热鼓风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4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5智能马弗炉。

6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7瓷灰皿:长方形,底面长45 mm,宽22 mm,高14 mm。

8挥发分坩埚:带有配合严密的盖的瓷坩埚,尺寸符合GB/T212-2008的要求,坩埚总质量为15~20g。

9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第六章安全注意事项第一条各种设备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工业产品检测》作业1

《工业产品检测》作业1

《工业产品检测》作业11.简答题什么是工业分析?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答: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上的具体应用。

工业分析的任务是研究工业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废物的组成的分析检验方法。

工业分析起着指导和促进生产的作用,例如,通过工业分析能评定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查工艺过程是否正常。

从而能够及时地、正确地指导生产,并能量经济合理的使用原料、燃料,及时发现、消除生产的缺陷,减少废品。

提高产品质量。

工业分析是国民经济的许多生产部门(如化学、化工,冶金、煤炭、石油、环保、建材等等)中不可缺少的生产检验手段。

2.简答题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工业分析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是允许差?答:工业分析的特点是:①工业生产中原料、产品等的量是很大的,往往以千、万吨计,而其组成又很不均匀,但在进行分析时却只能测定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正确采取能够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的少量样品,是工业分析中的重要环节,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先决条件。

②对所采取的样品,要处理成适合分析测定的试样。

多数分析操作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在工业分析中,应根据测定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分解试样。

③工业物料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共存的物质对待测组份可能会产主干扰,因此,在研究和选择工业分析方法时,必须考虑共存组份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其干扰。

④工业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指导和控制主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快速、准确地得到分析结果,在符合生产所要求的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分析速度也是很重要的,有时不一定要达到分析方法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

工业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完成分析的时间和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快速分析法和标准分析法。

①快速分析法:主要用以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要求能迅速得到分析结果,而对准确度则允许在符合生产要求的限度内适当降低,此法多用于车间生产控制分析。

②标准分析法:标准分析法是用来测定生产原料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并以此作工艺计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所以此法必须准确度高,完成分析的时间可适当长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当空气过剩系数为 1.2 时,干烟气量为: [491.4-(47.5+0.0)] ×22.4/1000+10.47×0.2=12.04 mN3/kg CO2 的体积为:73.58×22.4/1000=1.648 mN3/kg 所以 CO2 含量为:1.648/12.04=13.69%
例:已知某电厂烟气温度 473K,压力等于 96.93kPa,湿烟气量 Q=10400m3/min , 含 水 汽 6.25% ( 体 积 ), 奥 萨 特 分 析 结 果 是 : CO2=10.7% , O2=8.2% , 不 含 CO 。 污 染 物 排 放 的 质 量 流 量 为 22.7kg/min。 求:(1)污染物排放的质量速率(以 t/d 表示)
的污染物浓度所做的限制性 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为保准达到污染物排 放标准而 从某一方面做出的具体技术规 定。
警报标准:为保护环境空气质量不致恶化或根据大气污 染 发展趋势,预防发生污染事故而规定的污 染物含量的极限值。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9
天然气
气体燃料,甲烷85%、乙烷10%、丙烷3%。
硫的形态: H2S
第2节 燃料燃烧过程
燃烧是指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能量 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燃烧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完全燃烧会 生产黑烟和一氧化碳;若燃料含硫和氮,则生成SO2和
NO;如果温度较高,空气中的部分氮会被氧化成NOx。
例:对于上述例题给定的重油,若燃料中硫全部转换为 SO(x 其中 SO2 占 97%),试计算空气过剩系数 α=1.20 时烟气中 SO2 和 SO3 浓度,以 10-6 表示,并计算此时干烟气中 CO2 的含量,以体积百分比表示。

化工作业考试题库完整

化工作业考试题库完整

化工作业考试题库完整以下是一份完整的化工作业考试题库,供学生参考使用:第一章:化学反应动力学1. 什么是反应速率?它有哪些影响因素?2. 描述反应速率的指数幂律方程及其含义。

3. 什么是活化能?如何用 Boltzmann 方程来描述它?4. 描述反应阶数的含义,并分别讨论一阶反应和二阶反应的特点。

5. 什么是反应机理?用反应机理的概念解释链反应的过程。

第二章:物理化学基础1. 描述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机制。

2. 什么是理想气体?描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推导过程。

3. 描述 Gibbs 自由能的概念,以及用 Gibbs-Helmholtz 方程来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4. 描述几种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因素,并以 Haber-Bosch 反应为例进行分析。

5. 描述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强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并介绍Kohlrausch 定律。

第三章:有机化学基础1. 描述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规则。

2. 描述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

3. 描述芳香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反应,并以苯为例进行分析。

4. 什么是立体化学?描述立体异构体的分类及其研究方法。

5. 什么是碳碳键的形成?描述常见的碳碳偶联反应及其应用。

第四章:化工原理1. 描述反应器的类型和基本原理,并以批式反应器为例进行分析。

2. 描述气体吸收和起泡塔的原理,并以填充塔为例进行分析。

3. 描述浓差极化现象及其应对措施,以及电渗析和气体渗透的原理。

4. 什么是沉淀反应?以硫化亚铁沉淀法为例进行分析。

5. 描述反应热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并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进行分析。

以上是该考试题库的全部内容。

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工业分析》教案

《工业分析》教案

教案
2004-2005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工业分析
课程编号: 2103219 学院、专业、年级: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化工升20XX级
任课教师:张平
教师所在单位: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工业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5月10日第 1 次课
《工业分析》教案
《工业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5月12、17日第2、3 次课
《工业分析》教案
《工业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5月19、24日第4、5 次课
《工业分析》教案
《工业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5月26、31日、6月2日第6、7、8 次课
《工业分析》教案
《工业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6月7、9、14日第9、10、11 次课
《工业分析》教案
《工业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6月16、21日第12 、13 次课
《工业分析》教案
《工业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6月23、28日第14、15次课
《工业分析》教案
《工业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6月30日、7月5日第16、17 次课
《工业分析》教案
《工业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7月7日第18 次课
《工业分析》教案。

国开作业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形考任务二:第1~5章阶段测验 (20分)90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工业分析检测技术-形考任务二:第1~5章阶段测验 (20分)90参考(含答案)

题目:01. 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选项A:适应性
选项B:新陈代谢
选项C:生长发育
选项D:生殖
答案:新陈代谢
题目:02. 人体结构和机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选项A:组织
选项B:细胞
选项C:器官
选项D:系统
答案:细胞
题目:03. 婴幼儿大脑对葡萄糖有特殊的依赖,因此,学前儿童每餐的膳食中应摄入一定量的(),以满足脑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选项A:脂肪
选项B:碳水化合物
选项C:蛋白质
选项D:维生素
答案:碳水化合物
题目:04. 侏儒症是因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过()。

选项A:快
选项B:慢
选项C:多
选项D:少
答案:少
题目:05. 关系到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内分泌腺是()。

选项A:甲状腺
选项B:肾上腺
选项C:脑下垂体
选项D:甲状旁腺
答案:甲状腺
题目:06.小孩眼睛在()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

选项A:五岁
选项B:三岁
选项C:一岁
选项D:七岁
答案:五岁
题目:07. 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在阅读和写字时,光线应从后方照入
选项B:眼距书本一尺远,胸部距桌缘约一拳距离
选项C:只要保持正确的看书姿势,长时间的阅读并不会导致儿童眼睛疲劳选项D:儿童应尽量在强光下阅读
答案:眼距书本一尺远,胸部距桌缘约一拳距离
题目:08. 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

选项A:维生素A和水
选项B:营养和阳光
选项C:维生素C和钙。

工业分析作业

工业分析作业

一.硅的测定方法1来源:中国知网作者:叶曦雯,刘素美,张经(1.青岛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题目:生物硅的测定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意义杂志名:地球科学进展(ADV ANCE IN EARTH SCIENCES)期刊号:第18卷第3 期2003年6月测定方法:DeMaster的连续提取法是将样品用1 % NaCO3于85 ℃水浴中提取,在提取的1 h、2 h、3 h、5 h 时间点上测定提取液中Si 含量,以时间为X轴,Si 含量为Y轴,所得曲线直线部分外推在Y轴上的截距即为样品BSi 含量[19 ] 。

此法的根据是在 1 % Na2CO3 ,85 ℃水浴条件下,硅藻在2 h以内完全溶解,而粘土矿物中非生物硅组分的溶出与时间成线性关系[21~23 ]因而,利用连续提取所得曲线外推的方法可校正共存粘土矿物对测定的影响。

此法是较早提出的BSi 的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后人进行了许多改进。

Mortlock 等[23 ]采用的是2M Na2CO3 ,85 ℃水浴提取,提取5 h后,测定提取液中的Si 含量,提取后用显微镜检查剩余固体,若残渣中放射虫含量占最初生物硅的25%以上,则需将残渣过38或63μm的筛选,截留物溶于10~30 mL 2M NaOH ,于85 ℃水浴中保持5~8 h ,将这步测得的Si 与用Na2CO3 提取的Si 加和,即为样品BSi 含量。

方法2来源:中国知网作者:李颖(江苏省江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江阴214431)题目:中低合金中高硅的测定杂志名:机电信息期刊号:2总第405期2010年第3期测定方法:1.1 仪器ARL3460 型直读光谱仪。

1.2 分析条件冲洗时间:2 s;预燃时间;8 s;积分时间: 3.5 s;积分光源条件2;氩气静态流量:0.3 L/min;氩气流量:4L/min;氩气纯度:99.999 %。

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

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

第3章生物质的分类及工业分析3.1 生物质的分类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

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

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

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农业生物质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包括能源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等。

能源植物泛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几类。

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如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粪便污水等。

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

其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受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主要是粮食、农作物秸秆和牧草等)的转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

工业分析教研室中期检查

工业分析教研室中期检查

关于开展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各教学单位: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掌握本学期教学各项工作开展状况,了解教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现经研究决定于2014年11月17日—11月28日(第13-14周)在全院开展教学中期检查工作。

具体通知如下:一、检查的主要内容1.教学文件。

检查本学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教案的书写情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情况,各种教学资料(教师手册、点名册、教案、教材、授课计划)的携带及填写情况。

2.教学过程。

检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组织及效果,教师间相互听课和评课的落实情况,学生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反馈情况等。

3.教研活动。

检查是否定期、有记录地按照计划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试方法、教材建设等专题教研活动。

4.教风及学风。

检查教师批改作业、辅导及答疑情况,学生上课纪律、到课率,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等。

5.青年教师培养情况。

包括新进教师授课状况,青蓝工程听课情况6.问题与建议。

了解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师生对教学设施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检查方式与进度安排中期检查以系部自查和学院抽查,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1)系部自查:系部结合实际情况,以突出实效为原则,对各教学环节严格自查。

要求于11月25日前完成自查工作。

(2)学院抽查:主要以座谈会、随机听课、学生评教、随机抽查等方式,检查系部自查情况及教学过程中反应出的问题;(3)专项检查:学院成立两个专项检查组,分别由赵院长和朱处长带队,分别对教学运行进行针对性检查三、材料报送与工作改进要求各系部应根据教学中期检查情况进行总结,认真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请各系部于11月26日前提交下述材料:(1)自查具体安排表(格式见附件1);(2)中期教学检查总结报告纸质版(格式见附件2)。

工业分析电子教案

工业分析电子教案

1.1绪论一、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工业生产的思想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工业分析的任务与作用二、教学重点:理解工业分析应遵循的原则三、教学难点:掌握工业分析应遵循的原则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五、课时:第1周第1课时—总课时第1课六、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工业的重要性 3′导言: 2′课堂小结:工业分析的任务与作用,工业分析的特点 1分作业:P4-1.2 1分教学后记:结果的分析讲解的不太清晰1.1 绪论一、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从事态度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工业分析的方法、实验及其要求二、教学重点:掌握工业分析的方法三、教学难点:了解工业分析的实验要求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五、课时:第1周第2课时—总课时第2课时六、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1分复习提问:工业分析的任务、作用 3分导言: 2分课堂小结:工业分析的方法实验要求2分作业:P4---3 1分教学后记:2.1 化工产品采样原则一、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采样的目的原则和采样方案的设计二、教学重点:掌握爆炸的概念,分类及影响爆炸的极限因素三、教学难点:掌握采样的目的和原则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五、课时:第1周第3课时-总课时第3课时六、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1分复习提问:讲解上节作业 3分导言: 2分课堂小结:采样目的、原则方案设计 2′作业:P22---1.2教学后记:2.1 化工产品采样原则一、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采样的原则,样品数和样品量二、教学重点:掌握样品擞和单元数的确定三、教学难点:理解采样误差的含义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五、课时:第1周第4时-总课时第4时六、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1分复习提问:分类导言: 2分课堂小结:采样原则样品数样品量 2分作业:P23--4 1分教学后记:2.2 固体不均匀物料试样的采取与制备一、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试样的采取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采样术语的意义三、教学难点:理解重要采样方法的要点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五、课时:第1第5课时-总课时第5时六、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1分复习提问:系统、随机误差 2分导言: 2′课堂小结:子样总择采样单元采样方法 2分作业:P23—5、6 1分教学后记:。

工业分析与检验单选题库

工业分析与检验单选题库

工业分析与检验单选题库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电位滴定中,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Fe2+,宜选用( )作指示电极A、pH玻璃电极B、银电极C、铂电极D、氟电极正确答案:C2、对于一难溶电解质AnBm(s)←→nAm++mBn-,要使沉淀从溶液中析出,则必须( )A、[Am+]n[Bn-]m>KspB、[Am+1]>[Bn-1]C、[Am+]n[Bn-]m<KspD、[Am+]n[B-]m=Ksp正确答案:A3、比较下列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

甲组:0.19%,0.19%,0.20%,0.21%,0.21%。

乙组:0.18%,0.20%,0.20%,0.21%,0.22%。

A、乙组比甲组高B、甲乙两组相同C、甲组比乙组高D、无法判别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螯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螯合物通常比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非螯合配合物稳定得多B、有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位体均生成螯合物C、形成螯环的数目越大,螯合物的稳定性不一定越好D、起螯合作用的配位体一般为多齿配为体,称鳌合剂正确答案:B5、下列与纯物质两相平衡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蒸气压将随温度升高而加大B、升华温度将随压力增大而升高C、沸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D、熔点将随压力增加而升高正确答案:D6、热导气体分析是根据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A、对流B、热传导能力C、温度D、压力正确答案:B7、某人根据置信度为95%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如下报告,合理的( )A、(25.48±0.1)%B、(25.48土0.135)%C、(25.48±0.1348)%D、(25.48±0.13)%正确答案:D8、装有氮气的钢瓶颜色应为( )A、天蓝色B、深绿色C、棕色D、黑色正确答案:D9、电子分析天平按精度分一般有( )类。

A、3B、6C、5D、4正确答案:D10、下列易燃易爆物存放不正确的是( )A、存放药品时,应将氧化剂与有机化合物和还原剂分开保存B、爆炸性危险品残渣不能倒入废物缸C、金属钠保存在水里D、分析实验室不应贮存大量易燃的有机溶剂正确答案:C11、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量时,至少要取( )A、0.2gC、0.1gD、0.5g正确答案:A12、氟离子选择电极是属于( )A、均相膜电极B、参比电极C、金属-金属难熔盐电极D、标准电极正确答案:A13、在列举出的在实验室认可要求中,属于质量体系保证的是( )A、检验人员技术素质的保证B、检测环境与检测安全C、领导的分工不明确D、仪器设备的保证正确答案:C14、配制高锰酸钾溶液c( KMn04)=0.1mol/L,则高锰酸钾基本单元的浓度[c(1/5KMnO4)]为( )A、0.25mol/LB、0.5mol/LC、0.02mol/LD、0.1mol/L正确答案:B15、在生产单位中,为检验分析人员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常用于校正的方法是( )。

思考(作业)题.docx

思考(作业)题.docx

思考(作业)题绪论1.原料、材料、原材料的含义有何差别?2.验证型实验、测试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的特点是什么?3.你认为本书所列的实验项目中,哪些实验是验证型,哪些实验是测试型,有没有设计型?4.你认为本书所列的实验项目中,哪些实验是原料(燃料)性质的测试研究,哪些实验是材料形成规律的实验研究,哪些实验是材料性质的测定分析?5.你认为在做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有没有用,为什么?6.你是否喜欢到实验室做实验?为什么?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1.误差是可以转化的。

如果一把尺子的刻度有误差,再用这把尺子做标准尺子去鉴定一批其他尺了,则什么误差转化为什么误差?2.对一组测量数据进行结果计算后,得到的结果是:X=l. 384 土0. 006;对这个结果有两种错误的解释。

①这个结果表示:测量值1. 384与真值之差就等于0. 006;②这个结果表示:真值就落在1. 378〜1. 390这个范围之内。

为什么说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3.对一种碱灰的总碱量(Na?。

%)进行5次测定,结果如下:40.02, 40.13, 40.15, 40.16 ,40.20o用三倍法(3 6 )和格鲁布斯法进行判定,40.02这个数据是不是应舍去的可疑数据?4.某钢铁厂生产正常时,钢水平均含碳量为4. 55,某一工作日抽查了5炉钢水,测定含碳量分别为:4.28, 4.40, 4.42, 4.35, 4.37。

问这个工作I I生产的钢水含碳量是否正常(P=95%)5.用一种新方法测定标准试样的二氧化硅含量(%),得到8个数据:34.30, 34.32 , 34.26,34.35, 34.38 , 34.28, 34.29, 34.23。

标准值为34.33%,问这种新方法是否可靠(当P=95%,有没有系统误差)?6.某厂生产一种材料,在质量管理改革前抽检10个产品,测定其抗拉强度(MPa)为164.2, 185.5, 194.9, 198.6, 204.0, 213.3, 229.7, 236.2, 258.2, 291.5;质量管理改革后抽检12个产品,测定其抗拉强度为210.4, 222.2, 224.7, 228.6, 232.7, 236.7, 238.8, 251.2, 270.7, 275.1, 315.8, 317.2=问企业质量管理改革前后的产品质量是否相同?7.某实验员用新方法和标准方法对某试样的铁含量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如下(%): 标准方法:23.44, 23.41, 23.39, 23.35新方法:23.28, 23.36, 23.43, 23.38, 23.30问这两种方法间有无显著差异,即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8.某实验室有两台光谱仪A和B,用它们对某种金属含量不同的9件材料进行测定, 得到9对观测值如下:A 设备: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B 设备:0.10, 0.21, 0.52, 0.32, 0.78, 0.59, 0.68, 0.77, 0.89 (%)。

煤质化验工操作规程

煤质化验工操作规程

煤质化验工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
第一条进入化验室要向上一班询问工作情况,询问马弗炉、干燥箱、天平等化验设备是否完好,并与上一班人员一起对设备进行检查,清点化验器具、仪表等,检查作业现场的卫生情况。

第二条给需要使用的设备送电,发现有漏电、断电及其它事故时,应立即停止送电,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二、操作中
第三条严格按照国标规定进行煤的工业分析(如: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等)。

第四条严格按照国标规定进行煤的其它分析(如: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等)。

第五条严格按照国标规定进行磁性物含量的测定。

三、操作后
第六条做好本岗位文明卫生工作。

第七条主动向接班人员交代当班工作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

煤矿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煤矿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修文县天治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巷道名称:14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施工单位:掘进队编制:日期:2012年月日审批记录贯彻记录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二章编写依据第三章煤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第四章掘井方式、巷道布置及支护规格第五章施工方式与爆破第六章劳动组织及循环作业图表第七章主要生产系统第八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第九章避灾路线附图1:K4煤层顶底板岩性柱状图。

附图2:1402工作面布置平面图。

附图3:井下主要供电系统图。

附图4:炮眼布置图附图5:1402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附图6:1402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图。

附图7:循环图表。

附图8:1402支护断面图。

附图9:工作面运输系统图附图10:工作面压风、供水系统图附图11:工作面防尘系统图附图12:工作面避灾路线图第一章概况一、巷道位置、用途及掘进的时间:(附平面图)第二章编写依据一、批准的设计或采掘计划已审批的天治煤矿(变更)《开采方案设计》、《安全专篇》。

二、其它技术规范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行业管理部门的文件精神、本矿采掘实际、煤矿安全评价条件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编制。

第三章煤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巷道围岩、煤层特征K4煤层位于龙潭组(P312)中下部,较稳定,厚度1.8~2.2m,平均2.00m,结构单一。

顶板:直接顶板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强度低。

间接顶板为含黄铁矿结核的泥质粉砂岩,煤层上部0.30m呈块状;中下部为粉煤。

底板:直接底板为浅灰色粘土岩,强度较低,水稳性差。

煤层情况表附图: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2、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掘进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地质资料及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该区内无采空区水,无断层水;但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少量裂隙水。

因此该项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无断层水,老窑水。

3、煤层的自燃性、爆炸性与瓦斯等级:据连续三年的瓦斯鉴定资料,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8]1540号)《对贵阳市煤矿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发[2009]313号,关于贵阳市煤炭管理局《关于审批贵阳市煤矿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请示》的批复;黔能源发[2010]835号,关于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审批贵阳市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请示》的批复;本矿从2008—2011年连续四年都鉴定为低瓦斯,本次为低瓦斯矿井。

工业分析与检验毕业论文题目

工业分析与检验毕业论文题目

工业分析与检验毕业论文题目工业分析与检验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素有工农业生产的“眼睛”和科学研究的“参谋”之称。

作为一种检测工作,其行业覆盖面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煤炭支柱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工业分析人员为其提供殷实可靠的分析资料。

以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工业分析与检验毕业论文题目一:1、浅议锅炉检验的重要性和方法2、作业标准化在钢产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探讨3、关于锅炉检验与能源消耗的分析4、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中国工业产业共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5、基于SD的工业碳排放情景模拟及行业结构调整研究6、地方政府环境管制行为与工业污染治理绩效研究7、高精度母线防火检测系统研究与性能分析8、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工业锅炉节能监管9、城市发展和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贡献率的研究10、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英语中的略读技巧11、卡方检验在二胎生育意愿分析中的应用--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为例12、基于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分析13、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14、工业锅炉水质检验中常见问题及对策15、工业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探讨16、我国玉米期货的波动率分析及应用17、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18、工业企业投资房地产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19、产品内分工与企业生产组织模式选择20、探讨如何提高工业盐样品分析的速度21、典型行业废水中盐分电导率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22、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23、我国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24、我国中部地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影响因素及收敛性分析25、基于DEA和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工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26、基于Wiener过程的铝合金铣削表面精度寿命预测2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典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28、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行为及其对要素流动的影响机制研究29、基于AQL的海洋数据质量检验模型研究30、阜康市工业废气排放的环境规制问题及对策研究31、市场结构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32、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绩效评价与优化路径工业分析与检验毕业论文题目二:33、中国煤炭产能过剩成因机理和对策分析34、基于现代统计理论的陆地地震勘探随机噪声特征研究35、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研究36、创新导向、组织氛围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37、基于江苏民营企业出口的新新贸易理论研究38、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39、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关系研究40、土地资源配置的经济效应分析41、中国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42、重庆市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效益的实证研究43、工业遗存中的大跨度单层厂房更新模式研究44、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影响45、中国工业生态效率的统计研究4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企业环境规制研究47、经味觉通路的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中枢神经毒性48、1-溴丙烷的毒性效应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49、西安市货运量与工业增加值协整分析50、反力式滚筒制动力检测中车辆轮重自动调整系统研究51、基于数据驱动的超低能耗铝电解槽况诊断研究及应用52、全自动工业分析仪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5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农村工业发展研究54、大气污染、公众健康与环境政策研究55、大数据驱动的机器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56、浙江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57、灌区水权转让与虚拟水补偿耦合模型的开发及应用58、云南省各州市工业绿色发展路径选择研究59、人口发展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60、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的正向影响研究61、基于水足迹的京津冀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62、混成系统有界模型检验优化技术研究63、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工业集聚及其演化研究64、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产业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65、生物质热裂解液化装置的实验研究及经济性分析工业分析与检验毕业论文题目三:66、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67、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68、中国制造业对美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研究69、中国企业生产率与海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关系研究70、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71、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研究72、辽宁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73、山西省煤炭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74、碳金融市场的定价与价格运行机制研究75、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76、HSF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77、中间产品进口影响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78、外源技术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79、血清淀粉样P物质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影响及机制80、山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81、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与污染减排效果--基于“先污染82、绿色税收政策对生态效益影响研究83、环境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研究84、环境治理失职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影响分析85、我国交易所市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86、货币政策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87、政府投入与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研究88、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89、中国省际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分析90、复杂应力下产品性能退化分析方法研究91、我国能源消费对环境与公共健康的影响研究92、林产工业生态产业链演进机理及效能评价研究93、规模异质性条件下中国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研究94、我国企业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9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96、金融危机、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97、高低温环境卫星天线形面变形的近景摄影测量与数据处理98、EVA业绩考核对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煤的工业分析作业指导书

煤的工业分析作业指导书

煤的工业分析作业指导书(一)煤的外在水分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浅盘内迅速称取小于13毫米的煤样(500+10)克(称准至0.1克),平摊在浅盘中,于环境温度或不高于40度的空气干燥箱中干燥到质量恒定(连续干燥1小时,质量变化不超过0.5克),记录恒定后的质量(称准至0.1克),对于使用空气干燥箱干燥的情况,称量前需使煤样在试验室环境中重新达到湿度平衡。

按下式计算外在水分:m1Mf=-------------χ100m式中:m1------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失,单位为克。

m----称取的煤样质量,单位为克。

Mf------煤样的外在水分,用质量分数表示。

%(二)煤的内在水分立即将测定外在水分后的煤样破碎到粒并小于3毫米,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迅速称取煤样(10+1)克(称准至0.001克),平摊在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加热到105—110度的干燥箱中,干燥1.5小时,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放置约5分钟,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后称量(称准至0.001克)。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分钟,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1克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内在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按下式计算外在水分:m1Minh=-------------χ100m式中:m1------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失,单位为克。

m----称取的煤样质量,单位为克。

Minh------煤样的内在水分,用质量分数表示。

%(三)煤的全水分的测定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浅盘内迅速称取小于13毫米的煤样(500+10)克(称准至0.1克),平摊在浅盘中。

将浅盘放入预先加热到(105—110)度的空气干燥箱中,在鼓风条件下,烟煤干燥2小时,无烟煤干燥3小时。

将浅盘取出,趁热称量(称准至0.1克)。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分钟,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5克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化学分析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化学分析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化学分析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设备必须放置在()台子上。

A、日晒B、潮湿C、牢固无振动D、杂物正确答案:C2、打开ICP计算机电源,在Startup.ini文件中将CamCoolerTemp设定在不制冷状态(度)A、15B、25C、26D、28正确答案:B3、一般地说,在进行分析工作时,首先要进行( )分析。

A、定量B、不定性C、定性D、非定量正确答案:C4、PH计在初次使用时,由于电极探头比较干燥,可能影响仪器的测定精度,因此先将电极浸泡在3mol/L的氯化钾溶液中()A、240分钟B、100分钟C、120分钟D、20分钟正确答案:C5、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

A、低挂低用B、低挂高用C、同一水平D、高挂低用正确答案:D6、焦炭灰分室内偏差是()A、0.2B、0.5C、0.3D、0.4正确答案:A7、()负责检查监督本科室人员的公正性行为A、综合办负责人B、技术负责人C、科室负责人D、质检中心主任正确答案:C8、石灰中测定氧化镁,氨性缓冲溶液的PH值是( )A、13B、11C、10D、12正确答案:C9、使用瓷舟时,应先在()℃ 的高温中灼烧2小时。

A、1300B、1100C、1000D、1200正确答案:D10、下面数据中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0.07520B、0.01234C、1896D、0.0376正确答案:A11、测定烧结矿中的亚铁大于5-10时,允许偏差是()A、0.4B、0.25C、0.2正确答案:D12、()是指检查人员深入生产现场、运输车辆、运输线路等,检查相应安全设施是否配备到位,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A、查管理B、查思想C、查现场D、查制度正确答案:C13、锰的测定中,过硫酸铵的作用是()A、指示剂B、氧化剂C、催化剂D、显色剂正确答案:B14、国家规定一顶安全帽的重量不应超过()克。

A、550B、400C、450D、500正确答案:B15、常用四中安全色中蓝色表示()A、安全状态,可以通行B、警告、注意C、禁止、停止D、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正确答案:D16、使用瓷舟时,应先在( )度的高温中灼烧2小时A、1300B、1200C、1500D、1400正确答案:B17、石灰中测定氧化钙,氢氧化钠的浓度是( )B、20%C、40%D、25%正确答案:B18、球团SiO2小于()为合格。

工业分析检验技术形成性考核题册答案

工业分析检验技术形成性考核题册答案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业分析检验技术形成性考核题册答案工业分析检验技术作业1答案第1章~第2章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

2.物理指标、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3.过滤、浓缩、蒸馏排除干扰杂质、消解。

4.碳、氢、氧、氮、硫。

5.地下水、地面水、大气水。

6.破碎、筛分、混合、缩分。

7.外在水分、内在水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C 2.B 3.C4.B 5.A 6.A 7.A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答: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泥土、浮游生物和无机矿物质,使其呈现一定的颜色。

①铂-钴标准比色法:用氯铂酸钾(K2PtCl6)与氯化钴(CoCl2·6H2O)配成颜色标准溶液,再与被测水样进行目视比色,以确定水样的色度。

规定1mg/L以氯铂酸离子形式存在的铂产生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②稀释倍数法:或工业废水污染,水样的颜色与标准色列不一致,不能进行比色时,用颜色来描述。

可用无色、微绿、绿、微黄、黄、浅黄、棕黄、红等文字来描述颜色,记载颜色种类及特征。

取一定量的水样,用光学纯水稀释到刚好看不到颜色,根据稀释倍数表示该水样的色度。

其水样色度相当于铂-钴色列的色度×水样稀释倍数。

2.答:通常把含有较多钙、镁金属的化合物的水称为硬水,而把水中钙、镁金属的化合物的含量称为硬度。

水的总硬度的测定:在pH=10的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对于干扰离子铁、铝用三乙醇胺来掩蔽;铜、锌可用硫化钠来掩蔽;微量锰用盐酸羟胺还原来消除。

3.答: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滴定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回滴,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即化学需氧量。

入厂煤的工业分析作业指导书

入厂煤的工业分析作业指导书

入厂煤的工业分析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制定的,适用于公司内入厂煤和入炉煤的工业分析测定。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第三章术语和定义本作业指导书采用上述标准中的定义。

第四章职责和分工第一条化验班长1全面负责检验测试工作质量。

2负责检验测试质量事故及检验测试质量争议的处理。

3经常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

4解决检验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5负责本班组管理和日常事务的处理工作。

6负责全公司入厂煤化验分析工作。

贯彻执行有关燃料化验的各项工作标准。

7负责审核检验测试记录。

8制止工作中各种不正确操作,确保化验数据真实可靠。

9组织全班人员推广、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班组管理水平,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二条化验员1对各自承担的检验测试工作的质量负责。

2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3严格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及时填写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记录。

4保持工作场所清洁,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

5按时完成检验测试任务,及时提出检测报告,并按规定程序送审,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无误。

6爱护仪器设备,做好保养工作;操作中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后立即报告主管人员,研究处理。

第五章化验员和仪器要求第一条具有煤质检验人员岗位合格证或有1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第二条仪器设备与试剂要求:1电热鼓风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4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5智能马弗炉。

6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7瓷灰皿:长方形,底面长45 mm,宽22 mm,高14 mm。

8挥发分坩埚:带有配合严密的盖的瓷坩埚,尺寸符合GB/T212-2008的要求,坩埚总质量为15~20g。

9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第六章安全注意事项第一条各种设备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第三次工业分析作业

第三次工业分析作业

1、湿法分解法和干法分解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答:湿法分解特别是酸分解法的优点主要是:酸较易提纯,分解时不致引入除氢以外的阳离子;除磷酸外,过量的酸也较易用加热方法除去;一般的酸分解法温度低,对容器腐蚀小;操作简便,便于成批生产。

其缺点是:分解能力有限,对有些试样分解不完全;有些易挥发组分在加热分解试样时可能会挥发损失。

干法分解特别是全熔分解法的最大优点是只要溶剂和处理方法选择适当,许多难分解的试样均可完全分解。

其缺点是熔融温度高,操作不够方便,还可能会腐蚀器皿。

2、简述酸分解岩矿试样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答:原理:酸分解岩矿试样时是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氢离子的体积小,没有外层电子,具有很高的能量,是它能够强烈分解矿石的基本原因;自然界的矿物除少数自然元素外,大部分为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各种弱酸盐。

氢离子与试样中的阴离子等作用形成了难离解的弱酸或水,促进了分解反应的进行。

分解时,酸根主要起配位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

规律:(1)、矿物被酸分解时所生成的弱酸电离常数愈小或矿物溶度积愈大,溶解时所需酸度愈小,即愈容易溶解。

(2)、溶剂酸根氧化性愈强,浓度愈大,还原性矿愈容易溶解。

3、简述增压溶样、超声波震荡溶解技术、电解溶解技术和微波加热溶解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答:(1)、增压溶样技术:原理:在密闭容器内,用酸或混合酸加热分解试样,由于蒸汽压增高,酸的沸点也提高,因而使酸熔法的分解效率提高,常压下难溶于酸的物质在加压下可溶解。

方法:采用封闭玻璃管或加压装置。

(2)、超声波振荡溶解技术:原理:利用超声波振荡来加速试样溶解。

方法:把盛有样品和溶剂的烧杯置于超声换能器内把超声波变幅杆插入烧杯中,根据需要调节功率和频率,使之产生振荡,从而加速试样溶解。

(3)、电解溶解技术:原理:通过外加电源,使阳极氧化。

方法:把用作电解池阳极的一块金属在适宜电解液中,用铂或石墨作阴极,通过外加电源,使其溶解。

(4)、微波加热溶解技术:原理:利用微波对玻璃、陶瓷、塑料的穿透性和被水、含水或脂肪等物质的吸收性,使样品与酸或水的混合物通过吸收微波能产生瞬时深层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工业分析化学作业(一)
1.通过查阅资料,概述工业分析的发展。

答:随着分析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和现代化工业生产对工业分析要求的提高,工业分析化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了它的新的发展阶段——过程分析化学(PAC)的兴起与发展阶段。

它是一门关于发明和发展新的、完善的原位分析方法和仪器,并使之成为自动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监测与控制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PAC之后,可使整个生产过程合理,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质量提高,环境污染减少。

过程分析可在原料的利用、废物的产出、产品的质量和纯度方面优化化学过程。

由于过程分析可对研究的效率以及过程的最佳化和扩大规模方面发挥巨大潜力,故该领域在未来将会有重大的发展。

过程分析在生产领域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强。

2.选择分析方法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1)分析样品的性质及待测组分含量。

性质不同,其组成、结构和状态不同,影响试样预处理方法。

含量不同则分析方法不同。

(2)共存物质的情况
由于分析方法的选择性有限,即抗干扰能力有限。

样品中共存物质的存在情况不同将影响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

(3)分析的目的和要求
分析目的不同,则要求的结果也不同,也要选不同的分析方法。

例如,对矿石品位的检定及仲裁宜用准确度较高的标准分析方法,野外分析则需要较为快速的分析化学,制药工业分析中,有时还需要检测组分的形态、活性、手性进行表征和测定,即需要形态分析方法。

(4)实验室实际条件
设备、试剂以及技术条件对选择分析方法的范围也有严格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