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如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
2.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
早的原始人类。
3.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
山山顶洞穴里。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7000年的
河姆渡聚落遗址中发现了成堆的稻谷和稻草。
5. 半坡聚落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1.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死后,王
位继承实行世袭制。
2. 商朝时,出现了甲骨文。
3. 西周时社会等级分为贵族、平民、奴隶。
宗法制规定,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婚姻关系方面,同姓不婚。
4.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
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5. 商鞅变法发生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
变法。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史前时期-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石器时代的工具与生活方式- 火的使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 农业革命-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农作物的种植与畜牧业的兴起- 农业对人类定居生活的影响3. 古代文明的兴起-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与金字塔- 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苏美尔人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 城市规划与建筑- 早期的文字系统- 古代中国文明- 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冲突1. 贸易与文化交流- 古代贸易路线- 文化交流的方式与影响 - 语言与宗教的传播2. 战争与征服- 古代战争的特点- 著名的征服者与战争- 征服对文明的影响三、古代文明的遗产1. 文化遗产- 建筑艺术- 文学与哲学- 科学与技术2. 宗教与哲学思想- 古代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 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影响3. 法律与社会制度- 古代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 社会结构与阶级制度四、历史学习的方法与重要性1. 历史学习的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 历史事件的年代学研究-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2. 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历史意识的培养- 从历史中学习与借鉴- 历史与现代社会的联系请注意,这个概要是为了提供一个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可能包含的知识点的结构。
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应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所使用的教科书来确定。
教师在准备课程时,应该详细研究每个主题,并提供具体的历史事实、例子和案例研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概括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概括一、石器时代1.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概念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使用石器制品的时期,约距今200万年至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是使用石器和陶器的时期,约距今1万年前至公元前4000年前。
2. 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石器时代的人类主要通过狩猎和采集为生,居住在洞穴或简陋的棚屋中,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
二、农业革命1.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人类通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家畜开始了农业生产。
2. 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农业革命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定居社会的形成。
三、古代文明1.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发源地,通过对尼罗河的水利工程建设,埃及人民开垦了肥沃的农田,培育了灿烂的文明。
2. 黄河流域的文明黄河流域是古代我国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的人们通过灌溉农田、筑堤防洪等措施,创造了整齐有序的农田和多种农业生产工具。
四、写作练习1. 写作的基本要素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提纲、扩写、修改等环节,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2. 写作的技巧和规范写作需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逻辑性,进行科学的思考和理性的表达,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有力。
以上内容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概括,这些知识点涉及到人类的起源和社会发展,是我们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历史学习,积极思考历史与当代社会的通联,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
新内容:五、历史记载的重要性1. 史前时代的研究在了解了石器时代、农业革命和古代文明的发展之后,我们也需要了解史前时代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性。
史前时代指的是文字记载之前的时间段,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依据考古文物和地质遗迹。
在史前时代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艺术特色等,进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起源和进程。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古代文明与人类社会的起源1.人类起源和古代文明的定义-人类起源理论:直立人、直立智人、新人、非洲起源等-文明的定义:农业革命、城市化、文字、政治组织、宗教信仰等2.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和生活方式:捕猎采集、制造简单工具等-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生活方式:农业、盖房、制陶、纺织等3.大河流域文明-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兴起:农业定居、城市化、文字、政治组织等-夏、商、周的兴衰:夏代的传说、商代的兴起和灭亡、周代的分封制度等第二章古代希腊文明1.希腊城邦的兴起-城邦的定义和特点:城市国家、独立政治、不同政治体制等-希腊城邦的代表:雅典、斯巴达等2.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公民、会议、公决、陪审团等-斯巴达的军事特色:士兵、培养方式、军事实力等3.希腊的文化成就-文化领域的发展:哲学、科学、历史学、戏剧等-希腊艺术的特点:雕塑、建筑、绘画等第三章古代印度文明1.印度地理环境与早期居民-印度的地理特点:横贯半岛的山脉、恒河与孟加拉湾等-印度早期居民的特点:印度-雅利安人的移民、种族融合等2.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吠陀时代的特点:宗教经典、牧人部落社会等-种姓制度的特点:四种姓和贱民等级、职业的限制等3.摩揭陀王朝与佛教的兴起-摩揭陀王朝的特点:统一印度、政治等-佛教的创立和发展:释迦牟尼、四圣谛、八正道等第四章古代中国文明1.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中华民族的形成等-夏朝与商朝的兴衰:夏代的传说、商代的兴起和灭亡等2.周朝的兴起和分封制度-周朝的兴起和政治:商朝的灭亡、周公旦的功绩、周王室的衰落等-分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封建等级制度、分封制度的目的和影响等3.戰國時期与思想家的兴起-戰國时期的战争与分裂:周朝的衰落、诸侯国的争霸等-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和影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4.秦始皇统一中国和秦朝的政治制度-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政治:秦朝的建立、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郡县制、中央集权、焚书坑儒等以上是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涵盖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古代文明的发展以及古代中国、希腊和印度的文化特点与重要事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4、生产生活状况: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木棒;(生产工具)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进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进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进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考点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
(3)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3.蓝田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160万年。
(2)发现地点:陕西蓝田。
4.郧(yún)县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100万年。
(2)发现地点:湖北郧阳。
5.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生活状况: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考点二、北京人6.北京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生活状况: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3)历史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4)意义: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考点三、山顶洞人7.山顶洞人概况(1)生活时间:距今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考点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农业的起源: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2.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3.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考点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4.河姆渡人概况(1)时间:距今约7000年。
(2)地点: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余姚(yáo)河姆(mǔ)渡遗址。
(3)生产概况①农作物为水稻,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②骨耜(sì)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广泛使用:③住干栏式建筑,会挖水井,其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 原始社会的特点:- 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采集、打猎和渔猎为生。
- 采取原始共产主义的方式,没有私有制和阶级。
- 社会组织以家族为基本单位。
2. 奴隶社会的特点:- 农业的发展导致奴隶社会的出现。
- 社会分工明确,奴隶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 出现了城邦和国家,建立了法律和制度。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劳动和社会1. 农业的发展:- 先秦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改善,出现了农业工具和灌溉设施。
- 秦汉时期,开发了灌溉技术和土地收归制度,农业生产大幅提高。
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以丝绸、瓷器、铁器等为代表。
- 商业活动逐渐发展,出现了货币交换和市场。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和罗马1. 希腊城邦的兴起:- 希腊城邦是由一个城市和其周围的领土组成的政治单位。
- 具有独特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在希腊得到了发展。
2.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城邦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庞大而强大的帝国。
- 建立了法律和行政制度,实行分封制。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1.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 这些发明对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古代思想:- 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和道德行为。
-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五单元:中世纪欧洲1. 欧洲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制度。
- 贵族和教会拥有土地和权力,农民和奴隶为其劳动。
2. 教会的影响:- 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教成为主流宗教,影响了人们的和价值观。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对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会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第一单元史前阶段: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内容要点:一具制度:禅让制(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的把部降联盟领袖之位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
)两种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南方的河姆渡人和北方的半坡人。
两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三个原始人类的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我国的古人类遗址:(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国家之一(2)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要紧分布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胖沃、水源充脚,适合人类生存。
)2.元谋人(1)发觉地方:云南省元谋县;(2)日子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日子事情:能创造工具,懂用火;(4)发觉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觉地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日子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发觉:1929年,中国的少年学者裴文中发觉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4.体貌特征:(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2)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可以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5.生产日子:(1)使用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木棒;(生产工具)(2)采集、狩猎;(3)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注:①火的功能:用火烧烤食防寒、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②学会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增强了人类习惯自然的能力。
)6.社会组织:过群居日子,原始社会。
7.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8.意义:经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1.发觉地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2.日子年代:距今约3万年;3.体貌特征:差不多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4.生产日子:打制石器,但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缝制衣服。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的形成与古代文明
1.1 人类的形成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 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
- 人类社会的形成
1.2 古代文明
- 古代埃及文明
- 古代巴比伦文明
- 古代印度文明
- 古代中国文明
第二单元: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2.1 封建社会的形成
-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封建制度的建立- 封建社会的特点
2.2 封建社会的发展
- 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亚洲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非洲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3.1 近代化的探索
-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 英国的工业革命
3.2 实践中的近代化
- 美国的独立战争
- 法国大革命
- 日本的明治维新
第四单元: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4.1 现代社会的发展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现代科技革命
4.2 社会的变革
- 俄国十月革命
- 中国的改革开放
- 欧洲的联合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五单元:历史的反思与启示
5.1 历史的反思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5.2 历史的启示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以上就是对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的全面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第一单元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第一单元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了解过去的经验和知识。
了解历史对于我们理解现在和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在七年级的第一个单元,我们将探讨以下历史知识点。
一、人类的起源
科学家们相信人类起源于非洲,约200万年前。
最早的人类是狩猎采集者,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方式。
二、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是最早的文明之一。
古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进行书写,他们相信死后有永恒的生命。
古希腊文明出现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希腊人对哲学、数学、艺术和民主政治有很高的贡献。
三、古代中国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条主要的河流。
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商朝和周朝分别在夏朝后出现。
中国发明了许多重要的东西,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
四、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实现的帝国。
罗马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条理的法律体系。
五、中世纪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中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和瘟疫。
基督教教堂在中世纪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对于欧洲文化和政治的影响非常深远。
总结:
了解历史对于我们理解现在和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过去的故事让我们学习过去的错误和成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七年级的第一个单元,我们将探讨人类的起源,古代文明,古代中国,罗马帝国和中世纪。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北京人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黄河流域)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3、山顶洞人时间:距今三万年二、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时间:距今约六千多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
水稻和蔬菜。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2、半坡人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三、神奇的远古传说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禅让的依据:有德有才)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考点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一、夏朝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2、政治制度: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二、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三、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大败商军。
灭商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土地国有制。
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四、东周(1)春秋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P7—8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P7—P8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P24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7、“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8、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1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1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1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P321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14、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知识笔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知识笔记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状况:①采集狩猎②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③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原始社会。
6.地位:①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发现地点: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①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②会人工取火二、原始农业的发展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使用陶器、使用磨制工具、聚落生活(定居);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贡献(神农氏)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轩辕氏)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②黄帝的下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③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2024新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旧石器时代的含义: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3.代表人物: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1)元谋人①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②发现地点:云南元谋③考古发现:发掘出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④历史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2)蓝田人①生活年代:距今约160万年②发现地点:陕西蓝田③考古发现: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3)郧县人①生活年代:距今约100万年②发现地点:湖北郧阳③考古发现:发掘出的3个头骨化石4.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状况: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二、北京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3.命名过程:1921年发现,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4.考古发现:(1)1921年发现3颗牙齿化石(2)1929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用火遗迹(3)又相继发掘出5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了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约10万件打制石器5.体貌特征:(1)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2)能够直立行走6.生产生活状况:(1)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2)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3)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4)已经会使用火①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生存条件②使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7.历史地位:(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2)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三、山顶洞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市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3.体貌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4.生产生活状况:(1)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2)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主,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3)与其他的原始人群有交往(4)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5)过着集体生活5.阶级关系: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2.贡献: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3.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1)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2)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5.新石器时代的含义: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1.主要流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2.代表人物:河姆渡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2)生活流域:长江下游地区(3)生活地区:浙江余姚(4)生产生活状况①房屋:干栏式建筑②水井:木结构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③农业:大量水稻遗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是元谋人。
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北京人。
一、元谋人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以元谋人化石最为著名。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是什么?答: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以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
这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植物和肉类食物等。
二、北京人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3、距今约71万—2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4、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5、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6、北京人的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7、概述北京人的特征?答:①北京人仍保留猿的一些特质,头骨较宽,眉骨粗大,颧骨高突;②已经能够直立行走;③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④使用天然火;(火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⑤过群居生活。
(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9.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早(发现时间最早)、多(发现化石遗迹最多)、深(最具代表性,影响深)三、山顶洞人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遗址。
2.山顶洞人的生活:①采集、狩猎、捕捉水生动物。
②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制骨针用来连缀兽皮遮蔽身体。
③佩戴装饰品,已萌生审美意识。
④能够人工取火。
⑤过氏族生活。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1.1 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黄河流域:古代中国的发源地,地势高,气候干燥,适合农业发展。
黄河流域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主要文明发源地。
长江流域:地势低,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适合水稻种植。
长江流域在古代也有重要的文明发展。
1.2 史前时代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狩猎采集生活。
代表性遗址包括北京猿人遗址。
新石器时代:人类学会了磨制石器,开始定居,发展了农业。
重要遗址有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
1.3 夏朝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由大禹建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夏朝的政治:夏朝的政治制度以部落联盟为基础,大禹治理洪水,建立了初步的统治秩序。
1.4 商朝商朝的建立:商朝由成汤建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朝代。
商朝的社会:商朝的社会以奴隶制为主,政治中心在殷地(今安阳)。
商朝的社会结构包括君主、贵族、商人、奴隶等。
甲骨文:商朝的文字记载主要通过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记录形式,记载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1.5 周朝周朝的建立:周朝由周文王、周武王建立。
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的开始。
周朝的政治:周朝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度,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建立了分封制。
周礼:周朝建立了严格的礼制,对后世的政治、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单元:春秋战国时期2.1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出现了五位重要的霸主,如齐桓公、晋景公等,他们在各自的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春秋时期的变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开始进行改革,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著名的改革有齐国的管仲改革。
2.2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中国分为七个主要的国家,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这七个国家在战争中逐渐强大。
战国策:这一时期,各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军事、政治、外交斗争,逐步形成了战国策的内容。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 生活年代:距今约 170 万年。
3. 生产生活状况: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1.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 生活年代: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3. 身体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4.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
过群居生活。
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三、山顶洞人1.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2. 生活年代:距今约 3 万年。
3. 生产生活状况: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懂得人工取火。
有爱美意识,会缝制衣服。
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 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2. 时间:距今约 6000 年。
3. 生产生活状况: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农作物:主要种植粟。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
生活用具: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等)。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 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
2. 时间:距今约 7000 年。
3. 生产生活状况:房屋:干栏式建筑。
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如骨耜。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 兴起时间:约 7000 年前。
2. 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第 3 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2.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大战,蚩尤战败。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
1.文明的概念:文明是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
2.古代文明的发展:古代文明分为四大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埃及文明。
二、华夏文明的发展
1.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是指在中国境内产生和发展的文明,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2.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主要有建立、衰落、传说等阶段。
3.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以商汤创建商朝为标志。
4.周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
三、世界古代文明交流
1.古代世界的三大文明交流:东西方文明、中南美洲文明、非
洲文明。
2.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影响:交流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技术、制度、宗教、物产等各个方面。
四、历史的基本概念
1.历史的概念:历史是指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
研究和记载这一过程的学科。
2.历史的时序:历史按时间顺序分为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和
现代四个时期。
3.历史的分类:历史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
科技史等不同类型。
五、历史的研究方法
1.考古学方法: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文物、遗址等,了解历史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2.文献学方法:通过分析史书、文献、档案资料等,重现历史真实的历程和重要事件。
3.史料搜集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有关历史资料,准确分析历史目的和思想。
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让我们更好地研究和认识现实世界。
七年级历史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历史一单元知识点梳理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让我们深刻地了解人类文明的过程。
在七年级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这些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文化的形成和传播1.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 文化的传播是指一种文化传递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3. 文化的多样性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和创造形成的不同文化现象。
二、古代文明1. 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
2. 古代文明有许多杰出的成就,如水利工程、书法艺术等。
3. 不同地区的古代文明有各自特点和影响,如印度河谷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等。
三、中国古代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2. 中国古代文明有许多杰出的成就,如四大发明、诗词歌赋等。
3.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崇礼乐、仁爱等思想理念。
四、古代希腊文明1. 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逐渐扩展到欧洲和亚洲。
2. 古希腊文明有许多杰出的成就,如哲学、艺术等。
3. 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西方文化之源。
五、古代罗马文明1. 古代罗马文明位于地中海沿岸,包括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两个时期。
2. 古罗马文明有许多杰出的成就,如法律制度、军事技术等。
3. 古罗马文明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孕育了现代欧洲文化。
总之,历史是一门知识积累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希望本文对大家在七年级历史学习中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
1、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2、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
3、北京人的特征:
①外形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②使用工具:使用石块、兽骨、鹿角等打制工具。
③社会组织: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④火的使用: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生存条件。
4、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他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新石器时代。
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三、山顶洞人
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
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山顶洞人已经有了爱美意识、审美观念。
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与中国。
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2、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活的异同★
遗址名称生活区域自然特征建筑结构农业工具和作物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生活时间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温暖湿润干栏式建筑骨耜猪、狗陶器距今约浙江余姚雨水充沛水稻水牛7000年
半坡遗址黄河流域温暖湿润半地穴式骨器、角器猪、狗彩陶距今约陕西西安适宜人类活动圆形房屋粟6000年相同点都位于大河流域,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从事原始种植业和饲养业,会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
背诵口诀(一)(二)
浙江余姚河姆渡,黄河流域有“半坡”,
磨制石器有进步,地穴房子同居住,
耒耜耕地种水稻,粮食最早种植粟,
干栏房子共居住,副食蔬菜鱼和肉,
挖井养畜造陶器,制作彩陶工艺精,
简单玉器和乐器。
中华文字现雏形。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炎黄联盟:打败蚩尤,逐渐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黄帝通过阪泉之战战胜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又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2、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神农氏)的发明:教民开垦耕地,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轩辕)的发明: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3、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禅让制推选的最后一位首领是禹。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2、禅让制的特点: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首领没有特权。
3、大禹治水
禹采用疏导的办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单元小结:
1、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答:(1)从食物来源上看,北京人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果实和狩猎为生,辅之以渔猎;河姆渡人则有了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即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
(2)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住在自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3)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则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4)从社会生产分工的情况来看,北京人正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社会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