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二、王室衰微
回忆西周分封制内容,对比春秋时期的分封制被破坏的表现
1分封制瓦解
2诸侯不在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3.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
材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 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教师导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课的标题《动荡的春秋时期》,请同学们说说“动荡”的近义词。有变化才有变动,变化太大就会打破原有的局面出现动荡,所以要了解春秋时期的动荡,先要看看春秋时期我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通 过视频简单清楚的交代大的 背景
讲授
新课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教师介绍背景:忆一忆:你还记得远古人类使用的是什么生产工具吗?
章节名称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编号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人
上课时间
课时
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春秋争霸的原因,以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春秋争霸战争背景的了解,学生懂得春秋争霸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的较量,逐步学会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春秋时期各个霸主建立霸业的经
历,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兴人是
兴国的关键。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目标,为将来建设祖国,振兴民
族做好准备。
重点
春秋争霸的原因
难点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上的变化
教学
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视频《中国通史》节选解释春秋时期及其名字来历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_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穆公先后称霸,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______、___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
教师归纳:王室衰微的原因是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一些诸侯不在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这样分封制就瓦解。
A水利工程的兴修B手工业规模扩大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金属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仅三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D周王室地位衰微
3、公元前770年,________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第四步:展示交流
小组进行交流展示8分钟
。教师点评:1题使用劳动工具:铁器和牛耕的出现,重要作用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题原因:(1)王室衰微,诸侯做大(2)为了争夺人口和土地(3)分封制被破坏3题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4题齐桓公称霸的条件:(1)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________和___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__________。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
二、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遭到破坏。这样就使________逐步瓦解。___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_______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控制_______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A周平王B周文王C周武王D齐桓公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优课获奖教案_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知道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公首先称霸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学习,认识到国家强大需要改革,需要人才,需要奋发图强的精神,教育学生明确远大的目标,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将来建设祖国、振兴民族作准备。
重点难点:重点:铁制农具和农耕;齐桓公称霸。
难点:诸侯称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教学方法:提问法,分析归纳法,图示法。
教学准备:学生查阅资料:《春秋争霸形势图》;“围魏救赵”;“烽火戏诸侯”;“退避三舍”;“卧薪尝胆”;“沉鱼落雁”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烽火戏诸侯”的画面)你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请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学生讲述后,教师总结:周幽王的昏庸,导致西周灭亡,镐京成为一片废墟,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展示PPT,讲解东周的划分。
(春秋和战国)然后引入新课课题(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之后学生齐读教学目标,知道本科要求掌握的重点。
出示PPT,介绍春秋和战国的分期;从而让学生知道了春秋时期发生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为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后面的课文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一、学习27-28页的第一部分,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王室衰微。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PPT展示问题,并分别解决; 1.春秋时期的经济包括的农业:铁制农具、牛耕出现;手工业:规模扩大,行业增多;、商业:产品增加,商业活动活跃,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范围广的发展状况。
课件展示。
2.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优质课教案_1
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10.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导
学
过
程
课
堂
反
馈
练
习
与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时期可以看到的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A.用耒耜耕作B.使用打制石器
C.使用青铜农具D.出现牛耕
2.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这样的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的描述()
课题
第六课时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学
习
目
标
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及王室衰微的表现;
2.识记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并探究春秋争霸的影响。
3. 通过学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史实,认识到国强要革新,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学习重点
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学习难点
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
导
学
过
程
预
习
自
测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3、影响:(1)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2)出现了大规模的。
4、诸侯国最早出现于时期,源于西周实行的制。
课
堂
交流与探源自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周来说,正是它所分封的诸侯国最终取代了帝国的荣耀,周的地位甚至连一个小国都不如。失去约束的诸侯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了争霸的历程,一位当时出生在山东的文人记录下了这一切,他把这本记录历史的书叫做《春秋》。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
2.春秋的起讫年代;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春秋五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
3.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体会我国劳动人民有着高度智慧,增加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诸侯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教学方法
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作业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课
(修改人:)
环
节一
1.铁农具的使用:投影《石器》《骨耜》《青铜器》《铁农具》
环
节
三
探究三:诸侯争霸
课中作业
【小组讨论】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介绍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就霸业?
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和同学一起概括总结。
4)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南方的哪些诸侯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越)你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课后作业设计:
有人说“春秋时代诸侯国连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因而应予否定”,你同意此观点吗?为什么?
(修改人:)
板书设计: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问题1:如果你是春秋时期的劳动者,你会使用哪种工具进行生产?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知道1.了解春秋争霸的原因。
2.分析春秋争霸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及历史影响。
3 懂得春秋争霸实质上是政治、军事、经济等综合国力的较量,逐步学会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重点:春秋争霸的原因。
管鲍之交,一鸣惊人,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典故难点: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上的变化教学过程:课程展示图片:春秋战车,越王勾践剑,甲胄等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器硬度更高,形成了有翻土垦荒的犁,铲土的铲,除草等使用的锄,平地用的耙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农具,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由镐京迁至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的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他的出现推动了进击的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而经济的发展又使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比如分封制,思考::分封制是怎么被破坏的,周王室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思考以下问题: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作用?除了农业的进步,春秋时期的经济在哪些方面发展迅速?二、王室式微阅读材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王曾派人向鲁国“告饥”“求金”“求车”。
”“公元前707年,周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王被射中了肩膀,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春秋时期,诸侯取代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国家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三、诸侯争霸1.阅读思考:春秋时期的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先后有多位诸侯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在教材中找找看,春秋时期先后出现过哪几位“霸主”课堂小结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无数的人才,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学会做人做事,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没有?(学生看课件讲故事)。
师: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之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
【自主预习】学生结合课文和学习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有关知识一、春秋争霸(一)、齐桓公称霸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概括总结。
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
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
3、“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
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二)、晋楚争霸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培养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口头表达的能力)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3、为什么本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知道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了.铁制农具和农耕。
铁制农具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讲解:《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
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
(2)提问: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可以先讨论,然后再回答。
总结:我把大家说的内容概括一下。
一、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二、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经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3)讲解:铁制农具的使用对耕作方法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
有了铁犁铧,必然要用畜力来牵引。
《国语·晋语》记载,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把原来作为祭祀宗庙的牛改用农耕,所谓“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可见已认识到牛耕的重要性。
现在,请同学们来看一组例子:孔子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叫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夫姓牛,字子耕。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人们起名字也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
这不仅是牛耕出现的证明,而且可以知道牛耕现象已经相当普遍。
(4)讲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开垦土地和兴修水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春秋时期,各国都较为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
大的有楚国孙叔敖主持修建的“芍陂”(què bēi)大水库,对楚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也是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
邗沟南起今扬州,北至今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这些铁制农具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自主探究,了解春秋时期我国铁制农具的发展分组讨论,总结千米,沟通了长江和淮河王室衰微的表现有: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拮据,不得不仰赖诸侯的资助。
使晋国很快成为北方强国。
那时楚国势力已发展到提问:现在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位霸主家都进行了改革。
补充:春秋时期的霸业政治,是在以变求强的争霸过程中实现的。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同步导练1—11必做,12小题1—2必做,13题选做。
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根据导学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分小组学习讨论诸侯争霸的利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
1.回忆夏商周建立的时间(夏朝:前2070年;商朝:前1600年;周朝(西周):前1046年)。
2..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春秋时期,一般是指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
(二)新授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的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
重点
春秋时期新的生产工具出现的影响
教学
难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没有?(学生看课件讲故事)。
师: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之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
(2)争霸的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目的:争夺霸主的地位
(4)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管仲为相)
(5)影响(结果):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局部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不断兼并和扩张;民族融合。)
过程与
方法
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的诸侯纷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教学重点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
生产技术的进步引起春秋时期一系列的变化。
弊: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利: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代表总结诸侯争霸的情况。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培养总结的能力。
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五训练巩固
1.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 )
A.任用管仲为相 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C.召集葵丘会盟 D.与楚国争霸
2.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 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参考答案 1.D 2.B)
做习题
巩固基础知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释疑点拨
(一)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牛耕的推广产生了哪些深远的社会影响?
1、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2、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3、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二)诸侯争霸:展示《春秋争霸的形势图》,让一位学生总结诸侯争霸的情况。
动脑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六归纳提升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铁制农具和牛耕;手工业发展;分封制的瓦解,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争霸战争;争霸战争与民族交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称霸原因的探究,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难点: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制度的变革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公元前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的前期(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被称为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又如何呢?(二)、讲授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教师:同学们,你知道春秋时期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有哪些进步吗?有几位同学做了这样一些春秋场景再现,请大家说说它们是真还是假?活动一:真假大考验A.同学:我要播种一块土地,不过我已经不觉得很辛苦,因为有我心爱的老牛每天帮助我耕种。
我们的国君还为我们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我的作物都能幸福的生长B.同学:我是个聪明的播种者,在劳动中牛耕和铁制的农具帮助我深耕细作,所以我能有很好的收成C.同学:我是一名手工业者,我能够制造青铜器、铁器、漆器,同时我还会纺织和煮盐D.同学:我是个勤劳的人,我制作了很多漂亮的漆器,可是我的国君不允许买卖,所以这些东西我只能用来自己欣赏。
同学们,这些春秋场景的再现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你知道吗?学生:A、B、C同学再现的场景是正确的,D同学再现的场景是错误的。
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经能使用牛耕和铁制农具,在农业上能够精耕细作,很多国君注意修建水利工程来灌溉农田.青铜制造、治铁业、漆器制作都有发展,商业能在规定的区域进行。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2.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难点: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西周时,遇到敌情靠烽火台传信报警。
白天报警,燃狼粪冒浓烟;黑夜报警,点柴草起火光。
浓烟和火光会把敌情很快传遍各地。
诸侯们就率兵前来保卫周天子。
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王妃褒姒不爱笑,为了取悦于她,幽王竟下令燃烽火。
各地诸侯率兵赶到京城,幽王和褒姒在城头,望着疲惫受骗的将士,拍手大笑。
后来,犬戎族真的来攻西周,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
结果,幽王被杀。
此后,西周灭亡。
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二)自主预习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
1/ 2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原因、具体表现、影响各是什么?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影响是什么?(三)合作探究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2、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原因有哪些?3、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四)课堂检测完成本课同步练习册课后自主测评选择题四、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了解到春秋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分封制逐步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等知识。
我们一定要知道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五、教学反思2/ 2。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学科
历史
时间
课 题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与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对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具等情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规程
教师活动
小组(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先学
教师指导预习,
了解学情,备课
学生课前熟读课文;梳理线索;标注要点;质疑提问;整理疑问
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分封制的有
关内容?从而导入新
课
巩固旧知
和第一环节:
我学故我
在
展示自主学案,
要求学生再次预习
课文
崛起,他们竞相争霸
从而引出春秋时期军
事上的表现——诸侯
争霸。
3、诸侯争霸的原因、
目的、旗号、代表、
影响?
了解中国农具的变迁,认识到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请一同学为大家讲述数典忘祖成语故事
小组内合作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
能力
给予学生表达、展示的机会。强化机会教育。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宗旨,突出学法指导,做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了教学环节转化自然流畅的目标。
3、通过理解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师:按照西周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效仿。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乐制度的破坏。)
板书设计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铁器牛耕的出现、精耕细作
2、手工业: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的发展。
3、商业:出现了很多商业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更多
二、王室衰微
1、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势力大减
3、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三、诸侯争霸
1、春秋争霸战争
2、争霸战争的影响
教学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教学重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教学方法
讨论、练习、启发
教学手段
课件、触控一体机
课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讲故事《一鸣惊人》与《楚王问鼎》。问: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绝对服从,为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可以对周天子如此无礼,周天子却无能为力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师:板书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讲授新课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2、王室衰微的表现是什么?
3、阅读下列资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 (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 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三)诸候争霸 1、在春秋争霸时期,出现了哪些有名的霸主?第
3、 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对这 句话,你怎样看?再而思考:春秋争霸的实 质和历史影响。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4
五、当堂检测 练习册选择题
板书设计
5
教学反思
6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图片展示、分析总结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复习
*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权利和义务)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用作什么用途?甲骨文最早 最发现于什么时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 开始?
1
2、设疑导入 西周灭亡,东平王东迁洛邑,大家猜想一下东周的 发展情况会是什么样的?(融入情境,带入学生的思想)
一位霸主是谁?他为何可以首先称霸?
2、你了解哪些关于春秋争霸的历史故事? 卧薪尝胆: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
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
3
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 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 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 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 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目标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及后果。
3、识记诸候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候争霸对社会发展的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分封制的瓦解;周王室的衰微;春秋五霸;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交融(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春秋五霸形势图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图技能,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周王室的衰微在本质上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的过程,一些大诸侯国通过改革实力雄厚,逐渐完成封建化。
诸侯争霸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也加快了统一步伐,促进了民族交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进步;周王室的衰微;春秋五霸;难点:春秋争霸的特点三、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法、比较归纳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开始了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一般指从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本课我们来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二)、讲授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出现了铁农具、牛耕春秋铁农具牛耕图铁器的出现比青铜器:更尖锐,效率更高。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意义: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手工业: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都有所发展。
3、商业: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跟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1、原因:分封制逐步瓦解,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给卿大夫,而是设县、郡,委派官吏管理,职位也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渐瓦解。
2、表现: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周王虽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直接管辖的地方仅仅在洛邑一带。
基本上无力控制各个诸侯国。
2、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诸侯国不再听从周王的命令,各自为政,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诸侯争霸的情况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认识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诸侯争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西周末年发生的一件事和这则故事很相似,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烽火戏诸侯)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教师: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极其惨重的,周幽王的权威一落千丈,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东周就是我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这段历史。
(二)合作探究: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王室衰败自主阅读课本P27~28内容,完成第1~2题。
1.简述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1)农业上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兴修水利工程;手工业规模扩大,农业化程度提高;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西周王室衰微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具体表现?(1)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瓦解。
(2)经济发展,诸侯国势力崛起,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二诸侯争霸自主阅读课本P28~29内容,完成第3~5题。
3.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有哪些?第一位霸主是谁?这一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影响?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第一位霸主:齐桓公。
影响:①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4.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群雄争霸的现象,和哪个制度有关?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分封制。
(三)达标训练: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争霸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
4、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
生:农业方面;手工业及其他作业方面;商品的交换及金属货币的使用。
生:铁农具的牛耕的使用。
王室衰微
师:指名读《王室衰微》部分。思考:
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怎么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周平王的势力较西周时期有哪些变化?
师:周王室的地位开展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生:分封制得不到延续,并被逐渐瓦解。
生:势力大减,财政陷入困境。
诸侯争霸
师:指导学生默读本部分。并思考:
1、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2、诸侯争霸使用“尊王攘夷”的口号?
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有哪些?
4、齐桓公首霸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生1:王室衰微;诸侯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
当堂练习
师:按照西周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效仿。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由成语故事《卧薪尝胆》的视频导入
卧薪尝胆的故事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现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呢
(1)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2)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经过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2)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出示春秋五霸的图片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由《楚庄王问鼎》的视频导入
周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
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东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以及王室衰微的表现;知道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以及诸侯争霸的影响,了解齐桓公能成为第
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到争霸战争虽然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代表作品有哪些
师:课件展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图片,问:这件事情
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春秋争霸有什么利弊?
春秋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铁制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知道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公首先称霸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春秋争霸战争背景的了解,让学生懂得春秋争霸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的较量,逐步学会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学习,认识到国家强大需要改革,需要人才,需要奋发图强的精神,教育学生明确远大的目标,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将来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作准备。
重点
铁制农具和牛耕;春秋争霸。
难点
诸侯称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由学生讲述春秋时期经典战争故事,如晋楚之争、秦晋之争等,并出示图片:春秋战车、越王勾践剑、甲胄等,营造古代战争的气氛。
导语:这些故事和图片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短兵相接的战场,那么那个历史时期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战火不断?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了解那个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明确概念
大屏幕展示资料,由学生阅读: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迁到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的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2.经济发展
阅读教材及春秋时期农具改进、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
史料一春秋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制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形成了有翻土垦荒的犁(代替了用耒耜翻土的工具),铲土、耘苗、松碎表土的铲,除草、间苗的锄,平地、起肥用的耙,开沟、做垄的锸,收割谷物的镰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农具,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史料二铁器时代,继青铜时代之后的又一个时代。
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
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最早的铁制品为河北藁城和北京平谷刘家河等
地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铁刃铜钺,距今约3 000余年,表明这一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并开始利用铁。
史料三铁犁牛耕,这是指耕种的方式,而二牛抬杠是铁犁牛耕中大多数的形式,犁衡左右各一轭,各挽一牛,此即所谓“二牛抬杠”。
春秋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重大变革。
思考: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铁制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铁制农具的出现产生了什么作用?可以先讨论,然后再回答。
教师总结:推广:铁制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经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作用: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成为春秋大变革的经济基础。
二、王室衰微
史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料二王曾派人向鲁国“求傅”(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
史料三公元前707年,周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王被射中了肩膀,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
思考: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势力大减,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反而在政治、经济上需要依赖强大的诸侯,王室的政治、经济地位日渐衰微。
【问题探究】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那么国家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学生:西周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必然导致诸侯间的争霸战争,国家处于混乱状态。
教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从此社会进入了动荡时期。
春秋时期140多个诸侯国中比较强大的诸侯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争夺霸主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春秋霸主
教师:春秋时期的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先后有几位诸侯取得了“霸主”的地位,请大家在教材中找到春秋时期先后出现过哪几位“霸主”?
学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先后称霸中原。
教师补充:春秋前期这几位诸侯先后称霸中原,到了春秋后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曾先后称霸,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故事呈现
关于这几位霸主的故事有很多,同学们都知道哪些?
学生说出熟悉的管鲍之交、一鸣惊人、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故事名称。
教师提供图片,如齐桓公、管仲、晋文公、楚庄王等。
(1)齐桓公首霸
这些霸主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呢?
出示地图,请同学观察图片,说出齐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何优势。
学生:濒临海洋,盛产鱼和盐,经济富庶。
除了地理优势之外,一个国家要想强大更重要的是什么因素?
学生:人才。
当时的齐桓公是一位贤能的国君,我们刚才的故事中也提到过他都任用了哪些人才?
学生:管仲、鲍叔牙等。
齐桓公任用管仲在齐国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国富兵强。
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于是齐桓公便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晋楚争霸
齐桓公首霸之后,一些大诸侯争相效仿,其中典型的是晋和楚,晋楚争霸过程中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城濮之战)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讲述城濮之战的经过,并且知道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退避三舍这些成语都出自晋楚争霸。
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4月,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下令晋军后退,避开楚军锋
芒。
楚国大将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3)吴越争霸
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争霸也持续了很多年,我们熟悉的“卧薪尝胆”的成语就出自于此,哪位同学来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学生: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的苦日子,要发愤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抓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
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光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
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
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担心眼前的安逸生活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经过20年的充分准备,勾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
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确立霸业的不同过程,大家能否概括出他们能成就霸业的原因?
学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国家逐渐富强起来。
晋文公勤政为民,成就霸业。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雪耻复国。
教师:这些人物成就霸业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毅力,同时还要勤奋、要勇于创新和改革等。
教师点拨:这些人物故事告诉我们,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目标,为将来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好准备。
【问题探究】
讨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出示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影响恶劣,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
第二种观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积极性:一方面长期战争使得中原民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逐渐交融;另一方面春秋争霸战争使得一些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形成了几个大的诸侯国,为战国时期以及之后的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两种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学生甲:我赞同第一种观点。
因为长期的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生产、生活无法正常进行,破坏了社会的生产,人民生活非常艰难,有人甚至失去生命。
学生乙:我赞同第二种观点。
战争虽然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但是一些诸侯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使自己的国家实力壮大,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通过争霸战争,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为以后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战争中各民族的交流也在进行,促进了民族交融。
教师点拨:(1)争霸的实质是大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而发动的。
(2)争霸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3)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4)促进了民族交融。
春秋时期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而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不断,先后涌现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中原霸主。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春秋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几个大的诸侯国,加速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民族交融。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动荡的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