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7张PPT)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7张PPT)
3、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学会在人生道路 上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生活哲理。
作者介绍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早年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 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 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 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 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 事:源起与演变》《悬崖上的一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导入语
人生的旅途,总难免有磕磕碰碰、坎坎坷坷,常会有 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那么该如何去面对这些困难哪? 或许你会感到困惑、感到迷茫、抱怨上天,其实,这都是 人生的必修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一步、再 走一步》,从中,我们能获得一些启示。
学习目标
1、熟记“和、稽”等字的读音,熟记“晕眩、抽噎”等词 语的字形,理解“小心翼翼、哄堂大笑”等成语的含义。 2、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我”的心理变 化。
心理描写:进退两难、孤立无援。
脱险
(1)在脱险部分“我”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请找出 来。
(1)“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 着说。“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
脱险
最初:毫无信心
(2)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
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继而:信心萌发
其他写作特色
1、描写准确恰当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
文中人物的语言准确地反映出人物各自的性格。如“我” 的胆怯、父亲的耐心细致,都在文中有恰到好处的描写。 “我”的动作、心理使得整个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 者面前。景物描写的交代、渲染、衬托作用,都起到了突 出中心的作用。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17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17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作品: 代表作《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 起与演变》、《走一步,再走一步》。
自主学习
02 知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年版),田文慧译。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选入课本后改为现在的题目, 并做了删改。文章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 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激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 亨特信心大增,一步一步地爬下来,终于脱险。
重点探究
1.在父亲引导“我”征服悬崖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顿时有 了信心
害怕
信心大增
成就感 骄傲
人物心理刻画
重点探究
2.从课文内容看“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指那次“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走下悬崖,克服困难的过程。
重点探究
3.在人生道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当堂检测
1.“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 险的训诫”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我”攀崖时的种种表现作了铺垫。
当堂检测
2.文中对“我”进行了哪些描写?表现了“我”什么心情?请举例说明。 (1)心理描写,如: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 (2)动作描写,如: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 量往里靠; (3)语言描写,如:“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这些描写表现了“我”当时十分恐惧的心情。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1.阅读课文,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 56年前,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地点: 费城 人物: “我” 、 “我”的小伙伴们、爸爸 起因: 厌倦游戏,禁不住伙伴的怂恿去爬悬崖 经过: 由于自身的原因,“我”陷入困境 ,父亲指点 结果: 摆脱困境,产生巨大的成就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课件ppt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课件ppt
增加课堂互动
通过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THANK YOU.
教学背景与困难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中存在着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 行差异化教学。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为主,缺乏多样性法
采用小组合作、互动式探究、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资源整合能力
具有获取、筛选、整合学科领域内各种信息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教师创新素养
创新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和思考。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方法特点
综合性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教学等,使学 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
互动性
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交流想法,通过合作与协商深化对 知识的理解。
个性化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评价 方式。
教学过程评价
01
评价标准明确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方面。
02
评价方式多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注重学生
的参与和反馈。
03
评价结果客观
根据评价标准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
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课件说课稿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课件说课稿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够抱“我”下来,但他深知,假如自己上去抱,即使“我”安全了,但能力不 能得到提升,所以才会有意识地引导“我”自己处理问题,并不停勉励“我” 大胆尝试,教给“我”处理问题方法,使“我”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也增强了 勇气、信心,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高兴。
第9页
精彩课堂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1.文中有很多伏笔和照应,请找出来。 如文章屡次提到自己体质弱为后文“我”恐惧埋下伏笔;杰里喊“就因为你
第3页
精彩课堂
步骤一 知识梳理 扎实基础
1.作者介绍 莫顿·亨特(1920—),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代表作品有《痛击》《走一步,再走一步》。第4页Leabharlann 精彩课堂2. 生难字词
(1)字音
灼人( zhuó ) 寻觅( mì ) 突兀( wù ) 椿树( chūn ) 滑稽( jī ) 嘘声( xū ) 晕眩( xuàn ) 恍惚( hū ) 抽噎( yē ) 呻吟( yín )
心理描写:第7、8段“我心在瘦弱胸腔中怦怦地跳动”“然后吓坏了”等心 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害怕、担心心理。
语言描写:如第20段“我不行!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表现了“我”当 初恐惧和不自信心理。
第11页
精彩课堂
3.文章是怎样利用以小见大手法表现主题? “遇险脱险”小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
第7页
精彩课堂
步骤三 质疑问难 深层探究
1.概括“我”爬下悬崖心理改变过程。 毫无信心(“我下不去……我会摔死”)——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
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巨大成就感。
第8页
精彩课堂
2.怎样评价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这是一个富有教育智慧合格伟大父亲。在“我”下悬崖时候,父亲完全能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
❷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 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第一次:小声地哭,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特定情况下的恐惧心理。 第二次:百感交集,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欢欣,有先前的 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有战胜困难后的巨大成就感。
3.课文最后一段中的“一小步”与脱险时的“一小步” 一 样吗?
课堂检测
3.下列各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B ) A.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 B.那高高的摩天大楼像是钻天的白杨树,直刺苍穹。 C.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 D.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芳,我仿佛有一种喝了香醇的 酒的感觉。
【解析】A项没有喻体,C项和D项中的“像”“仿佛”是介 词不是比喻词。
字词清单
zhuó

wù pēnɡ
灼 扒 趴 酷热 厌倦 附和 突兀 怦怦
xuàn
huǎnɡ
嘲笑 晕眩 哭泣 呻吟 恍惚 暮色 安慰
línɡ
wèi cēn cī
凌乱 惊讶 畏惧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chūn jǐ




臭椿 岩脊 气喘吁吁 嘘声 抽噎
hōnɡ
哄然大笑
词语集注
酷热 附和 气喘吁吁 参差不齐 哄然大笑
脱险时的“一小步”指的是在父亲的指引下“我” 走出的一小步;
最后一段中的“一小步”是比喻义,指人生中的近 期目标、小目标。
➢ 从“我”的经历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帮助,要懂得照顾弱小者。 (2)教育孩子应该锻炼他们自身的能力,而不越俎代庖。 (3)面对困难不要畏难退却,要敢于跨出第一步。 (4)在面对复杂任务时,可尝试分解,减低难度。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32页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32页ppt)
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 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相关链接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 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 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 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 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 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 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嶙峋的胸腔 里面扑扑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 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 木、不能动弹。
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 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 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4课 《走一 步再走 一步》 课件(32 页ppt)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 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 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 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
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 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 ,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 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 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 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4课 《走一 步再走 一步》 课件(32 页ppt)
5、说说“我”的脱险过程。
杰利带来了我父亲。(听见)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我哭着 说) 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 (我顿时有了信心) 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 方。(我的信心大增) 我每次只移动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 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啜泣了一会,产 生了一 种巨大的成就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

②将这“经历”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 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 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也 就是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惧害怕, 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由易入手, 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 面对困难不要畏难却步,要敢于跨出第一 步; • 学会坚持; • 要冷静地分析困难,一步步克服困难,积 小胜为大胜。
参考观点:当我们贸然行事时,应该想想父 母的淳淳教诲,尽管他们的教导不一定千真 万确,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事仍 然是时有发生,“我”就是不顾母亲的“不要冒 险”的警告,才身临其境,所以凡事三思而行, 必定有益。
“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指的是什么?
“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有两层意思: ①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
二、晕眩
哭泣
16段
三、神情恍惚
害怕和疲劳 17段
局部品味
“我”爬下悬崖时心理变化的过程。
1最初:毫无信心
我不行 我会掉下去 我会摔死的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2继而:信心萌发
3随后:信心大增
再一次,我做到了
4最后:巨大的成就感
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语言评析
文中冒险、脱险部分的一个“哭泣”、一 个“抽噎”(16段和28段中)是否一样?
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不同:前 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 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 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 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 · 芬奇的老师对达 · 芬奇谈自 己画蛋的体会,他说:“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 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 另一则材料。 我国宋代伟大诗人苏轼也谈过类似的体会,他仔细 观察过庐山,然后作诗云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无论绘画还是观景, 都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这样,才能发现事物、景物 的不同特点,画画,才能画出新意;观景,才能观 出新意。对一些意蕴丰富的文章也应如此,应从多 个方面去想,读得有创意,提高阅读质量。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本文通过捅马蜂窝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其实动物和人一样,需要平等对待。 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切不可因为 自私,而去做伤害旁人的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的一生少不了经受挫折与磨难,但也正是在 战胜困难的经历中,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充实而 有意义。当我们面对困难时,鼓起勇气,大声 地对自己说:“走一步,再走一步。”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 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 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 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 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 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 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 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 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 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 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自读课文,要求:
自读技巧:
不动笔墨不看书(眼到、口到、心到)
快速(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自读要求:
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六要素”
学习任务一: 小组合作,默读文章,勾画文中标志情节发展
的关键语句,理清故事情节。 1.小组成员自主勾画标志时间和空间的语句。
标志情节发展的关键语句: 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
任务二:抓住哭泣,揣摩心理 课文中几次写到“我”的哭泣?在文中勾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经过、结果。
2 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 量用课文原句
3 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 能正确表达感情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费城
2、故事发生距今多久? 57年前
3、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什么时间?
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天气闷热,想找一些新的花样来玩。
母亲角度
慈母多败儿。这位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 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 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 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 了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 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从此,世上多了一 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杰利角度
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 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 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 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利 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 一起走了。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 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 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 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 正的朋友。
走一步 (详)
信心大增
再走一步 (略)
“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①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 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 ②不要害怕困难,而要冷静分析困难,把 一个大困难化为一个一个小困难,再各个 击破,从而取得成功。
启示:
1.面对困难,不畏惧害怕,要冷静分析, 循序渐进,克服困难。
是的;不是;“我”
9、“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爬到岩石架上,上不去,下不来,陷 于绝望、恐惧;小伙伴们都离“我”而去。
10、谁叫来了“我”的父亲? 杰利
11、“我”是怎样脱险的? 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顺利爬下悬崖。
12、“我”现在多少岁? 65岁(当时是8岁,时隔57年,所以8+57=65)
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变化过程?
“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最初:
大哭
毫无信心
继而: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信心萌发
随后: “我做到了”
信心大增
最后: 迈出了最后一步
产生巨大成就感
扑进爸爸强壮的臂弯里
作用:展现我由害怕困难到战胜困难的全过程。
心理变化
“我”体弱多病,胆小 悬崖高度
信心丧尽
伏笔
信心萌发
父亲角度
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 别的父亲,爬山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孩 子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地下来,经历一次磨 练,增长勇气和经验,让孩子收获信心,变得 勇敢。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 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 一世都软弱无能。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 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1、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 1 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
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 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2
2、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
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
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3
3、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是
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文章叙述了“我”在悬崖
上遇险,脱险的经历,并由此 悟出了经验。
用两个字填空,概括故事情节: ( 冒 )险——( 脱 )险
结构划分: (1-17) 冒险 (18-28) 脱险
(29) 感悟
文章以一次冒险的过程 为线索,采用倒叙的方 式行文,最后点明从中 得到的人生感悟,由事 入理,条理清晰。
精读研讨
爬上石架的“我”,上不去,下不来,陷入绝望、 恐惧,父亲并没有用梯子上去救护,而是鼓励、指 导孩子“走一步,再走一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 获得信心,变得勇敢。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 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 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 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 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莫 顿
·
步亨 特
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1927~1983)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
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 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 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
5、“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 因为8年来“我”一直有病,母亲叫“我” 不要冒险。
6、爬上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 两个孩子分别叫什么?
一共有6个小男孩。内德和杰利
7、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大约只有20米高;约为6.7米(因为小岩石架 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
8、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岩石架了吗?所有的孩 子都爬到崖顶了吗?谁没到?
在攀爬过程中“我”遇到的困难具体 表现在哪些方面?
山高崖陡 孱弱多病
内心的恐惧
说说“我”的脱险过程。
杰利带来了我父亲。(听见)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我哭着说) 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 (我顿时有了信心) 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 方。(我的信心大增) 我每次只移动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 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啜泣了一会,产 生了一 种巨大的成就感)
四个孩子的角度
我感觉四个孩子的人品有问题。当自己的 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去拉自己的 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 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 玩笑。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简直可恶之 极。
⑵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 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 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 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远大理想, 要从小事做起,小进步会积累成大成功。
你能归纳主旨吗?
课文通过写“我”童年一次冒险脱险的 经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怕,只要 把大困难化为一个一个小困难,再各个击 破,最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父亲 母亲
杰利 四个孩子
两两对比着来读, 可从 “教子”和
“交友”两个大 角度来深入阅读
本文是叙事散文。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 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相融 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 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 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