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两位知己_情感日志

合集下载

最好的友情:各自忙乱,互相牵挂_情感日志

最好的友情:各自忙乱,互相牵挂_情感日志

最好的友情:各自忙乱,互相牵挂_ 情感日志有一种朋友不在生活圈,却在生命里;有一种陪伴不在身边,却在心间。

有一种情,不必朝暮相见,只想在灵魂深处相偎,能多久,就多久,相视无言。

- 01 -友情,能够随时说话找一个能随时随地和你聊天的人真的很难。

当你某一刻想倾诉时,翻遍所有通讯录,也没那么简单,就能找到聊得来的那个人。

或许你人缘不错,与你认识的人很多,和你关系不错的人也很多,但即使是你朝夕相处的家人,甚或是亲密无间的爱人,你也未必见得想什么时候说就能和他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什么时候都不必担心失礼,不必自责,不必畏惧被冷淡和被斥责。

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康熙拥有后宫粉黛三千,他最爱的人是容妃。

他到容妃那里,最爱说的话就是:“朕想和你说说话。

”然后,把一些国事家事倾诉一番。

你干的事情再伟大,再轰轰烈烈,你也是一个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也希望有一个贴心贴肺、知冷知热、能深刻理解你的思想与情感的人在身边,跟你交流、沟通。

能够说说话而已,细细想来,也就如此。

- 02 -友情,让你表达自我我们已经越来越不会真实,越来越找不到真实,越来越不敢表达真实。

有些时候,我们宁可在心里一千遍一万遍地对自己诉说,也不愿跟身边的人透露一丝半语,一些苦恼和烦闷,一些心情和境遇,别人不曾身临其境,自然不能感同身受。

我们就像那一群浑身长满了刺的豪猪,为了御寒,挤在一起,为了自保,维持距离。

鲁迅在碰到瞿秋白的时候也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想找个什么时候都可以说话的人,是难的;想找个什么时候都说真话的人,更难。

- 03 -友情,无言也懂你走过流年的山高水长,总有一处风景,会因为我们而美丽;总有一个笑脸,是为我们而绽放;总有一份遇见,唯美了整个曾经;总会有一个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欢。

传说,伯牙是一位善于演奏鼓琴的人,但一直找不到知己,能够体会琴音美妙。

直到遇见钟子期,他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但却能听出伯牙乐曲中的意境和故事。

多年父子成兄弟(优秀范文五篇)

多年父子成兄弟(优秀范文五篇)

多年父子成兄弟(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散淡朴实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体验等方法等使学生感受人间至真至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和体验文中所抒写的父子亲情,感悟人间至爱。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父亲对儿子的情感。

2.学习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事例,寓巧于拙,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启发式、问答式、朗读法、合作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板块】触摸――研读――拓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父与子”,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话题之一。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就以此为题。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作家中的作家”的卡夫卡,一辈子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父子冲突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圣人孔子曾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慢速),就是讲父亲要像父亲,有为父之道;儿子要像儿子,有为子之道。

而当代作家汪曾祺先生偏有一篇散文题目就叫《多年父子成兄弟》(重读),很有些离经叛道的意味。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种独特的父子关系,来品赏汪曾祺笔下的“奇人奇文”。

(大屏幕:多年父子成兄弟)二、【作者简介】三、【走进文本】文章的题目是《多年父子成兄弟》,这里的“父子”指的都是谁?(生答)教师总结———可以说,这里的“父子”有多层内涵:首先,它是指汪曾祺和他的父亲(汪菊生先生);其次,它是指汪曾祺和他的儿子(汪朗);再者,它也包含了作为祖父的汪曾祺和他的孙女们之间的祖孙关系。

所以,文章题目中的“父子”并不仅仅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的其实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汪曾祺家的关系的话,用哪个词比较好呢?(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对,“没大没小”,确实是“没大没小”。

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找找看,文中哪些文字体现出两代父子之间的“没大没小”?1、我和父亲之间(2~3自然段)我们来概括一下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呢?(1)、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陈伯吹与我父亲的友谊

陈伯吹与我父亲的友谊

陈伯吹与我父亲的友谊我父亲和陈伯吹是多年的好朋友,他们的友谊是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但是却超越了职场关系,成为了彼此的知己和同志。

我从小就听到父亲经常提到陈伯吹,说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有着高尚的品德和真诚的情谊。

陈伯吹是我父亲的同事,他们二人都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负责管理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

在职场上,他们合作默契,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多成绩。

但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两人在职场之外的关系,他们是真正的朋友,互相扶持,互相鼓励。

我记得有一次,我父亲生病住院了,陈伯吹主动前来探望他,并且每天都坚持来医院看望父亲,给他带来了很多慰藉和帮助。

当时我还小,不太明白这其中的深意,但我能感受到父亲对陈伯吹的感激和依赖。

从那以后,陈伯吹成了我们家的亲人,父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兄弟。

陈伯吹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他很注重家庭,对妻儿非常疼爱。

我还记得有一次,他的儿子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他特意邀请了我父亲和我全家一起去观看,而且还亲自安排了座位和接待工作。

他对家人的关爱和对朋友的真诚让我十分钦佩。

除了个人品格上的高尚,陈伯吹还是一个非常有学识的人,他在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每当我父亲遇到工作上的难题时,他总是会去向陈伯吹请教,而陈伯吹也总是乐意给予帮助和指导。

他们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在工作上,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陈伯吹和我父亲的友谊也给了我很多启示,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是友谊的真谛,他们从对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为对方带来了很多快乐和帮助。

在我看来,陈伯吹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不仅在职场上担当重任,更在生活中做到了平等相待,宽容谅解。

通过父亲和陈伯吹的友谊,我深刻地理解了友谊的真谛,它不仅是单纯的感情交流,更是共同面对人生风雨的一种信念。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真正能够得到一个真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是多么不容易,而我父亲和陈伯吹的友谊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们彼此都成为了对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夫妻情感日志

夫妻情感日志

夫妻情感日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夫妻情感日志一、相遇我们相遇在一个平凡的午后,那时的你我都是年轻的大学生,不经意间的相遇让我们的人生轨迹从此交织在一起。

你说你被我的笑容吸引,而我却被你的温柔所感动,我们仿佛早就注定要牵手走过彼此的余生。

二、相知相知是一种默契,是一种默契的默契。

我们渐渐地懂得了对方的习惯、喜好,了解了彼此的脾气和性格。

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争吵和矛盾,因为我们懂得如何包容和体谅对方,我们彼此尊重,彼此珍惜。

三、相爱相爱是一种默契,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

我们相爱的瞬间是那么美好,我们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无尽的欢笑。

我喜欢你的笑容,你喜欢我温柔的拥抱,我们的爱如同长江流水,永不停歇。

四、相守相守是一种承诺,是一种责任。

我们在一起已经多年,岁月的痕迹留在了我们的脸上,但我们依然细水长流,守护着彼此的爱情。

不管是风风雨雨,荣辱得失,我们都相互搀扶,坚定地走在一起。

五、相忘相忘是一种惊喜,是一种感动。

我们曾经有不愉快的时候,曾经有争吵和磕碰,但最终我们都选择了相忘,选择了原谅。

我们学会了放下过去的摩擦和抱怨,因为我们更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六、相思相思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思念。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忙碌还是闲暇,我们总在想念对方。

电话里的问候,短信里的关心,都传递着我们深深的情意,我们的相思之情化作一句句温柔的话语,直击彼此的心房。

相知是一种默契,是一种信任。

我们已经走过了许多年,见证了许多风雨,但我们彼此相知。

我们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愿,知道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之间的默契如同一本永不翻篇的书,永远铭记在心里。

八、相惜相惜是一种珍惜,是一种懂得感恩。

我们已经老去,依然手牵手一起漫步在岁月的长河中。

我们珍惜彼此的相遇和相知,懂得感恩上天让我们拥有彼此的缘分。

我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让彼此的生活充满温情和希望。

九、相伴相伴是一种陪伴,是一种互助。

我们已经白头偕老,但仍然青春常在,因为我们互相扶持,互相宽慰。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600字(精选14篇)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600字(精选14篇)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600字(精选14篇)两地书父子情作文600字篇1儿行千里父担忧,兩地书,父子情。

他用一封封朴实的家书与远在他乡的儿子建立了一座心灵的桥梁,他以语重心长的态度,十年如一日地关心,教育儿子,大到爱国、做人、小到生活的细枝末节,他在信中都是千叮咛万嘱咐,考虑儿子生活,竟是无微不至周到细心。

对儿子更是以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

他常常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让儿子有了耐心,一步步走出困境。

在失败面前告诉儿子,坚持是什么?是勇敢的面对现实,达观的看待种种生活中的困难“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

”是成功的那刻,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依然保持清醒的面孔。

待人谦虚,做事严谨,礼仪得体,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一封封信的背后,藏着是无数操劳与担心,流露出的是父爱的永恒。

生活是如此,艺术的教导更是如此。

面对儿子在练习上的疲倦,他用无数的话语激励着儿子。

用心灵感受它,忠于它,热爱它,一步步被艺术熏陶,为艺术奋斗拼搏,引领着儿子,走向成功。

这流露的更是父爱的永恒。

“爱国不仅仅表现在口头上,更应体现在行动中。

”这样的话语经常会为儿子讲,他常说:“只有细心认真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历史的文化与音乐美结合,才能学出真正的价值,才能为中国而效劳。

身为一个中国人,无论长在异国他乡,还是在外拼搏,都不能忘记祖国。

更要有一颗爱国的心,将自己用音乐的方式来回馈于祖国。

”是啊,忠于祖国,更要为祖国献出自己的力量!两地书,父子情。

在我们眼前滔滔不绝的河流,那是父亲对你默默的关心。

千言万语,那细细的唠叨,都成了一根根木条,为你搭起一座座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两地书父子情作文600字篇2两地传情,乃隔汪洋大海。

父子之情,即便是纵隔千里。

也只有心与心的一道联系。

傅雷家书为何能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书籍?不可能只是他们的书信内容。

更为强大的,还是父亲与孩子双方相互的思念。

“你在国外求学,厉行节约,自制也应该竭力做到。

”这一句。

多年父子成知己

多年父子成知己

多年父子成知己
什么是知己?
就是体谅自己的人,正如我爸爸。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们都去考书人“五星一等”,这是为了能上到一所好的初中。

光奥数我们就报了两门,一周大概四节课左右。

不仅平时写作业,写得天昏地暗。

周末更是没有时间,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

可是把水挤干了,还能再挤吗?爸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决定每周五带我去下一趟馆子,作为补偿,并给我动力,努力冲刺。

也是帮助自己的人,正如我爸爸。

我想先说一下什么是帮助:帮助,不是在你干坏事、调皮的时候,做个“死党”,相反,应该在你误入歧途时,把你拉回正轨。

我有段时间喜欢玩手机游戏,一玩就好像坐上了没有刹车的过山车。

“玩得怎么样啊?”爸爸真是“喜怒无常”,前一秒还笑嘻嘻的,后一秒变成大怪兽:“好玩啊!玩了多久啦!要不要眼睛了啊?还不快停下!”虽然那时我有点愤愤不平,但现在回头想想,还是应该感激爸爸的。

同时是了解自己的人,正如我爸爸。

爸爸知道我爱玩,给我一支笔就能玩半天。

上次同学过生日,吃完了饭,游戏也玩过了,只剩下电子产品了,爸爸手一挥:“拿去吧!”又凑近我一点说:“玩,就要好好玩;学,要认真学!”那一晚,我们决战到天亮——第一次在城里看月亮落下,太阳慢慢起床;第一次,赶在公鸡鸣叫前见证新的一天;第一次与同学们看着23:59:59到0点的瞬间……
这就是知己,这就是我和爸爸。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11篇)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11篇)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两地书父子情作文(1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两地书父子情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1两地传情,乃隔汪洋大海。

父子之情,即便是纵隔千里。

也只有心与心的一道联系。

12年之久父子用书信联系,虽相隔甚远两地,但情深深不可测,浓浓的爱意搭起联接父子两地的桥梁;可那跨越山河的爱却终不能在书信中完全表达出来。

犹记得傅雷曾写到“一个月由你来两对信,已经是十个多月没有的事了。

”父亲是多么关心儿子啊,一个月的那么几封信都是如数家珍,一个月来两封信甚至都能为此而高兴。

在十二年的光阴里,充盈一个父亲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

“我愈来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才把你当做一般的才华,当做一件艺术品而爱你。

”傅聪仿佛就如父亲眼中的闪亮独一无二的星一般,足见他对儿子的珍重,甚至是崇拜,字里行间,饱含着傅雷的心血和深沉的父爱。

时至今日,我们再读傅雷家书,依然能感受到其中深切不变的真情。

家书跨万里之隔,点亮人眸;亲情越数年洪流,触碰人心。

两地书父子情作文2傅雷对傅聪,用情至深。

从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到1966年5月,12年间86封家书,字字情意真切,充满了对儿子的挚爱与期望。

每当读这家书,心中便如阳光抚过粼粼水波。

傅雷从小对傅聪严格管教,因此父子俩关系并不是很好,两个人间距离越来越远可在这一封封家书中我们又不难看出,傅雷是么地思念孩子,儿子走后第三天就想写信,没有一天是不想着儿子的。

在信中,傅雷对儿子的音乐艺术方面有所指导,也对儿子的进步给以鼓励,儿子取得奖项后更是毫不吝啬地赞美,对日常生活嘘寒问暖,更有为曾经数子严厉而感到懊悔。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儿子关怀无微不至。

小到为人处事,大到人生哲理,他希望孩子能成为一名时刻爱国,淡泊名利,理性思考的人,要做事,先做人。

经典情感日志范文三篇

经典情感日志范文三篇

经典情感日志范文三篇情感是整个态度的一部分。

它和内心的感觉和态度上的意图是和谐的。

这是一种更为复杂和稳定的生理学评估和生理学态度体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典情感日志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谎言就是个坏东西,老幼皆知,我们自小就听到爸爸妈妈和老师说道:“说谎不是好孩子。

”可是自古至今偏偏就存有很多很多的人快乐轻信谎言。

必须因事就事地说道:的确存有一些谎言就是宽容的。

比如说亲人或好友得了绝症,告诉他(她)这不过就是通常的小病,喝点药养几天就不好了,使他(她)们维持心情愉快。

这就是个完全相同,然而除了更多的就是不完全相同的。

更多的人罔顾客观事实,搞出“心想事成”,结果搞得大家都不开心。

当领导的爱听基层干部撒谎,报喜不报忧;这个我们已经司空见惯。

可是普通老百姓也好这口就可悲了;我以前的同事小甄就是一例:大甄天资不是太好,上学时就对数学课难以入门;仗着有点文才考进中专,毕业后来我们单位工作。

做分析工作小甄只能死记硬背操作规程,数年后上进心很强的她几经周折破格当上了工程师;这对小甄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时光又过了几年,小甄还想评上高级工程师,这就太难了;小甄工作并不出色,还怕苦怕累斤斤计较;哪个领导都不喜欢她。

因此小甄在哪里都“可有可无”。

高级职称名额有限,领导当然要给“缺他难办”的人;最起码是能吃苦耐劳的。

大甄奈何很难评者上,打听我倾诉,满脸愧疚。

我虽然就是个软心肠的人,但生性不能说谎。

就苦口婆心地对大甄说道:“你的实际能力当工程师都高抬你了(这话说道得再和蔼也相当好听),必须高级工程师就是过多索要,给了就得个昂贵迪阿尔库;没评上也就是正常的事,下次再必须,不想伤心生气的。

领导总要照料能够吃饭的人呀!”小甄也晓得我说道的事实话,但她就是个快乐贪便宜的人;奸没就真的自己吃了亏,心里那个疼劲旧也过不去。

果然,小甄这次没评上,找领导,领导说她资质不够。

小甄不便再找我倾诉了,我已经把话说绝了。

但小甄仍然要找一个人诉说,要么心里不痛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的两位知己_ 情感日志
父亲生平有有两位最知己的好友,一位杨雨农伯伯,一位刘景晨伯伯。

他们都住在县城里,离我们乡下有三十里水路。

那时交通不便,又无电话可通。

好友想见面并不太容易。

每回只要听到父亲用极感人的音调,朗朗地吟起诗来,就知道他又在想念两位好友了。

两位伯伯也心有灵犀,尽可能联袂下乡来和父亲欢聚,杨伯伯谈兴高,刘伯伯酒量宏,父亲虽不善饮,也为好友小酌半杯助兴,大家都笑逐颜开起来。

慈爱的杨伯伯逗我玩时,我的心手就伸到他黑马挂口袋里掏巧克力糖,那是他老人家特地给我买的,我曾悄悄地问他:“杨伯伯,我听爸爸称刘伯伯冠三兄,向朋友介绍时,就称他贞晦先生,为什么他有三个名字,您只有一个名字呢?”杨伯伯笑眯眯地说:“我的名字是振炘,雨农就是我的号。

你刘伯伯要作诗、写文章,又要画梅花,所以要多用一个别号。

”妈妈在一旁笑道:“你杨伯伯的大名是响铛铛的哟!他是温州商会会长、县立中学与欧海医院董事、又是各慈善社团的高级顾问,他急公好义,热心助人,一提杨伯伯的大名,谁人不知呢?”杨伯伯只是微笑。

我仰起头来望着他,他乌黑的八字胡须托着圆圆大大的鼻子。

爸爸常常夸他鼻如能胆,显出一脸正直之气。

我觉得他笑眯眯的,更显得一脸的慈祥呢。

刘伯伯却不大笑,他总是端端正正地坐着,一对眼睛瞋得大大地自看着我,命我背《诗经》、唐诗给他听。

我战战兢兢地背了一首又一首,他只眼观鼻、鼻观心的点点头,并没有夸奖我背得没错,也没赏我巧克力糖吃。

他就是那么的严肃,只有在喝酒的时候,纔谈笑风生起来。

父亲赠他从上海带回的名牌洋酒,他只打开闻闻,并不怎么喜欢,却特别欣赏母亲用陈年老酒蒸出来的“老酒汗”。

他说:“老酒汗碰到鼻子尖,五脏六腑都会通畅起来,那纔是真正的好酒哪。

”听得母亲好高兴,哪怕他一顿饭要吃上两个钟头,她都有耐心一再为他添菜。

因为她最最欣慰的是看到父亲和两位老友谈心、开怀欢笑的神情。

风趣的杨伯伯看刘伯伯已醉态惺忪,就命我取纸笔红朱来,请刘伯伯即兴画梅题诗留念,刘伯伯却摸摸胡须说:“酒还未醉,诗兴还没来。

”父亲回头看窗外盛开的红梅,随口吟道:“雪梅已是十分春,却笑晨翁诗未成。

”刘伯伯也看看窗
外,接口道:“高格孤芳难着墨,无如诗酒两忘清。

”他们一唱一和,我在一旁听得发呆,心里却好佩服。

酒后的刘伯伯,已不那么严肃了,我就趁机会要求道:“伯伯,请您教我画梅花好吗?”他摸摸胡须说:“你想学画梅花,就一定先要临碑帖,要有恒心地天天习字,字有根基以后,纔能学画梅花,因为梅花的枝干就好像篆隶的笔磔,花朵却像行草的弯曲柔美,在柔美中透出韵致,也表现了一个人的真性情。

”刘伯伯把画梅花的道理说得这般高深,我听来实在不懂。

想想老师总是责骂我不肯用心习字,字写得像八脚蟹满纸爬,哪里还能画梅花呢?
我问刘伯伯:“最得意的咏梅诗是哪一首呢?”他沉吟了一下说:“还没作出来呢!”再问他画得最得意的梅花是哪一俩,他摸摸头说:“还没画出来。

”他放下酒杯,牵起我的手。

慈祥地说:“你要知道,读书、作诗、画画,都是永无止境的。

这就是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

你懂吗?”
伯伯的诲谕,我当时听了只是茫茫然,长大以后之日益有所领悟。

我最最快乐的事是由父亲带着到城里杨伯伯家去作客。

杨宅府第好大,好像是两幢房子相毗连,一幢是他们家居住,一幢供亲友留宿,并开放给游客观赏。

亭台院落,树木青葱。

我常与杨宅小朋友们在曲折的假山楼树丛中捉迷藏游戏,慈爱的杨伯母,给我口袋里装满了糖果,端张矮凳叫我坐在她身边,听她慢条斯理地讲故事。

她与杨伯伯一样,也是那样的和霭、慷慨,乐于助人。

所以杨宅里经常是高朋满座,一片欣欣向荣气象。

最令人敬佩的是伯伯与伯母事亲至孝,无论多忙,必定每日向太夫人晨昏定省。

垂手恭听诲谕,太夫人午睡时间,全府上下必然鸦雀无声,深恐惊醒老人家,想见杨伯伯以孝治家之感人。

我十岁以后被带到杭州求学,就很少有机会与两位伯伯见面了。

直到抗战第二年,全家避乱重返故乡,始得与两位伯伯重聚。

不幸的是父亲因肺疾一病不起,一年后竟撒手西归了。

我在极度悲痛中整理父亲书札遗稿,发现他有三首赠两位伯伯的诗,竟以病笃未能寄出。

其一云:
久别喜重逢,况于大乱中。

谁逃争战祸,各慰起居同。

杯酒传清话,围炉叙曲衷,
独嫌离别速,一饭太匆匆。

父亲是位军人,戎马倥偬中,未遑学诗.而此诗情辞恳挚,无限知己之感,令我悲痛的是「独嫌离别速,一饭太匆匆」二句,竟成谶语。

伯伯读故人遗作,焉得不泪下沾襟。

我听从两位伯伯的劝谕,不得不于战乱中拜别慈母,再赴沪继续大学学业。

卒业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海上交通被日军水雷封锁,不得不滞留上海,在母校任中文系助教,半年后驾闻母亲病笃,乃冒万险绕旱路奔回家中。

竟不及见慈母最后一面。

人间哀痛.何有甚于此者。

祸不单行的是乡下老屋书房,竟遭日机炸毁一角,先父藏书都被炸得残缺不全,因知杨伯伯早已将他的全部藏书字画碑帖等捐赠籀园图书馆,乃遵他老人家指示,将有限余书,也捐赠该馆,为先人留点纪念。

岁月匆匆,出于局势与人事的变迁。

竟与两位伯伯音书阻绝数十年,仰望云天,曷胜慨叹。

如今我也是垂暮之年,回首前尘,两位老人家的笑貌音容,仍不时浮现心头。

聊可宽慰的是父亲与两位知音得以在天堂中长相聚首,诗酒言欢,畅谈今昔,再也不会有“一饭太匆匆”的遗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