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理论考试

合集下载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_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_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_方案外感发热是指由外邪侵袭引起的发热症状,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护理外感发热需要综合运用中医理论,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治疗。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一、中医诊断分析中医诊断外感发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一般来说,外感发热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喉痛、身体酸痛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发热时间、发热的程度和伴随的其他症状。

二、中医护理方法1.饮食调理:(1)清淡饮食:患者在发热期间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清汤、稀粥、蔬菜等。

(2)忌烟酒和辛辣食物:烟酒和辛辣食物会刺激病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

(3)补充水分:发热期间,患者容易出汗,容易引起脱水,应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4)适量进食蜂蜜:蜂蜜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适量进食可以缓解咳嗽和喉痛。

2.睡眠调理:(1)保持充足的睡眠:外感发热时,患者容易感到疲劳,需要多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克服失眠:发热时容易造成失眠,可以尝试喝杯温牛奶或进行放松的呼吸训练来帮助入睡。

3.中药调理:(1)草药汤剂: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草药汤剂,如麻黄汤、银翘散等,具有解表退热、解毒散寒的作用。

(2)中药熏蒸:可选择一些具有散寒祛湿的中药材进行熏蒸,如艾叶、白芷等,用于散寒止痛、祛除湿邪。

4.穴位按摩:(1)风池穴按摩:风池位于颈椎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之间,用拇指在该穴位周围旋转按摩,有缓解头痛和咳嗽的效果。

(2)自然门穴按摩:自然门位于手小指近掌侧端的指缝中。

用大拇指按压该穴位约1分钟,有缓解发热和咳嗽的作用。

5.心理调理:(1)情绪的调整:外感发热时,患者容易感到不适,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需要通过放松身心、积极向上的心态来缓解不适。

(2)亲友陪伴:患者需要家人和亲友的关心和陪伴,减轻心理上的负担,增强抵抗力。

三、注意事项1.避免受凉:外感发热时,患者的体质较为虚弱,容易感到寒冷,要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穿着合适的衣物以保暖。

2023中医护理中药疗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

2023中医护理中药疗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

2023中医护理中药疗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第一套试题1. 中药材的分类包括哪几种?请写出至少3种分类方法,并简要介绍每种方法。

答案:中药材的分类有按性味归纳、按功效归纳、按生长类别归纳、按产地归纳等。

其中,按性味归纳是较为普遍的分类方法,它根据中药材所呈现的性质特征(如辛、苦、甘、凉、热等),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类别。

2. 列举3种小儿感冒的常用中药治疗方?答案:(1)葛根汤方,由:葛根15克,麻黄6克,桂枝6克,芍药6克,甘草6克,生姜3片;(2)桂枝泻心汤方,由:桂枝6克,大枣5枚,生姜3片,甘草3克,芍药6克,桃仁6克,人参5克,白术5克,茯苓5克,泽漆6克;(3)防风通圣散方,由:防风10克,石膏30克,桑白皮10克,桔梗10克,白芍10克,芳香10克。

3. 什么是中成药?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答案:中成药是经过丹、散、丸、水或片等制剂方法制成的具有一定特定功效和适应症的中药制剂。

它们的优点是制剂方法比较固定,容易取药、贮藏、用药方便,可以弥补中药煎煮方法繁杂的问题;缺点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有时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量。

第二套试题1. 根据经络腧穴理论所设计的针灸治疗技术常用于哪些疾病?答案:根据经络腧穴理论所设计的针灸治疗技术常用于疼痛、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2. 常用的中药有哪些制剂形式?答案:常用的中药有水剂、油剂、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酊剂、贴剂、糖果剂等制剂形式。

3. 列举5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答案:黄芪、金花茶、板蓝根、甘草、连翘。

第三套试题1. 请介绍足厥阴肝经中相关的穴位?答案:足厥阴肝经所涉及的常见的穴位有:曲泽、任务、风池、翳风、章门、中都、大都等。

2. 中药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案:中药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1)遵医嘱用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2)不长期服用;(3)加强饮食调理,避免性情疲劳;(4)严格遵守分离用药规定;(5)存储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场所;等等。

2023年中医护理方案试题

2023年中医护理方案试题

2023年中医护理方案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胫腓骨骨折中期属于哪个证型:() [单选题] *A.瘀血凝滞证(正确答案)B.肝肾不足证C.血瘀气滞证2. 血瘀气滞证患者是伤后几周:() [单选题] *A. 1~2周(正确答案)B.2-3周C.3-4周3、腰腿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腰部僵硬,仰卧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单选题] *A、气滞血瘀证(正确答案)B、寒湿痹阻证C、湿热痹阻证D、肝肾亏虚证4、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活动受限,口渴不欲饮,苔黄腻。

() [单选题] *A、气滞血瘀证B、寒湿痹阻证C、湿热痹阻证(正确答案)D、肝肾亏虚证5.下列哪项是心衰灸法的穴位?() [单选题] *A、心俞、足三里、肺俞(正确答案)B、脾俞、肾俞、膻中C、神门、肾俞、太溪D、内关、神门、关元6.患者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咯白痰,面色苍白,或有紫绀。

舌质淡或边有齿痕, [单选题] *A、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正确答案)B、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C、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D、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7.患者肿瘤增长迅速,神疲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

或伴有疼痛,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

或伴有乳房肿物 [单选题] *A、气滞痰凝证B、毒热蕴结证C、瘀毒互结证(正确答案)D、冲任失调证8.疼痛予耳穴贴压穴位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B、皮质下(正确答案)C、腋下D、肝9.下列哪项不是自汗、盗汗时耳穴贴压的穴位?() [单选题] *A、交感B、脾(正确答案)C、肺D、肾上腺10.便秘给予耳穴贴压穴位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大肠(正确答案)B、胃D、交感11.喘息、气短症状症候施护的中医护理技术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穴位贴敷B、耳穴贴压C、循经拍背(正确答案)D、艾灸12.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证的食疗方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红糖生姜饮B、西瓜汁D、芹菜瘦肉粥(正确答案)13.便秘患者,采取艾灸穴位() [单选题] *A神阙、天枢、关元(正确答案)B、肝、肾、大肠C、神门、肾俞、太溪D、关元、中极、涌泉14.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毛细血管扩张,胁下积块胁肋久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外感发热是中医学中的常见病症,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外感发热是由外邪侵袭所致,治疗时需根据病情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中医护理方案。

下面将介绍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方案。

首先,对于外感发热患者,中医强调的是“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一般来说,外感发热的患者可分为表证和里证两种类型。

表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咳嗽等症状,这时可采用清热解表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银翘散、板蓝根等。

而里证则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大汗、尿黄等症状,这时可采用清热泻火的中药进行治疗,如白虎加人参汤、凉茶等。

因此,对于外感发热患者,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次,中医护理外感发热还注重饮食调理。

在饮食方面,外感发热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以免刺激病情加重。

同时,应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清淡的汤粥等,有助于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此外,中医还强调外感发热患者的情志调理。

外感发热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情绪激动、疲劳过度,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与亲友交流等方式,调节情绪,缓解病情。

最后,中医护理外感发热还包括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外感发热患者在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同时,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病情的缓解。

总之,外感发热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对于外感发热患者,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同时注重饮食调理、情志调理、运动和休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能对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引言外感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由于感染病原体引起,如病毒或细菌。

中医学认为,外感发热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导致身体失去平衡,从而出现发热等症状。

中医的护理方案旨在通过调整人体气血运行,增强抵抗力,促进病原体的排出,缓解症状,并加速康复。

本文将介绍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

中医护理方案1. 饮食调理外感发热时,人体内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抵抗病原体。

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病情。

- 多饮温热开水:可以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缓解发热症状。

- 适量摄入营养食品:如蔬菜、水果等,以增强免疫力。

2. 中药调配中药是中医护理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药材的疏风解毒,护补气血等作用来促进康复。

- 药物选择:常用的中药有连翘、板蓝根、金银花等,这些药物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散的功效。

- 中药煎煮:将药材浸泡于水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饮用药汤,能够增加药效。

- 注意服药时间: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安排中药的服用时间。

3. 穴位按摩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 大椎穴:位于颈椎上缘,按摩此穴位可以发散风热,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

- 风池穴:位于颈椎两侧,按摩此穴位可以舒缓肩颈疼痛和咳嗽等症状。

- 太渊穴:位于足三里下1寸,按摩此穴位能够补益气血,增加人体抵抗力。

4. 参加适当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过度消耗体力。

- 注意锻炼时间:避免在体温较高时进行锻炼,以免加重病情。

- 保持适度休息:好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加快康复进程。

注意事项- 外感发热的护理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如果病情加重或持续多日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 若要使用中药,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理论考试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理论考试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理论考试(A)科室姓名成绩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 恶寒、发热患者应重点观察()及汗出情况:A体温变化 B 心率情况 C血压情况()2. 咳嗽剧烈时取()卧位:A 平卧位B 端坐位 C半卧位()3. 风寒束表证患者宜食()的食品:A 疏风清热B 解表散寒 C辛辣油腻()4. 恶寒、发热患者()证者应注意保暖:A 卫气同病B 风寒束表 C风热犯表()5. 卫气同病证患者宜食养阴透热、()的食品:A 益肺生津B 清热解暑 C宣肺化痰()6. 风热犯表证患者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A 薄黄 B薄白 C白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常见证候要点:A风寒束表证B风热犯表证C暑湿袭表证()2. 外感发热头痛患者应观察头痛()、性质、程度、()及():A部位 B伴随症状 C持续时间()3. 外感发热头痛患者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等穴:A 神门B皮质下C心()4. 外感发热咳嗽、咳痰患者观察咳嗽的()、()、持续时间、():A 性质 B程度C程度()5. 外感发热患者内服中药()、()宜偏凉服:A 辛温解表剂 B辛凉解表剂 C化湿解表剂()6. 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患者宜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品,如()、()、()等。

:A 西瓜汁 B荸荠汁C金银花茶三. 判断题(每题3分)( )1. 恶寒、发热患者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束表者注意保暖( )2. 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高热寒战、头痛头胀,舌红苔薄黄或黄腻。

( )3. 恶寒、发热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4. 恶寒、发热患者遵医嘱刮痧、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泡洗。

( )5. 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2.调和阴阳,改善患者体质。
3.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4.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病情反复。
三、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室温控制在20-24℃。
(2)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
(4)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心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六、护理实施与监控
-根据患者病情及辨证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护理效果。
-建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护理过程及效果。
七、总结
本方案针对外感发热患者,结合中医理论,制定了一套详细、人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通过实施基础护理、辨证施护、中医特色护理等措施,全面关注患者身心状况,旨在缓解发热症状,恢复机体健康。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护理策略,为患者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第1篇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一、前言
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病症,中医护理遵循辨证施护原则,旨在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增强机体免疫力。本方案针对外感发热患者,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的中医护理方案,以期为广大患者提供人性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目标
1.缓解发热症状,降低体温。
四、健康教育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了解疾病知识,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简介外感发热是指由于外界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包括感冒、流感等。

中医护理方案注重整体观念,综合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穴位按摩、食疗调理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护理方案,以帮助患者缓解外感发热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方案一: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是治疗外感发热的一种主要方式。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并缓解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1.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发热、喉咙痛等症状。

2.银杏叶:能够增强免疫力,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并且对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3.薄荷叶: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外感发热的头痛、身痛等症状。

使用中药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乱用药物。

方案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症状。

按摩的常用穴位有:1.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靠近颅缘凹陷处。

按摩风池穴可活血祛瘀,缓解头痛、颈痛等症状。

2.肺俞穴:位于背部,两侧脊柱旁,第三胸椎棘突下。

按摩肺俞穴可清热解毒,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按摩时,可使用适度力度,每个穴位按摩约3-5分钟,每天可按摩2-3次。

方案三: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通过调整饮食来促进康复。

在外感发热期间,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外感发热患者的食疗调理建议:1.温降饮食:可食用一些具有降火、退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柚子等。

2.滋阴清热食物:可食用一些清淡的滋阴食物,如芦荟、百合、银耳等。

3.袪湿食物:可食用一些可能有湿气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山药等。

饮食调理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寒凉食物。

注意事项在进行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休息: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帮助身体恢复。

外感发热试题

外感发热试题

第一章外感发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感冒之病名,首见于()。

A.《仁斋直指方》B.《诸病源候论》·C.《内经》D.《伤寒论》2.感冒的病因以()为首。

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3.感冒的特征性症状主要是()。

A.恶寒发热B.咽喉肿痛巳鼻塞喷嚏流涕D.头痛身痛4.下列(;)不是时行感冒的临床特征。

A.舌苔腐浊B.症状重、起病急C.传染力强D.多属风热5.患者鼻塞声重、喷嚏流涕、身热不扬、头重身倦无汗、纳呆口淡、脉濡,治疗此症宜选用()。

A.参苏饮B.葱豉汤C.麻黄汤D.羌活胜湿汤6.某男,45岁,感冒5天,发热恶寒、鼻塞声重、周身酸痛、无汗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舌苔薄白、脉浮数,证属()。

A.风寒化热B.表寒里热巳风热袭肺D.痰热壅肺7.感冒表寒里热的治法是()。

A.辛凉解表、清肺透热B.疏风宣肺、清热解毒C.辛温解表、宣肺散寒D.疏风宣肺、散寒清热8.患者发热头痛、恶寒无汗、鼻塞咳嗽、肢节酸痛、舌苔白、脉浮紧,宜选用()。

A.葱豉汤B.羌活胜湿汤巳荆防败毒散D.麻黄汤9.风热感冒宜选用()。

A.麻杏石甘汤B.银翘散巳桑杏汤D.香薷饮10.发热,微恶风寒、有汗、鼻塞喷嚏、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苔薄黄、脉浮数,治宜()。

A.清热解表,止咳化痰B.辛温解表,宣肺散寒C。

疏风宣肺,解表清里D.辛凉解表,宣肺清热11.风热感冒发热较重者,宜加用()。

A.板兰根、玄参E.黄芩、石膏、大青叶C桑叶、菊花D.黄芩、知母、瓜蒌12.暑湿感冒的治法是()。

A.辛凉解表、清热燥湿B.辛温解表、芳香化湿C.清热利湿、清暑益气D.清暑祛湿解表13.身热、汗出不畅、鼻塞流涕、胸闷欲呕、身重倦怠、舌苔黄腻、脉濡数,宜选方为()。

A.新加香薷饮B.桂枝汤C.加减葳蕤汤D.清络饮14.反复感冒、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头痛汗出、倦怠乏力、气短、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选方宜用()。

A.补中益气汤B.黄芪桂枝汤C.玉屏风散D.参苏饮15.患者微恶风寒、身热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此属()。

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

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

2019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 2019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经络B.脑C.五脏D.六腑2、中药的“四气”不包括的是A、寒B、热C、凉D、冷3、下列哪些不属于“清热解毒”药A、蒲公英B、牡丹皮C、金银花D、连翘4.用掌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环旋移动称为:A. 擦法 B. 推法 C. 摩法 D. 抹法5.大椎穴取穴的方法属于:A.固定标志取穴法 B.一夫法 C.活动标志取穴法 D.骨度法6.三阴交正确的定位是:A.内踝最高点上3寸,胫骨外侧面前缘B.内踝最高点上8寸,胫骨内侧面后缘C.内踝最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D.内踝最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前缘7.毫针平刺法其进针的角度是针与皮肤表面呈:A. 90º∠B. 45º∠C. 15º∠D. 5º∠8.采用灸法时其施灸的顺序是:A. 先上后下B. 先下后上C. 先胸腹后腰背D. 先四肢后躯干9.刺血拔罐法适用于:A寒湿痹痛 B.疮疡丹毒 C.呕吐腹泻 D.皮肤过敏10、孕妇针刺不宜用的穴位是:AA.内关B.百会C.阳陵泉D.三阴交11.刮痧法的抓刮顺序是:A. 从上至下,由内向外B. 从上至下,由外向内C. 从下至上,由内向外D. 从下至上,由外向内12.下列哪种感觉不是针刺时得气的感觉:A.酸B.麻C.胀D.痛13.温和灸其艾条应距离皮肤:A. 1~2cmB.2~3cmC. 3~4cmD. 4~5cm14.不属于针刺意外的是:A. 晕针B. 弯针C. 出血及血肿D. 肺气肿15.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A. 阴陵泉B. 阳陵泉C. 三阴交D. 丰隆16.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拿提穴位或皮肤的推拿手法称:BA. 推法B. 拿法C. 捏法D. 捻法17.委中穴归属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厥阴心包经18、“银翘散”用于()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风热实证D、风寒实证19、下列病人中应慎用电针疗法的是:A. 中风病人B. 心脏病人C. 痛证病人D. 痿证病人20.温针灸时,应将艾团捻在:A. 针柄上B. 针身上C. 针根上D. 入针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目的包括:A.施针者操作方便 B.施针者能便于正确取穴C.发挥最好的治疗效果 D.防止针刺意外的发生E.舒适持久不可变动体位2、属于任脉的穴位有:A.关元穴 B.气海穴 C.中脘穴 D.命门穴 E.大椎穴3.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包括:A.沉肩 B.悬腕 C.垂肘 D.掌虚 E.指实4.毫针刺法其泻法操作手法正确的是:A. 进针快而深B. 提插重C. 捻转幅度大D. 留针时间短E. 出针时不按针孔5.毫针进针方法有:A. 叩刺进针法B. 指压进针法C. 夹持进针法D. 舒张进针法E. 提捏进针法6.有皮肤病变或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采用:A. 刮痧疗法B. 拔罐疗法C. 艾灸疗法D. 发泡疗法E. 熏洗疗法7.关于灸法护理正确的是:A.施灸部位宜先下后上 B.施灸时体位要平稳C.用艾炷隔姜灸其姜片的厚度约为0.2~0.4cmD.灸后局部起小泡无须处理,可自行吸收E.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能施灸8.刮痧法的适应症是:A.中暑 B.痢疾 C.头痛 D.感冒 E.霍乱9、八纲辨证从病性上可分为()A、寒证B、实证C、虚证D、热证E、表证10.艾条灸的施灸方式有:A. 直接灸B. 回旋灸C.温和灸D. 雀啄灸E. 癍痕灸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两方面,即和。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中医认为,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外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疼痛、流鼻涕等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饮食
1.温热饮食: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病机,适当进食温热食物,如白粥、姜汤等,以帮助体内阳气运行,促进病邪的排出。

2.少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刺激咽喉部位,加重症状。

3.多饮水:多喝水有利于祛除病邪,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二、保持适宜的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排除病邪。

2.避免寒冷:保持适宜的室温,避免受凉。

可以适度加衣或保持室内温暖,有助于体表阳气的保护。

3.避免干燥:保持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或开水煮沸等方法,以减少咽喉的不适。

三、采用中药治疗
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等组成的麻黄汤具有发散风寒,宣发象毒的功效,适用于寒邪外感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2.杏苏散:杏仁、薄荷、白芥子、桔梗等组成的杏苏散清热解毒、宣
肺降气,适用于咽喉疼痛、口干舌燥等症状。

3.三承气汤:半夏、干姜、生姜等组成的三承气汤有温中散寒、宣肺
祛痰的功效,适用于胃寒引发的咳嗽、呕吐等症状。

四、良好的休息和调节情绪
1.保持充足的睡眠:足够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增强抵抗力。

2.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劳累,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抵御病邪。

3.积极调节情绪:情绪稳定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避免情绪波动,有
助于快速康复。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

舌苔薄白。

(二)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薄黄。

(三)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

舌苔白膩。

(四)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髙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恶寒、发热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2.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束表者注意保暖。

3.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4.遵医嘱物理降温。

5.遵医嘱刮痂,取合谷、曲池、大椎、太阳、风池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7.遵医嘱中药泡洗。

(二)头痛1.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

2.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太阳、印堂、百会、合谷、风池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肺等穴。

(三)咳嗽、咳痰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2.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

3.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下屏尖等穴。

(四)鼻塞、流涕1.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2.掌握正确的扌鼻涕方法。

3.遵医嘱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鼻通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鼻、气管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辛温解表剂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服热稀粥,以助汗出。

(2)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凉服。

(3)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三)特色技术1.刮疥(详见附录2)。

2.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试题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试题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试题
1.中医认为引起发热的原因一般分为()两大类
A外感与外伤
B外感与内伤
C内感与内伤
D内感与外伤
2.外感发热发病特点是()
A较快、较急、变化较多
B较快、较急、变化不多
C较慢、不急、变化较多
D较慢、不急、变化不多
3.下列哪项均为外感发热刮痧穴位()
A合谷、曲池、大椎、太阳、风池
B鸠尾、少商、中脘、内关、印堂
C百会、神庭、太阳、耳门、睛明
D人中、哑门、气海、中极、曲骨
4、咳嗽剧烈时取姿势()
A卧位
B侧卧位
C站位
D半卧位
5、辛温解表剂服用方法()
A温服
B偏凉服
C趁热服
D冰服
6、辛凉解表剂服用方法()
A温服
B偏凉服
C趁热服
D冰服
7、外感热病的极期证见()
A大热、大渴、大汗
B大热、大渴、小汗
C大热、小渴、大汗
D小热、大渴、大汗
8、外感热病的极期护理原则()
A热者凉之
B热者热之
C凉者凉之
D凉者热之
9、下列不是中医特色治疗护理技术的是()
A酒精擦浴
B中药泡脚
C针刺疗法
D静脉输液
10、食醋熏蒸法进行空气消毒配方比例为()
A每立方米空间以食醋1-10ml,加水1-2倍稀释后加热
B每立方米空间以食醋5-10ml,加水5-8倍稀释后加热
C每立方米空间以食醋5-10ml,加水1-2倍稀释后加热
D每立方米空间以食醋5-10ml,加水10-15倍稀释后加热
答案1、B 2、A 3、A 4、D 5、C 6、B 7、A 8、A 9、D 10、C。

感冒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

感冒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

感冒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理论中,感冒的常见病因是什么?A. 外感风寒B. 内伤饮食C. 情绪郁结D. 过度劳累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感冒时常用的方法?A. 刮痧B. 拔罐C. 艾灸D. 输液治疗答案:D3. 中医认为,感冒初期应采用哪种治疗方法?A. 清热解毒B. 辛温解表C. 滋阴降火D. 补气养血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感冒中医护理的注意事项?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 多喝热水C. 避免食用辛辣食物D. 增加剧烈运动答案:D5. 中医治疗感冒时,通常会根据哪些因素来辨证施治?A. 病人的体质B. 感冒的类型C. 发病的季节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多选题6. 中医护理感冒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根据病人体质调整饮食B.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C. 无论感冒类型,一律采用辛温解表法D.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答案:A, B, D7. 中医理论中,感冒的常见类型包括哪些?A. 风寒感冒B. 风热感冒C. 暑湿感冒D. 燥邪感冒答案:A, B, C, D8. 在中医护理中,以下哪些是促进感冒恢复的食疗方法?A. 食用生姜红糖水B. 多喝温开水C. 食用大量生冷水果D. 食用具有解表作用的食材,如薄荷、荆芥答案:A, B, D三、判断题9. 中医认为,感冒期间应多喝冷饮,以帮助退烧。

(对/错)答案:错10. 中医护理感冒时,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缓解症状,如风池穴、大椎穴等。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护理感冒时的一般原则。

答案:中医护理感冒时的一般原则包括辨证施治,根据感冒的类型(如风寒、风热等)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不利于病情恢复的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风寒侵袭;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病情恢复。

12. 描述中医中常用的几种治疗感冒的草药及其作用。

答案: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感冒的草药有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热的作用;荆芥,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湿的作用;薄荷,具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的作用;桔梗,具有宣肺止咳、排脓解毒的作用。

中医护理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护理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护理理论考核试题题库一、单选题1.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结果来推论其对人体的影响,最符合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单选题] *A.比较B.演绎C.类比√D.探讨E.以表知里2.患者耳聋耳鸣,应用补药后,该症状得愈或减轻,表明耳聋耳鸣是肾虚所致,此法运用了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单选题] *A.由果析因√B.以表知里C.演绎D.类比E.探讨3.在临床实践中,如果难以辨别病症的虚实,可先投小剂量补剂或是泻下剂,根据患者的服药反应来辨明虚实,为正确的应用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学思维称之为()[单选题] *A.演绎B.探讨√D.由果析因E.以表知里4.“有诸内,必行诸外”高度概括了中医学思维特点中的()[单选题] *A.探讨B.类比C.以表知里√D.由果析因E.演绎5.“对于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要看到邪毒局部侵入的情况,还要观察患者的舌脉和形体,考虑是否存在消渴的全身病变”,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的()[单选题] *A.天人合一B.人体是有机的整体√C.人和自然相互关联D.辨证施护6.为全面展开对病人的护理,中医护理的核心是()[单选题] *A.对症护理B.辨病护理C.辨证施护√D.异病同护7.最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症的中医护理原则是()[单选题] *A.扶正√C.同病异护D.急则治标8.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用“热者寒之”的方法,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应用“寒者热之”的方法,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原则中的()[单选题] *A.调整阴阳B.补其偏衰C.损其偏盛√D.平补阴阳9.患者出现戴阳证,运用温热护理法,称之为()[单选题] *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10.患者出现热厥证,运用寒凉护理法,称之为()[单选题] *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11.中气不足,脾虚不运,所致的腹胀便秘,运用补中益气、温运脾阳的治法和护理,称之为()[单选题] *A.通因通用C.塞因塞用√D.热因热用12.对于食滞所致的腹泻,不仅不能用止泻药,反而需要消导泻下以去其积滞,称之为()[单选题] *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热因热用D.热因热用13.夏天人体肌肤疏泄,汗出较多,受风寒而外感时,用药上宜用辛凉、不能过用辛温,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津气,此种用药护理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单选题] *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因病制宜14.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这种说法高度概括了“三因”制宜中的()[单选题] *A.因地制宜√B.因人制宜C.因病制宜D.因地制宜15.在用药护理上,成人用量大于儿童,同一个年龄,强壮的人比虚弱的人用量又稍大,此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单选题] *B.因地制宜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16.某些慢性疾病,常常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时发作或是加重,如哮喘、痹病等,护理时则应该在气候或是季节交换的时候采取预防措施,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单选题] *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因病制宜17.抽搐患者,在缓解期间应设法消除出现抽搐的原因,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彻底地痊愈,此种护理法,最符合“标本”治疗和护理中的()[单选题] *A.急则护标B.缓则护本√C.标本同护D.护病求本18.《素问.气交变大论》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高度概括了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的()[单选题]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C.辨证的原则D.整体治疗和护理19.用热性药治疗及取其温热护理法护理寒性病,中医称之为()[单选题] *A.寒者热之√B.热因热用C.寒因寒用D.从治从护20.“从治从护法”不包括()[单选题] *A.寒者热之√B.通因通用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21、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单选题] *A、肝B、心√C、脾D、肺E肾22、《皇帝内经》要求习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傍人事”,说明了人与()有密切联系[单选题]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外界环境√D、风土人情E、社会治安23、某患者表现为“头痛,发热,四肢无力”,判断表现是()[单选题] *A、证B、症状√C、病D、标E、本24、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辩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单选题] *A、证√B、症C、病D、病因E、体征25、属于扶正原则的是()[单选题] *A、解表B、利水C、滋阴√D、豁痰E、祛瘀26、属于祛邪原则的是()[单选题] *A、解表√B、益气C、滋阴D、壮阳E、养血27、阳偏盛表现出的阳盛而阴相对未虚的实热证,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单选题]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通因通用28、不属于中医护理原则的是()[单选题] *A、扶正祛邪B、辩证施护√C、三因制宜D、护病求本E、标本缓急29、用温补阳气的方法治疗护理虚寒证,称为()[单选题] *A、阳病治阴B、阴中求阳C、阳中求阴D、阴病治阳√E、阳中求阳30、治疗护理脱肛、胃下垂不同病证均采取升提中气法,属于护理原则的()临床应用[单选题] *A、异病同治(护)√B、同病异治(护)C、标本兼护D、寒因寒用E、通因通用3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原则的体现[单选题] * 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C、因病制宜D、三因制宜E、虚则补之32、“邪气盛”的病人适宜的治法是()[单选题] *A、扶正B、祛邪√C、扶正与祛邪并用D、先扶正后祛邪E、先祛邪后扶正33、用寒凉方法护理热性病的护法是()[单选题] *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虚则补之34、阳热之体慎用温热护理法是()[单选题] *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缓则护其本D、先祛邪后扶正E、因人制宜√35、属于逆护的是()[单选题] *A、寒者热之√B、通因通用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塞因塞用36、不属于反护的是()[单选题] *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虚则补之√37、关于辨证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 A、通过四诊收集症状、体征等资料B、分析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C、分析邪正之间的关系D、概况、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E、仅分析疾病的原因病机√38、就病变过程中矛盾主次关系言之,下列各项中有关标本的划分,错误的是()[单选题] * 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症状为本,病因为标√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39、主要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法的是()[单选题] *A、阴偏盛B、阴偏衰C、阳偏衰D、阴虚致阳亢E、阳虚致因盛√40、寒因寒用使用于()[单选题] *A、实寒证B、虚寒证C、真热假寒证√D、真寒假热证E、寒热错杂证41、热因热用使用于()[单选题] *A、实寒证B、虚寒证C、真热假寒证D、真寒假热证√E、寒热错杂证42.气滞是指()[单选题]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43.血瘀是指()[单选题]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44.气肿是指()[单选题]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45.水臌是指()[单选题]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47.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病室嘈杂之声不能超过()[单选题] 80分贝20分贝60分贝√40分贝70分贝48.普通病室温度()[单选题]16-20℃18-22℃√20-24℃24-26℃26-28℃49.病房的湿度最好维持在()[单选题]30-40%40-50%50-60%√60-70%70-80%50.SARS发生于何年()[单选题]A、2001年春夏B、2002年春夏C、2003年春夏√D、2004年秋季E、2005年51.1949年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 )[单选题]A、30岁B、35岁C、40岁D、45岁E、50岁√52.1985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单选题]A、92岁B、58岁C、68岁√D、78岁E、88岁53.病人出现头晕、目眩、手足发麻是以为()[单选题] * A心气不足B心血不足√C肝气郁结D肝阴虚E肝阳虚54.“肝气舍于肾”,病人出现()[单选题] *A腰膝酸软√B心气不足C尿频尿急D两肋胁痛E面色青紫55.皮疹,疹如粟米,摸之碍手,多见于()[单选题] *A风疹B麻疹√C热毒内盛D肝旺实热E 阴虚内热56.“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出自于()[单选题] *A《灵枢·本神》√B《内经》C《素问·阴阳阴象大论》.D《灵枢·百病始生篇》57.《外台秘要》说“女属阴,得气多郁”,明确指出因人施护应该注意到()[单选题] *A体质差异B性格差异C年龄差异D性别差异√58.病人有头晕、目眩、手足发麻的症状,其原因为()[单选题] * A肝病传于心B肝病传于脾C肝受气于心√D肝气舍于肾E肝病传于脾59.病人表现为两肋胀痛,少腹不适,病变经脉为()[单选题] * A手少阴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大肠经60.除哪项外,病人面色均为黑色的是()[单选题] *A寒证B惊风√C痛证D水饮E淤血61.痉证病人一般不会出现()[单选题] *A四肢抽搐B拘挛C颈项强直D角弓反张E皮肤干焦√62.面色身背具黄,色黄而鲜明者,为( )[单选题] *A黄疸B阴黄C阳黄√D萎黄E疳积63.观察舌象,舌尖有芒刺常提示()[单选题] *A心火亢盛√B肝火亢盛C心胃火燔D胃肠湿热E气血两亏64.观察病人舌面光滑如镜面而无苔,则提示()[单选题] * A肠胃湿热B阴液亏损C热盛伤津E胃气将绝√65.病人呕吐物为酸臭且掺杂未消化的食物,多为()[单选题] *A胃寒宿食B胃虚宿食C胃热宿食√D胃火宿食E胃气亏损66.出现白痞多为()[单选题] *A湿郁热盛√B胃肠实热C心血不足D心火亢盛67.典型的半表半里病证表现是()[单选题] *A恶寒B发热C恶风D寒热往来√E恶热68.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单选题] * A里热证B实热证D阴虚内热√E气虚两亏69.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及姿体动作,了解病性的寒热虚实,阴证和虚证常表现为()[单选题] *A患者卧时喜加衣被,或向火取暖喜热者B患者坐而俯首,气短懒言C患者卧时仰面伸足,常揭衣被,不欲进火者D患者卧时蜷缩成团,面常向里,精神萎靡不振者√70.张某,女,78岁,近日出现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喘促,舌质淡,舌苔白,脉迟缓。

中医护理考试测试

中医护理考试测试

中医护理考试测试
一、选择题
1. 中医理论的核心观念是什么?
- (A) 阴阳平衡
- (B) 脉搏诊断
- (C) 草药使用
- (D) 针灸疗法
2. 中医护理强调以下哪个方面?
- (A) 身心平衡
- (B) 物理治疗
- (C) 心理咨询
- (D) 药物治疗
3. 中医按摩疗法主要基于什么原理?
- (A) 针灸理论
- (B) 经络理论
- (C) 脉搏诊断
- (D) 草药使用
4. 中草药的使用在中医护理中起到什么作用?- (A) 缓解症状
- (B) 心理疏导
- (C) 改善体质
- (D) 加速康复
5. 中医护理中的针灸疗法主要作用是什么?- (A) 调节气血
- (B) 消除疼痛
- (C) 提高免疫力
- (D) 改善睡眠质量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阐述中医护理的基本原理。

2. 请举例说明中医按摩疗法的应用场景。

3. 中医养生中的"四季养生"是指什么?
4. 中医护理在哪些疾病的康复中有较好的效果?
5. 中医草药的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论述题
请就以下主题进行论述,并展开您对该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题目:中医护理在当代医疗中的角色和地位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医护理考试测试,希望能对您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答,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中医护理方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护理方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护理方案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预防为主D. 疗效第一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工作内容?A. 生活起居护理B. 病情观察C. 中医技术操作D. 心理咨询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评估的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计划的制定依据?A. 病情B. 护理目标C. 护理诊断D. 患者需求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措施的实施要点?A. 因时制宜B. 因地制宜C. 因人制宜D. 因症制宜答案:D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A. 症状改善B. 体征变化C. 生活质量D. 治疗效果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的“三因制宜”?A. 因时制宜B. 因地制宜C. 因人制宜D. 因病制宜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的“八法”?A.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B. 汗、吐、下、和、温、清、补、固C. 汗、吐、下、和、温、清、补、运D. 汗、吐、下、和、温、清、补、滞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的“五行”?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气D. 金、木、水、火、神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的“情志”?A. 喜、怒、悲、思、恐B. 喜、怒、忧、思、恐C. 喜、怒、悲、思、惊D. 喜、怒、忧、思、怨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预防为主和疗效第一。

整体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估和护理;辨证施护是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针对患者的具体证候进行护理;预防为主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疗效第一是指护理措施应以提高治疗效果为首要目标。

2. 简述中医护理的工作内容。

中医护理方案考试题答案

中医护理方案考试题答案

中医护理方案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外治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拔罐B. 刮痧C. 按摩D. 静脉注射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常用的辨证施护原则?A. 因人施护B. 因时施护C. 因地施护D. 因药施护答案:D3.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饮食调理方法?A. 药膳B. 食疗C. 按摩D. 药酒答案:C4. 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情志调养方法?A. 音乐疗法B. 书画疗法C. 运动疗法D. 针灸疗法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A. 太极拳B. 八段锦C. 五禽戏D. 化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外治法包括以下哪些?A. 拔罐B. 刮痧C. 按摩D. 艾灸答案:ABCD2.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辨证施护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因人施护B. 因时施护C. 因地施护D. 因药施护答案:ABC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饮食调理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药膳B. 食疗C. 按摩D. 药酒答案:ABD4.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情志调养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音乐疗法B. 书画疗法C. 运动疗法D. 针灸疗法答案:ABC5.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太极拳B. 八段锦C. 五禽戏D. 化疗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1. 中医护理中,外治法不包括静脉注射。

(对)2. 中医护理中,辨证施护原则不包括因药施护。

(对)3. 中医护理中,饮食调理方法不包括按摩。

(对)4. 中医护理中,情志调养方法不包括针灸疗法。

(对)5. 中医护理中,康复护理方法不包括化疗。

(对)6. 中医护理中,拔罐、刮痧、按摩和艾灸都是常用的外治法。

(对)7. 中医护理中,因人施护、因时施护、因地施护是常用的辨证施护原则。

(对)8. 中医护理中,药膳、食疗、药酒都是常用的饮食调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理论考试(A)
科室姓名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 恶寒、发热患者应重点观察()及汗出情况:
A体温变化 B 心率情况 C血压情况
()2. 咳嗽剧烈时取()卧位:
A 平卧位
B 端坐位 C半卧位
()3. 风寒束表证患者宜食()的食品:
A 疏风清热
B 解表散寒 C辛辣油腻
()4. 恶寒、发热患者()证者应注意保暖:
A 卫气同病
B 风寒束表 C风热犯表
()5. 卫气同病证患者宜食养阴透热、()的食品:
A 益肺生津
B 清热解暑 C宣肺化痰
()6. 风热犯表证患者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
A 薄黄 B薄白 C白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常见证候要点:
A风寒束表证B风热犯表证C暑湿袭表证
()2. 外感发热头痛患者应观察头痛()、性质、程度、()及():
A部位 B伴随症状 C持续时间
()3. 外感发热头痛患者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等穴:
A 神门B皮质下C心
()4. 外感发热咳嗽、咳痰患者观察咳嗽的()、()、持续时间、():
A 性质 B程度C程度
()5. 外感发热患者内服中药()、()宜偏凉服:
A 辛温解表剂 B辛凉解表剂 C化湿解表剂
()6. 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患者宜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品,如()、()、()等。


A 西瓜汁 B荸荠汁C金银花茶
三. 判断题(每题3分)
( )1. 恶寒、发热患者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束表者注意保暖
( )2. 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高热寒战、头痛头胀,舌红苔薄黄或黄腻。

( )3. 恶寒、发热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 )4. 恶寒、发热患者遵医嘱刮痧、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泡洗。

( )5. 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

( )6. 咳嗽、咳痰患者应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 )7. 鼻塞、流涕患者应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
( )8. 鼻塞、流涕患者遵医嘱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鼻通等穴。

( )9. 内服中药时,辛凉解表剂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服热稀粥,以助汗出。

( )10. 外感发热卫气同病证患者舌红苔薄黄或黄腻。

( )11. 暑湿袭表证:宜食清热解暑、理气化湿的食品,如生姜、葱白、红糖等。

食疗方:红糖生姜饮等。

( )12. 卫气同病证:宜食养阴透热、益肺生津的食品,如藕汁、梨汁、荸荠汁等。

四.填空题(每空3分)
1. 外感发热常见症状/证候施护有()、()、()、()。

2. 外感发热患者饮食()易()、忌食()()之品,忌()。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理论考试(A)答案
单选:A体温变化 C半卧位 B 解表散寒 B 风寒束表 A 益肺生津 A 薄黄
多选:ABC ABC AB ABC BC ABC
判断:第2、11错
填空:
1、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咳痰;鼻塞、流涕
2. 清淡;消化;辛辣;油腻;烟酒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理论考试(B)科室姓名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风寒束表证患者痰(),口不渴,肢节酸痛。

舌苔薄白。

A 白稀 B黄色 C白粘
()2. 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注意保暖。

A 风寒束表者
B 风热犯表证 C暑湿袭表证
()3. 外感发热者()证时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A恶寒、发热 B咳嗽、咳痰 C头痛
()4. 卫气同病证患者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
A 清长
B 短赤 C淋漓
()5. 外感发热者头痛遵医嘱(),取太阳、印堂、百会、合谷、风池等穴: A耳穴压豆 B 穴位按摩 C拔火罐
()6. 咳嗽剧烈时取()卧位:
A 平卧位
B 端坐位 C半卧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 外感发热头痛患者应观察头痛()、性质、程度、()及():
A部位 B伴随症状 C持续时间
()2.外感发热患者内服中药()、()宜偏凉服:
A 辛温解表剂 B辛凉解表剂 C化湿解表剂
()3. 外感发热风热犯表证患者宜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品,如()、()、()等:
A 西瓜汁 B荸荠汁C金银花茶
()4. 外感发热常见症状/证候施护有()、()、():
A恶寒、发热B咳嗽、咳痰 C鼻塞、流涕
()5. 外感发热观察()情况及涕液()、()等:
A 鼻塞
B 颜色 C性质
()6. 外感发热特色技术有:
A刮痧 B穴位按摩C耳穴贴压
三. 判断题(每题3分)
( )1. 内服中药时,辛凉解表剂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服热稀粥,以助汗出。

( )2. 外感发热卫气同病证患者舌红苔薄黄或黄腻。

( )3. 恶寒、发热患者遵医嘱刮痧、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泡洗。

( )4. 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

( )5. 鼻塞、流涕患者应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
( )6. 恶寒、发热患者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束表者注意保暖
( )7. 鼻塞、流涕者遵医嘱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百会、鼻通等穴。

( )8. 卫气同病证:宜食养阴透热、益肺生津的食品,如藕汁、梨汁、荸荠汁等。

( )9. 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温服。

( )10. 年老体弱、反复外感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操,以增强体质。

( )11. 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 )12. 外感发热患者应加强与患者沟通,避免不良情绪。

四.填空题(每空3分)
1.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常见证候要点有()、()、()、()。

2. 外感发热患者饮食()易()、忌食()()之品,忌()。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理论考试(B)答案
单选:A 白稀 A 风寒束表者 C头痛 B 短赤 B 穴位按摩 C半卧位
多选 ABC BC ABC ABC ABC ABC
判断:第7、9错
填空:
1. 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卫气同病证
2. 清淡;消化;辛辣;油腻;烟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