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策法规基本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1. 引言
随着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革,农村法律法规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村法律法规作为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工具,对于农村的稳定发展和法治建
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一些农村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用
的信息。
2. 农村土地法律法规
2.1 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法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土地承包的基本制度、权力和义务。根据该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得非法剥夺。农民可
以自愿参加土地承包经营,享受土地流转、转包、租赁等权益。
2.2 农村土地管理法
农村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利用、土地转让、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制度,保证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该法规定了土地征收、补偿和安置制度,保护了农民的
合法权益。
2.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农民的重要财产证明,也是土地流转和合法经营的依据。农民在承包土地后,应当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并妥善保管。
3. 农村产权法律法规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运作和权益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成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
财产权益。
3.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规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权益保护和利益分配等制度,保障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3.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规定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程序和要求,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借贷和融资的方式。该法鼓励农民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投资和创业。
农村政策法规基础知识
村官考试复习热点:?农村政策法规?
1、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公布的标准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标准性文件的总称。按照农业法的规定: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及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效劳。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3、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目标即“不断解放和开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给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开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
4、农村社会开展目标:建立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根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党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法律,使党的主张及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统一起来。农业法的修订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表达,是这方面立法实践的一个典型。农业法的多数条文,我们都可以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找到直接的依据。农业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有利于实现由主要靠政策指导农业,进一步向依靠政策和法律共同指导农业开展的转变,实现以行政手段管理农业,进一步向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农业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6、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组织制度。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农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遵守对于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法律法规包括土地管理法、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于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农村法律法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防范遭受不公平待遇。
农村土地管理法
农村土地管理法是农村重要的法律法规,它对土地的利用、流转、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根据农村土地管理法,农民对于农村集体土地具有承包、经营、流转、抵押的权利,但是不得通过出卖的方式变相实施对土地的私有化。此外,农村土地管理法还规定了土地流转的手续和条件,以及土地承包方面的权益保护措施。
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是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住宅权益而制定的。根据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农户可以依法取得宅基地并享有宅基地的长期使用权,但是不得将宅基地转租、转借、抵押、出卖等。该办法还规定了宅基地的评定、补偿等具体操作细则,以确保农村居民的住宅权益得到保护。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进行的法律法规。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成员的共同意愿下,以经济共享、责任共担为基础的自愿组织,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该法规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
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规定,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营。
农村法律援助制度
为了保障农民权益,我国建立了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农村法律援助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内容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内容
一、引言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内容是指涉及农村地区的法律法规知识,主要包括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乡村振兴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旨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村法律法规知识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农村法律法规。
二、土地承包法
土地承包法是农村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根据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的承包期限一般为30年,承包期满后,可以续承包。同时,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承包土地有权流转、出租和抵押,以便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
此外,土地承包法还规定了土地征收与补偿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农民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得到合理的补偿。农村土地的征收必须符合法律程序,并且补偿款直接支付给被征收农民。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根据该法律,农民可以自愿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共同经营和管理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工业、农村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经营活动。合作社的成员享有合作、分红、监督等权利,可以通过合作社共同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共同销售农产品,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乡村振兴法
乡村振兴法是为了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而制定的法律。根据乡村振兴法,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乡村振兴法重视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倡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农地流转,实现集约高效的农业生产。此外,乡村振兴法还强调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农村工作基础知识
农村工作基础知识
农村工作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
农村工作的基础知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农
村工作的基础知识,包括农村经济、农村政策、乡村建设等方面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农村工作。
一、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是农村工作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
和乡村发展。农村经济主要包括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业
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随着农业机械化、
科技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提升,农民收入也有所增加。
除了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村经济注
入新的活力。因此,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和引导,促进农村经济
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政策
农村政策是指国家为促进农村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我国历来高
度重视农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政策。比如
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等,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新时代下,我国不断出台新的农村政策,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一体
化发展。
三、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面临着人口外流、资源荒漠化等问题,亟需加强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乡村建设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振兴乡村文化等方面内容,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全面复兴。
综上所述,农村工作基础知识包括农村经济、农村政策、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内容,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加强乡村振兴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关注并支持农村工作,共同推动我国农村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农村法规基本知识
农村法规基本知识
农村法规基本知识
一、农村法律体系概述
农村法律体系是指针对农村地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它由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基本法律构成,同时还涵盖了一系列与农村发展息息相关的专门法律法规。农村法律体系是保障农村稳定发展、保护农民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土地管理法律
1.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详细规定了土地承包、流转、收益分配等相关内容。
2.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等,明确了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3.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等,规定了土地征收的程序、补偿标准等相关内容。
三、农村财税法律
1.农村税费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税法》、《农村土地税法》等,确定了农村税费的种类、税基、税率等规定。
2.农村财政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条例》、《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偿使用交易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了农村财政管理的制度和程序。
四、农村社会保障法律
1.农村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等,确保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权益。
2.农村低保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低保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认定办法》等,保障农村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五、农村环境保护法律
1.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进行了规定。
农村基本法律知识
农村基本法律知识
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法律适用的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农村地区有
着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特殊的法律需求。因此,了解农村基本法律知识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村法律问题和
相关的解决方案。
土地使用权
在农村地区,土地使用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根据中国法律,土
地是国家所有的,农民只能取得土地的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
两种方式取得:个人承包经营和集体经营。个人承包经营是指农民个
人承包一定面积的土地,享有经营权和收益权。集体经营是指农民组
织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享有土地的经营权和收益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是农民个人与农村村委会以及其他法人组织
订立的一种合同。该合同规定了土地的使用期限、承包面积、承包费
用等重要内容。农民在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时应当注意合同的细节,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农民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按照合同
约定履行各项义务,遵守法律法规。
农村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合法占有并使用的住宅用地。根据《农村土地
承包法》,农民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民个人所有,但国家对宅基地
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农民在占有和使用宅基地时,应当遵守规划管理、土地征收等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农民自愿组成的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根据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法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享有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农民的利益,推动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合同
农村劳动合同是农民与用工单位订立的一种合同。根据《中华人民
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知识
在农村社区生活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社区的安宁和稳定。本文将介绍农村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正确运用这些规定。
一、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这部法律法规规定了土地的基本管理制度、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和转让、土地征收补偿、土地管理承包等方面的内容。农民朋友们在土地承包、种植、转让等方面应当依法办理手续,确保自己的土地权益合法稳定。
2.《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
这是为了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而制定的规定。其中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和发包等方面的内容,农民在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权继承方面应遵守相关规定。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
1.《劳动法》
这部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工资和福利待遇、劳动时间和休假等方面的内容。农民工在与用
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方面,可以依据该法律法
规进行维权。
2.《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这是为了保护农民工工资权益而制定的规定。其中规定了用人单位
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支付计算方式以及工资支付的监督和
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农民工在工资支付方面遇到问题,可以依靠该规
定进行维权。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这是我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规定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环
境污染的防治、环境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
2023年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知识
2023年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权益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2023年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介绍。
一、农业现代化政策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农业农村政策的关键方向之一。2023年,农业现代化政策进一步加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将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农民转化,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府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3.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将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二、农村发展政策
农村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2023年,农村发展政策将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获得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政府将加大力度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农村卫生、绿化、垃圾处理等工作,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将加大投资,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3.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政府将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
业创业,提供培训和创业扶持,促进农村增收和就业稳定。
三、农民权益保障政策
保障农民权益是农业农村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2023年,农民权益
保障政策将进一步加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一:
1、村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答:村民委员会是建立在农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也不是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
2、村民自治的方式是什么?
答: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村民自治的方式是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是指由广大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是指村中涉及村民利益的问题,必须由村民参与决定,这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指村民依照一定的法律制度参与村中事务的管理,这是村民自治的核心;民主监督,是指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及村干部的行为实施监督,就是实行村务公开,这是实行村民自治的可靠保证。
3、村民自治的事项主要有哪些?
答:村民自治的事项主要有:(一)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直接选举或罢免;(三)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决定重要事项;(四)村民委员会对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会议对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工作进行评议;(五)村民小组长的推选产生;(六)法律规定的村民委员会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七)村民代表的推选
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召开,村民会议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八)监督法律规定的村民委员会职责、任务、权利和义务的实行和履行情况,如要求村务公开。
4、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应该注意什么?
答:首先,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因为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其次,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不能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因为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如果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有侵犯村民合法权利的规定,那么,这些规定都是无效的,都必须加以修改或纠正。
农村政策法规基础知识
农村政策法规基础知识
农村政策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针对农村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制定
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了解农村政策法规的基本知识对于农村
居民和农民群体非常重要。
一、农村土地政策法规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合法权益,
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益,确保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发展。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合理利用和管
理集体土地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3.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对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进行征收,并对被征收的农民进行合理的补偿。
二、农民权益保障政策法规
1. 农民工权益保护:相关法律规定,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确保其
工资、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 农村农业保险政策:农村农业保险是农民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方式,保障农民在自然灾害、疾病等因素影响下产出和收入的稳定。
3. 农民合作组织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组织形式,通过集体经营和合作发展,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等农业
生产效益,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三、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法规
1. 农村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促进
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2. 农村金融支持政策:为农村居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包括
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和服务扶持。
3. 农村科技创新政策:鼓励农村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
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
以上是农村政策法规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农民了解自身权益保护和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一、农业法
《农业法》称“农业”为“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是调整农业、农村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用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调整农业关系,规范农业行为,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
二、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法》是调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承包程序的一部法律。通过这部法律,国家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权以及纠纷调解和仲裁等作了明确规定。
三、农村土地管理法
《农村土地管理法》是一部关于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维护农村土地权益的法律。该法明确规定了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土地的规划、利用、保护和监督等。
四、农村教育法
《农村教育法》是关于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法律。该法规
定了农村教育的地位、目标、投入、保障等内容,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五、农村社会保障法
《农村社会保障法》是关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和福利的法律。该法规定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保障标准、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等,为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和福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该法规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检验检测、监督等内容,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七、农业保险法
《农业保险法》是关于农业保险经营和管理的法律。该法规定了农业保险的种类、经营原则、理赔程序等内容,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风险保障。
八、农业科技推广法
《农业科技推广法》是关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法律。该法规定了农
业科技推广的目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推广方法等内容,为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一、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法律背景
- 土地使用与管理
- 土地征收与补偿
- 土地承包与流转
- 土地用途变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
- 土地承包的性质和范围
- 土地承包合同
- 土地承包权的流转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条例》 - 土地承包年限
- 土地流转手续
- 土地管理和监督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 集体经济组织的产生和性质
- 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
- 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保护
- 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与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和管理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与收益分配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转让与合并
三、农民工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
-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
- 劳动报酬与工时管理
- 工伤与社会保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工工资支付规定》
- 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义务与方式
- 工资拖欠的处理
- 劳动争议的解决
四、农村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 农村环境管理与监督
- 环境损害赔偿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
- 农村污水治理收费管理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土地使用权: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依规依约使用土地的
农村政策法规
农村政策法规
农村政策法规是指政府为了规范和推进农村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农村政策法规的出台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土地政策、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政策和农村人口政策等方面介绍一些相关的农村政策法规。
农村土地政策
农村土地政策是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法律和法规。其中包括《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这些法律和法规为农民提供了土地承包、流转、退出等方面的权益保护,鼓励农民实行土地流转、合作社化经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农村土地政策对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进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农村产权制度
农村产权制度是指农村土地、农村宅基地以及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资产等的归属关系和保护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所有法》、《农村土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等是其中的重要法律和法规。这些法律和法规保障了农村产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对于激发农民积极性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完
善农村产权制度,可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问题,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同时,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还可以激发农民的创业和投资热情,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农村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村金融政策
农村工作应知应会知识
农村工作应知应会知识
农村工作应知应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农村政策:了解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政策法规,包括土地管理、农业补贴、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政策。
2. 农业技术:掌握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
3. 农产品销售: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行情,掌握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和方式,能够合理规划农产品销售策略。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掌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 农村社会治理:了解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农村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工作。
6. 生态环境保护:了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7. 农民教育:了解农民教育的特点和需求,掌握农民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参与农民教育工作。
8. 乡村旅游: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掌握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技能,能够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工作。
9.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了解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掌握改革的方法和步骤,能够参与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工作。
10. 农村经济发展: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以上是农村工作应知应会知识的一些方面,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农村法律法规知识:
第一章农村土地管理
1.1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与转让
1.1.1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获取方式
1.1.2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程序与规定1.2 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
1.2.1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1.2.2 农村土地流转的条件与规定
1.3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
1.3.1 农村土地征收程序与规定
1.3.2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与计算方法第二章农村农业经营管理
2.1 农村农业生产许可
2.1.1 农村农业生产许可的申请与审批程序 2.1.2 农村农业生产许可的管理与监督
2.2 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
2.2.1 农村农产品质量监测与检验
2.2.2 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2.3 农村农业投入品管理
2.3.1 农村农业投入品注册与备案
2.3.2 农村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与管理
第三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
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与管理
3.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立条件与程序 3.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与运营
3.2 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管理
3.2.1 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的配置与使用 3.2.2 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与转让3.3 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
3.3.1 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与监督 3.3.2 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第四章农村居民权益保护
4.1 农村居民土地权益保护
4.1.1 农村居民土地权益的界定与保护
4.1.2 农村居民土地权益纠纷的解决途径
4.2 农村居民劳动权益保护
4.2.1 农村居民劳动权益的保障机制
4.2.2 农村居民劳动权益争议解决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农村政策法规基本知识
第一章
1.农业法的概念
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即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双层经营体制:集体统一经营、农民承包经营
3.农业法的基本原则
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
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科教兴农”的原则。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农民或者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第二章
1.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适用范围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这一规定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它规范和调整的是农村土地。但并不是全部农村土地。二是这些土地的用途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分别
作了不同的规定。耕地的承包期限为30 年,草地的承包期限为30 年至50 年,林地的承包期限为30 年至70 年,种植特殊林木的林地,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期还可以延长。作出这种区分,主要是考虑不同性质土地的投资收益期限差别较大。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1)使用承包地的权利(2)生产经营自主权
(3)产品处置权
(4)收益权
(5)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
(6)国家、集体建设征用、占用承包地,应给集体和承包方相应的补偿。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三条规定发包方享有下列权利:
(1)发包本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2)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3)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四条规定发包方承担下列义务:
(1)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2)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4)执行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条规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
(1)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2)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规定承包方承担下列义务:
(1)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2)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5.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和形式
概念:是指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方将其所享有的承包经营权的部分或者全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于第三人的行为。
形式:转包、出租、互换、转让
6.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内容
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
7.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与出租
转包:是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与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由受让方对承包方承担约定的义务,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出租:是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与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第三人,由第三人作为受让方对承包方承担约定的义务,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8.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与转让
互换:是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
转让:是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与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终止。
9.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入股:指承包方之间为了发展农业经济自愿结合起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主要从事农业合作性生产,扩大经营,以入股的股份作为分红的依据,但各承包户的承包关系不变。即使经营状况不好,农户仍然可以自己经营承包地,保障生活。
不允许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兴办工商企业。
10.其他方式的承包的特点
(1)承包方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成员。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有优先承包的权利。(2)承包方可以是农户家庭,也可以是单位、联户或者个人。
(3)承包方法不是人人有份的平均承包,而是实行招标、拍卖或者公开协商,发包方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确定承包人。
(4)承包的土地主要是“四荒”及果园、茶园、桑园养殖水面等不适宜家庭承包的土地。
第三章
1.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