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犊蛔虫病的防治
犊牛新蛔虫病的诊疗与防治
养殖与饲料2022年第01期犊牛新蛔虫病主要感染6月龄以下的犊牛,感染该病的犊牛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肠炎、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其生长缓慢。
犊牛新蛔虫病具有低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但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病学牛新蛔虫是导致犊牛新蛔虫病的寄生虫体,该虫体为半透明的黄白色、体表光滑、体长为150~300mm 、直径约为5mm 。
新蛔虫的虫卵对光照和高温敏感,阳光直射和高温可快速将其杀死。
另外,该虫卵对药物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在福尔马林和来苏尔溶液中长时间生存。
随着虫体的不断发育和移动,幼虫会进入犊牛的肝脏、肺脏和肠道,导致其出现病变,引起肝细胞变性、肺水肿以及肠道炎症。
另外,虫体可产生大量的毒素,导致犊牛出现慢性中毒现象[1]。
蛔虫雌虫在犊牛的肠道内产下大量虫卵,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经过1周左右的时间便可生长发育为幼虫。
经2周左右卵壳进行蜕化,此时幼虫具有感染性。
健康母牛吞食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后,幼虫在母牛肠道内运动,通过肠壁移动到母牛的肺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内进行第2次蜕化,并长时间停留在母牛器官内。
待母牛处于妊娠后期,幼虫便可通过子宫进入胎盘中。
在胎盘中的幼虫会经过再一次的退化成为第4期幼虫。
随着胎盘的蠕动,幼虫会进入胎儿的肠道内发育。
待胎儿出生后,幼虫在犊牛肠道内进一步退化,经1个月左右即可生长为成虫。
2临床症状犊牛新蛔虫病更易出现于3月龄以下的犊牛中,出现该病的犊牛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下痢、机体消瘦、不愿行走、站立不稳、贫血等症状。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还可出现死亡现象。
患病牛多排灰白色糊状粪便,严重的还会排出带有血丝的粪便,且粪便异味严重,粪便表面有油状物,粪便中携带大量的虫卵。
另外,患病牛还伴随严重的腹痛、腹胀、水肿、被毛粗硬、排酸味气体。
对于病情严重的犊牛还可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的问题。
犊牛新蛔虫病及其防治
2 症 状
病 牛 开始表 现 为精神 不振 , 不愿 行动 , 继 而消化 失调 , 食欲 不佳并 腹 泻 ; 继 而并 发细 菌感染 时则 出现 肠炎、 血便 、 且带 有特 殊 的臭 味 。后期 病 牛臀部 肌 肉 弛缓 , 四肢无 力 , 站立 不稳 。当虫 体 大量寄 生 时可能
用 以下几 种 药 物 : ①敌百虫 , 按 每 千 克体 重 4 O ~5 O
育, 待 小牛 出生 后一 个月 左右 发育 力成 虫 , 成 虫 在犊
牛体 内生存 2 ~5个 月 , 以后 逐 渐从 宿 主 排 出体 外 。 牛新 蛔 虫卵 对药 物 的抵抗 力较 强 , 2 福 尔 马林对 该
4 防 治 方 法
对 犊 牛 进 行 预 防 性 驱 虫 是 预 防本 病 的重 要 措
施, 尤 其是 1 5 ~3 O 日龄 的犊 牛 , 因犊 牛 此 时 感染 达 到高峰 , 且 有许 多犊 牛是 带虫不 显症 状者 , 但其 排 出 的虫 卵可 以污 染 环 境 , 导致 母 牛感 染 。治 疗 时 可选
存, 当相对 湿 度低 于 8 O %时 , 感 染 性 虫 卵 的生 存 和
发育 即受 到严重 影 响 。
感染 时 可引 起死 亡 , 对 养 牛业 危害 甚大 。
1 病 原
牛新 蛔 虫 的成虫 虫体 粗大 , 呈 淡黄 色 , 虫 体体 表
角质 层 较薄 , 故虫 体较 柔 软 , 且 透 明易破 裂 。虫体 前 端有 3 个唇片, 食 道呈 圆柱 形 , 后端 有一 个小 胃与 肠 管相 接 。雄虫 长 1 5  ̄2 5 c m, 尾部 呈 圆锥 形 , 弯 向腹
浅谈犊牛新蛔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量寄生时可引起肠阻塞或肠穿孔。病牛后期多出现四肢无力, 畜体消瘦,肌肉弛缓,四肢下部和口鼻发凉,病牛爬卧不起,贫 血严重,呼吸困难,咳喘,严重衰竭而死。
临床诊断
临床上可根据病犊牛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和腹泻等临 床症状,再加以肠道消炎为主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可作出初 步诊断。用显微镜检查粪便找到新蛔虫虫卵可确诊,有时在泻 粪中找到成虫虫体也可确诊。
收稿日期:2017-11-30
55
发病情况
治疗
该病近年来在德宏州呈散发,全州各地均有发生,据不完 全统计,感染率为水犊牛 43.4%、黄犊牛 32.6%。德宏州每年 有 2.98万头水犊牛和 0.1万头黄犊牛感染该病,造成近千万 元经济损失。2015年 12月,盈江县旧城兽医站结合全州开展 的畜禽寄生虫调查工作对全镇犊牛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全镇当 年共产水犊牛 327头,感染该病 145头,感染率为 44.34%,产 黄犊牛 482头,感染该病 161头,感染率为 33.4%。
2017年第 12期(总第 343期)
畜禽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产指导
浅谈犊牛新蛔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王维柱1,陈有祥2,刀建明3,屈生跃4,和 平5
(1.云南省盈江县旧城兽医站,云南 盈江 679300;2.盈江县支那兽医站,云南 盈江 679300; 3.盈江县铜壁关兽医站,云南 盈江 679300;4.盈江县芒章兽医站,云南 盈江 679300; 5.德宏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德宏 678400)
临床症状
该病主要寄生于 1~3月龄的犊牛,发病犊牛以严重下痢、 消瘦和贫血为特点,大量感染寄生虫时,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可导致死亡。
感染该病的牛犊精神萎靡,嗜睡,食欲不振,吃奶没劲或无 力吃奶,不爱活动,强行驱赶,站不起或站不稳,爱爬卧。病牛 多数排下灰白色带有黏液性糊状粪便,寄生蛔虫多的犊牛,多 排出带有脓血或血丝样的血痢。这种粪腥臭难闻,牛粪表面浮 有油状物,用手捻有润滑油腻状感,牛有腹痛感,粪便有时排出 虫体,但有病牛没有拉稀病状,仅有精神不振,不吃奶,腹围膨 大,背毛粗刚,可视黏膜发白,病牛呼出的气体有酸味,虫体大
犊牛蛔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对策
调查研究中国牛业科学2021,47(2) $57-59China Cattle Science犊牛蛔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对策负秀君S 惠继龙2,张志明S 沙凤琴1,马艳萍1,马 鹏1,王粉兰3,付志亮",靳永军5,马长春1,杨小梅1(1.张家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张家川741500;2.张家川县闫家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张家川741503;3.张家川县龙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张家川741506;4.张家川县马鹿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张家川7415025.张家川县梁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张家川741509)摘 要:[目的]为有效防控犊牛蛔虫病,[方法]采用选+入户、化验查卵、驱虫试验、剖检查虫等方法,]结果%查明蛔虫病发病率64.99% (20% -100%);致死率13.81% (4% -60%)。
粪便蛔虫卵检出率80.40%,E. P. G 平均(291 ±125 )枚。
驱虫试验排虫率91% ,头 均(50 ±19)条;剖检查虫头均(53 ±13)条。
天然牧草、草下表土、草滩积水、牛栏牛舍泥土 样本感染性蛔虫卵检出率79% ,虫卵数平均(10 ±6)枚/g 。
[结论]当地犊牛蛔虫病流行,由草场、牛舍蛔虫卵污染造成。
据此制定实施母牛适时驱除幼虫,犊牛早期驱除蛔虫,牛舍草场灭卵净化,严防母牛感染的综合防控对策。
关键词:犊牛;蛔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综合防控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11 (2021)02-0057-03养牛业是张家川县的重要产业,繁殖基地位于 甘肃省东南,天水市东北的关山林缘地带,海拔在1 760 ~2 659 m 之间,年平均气温5- 7 °C ,无霜期 156 d ,年降水量703.8 mm 。
境内有36 067 hm 2宜牧草山、草场,其中成片草地面积12 513 hm 2。
养牛驱虫小妙招
养牛驱虫小妙招
混饲法:即把药物按说明将一定浓度均匀地拌入饲料中.让牛自由食入如牛群数量大.驱除牛体内外寄生虫可采用混饲法。
混饮法:即把驱虫药物均匀地混入饮水中。
让牛自由饮用常用的有抗球虫的呋喃唑酶及驱线虫的左旋咪唑等。
喷洒法:由于牛的外寄生虫如虱、疥螨、蠕形螨等,.生产中.常将杀虫药物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如用2%敌百虫溶液,均匀喷洒牛体。
防治牛虱等
撒粉法:在寒冬无法使用液体喷洒时,常用撒粉法。
将杀虫剂均匀撤布牛体及活动、休息场所即可.
药浴法或洗浴法:该法在温暖季节和饲养量小的情况下使用,用1—2%的敌百虫溶液:或用0.05%蝇毒磷或用0.25—0.03%林丹等充分药浴.用药后要防止牛舔食.以免中毒。
涂擦法:对于牛的某些外寄生虫病如疥螨、痒螨病等可用此法。
如用植物油10份,硫磺2份,混合后涂檫;或用16%蝇毒磷4毫升,加水1000毫升,混合均匀后涂擦牛体;或用桃叶5份,烟叶5份,水50份.煮沸10分钟用纱布过滤,用过虑液涂擦患部。
灯光法:根据蚊子怕红光的特性,用25—40瓦红光灯泡在20平方米左右的牛舍内安装一支.晚上18—23时开灯.驱虫效果良好。
气味法:在牛舍内悬挂几盒打开盖的清凉油.蚊子闻而逃之;或将苦楝枝叶扎成捆)浸上柴油.用线绳悬挂在牛舍上方牛吃不到的地方.每三天浸一次柴油即可驱蚊。
犊牛新蛔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治与预防 - 养牛技术
犊牛新蛔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治与预防-养牛技术犊牛新蛔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是犊牛常见的两种肠道寄生虫病。
犊牛新蛔虫病的病原体为无饰科的牛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内,引起肠炎,表现为下泻、腹部膨大和腹痛症状。
莫尼茨绦虫是由裸头科莫尼茨属的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次绦虫,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的小肠而引起,对羔羊、犊牛危害严重。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新蛔虫病和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治与预防。
1、犊牛新蛔虫病病原体生活史。
雌虫长14-30cm,雄虫11-26cm。
雌虫在小肠产卵,卵随粪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7-9天发育为幼虫,再经13-15天在壳内蜕化一次,为第二期幼虫(即感染卵)。
当牛吞食被感染卵污染的草料或饮水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穿过肠壁移行至肝脏、肺脏、肾脏等器官组织,进行第二次蜕化变为第三期幼虫,并停留在这些组织里。
待母牛怀孕8.5个月左右,幼虫移至子宫进入胎盘羊膜液中,进行第三次蜕皮,变为第四期幼虫,幼虫被犊牛吞入肠中发育。
犊牛出生后第四次蜕皮后长大,经25-31天变为成虫,成虫可在小肠中生活2-5个月,以后逐渐排出。
感染卵也可通过乳汁使犊牛感染,主要发生于5月龄以内的犊牛,2周至4月龄犊牛肠内有成虫。
在成年牛,只在内部器官组织有移行幼虫,尚未见有成虫寄生。
临床症状。
患牛被毛粗乱,体温正常,眼结膜苍白;食欲不振,腹部膨胀,排灰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有特殊腥臭气味;病牛表现为消瘦,臀部肌肉松弛,后肢无力,站立不稳。
如虫体过多形成肠梗阻,有疝痛。
如犊牛出生后感染,幼虫移行至肺部、支气管时,引起咳嗽。
如幼虫在肺部成长,还因肺炎而呼吸困难,口腔有特殊臭气味。
一般16-30日龄及6月龄以上的犊牛粪检难见虫卵,1-5月龄犊牛粪检有虫卵。
诊断要点。
6月龄以内犊牛易得该病,病牛的主要症状为排灰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有特殊腥臭气味,后肢无力,被毛粗乱,眼结膜呈苍白。
如虫体多,形成梗阻有腹痛,体温不高。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探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牛是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寄生虫病是牛养殖过程中一个常见问题。
寄生虫病对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因此,防治牛常见寄生虫病对于保障养牛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肠道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牛弓形体病、牛肺吸虫病等。
2、皮下组织寄生虫病:包括切口线虫病和肉眼可见的胆道移行线虫病。
3、血液寄生虫病:包括血小蠕虫病和钩虫病。
二、防治措施:
1、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牛棚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牛粪等废料,防止虫卵存留引起二次感染。
2、排虫药预防:采用科学合理的Integrative Pest Management(IPM)模式,规定合适的排虫药品和施用方式,减少对环境和人畜健康的负面影响。
同时,可选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效果显著,且没有副作用。
3、健康饲养管理:增强牛的免疫力,提高肠胃消化功能,防止营养不良和体质下降引发的疾病。
适量添加预防性抗生素、维生素等保健品,可有助于维持牛的身体机能平衡和健康稳定。
4、定期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疑似寄生虫病的症状和征兆,严密监测牛体内虫卵和虫体等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疾病的控制和消灭具有重要作用。
5、综合治疗:对一些严重的寄生虫病,特别是血液寄生虫病,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结合预防、清除和补充营养等方式,帮助牛快速摆脱疾病危害,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防治牛常见寄生虫病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除了以上几种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关注牛群的健康状况,尽快发现并处理疑似的感染和疾病,保持牛的稳定和生产效益,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犊牛新蛔虫病的诊治
2021年第4期(总第233期)临床金鉴犊牛新蛔虫病的诊治李文富,张开伟(云南省禄劝县畜牧兽医总站,云南禄劝 651500)摘要:犊牛新蛔虫是弓首科新蛔属,主要寄生于初生犊牛小肠内,可导致肠炎、拉痢,犊牛腹部开始膨大,腹部有疼痛感,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给养牛业带来严重威胁,影响经济效益,制约养牛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犊牛;新蛔虫;诊治;浅谈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1)04-0034-0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禄劝县辖区内的很多乡镇陆续有养牛场(户)反映犊牛出生后5~15 d开始出现下痢严重,尤其是夏秋季节在有水源的地区和河道周边地区发生犊牛下痢更为严重,特别是青草茂盛和青草结籽阶段,在双化水库周边的封过、照块、砍邓、本增、长麦地、麻科作、赊角、宜岔、幸丘、高家、小马街、拥箐、联合、三蒙、撒营盘等地区反映更加强烈。
经调查发现,该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我国南方各省都有犊牛下痢严重情况,初生犊牛大量感染下痢死亡,多发生于新生4~5月龄的犊牛,经过对麻科作、赊角、宜岔、幸丘、高家、小马街、拥箐、联合、三蒙9个地区的165例病例实地诊断,并对死亡的96例病例进行解剖,检查出死亡犊牛表现为小肠肠炎、下痢、腹痛等重症,导致消化道严重受损而死亡,并在犊牛小肠腔内检查出大量巨型蛔虫成虫,养牛场(户)反映肌肉注射止痢针,如氯霉素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乙酰甲喹注射液、苦参注射液、硫酸粘菌素注射液、杨树花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止痢王黄藤素注射液、土霉素注射液,以及饲喂粉剂,如庆大霉素粉、百痢重泻停粉、安普霉素粉、氟哌酸粉、白头翁散、杨树花粉、硫酸粘菌素粉、土霉素粉等都达不到任何效果。
1 犊牛小肠腔内检查蛔虫成虫在犊牛小肠腔内虫体粗而长,蛔虫体的颜色为淡黄色,蛔虫体表角质层较薄而柔软,透明容易碎裂,虫体前端有3个唇,食道圆柱型,蛔虫后部有一个胃和肠管相连接;雄性虫体长20 cm 左右,尾圆锥形,弯向腹部;雌虫体比雄虫大而长25cm,虫体的生殖孔开口虫体前1/15处,尾部直立、虫卵出现圆球状,短而圆,75 um 左右,虫体壳皮较厚,外皮窝状,鲜虫的虫卵为淡黄色;寄生虫在犊牛小肠内发育成熟,雌雄交配,卵随着粪便排出,在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3~4周即可发育为虫卵;母牛采食了被污染虫卵的饲料、青草或饮水后,虫卵在母牛的小肠内穿透小肠壁,再转移到肝脏、肺脏、肾脏器官,形成第3期幼虫后潜伏在这些内脏组织,母牛怀孕260 d,幼虫开始转移到母牛的子宫体内,寄生在胎盘中,随着母牛胎盘正常蠕动,胎盘内的胎儿小肠内有蛔虫卵正常发育生长,犊牛出生后5~15 d 发育成成虫,成虫在犊牛体内寄生2个月后随着犊牛肠道排出体外污染饲草和水源。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浅谈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牛是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但牛身上常常会受到各种寄生虫的侵害,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保障牛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就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浅谈。
一、寄生虫病介绍在牛的疫病中,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牛身上常见的寄生虫包括旋毛虫、疥螨、回肠线虫、肺线虫和瘤胃蛔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导致牛的消化功能受损、营养吸收不良和免疫力下降,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二、防治措施1. 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是预防和控制牛寄生虫病的基础。
首先是保持牛舍的清洁和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和废料,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环境。
其次是科学饲喂,保证牛的饲料质量和营养均衡,增强牛的免疫力,提高对抗寄生虫的能力。
定期对牛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寄生虫病扩散。
2. 使用驱虫药物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的牛群,可以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阿维菌素、多维菌素、氧加仑等。
在使用驱虫药物时,要遵循药物使用说明,确保用药剂量和方法正确,避免对牛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草地轮作适当的草地轮作可以减少牛被寄生虫感染的机会。
通过将牛的放牧地点不断更换,可以减少寄生虫在草地上的滋生数量,降低牛受寄生虫侵害的风险。
可以选择一些对寄生虫抵抗力强的牧草进行种植,帮助牛提高对抗寄生虫的能力。
4.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防治牛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对牛常见寄生虫病的疫苗,如回肠线虫、肺线虫和瘤胃蛔虫等疫苗。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提高牛的抗病能力,减少牛受寄生虫侵害的几率。
5.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牛的体内寄生虫情况,可以及时了解牛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寄生虫感染的牛群,还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帮助牛群摆脱寄生虫的危害。
6. 畜群管理在牛的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畜群管理,注意不同牛群之间的隔离,避免感染的传播。
寄生虫病对肉牛养殖业的危害与防控对策
寄生虫病对肉牛养殖业的危害与防控对策肉牛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产业之一,对于保障国内禽肉供应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作用。
寄生虫病给肉牛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给农民和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加强寄生虫病的防控非常重要。
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蛔虫病、瘤胃蛔虫病、肺道肺吸虫病、肝胆吸虫病等几种常见病。
这些病在肉牛身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寄生虫会危害肉牛的健康状况,导致瘦肉和生长迟缓。
寄生虫通过粪便传播,会导致牛舍环境恶化,增加了养殖成本。
最重要的是,部分寄生虫还会传染给人类,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养殖户应采取以下的对策。
1.定期驱虫。
养殖户应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定期给肉牛进行驱虫。
驱虫的时间应根据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和传播途径来确定。
常见的驱虫剂有三硝基呋喃、阿维菌素和氯化氧氮等,但应根据兽医建议进行选用。
2.环境卫生。
保持牛舍环境的卫生是防止寄生虫传播的关键措施。
养殖户应定期清理牛舍的粪便,清除牛舍周围的积水和污染源,防止寄生虫的滋生和繁殖。
3.兽医监测。
养殖户应定期请兽医进行牛只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寄生虫病。
如果发现感染寄生虫的牛只,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4.合理饲养管理。
养殖户应合理安排肉牛的饲养管理,提高牛只的抵抗力和自然免疫力。
养殖户应确保肉牛的正常进食和运动,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适宜的饲料。
因为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摄食感染,养殖户应尽量改善牛只的饲料卫生和饲喂方式。
5.加强养殖管理。
养殖户应加强养殖管理,树立科学的养殖理念,并采取合理的养殖模式。
养殖户应控制牛只的密度和数量,防止疫病传播。
养殖户应加强养殖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的养殖水平和技术能力。
寄生虫病给肉牛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但通过加强防控措施,养殖户可以有效地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和寄生虫病的定期防治,才能确保肉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阿维菌素和乌梅汤防治犊牛新蛔虫病
一
、
牛新蛔 虫与其 它动物 的蛔虫 生活史 比较具有 特殊性 . 它 必 须 经 胎 盘 感 染 . 体感 染 方 式 为 : 生 在 犊 牛小 肠 中 的 成 虫 具 寄 产 卵 . 随 粪 便 排 出体 外 , 适 宜 的 温 度 ( 7 ) 湿 度 下 , 并 在 2℃ 和 经 过 7 8天 发 育 为 幼 虫 .再 经 过 l 一 5天 在 卵壳 内 进 行 第 一 次 — 3l 脱 化 . 为 第 二期 幼 虫 , 变 即感 染 性 虫 卵 。 吞 食 感 染 性 虫 卵后 . 牛 幼 虫 在 小 肠 内逸 出 . 透 肠 壁 . 行 至 肝 、 、 等 器 官 组 织 . 穿 移 肺 肾 并 在 其 中进 行 第 二 次 脱 化 , 化 第 三 期 幼 虫 . 留 在 这 些 组 织 变 停 器官里 。 当母 牛 怀 孕 85个 月 左 右 . 虫 即移 行 到 子 宫 , 入 胎 . 幼 进
维普资讯
电 谚 1_2 .5 _ = 璺
82 5
一 兰
一 璺
防 治 犊 牛 新 蛔 虫 病
吴 玉 林 安 徽 省 东 至 县 畜 牧 兽 医技 术 服 务 中 心 章 炎保 安 徽 省 东 至 县 畜 牧 兽 医技 术 服 务 中心 郑建 文 安徽 省 东至县 查桥 乡农 业综 合服务 中心
牛 新 蛔 虫 生 活 史 统及造血机能异常 。 四 、 检 诊 断 剖 病 死犊牛严重脱 水 . 液 稀薄 . 血 眼结 膜 苍 白 . 稍 肿 大 . 肝 胆 囊 无 胆 汁 . 变 主要 在 小 肠 。 剖 检 3头病 死 牛 犊 . 2头 犊 牛 病 在 小 肠 上 发 现 虫 体 竟 达 1 0余 条 . l 牛 小 肠 内发 现 虫 体 1 0 8 在 头 6 余条 , 虫体 呈 黄 白色 , 形 与 猪 蛔 虫 相 似 , 虫 体 表 皮 较 薄 , 外 但 柔 软 .半 透 明 易 破 裂 .它 是 一种 前 后 两 端 略 尖 的 大 型 园 柱 状 线 虫 . 测得虫体最长 可达 4 经 6厘 米 . 体 相 互 缠 绕 . 肠 黏 膜 充 虫 小 血并变薄 . 系膜淋巴结肿大。 肠
简述牛新蛔虫病及其防治
umn简述牛新蛔虫病及其防治于钦磊常帅牛新蛔虫病是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常发生于4~5月龄的犊 牛,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牛均可以感染。
牛新蛔虫体长通常在15~ 30cm ,幼虫个体较小,可以侵染牛的各个脏器器官,危害严重时 可以导致犊牛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结合 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了牛新蛔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过程,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有效防控该种疾病传播有一定帮助。
牛新蛔虫病是由新蛔虫属的牛新蛔虫寄生在牛的小肠当中所引 起的一种以腹泻、肠炎、血便、腹部膨大和腹痛为主要特征的体 内寄生虫病。
由于该种疾病和肠炎流行性腹泻症状十分相似,很 容易被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使得多种药物治疗无效,造成 严重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牛新蛔虫幼虫对 牛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在体内移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脏 器器官损失,严重的可引发肝脏病变、肺水肿。
成虫在肠道内刺 激肠粘膜,导致肠粘膜损伤,形成肠道出血性溃疡,继发感染多 种疾病,引发肠炎。
另外虫体在繁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毒素, 引发机体过敏,阵发性痉挛,死亡率很高。
1、 发病经过2018年5月13日,某养殖场养殖的奶牛群体中陆续出现 了身体消瘦,排出带有脓血稀便,精神状态逐渐变差的患病牛。
在发病初期由于患病牛临床症状不是很明显,没有引起养殖户 的重视,等到患病牛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后,整个病情向着牛 群快速传播蔓延,造成了危害十分严重。
发病之后,养殖户尝试 使用治疗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都取得 明显的效果。
笔者接到求助之后,立即赶往养殖场进行全面的疾 病调查研究。
通过严格调查,发现该养殖场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 素,除了未对牛群进行严格的疫苗免疫接种之外,养殖场的卫生 环境较差,养殖密度较大,不同日龄的牛群混群养殖,很容易加 重疾病传播蔓延。
该养殖场主要以犊牛发病为主,造成的死亡率 较高。
通过严格的诊断,最终确诊为牛新蛔虫病。
犊牛新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doc
犊牛新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概述:犊牛新蛔虫病是由大型线虫蛔虫寄生于4-5月龄以下牛犊小肠而引发胃肠症状的寄生虫病。
水牛、黄牛和奶牛均可寄生。
新蛔虫形似蚯蚓,长15-30厘米,幼虫很小,可侵入肺、肝、肾等内脏器官。
严重时肠道堵塞或肠壁穿孔而急性死亡。
本病流行很广,死亡损失严重,尤为1月龄、2月龄以内牛犊受害最大。
所以,应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临床症状犊牛新蛔虫的感染方式,一是母牛吞食侵袭性虫卵后,虫卵在母牛体内发育为幼虫。
当母牛怀孕8个半月左右,体内的幼虫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产出小牛后10-42天时,虫体在牛犊体内成熟并产卵。
二是牛犊出生后,母体内的幼虫通过初乳或乳汁感染牛犊。
病牛犊精神萎靡、嗜睡、食欲不振、吃奶没劲或无力吃奶,不爱活动,强行驱赶,站不起或站不稳,爱趴卧,病牛多数排灰白色带有黏液性糊状粪便,寄生蛔虫多的奶犊,多排出带有脓血或血丝样的血痢。
粪腥臭难闻,牛粪表面浮有油状物,用手捻有润滑油腻状感,牛有腹痛感,粪便有时排出虫体。
但有的病牛没有拉稀病状,仅有精神不振,不吃奶,腹围膨大,背毛粗刚,可视黏膜发白,牛呼出的气体有酸味,虫体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肠阻塞或肠穿孔。
诊断犊牛新蛔虫病有下痢表现,容易误认为是犊牛下痢,常按下痢病治疗,但经止泻、消炎治疗无效,可作为鉴别治疗诊断。
再用水漂浮法化验粪便,可检出虫卵确诊。
预防与治疗犊牛新蛔虫病是可防可治的,如能早预防,可避免染病。
如能早发现,早治疗,疗效也很好。
预防(1)隔离犊牛饲养:因为寄生于犊牛小肠中的成虫卵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有发育成感染性虫卵的特点,可把犊牛单圈关起来,隔离饲养,犊牛排下的粪便和其污染的垫草等都要收集堆肥发酵,做无害化处理,杀死虫卵,切忌犊牛散养散放,避免孕牛感染的机会。
(2)抓好孕牛卫生环境:孕牛舍要及时清除粪便,保持温暖,干燥卫生,不潮湿,空气流通,勤换粪便污染的垫草,避免孕牛吃虫卵所污染的草和水。
更为有效的预防办法是把饲槽架高,供给清洁的饮水。
犊牛新蛔虫病的防治
5 . 1 病例 1 : 我 乡红 心 村庙 林 组 商某 饲 养 1 头 母 症 水牛 , 7 岁左右 , 于2 0 0 7 年 2月 2 7日产犊 , 犊牛 资 于 3月 1 8日发 病 而求 诊 。证 见 : 母 牛膘 情 中等 , 料 牛犊体 质 极差 , 体重约 2 0 k g , 牛犊 精 神极 度 沉郁 , 排 出 的粪 便 中带 血 并 有 气 泡 , 腥臭 , 口腔 中发 出 难闻且刺鼻的酸臭味 , 衰弱且卧地不起 。诊断为 犊牛新蛔虫病 , 经用左旋咪唑针剂按每公斤体重 8 m g 肌 肉注射 3 m l ( 合1 5 0 m g ) , 第二 天因病情太 重不 治 而亡 。遂对 死 亡 牛犊进 行 剖 检 , 见 小肠 中 有 大量 的蛔 虫 寄生 , 堵 塞 整个 肠 道 , 数 量达 4 6条 之多 。 5 . 2 病例 2 : 我 乡 红 心村 庙林 组 田某饲 养 1头母 水牛, 8岁 左右 , 于2 0 0 8年 3月 4日产犊 , 于 3月 2 1日 发现犊牛不吃奶 、 精神较差 , 拉稀便 , 肚腹胀 满, 体 质 上等 , 体重 约 3 5 k g 。 初步诊 断 为犊 牛新蛔 虫病 , 药用 伊 维菌 素 针 5 m l 肌 肉注射 , 一天 1 次, 连用 二天 , 隔 7天再 注射 1次 , 半月 后 随访痊 愈 。
4 防 治
为 杜 绝 该 病 对 全 乡养 牛 户造 成 更 大 的 经 济 损失 , 采 取 了以下 防治措 施 。 4 . 1 加 强宣 传培 训 , 印 发牛 ( 牛犊 ) 寄生 虫病 防 治 宣传 资料 3 0 0 0余 份 ,发 放 到 全 乡养 牛农 户手 中, 使 全 乡养 牛农 户对 牛寄 生 虫病 防治 知识 有 一 个全面 、 直 观 的 掌握 和 了解 , 以减 少 寄 生 虫 病 对 牛 的危 害 。 4 . 2 作 好 寄生 虫病 的普 查 ,对 全 乡存栏 的 4 0 0 0 余头耕牛进行一次全面 、 彻底的寄生虫病普查工 作 。指导 养 牛农 户每 年春 季 ( 3 4月份 ) 青 草长 起 时 和秋 冬 季( 9 ~ 1 0月 份 ) 牧草 枯 黄前 , 分别 用 盐酸 左 旋 咪唑 针每 公 斤体 重 7 mg 肌 肉注射 , 内服 剂量 为每公 斤体 重 1 5 mg( 但怀 孕母 牛不 能应 用该 药 , 因会 引起 母 牛发 生 流产 )或 丙硫 苯 咪唑 喂 服 , 剂 量 为每公 斤体 重 2 5 a r g ( 或 以生产 厂 家 的说 明书为 准) , 作两季预防性驱虫 , 以彻底杀灭牛新蛔虫的 侵 袭 与危 害 , 极 大 地增 强 了我 乡养 牛户 的经 济效 益 和耕 牛 的使役 能 力 。
牛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牛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1 犊牛新蛔虫病犊牛新蛔虫病是由新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的一种线虫病。
主要引起肠炎、腹泻、腹部膨大等症状,是造成犊牛死亡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病原为牛新蛔虫成虫,寄生在5月龄以下犊牛小肠中。
成年牛,多是幼虫在内部器官组织中移行阶段寄生,少见有成虫寄生的情况。
母牛采食被感染性牛新蛔虫卵污染的饲料、青草或饮水而感染,幼虫在母牛体内移行,一部分经胎盘传给胎儿,一部分经乳汁传给犊牛。
幼虫在犊牛体内发育为成虫,引起犊牛发病。
患病犊牛在出生后20~30天即可出现精神沉郁、消化失调,食欲不佳;腹泻、初排黄白色干粪,后排腥臭带黏液的黄白稀粪;腹部膨大,口腔内发出臭的气味。
大量虫体集结成团堵塞肠管,引起虫源性肠阻塞甚至造成肠破裂,严重病犊常因体质虚弱而死亡。
幼虫在犊牛体内移行,引起肝肺的点状出血并可引起肺炎。
根据犊牛软弱无力,腹泻、初排黄白色干粪,后排腥臭带黏液稀粪;腹部膨大等特点可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需在粪便中检出虫卵或虫体。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犊牛进行预防性驱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许多犊牛是带虫不显症状者,但其排出的虫卵可以污染环境,导致母牛感染。
对怀孕母牛施行预防性驱虫,在母牛临产前2个月,使用左旋咪唑,杀灭其体内潜伏的幼虫,防止侵害胎牛。
治疗可选用左旋咪唑,按7. 5mg/kg·w,一次口服或肌肉注射;或丙硫咪唑,10~20mg/kg·w,一次口服;或伊维菌素,按0. 2mg/kg·w,一次皮下注射。
2 牛虱病本病是由虱寄生于牛体表并以吸取血液为主的一种外寄生虫病。
虱分两大类,一类是吸血的叫兽虱或吸血虱。
另一类是不吸血的,叫毛虱。
病原为叫兽虱和毛虱。
虱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此外还可通过各种用具、褥草、饲养人员等间接传播。
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不良的牛群,虱较多。
秋冬季节,牛的被毛增长,绒毛厚密,皮肤表面的湿度增加,造成有利于虱生存和繁殖的条件,数量增多,在夏季,虱数量显著减少。
牛新蛔虫病的防治
发生 。 1 病 原
白色半透明大型线虫 , 雌虫可在犊牛小肠 内产卵 , 经 由粪便排
出体外 ,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 , 2 0 ~ 2 4 d便可演变为感 染性虫卵 。母 牛若吞食幼虫 , 于体 内移行 , 且不断发育 , 最后 ,
6 预 防对 策
牛新蛔虫寄生于牛小肠 内, 以肠炎 、 腹痛 、 下痢等为显著
病状 , 严重 时 , 可致病牛死亡 。 感染 较轻 的病 牛 , 临床缺乏典型症 状 , 以排 白色 或灰 白
3 流 行病 学
牛新 蛔 虫 成虫 , 多寄生于 5 月 龄 左 右 的犊 牛 小肠 内 , 为 黄
较小 , 可侵入至 内脏器 官 , 例 如肺 、 肾、 肝等, 严 重时 , 可造成
牛死 亡 , 导致养殖场 严重 的经济损失 。 因此 , 及 时诊治 牛新蛔 虫病 , 显得尤为重视。 养殖 户应结合牛新蛔虫病的基本特征 , 分 析本地牛新蛔 虫病 发病情况 , 借鉴先 进技术 与经验 , 在诊
经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转移至胎儿小肠内寄生 ,胎儿产后
1 0 — 4 0 d , 虫体发育基本成熟 , 且于小牛体 内, 产卵。 该病一年 四
季均可发病 , 且春秋发病率较高。
4 诊 断方 法
一
牛新蛔虫 的成虫虫体粗大 , 呈 淡黄色 , 体表 角质 层较 薄 , 比较 柔软 , 透明易破 裂。虫体前端有 3个唇片 , 食道 呈 圆柱 形, 后端有 一个 小 胃与肠管相接 。 雄 虫长 1 5 2 5 c m, 尾部呈 圆
( 3 )症 状严 重 的病 牛 , ~ 次性 静 脉注 射 5 0 0 ~ 1 0 0 0 m g
犊牦牛新蛔虫病有何表现,如何防治?
犊牦牛新蛔虫病有何表现,如何防治?
犊牛新蛔虫病是由异尖科新蛔虫属犊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的
小肠内,引起犊牛肠炎、下痢、腹部膨胀和腹痛等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
本文介绍犊牦牛新蛔虫病有何表现,以及如何防治。
1、犊牦牛新蛔虫病有何表现
被感染犊牛0.5-3月龄期间症状最严重,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和腹泻,有时泻粪中含有血液、有特殊恶臭味;
有时泻粪中有新蛔虫成虫虫体;有时腹部膨胀,有疝痛症状;体温、心跳、呼吸一般正常,畜体虚弱消瘦,精神萎靡迟钝,后肢无力站立不稳。
该病分布极广,初生牛犊感染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引起死亡。
2、如何治疗牦牛新蛔虫病
丙硫苯咪唑按l0mg/kg-20mg/kg体重,一次内服;有时也用左旋
眯唑按8mg/kg体重,一次内服。
隔一个月再用药一次。
对症状严重者,用维生素B注射液500mg-1000mg、安胆注射液(有效成份为安钠咖和动物胆汁)10-20m1、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300-600mg、地塞米松注射液4mg-12mg、5%碳酸氢钠注射液
l00ml-250m1、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0ml-500ml,一次静脉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犊蛔虫病的防治
牛犊蛔虫病的防治患病症状:
病牛以间隔性拉稀为主要症状,牛体消瘦,精神不振,有时还兼有咳嗽及便秘等;初期粪便中未见有蛔虫拉出,后期粪便中陆续带有蛔虫。
若不及时治疗,严重的病牛会发生虚脱而死亡。
防治方法:
定期驱虫:在牛犊1月龄和5月龄时各驱虫1次,每公斤牛犊喂服8毫克左旋咪唑。
同时,对圈舍场地每15天用2%敌百虫溶液喷洒1次。
管好粪便:及时清除牛舍内外的粪便和尿液。
清除出的粪便应堆积发酵,彻底杀灭虫卵。
避免感染:发病牛多为外购的10月龄左右的牛犊。
因此,从外地购回的牛犊需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待粪便检查无虫卵时方可放入健康牛群中。
对症治疗:对重病牛犊,首先要进行补液、强心、抗菌,以免其发生虚脱,待拉稀停止时方可驱虫,以免刺激其肠黏膜而加剧拉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