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_5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而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也是相对的;
2.经历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体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
3.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定律定性分析说明相关具体事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2.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观察、思考、归纳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欣赏歌曲《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让学生跟着音乐拍手。
【问题】什么是力?
【回答】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在刚才拍手的过程中你感受到相互作用了吗?
【回答】感受到了,拍手的时候两个手都感觉到疼。
【提问】你能距离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吗?
【演示】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磁铁与小磁针相互吸引
2.坐在凳子上,双脚抬起,用双手推课桌
3.黑板擦在桌子上滑动
【新课教学】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结结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问题】在定义当中,可以看到关键词是什么?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优质学案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优质学案
学习目标要求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1.核心素养
力的相互作用观念。
2.关键能力
灵活选取研究对象的能力。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5页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赖、同时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结果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1.一对相互平衡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均选填“一个”或“两个”)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而一对相互平衡的力不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5页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女孩推了男孩一下,
为什么在男孩前进的同时,女孩会后退?
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设计人:徐建强 审定人:赵小惠
来自人教网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会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 1、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阅读课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内容并完成下面内容,时间三分钟
填一填:(1)引力
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其实质是 对它的引力,同时,地球也受到了 对它的引力作用。
(2)弹力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由于 发生形变,给书本一个向上的支持力F N ,同时由于 发生形变,对桌面将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
N F 。
(3)摩擦力
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 给它的向上的摩擦力。同时,由于运动的相对性,物体也给它一个沿斜面 的摩擦力的作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学习概念):
二、牛顿第三定律
动一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操作1)两人同时用力拉弹簧秤
(操作2)保持一人不动,另一人用力拉弹簧秤
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通过探究、结合课本完成下面内容:
◎牛顿第三定律(记住定律):
说一说:船如何划动的?
看一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观看视频)
三、理解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的区别(小组内举例探讨完成下表):
[典型例题]
1、人在地面上行走时,人与地球之间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人受到的平衡力,分别是哪些力?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5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三定律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物理观念]通过比较法掌握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3.[科学思维]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117页“实验探究”,并梳理必要的知识点.
教材P117问题提示:1.示数相同 2.两次示数差:浮力的反作用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竖直向下.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力的相互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一定同时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其中的任一个叫作用力,另一个就叫反作用力.
3.特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总是性质相同的两个力,且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公式:F=-F′,其中F、F′分别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负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只有物体相互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3)只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就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4)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
2.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先有作用力,然后才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C.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高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优秀教案
高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自主学习】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
_____这种状态。
(2)意义:
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____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_________。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_______的原因。
③揭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 1. (2013·山东高考)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状态的性质。
(2)特点:惯性是物体的_________,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表现:
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_____________状态。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_____。
(4)量度:_____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______的物体惯性大,_____的物体惯性小。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1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⒈ 牛顿第一定律 ⑴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①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即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对惯性的理解:
a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b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c .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和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在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且在外力一定时,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加速度越小.
d .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e .惯性是一种物理特性,而不是物理量。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唯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也不因为物体所处的位置改变而改变(如把物体拿到月球上,物体的惯性大小并不改变).
②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为牛顿第二定律的提出作了准备.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的速度变化了,即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如下几种情形:a .速度的大小变化,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由运动快到运动慢,由运动慢到运动快,这些都是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b .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c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变化.
注意:a .运动状态的改变,不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即不是位移的改变,而是指速度的改变.b .运动状态不变的形式只有两种: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5牛顿第三定律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4.5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材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即一对平衡力是指同一物体所受的两个力相互平衡,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但是他们的这一知识可能是定性的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要实现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从力的性质、作用的同时性等进一步认识,并进行定量探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
(2)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
(3)能用牛顿第三定律定性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事例,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同作用效
果;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牛顿第三定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三)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用它来定性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并且此前已学过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本节课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深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
六.课前准备:预习学案相关内容
七.课时设计: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高一物理必修一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4.5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如汽车的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的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___________,使汽车前进。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2.用绳悬挂一重物,当重物处于平衡状态时,重物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____________,重力的反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
3.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木块所受浮力的反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只有物体静止时,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5.一小球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细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
C.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
D.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细绳上
6.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必修1学案)3.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三章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姓名高一班学号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把其中一个力叫做,另一个力就叫做。
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A对B作用力为F,B对A的反作用力为F′.两弹簧测力计对拉时,必须保持两弹簧测力计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实验结论:无论快拉还是慢拉弹簧测力计A,无论拉力大还是小,F和F′大小始终,方向.三、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2.表达式:F=-F′,其中F、F′分别表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负号表示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3.意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它们、同时,是的力.【注意】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
1.三种性质
(1)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这一对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不能抵消。)
(2)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2.四个特征
(1)等值:即大小总是相等的.(2)反向:即方向总是相反的.(3)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4)同性质:即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即如果作用力是弹力,则反作用力也是弹力;如果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
四、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金版学案】高一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4章 章末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专题一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解决多力平衡问题和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问题时的重要方法.正交分解法是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沿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本质是化“矢量运算”为“代数运算”.
利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1)沿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
(2)沿力的方向,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3)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
3.分别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
4.用代数运算法分别求出所有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合力∑F x和∑F y.
5.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所示,质量为4.0 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20 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0;取g=10 m/s2,cos 37°=0.8,sin 37°=0.6;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经过2 s撤去F,再经3 s时物体的速度为多大?
(3)物体在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1)物体受力如图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x -F μ=ma ;F N +F y -mg =0,
又:F μ=μF N ;F x =F cos 37°;F y =F sin 37°, 故:a =F cos 37°-μ(mg -F sin 37°)m =2.6 m/s 2.
(2)v 2=at 2=2.6×2 m/s =5.2 m/s , 撤去F 后,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ma ′ 故:a ′=-μg =-0.20×10 m/s 2=-2.0 m/s 2, 由于:t 止=v 2
【创新设计】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4讲 牛顿第三定律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4讲牛顿第三定律
[目标定位]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3.会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认识反冲现象,了解火箭升空的原理.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反作用力.
想一想:甲、乙两个小车上分别粘有磁铁,用手按住让两小车停在水平桌面上距离适当的位置,然后放开乙车,乙车会在磁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甲对乙有作用力,乙对甲是否有作用力?如果有,两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几个物体上,力的性质是否相同?
答案有,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性质相同.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F)和反作用力(F′)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用公式表示为F=-F′,“-”表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2.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总是性质相同(填“相同”或“不同”)的两个力,且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想一想:拔河比赛时,甲队胜了乙队,是不是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呢?
答案不是,无论哪方胜,甲对乙的拉力都等于乙对甲的拉力.甲队胜是因为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三、反冲现象
1.反冲现象:当物体中的一部分向某方向抛出时,其余部分就会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2.火箭升空的原理:燃料被点燃后,就会产生急剧膨胀的燃气,舱壁对这部分燃气的作用力使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燃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上太空.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
第一章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2 - 第一节冲量动量...................................................................................................... - 2 - 第二节动量定理.......................................................................................................... - 2 - 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 - 13 - 第四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23 - 第五节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 35 - 第六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 35 - 第二章机械振动.................................................................................................................. - 46 - 第一节简谐运动........................................................................................................ - 46 - 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 - 56 - 第三节单摆................................................................................................................ - 65 - 第四节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 74 - 第五节受迫振动共振............................................................................................ - 85 - 第三章机械波 ..................................................................................................................... - 94 - 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 94 - 第二节机械波的描述.............................................................................................. - 102 - 第三节机械波的传播现象...................................................................................... - 113 - 第四节多普勒效应.................................................................................................. - 125 - 第四章光及其应用............................................................................................................ - 131 - 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 - 131 - 第二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 140 - 第三节光的全反射与光纤技术.............................................................................. - 149 - 第四节光的干涉...................................................................................................... - 159 - 第五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 170 - 第六节光的衍射和偏振、激光.............................................................................. - 178 -
【备课】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一: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5.牛顿第三定律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素养夯基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也一定同时对甲物体有方向________的力的作用.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在受到力的同时,不对________物体产生相应的反作用.这种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图所示,F′与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举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物体A
――→
作用力(反作用力)
(相互作用)
←
反作用力(作用力)F
物体B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结果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的.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________的.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上.
(2)表达式:F=-F′.
(3)意义: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人们不仅可研究单个物体的运动,还可以把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的运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导学] 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
(1)与物体大小、形状无关;
(2)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与选择何种参考系无关;
(4)与物体受不受其他力无关.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突出综合性素养形成
探究点一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导学探究】
如图所示,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A.
2022高一物理学案 3.6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7(粤教版必修1)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3.6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 牛顿第三定律
学习难点: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主要内容:
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
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自然界中一切力的现象,总是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力的同时,甲物体也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力,施力物
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①把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的一个叫做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另个就叫做反作用力(或作用力)。习惯上,
常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称为作用力,而把研究对象对其他施力物体所施加的力称为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切莫以为“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可以用自已的双手对掌
体会之)。用脚踢足球,有人说:“只有把脚对球的力叫作用力,球对脚的力叫反作用力才行,因为
前者是主动力,后者是被动力,主动力在先,被动力在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主动力与被动
力只能说明引起相互作用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相互作用有先后之分.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019最新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一章《反冲运动》学案
2019最新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一章《反冲运动》学案[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反冲运动,能举出几个反冲运动的实例.2.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
反冲现象做出解释;进一步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知道
火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了解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
1.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若两物体相互作用后都静止,则m1v1+m2v2=0.
若两物体相互作用前的速度为零,相互作用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m1v1′+
m2v2′=0.
2.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
3.反冲运动
反冲运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出,枪身会向后退;节日放烟花时,火
药气体向下喷出,烟花会向上飞.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当一个物体向某一方向射出(或
抛出)其中的一部分时,这个物体的剩余部分将向相反方向运动.在抛射的短暂时间内,
物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作用远小于内力,反冲运动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4.火箭的发射利用了反冲现象.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由喷气速度v和质量
比M
m
(火箭开始飞行时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之比)两个因素决定.
解决学生疑难点:
一、反冲运动的特点及应用 [问题设计]
两位同学在公园里划船,租船的时间将到,他们把小船划向码头.当小船离码头大约1.5 m 左右时,有一位同学心想:自己在体育课上立定跳远的成绩从未低于2 m,跳到岸上绝对没有问题.于是她纵身一跳,结果却掉到了水里,她为什么不能如她所想的那样跳到岸上呢?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设计】
复习回顾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通过力的概念,我们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前一个物体对后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后一个物体也会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物理学中,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新课教学
一、联系实际
观察视频里水中船的运动和冰面上人的运动情况,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
学生参与小实验:手拍桌子,自己的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参与小实验:挤压气球,分析气球的受力情况。
分析得出的结论: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举例分析:
请用生活中烦人实例分析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鼓掌、游泳,踢足球、拳击等)
结合物理模型分析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二、新课教学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哪个先产生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满足什么关系呢?
(二)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1、学生分组实验:每一小组同学手中由两个弹簧案测力计,现在由两个同学操作,其中一个同学施力用弹簧测力计拉另一个同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讨论实验结果。
2、学生代表演示实验:观察屏幕上的图线,并总结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学案粤教版必修1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学习重点: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难点: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主要内容:
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
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自然界中一切力的现象,总是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力的同时,甲物体也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①把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的一个叫做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另个就叫做反作用力 (或作用力)。习惯上,常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称为作用力,而把研究对象对其他施力物体所施加的力称为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切莫以为“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可以用自已的双手对掌体会之)。用脚踢足球,有人说:“只有把脚对球的力叫作用力,球对脚的力叫反作用力才行,因为前者是主动力,后者是被动力,主动力在先,被
动力在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主动力与被动力只能说明引起相互作用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相互作用有先后之分、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一”号表示方向相反。
3、重要意义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归纳为三个性质和四个特征。
三个性质是:
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
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
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四个特征是:
A、等值:大小总是相等的;
B、反向:方向总是相反的;
C、共线: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同性: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
③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兼顾施力、受力两个方面,是正确分析物体受力的基础、定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必然相互关联,借助定律可以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过渡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
④牛顿第三定律所阐明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仅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也适用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种关系与作用力性质、物体质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触还是不接触)、物体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⑤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及其前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普遍规律,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所以要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用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三、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之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各有各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例一】
一个大汉(甲)跟一个女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B 、大汉拉女孩的力不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C 、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一定相等。D 、只有在大汉把女孩拉动的过程中,大汉的力才比女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例二】
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例三】
一个400N重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有一个质量为60kg 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所示、如果人用力推木箱顶板,则小磅秤和大磅秤上的示数T
1、T2的变化情况是( )
A、T1增大,T2减小
B、T1减小,T2不变
C、T1增大,T2增大、
D、T1增大,T2不变
【例四】
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叠放的
A、B两木块一起沿粗糙斜面匀速上行,对木块B,存在
________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木块A,存在______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课堂训练:
1、一本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相互平衡力。B 、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C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l的施力者是弹簧
D、F1与F2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
3、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结,并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下面四对力中,属平衡力的是()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B 、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C 、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D 、B 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4、两人分别用10N的力拉弹簧秤的两端,则弹簧秤的示数是( )
A、0
8、10N
C、20N
D、5N、课后作业:
1、在水平光滑直轨上停着两个质量相同的车厢,在一个车厢内有一人,并拉着绳子使两车厢靠拢。不计绳子的质量,判断有人的那节车厢的方法是()
A、根据绳子哪一头的拉力大小,拉力大的一端车厢里有人。
B 、根据车厢运动的先后,先运动的车厢里有人。
C 、根据车厢运动的快慢,运动得慢的车厢里有。
D 、根据车厢运动的快慢,运动得快的车厢里有人。F
2、用水平外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而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平衡。B 、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外力F与墙对木块的正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木块对墙的压力的反作用力与外力F大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