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德育的过程、原则和方法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德育的过程、原则和方法途径

—、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整个教育活动的实施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3 )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产生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包括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等产生作用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主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直接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 社会常常通过干预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通过规定德育的性质、内容来决定和保证整个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三、德育的内容

(-)德育内容的概念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

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

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德育的内容应该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高度统一。

(二)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

(1 )德育目标——直接决定德育内容。

(2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 )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一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文化传统的制约作用。

(三)我国学校德育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心理健

康教育。

(1 )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信念、理想等要素。

(2)思想教育:主要指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包括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

健康的价值观以及现代公民意识(主体意识、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信息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制意识)。

(3)道德教育:现阶段我国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要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宪法规定的“五爱”为基本,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传统美德。

(4)民主法制教育:我国现阶段对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法制观点教育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具体又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的永恒主题;理想教育;集

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二节德育过程

_、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

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的影响。

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来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是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三、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 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深浅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四、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及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及方法的矛盾,以及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等。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最具有决定性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一直贯穿整个德育过程,影响着其他的矛盾,并且其他矛盾都要服从于它。

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知,即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意,即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