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复习内容整理
高一人教版音美知识点
![高一人教版音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50ff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c.png)
高一人教版音美知识点音美,即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审美价值的学科。
在高一人教版的音乐课程中,音美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四个方面介绍高一人教版音美的知识点。
一、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给音乐赋予了有规律的时间感。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节奏记号的意义和应用。
例如,4/4拍表示四分之四拍子,每小节有四个四分音符的时间;3/4拍表示三分之四拍子,每小节有三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的节奏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作品。
二、旋律旋律是音乐中最直观、最易感受到的美学要素之一。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音程、音阶和音程关系等旋律构成的知识。
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常见的音程有大调和小调。
音阶是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排列的一组音符。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音阶类型,如大调音阶、自然小调音阶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旋律的构成方式和音乐表达中的节奏变化。
三、和声和声是多声部音乐中的声部之间的组合关系,也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要素。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和弦的构成和应用。
和弦是由三个或更多个音组成的音群,通过和弦的演奏和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和弦类型,如三和弦、四和弦等。
通过学习和声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结构和变化。
四、音色音色是音乐中最能表现情感和个性的美学要素之一。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应用。
各种乐器的音色各有千秋,如钢琴的明亮清澈、小提琴的悠扬动人。
通过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乐器来演奏音乐作品,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以上就是高一人教版音美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河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美学重点内容梳理
![河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美学重点内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0b278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5.png)
河南省考研艺术学复习资料音乐美学重点内容梳理音乐美学是考研艺术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准备参加河南省考研的同学来说,掌握音乐美学的重点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音乐美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音乐美学的几个重点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征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材料的艺术形式,要素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
音乐的特征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基本特点。
2. 音乐的音乐语言与表现形式音乐语言是指通过音符、乐谱等符号来记录和传播音乐的方式,它是音乐的载体。
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乐器演奏、人声演唱、电子合成等方式实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会给人以不同的音乐感受。
3. 音乐的艺术功能与表现手法音乐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功能,例如情感表达、宗教崇拜、社会交往等。
在表现手法上,音乐借助于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同时还会运用对比、变奏、重复等手法来丰富音乐的艺术效果。
4. 音乐的创作与演绎音乐的创作是指作曲家根据自身的创意和灵感创作出音乐作品的过程,包括谱写乐谱、编曲等环节。
而音乐的演绎则是指演奏家或演唱者通过自身的表演技巧和理解来演绎音乐作品,使其得以呈现给观众。
5. 音乐的历史与发展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与发展过程。
从古代音乐到现代音乐,音乐的形式、风格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了解音乐的历史与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演变和变革。
6. 音乐的欣赏与批评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来体验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音乐的批评则是对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包括对作曲技法、表演技巧等方面的评判。
通过音乐欣赏和批评,可以提高我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是音乐美学的几个重点内容,对于河南省考研艺术学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内容将为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参加音乐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来加深对音乐美学的理解。
音乐美学复习题
![音乐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97202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8.png)
音乐美学复习题1.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是一门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从美学和艺术哲学的高度,对音乐艺术进行总体的基本规律的研究,因此音乐美学可以说是音乐学学科的基础理论。
音乐美学既不能脱离美学,也不能脱离音乐学,它是美学和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2.非自然性——创造性是什么意思?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音响,是一种创造性的音响。
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大型的交响乐,都同样渗透着一种创造力。
没有创造力,任何音响都不可能成为音乐。
3.非语义性——表情性是什么意思?音乐的声音仅仅限定在艺术的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
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它们是非语义性的。
4.什么叫模仿性?音乐中的模仿一般指用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其他声音,即通过声音模仿声音,也就是说,音乐声音的模仿只是针对同类的物质而言,是针对那些用同一种感官——耳朵去接受的物质现象而言。
5.什么是象征性?象征性也是音乐的声音所具有的表现特性。
音乐的声音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手段去表现某种客观现象和物质对象。
音乐声音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用声音象征声音以外的其他事物,如:力度,音色等。
6.什么是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形式,指的是整个音乐构成的外部表现特征。
音乐的形式既反映了构成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外部组织及结构关系,同时也反映着音乐自身特殊的内部组织规律。
7.什么是连贯性原则?人的心理活动有这样一种自然的反应倾向:人们往往不习惯于那种频繁转换的心理状态,而是有一种希望某种心理状态保持与延续的倾向,我们把这种心理特征称之为心理活动的惯性现象。
正是这种自然的心理惯性现象,决定了音乐形式安排的连贯性原则。
8.什么是对比性原则?当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时,人们就有一种希望变化的欲望,我们将这种需要变化、对比的心理活动倾向称之为心理的“求异性”。
求异心理是一种要求改变当前心理状态与活动发展趋势的倾向,求异心理决定了音乐形式安排中对比与变化的自然于流畅。
音乐美学知识点归类总结
![音乐美学知识点归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5b89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2.png)
音乐美学知识点归类总结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美的学科,是审美学的一部分。
它主要探讨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美学规律和美学价值。
在音乐美学中, 既包括音乐的美学理论,也包括音乐的美学实践,它与音乐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有一定的联系。
音乐美学知识点包括音乐的审美对象、音乐的美学特征、音乐的美学规律和美学价值等。
在音乐的美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类总结。
分类1:音乐的审美对象音乐的审美对象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所面向的对象,包括音乐作品、音乐演出和音乐表演等。
音乐的审美对象不仅包括音响艺术、舞蹈音乐、戏剧性音乐等,还包括音乐的创作、演奏、指导、评价、审美态度等。
音乐的审美对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音乐的美学特征和价值。
1.1 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是音乐的审美对象之一,在音乐美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来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风格特征、表现形式和美学规律等。
音乐作品的审美对象包括乐谱、音乐符号、音乐形式、音乐结构等,同时音乐作品还包括作曲家的意图和创作理念。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审美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音乐的创作过程和音乐的美学特征。
1.2 音乐演出音乐演出是音乐的审美对象之一,对于音乐演出的审美研究可以从演奏者、演奏技巧、演出场所、音响效果、观众反应等多个方面来考察。
音乐演出不仅包括音乐家的个人魅力和表现力,还包括音乐演出的情感传递、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等。
通过对音乐演出的审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演艺术和音乐的审美特征。
1.3 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音乐的审美对象之一,它包括音乐表演者、音乐表演形式、音乐表演效果等。
音乐表演不仅包括表演者的歌唱和演奏技巧,还包括表演者的台风、表演手法、音乐表演情感等。
通过对音乐表演的审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演艺术和音乐的审美特征。
分类2:音乐的美学特征音乐的美学特征是指音乐作品所呈现出的美的特点,包括音乐的形式美、色彩美、节奏美、和声美、旋律美、情感美等多个方面。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214a680f01dc281e43af09a.png)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绪论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既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特别把音乐的本质和特性,音乐的形势和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和审美作为研究对象。
2、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课题:1 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研究2关于音乐的本体的研究3关于音乐的美和审美的研究4关于音乐的功能的研究5关于音乐的实践的研究6关于音乐史学的研究3、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1 哲学法2心理学法3社会学法4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拓展V第一章1、音乐的感性材料:指并不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必需品而存在的物质材料,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实用性,与人的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叫做感性材料。
[ 一种艺术媒介]2、音乐艺术的感性材料——声音3、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1 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相比)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的音响,一种创造性的声音EX :自然界的乐音排列出规律的顺序T重新排列找到音的倾向性并解决T单声部音乐到复调音乐T和声T曲式学/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自然声音有时也出现在音乐作品中,西方先锋派,美国埃德加瓦利《电离》使用汽笛声2 非语义性——表情性(和语言比较)音乐的声音不同于语言,人们通过语言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音乐声音仅仅限定在艺术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如《梁祝》小提琴大提琴对答3、音乐的音响与某些语义性内容共同的表达因素:表情音调,通过高低,大小,刚柔,粗细等音调变化表达EX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在楼台相会一一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答,情人离别时内心表达4、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自然声音或语言含义与这些自然的和语言的声音本身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叫做表现。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0779d5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9.png)
⾳乐美学复习资料1.⿊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成者。
2.在⼀定意义上可以说,⼀部中国⾳乐美学史就是儒道两家⾳乐美学思想⽃争、交融、互补的历史。
3.什么是⾳乐美的本质?⾳乐美的本质是丰富⽽有序的感性样式研究历史上⽤于审美的⾳乐,结果表明,听觉审美理想的⾳响感受性显现是以有序化为原则的。
因此可以说:美的⾳乐是审美理想⽀配下产⽣的感性丰富的有序⾳响。
①它是⼀种丰富的有序化⾳响;②这种有序,符合⼈们的听觉审美需要的;③它在⼀定历史和社会⽂化的⼈们的听觉审美与创作实践中形成;④它随着社会历史环境和⼈们审美需要的变化⽽变化;⑤⾳乐创作的有序化⽅法及其应⽤与结果⽇益增多,⾳乐审美⽂化⾛向多元化4.如何理解⾳乐表现的多解性、不确定性?从审美的客体看,⾸先,被表现对象所具有的与⾳乐⾳响构成联觉对应关系的感性特征是⾮常有限的,其次,这⼏项特征决不是⼏个⼈所有的,⽽是很多⼈甚⾄连各种动物、⾃然界的物体都可能会有的,因此同⼀⾸⾳乐作品,引起不同对象的联想是必然的。
第三,能够与⾳乐具有联觉对应关系的感性特征,常常不是确认⼀个对象的惟⼀感性标志或关键标志,因此只抽取可为⾳乐描述的感性特征,就可能⼤削弱被表现对象的可辨性。
从审美主体⽅⾯来看,个⼈经验、知识背景的不同,当时的兴趣、注意、需要、价值倾向的不同,均会成为⾳乐理解中多解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
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经验,在同⼀⾳响的作⽤下不同的主体⾃然会联想到不同的对象;由于主体在不同的时期兴趣、注意、需要、价值倾向等等⼼理状态均可能不同另外,主体注意⼒集中在⾳乐的不同⽅⾯也会引起联觉的差异。
造成不确定性的另⼀个重要原因是,⾳乐所唤起的体验与任何⼀种具体对象的感性特征都不能充分吻合。
从原则上说,⾳乐表现对象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不可避免的,⽽确定性则主要受两⽅⾯条件的制约。
第⼀,联觉对应关系的充分性与明确性;第⼆,是否有"理解向导"。
5.什么是⾳乐的实⽤功能?⾳乐被⽤于教化、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等等⽬的时,具有各种实⽤功能。
音乐美学复习重点
![音乐美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3ee8632f60ddccda38a0b5.png)
1.创作的品质1.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2.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精神活动3.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4.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2.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1)从音乐学角度欣赏。
欣赏者欲了解的是音乐流派和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个性与共性,作者和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个性,音乐的民族特征。
(2)从音乐特征角度欣赏。
欣赏都欲了解的是音乐语言要素,即旋律、节奏与节拍、调式与调性,速度与力度、音区与音色、和声、复调、结构--曲式、体裁、乐器常识等。
(3)从表演形式角度欣赏,欣赏者欲了解的是各种器乐。
(4)从音乐题材欣赏。
欣赏者欲了解的是篇幅较大,结构完整,音域宽广,技巧复杂,极富抒情性或戏剧性的唱段,表现主人公内心活动的独唱曲、宣叙调、朗诵调、圆舞曲、进行曲等等。
(5)综合的欣赏。
欣赏者结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欣赏,特别是通过音响的重放对音乐的欣赏时,可采用综合欣赏的方法。
在欣赏时可根据不同题材的音乐,或不同的录音效果结合上述四点去有重点的欣赏,从而对器材的品质进行评价。
3.他规律与自规律的区别1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可以表现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其形式可以表现各种非音乐性的内容。
2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不表现各种现实中的事物,甚至也不表现情感,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之外没有其他内容。
3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上的对立,是因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它表现对象距离相对比较远。
4.音乐为满足听觉的多种需要而产生的三大功能艺术功能、使用功能、教育功能5.音乐表演的心理音乐表演中的投情;音乐表演中的想象;音乐表演中的直觉;音乐表演临场心理。
6.音乐想像音乐想象是一个转换和创造的过程,它的第一任务是创造出听觉表象来,后再对这些听觉表象进行综合分析,做进一步的想象。
7.音乐美的特征一、艺术美蕴含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之中二、音乐美是心灵、情感美的集中体现。
三、音乐美是现实动态美的反映8.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
初三音美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音美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0c6bc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e.png)
初三音美知识点归纳总结音美是音乐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音乐作品中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在初中音乐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音美相关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本文将对初三音美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1. 节奏感节奏感是音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表达,通过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来组织音符的时值。
合理的节奏处理可以增强音乐的动感和韵律感,给人以美感。
在演唱歌曲或演奏乐器时,要注意准确、稳定地把握节奏,使音乐更加有力量和感染力。
2. 和声和声是指不同音乐音高的组合,通过和声可以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和声的美感来源于和声音程的合理搭配和和声的协调感。
初三音乐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和弦的构成和相关的和声规律,以便在弹奏和合唱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和声。
3. 曲式曲式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包括前奏、主题、副歌、间奏等部分。
不同的曲式有不同的结构和发展方式,通过合理的曲式设计可以呈现出丰富的音乐内涵和表现力。
初三音乐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曲式,如AB、AAB、ABA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音色是声音质感的表现形式,是不同乐器、嗓音或声音来源所具有的独特音质特征。
音色的美感来自于不同音色的组合和运用,通过合理地选用乐器和声部,可以增加音乐作品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初三音乐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器组合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5. 动态和音量动态和音量是音乐中的声音强弱和音量大小的表现方式。
合理地运用动态和音量可以增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演唱或演奏时,要注意动态的变化,使音乐更加生动有力。
6. 表情和技巧在演唱或演奏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表情和技巧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在演唱时,通过合理的声音变化、音程跳跃、发音细节等技巧可以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初三音乐学习中,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演唱和演奏技巧,并运用到实际的音乐表演中。
7. 乐器演奏技巧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乐器都有各自的演奏技巧,通过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更好地演奏乐器,展现乐器的美感和表现力。
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4275bf9c71fe910ef12df839.png)
一1. 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
2.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
又称拍子。
3.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4.调式(mode),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
5. 音乐内容”的不同内涵内容即情感内容即“形象”、“意象”、“动象”内容即形式二1.略2.一、感觉欣赏过程这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主要满足于是否悦耳,好不好听。
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未经大脑仔细思索,人们通过听觉反映出对音乐音响的感觉。
这是未经专门音乐训练的人都可能做到的,当然是较肤浅的欣赏。
如果对感觉欣赏作一些恰当而力所能及的要求,那么欣赏者在这一阶段的欣赏中的收益将大得多,也为进一步欣赏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性欣赏过程感性欣赏是在感觉欣赏基础上,进一步体验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一定的感情共鸣,有时也可能唤起某些联想。
这需要欣赏者有一定生活经验,有初步的音乐知识。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
因此,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感情体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既要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同时也将自己的感情也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产生共鸣。
三、理智欣赏过程理解欣赏是在感情欣赏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欣赏者去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了解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是如何运用和配合,共同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
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重点考点整理
![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重点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3ef9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6.png)
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重点考点整理艺术学音乐史和美学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了解音乐发展和理解艺术的美学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整理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的重点考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艺术学音乐史重点考点1. 古代音乐史- 音乐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古代各个文明中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古希腊音乐的模式和体系- 古罗马音乐的发展和影响2. 中世纪音乐史- 基督教宗教音乐的兴起和发展- 中世纪音乐符号学和记谱法的发展- 抒情歌曲和宗教合唱的特点- 神秘音乐和婚礼音乐的表现形式3. 文艺复兴音乐史-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特点和创新- 巴洛克音乐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歌剧和宗教音乐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 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和巴赫的重要作品4. 古典音乐史- 古典音乐时期的音乐特点和创作风格- 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趋势-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 古典音乐家莫扎特和海顿的重要作品5. 近代音乐史- 声乐音乐和器乐音乐的发展趋势- 前卫音乐和现代音乐的特点和影响- 二十世纪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代表作品 - 当代音乐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二、美学重点考点1. 美学基本概念- 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 艺术与美学的关系2. 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艺术创作的目的和意义- 艺术形式与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艺术作品的主观性和客观性3. 美感与审美价值- 美的认知过程和美感的形成- 审美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4. 艺术与社会文化-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形式- 艺术作品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5. 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要素- 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关系通过以上整理的艺术学音乐史与美学的重点考点,读者可以更系统地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的美学原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培养个人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美感和审美价值的判断水平。
音乐美学重点内容
![音乐美学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2d419333968011ca30091e3.png)
音乐美学一、音乐美学学科的创建:1。
美学学科的建立:1750年德国出版了该国学者鲍姆嘉通的著作《美学用“aesthetics”命名。
“美”是“感性”中的一种。
2。
1806年德国出版了是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的《音乐美学的思想》。
3。
19世纪中叶开始,从汉斯力克《论音乐的美》(1854)至里曼《音乐美学要义》(1900)等专著相继问世,标志着音乐美学学科的成熟。
4。
1920年蔡元培在刊物上发表介绍西方音乐各个学科的文章时列举了“美学”。
二、学科的性质:1。
音乐美学史音乐学的分支,也是美学的分支;是音乐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
2.音乐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
三、研究对象:1。
听觉感性需要极其满足的规律。
2。
实践中的没学问题。
3。
相关历史:音乐美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音乐美学学科的历史。
四、研究方法:1。
哲学的方法2。
社会学的方法3。
心理学的方法4。
音乐学分析的方法五、音乐美学概要:“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内容就在形式之中,音乐美否由音乐自身决定,“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内容在形式之外,音乐美否有音乐自身决定。
“他律”、“自律”主要是理论概括上的划分,实际情形存在着明显可以划分的类型,也存在着综合的类型或难以明确归类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中国或其他非西方地区的音乐现象,避免生搬硬套。
六、艺术功能:表现功能和呈现功能。
在艺术功能中,任何音乐构成非功利的关系,音乐史直接被需要的东西,是“目的物”。
1。
表现功能:音乐是被用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时,具有表现功能。
它包括难以言传的感悟或自由思想的表达、情绪的渲染、情感的表达或寄托等等。
因此,音乐是人的精神家园之一。
2。
呈现功能:指向的是音乐自身包含的内容。
呈现性音乐只有音乐形式中所包含的内容,而没有音乐之外的内容。
Y艺术的精神并不在于模仿外界事物,音乐尤其如此。
七、实用功能:音乐被用于狡猾、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用等等目的时,人与音乐发生的就是功用关系,音乐自身不是作为目的被需要,而是作为工具被需要的。
音美高考知识点
![音美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fcef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8.png)
音美高考知识点高考音乐美术科目是考生选择的一门重要科目之一。
合理运用音美知识点,可以帮助考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一些音美高考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音乐知识点1. 音乐基本概念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演奏来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音乐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2. 音乐的分类音乐可以按照风格、形式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音乐类型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音乐的形式可以分为独奏、合奏、合唱等不同形式。
3.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公认的具有经典性和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欧洲古典音乐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等不同时期的作品。
4.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在流行文化中被广泛接受和喜爱的音乐。
流行音乐通常具有简单易懂的旋律和节奏,是大众娱乐的一部分。
5.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音乐资源。
传统的中国音乐包括古琴、古筝、京剧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
二、美术知识点1. 美术基本概念美术是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
美术的要素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地等。
2. 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通过绘制图像来表达创作者的想法和情感。
绘画可以使用铅笔、颜料、油画等不同的材料。
3. 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通过刻制、塑造来创造出立体的艺术作品。
雕塑可以使用石材、木材、铜等不同的材料。
4.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指的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风格。
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5. 中国美术中国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中国美术包括中国画、国画、油画等不同形式和风格。
三、音美高考备考技巧1. 理论知识的掌握考生需要深入学习音乐和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音乐的要素、音乐史和美术史等方面的内容。
2. 实践的重要性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考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音乐和美术水平。
通过练习演奏乐器,绘画创作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技巧和表现力。
3. 多样化的学习资料考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和网上资料来增加自己对音乐和美术的了解。
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ab0f3e886529647d27285202.png)
音乐美学填空选择题1.音乐美学是一门(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2.音乐作品的多解性,源于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3.音乐音响与表现对象之间的联系通过(模仿性,象征性,暗示性,表情性)4.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色,时间)5.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复调,调式与调性,配器,曲式。
)、6.音乐形式美的法则(连贯性,对比性,新颖性,平衡性。
)7.音乐内容:音乐音响之外的表现对象(人的情绪情感,自然景象,戏剧性内容等等)8.联觉:人的感觉之间有一种相互沟通的现象。
最常见的是视与听的联觉。
由不同事物引起相同心理运动体验从而产生的二者之间的联觉称之为“同构联觉”。
9.音乐怎样表现感情?(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言表情)和音乐最密切的是语言表情。
10.音乐中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是通过感情力量之间的(对比)来实现的。
11.音乐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和声和音响的色调变化)来表现感情的变化发展。
12.音乐表现情感的几个特征(民族性和时代性,类型与个性的统一,)13.音乐的造型是通过特定的音响组合象征性地表现出某种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空间关系。
14.音乐表现画面和视觉形象的几种手段(1.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以暗示某种画面,*《田园交响曲》*2.通过渲染情绪气氛象征某种情景 *《朝景》*3.通过音响色彩象征或暗示某种景象*《天鹅湖》,竖琴,湖面水波动*4.通过音响运动状态象征某种视觉形象*《伏尔塔瓦河》*5.通过音响造型象征或暗示某种视觉形象*《朝景》的不断升调。
15.音乐创作包括(精神创作,物质创作)16.音乐创作的本质是:1、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2、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精神活动;3、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活动;4、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17.音乐表演在人类音乐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1、音乐表演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2、音乐表演是音乐作品的第二度创造)18.音乐欣赏的本质:(1、是经由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2、音乐欣赏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过程;3、是高于感官刺激以上而超越了理性认识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心理活动)19.我国古代杰出的音乐美学专著是《乐记》20.音乐的功能:认知、教育、娱乐、智力开发、心理平衡、调节情绪、人际交往、鼓舞精神、启迪、劝导、保健医疗、商业广告、促进生产。
音乐美学考试复习资料
![音乐美学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5c35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7.png)
一、单选题1.有关音乐在空间中存在的说法正确的是:()A、音乐的空间是相对固定的。
B、音乐主要是一种空间艺术。
C、音乐形式的空间性不但体现在音响的造型性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一种特殊的空间移位中。
D、音乐的空间和建筑的空间是相同的。
答案: A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A、和声B、复调C、配器D、模仿答案: D3.以下哪一项内容不属于音乐的他律性内容?()A、管弦乐曲《牧神午后》运用松散的和声、缺乏倾向性的全音音阶、加弱音器的弦乐,象征了午后昏昏欲睡的牧神以及他的梦幻。
B、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以不同的木管乐器对不同种类的鸟鸣进行模仿,暗示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
C、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引子,通过大管低沉的音色、缓慢的速度和下行音调,使人们产生悲哀、压抑的感受。
D、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以一个贯穿全曲五个乐章的基本主题暗示他的情人。
答案: C4.有关音乐在时间中存在的说法错误的是:()A、音乐是一种虚幻的时间表象。
B、音乐的形式用它内部的状况和时值的变化创造了一种观念性的时间。
C、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结构和逻辑模式。
D、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并无太大区别。
答案: D5.下列代表人物与学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罗曼·茵伽尔顿:释义学的音乐美学B、伦纳德·迈尔:心理学的音乐美学C、克莱茨施玛尔:现象学的音乐美学D、苏珊·朗格:社会学的音乐美学答案: B6.下列哲学家与著作对应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A、黑格尔《美学》B、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C、尼采《悲剧的诞生》D、康德《艺术哲学》答案: D二、 判断题7.下列哪项不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 )A 、想象与联想的统一B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C 、理性与直觉的统一D 、传统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答案: C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老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7f5a28cb9d528ea81c779c3.png)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一、选这题。
1、“和”范畴的出处是《国语》2、“自由美”的范畴的提出者是康德3、“诉心中之不平”命题的提出者是李贽4、“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命题的出处是《乐记》5、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著作是《乐记》6、“以道制欲”命题的提出者是荀子7、“绝对音乐’的提出者是霍夫曼8、“法天贵真”命题的出处是《庄子》9、“乐者,德之华也”命题的出处是《乐记》10、“三张床”理论的创建者是柏拉图11、“有是格便有是调”命题的提出者是李贽12、“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命题的提出这是汉斯里克13、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14、黑格尔提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命题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5、中国音乐的美学史学科的开创者是蔡仲德16、老子提出的音乐美学命题是大音希声17现象学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茵格尔顿18释义学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伽达默尔二、名字解释1、自由美出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他对“美”进行细致的分析后,提出“自由美”和“附庸美”两个范畴。
“自由美”即纯粹的美,不需要依赖任何外在条件的美。
次范畴成为霍夫曼提出“绝对音乐”的美学依据。
2、和出于《国语、郑语》。
意为和谐。
“和”的美学意义由于两个层次:一为和谐,即异物相杂,矛盾双方既有主次之分,又相辅相成、相反相济、对立统一;二为平和,既无过无不及,各种因素都不过分突出自己,处于“和乐如一”的理想状态,“和”在中国音乐美学中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是核心范畴。
3、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出于汉代音乐美学专著《乐记、乐本》。
意为人的内心被外物感动、激发起来做出的反应,就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成为音乐。
提出物至——心动——情现——乐生的作乐过程说,既肯定外物对音乐创作的作用,又极大地强调了人心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4、纯意向性对象二十世纪波兰现象学音乐美学家茵格尔顿提出。
强调音乐艺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音乐的表现对象由音乐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不同主体的意向性活动所决定,因此音乐表现的是纯意向性的对象,而不是具体可感的客观形象。
音乐美学知识讲解
![音乐美学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674736804a1b0717ed5dd2a.png)
音乐美学一、什么是音乐美学?答:音乐美学可以说是一门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基本特点在于美学与音乐学的结合二、音乐美学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研究课题?答:1.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三、音乐美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答:1.哲学基础(哲学为音乐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立场和方法,它是研究这门学校的理论基础)2.心理学的方法3.社会学的方法4.20世纪现代音乐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心扩展(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四、音乐的声音与现实中的自然声音及语言表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答:是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五、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表现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
六、怎么样理解音乐材料的现实基础?答:①声音现象的现实基础:1.音乐音响与自然音响之间的联系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基础方面,还体现在审美因素和艺术素质方面。
2.表情音调给音乐音响的表情性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②音响运动的现实基础1.音乐的运动不是客观物质运动的直接再现,而是作曲家对这些客观物质运动的艺术概括。
2.音乐不但能表现客观现象的运动,而且也能通过艺术概括的作用,表现诸如社会力量的冲突、人的思想斗争等复杂的矛盾运动。
七、音乐形式基本要素有哪些?为什么?答:音高(振动频率为440赫兹,钢琴上中音区的A音定为标准音高,与节奏结合就构成了音乐最具表现力的旋律,不同的音高具有不同的表现力,低音深厚、沉重,中音宽广、温和、高音明亮。
)、音强(音高单位:分贝。
任何一个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旋律都具有丰富而细腻的力度变化)、音色(不同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时间(时间是音乐的存在方式)八、浅述音乐基本组织形式的基础。
答:节奏(节奏的表现力,舒缓的节奏使人沉静,激越的节奏使人振奋)、节拍、旋律(良好的旋律必须具有严谨的结构,丰富的表现,良好的动力三个基本特征。
音乐美学考研题库
![音乐美学考研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81ea6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1.png)
音乐美学考研题库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审美价值以及审美体验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音乐作品本身,还涉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音乐美学考研题库的相关内容:一、音乐美学基本概念1. 音乐美学的定义是什么?2. 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 音乐美学与其他美学分支(如绘画美学、文学美学)有何不同?二、音乐审美特性1. 音乐的非语言性是如何影响其审美体验的?2. 音乐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如何共同作用于音乐作品?3.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在审美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三、音乐创作与审美1. 音乐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如何将个人情感转化为音乐语言?2. 音乐创作中的审美选择有哪些?3. 音乐创作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四、音乐表演与审美1. 音乐表演者如何通过演奏表达作品的审美意图?2. 音乐表演中的审美再现与再创造有何区别?3. 不同的音乐表演风格如何影响听众的审美体验?五、音乐欣赏与审美1. 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2. 音乐欣赏中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如何平衡?3.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教育有何作用?六、音乐美学理论1. 西方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2.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特点是什么?3. 当代音乐美学理论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七、音乐与社会1. 音乐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2. 音乐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的审美差异是什么?3. 音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如何?八、音乐美学案例分析1. 选取一部古典音乐作品,分析其审美特性。
2. 选取一位著名音乐家,探讨其音乐创作的审美理念。
3. 选取一场音乐会,分析其表演与欣赏过程中的审美互动。
以上是音乐美学考研题库的概要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主题深入学习和准备,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全面、深入地回答相关问题。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美学,并在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美学复习内容整理
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提出“美学”;
2、第一次使用这个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舒巴尔特,1806年出版《论音乐美学思想》;
3、真正成为一门学科,1900年音乐家里曼出版《音乐美学的要义》;
4、音乐美学可以说是一门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5、音乐学的三大类:系统地音乐学、历史的音乐学、民族音乐学;
6、音乐美学具体课题:(1)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
(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
(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
(4)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5)关于音乐的美与审美的研究;
(6)关于音乐美学史的研究;
7、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1)非自然性——创造性;
(2)非语义性——表情性;
8、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1)模仿性;
(2)象征性;
(3)暗示性;
(4)表情性及其主导作用;
9、音乐形式美的四大法则:(1)连贯性原则;
(2)对比性原则;——求异心理是一种要求改变当前心理
状态与活动发展趋势的倾向,它往往是在一种刺激或
一种心态保持了一段时间后而产生的,在音乐中这种
倾向被表现为一种需要变化、需要对比的倾向。
(3)新颖性原则;
(4)平衡性原则;
10、同构联觉(名词解释):在人的感觉之间有一种相互沟通de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联觉”,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
当不同的事情引起相同或相似的心理运动状态时,二者之间便由于同构的心里运动而产生“同构联觉”。
11、音乐表现文学性内容的几种主要手段:
(1)通过音调和节奏的特征模仿或暗示文学中的抒情和叙述两种表述的方法;
(2)通过象征性的音乐主题暗示情节发展的过程;
(3)通过具有特定含义的音调象征特定的事物;
(4)通过音乐性的冲突象征文学性的戏剧内容;
(5)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暗示或象征某个概括性的文学主题;
12、与绘画有关的音乐作品:
(1)直接取材于绘画作品的标题音乐;
(2)交响音画
(3)与视觉形象有关的某些标题或非标题音乐;
13、音乐表现画面和视觉形象的几种手段:
(1)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以暗示某种画面;
(2)通过渲染情绪气氛象征某种情景;
(3)通过印象色彩象征或暗示某种景象;
(4)通过音响运动状态象征某种视觉形象;
(5)通过音响造型象征或暗示某种视觉形象;
14、精神创作:当作曲家已经从现实的生活体验中积聚起创作情绪,并开始着手创作时,
他总是先停留在内心的构想中,这种构想不带有任何物质性的行为,它纯粹是由心灵在创作、在构建,这就是音乐家的精神创作。
15、再造想象:是根据某种表述和条件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一种事物形象。
16、童年记忆:并不是指作曲家有意识地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而是指那些已经在他们的
意识中消失了的,但却在潜意识中对作曲家的创作想象起作用的往事。
所谓记忆,在这里仅仅是指潜意识中的记忆,亦即积存在作曲家潜意识中的童年记忆。
17、创作情绪:是作曲家的有意识地心理活动,也是作曲家的一种主动性的心里要求,
它是推动音乐想象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18、灵感产生的其他条件:
(1)它是在作曲家在长期de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作曲家在创作实践中对他所创作的音乐表象的热烈顽强、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的结果;
(2)宁静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捕捉灵感的重要条件;
(3)对客观事物经常保持新鲜感觉,注意摆脱习惯性思维de束缚,也是捕捉灵感的一个重要心里条件。
19、音乐表演是音乐作品的第二度创作;音乐欣赏是音乐作品de第三度创作;
20、浪漫主义音乐表演艺术观:浪漫主义是19th风靡于西方的文学思潮。
这种思潮在
以往古典主义传统的反面,强调艺术应以个人主观体验为核心,着重于情感的表现,反对一切刻板的、保守的美学观念,对艺术的表现方式予以大胆的突破,突出文艺作品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在艺术创造上追求自由、幻想与夸张,不拘一格,不崇尚理性。
(倡导者和实践者:小提琴家帕格尼尼、钢琴家李斯特、指挥家冯•彪罗等人)
21、浪漫主义的音乐表演艺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把表演置于音乐艺术创造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表演者的创造个性,反对拘泥于乐谱上的标记,甚至可以根据表演者的兴趣对乐曲进行随意的处理或改动;
(2)在演奏中经常采用戏剧性的夸张和对比,突出主观情感的表现;
(3)强调音乐表演的技艺性;
22、主观主义的音乐表演艺术观:大约从本世纪20年代末开始,在音乐表演领域兴起
了一种反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潮,这种被称作“客观主义”。
23、客观主义音乐表演艺术观的主要表现:
(1)主张音乐表演必须严格按照原版乐谱来进行,要忠实执行作曲家在乐谱上标明的每一个速度、力度和表情记号,不得任意更改或进行过分的夸张;
(2)在发掘、整理的基础上,把音乐演奏曲目的重要从以往的浪漫乐派作品转向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乐派,甚至中世纪的音乐作品。
(3)在演奏风格上追求朴素、自然、有节制,反对浪漫主义的感情冲动、过分的夸张与自我表现,认为音乐表演的目标是实现作曲家的意图,只有客观地、忠实
地完成作曲家的指令,音乐作品本身的美才不会受到损坏;
24、原样主义的音乐表演艺术观:掀起了复兴“古乐”的浪潮,在这种“古乐演奏”中,仅仅按照原版乐谱来演奏是不够的,还要用当时的乐器及演奏、演唱方法来进行表演;
25、临场心理的控制能力:
(1)要把注意力和兴趣投放到表演的过程中去,不要过分关心表演的结果及这一结果与自己切身利益之间关系,全神贯注地进行音乐表现,出现些小的纰漏也要
当作正常现象来对待,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多参加演出实践,特别是在一些带有de场合进行表演,较为轻松的气氛和快乐松弛的环境会缓解表演者的紧张情绪;
(3)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可在专家的指导下发现自己紧张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4)加强技术实力增强表演信心,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只有在充分准备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对所要演奏或演唱的作品有了纯熟的掌握,害怕失误的心理才会减少。
26、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方式:
(1)纯形式的欣赏方式;
(2)形象化的欣赏方式;
(3)情感化、观念化欣赏方式;
27、艺术知觉三个阶段的理论:
(1)第一阶段:是对于刺激物的直接的和生理上的反应;
(2)第二阶段:是一种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反应;
(3)第三阶段:表现出艺术刺激与人的内心活动融为一体,并从自己主观的感受出发赋予艺术作品以某种个人的东西。
28、倾向性功能的额三个方面:
(1)对音乐中非音乐因素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2)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所具有的感情体验de能力;
(3)人在体验感情的同时,如何根据自己的判断,沿着非音乐因素所制定de方向进行联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