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 10 光与影 教学设计 (1)
10.光与影 教案(表格式)浙美版 美术五年级下册
任课班级
课题
《光与影》
执教时间
授课地点
美术教室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要很专业地理解、表现光与影,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较难。所以本课通过观察、探究不同光源下物体和影子的变化,让学生体验、感受光影,了解光、影是什么,以及如何在画中体现光与影。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立体感已有初步认识,但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还不能以“明暗素描”的形式表现物体,因而在本课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在不同光线下,物体所呈现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解读印象派画家莫奈、点彩画派等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光影影响下的精彩世界,不仅有黑、白、灰,更多的是色彩斑斓的绚丽世界。
3.举一反三,说一说正方体的亮部、暗部、阴影、灰面
4.欣赏达芬奇的《衣纹习作》(立体感、空间感)
三、深入探究,解读光影
1引导学生感受黑、白、灰光影(出示黑白《草垛》)。提问:“在你的世界中,光与影应该是什么颜色?”(学生思考发言)
2.引导:“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莫奈是怎么说的。”(出示不同颜色《草垛》),提问:“在莫奈眼中,光与影是什么颜色的?”
二、初步感知,体验光影
一)游戏光影1.请两位同源自上台利用手电筒根据老师的指示,进行光与影的小游戏。
2.思考:如何改变影子的深浅
3.教师总结:光与影的变化是多样的
二)感受光影
1.出示第一张球体照片,提问:“这个球体有哪两个面?”(有明亮的部分,其他都是暗的)
2.出示第二张球体照片,提问:“这个球体跟上一个有什么不同之处?”(有影子,有明暗交界线)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灯、纸、铅笔、油画棒等。
学具:油画棒、素描纸、水粉颜料、铅笔等。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光与影丨浙美版
发现光与影
实物:静物、灯
1.教师打开光源
2.揭题:光与影
观察光源与产生的影子
通过活动,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知识铺垫
分析光源
图片1:侧光
图片2:逆光
图片3:顶光
1.当光从侧面照射过来,我们称为侧光。
2.当光从背面照射过来,我们称为逆光。
3.当光从上面照射过来,我们称为顶光。
通过观察,区分侧光、逆光、顶光,并了解不同光源所产生的光影效果。
项目
内容
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交互,让学生自主学习成果。
教学难点
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光源。
进一步引发探究的兴趣。
钻究探究
分析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
图片4:《衣纹习作》
图片5:衣服轮廓线
1.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一样?
2.分析:《衣纹习作》。
3.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的表面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变化。
4.归纳:亮部、暗部、阴影
5.示范:将静物进行构图。
1.一张有光影变化,一张没有。
三、学习环境选择
1.学习环境选择(A)
A.简易多媒体教室 B.交互式电子白板 C.网络教室 D.移动学习环境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描述整体教学环节规划,按顺序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等)
教学环节
知识点与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光与影丨浙美版
1、课件出示步骤图(图13-1、13-2、13-3)
①教师一边讲解步骤,一边在16开素描纸上示范表现立方体光影。
②教师一边演示一遍讲解,学生试着在32开素描纸上快速表现正方体黑、白、灰光影。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练习与展示,正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从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类化。
二、初步感知,体验光影(5分钟)
1、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光与影。
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神奇而美丽的光影时刻吗?”
“因为光影,你曾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
“你利用光影,做过什么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吗?”
生答:......。
出示课件:图片1、2。(生活中的光影)
教师补充式小节:图片1、2的光影在生活中都能够观察得到,只要有光就有影。
五、师生互评:(5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选择能用黑白灰正确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的学生作品进行互评、师评。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师评和互评。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中,得到一次提高和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学生逐步养成欣赏他人作品、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教师的评价:更多是给予鼓励,让学生充满创作的动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3分钟)
布置一个较暗的室内环境,用PPT播放国际手影大师的手影视频,思考讨论:同学们观看的视频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手影)那视频中的手影是怎学习第10课光与影
板书:10光与影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光与影
赛课教师
教材分析
《光与影》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第10课。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对于光影的体验,首先直观地来源于视觉,如何让学生感受光影,体现光影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气氛的营造,光影所带来的震撼、细腻、美好、神奇,皆需教师精心安排,娓娓道来。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0.光与影教学设计
6.关注学生心理,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畏难情绪。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为学生讲解光影的形成原理、变化规律以及绘画中的应用技巧,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
在行为习惯方面,五年级学生已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能够按时完成课堂任务,但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耐心不足等问题,这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学生在面对光影这种复杂且变化多端的现象时,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他们对光影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③光影应用技巧
-光影变化:不同光源、角度下光影的变化
-色彩运用:光影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线条表现:通过线条描绘光影效果,增强立体感
板书设计要点:
1.条理清晰:按光影基本概念、形成原理和应用技巧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层次分明。
2.重点突出: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关键词,如“光影”、“立体感”、“空间感”等,强化记忆。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光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光与影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光与影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绘画和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光与影|浙美版(2012)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光与影 | 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基本概念,探索光与影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运用光与影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内容包括:1. 光与影的定义和特点2. 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3. 光与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4. 影子的观察与描绘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基本概念,认识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光与影变化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光与影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光与影关系的理解2. 光与影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3. 影子的观察与描绘方法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光与影的基本概念、光与影的关系、光与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等。
2. 实践材料: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3. 影子观察工具:手电筒、物体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光与影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光与影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内容:讲解光与影的定义、特点,以及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光与影的变化,并尝试描绘影子。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光与影进行美术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光与影2. 内容:光与影的定义、特点、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光与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等。
作业设计1. 观察并描绘生活中的光与影现象。
2. 尝试运用光与影进行美术创作,题材自选。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光与影的概念和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 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创作,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基本概念,认识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光与影进行美术创作。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光与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光与影》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光与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 强光手电筒 , ipad, 蛋 ,喜欢的一个物体.
教师:多媒体设备,微学网站,其他辅助用具.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技能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光与影的观察,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并喜欢光与影。
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光与影的黑白灰。
欣赏光影效果的作品。
难点:大胆地表现光与影的魅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导入:
1.魔术导入
2.揭示课题《光与影》
(运用魔术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介绍光源
a. 人造光源----灯光
b. 自然光源----月光,太阳光
2.光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日晷,皮影戏,手影戏…
( 欣赏,感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影在生活中的运用.)
3.感受光与影的关系
学生用手电筒观察光影的关系.。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 教学设计
10 光与影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光与影是什么?是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是挚爱伉俪的如影随形,是明眸与心灵的互呈表里,是绿叶对根的深情相依。
光与影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或显现眩目的色彩,或呈现冷静的优雅,或表现和谐高古的沉静。
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五年级学生能做较好的理解,本课教材编写时没有加入太多的专业术语,目的在于从贴近生活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关注自然现象的习惯。
设计意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发现光与影、表现光与影。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透过音乐般律动的光与影,将认知的体验反映于表现光影给人的强烈效果上,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创意上给观者强烈心灵体验的光与影才会美丽,完成后共同欣赏,分享光与影之美。
2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影的观察,思考,初步学会用光影来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和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3学情分析对于乡镇学校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观察能力是很不错的,理解能力不是太强,很少绘画。
但相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素描的基础是有的,但在想象力上不是太丰富,不够大胆,放不开,所以在创新上没有太多的新颖。
4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光与影,并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
2、能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光影变化。
难点1、如何用单色或彩色表现出光与影的效果。
2、能用基本的光影知识画一个有光影的物体,并能画出立体感。
5德育渗透通过对艺术家作品及生平的分析,渗透学生对画家的崇敬之情,热爱和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
对光影摄影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渗透学生细心、用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
6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学生)8开素描纸一张,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 光与影 》教学设计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光与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光与影》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与影的基本知识,包括光与影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光与影的知识来美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光与影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入理解和运用光与影方面,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与影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光与影来美化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光与影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2.难点:如何运用光与影来美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光与影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光与影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观察法: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与影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运用光与影的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案例图片、画作、投影仪等。
2.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彩铅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光与影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光与影的美。
2.呈现(10分钟)讲解光与影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观察练习,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光与影现象,并进行简要描述。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尝试运用光与影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光与影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光与影。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光与影》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关系,学会运用光与影的规律来创作美术作品。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解析和丰富的图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光与影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光与影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观察到各种光与影的现象,对光与影的创作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光与影的绘画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关系,掌握光与影的绘画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光与影的绘画技巧,学会运用光与影的规律来创作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与影现象,并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光与影的关系。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绘画技巧。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优秀作品图片,用于分析和欣赏。
2.准备光与影的道具,如手电筒、影子玩具等,用于演示和操作。
3.准备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材料,供学生实践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光与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光与影的关系。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光与影的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光与影的绘画技巧。
引导学生关注光线的角度、影子的形状和颜色等因素。
讲解光与影的绘画规律,如光线越强,影子越清晰;光线越弱,影子越模糊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光与影的规律进行绘画。
美术教案《光与影》
第10课《光与影》一、教材分析光与影是最寻常所见,却也最时常被忽略……当一束光照进生活,就有了光亮,也有了暗角。
光影与空间有关、与时间有关、与色彩有关、与意识有关。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就已经开始运用光影来表现朦胧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这样的隐与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
不可捉摸,不断变化的光影要落在造型简单的物体上,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中才可以被学生理解。
因此,让学生亲身观察,观看视频,利用苹果、杯子、盒子等造型单纯的物体,分析光线和阴影,感受光线和阴影之间的关系。
并在莫奈的作品中,发现光影与色彩的关系。
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尝试写生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分层练习,提升美术审美能力。
同时,欣赏有创意的光影摄影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本课教材内容共两页。
第一页有名家作品欣赏和生活中有光影关系的摄影佳作,还有关于“光影”的小知识介绍,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光与影”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感,激起学习的兴趣。
第二页重点介绍了物体在有光和无光的不同对比,展示了物体在光照下各个面的变化以及各种静物在不同的光源下的影子变化,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光影变化和写生提供了视觉经验和知识储备。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立体感和空间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绘画中也开始追求立体的光影效果。
但此年龄段的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光与影”“明与暗”,特别是光线与阴影的关系和变化。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从达芬奇的作品入手,带给学生“光影”的初印象,能提升审美水平。
建议教学时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地找寻到光影的变化和关系。
进而感受光影和时间,光影和色彩带来的美感体验,表达美的情感,像艺术家一样创作出有光影变化的作品。
三、教学目标1.认识光与影,在对比识图中体会光与影带来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在赏析名作中加深光影的视觉感受。
2.理解光与影,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理解光影的关系;尝试用色彩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全册教学设计1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全册教学设计1 首页图版一、教学目标.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中国的明清家具,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初步直观地了解中国明清家具的艺术风格特征。
2.通过对明清家具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特色栏目。
当你打开每册教科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作。
这个栏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的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等。
本栏目通过撷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
在教材编写中,选用图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把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这一重要特征强化出来。
在整册教科书中,视觉的印象被相当的强化了。
2.本栏目在内容安排上,小学阶段以我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中学阶段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
本册选取了中国明、清两朝的家具,有明朝的黄花梨南官帽椅、紫檀透雕花牙平头案和黄花梨琴桌、香几、方凳组合,清朝的填漆龙纹梅花式香几、勾云纹双幅雕花太师椅等。
这些家具选料考究、雕刻精细、工艺绝伦,雍荣华贵,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顶峰。
在形态结构上,明清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明式家具大体上造型简洁,刀工疏朗明快,造型、结构基本上有了一定的型制,给人一种“素面朝天”的自然美感。
当时许多文人雅士都积极地参与了室内设计及家具造型的研究,促进了明代家具大幅度的发展,使得明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发扬光大,推陈出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光与影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光与影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与影的基本原理,掌握光影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光影现象,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光影原理进行绘画创作,提升艺术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光影的基本原理:介绍光与影的形成,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变化。
2. 光影的观察:观察生活中的光影现象,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光影变化。
3. 光影绘画:运用光影原理进行绘画创作,表现生活中的光影场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光与影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光影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影现象,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光影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光与影的基本原理,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变化。
3. 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光影现象,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光影变化。
4. 绘画:引导学生运用光影原理进行绘画创作,表现生活中的光影场景。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板书光与影2. 板书内容:光与影的基本原理、观察生活中的光影现象、光影绘画创作。
作业设计1.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光影现象,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光影场景。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影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此教案共2000字以内,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照片或视频,内容包括日出日落、树影婆娑、建筑投影等自然和城市中的光影效果,引导学生注意光影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艺术表现力。
浙美版小学美术10光与影教学设计(1)
10 光与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光影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对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创作能力。
3、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上都不错。
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
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铅笔的掌握比较自如,线条运用流畅。
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胆尝试、自由创新。
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表现光与影。
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们能做较好的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光与影1、情境导入,情感升华(1)布置较暗的空间环境。
(将教室窗帘拉上)(2)播放图片,问:“你看见了什么?”感悟:物与影在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生动演绎!问:“生活中,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教师小结:光与影是什么?似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她们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神奇,或冷静的优雅;或和谐的沉静。
(3)揭示课题(板书:《光与影》)。
2、初步感知,体验光影(1)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当模特,教师用手电筒演示不同光源,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光与影。
问:“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影子有什么变化?” “我们该怎么称呼这些光源?”教师补充式小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正面光源、逆光、顶光等。
(板书)(2)感受光影①展示图片 2 问:“这是什么?” ②展示图片3,强光下的球体石膏像问:“同样的物体,效果有何不同?” “如此的强光,你看见什么样的对比光线?”教师补充式小结:只有黑与白,只有黑与亮两种光影。
板书:明、暗。
③将教室的窗帘打开,感受光影给予的情境感受。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光与影 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光与影浙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光线与影子的形成原理2.能够准确的运用光影的手法描绘画面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1.光线与影子的表现方法2.光影的组合使用教学难点1.形象地把握光线与影子的特征2.能够灵活地运用光影手法将所要表现的内容形象地呈现出来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资料2.班级黑板3.教学用具:12#铅笔、橡皮、颜色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和电影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光线和影子的特征和形成原理,让学生对主题有初步了解和认知。
2. 学生制作光影反转画•让学生先用颜色纸,剪刀和胶水制作一个简单的风景底板。
每个学生至少要制作2个风景板,其中一个底板呈现的是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的样子,另一个底板呈现的是太阳落山之后地物体的影子样子。
•让学生绘制一张场景图,比如说是一幢房子,房子的一侧是被阳光照射着,另一侧是被投影出的影子覆盖着。
这时候,就可以运用所学的光影手法,描绘出阳光下物体的明暗、反光和阴影等特征。
而另一侧的影子,则需要运用刚刚的反转手法进行绘画。
•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把这两个底板叠在一起,约60°左右的角度,让阳光照射在底板上,这时候轻轻旋转发现,影子跟原图的颜色是相反的,呈现出明暗和光影的效果。
3. 教学讲解•对于光线的表现方法,可以让学生观察光线随着太阳的方位的变化而变化的样子。
•对于影子的表现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在光线下的形成的影子样子,来领会影子的形状,长度和位置等方面的特征。
4. 作品展示•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观赏和评价,让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加深双方对光影的理解和认知。
课后作业•让学生以自己拍摄的或网上找到的一张照片作为素材,练习用光影的手法对照片进行描绘、涂色。
完成后可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
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光线和影子的特点和表现方法,也能够掌握在绘画中灵活运用光影手法来表现画面的能力。
《光与影》(五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光与影》(五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形成原理,理解光影在塑造物体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方面的作用。
掌握运用光影表现物体形状、体积和空间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光影效果,创作具有光影表现力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欣赏、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在探索光影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明暗色调的感知和运用能力,以及对光影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光与影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让学生在表现光影的作品创作中,体验光影之美,感受光影对营造画面氛围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光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光源的种类(如自然光、人造光)、光的传播方向对影子形成的影响、物体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划分等。
学会观察和分析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影变化,掌握光影在表现物体立体感(如通过明暗五大调:高光、亮部、灰部、暗部、反光来塑造物体体积)、空间感(如近实远虚的光影变化)和质感(如光滑物体与粗糙物体光影表现的差异)方面的方法,并能准确地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绘画中准确把握光影的微妙变化,尤其是过渡色调的表现,避免画面光影效果生硬或不协调。
例如,在表现圆柱体的光影时,要自然地表现出从亮部到暗部的灰部过渡。
帮助学生运用光影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使画面不仅仅是对物体光影的简单描绘,而是能够传达出一种意境或情绪,这需要学生对光影与情感的关联有深入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光与影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
资料包括不同时间(白天、夜晚)、不同环境(室内、室外)下物体的光影效果,以及一些著名绘画作品中光影的精彩运用案例,展示光影对物体和画面的影响。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光与影》说课稿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光与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光与影》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关系,掌握基本的影子的绘制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光影现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创作,使学生体验光与影的奇妙关系,提高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光影概念较为模糊,对影子的绘制技巧掌握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光影现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与影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子的绘制技巧,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影子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的光影现象的关注,培养审美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光与影的关系,影子的绘制技巧。
2.难点: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光影现象的深入观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创作。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分组讨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光影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光与影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光与影的特点,总结影子的绘制技巧。
3.教师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影子的绘制过程,讲解绘制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影子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创意拓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影子作品。
6.作品欣赏: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7.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观察和创新能力。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光与影 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光与影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影的观察方法,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 光与影的概念:介绍光的来源、传播和影响,影的形成、变化和特点。
- 光影的观察:指导学生观察不同光源下的物体,了解光影的变化规律。
- 光影的表现:教授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创作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光与影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
- 难点:观察光影的变化规律,创作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光源(如手电筒、台灯等)。
-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粉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光与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光与影的兴趣。
2. 新授:介绍光与影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光源下的物体,了解光影的变化规律。
3. 示范与指导: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块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践,创作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光与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光与影- 内容:光与影的概念、光影的观察、光影的表现- 重点:光与影的基本概念,线条和色块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 难点:观察光影的变化规律,创作具有立体感的作品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学生选择一个光源,观察并表现该光源下的物体明暗关系。
-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幅表现光与影的作品。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等。
- 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如是否掌握了光与影的基本概念,是否能独立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等。
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下册《10 光与影》教学设计1
古镇的光影与色彩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尝试用色彩画一幅古镇画。
2.通过思考、比较、欣赏与讨论的活动,感知光影色彩的画面效果,初步掌握用色彩表现古镇的方法。
3.积累色彩知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景象能够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并能发现其中的美。
孩子们对美术技法的学习也变得迫切,他们希望通过美术专业知识更好地表现具有主观感受和情感的作品。
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光影色彩的基础知识,重点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同时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创作描绘色彩画。
教学时应寓景于情,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学生已有的构图和色彩知识的基础,例如:五年级上册的《悠悠老街》一课中学习过老街的构图知识:三年级上册的《三原色三间色》《四季歌》等课中学习过基本的色彩知识。
通过欣赏大师的色彩作品,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绘画方法与步骤,学习色彩与光的关系以及色彩中笔触表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感觉与表现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利用色彩知识创作或临摹一幅古镇风景画。
难点:探究色彩的表现方法,创作出色彩丰富且具有美好情感的作品。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蜡笔,沙皮纸等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及蜡笔,沙皮纸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欣赏名画家作品莫奈的鲁昂大教堂,了解光影与色彩。
二、古镇中的光影与色彩如果莫奈来到了我们中国,他会如何来画我们中国建筑?了解古镇中一天的光影色彩变化。
如何把光影色彩变化运用到你的画作中三、试一试学生3分钟时间简单构图和填色。
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欣赏同龄人作品四、作业(1)作业建议。
写生照片或根据自己的记忆,用色彩表现心中最美的古镇风景。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五、点评。
浙江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光和影》教案1
《光和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挡光物和屏。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物体影子
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影子的变化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事实探究出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纸、长方体的小木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同学们,很高兴今天为大家上这一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有趣的图片,想看吗?
2、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吗?(手影)这些有趣的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呢?(光照在手上产生的影子),关于光和影子,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吗?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和影》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影子产生的条件:
同学们不是想知道手影的形成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产生影子需要那些条件?
1、小组合作思考、讨论、交流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
2、学生实地操作。
3、汇报实地操作结果。
4、小结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追问:如果手不放在光源和屏中间还能看见影子吗?说明挡光物必须在光源和屏的中间。
5、请同学们试一试,如果光源,挡光物,屏三个条件缺一个可以吗?说明这三个条件是产生影子的必要条件。
小学美术《光和影》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光的传播原理和光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光和影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光的传播原理和影子形成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光和影的基本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能让我们看到物体;而影是物体遮挡光线后,在背后形成的一片暗区。光和影在视觉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增强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光和影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光影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光和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对光和影产生了更直观的感受。但在成果展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展示不够充分,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完全消化吸收所学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堂课中加强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讨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成果展示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光与影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光影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对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创作能力。
3、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上都不错。
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
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铅笔的掌握比较自如,线条运用流畅。
并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胆尝试、自由创新。
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表现光与影。
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们能做较好的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光与影
1、情境导入,情感升华
(1)布置较暗的空间环境。
(将教室窗帘拉上)
(2)播放图片,
问:“你看见了什么?”
感悟:物与影在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生动演绎!
问:“生活中,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教师小结:光与影是什么?似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她们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神奇,或冷静的优雅;或和谐的沉静。
(3)揭示课题(板书:《光与影》)。
2、初步感知,体验光影
(1)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当模特,教师用手电筒演示不同光源,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光与影。
问:“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影子有什么变化?” “我们该怎么称呼这些光源?”
教师补充式小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正面光源、逆光、顶光等。
(板书)
(2)感受光影①展示图片 2 问:“这是什么?” ②展示图片
3,强光下的球体石膏像
问:“同样的物体,效果有何不同?” “如此的强光,你看见什么样的对比光线?”
教师补充式小结:只有黑与白,只有黑与亮两种光影。
板书:明、暗。
③将教室的窗帘打开,感受光影给予的情境感受。
展示图片
4、在弱光环境下,强光照射的物体、正方体石膏像;
问:“你看见了什么?” “这时的光影有了什么变化?” (板书:黑、白、灰)
教师小结:有了微弱的环境亮光,霎时有了层次分明的光、影效果,形成了黑白灰的关系,物体有了更明显的立体感。
④展示表现光影步骤图教师边讲解步骤,边在8 开素描纸上示范表现球体光影。
⑤观察比较:没有光影,空间感不明显。
教师范作,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出现了亮部、暗部和阴影,光影的出现让物体变得更有立体感与空间感。
⑥学生试着在32 开素描纸上快速表现球体或正方体黑、白、灰光影。
5、深入探究,解读光影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艺术表现形式下的光影作品。
(1)欣赏《衣纹习作》
问:“画家为什么能把衣服的皱褶画得如此有立体感、如此有美感?”
小结:恰到好处地运用黑、白、灰,运用不同方向、粗细、曲直的线条与块面表现丰富的光影效果,把衣纹的质感、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用黑、白、灰表现光影,还有其他其他方法吗?让我们继续来探究。
(2)展示《草垛》,感受黑、白、灰光影。
(3)展示作品《草垛》,体会画面中炫目的色彩光影。
问:“画面中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草垛?你从哪里发现的?草垛和它的影子分别是什么颜色?” 剖析光影下的色彩关系(互补色)
小结:莫奈一生中画了很多很多的草垛,画出了草垛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别样的美。
有的灿烂无比、有的冷清孤傲、有的生动活泼?与其说莫奈是在画草垛,不如说是在画自己,
画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4、启发创作,趣味光影。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与影。
问:“能感受到图中的光吗?在哪?” “发现影子了吗?抓住她?”
(2)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光与影。
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神奇而美丽的光影时刻吗?” “因为光影,你曾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 “你利用光影,做过什么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吗?”
5、学生作业,表达创意
(1)表现方式(展示多媒体优秀学生作品):了解表现工具的特性与特点,完美诠释光与影。
(2)作业要求:①以书本照片为题材,表现光影之美;②捕捉身边的光影之美,用情用美用心之光大胆地想象与表达生活物象。
③以记忆里美丽的光与影,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