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程精编

合集下载

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时代的变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在不断地改变,而存储技术则是这些变化中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先进的存储技术,既方便使用又更加安全可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技术是如何得到发展的。本文将介绍存储技术的历程,让读者了解存储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I. 存储早期历程

在原始社会,人们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这是最原始的存储技术。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开始将信息记录在各种介质上,例如骨头、玻璃、陶器、竹简等,这些都是古代存储技术的代表。

在中国,竹简是最先出现的记录材料之一。相传商朝就有"笔录"之说,但早期的竹简并未标明记载日期,内容也极为简单。汉代时,以竹简为主的"简牍之学"已非常发达,与此同时,希腊罗马地区也开始使用羊皮纸等新型媒介录写记事,可以说是史前社会向文化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

II. 磁带与磁盘技术的诞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存储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介也逐渐升级。在20世纪初期,磁带与磁盘技术的出现,为存储带来了全新

的变革。

1928年,德国工程师弗里茨·普福夫发明了磁带,开始了磁记

录的历史。磁带是将磁性材料贴在一条薄膜上制成的,可以记录

音乐、数据等信息。这项发明引起了世界各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后来带领推出了更先进的磁盘技术,取代了磁带技术的地位,成

为当时非常流行的存储形式。

III. 光盘和DVD的崛起

随着人们对存储容量的需求不断增长,CD和DVD等存储介质

也应运而生。与磁盘技术相比,这些介质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

并且更加轻便易携带。

在1982年,Phillips在欧洲发明了第一个光盘,随后Sony在美

光纤发展历程

光纤发展历程

光纤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信息传输速度的不断追求,光纤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低损耗的传输介质,逐渐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主要选择。下面将从光纤的发展历程出发,详细介绍光纤的发展过程。

1. 光纤的起源

光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真正的光纤通信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发明家Narinder Singh Kapany首次提出了光纤的概念,并成功实现了光信号的传输。这标志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诞生。

2. 单模光纤的诞生

1966年,著名物理学家Charles Kao在英国提出了用玻璃制成光纤的概念,并预言了光纤的潜力。他的研究表明,纯净的玻璃可以用于传输光信号,并且光的损耗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发现奠定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

3. 多模光纤的发展

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Robert Maurer、Donald Keck和Peter Schultz成功制备出了第一根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核心直径较大,可以容纳多个光信号同时传输,因此具有较大的带宽。这一突破使得光纤通信技术得以实际应用,开启了光纤通信的时代。

4. 单模光纤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对通信速度和传输距离要求的不断提高,单模光纤逐渐取代了多模光纤成为主流。单模光纤的核心直径较小,只能容纳单个光信号传输,因此具有更低的色散和损耗,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5. 光纤通信的商业化应用

20世纪70年代末,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商业化应用。197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率先建立了光纤通信网络,用于电话和数据传输。之后,光纤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长途电话传输、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等领域。

数据存储发展历程

数据存储发展历程

数据存储发展历程

数据存储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文字记录开始。在古代,人们使用绳子、骨头和石头等材料制作简单的记号,记录了重要的信息和事件。然而,这种方式非常原始、不稳定并且容易损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了纸张的价值,开始使用纸张来存储和传递信息。纸张的出现使得信息的记录和保存变得更加方便和持久。然而,纸张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易受潮、易燃和易于损坏等问题。

进入现代社会,计算机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数据存储的方式。早期的计算机使用磁带作为主要的数据存储介质。磁带使用磁性材料将数据储存起来,并且可以反复读写。然而,磁带容量有限,读写速度慢,不适合存储大量的数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硬盘成为主流的数据存储设备。硬盘使用磁性材料存储数据,并利用机械臂的移动将数据读取和写入磁盘上的盘片。相比于磁带,硬盘容量更大、读写速度更快,成为了主要的数据存储方式。

同时,在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固态硬盘(SSD)的出现引发了一场革命。固态硬盘使用闪存芯片而不是机械部件来存储数据,因此读写速度更快、抗冲击以及更加耐用。固态硬盘也逐渐取代传统硬盘,成为主流的数据存储设备。

另一方面,云存储的应用也逐渐普及。云存储是一种将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并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的方式。云存储提

供了巨大的存储容量和灵活的扩展性,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共享数据。

现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存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存储的多元化时代,包括光盘、闪存卡、存储芯片等多种形式的存储设备。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数据存储的方式将会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

试述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试述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试述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存储技术是指用来存储和保护信息的技术。自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来,信息存储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本文将简述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1. 磁带存储技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IBM公司首先开发并推广了磁带存储技术。磁带是一种用来存储数据的磁性介质,其主要优点是容量大、读写速度较快、成本较低。磁带存储适用于大容量且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

2. 磁盘存储技术:磁盘存储技术也是在五十年代诞生的。这种技术是将磁性介质分成若干个磁盘,每个磁盘可存储大量数据。磁盘数据的读写速度比磁带快,而且磁盘也更加方便存储和读取数据。磁盘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幅提升,可同时存储多个程序和大量数据。

3. 闪存存储技术:闪存是一种非挥发性存储器件,其存储的数据不会因断电而消失。闪存技术主要应用于便携式设备如数码相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与传统硬盘相比,闪存具有更加稳定的性能、更高的读写速度和更低的功耗。近年来,闪存存储技术已经不断发展,如NAND闪存和DRAM闪存等,容量也不断提升。

4. 光盘存储技术:光盘存储技术主要应用于储存数字视频和音频等大容量的文件。光盘使用的介质是激光读取的高密度光盘,并且通常采用DVD、BD等规格,存储容量从几百兆到数十G不等。与磁盘存储技术相比,光盘存储技术的主要

优势是能够存储更加庞大的媒体资料,这使得光盘存储技术逐渐成为了家庭娱乐市场上的主流存储媒介。

5. 云存储技术:云存储是一种将数据存储于远程服务器的技术。云存储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从任何地方访问,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访问方式。现时许多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都在增加对云存储技术的使用,以取代传统的本地存储,透过云计算提供服务。

信息化发展历程

信息化发展历程

信息化发展历程

信息化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阶段:

1. 机械化阶段:在20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机械设备处理和存储大量数据。打孔卡片和打印机成为主要工具,用于数据记录和处理,这标志着信息化的初步发展。

2. 电子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推动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大大提高了效率。此时,主要的信息存储介质是磁带和磁盘。

3. 网络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建立使得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可以互相连接,实现了远程协作和共享资源。此时,互联网开始崭露头角。

4. 数字化阶段:进入21世纪初,随着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成为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数字化文档、数字化音频和视频、数字化支付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传播和存储信息的方式。

5. 智能化阶段:当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化进入了智能化的时代。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智能化应用的兴起,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信息化的进程。

通过以上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深远。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在未来,信息化将持续演进,不断为人们创造更加智能、高效和便捷的生活环境。

通信的发展历程

通信的发展历程

通信的发展历程

通信的发展历程

一、通信的起源

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已很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个别原始部落,仍然保留着诸如击鼓鸣号这样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范围,交际圈子的不断扩展。相互之间的交流就显得越发重要。在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与此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二、通信的技术革新

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

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指的是技术基础

的客观范畴,一般包括硬件与软件,它们都在处理和管理信息能力方面有

所升级,一旦被应用在实际中,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改变社会

生活。因此IT发展史就成为了研究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以及形成信息社会

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可以说是由第一台

真正计算机和第一个自动记录机开始的。在20世纪30年代,与信息和通

信技术有关的研究和发展不断推进,当时的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电子

技术、半导体技术等等,都构成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

后来,在1970年左右,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被称为“信息

革命”的事件发生了,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扩大,从而推动着信息

技术的发展。

另一个关键时期便是1980年代,此时因为非常发达的计算机技术,

使得人们能够设计出更为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及软件,这些系统和软件可以

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处理信息,在大量文献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计算中均发

挥着重要作用。

随后。

媒介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

媒介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

电子传播时代
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1844年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 1858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竣工:国际通讯社“环形联盟”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1895年法国卢米埃兄弟发明电影摄影机,1929年彩色电影出现。 1899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办了第一家电台, 1930s,美国建立全国商业广播网,欧洲公共服务广播(BBC) 1929年机械-电子电视 1930年电子电视 1939年黑白电视 1940年彩色电视 1965年彩色电视的普及 二次大战后电视的普及开辟了大众传播新时代



人类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新媒体的传播 时代。每个传播时代都有它的优劣。包括新媒体传播 时代的传播也有很多缺陷,信息也有好坏,在这种容 易传播,容易复制的环境下容易造成“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的现象。如果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这 样影响会更坏。 总体来说传播媒介的发展是进步的。从传播范围和传 播速度变化来看是进步的。从信息的传递,接受,反 馈情况来看也是进步的。 我们的传播媒介技术从古至今都在进步,而且更新换 代的时间越来越短。相信以后会有更先进的传播技术。
媒介技术的发展
传播媒介的发展进程


口语传播时代 文字传播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时代 新媒体与数字传播时代
每一次传播“革命”对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计算机初步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存储,为信息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主机及其终端的使用逐渐普及,并出现了一些较为高级的软件与应用系统。这一时期,信息化开始涉及到企业的管理、科学研究、国防等广泛领域。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普及使得信息化开始进一步推进。人们可以在家中使用个人电脑进行文档处理、游戏娱乐等各种活动。此外,逐渐出现了计算机网络,使得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成为可能。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化进一步深化

和拓展。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交流极为便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获取信息,加速了信息化的发展。

如今,信息化已经融入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中。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信息化的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最初的计算机

应用到如今的互联网和新兴技术的融合,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演变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演变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演变广播和电视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信息传播和娱乐方式。多年来,广

播电视传输技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和演变,不断改善了传输质

量和用户体验。本文将回顾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

演变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一、有线传输技术的兴起

最早的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是通过有线传输实现的。上世纪30年代,有线传输技术首次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在城市中建立了广播电视网络。这种有线传输技术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信号质

量较好,但传输距离相对有限。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线传输技术逐渐发展,传输距离逐渐延长。上

世纪50年代,有线传输技术实现了长距离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使广

播电视覆盖范围得以扩大。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有线传输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卫星传输技术的应用

上世纪60年代,卫星传输技术的出现,使广播电视传输发生了革

命性的变化。卫星传输技术利用地球轨道上的通信卫星作为信号中继站,将广播电视信号从一个地区传输到另一个地区。相比较有线传输

技术,卫星传输技术具有更大的传输距离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卫星传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通过卫星

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全球范围内传播,使信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之间迅速传递。同时,卫星传输技术还实现了多频道播放和高清画质的传输,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三、数字传输技术的崛起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传输技术逐渐崛起并取代了传统的模拟传输技术。数字传输技术将广播电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信息的发展历程

信息的发展历程

信息的发展历程

信息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1. 口头传递时期:在人类尚未掌握文字和书写技术之前,信息主要通过口头传递的方式进行交流和传播。人们利用口头语言、音乐、舞蹈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他人,缺乏固定、持久的记录和存储形式。

2. 书写时期:随着书写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将信息用符号表达,并通过刻画在石碑、陶片、竹简等介质上,实现信息的长期保存和传播。此时,信息的传递不再依赖口头传递,而是通过书写和阅读的方式实现。

3. 印刷时期: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得信息的复制和传播变得大规模和高效率。印刷机的出现使得书籍、报纸等大量的信息得以印刷和传播,加速了知识的传承和互通。

4. 广播与电信时期: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报、电话、无线电等通信方式的出现,使得信息能够迅速跨越时空进行传递。广播和电视的出现更加大规模地传播信息,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

和物质介质。

5. 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兴起,标志着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使得信息可以被数字化编码、存储、传输和处理,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存取速度和容量,也推动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的全球化。

6. 移动与社交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使得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更加便捷和即时。

总的来说,信息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由口头传递到书写、印刷、电信、数字化、移动和社交的发展轨迹,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知识和文化的进步,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媒介技术的发展历程

媒介技术的发展历程

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唐代雕版印刷,11世纪,我国宋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术,完成了人类信息传播革命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人 类第一次具有了大批量、高速度复制信息的能力。 印刷术给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利用 印刷术可以大量地复制、高效率地得到信息,文化得以 广泛地传播,文化垄断被打破,加快了新思想、新观念 的传播。印刷术的产生和流传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 断和在传播上的特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牢笼, 开始了文艺复兴,进而又导致了工业革命,并推动了社 会的不断前行。



人类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新媒体的传播 时代。每个传播时代都有它的优劣。包括新媒体传播 时代的传播也有很多缺陷,信息也有好坏,在这种容 易传播,容易复制的环境下容易造成“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的现象。如果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这 样影响会更坏。 总体来说传播媒介的发展是进步的。从传播范围和传 播速度变化来看是进步的。从信息的传递,接受,反 馈情况来看也是进步的。 我们的传播媒介技术从古至今都在进步,而且更新换 代的时间越来越短。相信以后会有更先进的传播技术。

电子传播时代的特点


突破传统媒体介质,集文字、图片、视频、音 频等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传播形式为一体 电子传播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电影、电视 是视听复合符号的信息传播,二是影视提供的 直观性是空前的真实与虚假的混和,三是与语 言文字、印刷术的发明不同,电影、电视从它 们诞生的那天起,就属于大众传播媒体,具有 世界性与商业化的倾向。

通信演变历史过程

通信演变历史过程

通信演变历史过程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交流沟通的需求,从最原始的语言、手势、烟火等,到现代先进的通信技术,通信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1. 早期通信方式

最早的通信方式是人类使用语言、手势等直接交流。后来,人类发明了烽火、军鼓、哨子等原始通信工具,用于远距离传递信息。

2. 书信通信时代

随着文字的发明,书信成为主要的通信方式。在中国,早期的书信通信发端于秦汉时期,汉代更建立了全国性的驿传制度。欧洲则是在15世纪发明了邮政系统。

3. 电报时代

1837年,电报机的发明标志着电信时代的到来。电报迅速在全世界传播,成为当时最快捷的通信方式。

4. 电话时代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人类进入了语音通信时代。电话网络不断扩张,成为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的重要通信工具。

5. 无线电通信时代

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出现,使远距离无线通信成为可能。无线电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应运而生。

6. 互联网时代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推动了通信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新型通信方式层出不穷,促进了信息的高效传递。

7. 移动通信时代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设备日益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形式的通信。

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未来,通信技术必将更加智能化、多元化,为人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沟通体验。

了解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存储介质是指计算机用来存储和保存数据的介质,其发展历

程承载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本文将从早期的磁带、磁盘

到如今的固态硬盘(SSD)等介质,介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发展历程。

1. 磁带存储

磁带存储是计算机存储介质的最早形式之一。20世纪50年代,磁

带作为计算机主要存储介质被广泛应用。磁带的特点是容量大,便于

存储大量数据,但读写速度较慢且需要串行访问,不适用于随机访问。

2. 磁盘存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磁盘存储逐渐取代了磁带存储,成为主流

的存储介质。磁盘存储采用了随机访问的方式,读写速度更快,能够

满足计算机对数据存取的要求。早期的磁盘存储采用的是磁性材料的

盘片,通过磁头读取数据。后来,磁盘存储逐渐发展为硬盘驱动器,

增加了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

3. 光盘存储

20世纪80年代,以CD-ROM为代表的光盘存储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光盘存储利用激光读取数据,实现了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快的读取速度。后来,DVD和蓝光光盘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存储容量,使得

光盘存储成为音视频存储的主要介质。

4. 闪存存储

随着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离线存储成为一个重要的需求,传统的磁盘和光盘存储面临容量和体积的限制。于是,闪存存储技术崭露头角。闪存以其快速读写速度、低功耗和抗震动等特点,在移动设备和固态硬盘(SSD)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固态硬盘(SSD)是一种高速闪存存储介质,相比传统的磁盘存储更加快速可靠。

5. 云存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云存储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储方式迅速崛起。云存储基于网络,将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并通过网络进行访问和传输。它具有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等优点,成为了越来越多用户选择的存储方式。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发展史

远古信息存储

1.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字发明前,⼈们所使⽤的⼀种记事⽅法。即在⼀条绳⼦上打结,⽤以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皆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些没有⽂字的民族,仍然采⽤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

上古⽆⽂字,结绳以记事。:""

孔颖达疏:"

也。"晋葛洪《抱朴⼦.钧世》:"若⾈车之代步涉,⽂墨之改结绳,诸后作⽽善于前事。"后

以指上古时代。Quipu或khipu)

⽤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它是由许多颜⾊的绳结编成的。这种结绳记事⽅法已经失传,⽬前还没有⼈能够了解其全部含义。结绳记事(计数):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泛使⽤的记录⽅式之⼀。⽂献记载:“上古结绳⽽治,后世圣⼈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

绳纹和陶制⽹坠等实物均提⽰出先民结⽹是当时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式具有客观基础的。其结绳⽅法,据古书记载为:“事⼤,⼤结其绳;事⼩,⼩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结绳的⽅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2.甲⾻⽂⽂字纸张

纪)王室⽤于占⼘记事⽽刻(或写)在龟甲和兽⾻上的⽂字。

古⼈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层纤维薄⽚,经晾⼲之后剥离下来,可⽤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他⽤树⽪、⿇头及敝布、鱼⽹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新。在原料⽅⾯,除原有的⿇、楮外,⼜扩展到⽤桑⽪、藤⽪造纸。蔡伦⾸先使⽤树⽪造纸,树⽪是⽐⿇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幅度的提⾼。树⽪中所含的⽊素、果胶、蛋⽩质远⽐⿇类⾼,因此树⽪的脱胶、制浆要⽐⿇类难度⼤。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灰⽔制浆,东汉时改⽤草⽊灰⽔制浆,草⽊灰⽔有较⼤的碱性,有利于提⾼纸浆的质量。

信息介质的演变路线

信息介质的演变路线

信 息 发 展 史 就 是 人 类 发 展 史 .科 学 技 术
发展 史 。作 为一 名 图书 馆 管 理 者 笔 者认 为有 必 要 把 这 个 历 史 了解 清楚 。其 历 程
大 致 分 为 以下 下 几 个 阶 段 :

[ 关键词] 信息介 质 ; 演变 ; 路线

甲骨文 , 陶瓷 , 口才 声 音 , 咏诗 传
在 一般 说 竹 简 ,均 用 毛 笔 墨 书 。 册 的 长 度 , 写 诏 书 律 令 的 长 三 尺 ( 75 m) 如 约6 .c ,
现 象 ,通 过 调 制 可 将 信 息 加 载 于无 线 电波之 上 。当电波 通过 空 间传播 到 达收 信
同,D D C — A激 光 唱 盘 系统 首 先 把 模 拟 记
人 类 自诞 生 以来 就 产 生 了 信息 交 流
的 问题 ,承 载信 息 的 载体 和 介 质 随 着 人
类 的发 展 和进 步 而不 断发 展 变 化 .从 简 单 易失 , 复 杂 可永 久 保 存 。 以 说 一部 到 可
信息介质 的演变路线
何 婷 婷
( 力 市 图 书馆 , 力 12 0 铁 铁 5 5 0)
公 司 的研 究人 员 开 始使 用 激 光光 束 来 进
行记 录 和重 放 信 息 的研 究 。 9 2 , 们 17 年 他 的研 究 获 得 了成 功 , 9 8 投 放 市 场 。 17 年 最 初 的 产 品 就 是 大 家 所 熟 知 的 激 光 视 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

程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信息介质发展的变化历程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产生了信息交流的问题,承载信息的的载体和介质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从简单易失,到复杂可永久保存。可以说一部信息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史。作为一名图书管理者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个历史了解清楚。其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

阶段:

1.甲骨文、陶瓷、口头声音、传咏诗歌时代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是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

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那个时代文

字的出现是人类大范围信息交流的开始。那个时代在甲骨

文出现以前;可能是有些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很类似,如

“从”一个人后面跟着一个人没办法只靠观察的,那就要

借助工具书了。主要靠口头语言,传唱诗歌进行交流。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

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2.竹简、石刻、动物皮、烟或火时代

竹简的出现,表明规范的文字开始出现,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有了比较正规的信息管理和传播。警报开始出现狼烟或火光。这个时代开始有了刻录在石壁上的图形和文字信息. 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有了保存在动物皮革上的地图,文字信息。

3.绸绢的时代

竹简实在太笨重了;据说秦始皇看一篇奏章的竹简要用两个士兵抬进来。信息的传输介质迫切需要改革。于是有

人开始用又轻又薄绸绢作为信息的载体。丝绸是中国古老

文化的象征,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闻名于世。但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便宜又轻便的载

体出现势在必行。

4.纸张、图片时代

纸张的出现,也就是造纸术相传是由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63-121年)所发明,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就

存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发现了造纸技术,成就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张的出现标志着信息人

类社会文明大发扬的时代到来了,人类社会进入社会经验积累发扬的阶段。大量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成果得以书本

的形式开始保存;有的一直流传到今天。书画开始流行,从

纸张的出现,人类描绘自然的成果得以保存。可以说如果没有纸张的出现,就没有从那时到如今的大量书法绘画大师的留存。

5.无线电波、电话、电影、唱片、电视,磁盘,录音,图像,光盘现代时代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

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电话发明后的几十年里,围绕着电话的经营、技术等问题,大量的专利被请,Strowger的“自动拨号系统”减少了

人工接线带来的种种问题,干电池的应用缩小了电话的体积,装载线圈的应用减少了长距离传输的信号损失。1906

年,Lee De发明了电子试管,它的扩音功能领导了电话服务

的方向。后来贝尔电话实验室据此制成了电子三极管,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915年1月25日,第一条跨区电话线

在纽约和旧金山之间开通。它使用了2 500吨铜丝,13万根电线杆和无数的装载线圈,沿途使用了3部真空管扩音机来加强信号。1948年7月1日,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这不仅仅对于电话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其后几十年里,又有大量新技术出现,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电影、唱片、电视,磁盘,录音,图像,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就不细述。

由于软盘的容量小,光盘凭借大容量得以广泛使用。我们听的CD是一种光盘,看的VCD也是一种光盘。光盘的存储原理比较特殊,里面存储的信息不能被轻易地改变。我们所说的内部存储器就是内存,而外部存储器都是可以电脑中拆卸下来的。常见的外部存储器有硬盘、光盘、软盘。光盘(港台称之为光碟)的发展历程纸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造就了一批新兴的工业。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始使用激光光束来进行记录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们的研究获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场。最初的产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视盘(LD,Laser Vision Disc)系统。从LD的诞生至今,光盘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经历了三个阶段:①LD-激光视盘;②CD-DA激光唱盘;③CD-ROM。1982年,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Sony)公司制定了CD-DA激光唱盘的红皮书(Red Book)标准。由此,一种新型的激光唱盘诞生了。CD-DA激光唱盘记录音响的方法与LD系统不同,CD-DA激光唱盘系统首先把模拟的音响信号进行PCM(脉冲编码调制)数字化处理,再经过EFM(8~14位调制)编码之后记录到盘上。数字记录代替模拟记录的好处是:对干扰和噪声不敏感;由于盘本身的缺陷、划伤或沾污而引起的错误可以校正。CD-ROM CD-DA系统取得成功以后,这就使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很自然地想到,利用CD-DA作为计算机大容量只读存储器。但要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