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与原课程标准的比较(人教版)
原题目:比较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旧教学大纲的差异。
原题目:比较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旧教
学大纲的差异。
比较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旧教学大纲的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体系不断更新和改进,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比较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旧教学大纲之间的差异。
1. 目标和重点的变化:
-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旧教学大纲则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计算能力的提高。
2. 内容的调整:
- 新课程标准将数学分为不同的模块,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而旧教学大纲则是按照课程章节进行划分。
- 新课程标准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入了更多实际问题的应用,而旧教学大纲则更注重数学知识的纯理论性。
3. 教学方法的改变:
-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探究的研究方式,强调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旧教学大纲则更加依赖老师的讲授和学
生的记忆。
4. 考试评价的不同:
-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强调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包括考试、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
旧教学大纲则更加强调考试的答题能力和记忆力。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旧教学大纲之间存在一些显
著的差异。
新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探究和发现的学习方式。
而旧教学大纲则侧重于基础知识
传授和计算能力的提高。
教育部门的改革也旨在培养更具综合能力
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1. 引言1.1 介绍研究背景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数学内容主要围绕基本概念、定理和算法展开,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针对这一背景,本研究旨在比较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差异,分析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方面的异同点,并探讨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本研究还将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总结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1.2 阐述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分析它们的异同点,探讨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实践的影响,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总结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旨在深入了解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目的和意义,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
我们也希望为未来的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比较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重点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原教学大纲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要求较低。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注重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而原教学大纲内容相对独立,更偏向于理论知识和基础概念的讲解。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和评价方法上更加具体和细化,包括能力指标和素质要求。
而原教学大纲在这方面相对较模糊,更多侧重于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
比较高中数学课程的新旧教材的差异
比较高中数学课程的新旧教材的差异(2008-06-25 09:54:25)标签:数学教育高中分类:新课标一、对新教材内容的认识l、突出教材的重点,重视“三基”培养从旧教材的内容中删减的部分有:代数中函数的奇偶性、幂函数、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万能公式、半角公式等,立体几何中的旋转体全部删去,只保留了球的性质。
解析几何部分:删去了坐标变换、极坐标方程等速螺线,这些删减部分的知识,一是过于传统陈旧、脱离社会发展,二是知识重复,缺乏新颖性和挑战性。
新教材大量增加了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简易逻辑、向量、概率、极限、导数、线性规划等,引进新内容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重要的近代数学思想,如极限思想。
而这些新内容的增添,为新课程卷的实施增加了的绚丽的光彩。
用新教材中增加的向量来中解析三角函数公式,分析轨迹方程及求解空间角和距离,研究复数的几何意义,使高中数学的解题思想方法再上一个台阶。
八十年代的教材也不是不注重贴近生活,旧教材《解析几何》中有一节:“直线型经验公式”专门介绍怎样用观察或实验所得的两个变量之间对应的近似值(实验数据)来求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式也叫经验方式,它有点像新教材中“函数建模”或“线性规划”,但这仅存的一点“经验课程”的内容,知识面窄,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
而新教材从理论联系实际,源于社会,服务与社会的角度出发,更加贴进社会。
新内容的增加,强化了学科间的联系,使数学的思想及方法更加生动具体,如线性规划的应用,除了使数学中的数型结合思想更加形象,更让学生感到了身边数学的存在,我让学生学完了线性规划后每个人联系生活,写一份研究报告,一周后,连平时学习较吃力的学生也能递上了一份很不错的报告。
他们从周围商店的盈利到家庭日用生活的收支,用所学的线性规划理论做出最合理的安排,正是这些新课程的出现,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指明了方向。
新旧教材从内容上也有了适当的调整,将数列由原来在高二学习的独立章节,调整到高一与函数合为一体,成为函数的一部分,丰富了函数的内容,使知识的结构更加合理化,而立体几何由高一移到了高二年级下学期,把解析几何提到了前面,在这点上我有点不同的看法。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
近年来,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得到了广泛实施,对比原教学大纲,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不同之处。
本文将通过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与改进之处,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启发与借鉴。
一、课程结构的变化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教学大纲注重了数学的基本概念与定理,重视公式的推导与运用。
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则更加注重数学的应用与实践,强调数学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在课程结构上,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分为数学分析、数理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离散数学等模块,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与探究性学习。
这种结构的变化,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了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三、教学方法的变革四、评价体系的完善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在评价体系上也进行了一些完善。
原教学大纲注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记忆,考试成绩占据评价的主导地位。
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则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体系上,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鼓励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调研报告、实验研究、项目展示等,使得学生的能力与潜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现。
这种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与潜力。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改革与调整。
这种改革与调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得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希望全国各地的高中数学教师能够积极探索与实践,让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文献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人教版与新课标高中数学章节对比
2.4反函数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 指数与指数函数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5指数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6指数函数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三 对数与对数函数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2.7对数
3.2 直线的方程
2.8对数函数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2.1柯西不等式与排列不等式及其应用
1.3抽样方法
2.2柯西不等式
1.4总体分布的估计
2.3排列不等式
1.5正态分布
2.4平均值不等式
1.6线性回归
2.5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
极限
第三章
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
一 数学归纳法
3.1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
2.1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
章节
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
章节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一 集合
1.1集合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2子集、全集、补集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交集、并集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1.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
2.1指数函数
1.5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2.2对数函数
二 简易逻辑
8.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1.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8.3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8.4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2.1椭圆
高中数学新课标和大纲的比较
高中数学新课标和大纲的比较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谈谈高中数学新课标同原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体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在变化中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
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师应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质和教育科学素质。
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为了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课程设置了必修系列和四个选修系列的课程。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要求,以及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制定数学学习计划,自主选择数学课程,在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指导。
2.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
具体来说:(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是两个不同的文件,它们在内容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下面我将比较这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
第一,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更加详细和具体。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各学段的教学
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学科目标、教学重点、知识要求、能力目标等。
而原教学
大纲相对比较简略,通常只对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说明,缺乏具体的细节。
第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促使学
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原教学大纲主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
的掌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薄弱。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除了传统的数学知识
和技能外,还增加了一些现代数学的内容,如数学建模、数学思维和数学探究等,使学生
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而原教学大纲主要注重的是传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第四,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科交叉和实际应用。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与
其他学科进行了结合,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
题的能力。
而原教学大纲主要注重数学本身的学科性质。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摘要】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从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研究范围入手,详细分析了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原教学大纲的概述、对比分析、教学方法比较以及教学效果对比。
结合对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优势和原教学大纲的不足进行综合评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这篇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优势和原教学大纲的不足,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原教学大纲, 对比研究,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优势, 不足, 改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体制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之中。
高中数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为了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育部于近年颁布了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旨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与之相比,原教学大纲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训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研究旨在比较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异同,探讨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分析新旧标准的优劣势,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以探讨两者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和优劣。
通过比较分析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原教学大纲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进一步了解新旧标准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发现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优势所在,以及原教学大纲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未来改进建议和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人教高中数学新版与旧版的区别
人教高中数学新版与旧版的区别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版人教高中数学教材已经在我国各地逐步投入使用。
相较于旧版教材,新版教材在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旨在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新版与人教高中数学旧版的区别,以及如何适应新版教材的学习。
首先,新版人教高中数学教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保持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新版教材对章节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得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函数部分,新版教材将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函数观念。
其次,新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
为了使教材与时俱进,新版教材对许多过时的内容进行了删除,引入了大量新颖、实用的例题和习题。
这些改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此外,新版教材还加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新版教材也进行了改进。
新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倡导启发式教学。
通过设置丰富的探究性问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新版教材还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版教材,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新版教材。
学生本身也应树立信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新版教材所提供的资源。
总之,新版人教高中数学教材在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
著的改进,对于提高我国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新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新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新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文件,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探讨两者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高中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简要介绍新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与制定过程,阐述两者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通过对新旧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与差异。
本文还将对实施新旧课程标准的实践案例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为高中数学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新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特点,还可以为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高中数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新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概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指导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高中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新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反映了我国数学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旧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主要侧重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
课程内容相对固定,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而对学生的兴趣、需求以及数学应用的重视不够。
教学方法上,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评价方式则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估。
相比之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
它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倡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内容上,新的标准增加了许多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如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使数学更加贴近实际。
新课标改革后的教材与原教材比较分析
新课标改革后的教材与原教材比较分析――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的分析2022,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进行了新的课程标准改革。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新教材的概念,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区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好是坏,等等。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独立思考;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教学内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
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数学教师要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
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的教学理念。
现在,我将把新课程标准和原教材的差异与必修课1第2章的基本基本函数内容进行比较。
在基本初等函数这个部分。
编者变了函数与映射出现的顺序;教材通过三个具体的实例,体会数集之间的一种特殊对应关系,即函数。
再通过问题“如何用集合语言来阐述上述三个问题的共同特点?”引出数集之间的对应,从初中函数定义上升为高中函数定义,而将映射概念作为函数概念的推广放在《函数的表示》一节的最后处理。
我个人认为函数概念的教学可以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的具体函数和函数的描述性定义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问题,尝试列举各种函数,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
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和分析法,通过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内容上与原教学大纲有很大不同。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旧版对比
一、概述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它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能够培养人们严谨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能力。
数学教育一直备受重视。
而数学教育的核心就是数学课程标准,它规定了学生在不同阶段应知道和应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旧版进行对比,以期为数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课程目标的设定1.旧版旧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强调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新版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强调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通联,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调整1.旧版旧版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2.新版新版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增加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强调数学在社会和科技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1.旧版旧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的设定上注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因材施教和因时施教。
2.新版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的设定上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调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五、评价方式的调整1.旧版旧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方式上注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2.新版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方式上注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材的选择与编写1.旧版旧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材多数为传统的数学教材,内容较为抽象,难度较大。
2.新版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材倾向于融入实际生活,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
七、教师队伍的建设1.旧版旧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教学经验。
2.新版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
新课程与旧课标的区别
新课程与旧课标的区别去年是我省新实施课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存在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
我们是边实践边探索,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定数,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高中新课程标准为高中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学习选择和个性发展空间。
与现行教学大纲相比,有了突出的变化,更能体现一些基本的特点。
一、新课程标准适当调整了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进度,与时惧进地认识双基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课程设置和实施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
例如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课程增加算法的内容,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老教材中一些传统的、现代数学发展中的一些非主流的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删减,将现代数学中应用广泛,而且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列为中学数学知识。
例如新课程标准把逻辑常识(增加了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空间向量、空间角、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相互独立时间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实验等从必修变为选修,在必修里增加了一些在科学技术与生活实践中常用的知识,例如零点的概念、二分法、幂函数、三视图、算法初步(在选修系列1中进一步加深了框图方面的内容)、茎叶图、几何概型、概率加法的一般公式,半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更加充分地使用计算器处理复杂计算,同时由于算法等知识,计算机便进入到中学数学课堂。
二、新课程标准注意了学生的差异新教材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基础知识+能力+创新意识”。
人教版旧课标与新课标对比
人教版旧课标与新课标对比
人教版的旧课标和新课标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
旧课标是在2001年实施的,而新课标则是在2017年实施的,这意
味着新课标更加贴近当代社会的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
在知识体系
方面,旧课标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的划分,而新课标则更加
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学习。
此外,新课标还更加注重学
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学科知识。
在教学方法方面,旧课标更加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受,
而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和
合作学习。
此外,新课标还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教学
手段的运用,以促进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在评价体系方面,旧课标更加注重考试成绩和学科知识的获取,而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倡导多元化的评
价方式,包括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等方面。
总的来说,新课标相较于旧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
性化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和评价方式。
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高中新课标与原大纲比较cmx
高中新课标与原大纲比较陈明兴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注重以生动活泼的呈现形式引入数学知识,注重介绍数学知识的背景来源。
旧教材逻辑性强,比较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和便于讲解,对数学知识的背景(实际的和数学内部的)涉及不多,教师在以往教学中自然也比较少涉及到这些。
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
大部分老师认同了教材重视数学知识的背景、来源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他们也将重点使用这一部分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呈现形式,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旧的教学方式对概念的引入一般都是先给出定义,然后再举相应的一些例子予以说明。
这样教学逻辑性是强了,但不能照顾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长期以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差。
新课程改革的改革重点之一是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在这种理念下出版的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在问题设置方面变化较大,问题意识贯穿在整个教材的始终。
对于穿插在正文中的“观察”、“思考”、“探究”、“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拓展性栏目,近90%教师认为非常合适,有效的调节了数学学习的气氛,改变了传统数学教材的呆板面目,为新教材增色不少。
在新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摒弃了以往先给结论再熟记的教学方式,新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这种通过实际例子归纳概念的方法,使得学生感觉到概念的引入是自然的,不会再有概念艰涩难懂之感。
另外,必修1的教材中函数(第16页)、对数(第70页)、幂函数(第77页)、指数函数(第54页)、最小值(第30页思考)等概念都是可以通过实际例子,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
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有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国家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定了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旨在加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对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进而指导教学实践。
本研究旨在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分析二者的异同,探讨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优势和原教学大纲的价值,为未来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内容结束】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原教学大纲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探讨其对数学教学和学习的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 发现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优势和原教学大纲的价值,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通过研究结果的展示和实践意义的探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推动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最终目的是促进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次比较研究的核心部分,是确保研究结论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包括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原教学大纲的官方文件、教育学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对两者进行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
我们深入到实际的教学现场进行观察和访谈,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原教学大纲的认知和反馈,验证理论研究的结论并提炼具体的对比结果。
我们将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来解读研究结果,为结论的得出提供有力的支持。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与旧考试大纲的对比分析(值得细读)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与旧考试大纲的对比分析1.2 基本初等函数(I)1.3 函数的应用2.1空间几何体2.2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 直线与方程2.4 圆与方程3.1 算法初步3.2 统计3.3 概率4.1 三角函数4.2 平面向量4.3 三角恒等变换5.1 解三角形5.2 数列5.3不等式选修1-1选修1—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普通高中新课标与旧考试大纲相比提高、降低的要求及增、减点1、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增加了幂函数❖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对于分段函数要求学生能掌握和应用❖要求对分段函数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反函数降低了教学要求,只是把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作为反函数的具体例子,❖不要求学生掌握反函数的一般定义,也不要求求某个函数的反函数。
❖对求函数定义域和值域降低了要求2、平面解几初步,立体几何初步❖增加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要求掌握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特征性质;❖降低要求的内容有三垂线定理,不把它作为定理提出,而只作为例题出现。
❖对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由掌握变为了解,降低了要求.❖课标要求了解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大纲则不作要求.❖文科:对空间角、距离的求法不作要求。
理科:强调空间向量的应用。
3、算法❖是新增的必修内容.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部分,又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了解算法的意义,利用逻辑框图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逻辑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顺序、条件分支、循环;❖掌握五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统计增加了茎叶图,并要求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
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变换❖三角函数中,删减了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在平面向量内容中删减了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以及坐标平移公式等。
❖在三角恒等变换内容中,要求能推导和、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能推导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以及半角公式等,但不要求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课程目标
新旧课程的目标没有较大的差异,新的课程着重提出了数学核心
素养的概念。
对比如下
新旧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结构图对比如下:
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共144学时,8学
分。
2.选修1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共108学时,6学分。
3.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6学分。
A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
可以选择的课程。
B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删掉了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不等式的大部分内容。
删掉了选修2-2中推理与证明。
删掉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删掉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删掉了选修4-5不等式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