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通用5篇)
•
•
•
•
•
•
•
•
•
•
•
•
•
•
•
•
•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音乐和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
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
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
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蹊”“畔”“莺”“啼”等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三首
白鹭、桃花、流水
鳜鱼、斜风、细雨
可编辑ppt
24
【注释】
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鳜鱼:俗称“花鱼”“桂 箬鱼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不须:不想。 归:回去,回家。
可编辑ppt
25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描绘这 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 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 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 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可编辑ppt
5
乡村四月
景:江南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农村初夏
美景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人:紧张 繁忙的劳 动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可编辑ppt
6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 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 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可编辑ppt
7
可编辑ppt
8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可编辑ppt
10
自读古诗,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 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学种瓜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可编辑ppt
11
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 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三首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 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绿色, 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只听 见杜鹃鸟不停的在蒙蒙细雨中叫着。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 没有人闲着,刚忙完了采桑养蚕,又 开始插秧种田了。
“杂兴”就是——各种兴致;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 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 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五组。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不懂得,不会 做,从事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靠近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 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的拿手 本事。 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 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学”,写出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结合想象诵读,注意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 天真 好学 勤劳 可爱 不怕苦 爱劳动
23年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22 古诗三首【新学习单教案版】
[唐]卢 纶
环境:月__黑__、__雁__飞__高__、__大__雪_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言行:欲__将__轻__骑__逐_________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品格:英__勇__威__武___________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思考:单于黑夜逃跑,将士们是怎么得 到这个消息的? 月黑雁飞高
印象? 淡墨痕。 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身寒微,通过艰苦的学习,成为一代才子。
淡泊名利,不巴结权贵。
活动二:读古诗,完成古诗学习任务单。 古诗学习任务单
古诗
学习任务
墨梅
事物:_墨__梅_ 地点: __洗__砚__池__边____
[元]王 冕
言行:不__要__人__夸__好__颜__色__(__语__言__)____只__留___
——[_唐__] _王__昌__龄__
王昌龄(?—756?),字少伯。唐代诗人。其 边塞诗大部分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的爱国情怀和思 念家乡的心情。其诗现存180余首,有集,已佚, 《全唐诗》录为四卷。
芙蓉楼送辛渐
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地点是芙
蓉楼,事件是王昌龄给辛渐送行。
我家洗砚池头树, _清__气__满__乾__坤__(__行__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朵朵花开淡墨痕。 志向、品格:清__白__正__气__、__不__向__世__俗__献__媚___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三首》的文化背景和诗歌特点;
2.阅读分析《古诗三首》,掌握其中的表达思想和情
感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和语文水平;
4.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古诗三首》的文化背景、诗歌特点和
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把握诗歌的
情感倾向。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静夜思》教学
教学内容:《静夜思》的文化背景和诗歌特点,和词语拼音。
教学步骤:
1.导入:和学生谈论自己在夜晚的感受和见闻,逐渐
引出《静夜思》这首诗;
2.教师讲解《静夜思》的文化背景和诗歌特点,同时
逐句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方法;
3.学生跟读诗歌,齐读和分组读,练习词语拼音;
4.学生逐句朗读诗歌,体验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理解
诗句的深层含义;
5.课堂讨论: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展
开课堂讨论;
6.作业:要求学生背诵《静夜思》。
第二课时:《登鹳雀楼》教学
教学内容:《登鹳雀楼》的文化背景和诗歌特点,和词语
解析。
教学步骤:
1.导入:学生谈论城市的建筑物,引出《登鹳雀楼》
这首诗;
2.教师讲解《登鹳雀楼》的文化背景和诗歌特点,考
虑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法;
3.学生跟读诗歌,齐读和分组读,理解和解析诗歌中
的词语;
4.学生朗读诗歌,体验诗歌的意境,理解诗句的内涵;
5.课堂讨论: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展
开课堂讨论;
6.作业:要求学生背诵《登鹳雀楼》。
第三课时:《江雪》教学
教学内容:《江雪》的文化背景和诗歌特点,和词语拼音
部编版20.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教学设计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4、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 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板题——读题
二、学习古诗:
1 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 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 再读,要求:连贯。
4 赛读,(分小组进行)。
5 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
7 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
(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这首诗大家学到了什么,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三首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诗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末初夏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读写生字“蚕桑”,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2.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强化学法,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强化学法,自学能力。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一、谈话导入,体验乡村美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乡村,你觉得乡村美吗?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组图片,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同学们,欣赏了刚才几组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
师:但见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真是令人陶醉!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写下了描写乡村美景的不朽诗文,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一篇七百多年前的一位诗人写的《乡村四月》这首诗。
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四月即春末夏初的季节,正是农忙季节。)(生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资料。(这首诗的作者是翁卷,南宋诗人,字灵舒。生卒年不详。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市)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由于一生未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没有做过官。他一生为了诗歌游走四方,擅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自由读词】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同学们读《渔歌子》 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 哪些景物?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 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 活情趣。
景物:
白鹭、桃花、流水
鳜鱼、斜风、细雨
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 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 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 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 亮白,杜鹃声声蹄叫,天空中烟雨蒙 蒙。
抓字眼 明诗意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 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没有人闲 着,刚忙完了采桑养蚕,又开始插秧 种田了。
乡 村 四 月
景:江南 农村初夏 美景
绿遍山原 白满川 , 子规 声里雨如烟。
③
①
②
人:紧张 繁忙的劳 动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 蚕桑又插田。
④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贞纯洁的品格。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
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
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古诗三首》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品读感悟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思考交流“清气满乾坤”的意思。 此时你站在小溪源头,有香气飘逸;现在你来到了林间,那 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 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真 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品读感悟
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色淡气清吗?
拓展阅读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临江仙》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咏红梅花》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咏梅诗》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卜算子·咏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忆梅》 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应诏赋得除夜》
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品读感悟
王冕为何如此喜欢梅花呢?为何种梅无数,还自称为“梅花屋 主”?学了这首诗,你们知道原因了吗?
王冕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这首诗表 面是在写墨梅,其实讲述的是诗人自己的志趣、志向。相机在“清气 满乾坤”前写“人”,在后面“托物言志”。
品读感悟
第七单元•第21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激趣导学
接龙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
复习导入,激趣导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21古诗三首
《21.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执教《古诗三首》一课,我在教学方法上不采用传统古诗教学逐句讲解诗意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读古诗来理解诗意,感悟人物的情感。为了让语文课堂具有开放性,我把课外的相关知识引进课内,使古诗教学变得“厚实”起来。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前预习时我让学生搜集各种与古诗有关的资料,有诗人的背景资料,有匈奴
的相关知识,有关于梅花的词语、名句、诗词。这便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关于这堂课的教学,我做出如下几点反思:
1.教学效果(思效)。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离我们比较久远,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们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简介、写作背景,使理解诗中人物的情感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墨梅》这首诗,学生通过资料了解到作者“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后,便对王冕产生敬佩之情,然后带着这种情感去朗读古诗,就会更加容易地理解诗意。此外,在我的要求下,学生积累了很多课内外咏梅、赞梅的诗句,而且尝试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运用这些诗句,学会了古诗今用。补充欣赏王冕的《墨梅图》画作,欣赏古典名乐《梅花三弄》,阅读现代咏梅的佳作,这些环节的设计,拓展了文本,为学生编织了一张更大的知识网,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2.教学收获(思得)。
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浅显的理解囫囵吞枣地以点头的形式蒙混过关,而是把自己的表扬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这样既对孩子的思考过程给予肯定,又促使孩子向更深层次的理解深入。从这堂课上,我感受到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古诗的理解也变得轻松自然。孩子有了自己个性的理解,在读的方面也就表现得不一样,达到了课标中提倡的个性阅读的要求。
新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含有设计意图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夜黑雁飞高)墨梅
22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24* 黄继光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习作:我的“自画像”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授课提要课时
22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
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
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
着英雄气概。《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
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3
23“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
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
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
高品质。
2
24* 黄继光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黄继光用自己的胸
膛堵住敌人的枪口,为夺取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
25* 挑山工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事“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走的路程
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经过和一位挑山工交谈,得知
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课文告诉我们做任何事
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1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对象和目的,在不同的情况 1
下介绍自己,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习作:我的“自画像”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我的‘自画像’”,设定的情景是向新班主任
介绍自己,把最想让对方了解的几个方面写下来,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人教新课标
《渔歌子》教案
【教材分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向往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味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远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的渔翁……这画面是那么清新,这色彩是那么明丽,整个天地浸润在朦朦烟雨中,宁静而美好。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本学期,他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忆江南》时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的常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表现特点,尤其是感悟“不须归”的境界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塞、箬、笠、蓑”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渔歌子》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词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乡村风光的美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田园诗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物的品质”,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四篇课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古诗三首》中的诗,或表现诗人高洁的品质,或歌颂将士的奋勇精神。《文言文二则》中的故事,体现了人物勤奋、有毅力的品质。《“诺曼底号”遇难记》主要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后,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地指挥船员开展救援工作,最终自己命丧大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黄继光》主要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终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表现了黄继光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三首
3 1.认识29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正确读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借助注释,抓关键词语,理解《文言文二则》中每句话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5.感受船长哈尔威、黄继光在危急关头,从容面对死亡、舍己为人的崇
高精神与英雄形象。
文言文二则
2 “诺曼底号”
遇难记 2 黄继光 1 口语交际
1 1.选择或创设一个情境,分小组讨论“面对不同的情况,如何介绍自己”,明确介绍的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2.学习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习作 2 语文园地 2 1.回顾本单元课文,与同学交流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语文 2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词句赏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 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 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 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 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渔父的 生活环境。
【词句赏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
“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
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 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 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 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 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 指微风。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词。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布置作业】
1.背诵《渔歌子》。 2.同学们动手给这首词配上一幅彩 色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
中心:《渔歌子》这首诗动静结合, 通过描绘秀丽的水乡风光,生动地 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结合想象诵读,注意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古诗三首
授课时间:2016年5月10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7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指导学生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注意诗的语言的丰富意蕴。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入题
1.出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2.板书课题,释题。“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宋诗人,一生未做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老师和学生正音。
4.默读古诗,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三、全班交流,解疑品读,理解诗意
1.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四、感悟诗歌蕴含的感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说一说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
(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有感情朗读。
4.教师总结: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
的热爱和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五、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2.拓展阅读《山居秋暝》。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乡村四月》,并能默写。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习旧引新
1.指名背诵《乡村四月》。
2.引入新课:
同学们对南宋诗人陆游很熟悉,当时还有一位诗人与他齐名,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就是范成大。范成大是中国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晚年作《四时田园杂兴》60 首,全面而深刻的描写了农村四时的风光景物、风俗习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和困苦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
3.(板书课题)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自由读诗,整体感知
1.正字正音,朗读古诗。
2.指名朗读古诗。
3.学生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歌感情
1.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3.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形成画面。
4.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1)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乡村儿女的劳动的?结合词句,想象他们劳动的情景。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读一读后两句诗,观察画面,从典型细节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还能想到什么?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对乡村地儿女热爱劳动的赞美,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及对劳动的热爱。
6.教师小结。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指导背诵。
2.自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并能默写。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习旧引新
1.指名背诵《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2.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词。(板书课题,简介有关“词”这一文体的知识。)
3.简介作者背景: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渔歌子”,词牌名,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4.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二、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1.正字正音,朗读古词。
2.自由读《渔歌子》,说说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3.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4.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5.全班交流。
(1)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2)总结词意。
(3)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三、品味感悟,指导朗读
1.江南的春雨是什么样的?你身临其境会有怎样的感受?
2.为什么说“不须归”呢?
因为作者十六岁时,开始做官,经常献策于肃宗,官越做越大。后被贬官,不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作者写此词是为了表现自己闲适、安逸、恬淡的生活情趣。
3.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微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景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示这一幅春的画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