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
摩擦力实验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摩擦力实验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d30cc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e.png)
摩擦力实验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对物体的运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观察了实验结果。
本文将介绍这些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并解释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具体影响。
实验一:平面上滚动物体的摩擦力我们首先在一个平面上放置一个小球,并给它一个初始推动力。
我们通过改变平面上的材质和倾斜度来观察摩擦力对小球滚动的影响。
我们使用了不同种类的材质,包括木材、塑料和金属,并在每种材质上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当小球在不同材质上滚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影响了小球的滚动速度和滚动距离。
在木材上,由于摩擦力较小,小球滚动的速度较快;而在金属上,由于摩擦力较大,小球滚动的速度较慢。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倾斜度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小球滚动速度会增加,这是因为倾斜度的增加导致了更大的下坡力,从而克服了摩擦力的阻碍。
实验二:力的作用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平面上的木块,并在木块上方悬挂了一个重物。
我们分别改变了重物对木块施加的垂直和水平力,并观察了木块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当重物施加的是一个水平力时,木块会水平滑动;而当重物施加的是一个垂直向下的力时,木块会倾斜并沿斜面滑动。
这是因为水平力和斜面摩擦力共同作用使得木块水平滑动,而垂直力则克服了摩擦力,使木块滑动到斜面上。
实验三:重力对倾斜平面上物体运动的影响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斜面,在斜面上放置了一个物体。
我们改变了物体的质量,并观察了其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摩擦力与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变化。
较轻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对较大,因此在斜面上移动的速度较慢;而较重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对较小,因此在斜面上移动的速度较快。
这是因为摩擦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且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压力相关。
综上所述,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显著的。
在滚动物体的实验中,摩擦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物体的滚动速度和滚动距离。
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摩擦力教案实验探究
![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摩擦力教案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e65b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5.png)
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摩擦力教案实验探究。
在物理学中,摩擦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力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基础。
因此,深入了解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摩擦力的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流程及结果分析。
实验一:水平面上物体的摩擦力材料:小木块1个、滑轮1个、细绳1根、砝码若干个实验目的:探究水平面上物体的摩擦力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将滑轮固定在水平面上,用细绳穿过滑轮,一端绑在小木块上,另一端悬空。
2.挂上一定数量的砝码,使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并记录所需砝码的重量。
3.再次挂上砝码,使小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并记录所需砝码的重量。
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当小木块开始运动时,所需砝码的重量为2N;当小木块匀速运动时,所需砝码的重量为1.5N。
由此可见,小木块在开始运动时所需的摩擦力大于小木块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
这是因为,当小木块静止时,它的重力作用于水平面上,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静摩擦力。
而当小木块开始运动时,由于小木块与水平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不稳定,静摩擦力会使小木块保持静止。
当小木块开始运动时,动摩擦力取代了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是因为物体在移动时,表面的凸起被摩擦力“震”开,因此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
实验二:倾斜面上物体的摩擦力材料:小车1辆、倾斜面1个、砝码若干个实验目的:探究倾斜面上物体的摩擦力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将小车放在倾斜面上,使小车开始滑动。
2.记录小车开始滑动时所需的砝码重量。
3.通过增加或减小重量,使小车滑动的速度保持不变,记录所需的砝码重量。
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当小车开始滑动时,所需砝码的重量为2N;当小车保持匀速运动时,所需砝码的重量为1.5N。
由此可见,倾斜面上物体的摩擦力也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当小车开始移动时,它的加速度意味着斜坡上的力比摩擦力大。
中班科学活动探索物体的摩擦力
![中班科学活动探索物体的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0f388a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9.png)
中班科学活动探索物体的摩擦力中班科学活动:探索物体的摩擦力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物理现象。
了解物体的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和探索世界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中班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探索来深入了解物体的摩擦力。
1. 实验1:摩擦力的存在我们首先会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直观地感受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准备一个平滑的桌面和一些小块状的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我们将以手的方式接触这些物体,观察当我们用力推动或拉动它们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
经过实验,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用力推动物体时,会感到一定的阻力。
这就是因为物体之间存在着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它取决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2. 实验2: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在第一个实验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我们会使用不同的物体和表面,观察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有何不同。
我们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物体,比如玻璃、纸张、金属等,观察它们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
我们还可以将相同的物体放在不同的表面上,如木板、纸张、塑料薄膜等,来观察它们的摩擦力是否有所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摩擦力与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粗糙的物体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光滑的物体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
3. 实验3:利用摩擦力进行活动设计在了解了摩擦力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利用摩擦力进行探索和游戏。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竞赛活动,要求学生用手在桌面上推动一个小物体,看谁能推动得远。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之前的实验经验,选择适合的物体和表面来减小摩擦力,从而提高推动的距离。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滑车实验,将一个小车放在斜面上,观察摩擦力对小车下滑速度的影响。
通过调整斜度和表面的粗糙程度,学生可以发现摩擦力对滑车速度的影响规律。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摩擦力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以上的科学活动,中班的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物体的摩擦力是如何影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
摩擦力实验报告
![摩擦力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e9a5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7.png)
摩擦力实验报告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理现象之一,它在各种场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摩擦力的特性和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们的实验结果,探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实验一,静摩擦力的测量。
我们首先进行了静摩擦力的测量实验。
实验装置包括一块水平放置的木板和一根连接于弹簧测力计的绳子。
我们在木板上放置不同材质的物体,并逐渐增加绳子的拉力,直到物体开始移动为止。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不同材质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的数据,并绘制了相应的图表。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静摩擦系数。
粗糙表面的物体通常具有较大的静摩擦系数,而光滑表面的物体则相对较小。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也说明了静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特性的关系。
实验二,动摩擦力的测量。
接着,我们进行了动摩擦力的测量实验。
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倾斜的木板和一根连接于弹簧测力计的绳子。
我们在木板上放置不同材质的物体,并逐渐增加木板的倾斜角度,直到物体开始滑动为止。
同样地,我们得出了不同材质物体的动摩擦力大小的数据,并绘制了相应的图表。
实验结果显示,动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和表面特性有关。
重物体通常具有较大的动摩擦力,而轻物体则相对较小。
此外,与静摩擦力类似,不同材质的物体也具有不同的动摩擦系数。
实验三,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实验。
我们改变了物体的表面粗糙度、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的形状等因素,观察它们对摩擦力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这些因素都对摩擦力有一定的影响,表明摩擦力并非单一的物理现象,而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地了解了摩擦力的特性和规律。
摩擦力与物体的表面特性、重力、接触面积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合理利用摩擦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摩擦力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我们将继续探索摩擦力的更多奥秘。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摩擦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的物理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摩擦力的实验原理
![摩擦力的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ec843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4.png)
摩擦力的实验原理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面间的相互阻碍而产生的力。
在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的情况下,当一个物体想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移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的阻碍。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摩擦系数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有关。
要准确地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进行实验来研究其原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摩擦力大小,研究摩擦力的原理。
实验器材:1.水平平面2.两个重物3.弹簧测力计4.支架5.杆状物体6.钳子7.丝杠实验步骤:1.将水平平面放置在支架上,并使其保持水平稳定。
2.将重物放置在平面上,使其充分接触。
3.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同时将另一端固定在杆状物体上。
4.使用钳子将杆状物体固定到重物上。
5.通过操纵丝杠,使杆状物体受到逐渐增加的力,并记录每次增加的力值和相应的位移。
6.当杆状物体开始移动时,停止增加力的作用,并记录此时的力值和相应的位移。
7.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原理:在实验中,通过增加施加在杆状物体上的力,可以逐渐增大摩擦力的大小。
当杆状物体受到的力达到摩擦力的大小时,杆状物体将开始移动,实验测得的力值即为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摩擦系数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有关。
在实验中,保持接触面积和摩擦系数不变,只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通过记录施加力与相应位移的关系,可以得到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要保持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实验中要注意保持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系数不变,只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4.实验结束后,要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以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如果两者接近,表明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验证了摩擦力的原理。
如果存在较大的偏差,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差或摩擦系数的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实验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96c74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6.png)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实验
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对我们的日常
生活和工程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产生
条件,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探究。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我们需要准备一块光滑的平面,比如桌子或地板,以及一些不同材
质的物体,比如木块、塑料块和金属块。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光滑平面放在桌子上或地板上。
2. 将不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在平面上,然后尝试推动它们。
3. 观察并记录下每个物体在平面上移动时的情况,包括推动的
难易程度和移动的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 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滑平面上的摩擦力不同,比如木块可能会比塑料块更容易移动,而金属块可能会更难移动。
2.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和表面材质有关,通常来说,表面越粗糙的物体产生的摩擦力越大。
3. 摩擦力还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越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这对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中更好地应用摩擦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也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
摩擦力的探究实验设计
![摩擦力的探究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3554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f.png)
摩擦力的探究实验设计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它存在于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的过程中。
摩擦力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我们行走时所依靠的地面摩擦力,车辆行驶时所依靠的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摩擦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探究摩擦力的相关问题。
实验一:摩擦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材料:平滑的水平桌面、不同质量的物体(如书本、砖头等)实验步骤:1. 将桌面上放置一个平滑的物体,如书本。
2. 将另一个物体(如砖头)放在书本上,使其贴合。
3. 缓慢地拉动书本,观察在不同质量的物体下摩擦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会发现,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加,摩擦力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摩擦力是由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间的粗糙程度决定的,而质量较大的物体会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
实验二: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材料:平滑的水平桌面、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物体(如玻璃板、砂纸等)实验步骤:1. 将桌面上放置一个平滑的物体,如玻璃板。
2. 将不同粗糙度的物体(如砂纸)放在玻璃板上。
3. 缓慢地拉动玻璃板,观察在不同表面粗糙度下摩擦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会发现,表面较粗糙的物体会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这是因为在物体表面粗糙的情况下,物体间会有更多的接触点,从而增加摩擦力。
实验三: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的关系材料:平滑的水平桌面、不同压力的物体(如书本、手指等)实验步骤:1. 将桌面上放置一个平滑的物体,如书本。
2. 用手指轻轻按压书本,调整手指的力度。
3. 缓慢地拉动书本,观察在不同压力下摩擦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会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加,摩擦力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在物体间施加压力时,物体表面会产生变形,从而增加了物体间的接触点,从而增加摩擦力。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摩擦力与物体质量、表面粗糙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当然,摩擦力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润滑剂的使用、温度的变化等。
初二摩擦力的实验
![初二摩擦力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da3773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3.png)
初二摩擦力的实验初二摩擦力的实验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粗糙程度。
在初二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探究摩擦力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一:静摩擦力的测量材料:木块、滑轮、弹簧秤、绳子步骤:1.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绳子将弹簧秤挂在木块上方。
2.将绳子穿过滑轮,将一端系在墙上,另一端系在弹簧秤上。
3.慢慢拉动绳子,直到木块开始移动,记录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4.重复以上步骤,分别使用不同的木块和不同的表面材质进行实验。
我们可以发现,木块开始移动时,弹簧秤的读数会突然增加,这个增加的力就是静摩擦力。
不同的木块和表面材质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二:动摩擦力的测量材料:木块、滑轮、弹簧秤、绳子、平衡轮步骤:1.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绳子将弹簧秤挂在木块上方。
2.将绳子穿过滑轮,将一端系在墙上,另一端系在弹簧秤上。
3.在木块上方放置一个平衡轮,将绳子穿过平衡轮,使其与木块相连。
4.慢慢拉动绳子,使木块开始移动,记录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5.继续拉动绳子,使木块保持匀速运动,记录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6.重复以上步骤,分别使用不同的木块和不同的表面材质进行实验。
我们可以发现,木块开始移动时,弹簧秤的读数会突然增加,这个增加的力就是静摩擦力。
当木块保持匀速运动时,弹簧秤的读数会保持不变,这个力就是动摩擦力。
不同的木块和表面材质会影响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粗糙程度。
2.静摩擦力是物体开始运动时产生的力,动摩擦力是物体保持匀速运动时产生的力。
3.不同的木块和表面材质会影响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
4.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刹车、摩擦力锁等。
总结:初二物理实验中的摩擦力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摩擦力的性质和特点。
摩擦力与运动实验
![摩擦力与运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3eea3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3.png)
摩擦力与运动实验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它在运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摩擦力的本质和特性,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摩擦力相关的运动实验,并研究它们背后的原理。
1. 平面摩擦实验平面摩擦实验是最基础、最直观的一种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一个平面书桌和一块物体。
首先,将物体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点,然后逐渐倾斜桌面,直到物体开始滑动。
通过记录不同倾斜角度下物体开始滑动所需的最小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成正比。
2. 斜面摩擦实验与平面摩擦实验类似,斜面摩擦实验通过倾斜一个平滑的斜面来观察物体滑动的条件。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斜面和一个物体。
首先,将物体放在斜面的顶端,然后逐渐增加斜面的角度,直到物体开始滑动。
通过记录不同角度下物体开始滑动所需的最小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平行于斜面的摩擦力与斜面的倾斜角度成正比。
3. 重物块摩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重物块和一个水平表面。
首先,将重物块放在水平表面上,然后逐渐施加一个水平力,直到物体开始滑动。
通过记录不同施加力下物体开始滑动的最小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施加力成正比。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表面间的粗糙程度以及施加力的大小成正比。
此外,摩擦力还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有关。
当物体受到平行于表面的力时,摩擦力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减缓运动,而当物体受到垂直于表面的力时,摩擦力将使物体产生旋转。
尽管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摩擦力也有其不利之处。
例如,摩擦力会产生热量,造成能量的浪费,并且当物体与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过大时,可能导致磨损或损坏。
总结而言,通过进行摩擦力与运动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摩擦力的一些基本特性。
这些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物体运动背后的力学原理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例如在滑行、刹车、开门等方面。
测量摩擦力的实验方法探究
![测量摩擦力的实验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3fac5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1.png)
测量摩擦力的实验方法探究摩擦力是物体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量。
在许多日常生活和工程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摩擦力,以便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一些测量摩擦力的实验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1.试验一:重物拉动水平面最简单的测量摩擦力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将一个固定重物拉动在水平表面上,并测量所需的力量。
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并且易于实施。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水平的表面和一根光滑的绳子,绳子一端系在重物上,另一端用手拉动。
2) 将重物缓慢拉动,并增加拉力直到重物开始滑动。
3) 通过测量所需的拉力来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然而,该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重物必须保持水平,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其次,由于实验过程中人的力量是不稳定的,测量的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误差。
此外,表面的光滑度以及绳子和重物之间的摩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试验二:斜面上的滑动物体为了克服试验一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斜面来测量摩擦力。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稳定的测量结果。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光滑的斜面,并固定在水平平面上。
2) 在斜面上放置一个物体,并逐渐增加物体上的斜拉力,直到物体开始滑动。
3) 通过测量所需的拉力来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相对于试验一,试验二的结果更准确,因为斜面上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和斜拉力的平衡,并且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上的斜拉力来获得摩擦力。
此外,由于斜拉力是沿着斜面方向的,人的力量更易于掌控和测量。
然而,试验二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斜面的光滑度以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仍然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其次,该方法不适用于某些情况下无法使用斜面的实验。
3. 试验三:动态摩擦力的测量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测量运动物体上的摩擦力,这是使用动态摩擦力测量方法的典型实验。
这种方法基于高速相机和力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可以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数据。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装置,可以在水平平面上产生连续的水平抖动。
摩擦力的测量实验
![摩擦力的测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1276b7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0.png)
摩擦力的测量实验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所产生的一种力。
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测量和了解摩擦力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摩擦力测量实验方法,并阐述实验步骤、原理和数据分析。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介绍所需器材的名称和数量)2. 摩擦力测量装置搭建(详细描述装置搭建的过程,包括如何设置刻度尺、挂载待测物体等)3. 调整实验装置(说明如何调整装置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如保持刻度尺平直、水平摆放等)4. 测量静摩擦力(描述实验过程,包括如何逐渐增加施加在待测物体上的力,记录刻度尺示数等)5. 测量动摩擦力(说明如何逐渐增加施加在待测物体上的力,以使其运动起来,记录刻度尺示数等)6. 数据记录和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包括摩擦力与施加力的关系图表等)实验原理:摩擦力是由于两个物体表面之间微观不规则的接触而产生的。
具体来说,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当应力尚未足够大时,物体之间的接触面保持相对静止的力。
动摩擦力是指在物体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力。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施加不同的力来研究摩擦力。
当施加的力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时,物体保持静止。
当施加的力超过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运动,此时的力就是动摩擦力。
实验数据分析:整理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将施加的力(单位:N)作为横坐标,摩擦力(单位:N)作为纵坐标,绘制摩擦力与施加力的关系图表。
根据图表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特征:1. 静摩擦力与施加力成正比关系,但当力超过一定值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2. 动摩擦力略小于静摩擦力,且随着施加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表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摩擦力的特性和规律。
例如,通过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比值,我们可以得到摩擦因数,它是描述物体摩擦特性的重要参数,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和运动学分析等领域。
总结:摩擦力的测量实验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实验,通过合适的装置搭建和准确的数据记录与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摩擦力的性质和规律。
摩擦力的实验探究
![摩擦力的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f93eb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c.png)
摩擦力的实验探究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量,它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走路、开车还是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摩擦力都会产生。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实验来探究摩擦力的特性呢?首先,我们可以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摩擦力的作用。
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水平的桌面和一个小木块。
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然后用手指轻轻推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
我们会发现,木块在我们停止推动后会逐渐停下来,并停在一个位置上。
这是因为在木块的运动过程中,与桌面接触的地方产生了摩擦力,阻碍了木块的运动。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木块的质量来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我们可以准备几个不同质量的木块,然后将它们放在桌面上,用手指轻轻推动它们。
我们会发现,质量较大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大,移动的距离更短,而质量较小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小,移动的距离更远。
这是因为摩擦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除了质量,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也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可以准备两个相同质量的木块,一个表面光滑,一个表面粗糙,然后将它们放在桌面上,用手指轻轻推动它们。
我们会发现,表面粗糙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大,移动的距离更短,而表面光滑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小,移动的距离更远。
这是因为表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接触面积更大,摩擦力更大。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物体之间的压力来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木块和一个压力计,将压力计放在木块上,然后用手指推动木块。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施加更大的压力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大,移动的距离更短;而当我们施加较小的压力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小,移动的距离更远。
这是因为压力越大,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摩擦力与物体的质量、表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质量越大、表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这些实验不仅帮助我们了解摩擦力的特性,还可以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设计交通工具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积、使用光滑的表面材料或减小物体之间的压力来减小摩擦力,提高交通工具的效率。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原理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0af84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3.png)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原理
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接触时相互阻碍运动的力,它对于很多物理现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原理,我们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长直木板、小车、绳子、滑轮、各种物体。
实验步骤:
1.将长直木板竖直支立,将小车置于木板上,并用绳子通过滑轮将小车与另一物体相连。
2.将另一物体悬挂在滑轮上,使其自由下落。
3.测量滑轮下落的高度和小车的位移。
4.重复以上步骤,改变小车的质量或滑轮的半径等参数,记录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
实验原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与它们的接触面积成反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小车受到的压力和滑轮下落的高度来计算摩擦力大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当滑轮下落时,其势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小车的动能和滑轮下落的高度来计算摩擦力大小。
总之,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原理,并进一步了解摩擦力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 1 -。
摩擦力的实验及应用
![摩擦力的实验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cb5f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5.png)
摩擦力的实验及应用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量,它的大小取决于接触物体的材质、表面状况,以及两个物体之间垂直于接触面的力的大小。
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还有广泛的应用。
一、实验方法及步骤为了研究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 常见的平面摩擦力实验材料:一块光滑的水平桌面、一个装有小块物体(如木块或金属块)的小车、一根连接小车和水平面的绳子。
步骤:1) 将绳子绑在小车上,并拉紧。
2) 将小车置于桌面上,并确保绳子直接连通。
3) 逐渐增加小车的重量,直到绳子因摩擦力而断裂或小车滑动。
4) 记录下断裂或滑动时小车的重量。
通过观察和记录小车的重量,我们可以得到不同重量下的摩擦力大小,进而分析和研究摩擦力的特性和规律。
2. 斜面摩擦力实验材料:一块光滑的斜面、一个小车、一个测量斜面角度的仪器。
步骤:1) 将斜面固定在一定高度的架子上,以确保斜面的稳定性。
2) 将小车置于斜面上,并观察是否滑动。
3) 调整斜面的角度,直到小车开始滑动。
4) 使用仪器测量并记录斜面的角度。
5) 多次重复实验,以获得平均值。
通过对斜面角度与小车开始滑动的关系进行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角度下的摩擦力大小,进一步研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二、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摩擦力应用:1. 汽车刹车系统摩擦力在汽车刹车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当车辆行驶时,刹车片与车轮摩擦产生的摩擦力会将车辆减速或停下来。
合理调节刹车片和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以确保行驶的安全性。
2. 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当我们行走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我们能够保持平衡。
适当的摩擦力可以防止我们滑倒或摔倒,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地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在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中,地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使其能够提供足够的牵引力,保证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墙上的摩擦力我们常常会使用尼龙线或螺丝钉等物品将物体固定在墙上。
摩擦力对运动影响的实验探究
![摩擦力对运动影响的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20d6e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b.png)
摩擦力对运动影响的实验探究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之一。
它的存在对物体的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实验一:不同表面的摩擦力我们首先选择了几种常见的表面材质,如木板、玻璃板和金属板。
然后,我们在这些板上放置一个小木块,并尝试将其推动。
我们发现,不同表面的摩擦力是不同的。
在木板上,木块相对容易地滑动;而在玻璃板上,木块的滑动速度明显减慢;在金属板上,木块几乎无法滑动。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摩擦力与表面材质有关,不同表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实验二:不同重量的物体的摩擦力接下来,我们探究了不同重量的物体在同一表面上的摩擦力。
我们选择了几个不同重量的小木块,然后将它们放在同一木板上,并尝试将其推动。
我们发现,较重的木块相对较难推动,而较轻的木块则相对容易推动。
这表明,摩擦力与物体的重量有关,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实验三:不同力量的推动对摩擦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我们探究了不同力量的推动对摩擦力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同一木板和同一木块,但是改变了推动力的大小。
我们发现,当推动力较小时,木块的滑动速度较慢,而当推动力增大时,木块的滑动速度也相应增加。
这说明,摩擦力与推动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实验四: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最后,我们进行了一项更复杂的实验,以探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一个斜面,将一个小木块放在斜面上,并施加一个向下的力。
我们发现,当施加的力小于摩擦力时,木块会停在斜面上;而当施加的力大于摩擦力时,木块会滑下斜面。
这表明,摩擦力可以阻止物体的运动,只有当施加的力大于摩擦力时,物体才能运动。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我们发现,摩擦力与表面材质、物体重量和推动力的大小有关。
不同表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同,重物体的摩擦力较大,而推动力越大,摩擦力越小。
此外,摩擦力还可以阻止物体的运动,只有当施加的力大于摩擦力时,物体才能运动。
摩擦力实验探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摩擦力实验探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78ffdd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4.png)
摩擦力实验探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力,它是由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通过摩擦力实验,我们可以探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了解其特性和影响因素。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一个平滑的水平表面和一个运动物体来研究摩擦力。
首先,我们找到一个坚固的平面,例如实验室桌面或地板。
然后,选择一个物体,例如一本书或滑板,在平滑平面上进行运动。
这个物体称为试验物体。
首先,我们将试验物体放在平滑平面上,并用一个力适度地推动它。
随着推力的增加,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我们会发现,一开始物体比较容易滑动,但随着推力的增加,物体的运动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是因为物体和平滑平面之间产生了摩擦力。
我们继续增大推力,直到物体无法再继续运动。
这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大的推力值,称为极限摩擦力。
极限摩擦力是物体在即将开始滑动时所受到的最大摩擦力。
接下来,我们可以改变试验物体的质量,比如用一本较轻的书和一本较重的书来重复实验。
我们会发现,较重的书在相同推力下比较轻的书更难移动。
这说明物体的质量对摩擦力有一定的影响。
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其与平滑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也会增加。
除了物体的质量外,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也会影响摩擦力。
为了观察这个影响,我们可以在试验中使用不同材料的物体,比如用一本书和一张玻璃纸来进行实验。
我们会发现,玻璃纸比书更容易滑动,这是因为玻璃纸的表面相对光滑,与平滑平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
此外,我们还可以改变平滑平面的性质。
比如,我们可以在平面上放一些沙子或水来增加其粗糙程度。
我们会发现,当平滑表面变得粗糙时,物体的摩擦力也会增加。
通过上述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物体的质量、表面的粗糙度以及物体与平面之间的接触面积。
理解这些因素对摩擦力的影响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都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实验观察与分析
![摩擦力的实验观察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fc44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0.png)
摩擦力的实验观察与分析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面之间的粗糙程度。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摩擦力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观察与分析。
实验一:研究静摩擦力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了一个平滑的水平桌面和一块质量不同的物体,通过拉力计施加水平拉力,逐渐增大拉力的大小直到物体开始移动。
记录下拉力计的读数和物体所受的重力。
我们重复了这一实验10次,每次记录物体的质量和拉力计的读数。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无论物体的质量如何变化,只要物体没有开始移动,施加的拉力与物体的质量基本相等。
这表明在物体静止的状态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实验二:研究动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物体,并通过施加一个固定的水平拉力将它们拉动。
记录下拉力计的读数和拉动的距离。
重复实验三次,每次使用相同的拉力和物体。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表面粗糙度越大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这是因为在粗糙表面之间,存在更多的微小接触点,从而增加了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三:研究摩擦力与物体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了两个相同的物体,并将它们的接触面积分别改变。
通过施加一个固定的水平拉力将它们拉动。
记录下拉力计的读数和拉动的距离。
重复实验三次,每次使用相同的拉力和物体。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接触面积越大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这是因为在接触面积增大时,物体之间的接触点增多,从而增加了摩擦力的大小。
通过以上实验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静摩擦力与物体质量无关,只与施加力的大小相等,只有当施加的力大于或等于静摩擦力时物体才会开始移动。
2. 动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关,表面粗糙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3. 摩擦力与物体接触面积相关,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
这些实验观察与分析结果对我们理解和应用摩擦力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中摩擦力的科学小实验
![生活中摩擦力的科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4e470b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3.png)
生活中摩擦力的科学小实验
1. 滑动摩擦力实验
材料准备:
- 一张光滑桌面或地板
- 一个重物(如书本或砝码)
- 不同材质的小物体(如木块、塑料盒、金属块等)
实验步骤:
1) 将重物放在桌面或地板上。
2) 依次将不同材质的小物体放在重物上。
3) 用力缓缓拉动小物体,观察它们开始移动所需的力大小。
4) 记录下每种材质小物体开始移动时的力大小。
结论:
不同材质的物体与桌面或地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光滑程度越高,摩擦力越小。
2. 静摩擦力实验
材料准备:
- 一个小斜面(可用书本或木板制作)
- 各种小物体(如橡皮筋、硬币、小球等)
实验步骤:
1) 将小斜面竖立。
2) 从底部开始,逐步增加斜面的角度。
3) 在每个角度,放置不同的小物体,观察它们开始滑动的临界角度。
4) 记录下每种物体开始滑动时斜面的角度。
结论:
不同物体在不同斜面角度下开始滑动,这是由于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同所致。
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粗糙,静摩擦力越大,临界滑动角度也就越大。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力,并理解不同物体之间摩擦力的差异。
这些实验有助于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初二摩擦力的实验
![初二摩擦力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24d4b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7.png)
初二摩擦力的实验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因为摩擦力而导致的一些现象,比如我们走路时所感受到的地面摩擦力,以及滑雪时滑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力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摩擦力,我们进行了初二摩擦力的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测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并进一步了解摩擦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我们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一个水平台秤、一个木块、一根细绳和一根弹簧。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实验。
第一步,我们将水平台秤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确保秤的示数为零。
然后,我们将木块放在秤的顶部,并用细绳将木块与弹簧相连接。
第二步,我们拉动细绳,使木块开始滑动。
在滑动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秤上显示的示数会有所增加。
这个示数的增加就是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通过多次实验,测量了不同木块的质量和不同力的情况下的示数变化,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当接触面积较小、质量较大时,摩擦力也会相应增大。
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有关。
当物体表面较为粗糙时,摩擦力会增大;而当物体表面较为光滑时,摩擦力则会减小。
摩擦力还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有关。
当物体之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大。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观察到了摩擦力的存在和大小,还了解了摩擦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摩擦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我们在开车时会感受到车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这决定了车辆能否正常行驶;在运动中,我们也会利用摩擦力来控制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甚至在制造业中,摩擦力也被广泛应用于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中。
通过初二摩擦力的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摩擦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能够对摩擦力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进一步探索其更多的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码、 塑料棒 、棉线
1.697 1.841 1.889 1.913 1.913 0.535 0.228 0.071 0.047 0.047 3.385 3.692 3.849 3.873 3.873
(a)表中X处的值为 (1.96-0.153 ) =1.807
(b)从以上的数据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在材料(绳、棒)确定后,摩擦力随绳的 缠绕圈数的增多而增大。 在绳所绕的圈数一定时,塑料棒与棉 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比金属棒与棉线 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 在绳所绕的圈数一定时,所挂重物越重 ,绳与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越大等。
07年1月广东省汕尾市调研测试11(2) 11.(2)(6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 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A所示,a、b分别是光 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 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利用如图B所示装置测量滑块与长1m左右的木板间 动摩擦因数,图中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壁 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长度与 木板相比可忽略),弹簧右端与滑块接触,1和2是固定 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 计时器没有画出。现使弹簧解除锁定,滑块获得一定 的初速度后,水平向右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 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0×10-2 s和 5.0×10-2 s,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卡尺示数如图C所示.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s/m
t/s
题13(c)图
题目
。
。
题目
2007年高考江苏卷13 13、(13分)如题13(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 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 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 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 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 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 长度为l、高度为h。(取 重力加速度g=9.8m/s2,结 B h C A 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显示屏
1
00.0
2 6 10 7cm
a
光电门
b
A
5
光电计时器
B
0
C
07年上海虹口区教学质量检测三18 18. (7分)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情景:站在 悬崖下的人仰头望着生长在崖间的树,把手中的长绳抛 向树干,由于绳端系着一块石头,所以绳便绕着树干缠 了几圈,然后那人攀着长绳就上了崖顶。 (1)请你就此人攀着绳子向上而绳却不滑落下来提出 一个和摩擦力有关的问题。 我们已知f=μN,μ<1,即f<N,为何这种情景下,f可 。 等于人对绳的拉力,即f 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 (2)小辉同学认为绳在不被拉断的前提下,能够承受 的拉力F与绳子缠绕的圈数n会有某种关系,即如果绳 子绕树3圈就可让一个质量为30kg的少年攀绳向上而不 滑落,那么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要通过此绳向上,绳 子所绕圈数n就要大于3。于是他设计并做了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静止 静止 直线加速 匀速直线 直线减速
0.4 0.6 0.7 0.5 0.3
06年江苏连云港市最后模拟考试11 11.(10分)为了测量两张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长木板A的上 表面和木块B的下表面贴上待测牛皮纸,调整木板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θ,使B在A上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 g为已知) ⑴一次实验中,该同学使B在A上匀速下滑,测量出 tanθ0 。 θ=θ0. 则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⑵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 很困难,请你对这个实验加以改进,克服这一困难。 B θ A
测 力 器 3.5 4.5 5.5
0.5
1.111
0.849 2.242 1.678 0.862 1.098 1.736 2.184
1.5
1.616
2.5 X
0.344 0.153 0.059 0.057 0.057
1.901 1.903 1.903
0.682 0.312 0.061 0.043 0.043 3.238 3.608 3.859 3.877 3.877 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0.119 0.071 0.047 0.047
1.0 0.5 0.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t/s
题13(b)图
(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 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题13(c)图。 图线不对称是由于 滑动摩擦力 造成的,通过图线可 求得滑板的倾角θ= (用反三角函数 arcsin0.6 0.3 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3)解: 上滑时,s1 =1/2 g(sinθ+μcosθ)t12 下滑时,s2=1/2 g(sinθ-μcosθ)t22 代入图给数据 s1= s2=0.7m t1=0.4s t2=0.6s 解得sinθ=0.6 μ=0.3 θ =arcsin0.6
题13(a)图
(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 线如题13(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 a= 6 m/s2 ,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 不明显,可忽略 。 (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 (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 改变 斜面高度h ,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 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 滑块A的质量M及斜面 , 高度h,且使Mh不变 , v/(ms-1) 可验证力一定时,加 3.0 2.5 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 2.0 关系。 1.5
①简述你设计的改进方案:
。
使木块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 记录运动情况,分析纸带求出其运动的加速度,进 而计算出动摩擦因数 ②你设计的改进方案中,要添加的主要器材有: 打点计时器、电源、导线等
。
③根据你改进的方案进行测量, 动摩擦因数的表达 a tanθ 式为 μ= 。 g cos θ
实验原理见图,图中每个钩码重为 1.96N,在测力器一端施加向下的力, 在使钩码静止时,从测力器上获得 读数。下表是实验数据的记录。
圈数n
钩码、 金属棒 、棉线
1个 测力计读数/N 钩码 摩擦力/N 2个 测力计读数/N 钩码 摩擦力/N 1个 测力计读数/N 钩码 摩擦力/N 2个 测力计读数/N 钩码 摩擦力/N
①读出滑块的宽度d= 5.50 cm.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 2.75 m/s;滑动通过光 电门2的速度v2= 1.10 m/s ;
③若用米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 当地的重力加速为g,则滑块与木板动摩擦因数表达式 2 v12 v 2 (各量均用字母表示)。 为 2 gL L
探究摩擦力的实验
探究摩擦力的实验
07届广东省惠阳市综合测试卷三 7
06年江苏连云港市最后模拟考试11 07年1月广东省汕尾市调研测试11(2) 07年上海虹口区教学质量检测三18 2007年高考江苏卷13
07届广东省惠阳市综合测试卷三 7 7.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有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 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 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 ( B C )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 N 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 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 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