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模型

合集下载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与激励机制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与激励机制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与激励机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

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

而如何区别优秀的项目经理进而培养优秀的项目经理成为每个企业的重中之重,本文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能识别优秀项目经理的模型,并且应用到企业中作为依据,实施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从而创造绩效。

文章通过借鉴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项目经理素质数据库,建立了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模型中涉及项目经理的六项基本素质要素,每项要素又细分为几个小要素,我们通过对每项要素的小要素评估可以得出此要素权重,最后形成一个可以用来评价优秀项目经理的指标。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专门针对于项目经理的激励机制。

关键字: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激励机制ABSTRACT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our socialistic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the polici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reform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continues. To focus 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r responsible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key to success. Thus how to distinguish a good project manager and to train an outstanding one is the top priority of every busines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build a model that can identify a good project manager and apply it in the company as a basis to implement a series of incentiv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The article establishes a project manager competency mode by referenc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about competency and the project manager quality database. This model involves six basic elements of a qualified project manager and each element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several small elements. By assessing each small element of each element, the weight of each element can be drawn and finally an indicator was formed to evaluate a good project manager.Key words: Project manager; Competence; Model; Incentive mechanism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胜任力模型理论概述 (3)2.1 胜任力的内涵 (3)2.2 胜任力模型以及其构建方法 (3)2.3 胜任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5)第3章项目经理概述 (6)3.1 项目经理 (6)3.1.1 项目经理的地位和职责 (6)3.1.2 项目经理的需求状况 (6)3.1.3 项目经理的特性 (7)3.2项目经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9)3.2.1项目经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9)3.2.2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10)第4章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12)4.1 建立项目经理胜任力要素指标数据库 (12)4.2 归类项目经理胜任力要素指标 (15)4.3 构建多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16)4.4 确定项目经理胜任力要素指标权重 (17)4.4.1 沟通协调能力各要素权重 (17)4.4.2 其他各要素权重 (19)4.4.3 权重排序 (20)4.5 模型的可靠性和优缺点 (21)第5章基于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激励机制 (23)5.1 项目经理胜任力与激励问题的内在关系 (23)5.1.1 胜任力要素与激励因素的内在一致性 (23)5.1.2 胜任力分析对项目经理激励的作用 (23)5.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项目经理激励机制 (24)第6章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附录 (33)第1章前言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外学者们一直致力于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但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管理中的项目经理胜任力问题的研究却比较少。

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

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

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是指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来给予适当的激励,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作为管理者,了解和运用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使用方法。

一、重要性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能够促进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此外,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还可以加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向心力,有助于企业建立稳定的团队,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主要内容1.目标设定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以便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目标和如何完成这些目标。

目标设定应该是挑战性的和实现可能的。

一个合理的目标设置可以激励员工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的意愿,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动力和创造力。

2.奖励制度奖励制度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可以为员工设定奖金、晋升、奖品或者其他形式的奖励措施。

奖励应该与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密切相关,并且应该是在员工完成任务后及时发放的。

3.培训和发展机会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员工可以参与一些职业发展培训和研讨会,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4.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实现激励机制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可以建立一种鼓励员工之间互相竞争和合作的氛围,建立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三、使用方法1.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沟通度企业应该建立一种鼓励员工参与和沟通的文化。

员工应该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机会向管理层透露他们的问题和关注点。

通过增加员工的参与度和沟通度,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要和想法,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2.建立客观的奖励评估体系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客观的奖励评估体系,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估和奖励。

评估体系应该基于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并且应该是透明、公正和客观的。

激励机制理论及模型研究

激励机制理论及模型研究

激励机制理论及模型研究激励机制理论及模型研究是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设计,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绩效。

本文将介绍激励机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和证据,以及该理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同时阐述模型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提供模型的数学表述,并解释模型的具体实现和应用。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结论和观点,总结对激励机制理论及模型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激励机制理论激励机制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激励机制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现代激励机制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激励相容:即激励机制的设计应该与员工的需求和偏好相一致,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激励力度:即激励机制的强度应该适当,过强或过弱的激励都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绩效。

激励持续性:即激励机制应该具有持续性,短期激励往往会导致员工的行为短视,而长期激励则可以促进员工的稳健发展。

这些观点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股票期权计划、绩效奖金制度等都是基于这些观点设计的。

模型研究激励机制模型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数学建模、实证分析和实验研究等。

下面是一个基于激励相容和激励力度的数学模型:$$Maximize: V(x) = f(x) + \lambda g(x)$$s.t. $f(x) = \sum_{i=1}^{n}a_ix_i - c\sum_{i=1}^{n}x_i$ $g(x) = \sum_{i=1}^{n}b_ix_i$其中,$V(x)$表示员工的总效用,$f(x)$表示员工的工作绩效,$g(x)$表示员工的努力程度,$\lambda$表示员工的偏好参数。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追求员工总效用的最大化。

具体而言,$f(x)$表示员工在努力程度$x$下所创造的绩效,$g(x)$表示员工在努力程度$x$下的收益,而$\lambda$则表示员工对收益和绩效的偏好程度。

A地产公司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的模型研究

A地产公司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的模型研究

A地产公司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的模型研究【摘要】众所周知,2l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优秀人才的竞争。

因此,基层员工对企业提升竞争力越来越重要,因为直接面对产品,面对客户的始终是基层员工。

如何对基层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激励,以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基层员工激励机制模型研究一、企业基层员工需求特征基层员工处于公司的最底层,他们的需求与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渴望提高收入和福利基层员工处于公司一线,普遍待遇比较低。

加上,公司提供给基层员工像住房、教育培训、体育与娱乐、带薪休假等福利也很有限,是很多基层员工可望而不可及的。

(二)渴望学习,丰富工作内容,拓宽工作范围基层员工普遍学历较低,由于受限于知识水平,他们很容易达到所谓的“彼德高地”,所以自我发展空间相对狭小。

他们的特点是:工作范围和工作流程相对比较稳定,技能单一。

但事实上很多基层员工对培训、对丰富工作内容和技能有很强烈的愿望。

(三)渴望成长和晋升,获得社会尊重让基层员工参与组织决策,使基层员工感到受重视,自觉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这是因为在企业中,基层员工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其晋升空间十分狭窄,如果能够让他们参与决策,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他们的自主权,这无疑对他们具有很强的激励。

二、a地产公司基层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规范的激励制度作保障a地产公司的激励制度不完善,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公司未能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制定完善而系统的基层员工激励机制,忽视对激励机制的顶层设计和有效执行,导致基层员工对激励机制不满与质疑。

(二)不注重员工的个体差异科学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当结合职位与工作环境,并充分体现个体的差异性。

同时,激励机制应该是动态的,应该随着组织的变化和人员科层变动而相应进行动态的调整。

根据成就激励理论,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有权力需求、归属需求和成就需求。

员工的需求具有个体差异性和动态性。

由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型谈企业激励机制

由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型谈企业激励机制

Market modernization中央级·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2005.4商场现代化·学术版159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的研究发现,按时计酬制度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需发挥潜能的20%~30%;如果受到激励,同样的人可发挥出潜能的80%~90%,甚至更高。

这里,其中的差距系激励的作用所致。

所以,人的工作成绩与个人能力和激励三者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水平)有关激励的理论很多,各自的侧重点和角度也不同,在管理中如何系统地加以运用就是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型1.个人努力首先受机会的影响。

机会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努力的方向和程度。

2.个人目标的影响。

人的动机性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它决定了人行为的方向。

因此,在组织管理中必须重视目标对行为的指导作用。

3.从个人能力与绩效之间关系来看,个人的努力能否实现目标,能否得到预期的绩效,有赖于个人的能力与绩效评估系统的公正性、客观性。

因此,知人善任、公平、公开地评估员工的绩效对组织成员努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4.就绩效与奖励之间的关系而言,若个人感到自己所得的奖励来自于自己的绩效,奖励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奖赏的内容与程度也会对绩效起到强化作用。

奖赏的公平性也会影响其效果,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5.从组织奖赏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来看,若奖赏符合个人需要,实现了个人目标,个人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

6.对于高成就需要的员工而言,从个人努力到个人目标的飞跃就是最好的奖励。

如从事的工作能给他们提供个人责任、反馈和中度的冒险,他们就能够在内在激励的推动下努力工作。

通过对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型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企业激励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激励形势单一,重物质轻精神;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激励不公;力度不够;忽视对员工的培养训练和保障等),我认为,激励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柔性激励机制设计及其模型研究

柔性激励机制设计及其模型研究



柔性 激励机 制 的提 出
指引作 用 , 从而 强化他 们 的努 力程 度 ( 其 是在 员 工 参与 尤 目标 制订 的情 况 下 ) 。同 时 , 习理 论 又 告诉 我们 , 的 学 人 行为是 受环 境影 响的 , 良的绩 效和对 企业有 利 的行 为 只 优 有在得 到不 断正 面强 化 的情 况下 才 有 可能 持续 性 地表 现
《 软科 学) 1年 月 第2 卷・ 期( 第1 期 2 0 9 . 4 第9 总 2 0 9
柔 性 激 励 机 制 设 计 及 其 模 型 研 究
刘 亦 文 , 宗 义 胡
( 湖南 大学 统 计 学院 , 长沙 4 07 ) 109
摘要 : 提出了与传 统激励机 制不 同的柔性激励 机制 , 具有敏捷性 、 适应不 同情况 的能力及灵 活性 、 韧性等优 势 ; 柔 包 括经济激励等正 向激励和 以威胁激励为代表的负 向激励 ; 建的柔性激 励模 型包括柔 性激励 工资 和工资模 型 、 构 威 胁激励模型 、 柔性 激励 机制 的约束模 型及有效性检验模 型。研究结果表 明 : 柔性激励 对企业员工具 有诱导性 作用 , 非诱导型员工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变成可诱导型员工 。企业激励越高 , 员工维 持激励 的积极性就越 高。由此可 以 得 出柔性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策略 、 方式 和方法 。
Des gn and Is M odel i t
L U — n,H U n y I Yiwe Zo g—i
(colfSa ̄w , n nU i rt, h nsa40 7 ) Sho o ttts Hua nv sy C a gh 10 9 ei
Ab t a t s r c :Th s p p ril sr t s t e f x b e mo i a in lme h n s d f r n h r d to a t a i n l a a i a e l ta e h e i l tv t a c a im i e e tt t e ta i n mo i to a u l o f o i l v me h ‘ ns im. F e i l tv t n h s a v n a e f a i t l x b e mo i a i a d a tg s o gl y,a a t g t ifr n i ai n ,f x b e a d t u h F e i l o i d p i o d f e t st t s l i l n o g . lx b e n e u o e mo ia i n i c u e o i v t a i n,s c s e o o c moi a i n,a d p s i e mo i a in r p e e t d b h e t t to n l d sp st e mo i to v i v u h a c n mi t to v n a sv t t e r s n e y t r a v o

综合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

特点
• 1.“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 • 2.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
的深度,具体地讲,“角色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是否 明确,是否将自己的努力指向正确的方向,抓住了自己的主要职责或任务; • 3.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 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当职工看到他们的奖励与成绩关联性很 差时,奖励将不能成为提高绩效的刺激物; • 4.奖惩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正。 如果他认为符合公平原则,当然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感到不满。众所周 知的事实是,满意将导致进一步的努力。

波特-劳勒激励模式
•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理论是西方四大激励理论之一,它与激励内容理论、激励过
学位,曾在耶鲁大学任教,以后在密歇根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和社会研究所组织行 为室主任。他还是西雅图的巴特勒纪念研究所人类事务所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 程理论、激励强化理论密切相关,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波特(Poter)和劳勒(Lawler)。
案例-玫琳凯
• 玫琳凯公司于1963年9月13日成立于美国,是一家享誉世界的护肤及彩妆品
生产企业玫琳凯公司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骄 人的成绩。
• 自2001年开始在中国市场实现盈利以来,玫琳凯已经占据了中国化妆品市
场7%一8%的份额,2005年,玫琳凯实现营业额20多亿元,累计上缴各种利 税超过10亿元,发展稳定在职的美容顾问超过6万名,2006年1月8日,玫琳 凯(中国)荣获2005年JA一国际青年成就奖,同时上榜5财富62005年度中国卓 越雇主,其实在这些荣誉和数字后面隐藏着两个重要的东西,一个就是它 的直销方式,另外一个便是它的人员激励。

阿米巴激励机制

阿米巴激励机制

阿米巴激励机制——阿米巴经营结果评估与价值分配目录CONTENTS01阿米巴激励与传统激励比较02邓小平是如何推进分算奖的03阿米巴报酬思维与报酬设计04阿米巴激励机制与奖金设计阿米巴激励与传统激励比较阿米巴激励的本质来源流入转化流出买进转化卖出我负责职能制阿米巴◆对做过了负责◆对其中一环负责◆对做成了负责◆对整个闭环负责责任责任随着责任而来的……我觉得责任加大加重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我可不这么看,除非责权利一起加大加重履责内因愿意能力外因环境文化机制权限……诱因物质货币化工资奖金股权非币化……精神……货币化激励的比较非货化激励的要因邓小平是如何推进分算奖的分联产承包责任到户农业阿米巴奖公粮固定余粮归已算农资粮食市场定价分两个分开责任承包工业阿米巴奖上交固定多赚归已算材料产品市场定价邓小平是如何推进分算奖的工业阿米巴应该继续细分外部市场化市场经济规律内部行政化内部市场化邓小平是如何推进分算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协同发展阿米巴报酬思维与报酬设计员工的报酬从哪里来?老板发的传统模式传统的做法导致的结果分算奖模式交易产生收入减成得到报酬阿米巴报酬的理想模式交易价格各种费用+间接人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成本/费用人工利润买方卖方=++所以,理论上讲1.人工/报酬包含在交易定价中2.有交易才能获得人工/报酬,反之,则没有人工/报酬3.因此,企业不再给你人工/报酬4.但阿米巴不是法人/家庭/承包制因此,企业最多是贷给你--预发阿米巴的内部定价与报酬设计X=历史数据法or年度预算法Y=目标销售额or目标销售量本巴总人工(X)本巴交易总量(Y)÷单位量的人工=老板:我们节省了人工有没有奖阿米巴报酬规划:人力资源效率趋势绝对值or比率人均年收入人力成本率时间阿米巴股权激励与奖金设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阿米巴=劳动者+ 劳动对象生产力=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责任制=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故,阿米巴的报酬≠责任/合伙制的报酬恩格斯责任制/合伙制报酬V阿米巴报酬责任制/合伙制阿米巴原理除去别人的,都是自己的。

如何建立用户激励机制?4个策略!

如何建立用户激励机制?4个策略!

产品经理简称PM,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

产品经理是很难定义的一个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话定义,那么产品经理是为终端用户服务,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人。

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特征、竞争产品、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业务模式等等诸多因素。

近年来互联网产品经理火热,一起看下为大家精选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学习文章。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用户的争夺战自然愈发猛烈。

用户运营的生态链也逐渐被精细化策略完善,无论从用户分层还是用户周期。

每一个带有目的性的运营动作都具备一个完善的可视化模型和大数据支持,你在任何一个app上的任意一个细节都已经被记录和被营销。

这里不妨延伸设想一个话题:“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隐私”!对于用户运营这个大话题,我们今天要的是“用户激励机制“。

顾名思义是我们运营方通过利益刺激,激发和引导用户行为,包括用户体验/用户活跃/用户转化/用户留存甚至用户付费。

这个过程中对于用户而言是进行怎样的操作可以获得怎样的奖励;而对于运营方而言,就是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并且确保ROI>1实现更大化的价值。

一、用户激励模型,由内部价值到外部连接拆解这里的激励主体是平台和消费者,需要在两者之间产生激励关联,我们区分3个层次来看,并尝试把每一个层次独立来看,整座桥梁也就自然连通。

3个层次我们分别定义为:内部需求层,内外连接层和外部承接层。

具体请看下图:二、内部需求层,基于平台需求开始设置在搭建新零售的过程中,用户激励的设立会跟随业务的发展而调整,从拉新、转化、到复购和流失防御这条主线来看。

我们列举几个核心需求:1、新客控制CAC,理想LTV/CAC≥1业务前期的拉新获客是我们应用激励的第一步,对于新客本身的转化而言,我们需要投入新客礼包+拳头商品+免邮券组合引导转化确保首单。

LTV需要经过3-4周的时间看反馈数据来预估,同样也能做为CAC的目标值来调礼包和商品成本,这个阶段通常是平台拉种子用户的关键期,品牌认知刚起步,拉新成本自然最高,所以这一阶段很多平台都是“烧钱“策略。

综合激励模型简介

综合激励模型简介

综合激励模型简介这是1968年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在《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认为激励是外部刺激诱因,个体內在因素,行为表现,行为结果的相互作用统一过程。

不同类型的激励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

该模式不仅说明了激励模式的各个因素,特別是它将內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结合在一起,并在传统的报酬与满足感之间引进了“公平的报酬”这个中间变量,揭开了员工在获得奖酬后仍然不感到满足的原因。

图如下P311综合激励模型的基本内容在这个模式中,波特与劳勒把激励过程看成外部刺激、个体内部条件、行为表现、行为结果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

一般人都认为,有了满足才有绩效。

而他们则强调,先有绩效才能获得满足,奖励是以绩效为前提的,人们对绩效与奖励的满足程度反过来又影响以后的激励价值。

人们对某一作业的努力程度,是由完成该作业时所获得的激励价值和个人感到做出努力后可能获得奖励的期望概率所决定的。

很显然,对个体的激励价值愈高,其期望概率愈高,则他完成作业的努力程度也愈大。

同时,人们活动的结果既依赖于个人的努力程度,也依赖于个体的品质、能力以及个体对自己工作作用的知觉。

一个人在作出了成绩后,得到两类报酬。

一是外在报酬,包括工资、地位、提升、安全感等。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外在报酬往往满足的是一些低层次的需要。

另一种报酬是内在报酬。

即一个人由于工作成绩良好而给予自己的报酬,如感到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对自我存在意义及能力的肯定等等。

它对应的是一些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而且与工作成绩是直接相关的。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还进一步分析了个人对工作的满足与活动结果的相互关系。

他们指出,对工作的满足依赖于所获得的激励同期望结果的一致性。

如果激励等于或者大于期望所获得的结果,那么个体便会感到满足。

如果激励和劳动结果之间的联系减弱,那么人们就会丧失信心。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的是: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

构建学风建设中辅导员工作的激励机制评价模型

构建学风建设中辅导员工作的激励机制评价模型

体系如表一所示:
表 1学风 建 设 中辅导 员工作 的激励机 制评 价指 标
级指 标 二级 指标 深 化 思 想 政 以邓 小平 理 论 、“ 个代 表 ”重 要 思想和 科 学发展 观 为指 导 ,对 三 治 教 育 ,从 I 生 开展 世界 观 人生观 、( 州大学 福 机械工程及 自 动化学院,福建 福 州 30 0 ) 51 8
[ 内容提要] 激励在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工作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着眼于激励机制合理性问题,弓 入模 糊综合评 价方法 ,建立评价 指标 体系,为高校 和教育部 门设计激励机制时提供依据 。 [ 关键词] 学风建 设;辅 导员工作;激励 机制;模糊综合评价 [ 中图分类号】 G 4 1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7( 0 0 70 3 。2 0 87 2 2 1 )0.0 70 “ 激励 ”从 管理心理学角度讲,“ 主要是 指激 发人的动 机, 使人产 生内在 的动力 ,向所 期望 的 目标前 进的心理活动 过程 。 激励 也可 以说是调动积极性 的一个过程 。 激励机制 , ” 是指 同激励有着 内在 的必然联系 , 照一 定规律作 用于激励 依 对象 ,能够促使激励发生 、 运作和有 效运 行所 必须采 取的制 度、 方式或措施 。而本文提到激励是促进 辅导员进 行学风建 设 的重要手段 , 它通过激励辅导员在学风建设 中充分发挥主 动性 、积极性 、创造性 ,使得有助于 良好学风形成 的思路 、 方法 、工作频繁 出现 ,进而提高高校学风建设 。因此 ,如何 通过定性 、 定量 的方法将高校学风建设 中的激励机制对辅 导 员 的激励效果进 行综合, 进而整体评价这些激励机制 的合理 性, 成为 目前 的一个难题 。 本文 引入模糊 数学综合 评价方法, 以高校 为辅导员制 定的激励措施 为主 ,并结合高校 学风建 设,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工作 中的激励 机 制 评 估 提 供 了 依据 。 1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模 糊综合评 价理论是普遍集理论 的推广 ,16 9 5年 ,美 国控制 论专 家、数学家 Z d h发表 了论文 《 ae 模糊集合 》 ,提 出了模 糊集 理论 ,标志着模 糊数 学这 门学科的诞生。在涉及 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 的众 多领域里 , 利用 模糊数学的方法解 决综合评价 问题 ,已取得 了许多研究成果 ,并在应用 中获得 了很大 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然而 并非所有 综合评价 问题 都可 以用模糊数学 的方法来解决 , 只有 当所论 问题 具有 如下特 征 时, 模糊评价才是可行 的, 即评价客体在概念上具有模糊性 、 评价主体在思维方法上具有多样性 、 评价 结果在表达上 具有 口语化特征 , 这三 点称为模糊评价 的三个基本要素 , 在对高 校学风建设 中辅导员工作的激励机制进行模糊评价之前 , 先 检验此 问题是否满足这三个基本条件。 本文所 讨论 的评 判客体是对 辅导员采 取的激励 机制 的 激励效果 ,因为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辅导员的工作思路 、 方法、 进程的不确定性 以及工作对于学风建设的影响的不确 定性,使激励效果在概念上具有模糊性;评判主体就是辅导 员 ,对于激 励机 制的合理性,主要 是通过对 辅导员的调查, 进 而 确 定 这 些激 励 机 制 的激 励 效 果 , 辅 导 员 面 对 不 同 的 指 而 标在思维方法, 考虑 的角度 是各异 的、 侧重 点也具有 多样性 ; 评 判结 果在表达上也 是具有 口语化特征 的, 对于激励 效果的 评 价可 以用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等评价结果 。因此 , 用 模糊数学 综合评判模 型来处理学 风建设 中辅 导员工作 的 激励机 制评价 , 理论应用 前提 条件 下是成立 的, 其科学 在 有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与激励机制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与激励机制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与激励机制引言在项目管理领域,项目经理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而项目经理的胜任力和激励机制也成为影响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项目经理的胜任力模型和激励机制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对项目经理进行评估和激励的方法。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是用来描述项目经理的核心素质、能力和技能的框架体系,也是评估项目经理在不同阶段的能力水平的标准。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构成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由五个维度组成:1.技术专业能力:指项目经理所需要的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项目管理、行业特定的技术知识以及项目所需的软件和工具。

2.发展管理技能:指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包括沟通、领导力和人际关系技能等。

3.全局意识:指项目经理的理解和运用全局业务和策略,包括战略思考和商业意识。

4.团队合作能力:指项目经理在处理组织内外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的能力,包括协作、沟通和解决冲突能力。

5.影响力:指项目经理对项目和组织的影响力和贡献,包括加强贡献和建立合作关系方面的能力。

项目经理的能力评估方法对于构建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需要进行能力评估。

评估项目经理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个人能力自评:通过自我评估的方式,项目经理可以发现自身在技术、管理和领导等方面的优缺点,确立和定向自己的职业规划。

2.同事和下属的反馈:询问项目经理的同事和下属关于项目经理的工作能力和贡献,这种反馈是项目经理在评估自己能力时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3.评估工具:使用一些评估工具,如360度评估、行为面试和绩效考核等,来评估项目经理的能力水平。

项目经理激励机制项目经理激励机制是基于项目经理表现和激励设计,以实现激励目的的组合过程。

本节将介绍项目经理激励机制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项目经理激励机制的类型1.绩效激励:基于结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给予奖励,例如奖金或其他激励,对于团队成员也是有效的。

2.职业发展激励: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例如培训、交流计划和升职晋升等。

工程招标文件中的诚信投标激励机制设计模型研究

工程招标文件中的诚信投标激励机制设计模型研究
方, 而承包商 是信 息 的优 势方 ; 同样 承包 商对 自身 的
能力 了解较 多 , 对业 主的详 细建 造意 图 、 而 财务 支付 能力 、 目手 续等 信息 了解较 少 , 过来 承包商 成为 项 反
信息 的劣势 方 , 业主方 成 为信息 的优 势方 . 而
目前 , 场上 项 目的评 标 方法 多 采用 合 理 最低 市 价 中标 , 而一 些差 的承包 商 为 了中标 , 能会 伪造一 可
可进 一步 分析 如下.
投标 人 的投标 行 为选择 是投标 人基 于在对 招标 文件 分 析 、 解基 础上 的 自身利 益 追 求行 为 . 理 因此 , 标 招 文件 中的诚信 激励 机制 应满足 以下 两个约 束 : 一 , 第 如果 要 使一个 理性 的投标 人有 任何兴 趣接 受招 标人
3 诚 信 投 标 激励 机制 设 计 分 析 模 型
招 标人 通 过 招标 文 件设 计 一 种机 制 , 导 投标 诱 人 的投 标行 为选择 , 实现 招标人 期望 效用 的最 大化 .
4 基 于 招 标诚 信 投 标 激 励 机 制模 型 的
规则 分 析
依据 前文 建立 的招 标 诚信 投 标 激励 机 制 模 型 ,
择过程 中 , 双方 所拥 有 的信 息是 不对 称 的 , 主要表 现
在 : 主更 多的了解 自己的建造 需求 , 业 但对 承包 商 的 信息 了解较少 , 承 包商 的管 理 能力 、 工 水 平 、 如 施 设 备、 服务 水平 等 信 息 , 样 业 主就 属 于 信 息 的劣 势 这
成立 .
础上 , 种激励 机 制必 须 诱 导投 标 人 有 积极 性 选 择 这
招标 人 希望他 选择 的行 为 , 即激 励相 容约 束.

国有企业市场化项目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

国有企业市场化项目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

国有企业市场化项目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一、国有企业传统薪酬激励机制在市场化方面的不足之处大部分国有企业员工薪酬水平往往延续以往的薪酬管理制度来定岗定薪,较多实行的依旧是传统的按岗位、工龄、职称、技能等级等因素评定薪酬的方式,员工“论资排辈”“熬工龄”的现象较多,员工的个人贡献与收入联系不紧密,薪酬对员工个人价值、工作业绩和岗位价值的激励性不强,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义,企业内部缺乏利益共享机制,员工薪酬水平与企业经营指标相关性较低。

薪酬分配体系中依然较为注重薪酬标准与行政职务、岗位重要性及个人资历的关联,个人工作业绩及工作完成情况关联较小且评估比较粗放,考核内容多注重工作量、完成情况、出勤情况等,对员工工作态度、创造力、工作难度等难以量化的内容没有科学的评判标准,造成员工真实的绩效情况和劳动付出难以如实反映。

二、市场化管理项目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一)指导思想根据国有企业现有制度规定和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方向,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强化薪酬管理的激励导向功能,构建市场化薪酬激励方案,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非市场化项目主动对标市场化激励指标,加快推进企业市场化改革和项目经营效益。

(二)基本原则1.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坚持目标积极可行;坚持激励约束并举、强化激励的原则;坚持员工绩效与业绩紧密联系,职工薪酬与效益挂钩原则。

2.以企业内部市场为基础,强化激励企业外部市场;以计划、合同为标准,强化激励产值增长;以效益贡献为核心,强化激励效率提升;以责权利落实为关键,强化激励项目经理。

(三)项目薪酬总额激励机制各项目进行独立核算,建立项目薪酬总额核定和激励机制,在基本薪酬总额的基础上设置弹性空间。

综合考量项目规模情况、市场对标情况、经营业绩情况,同时充分考虑企业整体薪酬波动情况,确定项目总体薪酬额度。

建立与项目承包指标体系相对于的薪酬总额调控机制,薪酬总额与经营业绩联动,经营业绩指标超额完成,薪酬总额在原基础上按比例核增,未完成经营业绩指标,薪酬总额在原基础上按比例核减。

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

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型

•激励机制•员工激励机制•组织目标体系•诱导因素集合要素。

根据激励的定义,激励机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诱导因素集合诱导因素就是用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

对诱导因素的提取,必须建立在队员个人需要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然后根据组织所拥有的奖酬资源的时期情况设计各种奖酬形式,包括各种外在性奖酬和内在性奖酬(通过工作设计来达到)。

需要理论可用于指导对诱导因素的提取。

2、行为导向制度它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

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

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

行为导向一般强调全局观念、长远观念和集体观念,这些观念都是为实现组织的各种目标服务的。

勒波夫(M.Leboeuf)博士在《怎样激励员工》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原则是奖励;受到奖励的事会做的更好,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干得更漂亮。

他还列出了企业应该奖励的10种行为方式:(1)奖励彻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仅仅采取应急措施。

(2)奖励冒险,而不是躲避风险。

(3)奖励使用可行的创新,而不是盲目跟从。

(4)奖励果断的行动,而不是无用的分析。

(5)奖励出色的工作而不忙忙碌碌的行为。

(6)奖励简单化,反对不必要的复杂化。

(7)奖励默默无声的有效行动,反对哗众取宠。

(8)奖励高质量的工作,而不是草率的行动。

(9)奖励忠诚,反对背叛。

(10)奖励合作,反对内讧。

勒波夫所列举的这些应该奖励的行为方式,对很多企业来说,都可作为其员工的行为导向。

3、行为幅度制度它是指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

根据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公式(M=V*E),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与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奖酬本身的价值来实现的。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按固定的比率和变化的比率来确定奖酬与绩效之间的关联性,会对员工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

激励机制原理与设计

激励机制原理与设计

在此条件下,雇主可以确定雇员将提供多少产量。 在此条件下,雇主可以确定雇员将提供多少产量。由 于雇主试图激励雇员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发挥最大剩余劳动x, 于雇主试图激励雇员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发挥最大剩余劳动 , max f(x)—s(f(x)) ( ) ( ) 使满足( )式要求。 使满足(1)式要求。 在一般情况下,雇主希望雇员选择的x恰好满足约束 在一般情况下,雇主希望雇员选择的 恰好满足约束 条件, 条件,即 s(f(x))—c(x)= U1 ( ) ( ) (2)
激励机制的常见方法是:通过 ( )使雇员在选择x* 激励机制的常见方法是:通过s(y)使雇员在选择 时获得的效用大于他选择其他可供选择x*获得的效用 获得的效用, 时获得的效用大于他选择其他可供选择 获得的效用,即 对于所有的x来说 来说, 对于所有的 来说,有 s(f(x*))—c(x*)> s(f(x))—c(x) ( ) ( ) ( ) ( )
管理 辅助
目标:( ) 目标:(1)如何让人说真话 :( (2)如何让人不偷懒 )
5. 激励机制简单模型 激励机制简单模型——单个雇主与雇员 单个雇主与雇员
假设雇主有某份工作需要雇员完成, 假设雇主有某份工作需要雇员完成,雇主有两种付酬 方式, 方式,一是无论雇员劳动结果如何都将一次性支付报酬给 雇员,二是使雇员的报酬取决于他们的劳动结果。 雇员,二是使雇员的报酬取决于他们的劳动结果。 令雇员接受这项工作的劳动量为x,产量为 ( )。 令雇员接受这项工作的劳动量为 ,产量为y=f(x)。 为简单化,假设工作产品的价格为1,这样, 就确定了产 为简单化,假设工作产品的价格为 ,这样,y就确定了产 品的价值。 品的价值。 假设s( )为雇主在生产价值y元 假设 (y)为雇主在生产价值 元产品后支付给雇员的 报酬,且雇主希望选择能使y—s(y)最大化的函数 (y)。 报酬,且雇主希望选择能使 ( )最大化的函数s( )。 从雇员角度分析,劳动x的成本为 的成本为c( ), ),且该成本与一般 从雇员角度分析,劳动 的成本为 (x),且该成本与一般 成本函数相同,总成本与边际成本都随着劳动量的增加而 成本函数相同, 递增。于是,雇员选择x的效用等于 递增。于是,雇员选择 的效用等于 s(y)—c(x)=s(f(x))—c(x) ( ) ( ) ( ) ( )

大模型激励机制

大模型激励机制

大模型激励机制大模型激励机制是指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中,为了激励研究人员使用更大、更复杂的模型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

这一趋势的背后主要包括硬件性能的提升、数据集规模的扩大以及算法模型的不断演进。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模型激励机制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背景与动机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飞速发展,大模型的出现已经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一种趋势。

大模型通常拥有庞大的参数数量和更复杂的结构,能够更好地捕捉数据中的复杂关系。

为了推动研究人员使用这些大模型,激励机制应运而生。

主要的动机包括:性能提升:大模型通常能够在任务上取得更好的性能。

通过增加模型的复杂性和参数数量,研究人员有望在各种领域取得更好的结果,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

推动硬件创新:大模型对硬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推动了硬件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适应大模型的训练和推断需求,硬件设备需要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科学研究:大模型有助于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科学研究。

通过使用大规模的模型,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中的模式和关联,推动科学领域的发展。

二、大模型激励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激励研究人员使用大模型,科研机构、企业和学术界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包括以下关键组成部分:大规模数据集:提供更大规模、更多样化的数据集,以确保大模型有足够的训练数据。

这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标注和共享等手段来实现。

硬件基础设施:提供更强大、高效的硬件基础设施,包括高性能计算集群、GPU、TPU等。

这有助于加速大模型的训练和推断过程。

云计算服务:提供云计算平台,使研究人员能够方便地访问和使用大规模的计算资源。

云计算服务通常提供了灵活的、按需使用的计算能力。

开源框架和模型:提供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和大模型的实现,方便研究人员快速上手和应用。

这有助于加速研究的迭代过程。

竞赛和奖励:举办机器学习竞赛,提供奖励和奖金,以鼓励研究人员提交使用大模型的解决方案。

实体经济企业的员工激励与激励机制设计

实体经济企业的员工激励与激励机制设计

实体经济企业的员工激励与激励机制设计知识点:实体经济企业、员工激励、激励机制设计一、实体经济企业概述1. 实体经济定义2. 实体经济企业类型3. 实体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员工激励的重要性1. 员工激励的定义2. 员工激励的目的3. 员工激励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三、激励理论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3. 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4. 斯金纳强化理论5. 波特和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四、激励机制设计原则1. 公平性原则2. 目标一致性原则3. 个性化原则4.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5. 连续性与动态性原则五、激励机制设计方法1. 经济性激励- 工资- 奖金- 福利- 股权激励- 员工持股计划2. 非经济性激励- 荣誉激励- 培训与发展机会- 工作环境改善- 企业文化激励- 工作丰富化与工作轮换六、激励机制实施与评估1. 制定激励计划2. 实施激励措施3. 激励效果评估4. 激励制度的调整与优化七、我国实体经济企业激励现状与挑战1. 激励方式单一2. 激励机制不完善3. 企业文化与激励脱节4. 员工激励需求多样化5. 激励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完善八、实体经济企业激励策略建议1. 完善激励制度2. 丰富激励手段3. 注重企业文化与激励的结合4. 关注员工成长与发展5.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九、总结1. 员工激励在实体经济企业中的重要性2. 激励机制设计的原则与方法3. 我国实体经济企业激励现状与挑战4. 激励策略建议本知识归纳旨在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实体经济企业的员工激励与激励机制设计,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希望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 习题: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它对企业激励员工的启示。

答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一理论启示企业应关注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如满足基本工资和福利(生理需求)、保障工作稳定(安全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需求)、给予荣誉和认可(尊重需求)以及提供职业发展机会(自我实现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w T relates to F
• Theorem: T/(2log h) F
• First, see that F uses the price opt(B):
opt( B) arg maxbi B bi (n i 1)
How T relates to F (2)
• Proof:
16
X
4 2
• 1. Divide the bids into log h bins. • 2. the sum of the bids = T => there exists a bin, say X, that sums to at least T/(log h). • 3. the lowest bid in X is at least 1/2 the highest. • 4. choose price(B) to be the lowest bid in that bin. • 5. Each bid in that bin will contribute at least half its value. 1 1 1 T • 6. b b
p j V j V j 1
• Rearrange the sum over V j and define p0 0 :
E[ R ] ( p j p j 1 )V j
i 1 n
An upper bound - proof(7)
E[ R ] ( p j p j 1 )V j
– downloadable software – pay-per-view movies
Motivation
• Mechanism Design purpose:
– to maximize seller‟s revenues!
• Using:
– – – – – Fixed price auctions Multiple price auctions Deterministic auctions Randomized auctions All single round, sealed bids
Ri pi bi
i 1
p j (b j 1 b j )
j 1
An upper bound - proof(5)
E[ R]
n
i 1
Ri
j 1
n 1 i 1 n 1
pi bi p j (b j 1 b j )
i 1 i 1 j 1
An upper bound - proof
• Let‟s define: – pi the probability a bid I is satisfy – ci expected cost to winning bidder I – gi expected profit (gain) for bidder I • (1) gi pi (ui ci )
i 1
p j (b j 1 b j )
j 1
• define the total expected revenue from bidder I as:
Ri pi ci • rewrite (1) gi pi (ui ci ) as: Ri pibi gi
• using equation (3) we get:
( F / log h )
An upper bound
• We can see that no truthful auction, even a multi price one, can do better then F in the average case: • Theorem: for any truthful auction: E[ R] F
E[ R] pn F F
Deterministic Optimal Threshold Auction
• A bid-independent auction, meaning bidder i„s bid value should only determine whether bidder i wins or losses. The bid value should not determine bidder i‟s price. • Uses optimal threshold function opt (Bi) ,to be used as a threshold for bidder i, which on set of bids B\bi returns the fixed price at which items should be sold to achieve revenue F. • This action has a worst case input that causes it not to be competitive.
n
n i 1
pi bi
i 1
p j (b j 1 b j )(n j )
n 1 j 1
pnbn pnbn
j 1 n 1 j 1
p j b j p j (b j 1 b j )(n j ) p j b j (b j 1 b j )(n j )
bi f ( B' )
Performance analysis
• Theorem: assume ah F , then R F / 6 with a probability 1 e a / 36 40e a / 72 • Proof is basing in the Chernoff bound. • By this Theorem: R 1 F
• • • • • • • Set of Bids, B= b1...bn, sorted: bi bi 1, so b1 bl & bn bh ui = utility of bidder I n T = i 1ui F = Optimal fixed price revenues R = current game revenues assumption: h is small compare to F
bi b j pi p j
bi b j
pi p j
An upper bound - proof(3)
• Theorem: for any truthful auction:
E ( R) F
• Proof:
• if bidder I-1 had the utility value of bi his gain will not exceed: (2) gi pi 1(bi ci 1) • so: gi pi 1(bi bi 1 bi 1 ci 1)
The economic view
Price
60 50 40 30 20 10 0 Demand
Quantity
The economic view
Price
60 50 40 30 20 10 0 Demand
Revenues = Price X Quantity Quantity
Notations
For example:
• The k-item vickery auction:
– truthful, single price
• Worst case scenario:
– k bidders bid at h, n-k bidders bid at 1.
• Vickery revd price revenues (F) k h • R 1 F h
Notations 2
• Truthful auction: encourage bidders to bid their utility value • Competitive auction: yields revenues within a constant factor of optimal fixed price. • We use computer science analysis similar to online algorithms analysis where we check if R 1 F
• define V j b j (n j 1), this is also the revenues from a fixed price auction using b j as the price. • Note that V j F .
E[ R ] pnVn
n 1 i 1
Competitive Auctions and Digital Goods
Andrew Goldberg, Jason Hartline, and Andrew Wright presenting: Keren Horowitz, Ziv Yirmeyahu
Introduction
• • • • Selling a large number of items every customer wants a single item unlimited supply examples:
i 1 n
• but V j F and by the lemma in the beginning we showed that p j p j 1 0 so:
E[ R ] F ( p j p j 1 )
i 1 n
• this sum telescopes to pn p0 but p0 0 so:
An upper bound - proof(2)
• Lemma: in a truthful au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